第一篇:关于上报经济开发区(园区)党建工作总结的通知
关于报送经济开发区(园区)党建
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经济开发区(园区)党工委(党委):
根据中组部和自治区组织部的要求,今年将加强对园区党建工作的研究指导,请各单位提供以下内容:
1、请对本开发区(园区)党建工作情况进行梳理,总结近年来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下一步加强和改进开发区(园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形成总结报告,于5月5日下午5点前报组织五处邮箱。总结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开发区(园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现状,开发区(园区)党委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职责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二是开发区(园区)党建工作保障情况,包括综合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经费列支情况等。三是按照本开发区(园区)的经济规模和类型梳理各自的党建工作特点,提出党建工作存在的难题以及改进措施。四是开发区(园区)党建工 作信息建设情况及党务工作者配备情况。五是开发区(园区)联合党组织建设情况以及发挥作用的情况。
2、请认真填写《各类经济开发区(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表》(见附件),并于4月30日前盖公章传真至市委组织部组织五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工作邮箱zzwc1024@163.com,联系电话:8588623(可收传真)。
附件:各类经济开发区(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表
市委组织部组织五处
2015年4月27日
第二篇:园区党建工作总结
创新思路抓党建 服务园区促发展
和丰创意广场区域党委
——园区党建工作总结
和丰创意广场是**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提升优化服务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打造的重要平台,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现代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集聚区。2009年8月,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速推进和丰创意广场建设,组建成立了和丰创意广场党总支。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和丰创意广场先后获得了**市“双强示范十佳园区”、“**市远程教育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2011年10月,和丰创意广场正式开园。随着园区入驻企业日益增多,为切实加强园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2012年4月和丰创意广场区域党委组建成立,下设19个支部,其中2个为联合支部,共有党员253人。两年多来,园区党组织始终坚持“凝聚人心、服务企业、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工作主线,不断创新组织覆盖模式,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初步形成了“覆盖有效,管理有序,服务有力,协调有方”的产业集聚园区党建新格局。
一、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我们坚持把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作为园区党建工作的突破口和关键点,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党在园区企业中的组织基础。一是摸清底数,争取认同。高度重视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情况等党建基础数据的收集,针对企业变化快,党员流动频繁的情况,建立了定期情况分析制度,规定园区党务工作者在企业入驻当月需及时上门走访了解情况,每季度一次了解已入驻企业党员变化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特别是和丰创意广场开园以后,随着“腾笼换鸟”措施的推进,入驻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园区和街道专门抽调人员,利用1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所有的入驻企业,并发放情况调查表,对党建基础数据进行了收集、汇总,全面、准确地掌握了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园区党员信息库,全面了解企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年龄学历、专业特长等基本情况,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通过广泛宣讲园区党建工作的意义,设立党员服务咨询点、党建工作宣传栏、发放共建征询书等,争取企业主对党组织组建工作的支持,打消他们对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顾虑。二是打造阵地,搭建平台。为了积极适应园区发展需要,切实提高园区党建服务水平,在市、区组织部和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的高度重视下和全力推进下,和丰党群服务中心于2012年5月建成,总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内设“一廊两站七室一基地”功能布局,实现了党建阵地建设的新突破。中心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设计和设施,较好地承担了服务党建工作、企业发展、凝聚人才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此外,我们还积极指导园区企业建立党员图书室、活动室等党建阵地,目前已有**远见旅游研究有限公司支部等多家公司党组织建立了党建阵地。三是因企制宜,科学组建。按照边建设边组建,一入驻就组建的原则,结合“百日集中组建攻坚”活动,加大党群组织的组建力度,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在园区的覆盖面。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通过单独组建的方式,及时建立党组织;对有党员但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通过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实现党组织覆盖;对没有党员的企业,通过派遣党建指导员,组建群团组织等措施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目前,共选派了12名党建指导员到企业做好发展党员和指导开展党群工作。
二、创新活动载体,提升党建工作活力
在园区党建工作的开展中,我们结合园区企业产业特点、党员自身实际,积极开辟新的党建工作载体,提高了园区党建整体运行的成效。一是多形式开展党员学习教育。针对园区党员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和“时间难保证、人员难组织”的实际,利用远教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设立党员QQ群、党建微博,开展网络党课、远程教育等方式,创新党课形式,多途径加强企业党员的学习培训和教育管理;以“微型党课”、“人文讲坛”等为载体,积极实施“请进来”战略,邀请理论专家、学者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强化党员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党员素养;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组织企业负责人和党员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先后邀请了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等专家学者来园区讲学,组织园区党员赴**乐富智汇园、吉利集团等地参观学习,扩大了党员视野。二是多平台促进党员作用发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园区企业党组织深入开展党组织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积极引导园区党员围绕园区、企业发展开展承诺、践诺活动;大力挖掘培养园区先进典型、开展榜样宣传,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党员在广大员工中的影响力。2011年,尚方影视动画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海仁同志作为优秀共产党员入选了**市远教党员故事创业篇的代表人物。同时,各企业党组织积极引导园区党员与社区困难党员结对,与爱心小学困难学生结对,投身公益事业,真情回报社会。三是多渠道做好党员服务管理。实行党员教育积分制度,由支部负责、党委把关,对每次党员开展学习、志愿活动进行登记,赋予相应的积分,年底确定总积分并进行公布。对一些表现优秀的党员,在推荐“两代表一委员”时给予优先考虑,园区党员中有3名党员被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部署,对企业党组织进行量化定级,组织党员开展自查、自评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要求党员结合支部晋位升级方案,提出个人承诺,确保党组织在“十一”前有效得到晋位提升。
三、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党建工作保障
在开展园区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长效机制的建设,努力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来提升园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运转机制。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街道党工委与和丰创意广场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定期就园区党建工作进行协商,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为充实区域党委力量,区域党委书记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担任,副书记由和丰创意广场投资经营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担任,其他党委委员由街道、和丰创意广场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和企业三方派人组成,并配备了两名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俱佳的年青党务工作者作为专职工作人员,协助处理园区日常党务工作。二是完善党建工作管理机制。从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入手,建立健全符合园区实际,有利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长效制度,逐步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基本制度,先后建立健全了党员定期普查登记、专职党建联络员管理、党员考核奖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配套制度。将所有新出台的制度规定汇编成《和丰创意广场党务工作者手册》,方便园区党组织和党员学习使用。三是建立党建工作保障机制。设立和丰创意广场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由街道财政与园区共同筹集,规定党建经费主要用于党员培训、先进表彰、党建宣传以及其他党组织活动等。通过企业内部选拔、指派等方式,选优配强园区党组织书记,指派社区街道、社区优秀党务工作者担任园区党建指导员,定期开展园区党务工作者培训活动,为园区党务人才提供保障。
四、深化服务内涵,强化党建工作动力
我们坚持把服务作为园区党建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把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作为工作动力,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形成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发展、服务人才、服务社会的良好局面。一是服务企业促发展。结合和丰创意广场党代表工作室投入使用,建立园区党委委员接待日制度,听取企业负责人对于园区管理、党建工作的意见,及时传达合理诉求。通过结合“和丰创意节”、创设“创意讲坛”等载体,邀请国内外创意产业行业专家和著名企业家等来园区作专题讲座,帮助园区企业主转变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通过组织开展党代表走访企业、党组织牵头召开企业座谈会等方式,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和困难,建立服务企业台帐,组织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与入驻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开展了工业设计产品发包会等系列活动40余项,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了研发、经营、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困难。二是服务人才促和谐。大力实施党管人才战略,以党组织细心周到服务营造有利于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以集聚人才促进园区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与街道人力资源行业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联建,充分发挥街道人力资源行业集聚优势,为解决园区企业人才问题牵线搭桥;另一方面,全面摸清园区现有人才数量、分布情况,开展了“创意人才招聘会”等活动,先后帮助园区企业从上海、**等地引进高端人才10余名。开展了“创意青年沙龙”、“青年运动会”等活动,为广大青年党员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党组织赢得各方支持创造条件。三是服务社会做贡献。深入开展“和谐企业”创建、“社企共建”等活动,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理念,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近年来,园区企业共进行各类捐款累计共50余万元,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社会美誉度,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友好的环境。
第三篇:蓝山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情况
蓝山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情况
一、产业发展
积极推进以“三高两低一自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耗能、低污染、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产业招商、靠大联强、延伸产业链等措施,做强毛针织产业、制鞋产业、机械电缆电子产业三大产业基地。同时以现有的规模企业为基础、产业集群为主线,加快配套和关联企业的发展,构筑产业平台。力争至2015年全区规模工业企业毛针织企业达 20 家,制鞋企业达 8家,机械电缆电子企业达6家。
1、主导产业
⑴ 承接境外和沿海加工制造业转移,吸引“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国际知名品牌来园区兴办加工贸易企业。
⑵ 重点承接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引进纺织服装业、制鞋业、玩具业、五金电子业、竹木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配置生产要素,促进发展地方特色的产业核心集群。重点建设好永州飞地经济工业园引进十二个重大的纳税企业落户工作。加大对奔腾彩印投资控股集团、湖南天龙米业有限公司、湖南湘君面业有限公司、东莞市炫彩服装有限公司、永州市环线恒丰机械有限公司、佛山南海欣威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磁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项目的引进工作。加大对永盛工业园区、纺织工业园、创业工业园区引进的重大项目的落户工作。
⑶ 承接现代化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第三产业。即打造服务核心带,建设湘粤物流中心、海关快件监管中心、新政务中心和广场文化娱乐中心、毛织会展示中心、商业金融中心等等大型企业的落户工作。加大对意向合同广州德晟纺织厂、北京普拉德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电动汽车项目的引进工作。
2、总体布局
⑴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市场运作、园区管理”的原则,以新工业园为中心,开发区远景建设规模达30平方公里。
⑵ 立足长远,适当超前,按照“开发区、城市新区”的要求,将开发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主攻永盛产业园、归雁创业园、飞地经济示范工业园的基础上,按照产业集群要求,建设一批“园中园”、“产业小区”等特色产业园,力争形成2-3个全省领先的特色产业。加快园区水、电、路、通讯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配套、充分考虑吃、住、行、学、商、医等综合功能因素,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
二、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园区平台建设,完善“一区多园”。围绕把蓝山建设成为全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着力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园区平台支撑。按照循环环保经济理念,创建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成为我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典型。
1、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
实现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征地拆迁10平方公里,五年内完成5平方公里建设任务。
基本实现“五通一平”,即通路、通电、通(给排污)水、通讯、排污和土地平整,且所处位置要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完成新六路(即丽宏大道、五里大道、龙泉大道、创业大道、兴蓝大道、永盛大道)的建设。抓好六园(市飞地经济工业园、永盛产业园、湘威工业园、宏泰工业园、归雁工业园、纺织工业园)的建设以及立亚达电子厂、三和盛矿山投资有限公司、七一八矿总部大楼、新招商大厦的建设工作,形成道路网络和井字结构及一园多区发展结构。
完成永州建宏环保有限公司,投入使用和污水处理配套使用。新增一座环卫所、一个垃圾转运站和多个景观公共厕所及沿途果皮箱。工业园区内水和地下水Ⅱ-Ⅲ类水质能满足给工厂取水要求,改造排水设施,规划好生产生活用水主要由扩建好的二水厂供应,通过改造原有城市供给水主体管接入工业园。二水厂要达到日供水能力26万m3 /日。工业园区电网全面融入全省大电网,为全县工业的加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电巨大动力。
2、通信、信息、交通建设
⑴ 工业园区建成六大网络即数字程控交换、长短农话、无线寻呼网、语言信息电话自动网、移动通信网、数字数据通信网,新增电信分局1处、邮政支局1处。建成好开发区、新政务中心、商务局、商品检验检疫、外汇核销等综合招商大厦和海关快捷报关电子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
⑵ 工业园区开通好公交车、出租车和物流免检直通车辆,确保工业园区内畅通无阻免检安全运输货物。
⑶ 工业园区新建液化气站、石油加油站、人防消防站、防洪带,新增煤汽供应管道,确保燃气供应。
3、绿地和景观规划
规划沿斜西河、柳溪河和牛承渠道三条水系两侧设置沿河绿地,形成自然的组团分割界限。规划对园区西北部及西南部的较高山体进行绿化,形成工业园的自然生态公园。沿六路六园两侧各设置10米绿化带。规划绿地总面积237.8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8.75%,其中公共绿地209.1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0.5㎡/人。绿地景观结构为“一心、两轴、五带、六节点”。
第四篇:上报工作总结的通知
导语: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上报工作总结的通知模板,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上报工作总结的通知模板
各环评单位:
为全面了解、掌握各环评单位XX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情况,更好的总结经验,安排XX年的工作任务,请各环评单位对XX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总结,于XX年1月14日前报市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处。
工作总结内容应包括XX年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情况、证书管理情况、人员情况、XX年工作计划及对我市环评管理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总结工作,总结内容应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找准问题。不得迟报、漏报。
联系人:
电 话:
上报工作总结的通知模板
全校各单位:
年终将至,为总结好一年来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新业绩,积极筹划新一年的工作,根据学校领导要求,请全校各单位认真做好XX工作总结和XX工作计划。考虑到岁末时节,各单位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故拟提前安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XX工作总结要求
根据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部署,请各单位在撰写总结材料时着重实绩,条理清晰,内容体例为:
1、成绩;
2、改革创新举措;
3、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改进工作的思路等。
(注:
1、学部、各院〈系〉、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后勤集团等,请将党、政工作合并总结;
2、直属业务单位党、政工作分别总结)总结材料请于12月22日(星期五)前报送。
二、XX工作计划(要点)要求
计划应切合实际、突出重点、行之有效,请于XX年1月12日(星期五)前报送。
三、报送方式
XX工作总结和XX工作计划(要点),请各单位先呈分管校领导阅示后,统一用word电子文档报送至xxx。联系人:刘xx;联系电话:。
上报工作总结的通知模板
各市(地)公路质监站,农垦总局、森工总局质监站:
XX年的各项工作已接近尾声,请各市(地)公路质监站将今年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具体内容见附件),于XX年12月1日前将总结报到省站行业管理科。
联系人:
电 话:
邮 箱:
附件:
一、基本情况
机构批准成立时间、试验检测情况、人员情况(编制数、在编人员总数、借调人数)、公路工程技术人员构成(总人数、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
二、单位自身建设情况
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政策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情况,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落实交通廉政建设情况,文明单位创建的情况,科技和管理创新,及解决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情况。
三、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XX年本地区公路建设总里程、项目数量,市站监督里程、项目数量,对农村公路监督工作如何指导,直接监督的项目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和方法。
第五篇:经济开发区园区经济调研报告
坚持高点定位 加速推进产城一体化
市县委政研室 2011年12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园区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县委政研室组织精干人员,深入园区实地考察,走访入驻企业,召开座谈会、咨询会,发放调查问卷,广泛收集调研材料,认真分析经济开发区各项发展数据,现就我县开发区发展现状,园区特色产业打造,产城一体化具体实践等有关情况调研汇报如下:
一、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
市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6年2月,是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功能省级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高点定位、科学发展,努力破解土地、资金、企业用工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开发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发展局面全方位打开,已成为我县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一)发展规划高位提升。我县经济开发区原规划面积为2KM,已开发近5KM,针对规划深度不足、承载力弱、基础设施落后等现状,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跳出空间受限的死角地带,选择高速公路节点建设远景规划30KM的五大
22园区。县委、县政府结合实施“双五十”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一体两翼、三区互动、组团发展”的理念,把开发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翼,作为与中部的政务新区、南部滨河新区同等重要的一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立足“工业新区、人居新城”这一功能定位,聘请国内一流的设计专家,对开发区和政务新区、滨河新区进行了形象设计,使30KM
2的工业新区与灵城形象相融、功能互补,既各自独立,又天然一体。通过规划实施,未来5年,北部工业新区将被打造成为全县工业发展的引擎、对外开放的窗口、区域合作的桥梁、投资创业的热土。
(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调研发现,截至2010年底,注册企业112家,与2006年比(下同)净增87家,其中,工业企业91家,净增76;现已投产68家,净增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净增30家,同比皖北其他省级经济开发区,各项指标均进步较快。2010年实现工贸总收入24.69亿元,年递增33.8%;实现工业总产值22.85亿元,年递增38.5%;完成财政收入9500万元,年递增31.5%,其中税收收入460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63亿元,安臵就业9865人。一组组翔实的数据表明,经济开发区实现了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经济增幅逐步增大,就业人数明显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服务机逐步构健全。近年来,经济开发区从下辖 2个行政村,拓展到下辖7个行政村,辖区面积35KM,人口24000余人,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对开发区的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的管理和领导,管委会下设办公室、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社会事务局和投资服务中心,公安、财政、建设、国土、地税、计生分别设立派出机构,行使相关职能。服务机构的健全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硬件条件日益改善。我县通过争取财政拨款、贷款、BT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8.3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征用土地5600余亩,修铺“六纵六横”道路24.5km,建设220kv和35kv变电站各一座,建设日处理污水5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架设10kv双回供电线路21.8km,敷设供排水、污水处理管网32.9km。实现南部工业区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讯和土地平整的“五通一平”。为保障开发区裂变式快速扩张,投资5亿多元,建设龙山大道、项王大道等北部工业新区路网和10KM起步区,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五)招商形势日趋看好。几年来,我县采取驻外招商、节会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2011年全县共引进项目156个。12月1日,召开全县招商引资集中签约大会,现场共签约项目63个,协议引资78.2亿元。经济开发区已有来自苏浙沪等地区的85家企业落户开发区,总投资规模达60.32亿元,累计完成固定投入29.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有大诚明农业科技、富康工业园、钟馗酒业等15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荣业纺织、百方针织、恒大面业、兴程食品等203 家。初步确立了纺织服装制造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随着我县区位优势的不断提升,开放区招商形势逐年看好。
(六)推进机制完善规范。为加快实施“一区五园”发展规划,实现开发区裂变式扩张,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完善、规范开发区机制体制,成立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开发区建设的领导,及时解决开发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起统一协调、高效快捷、良性互动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2010年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市经济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组建开发区建投公司,创新资金融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开发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共建共享工作机制,创新项目引进利益分配机制,充分发挥项目引进单位和开发区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我县经济开发区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通过调研,暴露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滞后,建设投入不足,规划不到位,项目质量不高等现实性问题。一是建设投入不足,承载能力很弱。我县开发区还处于大投入、低产出阶段,加之融资渠道匮乏,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投资者的需求,南部工业区至今不通自来水,北部新区供电规划、污水处理、自来水建设计划尚未提上议事日程;我县开发区原批准的2KM范围内已无地可用,新区土地因政策限制或配套不足有地不能用,承接大项目入驻受限制。二是规划深度不够,长远发展受限。南部工业区没有可操作的总4 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所引项目不分行业类别、项目大小均随意摆布,没有做到功能分区;北部新区规划牵扯部门多,程序严,审批周期长,在谈项目存在“点地”现象,不利于实施功能区规划。园区缺少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星级酒店、文化娱乐等三产配套设施,制约开发区长远发展。三是项目质量不高,开发层次较低。各项指标纵向比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展较快的省级经济园区相比较,仍有一定的差距。一是总量不大,规模偏小;二是主导产业不强,链条短,集聚效应不明显,制约产业延伸;三是投产项目较少,效益不高,对财政贡献较小,对全县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四是个别项目缺乏实力,不能按期投产,合同投资强度低,产出率低,土地长期闲臵。四是服务手段单一,环境有待改善。由于体制和机制问题,开发区管委会基本上停留在帮办、引路服务阶段,无法向深层次延伸;个别部门服务办事效率不高,服务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亲商有余、安商不够、富商无措、扶商无力是当前加快开发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部门缺乏服务意识,各自为政,致使手续相互掣肘,企业无法办理。例如,办理工程规划需要消防意见,而办理消防审查时需要工程规划许可,双方都坚持,以致工程无法推进。
二、破解难题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未雨绸缪,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破解发展上的土地、资金、企业用工等面瓶颈制约因素,科学谋划,认真做好项目用地、征地补偿、建设资金等方面的 5 工作,为园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保证。
(一)在破解土地瓶颈上的主要做法
一是提高准入门槛,入区条件2006年为500万元,目前提高到3000万元,未达到标准的不予单独供地。二是严格投资强度,投资强度标准从2006年的50万元/亩提高到现在的150万元/亩,在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好、污染程度低的前提下,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相挂钩。三是建立项目退出机制,对未按协议约定的投产时间、投资规模进行建设,造成土地闲臵的,依法收回未用土地,几年来,先后收回盘活土地1493亩。四是在争取新增用地指标的基础上,重大项目争取列入省“861”计划,申请点供土地指标,扩大土地增量,2011年上报点供项目5个,计划用地450亩。
(二)在破解资金瓶颈上的主要做法
一是开发区道路、排水、绿化、亮化由财政出资建设,供电、通讯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由受益单位出资建设。二是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组建了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开发区建投公司,发挥国有资产(土地、公用设施)的增值功能,增强自身“造血”能力。采取BT模式“引凤筑巢”,安徽四方臵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的北部新区一期5KM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三是积极争取土地指标,为企业办理土地、房产手续,创造融资条件;对不具备指标的潜力项目,引进省市担保机构,探索推广资产抵押、动产抵押等信贷担保方式,解决园区发展资金困难问题。四是主动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在循环经2 6 济、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财政资金。
(三)在破解用工难上的主要做法
我县是劳动力输出大县,大批农民工流向苏浙等东部沿海省市,剩余劳动力不足,企业招工成为一大难题。在县直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下,开发区在春节民工返乡的时机,利用县电视台宣传开发区内企业招工信息;在县城和乡镇举办用工推介会,免费为企业提供宣传展位;鼓励企业争取利用国家给予新毕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就业补助资金(每生每月400元),招收应届毕业生。
三、下一步发展对策
我县是沿海与内陆梯次开放的结合部,处于徐州都市圈、黄淮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辐射圈内,是承接东南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桥头堡”。经济开发区要利用好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梯次优势,进一步实施科学、有效的措施,迅速提升园区的发展速度,增强园区经济实力。
(一)高点定位,拓展跃升空间
县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按照“一区多园、拉开框架、留足空间、错位发展”的要求,实施“1521”园区扩张规划,努力加快工业新区建设。在高速公路节点规划起步10KM,远期30KM的北部工业新区、人居新城,建成食品加工、新型建材、轻纺服装、物流配送、文化创意5大园区,加快推进开发区配套型发展、产业链延伸、龙头型带动。依托北部新区,启动“2465”工业振兴计划,力争到2015年培育发展200家规模以上企业,打造轻纺、服装、食品、建材、电
22子、新兴产业总产值超400亿元的6大产业集群,建设5个产值超85亿元的产业园区。
(二)加大投入,提升承载能力
按照开发区经济总量发展规模要求,建立一级财政,并建立相应的开发区金库,设立开发区国税、地税机构。开发区内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除按规定上缴中央和省外,由开发区管委会按收支两条线原则收取并全部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县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继续发挥开发区建投公司的融资功能,采取BT、BOT、贷款等市场运作模式,逐步实现自我滚动发展,推进南部工业区美化、亮化和人居功能配套提升,推进北部“五园”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报批新区规划,争取明年上半年完成审批,部分项目入驻,解决空间不足问题。
(三)突出特色,实施园区招商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的原则,不断创新思路,不断创新招商形式,发挥我县基础产业优势和三元文化特色,组团赴沿海发达地区召开投资环境说明会、经贸洽谈会。逐步实施招商选资,着重引进基地型、龙头型的总部经济,走以围绕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构筑特色产业的产业招商之路,最终实现扩量与提质两大目标。未来三年,北部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企业有望 8 突破200家,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进一步引领经济园区的高位、快速发展。
(四)坚持培育引导,壮大支柱产业
我县开发区的基础产业主要为农产品深加工与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引导、扶持富康箱包、钟馗酒业、大诚明科技、笑果科技、荣业纺织、四方精工等30多家超亿元的大企业,培育5-10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计划到“十二五”末,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超300家。力促投资30亿元的水晶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皖北袜业工业园尽快开工建设。到年底,经济开发区预计可实现销售总额25亿元,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全区项目突破100家,规模以上企业突破30家,大大增强园区的经济实力。
(五)优化资源要素,推进产城一体
我们通过同步规划、统一设计,把北部五园定位为“工业新区、人居新城”,走以产业化振兴城市,以城市化助推产业,将园区作为城市来建设。在产业选择上,注重园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繁荣统筹协调;在规划实施上,通过建设大外环、高速公路连接线,使工业新区与灵城建设笔断意连、有机衔接,实现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尤其是在内部发展上,整合、优化现有园区的资源,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园区产业集聚,促进企业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 高端攀升,把开发区建成产业集群区、生活宜居区。
四、几点建议
(一)拓展政策空间。建议市政府抢抓省加快皖北发展的重要机遇,利用好承接第一梯次优势,研究东部产业转移动向,出台鼓励加快开发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全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对新增投资项目进行引导和调节,提高开发区产业发展聚集水平。
(二)做好规划指导。赋予开发区更大自主权,对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由开发区管委会根据详细规划和建设的需要提出申请,政府优先安排开发区的建设用地指标。鼓励现有企业追加投资、提高投资强度,向空间发展,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国土资源局要用足用活政策,采取土地增减挂钩臵换手段,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
(三)健全考核机制。建议市政府绩效考核部门进一步完善对园区的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符合各园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促进开发区健康发展。
(四)打造产城一体发展平台。实现产城一体化,要求我们建造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工业园区,而是一个城市,一座有产业支撑的和谐城市。建议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局,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机制,探索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产城一体的园区建设模式,利用政策导向作用,增加土地审批、征用指标,增大对园区项目的财政投资力度,坚持一体化规划,引领产城融合互动,夯实产业发展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