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大全]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不容松心对待。所以的话,要写好一份报告要认真对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一)
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是以教师和幼儿为中心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因为孩子的发展与成长,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教师素质的优化与提高。本学年度,我们在贯彻领会县托幼办、研训室关于校本培训的一系列专题辅导讲座后,在园长的引领下,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在师训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规范师德,凝聚人心,提高队伍素质
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基石,所以幼儿园始终把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教师基本功训练、社区家园师生才艺展示、相互听课评课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坚持持证上岗,学历达标率高。园内在编教职员工33人,全部持证上岗,学历达标率为100﹪。在编22名教师中,本科学历(包括再读)占85﹪,中高级职称比例为61﹪。高级保育员比例占50﹪,3名营养员均为高级工。
2、师德规范,凝聚力强。我们通过师德演讲,提高教师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幼儿园还充分发挥工、党、团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教工运动会、联谊会、外出参观考察活动、才艺比赛、演讲比赛等等。在幼儿园各类展示活动、各级比赛的过程中,全体教工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放弃节假日,在幼儿园加班加点,没有叫苦喊累,教职工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3、分层培养梯队带教
我园建立起了教师分层培养梯队带教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出特长教师、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的带教作用,每周师徒各听一次课并互评,每周指导一次班务管理和家长工作,每学期师徒各公开一次教研课,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师徒带教活动,有力地推进了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目前我园已有学科带头人一人,县级骨干二人,园级骨干多名,教师的总体水平迅速提升。
二、教、学、研合一有效推进新课程实施
全园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高,科研兴园的意识强,初步形成了人人参与各个实践的教科研氛围。园长亲自挂帅,科研、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每月进行教科研小组例会,推进课题的进程。同时我们还加大内体改方案中教科研奖励基金,设立立项奖,参与奖,提供课题活动经费以及课题获奖经费等,保障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
我们建立市、县、园三级课题管理网络,课题内容丰富,有上海市“十一五”家教课题,有围绕艺术教育研究的县级重点课题,还有幼儿健康保健课题等等。我们加强课题的过程性管理,教师们以教研组为主阵地、以教学月实践为契机,紧紧围绕幼儿园龙头课题加强课题的研讨实践,确立集体教研课题,借助教研组力量共同学习,分别实践,并在学习实践研讨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着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如我们进行了“主题背景下环境创设”的研究,让环境贴近幼儿,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环境与幼儿对话,增强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参与互动性;让环境启发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创设操作性强的活动区等等。
我们进行了“如何为幼儿建立成长档案”的研究,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在记录幼儿发展状况的同时,为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提供了有力地支持,更为家长提供了感受幼儿学习方式、了解幼儿发展过程、共享幼儿成长喜悦的窗口,使家长能有针对性地支持孩子发展。
我们还进行了预设与生成的学习研究,重在革新教学方法,尊重幼儿的自主学习,重视探索性、体验性的学习方式的运用,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水平、思维方式能动地与周围的人、事、物进行最直接的“对话”,自主地建构经验,教师以有效的引发策略、支持策略、回应策略推动孩子的发展,使幼儿的学习更自主、更快乐、更富有意义。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二)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育研究和校本教师培训,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师的发展。校本研修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学校不断学习、研讨,立足校情,踏踏实实走出了一条研修探索之路。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师德,提高认识
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学校来说,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命运和方向。当前,部分教师职业懈怠意识倾向严重,认为已有的知识已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教师不重视学习,对校本研修持抵制态度。为此,我园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反复强化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校本研修的重要意义,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校本研修的认识上来,从而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使自己成为校本研修的真正主人。
二、搭建平台,提升师能
(一)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为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我园制定了教师业务学习制度。为提高教师集中学习的效果,教师主要通过“学、看、议”活动来充实学习内容。即学习课程准标和各类报刊杂志上有关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文章;组织观看优质课课堂实录;评议观看收获和当前教学中的困惑。
(二)推行随堂听课,诊断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研究的问题,我园实行随堂推门制,为了能及时了解教情、学情,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作出及时的调整,我园规定校委会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课,教师每周听一节课。听课后及时交换意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这样的听课活动自开展以来,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都能静下心来钻研教材,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尤其加速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专业引领,促进成长
新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力军,是幼儿园的未来,为了提高我园新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新教师队伍,我园要求新教师制定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成为骨干的专业成长规划,并努力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
1.抓教学基本功比赛,技能大赛、等比赛,以赛促练,掀起新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
2.继续实施“师徒结对”活动,使新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督促新教师在业务上尽快入门并缩短走向成熟的路程。
3.为新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为新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等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4.成立了以园长为班长的新教师读书班。要求新教师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研读,每月至少写好一篇有质量的读书心得;要求新教师做到“勤读、勤做、勤思、勤写”,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读书心得和论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研讨会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师读书,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
校本研修是一项关乎学校发展的系统工程,我们在摸索中实践着,在实践中摸索着,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出现了不少问题。
1.师资缺乏,专业教师缺少,校本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2.教师问题意识不强,教研活动缺乏针对性。
3.学校所受干扰较多,影响校本研修的深入。
今后,我们将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线,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开创我园校本研修的新局面!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三)
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是当前幼儿教育领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品质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因此,落实《纲要》,需要幼儿教师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上进一步提高。
《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指南》中指出:在实践中感悟、教学中探索、反思中成长、经验中历练是走向专业化必经的过程。
所以作为一支年轻教师团队,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使自己逐步走向专业化势在必行。幼儿园根据教师不同能力建设了主班组和副班组对教师进行分层培训,有效发挥不同层面教师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先将2015年度园本培训工作小结如下:
一、从理论走向实践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领会精神,采用笔试和撰写学习体会的方式,进一步深化理论的学习。再次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小组讨论,互听互评的形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积极把《纲要》的思想渗透在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中,并通过各种实践研究,把《纲要》的精神内化为教师实际的操作行为。
(一)专题研讨
1、《如何落实幼儿一日常规教育》研讨
本学年我们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对《一日生活常规教育》方案、《教师的成长手册》、《常规教育质量的评价》《纲要》作了仔细的解读并认真撰写了相关的读书心得,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专题的辅导讲座,另外,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学前教育教研员单老师等多位老师来我园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实施观察与指导》,并作了题为“新课程,我们怎样听课”“新课程,我们怎样说课”的辅导等等,每月至少为教师进行1次专题听课评课辅导。
例如:在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我们更关注了每一次展示活动对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我们从活动初期关注教师心态转变的基础上更关注了每次展示活动所起到的作用。如:要求教师每一轮的展示活动要涉及不同的领域如: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主题背景下的数活动、运动、游戏等等;组织的形式要多样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分组教学、集体教学等等,然后由这个点展开相应的学习与研讨。我园每一位教师都不少于展示公开活动1次以上。
2、《幼儿园家长工作——沟通的艺术》研讨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教师,《纲要》家庭是幼儿园重要合作伙伴,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对我们老师的工作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从家长作用、家长工作的目的,任务、家园合作的变近、沟通模型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研讨。我们特邀请了家长委员会成员一起加入我们的研讨,与他们共同交流沟通,了解家长门的需求,根据纲要指南的指导一起探讨总结这一问题。
3、《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研讨
幼儿园是一个大集体,也是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基地。为了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幼儿机体的免疫力。我园结合2016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信任预防接种,享受健康生活”我们特联合枫林卫生院邀请县疾控中心专家为教师家长的防病意识和能力。我们以《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等内容展开我们的研讨。
(二)、自我学习
本学期结合下发的文本《2016版幼儿园工作规程》,课外书阅读以及优质课的光盘,教师们利用各自的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并撰写了各自的学习心得、活动评析等,结合教研组活动以及日常研讨等途径,进行相互的交流与研讨。如:教师们就《2016板幼儿园工作规程》一书的学习,分别从班级管理、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等多方面谈了各自的体会与感想。并将自己的学习落实到各自的实际行动中去,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习惯。在自学与互动中不断促进教师的成长。
3、教研互动
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本学年继续开展主题式的教研组研讨活动。第1学期以“以学为乐,促进专业化成长”为主题,从“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指南”、“多样式技能”两个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研讨活动,如:《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指南》《如何落实一日常规教育的实施》《新教师亮相课》《简笔画能力的提升与培训》《口语能力的提升与培训》《即兴舞蹈创编能力的培训》《教师基本功比赛》《,结对机关二幼、温州第四幼儿园、教师蹲点学习》《送教下乡》大家结合各自的实践谈了如何进行有效的专业化成长,进行恰当的记录等,活动还请骨干教师、业务辅导作了相关的辅导。第2学期同样以“以学为乐,促进专业化成长”为主题,以实践探讨交流为流程,依托教研组进行了专业知识的问卷、专业技能活动案例的交流、专业教学经验的交流、游戏技能的专题辅导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如:《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培训》《幼儿意外伤害应急处理的培训》《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读书交流会》《全园公开课》《培训成果展示》及时化解教师中的真问题,不断提升了教师专业技能成长的能力,提升每一位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二)专题培训
教学论文与案例的撰写、教科研论文撰写、晨间锻炼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家长工作的新策略等,在聆听中,优秀教育工作者实践中一些宝贵的经验传递给我们的新教师,在交流中,使教师的工作有了新思路,新方法。
(三)专项培训
根据教师的特长和爱好,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部分教师参加了“幼儿园教研研讨交流”、“幼儿园晨间体育锻炼自主游戏评价策略”主题展示与研讨交流、专题研讨等培训,老师们还轮流参加了区组织的各项名教师培训活动。
二、从参与走向自主
(一)个人课题研究有条不紊
幼儿园注重个人课题的申报和结题工作,从课题的申报、课题的实施到结题报告的撰写做了相应的培训,并专门对申报个人课题和个人课题结题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参与总课题研究,到自己找子课题研究,教师们参与个人课题研究的积极显著提高,本年度有两组课题已立项《中班美工区农村特色的材料投放》、《创设一园一特色创意植物角》。
(三)教研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教研活动中,骨干教师发挥带头作用。教师们把参与研究获得的心得,与幼儿园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健康生活引领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内主题阅读课题组,创意美劳教研组、自主游戏教研组活动按时进行,老师们认真学习理论,经常开展专题研讨,互相观摩教学活动,取长补短,创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老师们在研讨、交流中获得成长。
三、建立教师培训考核制度
幼儿园成立了由园长担任组长的园本培训领导和考核小组,形成由园长亲自抓、各部门协助抓的管理系统,为园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
将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课件、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和参加培训或研究活动的考勤情况作为校本培训检查、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获得成绩
(一)教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1.组织教师撰写教学案例,三位教师参加了参加永嘉县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获得一、二等奖,优秀教学案例一二等奖等
(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显身手
1.在xx县教学课件评比活动中,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2.在xx县创设主题墙与区角结合评比中,获得3个二等奖,2个一等奖
3.潘老师评为县优秀班主任。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四)
时代进步的潮流和社会变革的趋势,不断向我们幼儿教育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新课题,我们在学习与反思中实践,注重幼儿园的发展,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新课程实施、不断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一年来,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结合本园实际,加强“教”和“学”的研究,提高教师保教能力,稳中求进,推动幼儿园保教质量,促幼儿健康发展。
一、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过程,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我园师训的一项重点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利用头脑风暴 教师沙龙 案例交流等多样的形式,间周一、三、五的固定时间,由辅导员、科研组长、科研主任负责,在园中开展园本培训学习活动 针对大家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困惑进行集体学习交流和探讨。鼓励教师人人做业务学习的主人,理论联系实际,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思想的碰撞,激发教师的思考与探索。逐步让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方向,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有效的提高了教师们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能力。
2、加强教师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通过定期有效组织教师政治学习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加大宣传力度,规范教师行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育德能力。促进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政治学习、师德培训、主题演讲等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本园教师的师德规范,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促使师德水平上新台阶。
3、开展传帮带教活动。抓住机会,开展多渠道的外部培训。本学期开展多次与向化片幼儿园的跨校联合体交流活动。既有青年教师评优活动的探讨,又有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协议带教活动。同时让每个教师有走出去的机会,为教师创设更多的实地考察机会,开阔视野,丰富实践知识。
4、在园内开展分层次、多渠道的带教培训工作,进行了分层分类的带教培训,使每个层次的教师都学有方向、学有目标。尤其加强了新教师的指导和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开展自学和自培,不断充实自己并用新课程理论来指导实践,培养她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青年教师分别在片级、县级教研活动中公开教学活动,得到同行和领导的好评。同时我们还继续着眼于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给骨干教师压胆子、搭舞台、促成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5、加强过程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以 “六个一”活动为抓手,在认真组织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相互观摩交流活动;教师自制教玩具评比;听课笔记、备课笔记评比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在管理方面园领导定期与不定期对保教工作进行检查,重平时巡视的实况记录,注重采集信息和积累数据。检查结果向本人公开,优秀事迹加以及时肯定和弘扬。
二、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质量。
1、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活动的质量是关键,为此加强对课程管理显得尤其的重要。
首先我们以《纲要》和《指南》的为指导,结合我园实际,将我园研究课题相关的彩陶艺术教育活动巧妙而有效地融入到新课程中去,将我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新教材主题内容进行替换、整合。同时本学期又调整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安排,确保游戏、生活、运动、学习各课程之间的平衡,使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更科学合理。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本着“因人而异”的原则,对个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对组长以上的老师实现放权,对三年以内的新教师和五十以上的老教师实行“双规”,既规定主题内容、规定教学进度。完善对老师的听课、评课制度,提高老师对活动设计和评价的能力,同时对实习老师及时给予指导,使其顺利完成教学实习任务。
还有就是深化幼儿园特色教学。“彩陶艺术教育”是我园上学期确立的县级重点课题,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实践活动,我们以科研组为核心,确立本学期开展的系列活动,教师人人参与活动,月月有特色教学内容。特别关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和行为的落实,如:关注孩子的经验、关注教材的园本化等等。
2、加强教科研活动的实效。
教科研活动是教师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尤其要讲究效率和质量。
首先我们的教科研活动由业务园长负责,间周定时间,定主题,定主角,激发教师的主人意识,积极参与活动的组织、研讨、交流。组长能做到每次活动有充分准备,积极围绕讨论研究的主题,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开展活动,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教研氛围,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建立合作教研模式,广开言路,促进教师去主动学习、自我提高,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同时教科研组长每次活动都有活动实况的详细记录,包括记录每位教师发言次数、内容和简要观点等,注重过程性资料积累。
其次在内容上,我们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树立目标意识,选择适宜的主题研讨内容,开展了教育科研活动。本学期我们教科研组主要以集中教研为主,以专题讨论为切入点,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主要围绕关于主题“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更好的组织和开展语言活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等一系列专题研讨。大家就相关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大量的资料询查,进行经验的分享交流。让我们老师 在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中对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本学期,我们还多次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观摩,通过观看、评价与反思,寻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五)
校本研修的最终目标,是广大教师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是深层次文化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校本研修应该让一线教师能够“跳起来摘到果子”,这样,教师就在分享成功的喜悦中,有了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和态度,就更容易深入到教学现场,说真实的话,想身边的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只有这些讲实际、求实效的做法,才使得校本研修的深入有了“质”的保证。
为了加强新形势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根据教师继续教育的总体要求,我园把校本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教师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先对前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倡导学习——营造研修氛围,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1、重视校本培训的规划。
园内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的知识、技能培训;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内容的理论及实际应用培训;以提高科研水平为目的的读书研讨培训,努力探索培训、教学、科研一体化培训模式,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2、专业引领,搭建平台。
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1)园内: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实行“带教制”,要求大家互相听课,汇报交流教学情况,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2)园外:走出去请进来。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尤其是一线青年教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的舞台,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另外,还邀请了教研员来我园听课、座谈。使“专家引领”在我园校本研修中得到了有效的开展。
3、以书交友,充电提高。认真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要求教师认
真研读教育类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提升了老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1、立足教研组,抓住主阵地。
教研组是开展校本研修的中间力量与基本组织。学校要求每一位要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验中的成功与失败。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并在教研活动时进行交流分析。同时,学校将继续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的空间。如青年教师亮相活动、全体教师的教学展示活动、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骨干教师的示范教学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研讨、实践、反思活动,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教育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启蒙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渠道,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学习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每位青年教师所必须掌握的。根据具体情况,我们督促教师参加了PPT制作、白板应用等现代教育技能的培训,并要求每位教师制作了一个课件,而且在家长活动展示时一定要运用多媒体操作。
4、搭建舞台,开拓视野。
利用校内资源进行带教活动,给骨干教师压担子,使她们在带教其他教师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几年来,我园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先后有7名教师参加了县骨干班的培训,通过系列活动,打开了教师的思路,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建立考核机制,提高参培积极性
1、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训检测、评估、考核、激励机制,对教师的参培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注重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既保证了培训的正常开展,又提高了培训的质量。
2、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慧与潜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创新。对认真、及时完成校本
培训和考核的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使教师理解并接受继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努力营造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氛围。
今后,我们力争开展更多更有实效的活动,让校本培训工作在我校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让老师们的思想观念和教学科研水平上到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_工作总结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_工作总结
【导语】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供您查阅。
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是以教师和幼儿为中心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因为孩子的发展与成长,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教师素质的优化与提高。本学,我们在贯彻领会县托幼办、研训室关于校本培训的一系列专题辅导讲座后,在园长的引领下,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在师训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规范师德,凝聚人心,提高队伍素质
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基石,所以幼儿园始终把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教师基本功训练、社区家园师生才艺展示、相互听课评课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坚持持证上岗,学历达标率高。园内在编教职员工33人,全部持证上岗,学历达标率为100﹪。在编22名教师中,本科学历(包括再读)占85﹪,中高级职称比例为61﹪。高级保育员比例占50﹪,3名营养员均为高级工。
2、师德规范,凝聚力强。我们通过师德演讲,提高教师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幼儿园还充分发挥工、党、团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教工运动会、联谊会、外出参观考察活动、才艺比赛、演讲比赛等等。在幼儿园各类展示活动、各级比赛的过程中,全体教工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放弃节假日,在幼儿园加班加点,没有叫苦喊累,教职工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3、分层培养梯队带教
我园建立起了教师分层培养梯队带教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出特长教师、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的带教作用,每周师徒各听一次课并互评,每周指导一次班务管理和家长工作,每学期师徒各公开一次教研课,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师徒带教活动,有力地推进了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目前我园已有学科带头人一人,县级骨干二人,园级骨干多名,教师的总体水平迅速提升。
二、教、学、研合一有效推进新课程实施
全园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高,科研兴园的意识强,初步形成了人人参与各个实践的教科研氛围。园长亲自挂帅,科研、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每月进行教科研小组例会,推进课题的进程。同时我们还加大内体改方案中教科研奖励基金,设立立项奖,参与奖,提供课题活动经费以及课题获奖经费等,保障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
我们建立市、县、园三级课题管理网络,课题内容丰富,有上海市“十一五”家教课题,有围绕艺术教育研究的县级重点课题,还有幼儿健康保健课题等等。我们加强课题的过程性管理,教师们以教研组为主阵地、以教学月实践为契机,紧紧围绕幼儿园龙头课题加强课题的研讨实践,确立集体教研课题,借助教研组力量共同学习,分别实践,并在学习实践研讨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着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如我们进行了“主题背景下环境创设”的研究,让环境贴近幼儿,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环境与幼儿对话,增强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参与互动性;让环境启发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创设操作性强的活动区等等。
我们进行了“如何为幼儿建立成长档案”的研究,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在记录幼儿发展状况的同时,为
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提供了有力地支持,更为家长提供了感受幼儿学习方式、了解幼儿发展过程、共享幼儿成长喜悦的窗口,使家长能有针对性地支持孩子发展。
我们还进行了预设与生成的学习研究,重在革新教学方法,尊重幼儿的自主学习,重视探索性、体验性的学习方式的运用,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水平、思维方式能动地与周围的人、事、物进行最直接的“对话”,自主地建构经验,教师以有效的引发策略、支持策略、回应策略推动孩子的发展,使幼儿的学习更自主、更快乐、更富有意义。
第三篇: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23
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
---“阅读教学方法指导”的模式构建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标准明确确立了阅读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非常重视的问题,加之现如今的语文教学基本上停滞不前,学生能力的培养简直是一句空话,没有一个正确的有效的方法来激励和督促学生阅读,就不会有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方法指导的具体实施办法:
1、发挥阅读课的优势,培养阅读兴趣 首先问的做法是明确读的目的,保证读的时间。初读课文时,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揭题后,我让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搜集到的关于文本的资料背景。接下来设疑:作者为什么以这为题呢?由此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时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字典词典初步读懂新词的意思。这种目的明确的阅读,效率极高。如果只读不思,就不可能深刻掌握文章的内容,就会流于肤浅。所以还要必须保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充分的思考时间。其次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精读课文,要根据教材,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课文。学习古诗,我通常是借助图画再现情境的。借助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面的颜色、明暗中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如《观书有感》,我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和挂图,配以柔和的音乐,再现教材所描述的意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池塘的美景:清澈见底的池塘有源源不断的水流进来,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池塘边长满了水草……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有尊重读的个性,加强读的指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也要加强阅读示范和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学生深切地体会到钱学森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和强烈的爱国心。
2、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方法多样,培养阅读素养
我的做法是:
1、课外分组阅读,收集储备佳作名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一些相关课外文学读物进行阅读积累,在感动人的原因、写作方法、艺术风格、蕴含哲理等方面写下只言片语。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初步培养着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2、小组推荐精品短文,课上有感情朗读评比,师生评点畅谈感受。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在选择储备阅读名篇的基础上,各小组精选出美文有感情朗读。朗读之后推荐组要首先发言谈选文的妙处,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点评推荐组朗读的优缺点,发表对选文的理解和看法。推荐组参与讨论,在互相讨论中,增加对选文的理解。老师适当进行引导评论,融入学生讨论之中。通过这种形式训练既能促使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情感内容,又能训练他们的朗读技巧。因为只有抓住了文章的情感精髓,才能把握朗读的感情。这样坚持下来会促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朗读能力逐渐提高。
3、简要概括,明确中心。经过讨论评比后,由学生概括选文脉络和中心,畅谈对文章的感受和从中得到的道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这个过程会使学生将对选文的理解知识化,是阅读的一个进步。它能考查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深刻感悟。
4、深入分析,巩固提高。这一步是阅读的升华阶段,是系统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点。这一训练环节中,我们可指导学生从文章背景、作者介绍、写作技巧、结构层次、重点词句理解、修辞等多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查、引、评、用(查资料、引用评论、小组评议、借鉴应用)完成对选文的分析学习。师生共同研讨,深入其中挖掘学习。
三、体会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任何一篇文章,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体味出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情感,以及优美词句的魅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使他们在读会的同时还要会读,从而提高语文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第四篇: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和学习形式
赤城县马营九年一贯制学校 何忠海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校本教研实施方案的指引下,我积极主动的承担了校本教研的活动。通过这一年来的校本教研工作,本人不论是实际的教学工作,还是理论上的提升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较圆满的完成了校本教研阶段性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以“基于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小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校本研修的切入口,立足我校数学教学实际,依据教学实际问题,求真务实,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2015年新学期一开始,我就召集数学教师开教研会,确定了这次教研会的目的,大家听了积极发言。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我们确定了校本教研的分工和和校本教研的课题。
1.校本教研的分工 组长:何忠海
组员:李海永 石桂山 张文祥
2.校本教研的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和学习形式。
课题确立之后,我们又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1.集体备课。制定具体的上课方式。
2.上观摩课。(以我为实施者,以我们班为实验班)跟踪听课,观察效果;
3.做好研讨工作,逐步完善。具体方法措施如下:
一、方式转变: 分好座位、分好小组,为经常合作做好准备。(1)分好同桌:同桌采用异质搭配,这便于同桌互帮互助,优质学生担当 起小老师的责任,有利于大面积转化学困生;(2)分好小组:小组以 4 至 5 人一组,以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合,分布在班级座位的同一列,选择学习好,责任心强的同学做组长。分任务:组长负责辅导、督促组员完成作业,同桌也起到互助作用。教师负责点拨、培训组长、辅导督促学困生、给出目标、营造学习环境等
二、合作方式: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有如下几种分组办法:①优差组合。对于比较重要而且不容易理解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但是这种交叉合作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如果一味的使用这种方法,优生就不会有跨越式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有时候还可以采用第②种方法——同等生合作,1、优优合作,给他们布置一些较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使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2、差差合作,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让学习困难生互相合作,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可以无所顾及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此外还有近邻合作、自由合作、网上合作,这是由学生们把合作教学进行了延伸、完善,应用于家庭学习中。
三、做好阶梯式学习计划: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不同,思维能力不同,特别是在学习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更加明显。在具体教学中我用得最多的是阶梯式学习法,即给每个小组布置的作业分为层次不等,有些同学只要解决基本题,有些必须完成更高层次的题目,对那些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适当增加一些思维拓展训练,在解题讨论时互相帮助。这样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让各层次的同学的学习都得到满足,同时也充分利用学生本身最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四、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①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②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是教师指定,也可以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群体认定,或者是学生自发认定。③在小组合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学习伙伴之间会存有意见冲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组成员间往往会争得你死我活,从而造成了学习的偏向。所以我们在组织时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④在合作学习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同,哪些与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在教学中,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思考、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发现问题,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尝试自我解决;然后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并进行群体的判断、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由反思与深化发现深一层次的新问题,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五、操作过程:
教师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前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基础。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实物、图片、声音、录像,或者使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适当点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习能进一步的深入。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之后,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并起动学生的下一步学习。
六、小组合作的好处
1.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合理搭配,各小组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性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2016年5月
第五篇: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数形结合思想
保定市清苑区大魏庄中学付素芬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急剧变化和经济迅猛发展,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必须从现存的各种问题出发,寻找最佳的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初中数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毫不例外的要接受挑战。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化教学的倾向,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思想方法,过分重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却使数学自成体系,而忽视了数学与初中初中学生关系的建立,结果造成数学教育的内容笼杂、单调且重复性强。致使初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僵化的。初中学生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学会死记硬背,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甚至产生畏惧与厌烦。因此,探索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课标》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显而易见,数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不是为了让初中初中学生获得有限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初中学生在掌握初浅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知识尝试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和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实践证明对初中初中学生来说,通过数学启蒙教育获得的知识是很有限,但是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对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却是终身有益的。
从初中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把较为抽象的数方面知识与较为形象的形方面知识统一起来,是有利于初中初中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的,同时更有利于初中初中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此,大量事实证明我对初中初中学生园数学教学模式探索的改革将是可能,也是可行,且是有用的。
二、课题的界定
数学是由两个概念构成的,一个是数,一个是形,数抽象,形直观。数学就像一棵大树,它是从数和形这两类基本东西里生长出来的并能长出千奇百怪的分枝和花朵。数形结合是抽象与直观、思维与感知的结合。
“数形结合”是本课题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是指把几何图形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操作材料,让初中初中学生在发现图形的各种规律中了解数学的初浅知识。它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指直接的数形结合。把图形作为数学学习的操作材料,在摆弄、玩耍、游戏中感知数学的存在与有用。第二层次指间接的数形结合。这种结合是指在初中初中学生掌握数的初浅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时间、空间,各种数学规律的高一层次教学活动。如:加法交换律,认识时钟等内容。
“从形入手数形结合”它是抽象与直观,思维与感知的结合。即指:抓住数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以各种美丽的图形方式导入数教育。在感知几何图形内在数形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两者之间的巧妙融合、巧妙渗透让初中初中学生在主动探索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数形结合以及自身的内部机制理解和掌握数概念。引导初中初中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从形入手数形结合初中初中学生园数学模式”是指:在皮亚杰认知理论和新《纲要》思想的指导下,将“从形入手数形结合”的思想,作为制定教育计划的基础,并用以处理各种数学学习要素之间的关系,逐步建构生成内容与预设内容相结合的,并能适应初中初中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育新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目标、内容等)由于“从形入手数形结合初中初中学生园数学模式之探索”课题研究的范围比较大,为了能对此课题进行深入的、可操作性的、富有实效的研究,采用总课题分解、带动子课题运转模式,逐步形成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使课题研究日趋完善。
1、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初中初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2、研究目标
让初中初中学生在探索形的规律中,认识与走近数,从而激发初中初中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
确立初中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体地位
在感知几何图形的和谐、美丽、神奇中,体验数学世界的抽象美。在数形相互作用与巧妙融合下,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
让初中初中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将学到的数学运用在生活中
培养初中初中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初中初中学生,促进每个初中初中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培养初中初中学生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研究策略
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育目标、内容是对初中初中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
4、研究内容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研究如何将从形入手、数形分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从形入手、数形结合5、新的教学模式
强调环境对初中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价值意义,借助直观的形,结合抽象的数,把数与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让初中初中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和谐、美丽,数学的抽象美,在有趣、奇妙的想象中进入数学领域,获得有关数方面的粗浅知识,让初中初中学生在生活中、活动中主动学习数学,通过评价了解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现状,创造适合初中初中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培养初中初中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初中初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研究对象
本校初中学生。
五、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教师通过直接的观察,搜集日常生活或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或资料,了解初中初中学生的心理变化,确定研究目标、内容、过程等。如:初中初中学生在自由摆放图形时,观察初中初中学生的摆放规律、动作、表情、语言、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确定教育措施,为课题开展积累第一手感性材料,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起点。
(二)调查法
为切实了解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现状与初中初中学生的数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就根据小、中、大班初中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自行设计了包括初中初中学生数、量、形、时间、空间等方面内容的“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学情况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逐步形成不同年龄段初中初中学生的研究方案。在每学期末,采用情景调查与试卷调查的方法,检验科研成效。
(三)行动研究法
是教师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根据课题目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施行方案→评价问题解决的情况→再次发现问题„„循环反复,直至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如:在中班的课题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师过于注重初中初中学生的操作摆弄,而忽视了初中初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思考和教师的适时指导,使操作过程成为了一种无目的的行为。课题组通过反复的研究、讨论,从而提出了正式教学与非正式教学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师的角色迁移的新理念。
(四)质的研究法
每个初中初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初中初中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此项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对数学能力超常与数学学习困难的初中初中学生进行重点的、内在的、长期的研究,形成特殊初中初中学生的研究策略。
六、课题的实施
(一)学习理解《课标》,建立目标、评价体系
《课标》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没有将数学领域单列,而是放在科学领域之中,并明确指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初中初中学生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有力的说明了数学教育必须以科学的事实为依据,初中初中学生只有处于自主和主动的状态下,通过对物体的操作,知识的建构才有可能。
课题组成员通过多次反复的学习和研究,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根本的转变,逐步明确了初中初中学生数教育研究的重点是: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到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从符号为主的学习到实际意义为主的学习,让初中初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使图形成为科学探究的工具。逐步确立了以培养初中初中学生的兴趣、态度、能力、习惯等内容为重点的研究目标,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多元化、多样化、个别化,关注初中初中学生内在变化和情感体验的描述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探究教学模式,选择适宜内容,体现全新观念
1、教学计划的探究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初中初中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本园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本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我们首先把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美丽的图形当作初中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领路人”,运用欣赏、讲述、寻找、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初中初中学生认识图形,感知图形。也就是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育的起点不再是学科知识的起点“1”(1和许多),而是从现实生活中事物各种形状的认识、摆弄、拼搭过渡到对数的认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初中初中学生在直观的观察、操作中进行归纳,发现规律。其次是在图形的摆弄中运用集合、对应等方法发现物体的多少,并将物体进行分类、排序。最后才过渡到数的理解以及时间、空间、方位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数学教学新模式(计划)。
2、内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为此我们从初中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和学科的特殊性入手,注重内容的生活性、丰富性、启发性、连贯性,从兴趣入手,选择有探索欲望的教学内容,真正调动初中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过程的探究
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能生存、发展、合作,具有竞争力人,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由教师教→初中初中学生学的单一传导过程,变为教师←→初中初中学生双向互动及多向互动的过程。
4、日常教学中,教师时刻观察、注意初中初中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作为调整和重新安排材料的依据,同时也在时刻思考如何在最恰当的时候建议初中初中学生在更高一层次上运用材料或教给初中初中学生一些能够接受的数概念,还经常主动地与一些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初中初中学生一起活动,教给前者一些更高水平的游戏规则,让他们带动其他初中初中学生,给予后者必要的帮助,使他们能跟上其他初中初中学生。在初中初中学生之间发生争执时,教师又是活动的协调者,以初中初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解决相互间的矛盾。使教师、初中初中学生、材料、环境都互动起来。
(三)采用多种手段,发展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
1、丰富的环境,为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外部条件
中国古代曾有人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隐性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初中初中学生来说,初中初中学生园的一切包括人、事、物、时间、空间等都是构成初中初中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初中初中学生切实感受到图形的美丽、神奇,激发初中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首先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的创设其实是教育思想、教育概念和教育价值的物化。
(2)心理环境
我们在注重创设物质环境的基础上,还及时将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结合起来。
一是教师常常以伙伴的身份与初中初中学生一起玩,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气氛。
二是活动中给予初中初中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初中初中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想象,甚至做出决定。当发现初中初中学生遇到问题自已想办法解决或表现出兴趣时,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
三是平日里常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使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提高了初中初中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可能性。
2、激发兴趣,为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强内部动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前初中初中学生思维总是伴随着活动兴趣的产生,发展变化而同步进行。科学家发现学前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既可受活动兴趣因素的激励获得超常发挥。也可因活动兴趣的丧失而产生失常表现。所以,激发兴趣就成了数教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教师所遇到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中学生的兴趣主要是通过材料的操作与摆弄;数学美的欣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激发的。为此我们首先从初中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初中初中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操作材料)。其次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操作材料的摆弄中引导初中初中学生欣赏数学的科学美、抽象美和创造美。最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极大的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初中初中学生在生活中举一反三,不断的发现与发展。
因此,兴趣是学前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调控器。在课题进行中,我们正是抓住了兴趣这一思维调控器,使 “从形入手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大放异彩,达到发展初中初中学生思维,提高认知能力,增强内部动力的功效。
3、鼓励操作,为初中初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可能
皮亚杰曾经说过:“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他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可见,数学的抽象依靠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同时在心理上建立相应的协调联系。因此,初中初中学生只有通过画、剪、拼、排、贴等操作活动,让数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并受初中初中学生喜爱的活动。
为使操作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从数学学科本身固有的特点出发,以《课标》的理论为依据,边实际边总结,提出以下几条教学原则:
(1)条件性原则:指在初中初中学生操作探索过程中具备的条件①为每位初中初中学生提供人手一份的村料。②给予初中初中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和空间。③允许初中初中学生有同伴间交流的机会。
(2)目的性原则。在初中初中学生操作摆放图形或实物的过程中,教师都应明确活动的目的。一是通过图形“力”的作用,发现问题,初步体验到某些概念的内涵或运算规律,二是有目的的让初中初中学生用语言表述动作的结果,三是引导初中初中学生讨论操作结果,使目标有效达成。
(3)规则性原则:操作活动中的规则性可以减少教学活动或日常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特别是自发性探索活动中,只有建立了合乎情理的规则,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与初中初中学生探索的要求。
(4)评价性原则。在操作摆弄中所获得的知识是初浅的、零碎的,需要教师归纳和评价。因此,评价性原则往往会对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差异性原则。在初中初中学生操作与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根据初中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投放不同的操作材料,促进初中初中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鼓励初中初中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初中初中学生体验操作的乐趣,才能发展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感受和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探索,为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扩大空间
引导探索的最大特点是不直接将知识或经验告诉给初中初中学生,而是留给初中学生尝试、讨论、发展和充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初中初中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其实,引导初中初中学生探索时不但不宜急于将答案全盘托出,而且也不宜急于否定或肯定初中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不同想法,即使初中初中学生提出的见解是错误的,也要提供机会让初中初中学生自己认识错误,放手让他们大胆尝试,求新、求异。
5、相互渗透,促进初中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初中初中学生教育应注意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初中初中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各种知识都是相互联系渗透的,为此我们在注重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的同时,还注重将数学内容渗透到一日生活和各领域间。表现为整理玩具时启发初中初中学生思考如何分类、排序;在游戏活动时,把数、量、形等内容有机的融入;进一步促进初中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成效
两年的课题研究,使我们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获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而且也使我园的教育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家长的信任。
(一)建构了“从形入手数形结合”这一新的数学教学模式
(二)理论与实践联系得更紧密
两年来,在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反复探索中,我们逐步扩大了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围,不仅使教学目标更贴近初中初中学生原有的基础;教学内容更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有创意;环境创设更体现初中初中学生的参与性和班级的个性,并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和数学游戏活动,让理论与实践联系得更紧密。
由于突出初中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操作化、游戏化,重视教师的自主创新,在探索新模式的过程中,使教育理论得以进一步内化,提出了教育教学中的三条原则、五个注重和六个不要。
1、三条原则:
①教是为了不教,教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教初中初中学生会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学习。
②扶是为了不扶,帮助而不代替。
③导是为了不导,不断提高初中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
2、五注重: ①注重现实,从现实中来,并帮助初中初中学生实现。
②注重优势,善于发现初中初中学生优长,善待初中初中学生。
③注重过程,研究活动过程艺术,活动的过程就是教育。
④注重方法,探索教学方法的科学,用正确的方法引出好效果。
⑤注重效果,没有效果的教育不是高质量的教育。
3、六不要:
①不要简单否定学生的想法。
②不要对学生有固定的看法。
③不要说学生不行。
④不要追求学生一下子就做得完美(标准)。
⑤不要强制学生一定按照教师的意见做。
⑥不要让学生在众人面前难堪。
(三)大大促进了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
新的教学模式使数学教育活动成为了一种形成态度、发展思维、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的活动。在后期的测查评估中发现实验班初中初中学生的数概念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而且还带动了相关技能提高,表现为:
1、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初中初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了很大提高。逐步变单向思维,为多项思维、创新思维,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初中初中学生也常常好学、好问,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带动了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全面发展。
2、主动性的提高
在数与形的结合、抽象与直观的结合、思维与感知的结合中,使初中初中学生接触到的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抽象的,而是美丽、生动、具体的,使初中初中学生对数学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会了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表现为:
①会看。会观察,能发现环境、材料中提供的可以利用的条件,看懂蕴含在材料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操作规则、方法。
②会想。不是盲目的做(试误),而是能建立数学问题(任务)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相关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已有经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③会做。按照已想出的办法(假设),去动手操作(实验),若行不通,还能另辟蹊径,找别的方法。
3、良好个性的形成
课题研究使初中初中学生在搭搭、摆摆、连连、拼拼、剪剪等操作过程中,在积累感性经验的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无形中增强了初中初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力的促进了初中初中学生间的互相合作、交往与谦让。培养了初中初中学生大胆、开朗的性格及乐意帮助同伴、愿意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4、良好学习习惯的习得
通过课题研究和培养,我校初中初中学生在数学活动及其他活动中都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注意力集中,不易受干扰。对数学活动兴趣浓厚了,求知欲旺盛了,他们爱动脑筋、爱提问题、爱探索,并反映在其他各科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爱学习将为入高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师素质的提高
1、更新了教育观念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与初中初中学生在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教师成为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观察者、困难的引导者、过程的参与者,教师更关注的是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发展状况,制定系列活动方案,给予初中初中学生不同的帮助与指导,促进不同层次的初中初中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2、变备课为备教材
以往备课,教师首先要熟悉、分析教材,找出重点、难点,寻觅与教材相匹配的教具,在教案中写明整个教学过程的细节。现在,备课成了为初中初中学生准备活动材料,重点是如何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初中初中学生需要,提供不同的材料。如何为初中初中学生提供多种的、丰富的活动材料以及每一种材料本身具有多功能性,使课堂教学变成了初中初中学生作用于不同材料的探索活动,逐步实现了变统一要求、统一行动向同一活动、不同要求的转化。
3、增强了整合意识
一直以来我们教改的侧重点是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课题研究却使教师的眼光着眼在初中初中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学习上。使各种有效资源得到了整合。
4、提高了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要设计既符合课程目标,又适合初中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对教师们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大家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而且也发扬了不怕苦的精神,常常为设计一个好的活动废寝忘食,又为创设出一个学生喜欢的活动欢欣鼓舞。
5、增强了相互间的交流,提高了科研能力
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经常一起探讨、研究。选择教材、创编教材、研究教学计划、讨论观察记录、开展教学评估、进行效果分析等等,特别是课题后期更是有许多案头工作,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并在不断磨练中逐渐成长。
八、问题与思考
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们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师教育观念转变落后于教育行为还有不相协调的因素,在新理念的贯彻方面还需不断探索。
2、如何更系列、有序地投放丰富、多变的活动材料。
3、如何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每位初中初中学生数知识发展情况,使每个初中初中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4、如何进一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也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来,更好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总之,初中初中学生的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通过课题研究使我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体会,也使我们吸取了一些教训。我们既认识到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它的艰巨性、复杂性。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我们愿继续努力探索,创造出更加完善的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