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合作 共生智慧 打造团队品质
学年是不同寻常的两年,我们数学教研组在平凡的岗位上又不同寻常地走过了两年,在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中磨练着,也成长着。
我们数学教研组共有九名教师,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其中,既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又有开拓创新的中年教师,各种性格的我们聚集在一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着……经过几个学期的磨合,团队的各成员扬众人之长,弃个人之短,形成了团结、互助、和谐的团队氛围,每位成员都能本着“勤学、善思、细研、实干”的准则,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校职责——监管有力
1、政策保障: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和教研组建设,学校不断规范教学流程管理,强化教研活动,把数学学科列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搭建平台,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原则,将“师德好,能力强,有作为”的教师推荐为校教研组长或校级以上骨干教师。
2、过程监控:
我们学校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依据,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特别制定了教研组的相关工作制度,经每位教师学习和大组讨论通过,从备课、听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各方面进行了规范,定期进行一定的检查和督促,都做好了详细地记录。
3、经费保障:
为了保障我们数学教研组教师开展工作的顺利,学校也为我们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从学校行政到每一级的教师都给予了大力地支持,确保了我们数学教研组的活动经费,包括购买一切辅助教学用书、教学仪器、多媒体光盘等,同时为我们教师的外出进修提供了方便的渠道。
二、常规管理——践行有序
1、教研常规:
我们制定了一整套教研活动制度:首先,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分别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每学期第一周,召开一次大组会议,规定单周开展数学备课组活动,双周进行教研大组活动。其次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观摩课、研讨课,探索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推动教改。再次,要求各位教师要参与课题活动,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我们教研组保证教研活动时间、质量,并认真记载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也阶段性地向分管领导汇报我们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教研组及时做好检查、督促、考核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每学期进行三次教学常规检查(开学一周内、期中、期末)看教案、查作业、听课笔记等。并在检查之后及时反馈小结,以便老师们互相学习,扬长避短。
2、计划总结: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学期开学初,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会围坐在一起,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共同制定了教研组的计划,大家共同出谋划策,还细致地制定落实了各个年级段的教研计划,工作、研讨的氛围甚为浓厚,大家共同为了创建文明教研组而努力奋斗着。
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同时也制定了很多措施,保证计划的落实。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地定内容、定主题、定形式、定执行人等,使教研活动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学期结束,各备课组做好教研工作总结,教研组组织召开大组会议,全组教师首先通过对本学期组内工作的反思,总结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以及哪些不足。而每次的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出勤率100%。
3、工作落实:
我们教研组每次活动都有方案、有过程、有研讨、有反思、有记录,我们能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认真落实教学工作计划,贯彻落实学科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评价、课外辅导等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
每次活动,我们总会不约而同地走进会议室,急切地交流一周来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处理问题的方法;接着开始讨论下一周的教学内容,每次的中心发言人都要查阅大量地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资源,加上自己的教学思想,再整理成篇,可以说是备好了主讲稿才发言的。
三、队伍建设——精诚合作
1、组长引领:
我们的数学大组长——何卫东老师,从教22年,是我校的骨干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兢兢业业为数学教研组服务,也踏踏实实地参与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工作,他所执教的班级,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有了很大地进步。何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当然也是充满了智慧,他能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了家长、学生的好评。何老师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富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赞赏和全组教师的普遍认同。
2、组员素质:
我校数学组是一个团结奋进、敬业热情、善于钻研、学术气氛浓厚的集体。现有数学教师9名,平均年龄33岁,其中7人小学高级职称,8人本科学历以上,1人研究生,整体发展水平均衡。
数学组全体教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涌现了一批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师。教研组内有1名教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多名教师积极参加教师在职培训和高层次学历进修。同时,组内有多位教师是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的多面手,如黄蕾、江寒香老师担任了数学、英语教学双项教学工作,邵红老师教学、行政双肩挑,朱嬿玮老师,担任年级组长工作,江寒香老师还负责学校的科研工作。虽然忙碌,但她们在教学和管理上成绩显著,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3、组内氛围:
每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就会邀请区数学教研员黄琰老师、顾亚龙老师和市教研员姚剑强老及徐上达等老专家亲临我校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数学大组在黄建平校长的深入领导下,数学大组长何卫东老师的精心、积极组织下,有秩序、有计划地开展了实践课的研讨。每次教学实践活动,大家共同开动脑筋,分工合作,有的老师主动承担上网查阅资料,会电脑制作的老师主动承担媒体制作,有的积极动脑教学设计,还有的默默承担后勤服务工作,打印板书,准备教具,每个人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工作,大家团结协作,一个人的课就是大家的课,一个老师上课大家共同研讨,俨然成了一家。
四、功能发挥——辐射引领
1、资源共享:
我们全组老师施行一贯资源共享模式,经过几个学期的不懈努力,我们集众人智慧,目前我们已经形成教学教案、系列课件和校本习题的初步整理工作。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我们充分开发、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同时规范档案资料管理,逐步实现学校档案资料管理有序、全面,本学期学校建成了“数学教学资料库”,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2、合作研修:
每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秉承合作研修。我们改变以往一人讲,大家听”的传统教学研修模式,由组长带头或组内骨干教师带头,阶段性地组织教师开展“聚焦课堂,查找问题”等各种专题教学研修活动,积极为教师搭建平等对话、交流研讨的平台,引导教师定期总结交流,回味反思,把自己在新课堂教学中独特的亮点和教学的创造点一一展示给大家,成果共享,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研修的过程中,老师们不断体会到合作所带来的成就感,也逐步转化为自发、自觉的合作行为,构建了“教研修”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形成教研合力,渐进式地提升了学校的教研文化品位。
3、区域辐射
我们数学组成员除了积极参加校内的数学教研活动,也积极响应和参与了区级等以上区域性的教学研讨和交流展示活动。2009年上半年,我校数学学科被教育局命名为“小学数学特色基地”,依托多年数学教学研究的积累,我们确立了“数学学科特色建设”的发展目标,我们也牢牢把握好数学学科特色基地建设为契机,我们每位教师深感,这是荣誉更是责任,要使我们的数学教研组具有一定区域有影响力和辐射作用,我们还需要做更多。
五、工作实绩——演绎精彩
1、有效教学:
每次的教研活动,我们都能抓住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围绕研究专题,通过各种形式、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真正有效的教学操作策略,努力构建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新课堂,突出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以“专家引领+集体智慧+个人奋斗”这样的模式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带动了全体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近两年,我们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中高年级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我们的老师主动牺牲休息时间,每周为学生上一次思维训练课。兴趣小组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老师们自编校本教材,这对老师们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全体数学老师群策群力,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整合,精选习题。我们的行为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称赞,而以上的事例仅仅是一些缩影,老师们真的是默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的教研组是一个有着战斗力的团队。
2、研究实绩:
我们数学教研组目前承担着王局长主课题下的区域性子课题《小学数学有效训练的策略研究》,同时也是我们基地建设的引领项目课题。而去年,江寒香老师参加的百题工程《小学数学学习中“做中学”的实践和探索》已经顺利结题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多位老师已经发表了多篇教学文章,其中,江寒香老师的案例、论文等分别在《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设计》、《少年日报》、《徐汇区小学拓展型课程阶段成果选编》等杂志上发表;朱承怡老师的教学论文在《徐汇教育》杂志上发表;还有多位老师也在数学网站上发表了教学论文。
3、社会声誉:
几年以来,在学校领导、老师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在“培优补差”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使学生能较好的得到发展。我们通过内化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家长评价普遍良好。
我们也有多位教师获得了区级以上的相关奖项,如江寒香老师获得:2003年上海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联谊会教学评比一等奖;首届“汇师杯”教学邀请赛论文评比一等奖、网站评比三等奖;2004年度徐汇区新长征突击手;第二届“汇师杯”科目设计优胜奖、科目答辩鼓励奖、课堂教学评比鼓励奖;2006学年、2007学年、2008学年荣获徐汇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骏马奖”;06-08学年度徐汇区小学学科骨干教师数学学科教学评比荣获二等奖;荣获徐汇区教育系统2008学年度好党员;命名为徐汇区第一批学科基地主持人(小学数学学科)。王琳老师荣获06-08学年度徐汇区小学学科青年教师数学学科教学评比一等奖。
六、特色创新——彰显风采
1、教学特色:
我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特色,组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她们专研教学,潜心学习,在区域内具有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我们的老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充分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的评价也应该关注教师的教学特色,为教师的发展服好务,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让所有的教师教学特色更加鲜明、更加绚丽多彩。
2、教研模式:
我们也结合区级重点课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模块化教研活动,本着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的原则,通过多种方法使我校更多的数学教师参与课题实验研究,使教师在科研方面得到促进,通过课题的研究过程使我们的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涌现一批研究型的教师,专家型的教师,我们的教师也会向专业化进程更进一步。
3、校本课程:
我们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体现办学特色,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以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并促进其发展。因此,我校数学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及身边的教育资源,开设了有特色的《让数学走进生活》拓展课科目,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系列校本课程。
我们所做的,其实是踏踏实实、普普通通的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但只要是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甘愿不断积极地探索。目前,我们所做的可能还不够扎实,事实上,只要我们有决心,什么都不能阻拦我们的。下一阶段,我们将切实以二期课改新理念为指引,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研讨。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行囊。精诚合作 共生智慧 打造团队品质。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