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年度乡镇精准脱贫(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总结
自精准帮扶工作开展已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部署和要求,根据我市困难群众识别标准,采取“五步识别法”,共计识别出困难群众7户14人,并根据各户致困原因进行分类指导,精准帮扶,做到“一户一策”。在市扶贫办及各结对帮扶单位的关心支持下,目前我镇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帮扶总体成效
目前我镇7户14人在册困难群众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均已过线,“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均已落实得到保障,并于2020年11月全部实现脱困。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并调整《港口镇困难群众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分管领导和帮扶工作负责人。建立领导干部包保帮扶责任制,进行一对一帮扶。
2、投入资金,规范使用。设立专项帮扶资金,用于困难群众帮扶、慰问等工作,并由镇纪委监督使用。
3、加大走访,持续关心。镇、村书记带头走访,全年包保干部、帮扶站成员联合入户开展帮扶走访活动共计40余次。
4、因户施策,全面落实。通过协调市直结对帮扶单位及各方力量,全面落实我市八大困难帮扶政策。产业帮扶:为唐**户提供养殖业扶持,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问题;
就业帮扶:为程**、詹**户推介就业,落实工作岗位;
教育助学帮扶:为詹**户申请学杂费减免、寄宿生补助、中美爱心资助;
健康帮扶:为所有在册困难户代缴合作医疗,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帮助刘**、程**、吴**户办理慢性病证;
住房安全帮扶:对程**户进行危房改造,实施补助;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为在册困难户申请水电费减免、协调康宁大药房为刘**户提供医疗帮扶救助金,协调江南化工、畅宇房产等公司为何**户捐赠手术费用;
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对唐**、何**、詹**、程**、刘**、吴**户进行旱厕改造、旧房提升;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帮扶:对在册困难户合理调整低保待遇,为刘**、程**、何**户申请残疾人补贴。
三、特色经验做法
我镇在提高困难户收入的同时,致力于改善各户人居环境,重点启动旧房改造提升行动。这一行动是保障群众住房安全、帮扶困难群众的有力举措,使困难群众在摘掉“穷帽子”的同时,住的安全又舒适,进一步巩固了帮扶成果。
四、下步打算
1、加强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管理工作:对已脱困户继续进行动态管理,巩固帮扶成果;
对边缘困难户及时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应纳尽纳”。
2、及时更新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档案,确保台账信息完整准确。
第二篇:帮扶困难群众制度
帮扶困难群众制度
为坚持把关心好、帮扶好困难群众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基础工程来抓,按照“思想上扶志,经营上扶技,生活上扶困”的原则,积极构建帮扶困难群众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建立困难群众就业服务机制,增强致富本领。一是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由“输血型”帮困向“造血型”帮扶转变,由简单的送钱、送物变为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多渠道、多形式帮助困难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他们的致富本领。二是抓好困难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党校和农技培训学校,对困难群众进行科学种养、果树栽培和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三是通过报告会、现场观摩学习等形式,组织困难群众学习“再就业、自创业”先进典型,引导他们克服自身困难,树立发展信心。四是帮助困难群众更新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二、建立困难群众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专门组织人员,对本辖区内困难群众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他们的家庭结构、生活状况、困难原因、有何特长、急需何种帮助等情况,并将调查情况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在对困难群众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排次的基础上,按年龄、居住地、致困原因等进行分类,采取因人制宜的办法进行帮扶。在帮扶工作中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帮扶工作的硬措施。一是对因缺乏技术、致富无门等原因造成困难的群众,在技能、资金等方面予以帮扶。二是对因年老体弱、患有疾病等原因造成困难的群众,在生活上给予帮助。三是对因
自然灾害造成困难的群众,下拨救济资金,帮助度过难关。四是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劳动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加强与辖区内非公企业和辖区外劳务部门的联系,帮助困难群众就业。五是落实保障政策。民政、工会、劳动保障等部门共同配合,确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城乡居民最低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此外,重视做好困难群众的慰问工作。每年春节等重大节日,各级党组织都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给困难群众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并勉励困难群众要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
三、完善困难群众帮扶载体建设,拓宽帮扶层面。积极为困难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建立起多形式的帮扶载体。一是开展“一包双联”活动。即领导干部包村联户活动。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联系一户以上贫困户或科技示范户,采取政策扶贫、观念扶贫、科技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等措施,积极开展传帮带,全方位收集致富信息,多形式帮带群众共同致富。二是开展“我帮群众致富、群众帮我进步”实践活动。在职党员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深入农村,倾听群众心声,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帮助群众致富,接受再教育,实现再进步。三是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我为社区做贡献”活动。如开展“一助一献爱心”活动。
四、建立健全关心困难群众保障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将关心困难群众工作作为考核各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关心困难群众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二是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对帮扶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三是结合对基层组织建设检查验收等工作,对关心困难群众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保证此项工作的落实。
第三篇:结对帮扶困难群众
特殊留守儿童案例分析 清水县原泉小学 陈国玺 2013年6月
一、产生背景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二、案例描述
黄志娟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可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当我初次见到她时,我看到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满是忧郁。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不喜欢交朋友。即使老师问她问题,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
孩子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痛啊!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她,成了我困扰于心的一个难题。
三、主要做法
(一)开启心扉,吐露心声。
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何况是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她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可她们是那么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在体育课中重视这个孩子,让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和她一起玩,交流,让他树立信心。能坦诚的告诉老师心里话,并让班里其他孩子一起和他玩,在我的动员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游戏。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变得活跃了,从而树立了信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二)有的放矢,增强信心。
为了让黄志娟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问题,点她起来回答,然后及时给予赞扬。经过几次后,她犹豫很久的小手终于举了起来,那一刻,我看到了她脸上的红晕像绽放的花儿般灿烂,美丽!课外,我有意识的让她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信赖与喜爱。渐渐的,她的笑容多了,课堂上变的专注了,发言积极了,和同
学的交往密切了……期末考试,她的成绩直线上升,一跃而名列班级前矛!
(三)加强练习,促进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毕竟仅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我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孩子及时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一来二往,是啊,沟通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如徐徐春风,化解心中疙瘩!
四、成效及反响
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她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知孝行善。她不仅是同学的好朋友,老师得力的小帮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精彩!
2013年6月18日 特殊留守儿童案例分析 清水县原泉小学 郭旭锋
一、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是我就班上的一名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
二、案例描述 2014年3月,我新接手了三(1)班。高文奇同学就是我们班一名典型的问题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上网吧、撒谎、不做作业,逃学……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正因如此,他是我最头痛,当然也是最关注的学生。每天早上,我都要到班里去看看他来了没有,作业交了没有……。由于他经常无故逃学,他家的电话几乎变成了我的专线,可是每次询问不来上学的原因,得到的回答都是肚子痛,对此,我明知是假,但也无计可施。他的家庭作业也经常不按时完成,问他原因,回答永远只有一种:作业本忘记带了,到后来干脆告诉我找不到了。开始,我都是耐心说教,他也虚心接受,但没过几天,他又会故技重施,我行
我素。看来,我耐心的说教对他不起任何作用。于是,我改变策略,从照顾他生活的爷爷下手。但由于爷爷年事已高,又由于爷爷对孙子的溺爱,我的计划再一次宣告失败。无奈之下,我只能电话联系他远在上海打工的父母。他的父母听我说了孩子的情况,也很着急,但毕竟自己不在孩子的身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得到家长的配合下,我实施了我的计划。
三、主要做法
1、识破谎言,改变孩子
孩子逃学的理由是每个早上都是肚子痛,以我的判断。肯定是装病,我向他的父母说明原有,并叫他阿姨陪他到医院做了个检查,确定他是健康之后。由于他家离校较近,每天早上由他爷爷准时送到校园。对于孩子不做作业,作业本找不到了,我发动全班学生在教室找,确定找不到以后,叫他爷爷在家找,终于在电视机下面找到了作业本。对于他经常忘记带作业本的回家的问题,每天下午我命令我们班长,对他的书包进行检查以确定他把作业本带回家。对于家里作业无人监管,我叫他父母下午把他托付给他阿姨监督作业(阿姨离他家较近)。通过这些措施,柳均想逃学,不做作业那就难了。
2、关心孩子,改变孩子
父母常年在外,缺少关爱。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溺爱孩子,缺乏教育孩子的条件。我叫他的父母把他儿子下午托付给他妹妹监管,监督他按时完成作业。给予他一定的爱,在满足他学习用品和零食上的需求后,平时不给他零花钱,阻断他上网的的条件。和他父母
约好,每星期至少打两个电话回家和孩子沟通,每个星期和我沟通一次,我把情况反应给他们。然后由他父母和家里沟通,使孩子摆脱心理上的空虚,寂寞。在学校里我作为班主任的,经常询问他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尽力帮助他解决困难,鼓励他和其他孩子融为一体。表扬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使他感到学习是快乐的。
3、认可孩子,改变孩子
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缺乏肯定。对于他每取得的一点进步,我都极力去肯定他,表扬他。在学习上所犯的错误,我尽量去淡化,让他慢慢地远离网吧,爱上学校,爱上老师,爱上学习。
四、成效及反响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行为习惯明显改变了。现在我再也不在为他感到头疼了,不但能按时到校了,而且也不撒谎,上网吧了。作业不仅每天能按时完成了,而且完成质量也越来越高了。本学期换了个老师,他还经常受到表扬,如果不说明他以前的种种,谁都不会相信他以前是个逃学的孩子。
这个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耐心﹑细致地去了解每个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人监管,也都渴望得到关爱与赏识,所以希望每位父母、每位班主任都能用心去关爱孩子,让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细心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2015年3月19日
第四篇:XX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XX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在县域内对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逐步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在县级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逐步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社会慈善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以下是XX精准脱贫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今年以来,京山县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将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京山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领导重视程度、政策投入力度、攻坚举措精度、责任落实硬度、合力攻坚强度前所未有。
一、筑牢扶贫高地 实行整县推进
1.科学规划引领,做实整村推进项目。我县组织专班对各镇整村推进项目备案申报工作进行集中填报、审核,严格按照“九有”建设内容精心策划,汇总后建立扶贫攻坚项目库,上报到市办审核备案。我县整村推进贫困村项目库共有920个,投资需求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04个,投资需求亿元;发展生产项目277个,投资需求亿元;社会公共服务项目112个,投资需求亿元;其他项目127个,投资需求亿元)。
2.探索共赢模式,推进产业培育。我县利用“三万”活动的载体和平台,认真研究,扩宽思路,对症下药,将精准扶贫工作延伸到全县每一个贫困角落。结合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建设了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种养基地,走“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路子,推广“藤上结瓜”、进村入镇、资产收益模式。通过利用新型经营主体的优势,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帮助脱贫。认真研究新型经营主体如何与贫困户挂钩,使得风险性最小。同时,我县总结了多种生态、循环、高效的产业培育模式,编制成册,下发到各个贫困户。每种模式既有标准,也有技术指导,还有效益分析,让贫困户一目了然。据统计,全县新建花卉苗木基地6000亩、中药材基地3500亩、银杏采叶圃5000亩,发展袋料香菇1000万袋,发展生态养鸡463户万只,养鸭156户万只,养猪489户万头,养羊144户只,养牛66户745头。3月23日,县委、县政府在坪坝镇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产业培育现场观摩会,以现场会形式对各镇产业扶贫工作集中督办。
3.建立工作机制,倾力推进光伏发电。今年我县计划在61个贫困村实现光伏扶贫产业全覆盖,总投资2200万元。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通过整合移民、新能源、扶贫、农业、工作队帮扶资金的办法(县移民局980万元,农业局安排500万元,工作队帮扶5万元以上)实施光伏电站建设。目前新市镇熊滩村、绿林镇六房村、高枧村、坪坝镇和平村、新市镇八字门村、绿林镇全力村、曹武镇白泉村、钱场镇洪庙村8座光伏电站已建成投产,其余53个村正在推进。
4.依托服务基地,创建电商扶贫。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京山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京政办发11号),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做实做强我县电子商务发展体系。依托金瑞农电商物流城建设县域电子商务产业服务基地,构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我县积极对接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通“特色中国京山馆”,现已上线特色农产品220个。指导各地开展电商扶贫工作,重点选择坪坝、绿林、杨集、三阳等乡镇开展扶贫试点。目前我县“村掌柜”有106家,“邮掌柜”220家,15辆货运班车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带动贫困户1160户。
5.做好结合文章,实施旅游扶贫。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好结合的文章。如在绿林镇把贫困户纳入休闲采摘、餐饮农家乐、乡村旅馆,将农产品要走出去。同时,制定了京山县旅游行业扶贫规划,重点发展四类乡村旅游,即:以三阳镇为代表的赏花观鸟游、以新市镇为代表的红色遗址寻踪游、以罗店镇为代表的农趣体验游、以绿林镇为代表的山水风光游。大力发展农家乐,到2018年,在贫困村发展200家农家乐,引导一批现有农家乐改造升级,发展3星级以上农家乐20个。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纪念品,建设旅游商品市场。大力开展旅游专业技能培训,转移剩余劳动力到旅游行业上来,增加贫困户收入。
6.推进危房改造,做好易地搬迁。一是精准对接,科学规划。我县与省住建厅精准对接,科学编制我县61个贫困村的规划编制、宜居村庄建设、住房改造计划。20PC-2018年全县计划改造危房户3606户,其中61个贫困村改造1753户,20PC年危房改造计划指标已下达乡镇并组织实施。二是简化程序,专题调度。我县3次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专题调度会、审核会、培训会。成立了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以京山京诚投资集团为载体,组建了投融资平台。编制了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20PC年工作计划。按照“要件齐全、简化程序”和“五个到县”的要求,开辟绿色通道,按比例提前下拨了万元启动资金,推进易地搬迁工程顺利实施。20PC-2018年全县计划搬迁贫困户3383户8877人,主要采取集镇安置和中心村安置方式,总投资亿元,新建集中安置点143个,其中20PC年建设安置点51个,搬迁947户2351人。精准锁定搬迁对象,我县推行的“五步法”(细化政策、宣讲政策、群众申请、公示评议、整理汇总),效果较好。目前,全县全面启动了安置点建设。
二、搭建整合平台 厚植扶贫沃土
1.合理安排资金,确保使用精准。20PC年,中央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82万元,省下达149万元,县级财政预算安排4000万元,合计4831万元。
2.打造整合平台,形成扶贫合力。立足贫困村整村推进和精准扶贫到户,打造资金整合统筹使用平台,推进各类资金有效整合使用。一是超前谋划定规划。各乡镇与县直单位积极衔接,对各村扶贫规划进行评审,制定整村推进和精准扶贫到户项目库,确定阶段性和支持重点项目,作为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的依据。二是顶层设计定盘子。每年年初,我县集中研究整村推进及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审定项目资金整合方案,明确参与部门的帮扶工作职责及帮扶项目。三是现场办公定资金。每年一季度,挂帅联村县领导带领相关部门、企业到贫困村现场办公,与乡村干部围绕规划,进一步细化整合方案,研究措施,对接项目,议定资金。据统计,按照“九有”脱贫标准,20PC年21个贫困村“销号”需整合投入行业部门项目资金、镇村自筹资金、工作队帮扶资金、中央省市专项扶贫资金亿元,其中产业发展资金445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633万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6371万元。
3.创新工作机制,破解小额信贷难题。在推进扶贫小额信贷中,我们实行了“五大创新”(即:提高风险补偿金额度、扩大放大效应、实行最优惠利率放贷、合理设置风险分担比例,严格控制贷款风险、实行分类贴息),既让贫困户分享了小额信贷政策的红利,又提高了银行贷款积极性。截止目前,全县小额信贷工作进展情况为:授信情况,截止5月10日,我县累计授信494户、金额万元,其中贫困户469户、金额万元、农村新型经营主体25个金额1293万元。实际贷款情况,累计贷款万元,其中贫困户贷款124户金额万元、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贷款4个金额575万元。
三、压实主体责任 确保政策落地
1.强化责任体系,开展专题调度。明确镇(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精准扶贫工作,并明确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具体主抓这项工作。县委常委会坚持每月研究一次精准扶贫工作,县委或者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坚持每月调度一次乡镇、部门的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近期我们组织20PC年“销号”的21个贫困村党支部书记、镇区党委书记、驻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包村的县“四大家”领导,对21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进展、任务差距、完成情况等,进行集中调度、集体会诊,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2.扎实开展“回头看”,及时进行“补火”。一是大力宣传政策。各地利用“五个一”的形式,即开展一次大走访、召开一场群众大会、张贴一封公开信、下发一本宣传册、培训一批政策明白人,大力宣传各级扶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精准扶贫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覆盖率达到了100%。二是精准识别对象。各地集中3月份一个月时间开展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回头看”,严格按照“四清”、“五评”、“六看”的要求,及时进行“补火”,做到程序到位,对象精准,信息真实,“不落一人、不错一人”。利用大数据,精准核实扶贫对象,全县信息系统调出2823户7562人,调入2570户7565人,减少253户。三是夯实基础资料。按照“十必上墙”、“八必进档”、“一户一档”要求,对镇、村、户档案资料全面进行复查整改,提高了档案基础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四是做实结对帮扶。开展驻村单位党员干部和贫困户一对
一、点对点帮扶,实现“两个全覆盖”。五是开展暗访督查和电话抽查。组织专班对各地精准扶贫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制作了暗访专题片,列出了问题整改清单。4月中旬,以镇为单位组织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户开展了全覆盖的交叉电话抽查活动。六是加快建设县作战指挥中心。基本完成了“京山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战指挥中心”建设,具备了信息处理、作战指挥、监督检查、作战会议、工作展示等基本功能。
3.发挥行业优势,确保政策落地。政策兜底保障、助学扶智脱贫、医疗救助扶持是我县精准扶贫“五个一批”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分别是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卫计局承担的行业扶贫责任。3个部门积极向上对接,主动担当作为,促进政策落地生根。一是提高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兜底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农村低保、五保标准。今年省财政下达我县低保、五保提标资金1579万元,从今年4月份起,我县农村低保户5133户12340人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2800元提高到3510元,增加710元;1528名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7020元,增加2020元。全额资助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今年共资助农村低保对象12473人,资金万元,农村五保1573人,资金万元。再次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农村低保对象救助比例为70%,封顶线提高到7000元,60岁以上老年人封顶线提高到10000元;五保对象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100%。二是认真落实“9+3”扶贫和雨露计划政策。县教育局主动同扶贫部门做好对接,认真开展雨露计划申报,核实贫困学生资助对象3752人,雨露计划网上已申报核实83人,所有资助政策将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三是认真落实医疗救助政策。我县贫困人口在县直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8000元降至5000元,农村低保、五保及优抚对象免费参合等政策已全部落实到位。督促民政、教育、卫计等部门迅速对接省、市政策,出台兜底保障、“9+3”教育资助、医疗救助政策实施方案,报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按程序出台全县行业扶贫政策文件。并制作相应的宣传卡片宣传到户。
20PC年,县卫生计生委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有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布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金寨县委金寨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实施“3115”脱贫计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金寨县健康脱贫工程实施方案》。现将一年来脱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以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着重组织实施健康脱贫工程,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加强统筹协调,实施倾斜政策,完善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医疗补充保险“四重医疗保障”,使得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平均达到90%以上,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基本公共卫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资源配置和人口健康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同时立足卫生计生资源优势,多举措促进扶贫联系村的整村脱贫,加大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力度,确保联系贫困户如期脱贫。
二、具体做法
(一)切实加强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
20PC年,县卫生计生委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摆在重点突出的位置,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各项工作。为此,委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具体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同时成立了专门扶贫办公室,明确一名经办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为确保扶贫攻坚各项工作领导有力、开展有序、落实到位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全力组织实施健康脱贫工程
1、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档案,确保因户因人精准施策。
一是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核查,掌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优先为农村贫困人口每人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定期核实更新,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县已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7979份。
二是实施分类干预措施。依据农村贫困人口不同健康状况,实施分类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因户因人精准施策,逐步减少和有效控制农村贫困人口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实际医疗支出。目前全县累计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处方29327份,通过门诊、入户、电话等形式开展健康随访25643人次,针对不同服务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
2、加强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
一是加大全县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将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降低结核病发病率,遏制艾滋病传播,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加强肿瘤随访登记及死因监测,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目前全县无甲类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乙类传染病共计报告783例,发病率为/10万,丙类传染病865例,发病率为/10万,及时有效处理预警信息124条,没有传染病疫情发生流行。
二是全面实施重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全面实施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和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白内障免费筛查和手术治疗、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大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改革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全面加强优生优育、计划生育工作。
三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加强了卫生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贫困村农村卫生厕所建设进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统筹治理大气污染、地表水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
3、健全完善医保制度体系,减轻农村贫困人口患病就医费用负担。
完善新农合补偿政策,建立健全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相互衔接、共同保障的重大疾病、重度残疾救助体系。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给予补贴。贫困人口在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住院医药费用实行保底补偿,保底补偿比例分别不低于65%、75%。贫困人口内首次住院免起付线,住院补偿封顶线为20万元。贫困人口患大病时,大病保险起付线2万元减半执行,大病保险封顶线为20万元。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及城乡医疗救助将贫困人口大病平均报销比例提高到70%;对报销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由县财政筹集资金,为贫困人口购买医疗补充保险,最大限度减轻贫困户医疗费用负担。
4、实施精准救治,保障农村贫困人口获得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是实施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分类救治。对农村贫困人口中的患者实行分类救治,对腹股沟疝、痔疮、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性白内障等一次性能治愈的疾病,集中力量进行治疗。需要维持治疗和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的慢性病贫困户患者,由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无偿随访指导治疗和健康管理。对农村贫困人口患有白内障、人禽流感、肺结核、艾滋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血友病等重大疾病进行重点救治。对患可治愈性疾病的贫困人口进行分级诊疗和分类救治。截止12月14日手术治疗74例已出院。
二是实行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在县域内对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逐步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在县级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逐步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社会慈善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在乡镇卫生院推行贫困户优先住院和先诊疗后付费机制,优先推进贫困村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三是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卫生签约服务。实施60岁以上农村人口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家庭学生免费健康体检。开展贫困家庭签约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基本医疗等服务,签约服务费从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渠道解决。截止到11月15日,全县已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签约36408人。
5、加大支持力度,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一是全面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PC-2020年)》,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施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到“四个一”目标。加快贫困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贫困村建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并配置一台健康一体机,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是强化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开展乡镇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聘工作。计划招聘38名,现已完成笔试工作,笔试成绩已在网上公示。开展20PC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分6期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和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执业护士的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从业人员进行全脱产集中培训,合计培训870人。开展全县乡村医生定期培训工作。县卫生进修学校于10月28日11月20日分3期对全县在岗乡村医生开展集中培训工作,合计培训534人。
三是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目前县人民医院分别与中日友好医院和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开通远程医疗会诊系统。10月26日,中日友好医院精心选派的第二批驻院服务专家医学博士、风湿内科专家徐愿来到金寨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驻院医疗服务,县人民医院选派的4位护理骨干已前往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学习。12月1日-4日,中日友好医院周军书记等主要领导将率该院专家来金寨老区开展为期4天的对口帮扶金寨县人民医院专家行活动。县中医医院正积极与解放军二军大就建立远程会诊业务进行沟通对接,二军大远程会诊工程师已来县中医医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将结合县中医医院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远程会诊建设的方案。
(三)扎实开展联系村各项扶贫工作
20PC年,县卫生计生委扶贫联系长岭乡长春村、洪畈村,共37名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帮扶,每名干部分别联系长春村、洪畈村各1户贫困户,共帮扶74户贫困户。
1、认真帮助扶贫村制定脱贫实施方案。根据县、乡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通过多次走访调查,在充分摸清村级现有的贫困人口、劳动力、经济发展条件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帮助村两委制定脱贫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分解项目,排定时间表,确保按期脱贫。
2、积极组织干部入户开展帮扶工作。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的通知》(金扶【20PC】18号)文件要求,委主要领导全年10余次到村开展工作,及时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分管领导坚持月到村,统筹协调村脱贫攻坚工作。委副科级以上帮扶干部全年6次以上入户帮扶,一般帮扶干部全年4次以上入户帮扶。其中联系16年预脱贫户的帮扶干部确保年入户12次以上。每次入户详细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倾听贫困户发展意愿,广泛宣传、耐心解答党和国家各项扶贫开发扶持政策,鼓励贫困户积极主动谋发展。及时填写扶贫手册,扫描贫困户二维码,更新扶贫大数据平台帮扶记录。
3、多方筹资为贫困户捐款捐物送温暖。一是组织机关干部积极为扶贫村进行集体捐款,鼓励干部干部个人自愿出资买猪肉、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看望慰问结对户。二是在每一个党员活动日、走访慰问日、“七一”党建、防洪抗灾等重大节日或需要,通过县十字会救助物资,向贫困户发放牛奶、衣物等慰问品。三是积极联系爱心人士捐款援助,今年7月份长岭遭洪水灾情后,分别于7月13日、7月16日到洪畈村、长春村开展灾后慰问。在洪畈村,共发放57户救灾物资,给予每一户大米、食用油、方便面价值150元和200元现金,其中受灾严重的给予500元现金,总计25000余元。在长春村,捐赠近30000元的物资,给予受灾户、贫困户每户一袋大米、二桶油。年累计送物资到村到户15万余元。
4、积极沟通联系落实帮扶措施。根据贫困户的具体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对于其中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委机关充分发挥卫生医疗资源优势,积极为患者联系治疗,一方面通过县实施健康脱贫工程中的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分类救治,另一方面通过联系爱心社募捐资金治疗。同时通过申报慢性病,联系报销相关医药费,开展义诊免费为结对贫困户送医送药,尽力减轻贫困户的医药负担,减少支出。对于劳动力健全、有发展能力的,通过申报申报小额贷款发展种植业,参与光伏发电入股分红,易地移民搬迁参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经济收入。
5、努力改善村部办公条件。由于长岭乡洪畈村部办公房存在屋顶多处漏水、建筑面积小等问题,已不能适应当前办公需求,经乡、村申请,委研究同意将原属村卫生室的占地无偿转让给洪畈村新村部建房使用。目前新村部正在建设中,建筑面积约690多平米,共二层八间。同时为方便完善村级脱贫攻坚资料打印留存,向村捐赠一台惠普彩色打印机。
6、不断促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委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充分发挥联合党组织作用,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为抓手,以建设学习型村级党组织为目标,抓好村级党支部的思想建设,不断提升村级干部的理论素质、业务水平和领导能力。按照“把群众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的村干部培养成村支部书记”的组织工作思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三、存在问题
一是县、乡、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村医老龄化,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不牢,力量薄弱,开展家庭签约服务举步维艰。二是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人事管理过紧。特别在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健康干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基本医疗等服务方面影响较大。三是贫困村所处地理位置不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发展集体经济。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知识文化水平低,劳动力缺乏,缺乏发展能力和发展门路,帮扶难度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下,进一步明确扶贫工作新思路,切实做好卫计系统承担的健康脱贫工程以及我委对扶贫村、扶贫户的精准脱贫工作,确保脱贫工程符合序时进度。
1、加大健康脱贫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做到优惠政策深入民心,家喻户晓,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有效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继续通过对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分类救治,全面推进县乡医疗机构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就医模式。为贫困人口患病人员提供医疗保障,缓解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助推精准健康扶贫。同时配合人社医保部门进一步完善健康 “四重医疗保障”体系。
3、继续加大贫困村、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力度。综合利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光伏产业、异地搬迁、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等措施帮助贫困户多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充分利用雨露计划和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群众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一步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对扶贫项目统筹规划,确保专款专用,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运转,让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第五篇:加大智力帮扶实现精准脱贫讲解
加大智力帮扶 实现精准脱贫
——对我市贫困村产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打赢扶贫攻坚战,核心靠发展。
围绕实现“100万有开发能力的贫困人口有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在2017年底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的目标,我市正致力于建立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依托产业扶贫,贫困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产业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我市贫困村产业扶贫工作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对贫困地区、贫困户进行持续帮扶,跟踪、协调后续发展状况,从去年起,市扶贫办启动了“扶贫培训后续服务”项目,由市扶贫指导中心和市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协会共同组建工作团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团队行程4万多公里,对38个贫困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从调研情况来看,当前我市贫困村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专业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贫困村产业规划是关键环节。但 是在部分区县,对贫困村产业发展缺乏系统的安排部署,对村里的气候、水土、资源、交通等各方面客观条件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存在着规划编制的目的概念不明确、组织方法不灵活、规划能力和水平不高、产业规划不科学不“接地气”等问题。
尤其是现在,扶贫攻坚大幕全面拉开,对贫困村的资金投入总量增大并且时间要求紧迫,部分基层干部仍然思想观念陈旧,存在浮躁心理,见子打子,急于求成。
在对丰都县三河街道贫困村童仙寨村的调研过程中,村支两委反映,今年各方面对村里的资金投入总量达900万元,让他们倍感压力。究其原因,村里的海拔气候究竟适合搞什么种植养殖业,这些产业搞起来后能产生什么效益,怎样带动农户,如何引进比较大的业主来落地项目,他们都是一头雾水。在时间要求很紧的情况下,怎样来完成任务、消化资金?他们担心项目资金落地没有效益或者落地过程中出现投资失败,对于项目验收也信心不足。
(二)产业项目缺乏市场调研。
部分贫困村的干部和业主对产业市场前景缺乏长远考虑和分析,有的业主在创业之初甚至没有进行市场调研,不是靠严密的数据分析,而是凭直觉判断就投入到产业发展中,根据市场变化规律来指导和安排工作的能力严重缺乏,对自身的综合实力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盲目照搬成功模 式和经验。这样的产业项目常常面临失败的巨大风险,有的业主因为亏损而放弃,本寄望于产业发展而脱贫的贫困农民也因此受到影响。
开县关面乡农民李春,创办了怡君蜜蜂养殖场,从事土蜂养殖和土蜂收购销售业务。由于没有对市场进行仔细分析,没有研究过目标人群,也没有关注过产品包装,生产的蜂蜜采用大桶包装,导致顾客不愿意购买。加之小作坊制作,难以对品质加以管控,又缺乏品牌,因此蜂蜜销路不畅,养殖场一度陷入困境。
(三)产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持。
劳动技能缺乏是很多贫困村、贫困农户在发展产业时面临的一大难题。
越是贫困的地方,往往思想不够解放,很多基层干部还停留在抓传统农业的“老三篇”阶段。贫困户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因循守旧,难以接受新事物与新技术,大多是凭传统经验操作,随意性较大,不能进行标准化生产。
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充分,科技推广力量薄弱。由于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差,待遇不好,贫困村也难以引进和留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巫溪县花台乡八龙村,村主任谭国亮谈到,虽然村里已经种植200亩李子、200亩桃子,但是整个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严重,能够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严重不足。巫溪县文峰镇建楼村一社贫困户刘正为今年抱了30多个小鸡饲养,由于不懂疫病防治,如今只剩下2只。他家玉米亩产仅500斤,很少追尿素;马铃薯采用自留种,晚疫病严重,去年亩产不到700斤。
(四)产业发展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经营主体的状况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产品形不成规模,市场化程度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实现对自身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投入要素的使用率,让产业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效应,扩大产业影响力,面对大市场。
贫困农户向往致富,却怕担风险,对新方法新路子普遍抱着“等别人成功了自己再跟着学”的想法。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被证明是贫困村产业扶贫的一条正确途径。但是,目前贫困村产业发展却普遍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的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之间也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万州区梨树乡召灵村海拔900米到1100米,森林植被覆盖率达80%,有着千年银杏古树,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利于发展避暑休闲养老和乡村旅游项目。但是在调研中,村支两委反映,动员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很难,村里又 缺乏致富带头人,缺乏龙头企业,也不知道如何规划和吸引新型经营主体去实施。
二、所做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为了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长期以来,市扶贫办坚持将扶贫创业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2006年至今,先后组织扶贫创业培训近10万人,培育了一大批小老板,在贫困地区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从去年起,市扶贫办又启动了“扶贫培训后续服务”项目,由市扶贫指导中心和市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协会共同组建工作团队。团队成员中既有一批熟悉农业农村工作,长期服务于农业的种植、养殖技术专家,也有项目规划师、创业培训师、营销策划专家,擅长通过电视栏目、互联网、农校对接、农餐对接、农超对接等多种营销方式,打造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
自项目启动以来,已搭建起了电话咨询服务、微信公众服务、QQ群服务、“农互帮”网络服务平台等咨询讨论平台,并开展了专家现场指导服务。“农互帮”网站上已经有超过1000人次农户注册账号,QQ群上长期在线560人,官方微信平台有200余名学员关注、咨询,专家累计现场指导35次、累计参与人数达156人次。
截至目前,通过“扶贫培训后续服务”项目已帮扶38个贫困村、380余名创业者,累计为创业学员解答技术问题 938个,助推了一大批扶贫创业项目,增强了创业者的信心和决心,有力转变了受助企业企业管理、经营理念、营销模式,受助企业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扶贫带动效益明显,涌现出了许多典型案例。
(一)科学规划产业,助推产业升级。万州铁峰乡吉安村村民杨柳创办了茗国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利用山泉水养殖生态鱼,并开展水果采摘、餐饮等业务。由于缺乏农家乐运营规划,有干劲,没项目;农家乐缺乏特色,顾客寥寥。在专家的建议下,他拓宽思路,整体规划,优选有自然资源条件的地方打造特色农家乐;委托市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协会搭桥,聘请养殖专家,养殖、销售流水生态鱼、中高端鱼;开拓特色瓜果种植,吸引顾客。三管齐下,杨柳很快实现了扭亏为盈。目前,他已投入资金300万元,流转了100多亩土地,通过发展养殖业和乡村旅游带动了50户村民就业和发展产业。
(二)加强技术指导,助推创业成功。巫山县巫峡镇春涛村农民杨圣春创办了春涛农业有限公司,却面临党参种植技术落后、品种单
一、种植规模小等一大堆现实问题。专家三次实地考察研究后,提出了增加党参苗蔬菜、党参山羊、党参土鸡三个养殖品种;发展订单农业,发动周边农民种植,快速提升党参产量等建议。目前该公司党参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实现农户就业200余户,带动春涛村50户60余人从事 党参种植。
(三)发力市场拓展,助企摆脱困局。开县怡君蜜蜂养殖场按照专家的建议,采取了注册公司、注册商标、提升包装、改善蜂蜜品质、区分产品品质等级、分级定价小包装等措施,并广泛采用了QQ、微信等网络营销方法,不仅摆脱了销售困境,还带动了周边20余农户开展高山土蜂养殖。(四)强化主体培育,增强带动效应。巫山县骆坪镇竹贤村村民梁令,发展的产业主要是种植中药材前胡。虽然手握红池药业等企业订单,但是缺乏资金,在组织生产方面也缺乏思路和团队,种植规模不大。在专家的建议下,他注册组建了茶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了当地有创业意愿的种植户一起干,形成“农户+大户+公司+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带动了57户建卡贫困户199人增收。
三、对策及建议
建议政府对贫困村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在大量资金投入贫困村的同时,加大智力帮扶,使扶贫攻坚行动能够收获实效,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完善扶贫产业专家团制度,强化科技支撑。
组织部分懂市场、懂规划、懂农业项目,同时又热心扶贫事业的的专家,组建专家团队,发挥专家团在产业扶贫咨询、资源调查、产业规划、市场调研、技术培训、项目实施 辅导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定期组织专家开展活动。
探索贫困户增收与专家团奖励挂钩等政策激励机制,调动专家团的积极性。鼓励专家团与贫困区县和贫困村对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扶贫合作,根据贫困村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专业的分析,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并根据贫困村资金投入引导产业项目分步实施落地。在充分调动村支两委、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农户的积极性的同时,通过专家团的参与,科学把控贫困村资金入口端和整村脱贫项目启动端,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让有限的扶贫资金真正能够用于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避免无的放矢影响扶贫攻坚的实际效果。
(二)加大扶贫培训力度,加强技术帮扶。
建立实用人才队伍,开展多种形式实用技术培训,突出抓好贫困农户定向培训。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拓宽增收渠道,就培训什么、怎么培训、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制定详实计划。创新方式,根据产业特点、关键农时和劳动力年龄结构,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力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技能培训全覆盖,做到“扶贫产业项目实施道哪里,技术培训就跟进到哪里。”
鼓励并扶持建立现场实训的示范基地。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养殖、种植、服务类的创业示范实训基地,通过新品种引进试验、新技术示范、新模式探讨,在“讲给贫困户听,做 给贫困户看,引导贫困户干”上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全面提升其组织、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等能力,促进其在贫困地区增收方面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抓好后续技术服务保障。持续深入开展“扶贫培训后续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通过跟踪服务、技术开发、科技咨询等方式,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搞好市场对接,促使产品变商品。
引导贫困村树立市场调查理念。依托电话咨询服务、微信公众服务、QQ群服务、“农互帮”网络服务平台等咨询答疑平台,帮助贫困村改变目前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种养殖靠贩子收购,旅游靠散客支撑”的落后状况,突出市场导向作用和市场预见性,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将千家万户的大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市场有效衔接起来。
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采用现代营销手段。广泛采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蓬勃发展的新型营销手段,广泛运用农超对接、基地直销等现代流通模式,解决扶贫产业出路不畅的难题。
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及时淘汰落后产品,调整产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紧紧抓住当前市民从“吃饱睡好”到“吃好 耍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调整产品品种和产业方向,大力发展绿色天然农产品生产和休闲健康乡村旅游产业,在实现自身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带动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
(四)加强硬件投入,基础设施围绕产业配套。
在加强贫困村公路、耕作便道、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与贫困村产业规划有机结合,基础设施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配套。这样,让贫困村的产业规划能吸引业主、业主项目的实施更加科学、有效,从而带动贫困农户收入增长,构建贫困地区、贫困农户脱贫增收长效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