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2021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总结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x县地处x北部,总面积xxx万亩,其中湖泊、湿地面积xx万余亩,一年来,我局在区、市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进行监测,现将xxxx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队伍
为了搞好x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成立了x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完成区林业厅、市林业局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要求,我局组织召开了疫源疫病工作专项会议,会议强调了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及疫源疫病防控新形势的认识,统一思想,维护野生动物种群和国土生态安全,确保公共卫生安全。使监测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完成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
二、制定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制度,并进行了广泛宣传
为了搞好x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我们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关的疫情监测管理制度。在x回族自治区级湿地公园立了x块疫源疫病知识公告牌,及其它重要湖泊、湿地周边群众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发放了大量宣传传单,并通过广播、电视进行了宣传,增强了当地群众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知识的了解。
三、强化责任意识,明确监测责任,切实承担起本区域内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职责
x县林业局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区林业厅的部署,按照x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要求,与各乡镇场签署了《xxxx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目标管理责任书》。x县湖泊湿地xx万亩,分布零星,疫情疫病监测及防控难度大。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疫情,林业局制定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工作预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领导小组”,成立了林业局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是派出所和检疫站的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检疫站,负责日常工作。设立xx小时值班制度,公布疫情报告电话,指定专人向区森防总站和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每日监测情况,日报表由局长签字核实,不准虚报、漏报。及时成立了防治禽流感应急预备队,局领导为队长,派出所、检疫站的工作人员,各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为主要队员。
在全县境内设立x个主要防控区域,x个监测报告点,固定x个监测人员每日监测。要求各监测报告点,每日x次观察候鸟数量变化及有无异常现象,如发现死鸟要立即报告。一是x镇区域:以清水湖为主,监测面积xxxxx亩,设立x个监测点固定x名监测人员;二是x乡区域:以于祥湖、三丁湖为主,监测面积xxxxx亩,设立x个监测点固定x名监测人员;三是x镇区域:以典农河为主,监测面积xxxx亩,设立x个监测点固定x名监测人员;四是x镇区域:以黄河滩地、北大湖为主,监测面积xxxxx亩,设立x个监测点固定x名监测人员。
xx月份对我县森林派出所负责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办理经营场所调查,检疫站负责陆生野生鸟类疫源疫病调查,办公室负责信息上报工作。一是对全县驯养办证范围调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经营场所在我县共有x家,现实际经营有x家,是xxxx年办证的黎明特种养殖场,其经营的项目是野生鸟类资源繁殖。二是我县范围内没有发现野猪出现、活动或存在过生活的痕迹。
四、加强了日常疫情监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增加了部分应急物资的储备
对日常疫情监测工作,我们严格按照“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的要求,进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一经发现鸟类或其他野生动物出现异常死亡或疫情等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依托县农牧局、县卫生防疫站等技术单位的指导下采集、送检样本,作好记录,并及时整理信息,做好存档,上报工作,准确掌握本县内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活动动态,确保野生动物疫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处理。
经过一年的严密观察,未发现异常死亡的鸟类及疫情疫病的发生。我局库存xx套防护工具,发放监测人员补助费xxxx元。在x月下旬,对我县的清水湖、寇家湖、典农河、快速通道等湖泊湿地四周进行消毒工作。及无主的湿地由乡镇林业站组织消毒工作。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全体人员深入防控现场,开展监督指导工作,保证湖泊湿地四周消毒工作顺利完成。在x个防控区域的各个出入路口抛撒xx米宽生石灰带,共计抛撒生石灰xx吨,湖泊湿地周围喷洒消毒液xxxx公斤,形成有效隔离带,严禁人员和畜禽进入湖泊湿地活动。近期防止人类与鸟类的直接接触。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及乡镇林业站按照防控预案认真开展全县湖泊湿地、驯化动物繁殖单位的监测防控工作,发现异常死亡鸟类和其它动物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确保各项监测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我们将日常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和野生动物保护监测巡护工作结合起来,强化候鸟迁徙期间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在鸟类迁徙前组织专门力量到位到岗,进行重点看护,掌握候鸟迁飞、集群活动动态和疫情信息,坚持日报、月报年报和快报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了防护服、消毒液等必要的监测物资储备。xxxx年春、秋季通过监测,在我县没有发现鸟类异常死亡的现象,也没有野生动物疫病情况发生。
五、县上资金已入预算
xxxx上县上安排专项资金x万元,用于全县范围内的野生动物进行实地监测及疫情预防经费。
六、存在的问题
1、监测技术和手段有待提高。
2、监测经费不够,只能雇请兼职监测员。
3、湖泊湿地周边道路难行,巡视难度大,缺少必要工具,无法掌握全面情况。
七、xxxx年近期监测计划
1、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处置”的目标要求,克服麻痹松懈的思想,继续坚持监测人员日常监测和巡护,记录野生动物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可疑病例。
2、稳定监测人员队伍,举办疫源疫病常识培训班,提高监测人员素质,保证报告内容的可靠性。
3、不放松对湖泊湿地的监控,杜绝人员、畜禽与野生动物的直接接触。
4、保持和相关部门的情况通报,确保联防联控,高质高效机制,积极配合做好候鸟等陆生野生动物病源监测工作。
5、严查在湖泊湿地及周边地区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打击。
6、及时撰写防控信息和报告,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情况。收集资料,整理档案,接受自治区林业厅督察组的督察和指导。
第二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工作总结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工作总结
2008年,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精神和指示,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禽流感防控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结合保护区工作实际,科学部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了保护区内无疫情发生。回顾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子重视,建立健全防控体系。
作为我省和东方市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点地区之一,保护区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通过建立机构,完善制度,加强培训等,确保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1、建立组织。成立了以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许世英为组长,副局长张海为副组长的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监测站”,由工会副主席张洪担任站长,并由各股抽调技术骨干担任野外4个监测点成员。
2、技术保障。组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处理预备队,由保护区科研人员、管护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安人员为组员;举办3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防疫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3、完善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林业局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要求,分别制定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预案》、《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报告和处理程序》、《疫源疫病日报表制度》、《疫源疫病野外监测值 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确保了疫源疫病工作的畅通。
二、狠抓落实,确保控制疫源疫病。
1、疫源疫病监测。我们以现有的监测站为基础,在保护区内设立4个疫源疫病监测点,联合各社区单位动物防疫组织,形成了快捷联通的疫源疫病监测网络。
此外,监测站每个野外监测点每周负责对辖区巡查2次,搜集坡鹿活动地及其他鸟类迁飞通道,停歇地集群活动区、繁殖动态和疫情信息,并及时准确地上报监测数据,认真做好疫源疫病监测工作。
2、疫源疫病报告。严格执行疫源疫病报告制度,在候鸟迁徙季节实行周报告、零报告制度,在候鸟繁殖季节实行半月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如发现可疑情况,各站点于半小时内报保护区疫源疫病监测站。同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严格隔离,防止疫情蔓延。并根据疫情级别,由疫源疫病防治小组上报省林业局野生动物植物自然保护中心,确保对突发事件能快速、有序、安全地应对,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报告内容包括疫源疫病发生时间、地点、发病性动物种类和品种、日龄、死亡数量、临床病变、以采取的控制措施、联系方式等。
3、确认疫源疫病和分级。我们与东方市防疫站紧密合作,确定在发生疑似病例时,由该站专家现场诊断,对怀疑为感染疫情的动物,采集病料,送省兽医卫生防疫站实验室进行检测确认。最后,根据疫病传播速度、危害程度、流行范围和趋势确定辖区疫情等级。
4、疫源疫病的控制和扑灭。疫源疫病发生后,依照“早期发现、快速封锁、严格捕杀,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的原则,做到统一指挥,及时有效,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源疫病,并确保做到:
(一)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1、疫点:感染动物及疫鸟类所在地。
2、疫区:以疫点为中心,以3公里为半径范围划定。
3、受威胁区:与疫点、疫区相临的村及其他生产、经营场所。
(二)对疫点采取的措施
1、隔离染疫鸟类分布区,严禁人员、牲畜进入。并对所有病死动物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2、对染疫区动物的排泄物、污染的河湖等水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和场地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
(三)对疫区采取的措施
1、由省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中心发布封锁通告,对疫区实施封锁。
2、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必要时经省林业局批准,设立临时监督检查站,执行对动物的监督检查任务。
3、建立紧急强制免疫接种易染病动物免疫档案。
4、疫源疫病区内所有感染的动物、禽类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严格消毒,经21天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传染源的,经省动物防疫机构审验确认后,由保护区管理局解除封锁。
三、加强宣传,实行群防群控。
我们结合和谐社区共管体系,充分依靠群众,建立了广泛宣传网络,今年以来召集周围村庄领导干部,共组织了2期疫源疫病知识[培训班;派出宣传队15人次,张贴有关宣传标语200余幅,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防止了外围疫病对保护区的威胁,同时也起到了稳定群众思想,避免造成不稳定因素的作用
当前,我们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费严重不足;二是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还有一部分从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人员未进行系统培训;三是监控设施及物资储备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们是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缺少与工作配套的应急装备和防护、防控设施;四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建议从资金支持、技术培训、应急防控物资储备、检查督导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该项工作,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省林业局和有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工作将迈向新的台阶。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8年6月11日
第三篇: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防范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传播和扩散,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从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疫源是指携带并有可能向人类、饲养动物传播危险性病原体的陆生野生动物;所称疫病是指在陆生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或者可能传染给人类和饲养动物的传染性疾病。
第三条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实行属地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
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
国家林业局设立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机构,具体承担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及时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情况进行调查与监测,综合分析监测数据,提出防控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明确专门机构,具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明确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机构、编制、人员和资金,加强监测防控工作管理。
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护林员、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应当按照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参加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调查与监测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调查,掌握疫源疫病的基本情况,为制定监测防控发展规划、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第六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情预测预报活动,预测流行趋势,评估疫情风险,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情进行预警,并向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防控措施和建议。
第七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下列区域建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一)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
(二)候鸟迁飞通道;
(三)自然疫源地或者曾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地区;
(四)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密集区及其产品集散地;
(五)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风险较大的边境地区;
(六)其他容易发生陆生野生动物疫情的区域。第八条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县(市)级监测站。
在区位重要的区域应当设立国家级监测站。国家级监测站的设立,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经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评审后批准公布。
国家级监测站外的其他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列为省级或者县(市)级监测站。省级监测站的设立,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县(市)级监测站的设立,经所在地县(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省级和县(市)级监测站名单应当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监测站统一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地名)×××级(国家级、省级、县(市)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命名。
第九条
监测站应当配备专职监测员,明确监测范围、重点,布设巡查线路、监测样点,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专职监测员应当经过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
监测站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兼职监测员。
第十条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分为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
日常监测是指通过巡护、观测等方式,了解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活动状况,发现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
专项监测是指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针对特定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种类、特定的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组织开展的监测。
日常监测、专项监测情况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逐级上报。第十一条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及其他监测机构,发现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的,应当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机构反映。
第十二条
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获得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报告或者有关情况反映后,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逐级上报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对上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并及时上报国家林业局。
第十四条
国家林业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报告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情况,同时通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情况制订应急预案,并报同级人民政府。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
(一)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和人员;
(二)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和程序;
(三)陆生野生动物疫病控制和防控措施;
(四)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处置物资保障。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需要和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防护装备、消毒物品、野外工作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必要时,应当成立应急预备队,及时处置陆生野生动物疫情。
第十七条
发生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情时,所在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疫情风险评估,做好事发地的封锁、隔离、消毒等防控工作。第十八条
在处置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情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大规模猎杀陆生野生动物;特殊情况确需猎杀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禁止在陆生野生动物疫情流行区域,从事采集病料样品的活动,法律法规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关科研机构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科学研究。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监测防控机构应当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范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一条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应当实行严格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
第二十二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瞒报、谎报信息,造成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处置延误,疫情传播、蔓延的,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
月
日起施行。
第四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实施方案
附件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网络
直报实施方案
为了规范和指导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以下简称“直报系统”)的使用,提高信息报告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各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监测管理机构监测信息快速报告和安全传递,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工作。同时降低监测信息传输成本,提高监测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进程。
二、系统应用条件
(一)直报系统用户应配备专用计算机及上网条件,使用Windows 2000、Windows XP或以上操作系统,IE7.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二)信息报告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应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熟练操作直报系统。
—1—
三、用户设置及职责
直报系统用户设置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级监测管理机构、监测站以及科技支撑单位均为直报系统用户,其职责分别是:
(一)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以下简称监测总站):负责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报告和反馈;负责直报系统的管理、维护及升级;指导直报系统应用技术培训;组织直报系统应用的考核。
(二)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省级监测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报告和反馈;审核下级监测管理机构和监测站上报的数据;负责本辖区VPN证书和直报系统用户管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组织本辖区直报系统用户的考核。
(三)地市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野生动物异常情况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报告和反馈;负责本辖区直报系统用户管理、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组织本辖区系统用户的考核。
(四)县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野生动物异常情况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和报告。
—2—
(五)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以下简称监测站):负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收集、录入、分析、评估和报告。
(六)科技支撑单位:负责提供疫源野生动物相关信息,协助野生动物疫病初步诊断、有关数据库建设。
四、用户管理
(一)用户权限。各级监测管理机构和监测站通过用户账号登陆方式,在本级权限内查询、统计本辖区内各级监测机构上报的信息。
(二)用户账号。每个监测管理机构设立1个直报系统用户账号,监测站由上级管理机构设立1至多个直报系统用户账号。
账号统一由字母G(M、K)和10位数字组成,并遵循以下规则:
1.G+xxxxxx+0000(G代表管理机构,不分大小写,xxxxxx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0000为补齐码)。
2.M+xxxxxx+01+00(M代表监测站,不分大小写,xxxxxx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01为本省(区、市)监测站序号,00数字2位为监测站子用户序号)
—3— 3.K+xxxxxx+01+00(K代表科技支撑监测站,不分大小写,xxxxxx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01为序号,00数字2位为子用户序号)
(三)用户信息。用户首次登陆系统后1周之内,完成本机构通讯、人员、仪器设备、应急物资贮备情况填写,并适时更新。
五、系统安全与管理
(一)直报系统采用VPN证书及用户密码“双保险”,严格执行“一户一证”原则。
(二)用户首次登陆后,应立即更改初始密码,用户密码一般应在6位以上,由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建议用户密码半年更换1次。
(三)直报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泄露VPN证书、用户账号和密码。一经发现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向上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申请证书注销和密码重置。
六、报告内容与程序
(一)日常监测信息报告。日常监测信息包括监测人员在路线巡查或定点观测过程中监测到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种群特征、地点、生境等。各级监测站通过在直报系统中填写监测信息日报表单方式完成日常监测信息报告。
—4—
(二)快报。当发现野生动物行为异常或异常死亡等情况时,用快报报送该信息。快报遵从“一事一报”的原则,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和各级监测站通过在系统中填写快报表单完成初次报告。同一野生动物异常情况事件连续发生时,新增情况通过“接续报告”补充信息。
(三)零报告。零报告是根据监测防控形势需要,在重要时期、重点区域实行的每日报告制度。各级监测管理机构和监测站通过在系统中填写监测信息日报表单完成报告。执行零报告制度期间如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则另以快报形式报送情况。
(四)专题报告。为某一特定事件作出的以文本文件形式上传的分析、总结等报告,通过系统专题报告形式上报。
七、数据管理
(一)数据管理权限。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级监测管理机构可以查看、统计本辖区内上报的监测信息,若确实需要查看本级权限以外地区的监测信息,须向上级管理机构申请临时权限。
(二)数据审核与订正。省级监测管理机构应及时审核辖区内的监测信息,检查所录入数据有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对有疑问的信息及时向相关人员核实,如发现有错项、漏项和逻辑
—5— 错误的数据,须由上报人将数据予以订正,确保录入的信息完整、准确。
(三)数据查重。监测总站和省级监测管理机构负责对个案信息进行查重,及时更正、并案。
八、信息报告保障措施
(一)遇有网络故障、系统故障时,当日监测信息通过传真或电话报告,待网络畅通或系统恢复运行后补充填报。
(二)计算机及网络不通问题由本单位自行解决;网络畅通情况下不能登陆系统,请与省级系统管理员联系。对于直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查阅系统操作手册,或在公告栏中获取相关解决方案。
九、考核评价
(一)监测总站将对监测信息报告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适时通报和反馈。
(二)省级以下监测管理机构应制定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考核方案,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并定期进行督导、考核。
—6—
第五篇:2009年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根据××林业局《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迪林发〔2009〕9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2009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强候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是《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赋予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我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做好监测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监测防控工作列入日常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精力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扎扎实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积极指导各监测站点提前进入运行,确保对我县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进行严密的追踪监测。
二是科学规划,做好日常监测与防控。监测站点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设置候鸟等野生动物观察点、巡查路线和监测样地,加强对重要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地和鸟类主要繁殖地、停歇地、迁徙走廊带及相关环节的疫情监测。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按照“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的要求,严密监测本区域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动态,每天按时上报监测信息。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养殖野生动物的疫病防范工作。各监测点定期对本地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进行检查,指导其做好卫生防范及消毒处理工作,防范可能出现的疫情,保障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安全。同时,结合当前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强化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市场经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监测防控工作列入日常议事日营利用监管,发现非法来源于西藏、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的偶蹄类野生动物或其产品时,积极会同工商、卫生防疫、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进行跟踪调查,并严格按规定处理。
四是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查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组织力量对本地区的市场、宾馆、酒楼、养殖场等野生动物经营、运输、养殖场所及经常发生非法猎捕候鸟等野生动物的重点地区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打击非法猎捕候鸟等野生动物和非法收购、出售、加工、运输、走私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对典型的案件要及时予以曝光,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教育广大群众。
五是广泛宣传,努力提高保护野生动物和疫病防范意识。结合监测防控工作向社会广泛宣传保护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普及保护鸟类和预防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病的科学知识,消除群众盲目恐慌心理,提高其科学防范意识,增强其高致病性禽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信心。
当前正处于候鸟迁徙期,候鸟与候鸟之间、候鸟与家禽之间接触频繁,禽类感染和传播高治病性禽流感的机率增加。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一是科学部署,严密防范,做好候鸟的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要根据本区域野生鸟类越冬地、迁飞停歇地和迁飞通道的具体情况,组织人员进行重点看护和监控,制止人员、禽畜进入上述区域与野生鸟类接触或从事其他干扰活动。二是严格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信息上报制度。各监测点在监测工作中,一经发现野生动物不正常死亡等异常现象,要立即采集样本送检,同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将现场记录和送检情况在2个小时内上报省林业厅。三个监测点每天下午四时前要与厅电话联系一次。要确保疫情不迟报、不缓报、不瞒报、不错报,以及时掌握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