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工程系5月份就业工作总结
信息工程系5月份就业工作总结
2009年5月,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在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围绕落实学院有关会议精神,不断强化“一把手工程”、拓展市场空间、提供就业信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就业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5月份,我系毕业生新增就业人数150人,其中签约率新增100人,就业率到达了74.5%。
(二)实现目标 落实责任
我系今年学生就业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就业质量有所提高,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为了达到目标,我系继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就业联系制度和就业率周报制度;对各班级加大就业奖惩力度,积极配合学院招生就业处工作。
(三)强化就业教育 转变择业观念
根据各专业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实际,我系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在继续做好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同时,邀请有关专家、校友和用人单位到院举办就业主题报告会,(四)拓展市场空间 提供就业信息
我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到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拓展市场,提供就业信息;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求职,和有关人才机构联合,为学生寻求就业机会,探索新的就业模式。
—1—
(五)加强日常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认真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定期举行毕业班班主任会议。及时处理毕业生的各项事务,针对我系实际情况,系领导班子及时召开相关人员会议,寻找方法以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不足
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对专业对口、单位性质、薪资待遇的期望依然较高,与社会需求、国家要求、政策导向还有一定距离;二各专业之间的就业状况不平衡。理工专业相对好些,有些技能性强的专业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文科专业相对弱些。三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尚不健全,有待完善。
四、工作条件薄弱、人员力量有限、经费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三、相应对策
正确的思路来自对形势的研判。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目前趋紧的宏观就业形势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二是从就高等教育本身来看,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继续增大。三是就我系情况看,毕业生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主,给就业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当然,在不利因素影响的同时,我们也还有着自己的优势:一是学院领导重视。二是就业工作有一定基础;
三、毕业生数量不是太多。我们有信心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三个重点,做实五个关键”。
1、“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初次就业率为中心。按照教育厅要求,力争初次就
—2—
业率不下滑,并力争实现稳步增长。
2、“抓住三个重点”,就是唱响一个主旋律,保持“两个稳定”,做好“三导”工作。唱响一个主旋律,就是唱响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号角,实现到基层就业的人数持续增长;“两个稳定”就是保持就业稳定和校园稳定;“三导”工作就是引导、疏导和指导。
一是唱响“一个主旋律”。帮助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毕业生立足基础工作,面向基层工作。
二是保持“两个稳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发展指导、心理辅导等措施,实现毕业生就业安全稳定和校园安全稳定。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需要非常决心。
三做好“三导”工作。就是在观念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心理上,疏导就业带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压力;在能力上,指导学生更好的求职择业,提升就业能力。
3、“做实三个关键”,就是“改革、建设、创新”。
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深入研究,广泛探讨,制定进一步推进、改革、调整和加强的措施,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切实从根本上、源头上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建设。在当前毕业生就业“买方”市场条件下,谁能主动找市场、跑市场,谁就能掌握主动权。下一步,我们将广泛动员,主动出击,调动全系力量特别是专业老师的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
三是拓展渠道,创新模式。下一步要通过合作或联合的方式,和行业协会、工商联联系,和一些有信誉、有实力的人才机构合作、,推进就业;通过校企联合,促进学生就业。
—3—
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以学院总体就业思想为指导,结合我系实际,认真落实教育厅和学院的要求,力争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我系又好又快发展。
—4—
第二篇:材料工程系就业工作总结
材料工程系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1年,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大力指导、热情服务下,根据材料专业特点,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人才市场需要,通过全程化、信息化、个性化、制度化等方面的建设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就业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概况
1、毕业生派遣情况
材工系2011届共有毕业生179人,2个专业,5个班。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41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138人。2011年我系初次就业率达到90%,9月1号就业率为97.21%。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 95.1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97.83%。
2、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
就业于国有企业、其它事业单位的 53人; 就业于三资企业等其他企业的92 人; 考研的24人; 其他就业的5 人; 未就业的5人。
3、毕业生就业特点
⑴、75%的学生都就业于汽车行业,服务于汽车行业。
⑵、考研学生人数保持。2011年我系有24名毕业生考取了研究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4%,连续四年保持全院前列。
⑶、传统的就业观念逐渐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飞速发展,对毕业生的需求逐年增大,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就业比例逐年增加。
二、工作特点
构建我系就业工作“一加三”的模式。“一”即就业“一把手工程”,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的局面;“三”即“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就业工作,“全员化”体现人人参与就业的理念,“全过程”实现就业指导和实习、实训贯穿大学四年,“全方位”则体现学校主导、院系主抓,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原则,把就业工作列入系部学生工作考核体系,通过考核督促检查各级就业工作的力度。
(一)系部领导高度重视
系部高度重视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总支书记担任,成员由系主任、副书记、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组成,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作来抓。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多次研究讨论毕业生就业工作问题;曾大新主任在教职工大会上多次通报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情况,并动员广大教职工积极为毕业生推荐就业,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也要同时进行就业指导,真正做到了就业工作全员化。
(二)就业指导全程化 从入学教育开始,就把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渗透到教学中,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到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实习中,不断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及成就意识,帮助他们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消除可能出现的择业观偏差,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使他们明白“为了明天的就业,今天应该好何提高自身”,使学生从进人大学校门开始就逐步进行择业准备。
对刚入学新生来讲,就业指导应着重于就业形势的认知、职业生涯认知和人生目标规划。请专业教研室老师在结合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解读,让学生初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明确专业方向、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认清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对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做出合理规划。
对大四学生来讲,就业指导主要涉及到许多职业选择的活动,如信息的收集与筛选,择业的步骤与技巧,就业形势与政策的了解,避免择业误区等。这一阶段是就业指导的关键时期,我们请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们现场服务,重点围绕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方针的宣传和择业技巧的指导来进行。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做好择业心理准备与调适,帮助学生做好求职准备,比如写求职信、个人简历等,从容地迎接挑战。要求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选会”,了解搜集招聘信息的渠道,熟悉学校就业信息网络,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要求学生自觉强化参与就业指导的意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构建起“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念。
大学期间,我系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撰写职业规划书,组织各种专业讲座共5场,促进同学们对专业的认识程度。辅导员老师也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对有就业心理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咨询辅导;充分发挥已就业学生的作用,让他们负责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利用自身学习和求职的经验进行朋辈交流;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研究生考试,共有24人考取研究生;开展内容丰富的模拟招聘会和简历制作比赛,在模拟招聘会上邀请了部分企业负责人和参加工作的校友担任评委,针对毕业生就业求职时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
(三)就业保障的信息化
在就业指导中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手段,使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高效、及时、快捷,如建立网上招聘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就业信息发布的短信群发平台等。上至国家、下至学校都出台了众多相关政策,大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目前就业形势,调整就业预期。让每个毕业生学生都能了解就业政策。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四)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综合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鼓励本科生考研究生的“考研--深造模式”,鼓励学生积极资教、支援西部的“锤炼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公务员、选调生、的“考试模式”等。
另外,我们收集了每位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和就业意向,包括姓名、性别、政治面貌、家庭详细住址、QQ号、邮箱、专长、各类证书获得情况(四、六级、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驾照等)以及就业岗位、就业区域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招聘单位进行招聘时,及时有针对性地把学生推荐给用人单位,提高了就业质量。
(五)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服务制度
通过走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毕业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市场需要,了解学生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大学生?2011年我们主要是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毕业生调研,走访了部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
就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获得新提升。我们积极开展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毕业生就业信息橱窗”、“毕业生就业短信平台”的作用,确保毕业生及时掌握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动态,获得更多有效的就业信息。在工作中非常注意畅通学生诉求,开展与毕业生“零距离沟通活动”。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对那些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部分女生、就业能力弱的学生,给予格外的关心和帮助。
(六)实习就业基地覆盖面广,就业渠道宽
我系2011届毕业生在系部的统一和推荐安排下到相关的企业单位实习,了解熟悉一定的工作程序,并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基础。大四下学期近40%的学生结合工作寻找到了实习单位。多年来我系与先锋公司、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伟世通内饰件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一是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发生改变,存在相互攀比,等待观望的现象,由于不能准确把握自身定位,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是部分学生不满足于目前的工作,见异思迁,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令用人单位不尽满意。
(二)走访毕业生工作要常抓不懈
走访毕业生一方面可以了解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企业的发展状况,修订我们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校友群,为今后材料专业学生开辟新的实习、就业渠道。
(三)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要加大实习、就业基地的开发,积极推进毕业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实现“订单式”教育,使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四、体会与建议
1、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迫在眉睫。专业就业指导教师应持证上岗。
2、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应遵循大一认识自我,大二定行业,大三定岗位,大四走出去的原则。
3、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深入研究,广泛探讨,为系部调整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提供基础材料,切实从根本上、源头上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
4、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的就业情况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同时也关系到院系专业学科的发展。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指导中心和系部学生工作办公室的事,更应是全院教职员工共同的事情,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应是全院教职员工共同的目标。
就业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工作做法,创新工作思路,树立就业服务意识,提高就业工作质量,为学校就业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材料工程系 2012年3月
第三篇:2008信息工程系工作总结
2008信息工程系工作总结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系团总支部在院党委、院团委和系党政的正确领导及热情关怀下;在学生会的大力配合、以及全系同学的积极支持下,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锦涛书记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学院的远近目标和各项中心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我系团总支工作呈现出了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
这次民主生活会是我系分团委、学生干部参加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学习实践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专题民主生活会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在严肃认真、团结和谐的氛围下,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平且这次会议围绕“加强作风建设,勤政廉政为民”的主题,对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等方面内容,班子各成员分别对本人分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批评。高书记重点强调了召开民主生活会要达到如下目的:
1.统一认识; 2.自我完善; 3.推动工作;
他说民主生活会是制度安排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通过民主生活会,坚持民主集中制,解决学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认识问题、化解矛盾,用换位思维,发展眼光、辩证的考虑问题,提出目标,制定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并且与会人员对团委、学生会工作提出了批评,对自身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责任心、行为习惯上开展自我批评,大家畅所欲言,态度诚恳。团委副书记认真记录了大家的发言,对本学期工作简单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作了自我批评,他要求大家要正视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此次民主生活会上,每位团员干部结合自身的工作、学习、思想和作风进行了自我剖析、思想感触深刻,认真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和努力的方向。达到了交流思想、相互共勉、增强团结、明确方向、共同提高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会后,分团委学生干部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并真正做到边查边改,以切实取得成绩。会议气氛团结友善,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相信,有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有学校班子的团结务实,有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计算机学科一定会实现发展与和谐。
今后,每个团员针对查找出突出问题,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
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团委
2008年11月
第四篇:信息工程系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信息工程系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2012年10月份,为配合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行,我系组织10级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需求及就业意向的调查统计。本次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225人,占我系毕业生总人数的99%,调查结果基本上完整地反映了我系10级学生的真实情况。
一,针对本系学生就业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l、对于当前就业前景的迷茫。
通过调查统计,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主要认为就业形势较严峻,比较困难。其中有67.11%保持这样的想法,16.44%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很困难。只有16.44%的毕业生感觉形势较好,压力不大。这与当前各大高职院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人数大规模增加有关。导致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学生自己本身感到缺乏自信,对于就业迷茫这一类占调查人数的64.44%,少部份还是比较乐观,有信心这一类占31.11%。学生对家庭,学校的依赖太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部分是90后,从小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当独自走向社会时会很迷茫,缺乏自信。
2、就业意向城市,沿海地区成为关注目标。
从就业意向城市来看,以沿海地区为主。其中占39.11%,选择北京的为4.44%,选择上海的为8.44%,深圳的为16.44%。另有26.67%的学生选择留在本省。这种就业流向跟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有密切关系。根据上述情况大致分为两类,保守型主要是选择留在本省发展,进取型的则选择独自闯入沿海地区,锻炼自己。
3、对于高薪酬的期待与逐渐趋于现实。
薪酬问题,本次调查将我系学生月薪的期待值分为4个档次:1200元以下、1200一1800元、1800—2500元、2500元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高薪酬的追求,有近60.89%的同学期待2500元以上的月薪。另一方面同学们对于月薪值趋于现实,选择1800—2500元的学生占30.22%。其次为1200—1800元(8.44%),只有0.44%的学生愿意接受1200元以下的薪酬。
4、就业单位性质和职业的选择,趋近事业单位。
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将其分为:事业单位,银行、地铁、高速、机场等单
位,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民营或私人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学校,其他。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占调查人数的31.11%。此外依次是民营或私人企业(26.67%)、国有企业(17.78%)、中外合资企业(10.22%)、其它(8%)、银行、地铁、高速、机场等单位(4.44%)、科研设计单位(1.33%)和学校(0.44%),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有了更为广泛的范围,但由于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学校这一类单位工作比较稳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等方面的优势,仍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5、对择业正确的认识,加深对长远看法。
对于择业所考虑的因素调查,表明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考量是从整体上把握的。既重视现有薪酬。又着眼长远发展:选择“个人发展机会”的有66.67%,选择“收入与福利”的有18.22%。同时对于用人单位方面最吸引毕业生的是“单位效益与发展潜力”占调查人数的68.44%,其次是“培训及提职、晋级机会”和“薪酬与福利”,分别是59.56%和55.56%。
6、就业目的,价值观的充分体现体现。
从就业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为实现人生目标,体现个人价值”是就业的第一目的占76.44%,其次是“为生存的需要”(43.11%),有26.22%选择“为追求高品质生活”,12.44%选择“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可见,我系学生也十分重视个人的发展空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7、亲戚朋友为当前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就业帮助。
由于经济和感情上的关系,亲戚朋友对就业帮助最大(56.44%),其次是其他(18.22%)和(系)教师和辅导员(13.33%),学校就业指导老师(12%),这反映了学生从学校获得的就业支持不够。
8、对就业的影响因素的看法现实化。
在统计个人学习成绩11.11%认为非常重要,61.78%认为比较重要,个人能力91.56%认为非常重要,8%认为比较重要,所学专业16%认为非常重要,67.56%认为比较重要,家庭背景或社会关系33.33%认为非常重要,46.67%认为比较重要。可见,毕业生经现实生活的耳濡目染,清楚地意识到社会因素在就业过程中的影响。
9、就业心理状况尚未完全成熟
“你的就业打算”,有79.11%的毕业生会考虑直接掺加工作。17.78%会选择自主创业,2.22%选择继续本科深造。通过回答“你将是否围绕你的专业选择职业”可以看出,专业是否对口不再是毕业生就业时的主导因素,只有接近19%的学生回答“会”,73.33%的学生会视情况而定工作,7.11%的学生选择不从事自身专业方面的工作。
10、对于学校的帮助需求。
“再择业过程中,你最希望学校提供的指导服务是”在这一调查中学生最关注的是“求职、面试技巧培训”占48.89%,其次是“提供就业信息”占47.56%,“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形势的分析”占22.67%,“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占18.67%,“就业心理咨询”占5.33%,“其他”占4.44%。可见,普通的就业课程已不能满足现代就业的需求,学生需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掌握更多的就业技巧。
二、结合分析结果,得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1、学生就业前的自我调整与规划。
在离校前同学们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加强专业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总结经验,熟练技术、关注学院对学生就业的安排、做好个人简历,在网上投简历、考证、关注招聘信息、锻炼一下适应社会的能力、处理好朋友人脉关系、做好就业前的调查分析,找到适自己的岗位、做好毕业设计和答辩,写好毕业论文、准备好期末考试,顺利毕业,拿毕业证、了解想要去的城市的一些公司信息、做好创业前的准备了解就业方向,关注招聘网站,留意当地的人才政策,了解当地的一些企业、了解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考驾照、了解大学生就业维权签订劳动合同等保障自身权益的法律知识、寻求一些求职经验、调整心态等。选好自己的路,并努力完成自己该做事情。
2、学校可以给予的就业帮助。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提高我系就业指导工作效率势在必行:第一,要下大力气加强信息化服务。调查中表明毕业生能不能充分就业。一个关键因素是他们能否获得足够的需求信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广开信息渠道。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有针对性地抓好就业指导工作,抓重点人群、重点就业渠道、重点工作方式,努力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不等于“自由择业”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道德观,构建合理的价值取向,倡导艰苦创业的精神,把个人愿望与国家需要、与就业现实结合起来,引导他们自觉服从社会需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就业,到各种所有制单位就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到能够发挥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岗位去建功立业。
第四,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学校应向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就业压力,解除心理上的困惑,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就业挫折,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
第五篇:信息工程系就业服务周总结
2013年信息工程系就业服务周活动工作总结
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的工作安排,我系于2013年6月13日—20日在全系范围内举办了以“落实就业政策 强化就业服务 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为主题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我系在本次就业周活动期间,依托安博集团工作平台,按照系领导统一部署,推动落实各项政策,积极走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19人。
二、就业周活动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活动精神,做好服务周期间的各项工作。我系召开就业会议,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活动方案,抽调专人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做到组织落实、任务明确、措施具体,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全系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2、开展企业摸底调查,举办就业服务周招聘活动。组织收集用人信息,切实为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我系领导利用休息时间,调查摸底用工单位的需求信息,大力收集岗位,共收集共收集用工单位12家,岗位100余个,参加现场招聘会毕业生高达70余人。在活动中,依托安博就业服务平台,开展政策咨询、求职登记、技能培训、创业指导、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受到我系未就业毕业生的热烈欢迎。据统计,活动期间共帮助我系毕业生实现就业19人,进行求职登记28人,有意参加创业指导培训25人。根据用工单位实际的状况,我们有针对性与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填写就业跟踪卡,以此,更加方便了今后的服务工作。同时,我们依据招聘单位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了分析和汇总。
信息工程系 2013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