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工作规划(合集5篇)

时间:2019-05-11 20:5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粮食局“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工作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粮食局“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工作规划》。

第一篇:粮食局“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工作规划

ⅩⅩ市粮食局“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工

作规划(讨论稿)

“粮食银行”流通模式,作为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一种制度创新,基本符合ⅩⅩ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开展“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工作,探索、研究适合ⅩⅩ粮食产业的发展之路而富民强市,意义重大。本规划根据 《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借鉴山东省广饶县实行“粮食银行”流通模式的经验,结合ⅩⅩ实际,明确了“粮食银行”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发展现状及条件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成熟的具体模式有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商品基地带动型和服务组织带动型等。“粮食银行”存在的上游基础是广大储户,下游基础是粮食加工企业,它通过自身将农户与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农户与专业市场等紧密的联系起来,建立起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粮食产业运行机制。它兼具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功能和市场带动型的作用,完全可以认为它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一种制度创新。

一是只有粮食主产区才能使“粮食银行”能够生存和发展。“粮食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粮食储备,能方便当地农民的储存和提取。只有粮食主产区才具备这个条

件。

二是当地农民有储存粮食的习惯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如山东省广饶县靠近黄河,部分地区时常面临洪涝灾害,当地大部分农民具有储存粮食的习惯;广饶县经济状况较好,是全省30强县,当地群众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不至于因缺钱花而急需卖出粮食。由此可见,农民有储存粮食的习惯和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是“粮食银行”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是要有一定数量实力适中的粮食加工企业。广饶县“粮食银行”不收取农民的“利息”,而是通过运作粮食来取得利益。运作粮食的依托是粮食加工企业,通过收取粮食加工企业的风险补偿金以及其它的收益方式维持生存和发展壮大。粮食加工企业要有一定实力,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强。企业太弱则起不到带动作用;企业太强就会有实力直接与农户发生联系,发展成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者“龙头企业+农户”等较普遍的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形式。所以说,有一批实力适中的粮食加工企业做后盾是“粮食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四是要有一批能人。“粮食银行”是以现代银行的理念来经营粮食,其具体运作很复杂,要有一部分具有较强能力的人专门来操作。所以,“粮食银行”是一种能人经济。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农业产业化模式,确定“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农业由单纯生产原料向贸工农综合经营转变,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使农产品的初级生产与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相互衔接,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和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构成一种从生产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总结典型经验,推广成功做法,推动我市“粮食银行”流通模式的建设步伐。

(二)总体要求。围绕开展“粮食银行”业务解决农民储粮难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农户自储粮损失,使农户所储粮食保值增值,增加农民收入。方便农民兑换商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开展“粮食银行”使农村的“自给粮”资源(即农民自己的储备粮)流动起来,维护粮食市场稳定。

(三)主要目标。利用试点企业承建的农村“放心商店”网络平台,开展“粮食银行”(两代一换:即代农加工、代农免费储粮、兑换各种商品)业务,充分利用“放心粮油销售店”、“放心商店”网络平台,体现粮食部门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企业增效。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实施办法

(一)确定试点。借鉴外地开展“粮食银行”业务工作的经验,结合ⅩⅩ粮食实际,确定ⅩⅩ市第五粮库为试点载体,开展“粮食银行”业务工作。以银行储蓄为模式,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粮食收购为契机,利用该库现有仓容,动员全市水稻种植农户将口粮、余粮以实物的形式寄存粮库内,为农民提供粮食存储服务,减少农户储粮损耗,同时为农民做好原粮与成品粮油、生活用品的兑换业务工作,方便农户闲时存,用时取,品种调剂,存取自由。

(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开展“粮食银行”业务的目的和意义,并深入村、组、农户,广泛听取农户的反映,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让农户了解业务的宗旨和目的,建立粮食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互惠双赢关系,达到农户、企业、政府三满意。

(三)规范运作。建立“放心商店”网络平台,鼓励和组织农户参与“粮食银行”工作。第五粮库要组建专门班子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推进,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方法和制度,做好业务量的测算、兑换标准、信誉票证的制作、存取方式等筹备工作。要统一周转。农民存粮可一次性存入或分批存入,由第五粮库发给存粮凭证,坚持“存粮自愿,取粮自由”的原则。第五粮库在满足农民正常提取、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可动用30%到40%的存粮参与周转,把存粮变为“活粮”。引入现代银行管理模式,按照择优扶强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与华藤米业开展加工生产经营活动,发展壮大企业实力。

(四)风险补偿。为避免粮价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第五粮库要建立“粮食银行”风险补偿制度。粮库结算中心将转化的资金在银行设立专户,大米加工厂需要生产经营资金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中心根据不同用途提取不同的利息作为风险金。对该风险金要切实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其中50%补偿储粮风险,35%用于代储费用,10%用于坏账准备,5%用于中心管理费用,结余风险金逐年积累,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服务体系。确立以农村“放心商店”为网络平台,以放心粮油进农村为突破口,实行标识、产品、配送、价格、手续、考核“六统一”管理模式。推行“三优”,即:优惠政策、优良产品、优质服务。实现对广大农民的“零距离”服务,进一步夯实“粮食银行”发展根基。

四、相关政策。

(一)存取时限。当年新粮收获上市时至次年新粮上市期间的一年时间跨度,农户可一次或分次把粮食存入第五粮库内,农户凭“粮食银行存折”可在就近的“放心商店”兑换各种商品。

(二)免费代储。对粮食存储、兑换或市场价格上涨时直接销售给五粮库“粮食银行”的,粮库可免费为其代储。

(三)代农加工。每百公斤收加工费8.00元。圆粒水稻返大米53公斤、粹米8公斤、有色米3公斤、洗米糠

10公斤、谷糠22.5公斤;优质稻返大米46公斤、粹米13公斤、有色米2公斤、洗米糠11.5公斤、谷糠22.5公斤。

(四)商品兑换。农户凭“粮食银行存折”可直接在就近的“放心商店”兑换大米,圆粒水稻每百公斤兑换61.5公斤大米,优质稻每百公斤兑换60.5公斤优质大米。同时,可兑换各种商品,粮食随行就市,各计各价折算(按国标三级标准计算)。

(五)粮价公示。粮食价格要上墙公示,当农户将粮食销售给“粮食银行”时,以当日价格结算付款。如需兑换各种商品时,“放心商店”将以其兑换的商品按批发价给予兑换结算。

(六)服务费用。对“放心商店”为“粮食银行”提供的服务,按服务的数量给予1%的服务费补助。

(七)粮食标准。上述业务,原粮要达到国标三级以上,大米质量达到精米标准。

五、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粮食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粮库负责人为成员的“ⅩⅩ市粮食局‘粮食银行’工作领导小组”,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ⅩⅩ粮食产业的高度来认识“粮食银行” 流通模式试点工作,认真抓好 “粮食银行”(两代一换)工作的实施规划和措施的落实。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传递信息,完善提高,务求实效。

2、粮食局各职能股室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合作,落实扶持政策力度,解决好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营造稳定、公平、开放、顺畅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粮食银行”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篇:粮食局关于开展“粮食银行”试点工作规划(范文)

宁安市粮食局“粮食银行” 流通模式试点工作规划(讨论稿)

‚粮食银行‛流通模式,作为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一种制度创新,基本符合宁安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开展‚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工作,探索、研究适合宁安粮食产业的发展之路而富民强市,意义重大。本规划根据 《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借鉴山东省广饶县实行‚粮食银行‛流通模式的经验,结合宁安实际,明确了‚粮食银行‛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发展现状及条件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成熟的具体模式有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商品基地带动型和服务组织带动型等。‚粮食银行‛存在的上游基础是广大储户,下游基础是粮食加工企业,它通过自身将农户与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农户与专业市场等紧密的联系起来,建立起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粮食产业运行机制。它兼具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功能和市场带动型的作用,完全可以认为它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一种制度创新。

一是只有粮食主产区才能使‚粮食银行‛能够生存和发展。‚粮食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粮食储备,能方便当地农民的储存和提取。只有粮食主产区才具备这个条件。

二是当地农民有储存粮食的习惯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如山东省广饶县靠近黄河,部分地区时常面临洪涝灾害,当地大部分农民具有储存粮食的习惯;广饶县经济状况较好,是全省30强县,当地群众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不至于因缺钱花而急需卖出粮食。由此可见,农民有储存粮食的习惯和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是‚粮食银行‛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是要有一定数量实力适中的粮食加工企业。广饶县‚粮食银行‛不收取农民的‚利息‛,而是通过运作粮食来取得利益。运作粮食的依托是粮食加工企业,通过收取粮食加工企业的风险补偿金以及其它的收益方式维持生存和发展壮大。粮食加工企业要有一定实力,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强。企业太弱则起不到带动作用;企业太强就会有实力直接与农户发生联系,发展成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者‚龙头企业+农户‛等较普遍的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形式。所以说,有一批实力适中的粮食加工企业做后盾是‚粮食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四是要有一批能人。‚粮食银行‛是以现代银行的理念来经营粮食,其具体运作很复杂,要有一部分具有较强能力的人专门来操作。所以,‚粮食银行‛是一种能人经济。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农业产业化模式,确定‚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农业由单纯生产原料向贸工农综合经营转变,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使农产品的初级生产与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相互衔接,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和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构成一种从生产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总结典型经验,推广成功做法,推动我市‚粮食银行‛流通模式的建设步伐。

(二)总体要求。围绕开展‚粮食银行‛业务解决农民储粮难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农户自储粮损失,使农户所储粮食保值增值,增加农民收入。方便农民兑换商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开展‚粮食银行‛使农村的‚自给粮‛资源(即农民自己的储备粮)流动起来,维护粮食市场稳定。

(三)主要目标。利用试点企业承建的农村‚放心商店‛网络平台,开展‚粮食银行‛(两代一换:即代农加工、代农免费储粮、兑换各种商品)业务,充分利用‚放心粮油销售店‛、‚放心商店‛网络平台,体现粮食部门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企业增效。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实施办法

(一)确定试点。借鉴外地开展‚粮食银行‛业务工作 的经验,结合宁安粮食实际,确定宁安市第五粮库为试点载体,开展‚粮食银行‛业务工作。以银行储蓄为模式,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粮食收购为契机,利用该库现有仓容,动员全市水稻种植农户将口粮、余粮以实物的形式寄存粮库内,为农民提供粮食存储服务,减少农户储粮损耗,同时为农民做好原粮与成品粮油、生活用品的兑换业务工作,方便农户闲时存,用时取,品种调剂,存取自由。

(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开展‚粮食银行‛业务的目的和意义,并深入村、组、农户,广泛听取农户的反映,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让农户了解业务的宗旨和目的,建立粮食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互惠双赢关系,达到农户、企业、政府三满意。

(三)规范运作。建立‚放心商店‛网络平台,鼓励和组织农户参与‚粮食银行‛工作。第五粮库要组建专门班子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推进,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方法和制度,做好业务量的测算、兑换标准、信誉票证的制作、存取方式等筹备工作。要统一周转。农民存粮可一次性存入或分批存入,由第五粮库发给存粮凭证,坚持‚存粮自愿,取粮自由‛的原则。第五粮库在满足农民正常提取、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可动用30%到40%的存粮参与周转,把存粮变为‚活粮‛。引入现代银行管理模式,按照择优扶强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与华藤米业开展加工生产经营活 动,发展壮大企业实力。

(四)风险补偿。为避免粮价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第五粮库要建立‚粮食银行‛风险补偿制度。粮库结算中心将转化的资金在银行设立专户,大米加工厂需要生产经营资金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中心根据不同用途提取不同的利息作为风险金。对该风险金要切实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其中50%补偿储粮风险,35%用于代储费用,10%用于坏账准备,5%用于中心管理费用,结余风险金逐年积累,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服务体系。确立以农村‚放心商店‛为网络平台,以放心粮油进农村为突破口,实行标识、产品、配送、价格、手续、考核‚六统一‛管理模式。推行‚三优‛,即:优惠政策、优良产品、优质服务。实现对广大农民的‚零距离‛服务,进一步夯实‚粮食银行‛发展根基。

四、相关政策。

(一)存取时限。当年新粮收获上市时至次年新粮上市期间的一年时间跨度,农户可一次或分次把粮食存入第五粮库内,农户凭‚粮食银行存折‛可在就近的‚放心商店‛兑换各种商品。

(二)免费代储。对粮食存储、兑换或市场价格上涨时直接销售给五粮库‚粮食银行‛的,粮库可免费为其代储。

(三)代农加工。每百公斤收加工费8.00元。圆粒水 稻返大米53公斤、粹米8公斤、有色米3公斤、洗米糠10公斤、谷糠22.5公斤;优质稻返大米46公斤、粹米13公斤、有色米2公斤、洗米糠11.5公斤、谷糠22.5公斤。

(四)商品兑换。农户凭‚粮食银行存折‛可直接在就近的‚放心商店‛兑换大米,圆粒水稻每百公斤兑换61.5公斤大米,优质稻每百公斤兑换60.5公斤优质大米。同时,可兑换各种商品,粮食随行就市,各计各价折算(按国标三级标准计算)。

(五)粮价公示。粮食价格要上墙公示,当农户将粮食销售给‚粮食银行‛时,以当日价格结算付款。如需兑换各种商品时,‚放心商店‛将以其兑换的商品按批发价给予兑换结算。

(六)服务费用。对‚放心商店‛为‚粮食银行‛提供的服务,按服务的数量给予1%的服务费补助。

(七)粮食标准。上述业务,原粮要达到国标三级以上,大米质量达到精米标准。

五、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粮食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粮库负责人为成员的‚宁安市粮食局‘粮食银行’工作领导小组‛,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宁安粮食产业的高度来认识‚粮食银行‛ 流通模式试点工作,认真抓好 ‚粮食银行‛(两代一换)工作的实施规划和措施 的落实。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传递信息,完善提高,务求实效。

2、粮食局各职能股室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合作,落实扶持政策力度,解决好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营造稳定、公平、开放、顺畅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粮食银行‛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第三篇:粮食局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粮食局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规定,紧密围绕“广积粮、好积粮、积好粮”粮安工程,积极开展了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维护了辖区粮食市场秩序,确保了粮食安全,现就我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做好了粮油库存检查工作。今年3、4月份,我局根据市局转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关于开展今年全省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通知》(韶粮2013]24号)要求,认真做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布置,成立了检查工作小组。按照《粮食库存实物检查办法》、《粮食库存检查办法》、《粮食质量、原粮卫生和储粮安全检查办法》具体操作要求,对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的粮食数量、质量、储粮安全和账务管理进行了一次细致检查工作。检查结果,我县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管理规范,通过开展粮食库存专项检查和粮油安全普查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粮食库存管理水平。

二、积极做好《条例》宣传工作。今年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九周年,我局围绕“科学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主题,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开展《条例》宣传工作,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了粮食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了粮油质量监管工作,粮食质量是关系人们身心健康,为此我局按照《条例》有关规定,加强了储存环节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粮食质量的监督检查。

(一)督促了粮食收购企业在收购环节应当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做好入库粮食质量检测。把好粮食入库质量关,并按照“五分开”的要求,堆放好粮食。

(二)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出库前,做好出库粮食质量检验,确保出库粮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坚决杜绝不符合质量要求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并按照国家运输技术规范,不得使用被污染的运输工具包装物,防止粮食受污染。

(三)加强了储存环节粮食质量监管。督促了国有粮食企业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要求,保证所使用仓储配套设施符合安全储粮要求,要积极开展做好安全储粮基础性工作,采取环流熏蒸、机械通风、“双低”科学保粮措施,有效延缓了粮食质量变化速度,经检验,现所有库存粮食质量、品质合格率达100%,宜存率达100%

(四)加强了军粮质量管理,落实执行了军粮质量检验实行“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确保了所供军粮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军粮品质也得到官兵们的认可。

四、开展了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

(一)开展了粮食收购市场监督检查,夏粮收购期间,我局组织人员出动了16人次对粮食收购企业收购点进行监督检查,通过询问和查阅相关资料,着重检查粮食收购企业是否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是否公示了粮食收购品种、价格、质量标准,使用称量器具是经质监部门校对,是否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有无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行为。从检查情况来看,我县粮食收购能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执行了粮食收购公示制度,没有出显有损害售粮户利益的行为。

(二)加强了对粮食经营者粮食库存量和收购、储存环节粮食质量以及原粮卫生,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设备是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粮食经营者有关资料凭证等方面检查。督促了粮食经营者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粮食库存要安全、卫生使用符合有关要求的仓储设施设备,并继续做好粮食经营台账记录和保管工作。要守法、诚信开展经营活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共同维护好我县粮食市场秩序。

五、加强了粮食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一直以来,我局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监督检查工作。今年,我局根据市粮食《关于开展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行动”专项行动的通知》的要求,制订了工作方案,并按照《XX县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在辖区内开展了粮食行业生产领域查隐患、除隐患、防事故专项行动,着重检查国有粮食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建设情况,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通过检查,我县国有粮食企业能按照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相关职责,并建立和执行安全储粮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三防”制度、等各类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并做好粮食输送设备,粮食仓房设施,除杂设备、消防设备、粮情检测设备、安全监控设备、环流熏蒸设备、机械通风设备、防雷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由于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能落实执行,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有效防范和遏止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储粮安全和各项生产作业操作安全。

我县在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粮食监督检查体系不够完善,执法人员编制不足,执法经费短缺,执法人员缺乏系统学习,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主体地位不够明显等实际情况。

建立和完善粮食监督检查工作体系是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组织保障。为此,我局建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能争取政策上的支持,解决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中机构不够完善,工作经费欠缺,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我们行政执法效能。

第四篇:县粮食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一、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1、耕地及人口情况

全县土地总面积13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1万亩。全县人口5.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万人。

2、粮食生产情况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3万亩,亩产220公斤,总产量5423万斤,人均占有量686公斤,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64万亩,亩产201公斤,总产量1869.2万斤,玉米播种面积3.72万亩,亩产439公斤,总产量3268.58万斤。

3、粮食消费情况

根据国际粮食消费温饱线人均800斤计算,全县5.02万人,全年粮食消费总量需4016万斤(其中:口粮消费3012万斤)。

4、民营企业粮食购销情况

经初步统计,全县粮食经营户有15余户,粮食购销总量约1090万斤(购进506万斤,销售530万斤),其中:纳入统计调查的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7户(含加工、制酒、食品业),全年预计购进粮食440万斤,销售粮食439万斤。

5、机构人员情况 [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经清理核实,全县粮食系统共有各类独立核算机构4户,其中:县粮食行政管理机构1户,粮食购销企业2户,非购销企业(包括粮贸企业、粮办工业、饲料企业、运输及其他企业)1户;共有职工240人,其中:行政管理机构22人,企业职工16人(离退休5人),其中:购销企业职工145人;非购销企业职工44人。

县局直属企业三户,分别为:县粮食收储公司、县粮食储备库、县粮食综合经营公司,共有职工234人,其中:在岗189人,离退休及内退45人,截止2005年底共计应缴养老保险费189人,已缴养老保险费145人,欠缴养老保险费70万元,其中:经营公司44位。

6、县粮食局机关人员情况

经核实,县粮食局机关共有在职职工22人,其中:县财政供给人员6人,事业自收自支及企业供给人员16人,占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的72.7%。

7、企业职工办理养老保险情况

全县2户粮食购销企业中,养老保险欠费总额17万元;有1户企业至今未办理养老保险,需保险额53万元,共计拖欠养老保险费70万元。

8、固定资产情况

全系统固定资产总额529万元(其中:房屋设施 万元,土地估价 万元),经初步评估现值 万元。

9、粮食购销及库存情

2005年全县收购粮食732.8万斤,销售395.6万斤。全系统现有各类粮食库存947.6万斤,其中:省级储备粮400万斤,周转库存粮547.6万斤。

10、亏损挂帐情况

截止2005年12月底,全系统亏损挂帐总额1479万元,其中:已认定剥离的政策性亏损挂帐1429万元,企业自补亏损挂帐50万元。

(二)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粮食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规定,围绕“放开购销县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县场稳定,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采取了统筹协调,分项推进的办法,稳步推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

1、继续完善粮食补贴直补政策。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2004年全县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实行直接补贴政策的基础上,2005年省政府又安排我县粮食风险基金 元,用于全县种粮农民

bsp;粮食部门自成立以来,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粮食行政主管机关编制少,财政供给人员少,机关大多使用一部分企业供给人员,经费来源主要是违规挤占省拨各种政策性补贴,以维持机关运转。目前,这部分人员多为机关中层领导和业务骨干。由于省拨政策性补贴取消,企业经营无效益,这部分机关企业供给人员的工资已没有任何来源,这不仅造成了全粮食系统的不稳定,也给全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三)粮食储备数量不足,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我县是甘肃最贫困的县之一,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灾,无相当规模粮食储备,很难应付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保稳定、保灾民口粮供应的责任异常艰巨。目前,按照国务院“产区应保持三个月销量,销区应保持六个月销量”的储备粮规模要求,测算我县现有非农业人口1.1万人(含流动人员),每人每年粮食消费量平均805斤,6个月销量约为442.2万斤。

四、几点建议

(一)增加粮食储备规模。实行粮食购销县场化,取消国家对粮食流通领域的补贴,增加了粮食安全的不确定因素,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的措施。按照国务院建立地方粮食储备的规模要求,建议省上增加我县省级储备粮规模,在目前400万斤的基础上再增加 万斤,达到 斤(全县人均水平40斤,目前,我县人均只有 斤),以进一步增加我县抵御自然灾害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暂时不能解决,在建立我县粮食储备过程中,请省上在粮食风险基金中给予资金帮助。

(二)加强粮食行政机构和队伍建设。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赋予了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及对县场监督检查的新职能,要卓有成效地完成这一职责,必须建立一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队伍,而我县粮食局实有在职职工22人,其中:财政供给仅有6人,其余人员均为企业供给人员,难以担当这一重任,建议省上通盘考虑县粮食行政机构和队伍的建设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粮食主管部门为县政府工作部门,行政编制,财政供给;二是完善粮食行政执法机构,按照7人的规模调配行政编制,落实财政供给,也可建立粮食县场稽查队,事业编制5-7人,授权执法,人员工资及经费由财政核拨。

第五篇:县粮食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一、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1、耕地及人口情况全县土地总面积13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1万亩。全县人口5.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万人。

2、粮食生产情况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3万亩,亩产220公斤,总产量5423万斤,人均占有量686公斤,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64万

亩,亩产201公斤,总产量1869.2万斤,玉米播种面积3.72万亩,亩产439公斤,总产量3268.58万斤。

3、粮食消费情况

根据国际粮食消费温饱线人均800斤计算,全县5.02万人,全年粮食消费总量需4016万斤(其中:口粮消费3012万斤)。

4、民营企业粮食购销情况

经初步统计,全县粮食经营户有15余户,粮食购销总量约1090万斤(购进506万斤,销售530万斤),其中:纳入统计调查的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7户(含加工、制酒、食品业),全年预计购进粮食440万斤,销售粮食439万斤。

5、机构人员情况

经清理核实,全县粮食系统共有各类独立核算机构4户,其中:县粮食行政管理机构1户,粮食购销企业2户,非购销企业(包括粮贸企业、粮办工业、饲料企业、运输及其他企业)1户;共有职工240人,其中:行政管理机构22人,企业职工16人(离退休5人),其中:购销企业职工145人;非购销企业职工44人。

县局直属企业三户,分别为:县粮食收储公司、县粮食储备库、县粮食综合经营公司,共有职工234人,其中:在岗189人,离退休及内退45人,截止2005年底共计应缴养老保险费189人,已缴养老保险费145人,欠缴养老保险费70万元,其中:经营公司44位。

6、县粮食局机关人员情况

经核实,县粮食局机关共有在职职工22人,其中:县财政供给人员6人,事业自收自支及企业供给人员16人,占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的72.7%。

7、企业职工办理养老保险情况

全县2户粮食购销企业中,养老保险欠费总额17万元;有1户企业至今未办理养老保险,需保险额53万元,共计拖欠养老保险费70万元。

8、固定资产情况

全系统固定资产总额529万元(其中:房屋设施万元,土地估价万元),经初步评估现值万元。

9、粮食购销及库存情

2005年全县收购粮食732.8万斤,销售395.6万斤。全系统现有各类粮食库存947.6万斤,其中:省级储备粮400万斤,周转库存粮547.6万斤。

10、亏损挂帐情况

截止2005年12月底,全系统亏损挂帐总额1479万元,其中:已认定剥离的政策性亏损挂帐1429万元,企业自补亏损挂帐50万元。

(二)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粮食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规定,围绕“放开购销县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县场稳定,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采取了统筹协调,分项推进的办法,稳步推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

1、继续完善粮食补贴直补政策。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2004年全县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实行直接补贴政策的基础上,2005年省政府又安排我县粮食风险基金元,用于全县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比上年增加万元,较好地调动了种粮农民积极性。

2、陆续出台并落实了“三老”问题。去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的会议纪要》(甘政办纪[2005]37号)。在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分流安置费问题上,确定了省财政拨补一点,县财政筹补一点,企业自筹一点的“三个一点”的思路,省财政安排我县职工分流安置资金共万元,现己拨到市财政。对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帐,在县财政、粮食、农发行的共同努力下,省上已确认,1998年6月1日以来,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挂帐1429万元,企业自补挂帐50万元,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挂帐落实工作。

3、粮食市场管理工作稳步实施。根据全面放开粮食销售县场的新形势,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粮食县场监管的政策措施,我县认真落实。一是积极组织了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培训,培训县粮食行政执法人员共4人,同时,强化了对粮油质检人员的管理,确保了依法管粮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认真落实粮食收购行政许可制度,积极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予以规范,确定专门的机构,已为3户企业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其中:国有粮食企业3户。

4、完善粮食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安全。一是加强基础工作,启动了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扩大了统计数据的采集面,提高了粮食供需变化监测工作的准确性。二是实施了对粮食市场监测引导,实行了粮食市场价格周报制度、粮食收购五日报、购销存月报制度,制定了《两当县粮食市场安全应急保障预案》,建立了县内产销县(区)购销协作关系,保障了全县粮食是市场和价格的稳定。

5、粮食企业改革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县国有粮食企业总数已由98年初的10户减少到2005年底的3户,减幅70%;累计安置职工10人,职工总人数由98年初的244人减少到2005年底的234人,减幅4%,实现了“两减一置换,稳步推进”的阶段性改革目标。

二、粮改的初步打算

(一)迅速行动,全面部署粮改工作。

一是尽快由县政府行文,下发《两当县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相关措施,迅速启动我县粮改。二是鉴于粮改难度大、范围广、参与部门多,近日召开全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靠实责任,明确任务,全面落实。在会议上,要重点解决全县国有粮食企业社会保险费筹措,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经费及建立县级粮食储备,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等粮改的重点问题。

(二)落实政策措施,全面推进企业改革。

要认真学习国务院、省、县粮改政策,不断完善改革措施,全面落实“两置换一保障”措施,除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外,企业职工身份全员置换,企业资产全部置换,积极推进国有民营和国有控股,落实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三)积极推进企业组织机构创新,因地制宜实行企业重组和产权制度改革。

初步改革模式为:设粮食购销公司,为独立核算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企业,辖储备粮管理站和粮油购销站,为二级核算单位,人员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岗位实行聘任制,公开选聘,竞争上岗,国有资本从其他各类粮食企业退出。

(四)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

要实行县局领导包企业责任制,明确职责,兑现奖罚。要积极开展比、学、赶、帮竞赛活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赶超本县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检查,靠前指挥,现场服务,千方百计为基层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改革缺乏成本金

作为受政策性因素影响,长期亏损,最晚步入县场经济的粮食系统来讲,职工身份置换难、资产变现难、债务化解难、企业重组难,这“四难”一直困扰着粮食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初步测算,全县189名粮食企业在职职工(其中:购销企业145人,非购销企业44人),按照每个工龄年保底600元,人均工龄25年,共需身份置换金283万元,需解决历年拖欠或未办理的养老保险费共计70万元,共计需改革成本353万元。

(二)县局机关运转困难

粮食部门自成立以来,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粮食行政主管机关编制少,财政供给人员少,机关大多使用一部分企业供给人员,经费来源主要是违规挤占省拨各种政策性补贴,以维持机关运转。目前,这部分人员多为机关中层领导和业务骨干。由于省拨政策性补贴取消,企业经营无效益,这部分机关企业供给人员的工资已没有任何来源,这不仅造成了全粮食系统的不稳定,也给全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三)粮食储备数量不足,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我县是甘肃最贫困的县之一,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灾,无相当规模粮食储备,很难应付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保稳定、保灾民口粮供应的责任异常艰巨。目前,按照国务院“产区应保持三个月销量,销区应保持六个月销量”的储备粮规模要求,测算我县现有非农业人口1.1万人(含流动人员),每人每年粮食消费量平均805斤,6个月销量约为442.2万斤。

四、几点建议

(一)增加粮食储备规模。实行粮食购销县场化,取消国家对粮食流通领域的补贴,增加了粮食安全的不确定因素,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的措施。按照国务院建立地方粮食储备的规模要求,建议省上增加我县省级储备粮规模,在目前400万斤的基础上再增加万斤,达到斤(全县人均水平40斤,目前,我县人均只有斤),以进一步增加我县抵御自然灾害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暂时不能解决,在建立我县粮食储备过程中,请省上在粮食风险基金中给予资金帮助。

(二)加强粮食行政机构和队伍建设。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赋予了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及对县场监督检查的新职能,要卓有成效地完成这一职责,必须建立一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队伍,而我县粮食局实有在职职工22人,其中:财政供给仅有6人,其余人员均为企业供给人员,难以担当这一重任,建议省上通盘考虑县粮食行政机构和队伍的建设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粮食主管部门为县政府工作部门,行政编制,财政供给;二是完善粮食行政执法机构,按照7人的规模调配行政编制,落实财政供给,也可建立粮食县场稽查队,事业编制5-7人,授权执法,人员工资及经费由财政核拨。

下载粮食局“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工作规划(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粮食局“粮食银行”流通模式试点工作规划(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粮食局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区粮食局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总结今年我局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强粮食行政执法组织建设,积极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积极开展粮食流通监......

    粮食局2009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依据安徽省粮食局《2009年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要点》精神,我局在2009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中,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了以执行国家......

    天津市粮食局粮食流通工作“十二五”展望

    天津市粮食局粮食流通工作“十二五”展望来源:国家粮食局 11-06-15 浏览(220)字 体:大中小加快粮食七大体系建设,为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多做贡献“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

    哈尔滨市粮食局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哈尔滨市粮食局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按照省粮食局《关于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通知》(黑粮农字[2006]49号)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

    国家粮食局关于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大全五篇)

    国家粮食局关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 国粮政〔2005〕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依......

    粮食局18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粮食局2018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粮食局2009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总结2010-06-27 22:44:3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依据安徽省粮食局《2009年全......

    粮食局09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粮食局2009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依据安徽省粮食局《2009年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要点》精神,我局在2009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中,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2010年粮食局领导关于粮食流通工作的讲话

    同志们:经过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闭幕。这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发展改革会议部署,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