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实训报告(第一次实验报告)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主要以计算机的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的应
用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控制器。虽然PLC由较为复杂的微处理器组成,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完全不必了解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最初,PLC
还仅是作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替代品,而自从进入电气控制系统领域后,凸显了其独有的优越性,以其自身强大的抗干扰能力、自.诊断功能等,提高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基本解决了普通继电器及接触器中.常见的故障问题,经过调试后可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本文将对PLC的特点、基本工作过程、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1、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特点
基本工作过程、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1、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特点
1.1体积小、重量轻
超小型的PLC底部尺寸<
100mm,重量<150g,其功耗仅为数瓦。由于其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中,便于机电-
-体化的实现。
1.2实用性普遍
PLC可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电气控制场合,除了基本的逻辑处理功能之外,当前大多PLC具有数据运算能力,并可应用于数字控制领域中。近年来,PLC的功能日益完善,PLC的应用已经普遍到温度控制、位置控制及CNC等多个控制领域。
1.3抗千扰能力强
由于PLC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在内部电路、生产工艺等方面均采取先进的抗干扰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另外,PLC还自备硬件故障自动检测功能,一旦出现故障即可发出警报。在软件应用中,应用者还可编入外围器件的自诊断故障程序,让系统中出了PLC之外的电路与设备也能获得
2可编程序控制(PLC)的基本工作过程
PLC及相关外围设备的设计原则应满足“与工业控制系统为-一个整体、方便功能扩展”,所有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实现都是根据工艺要求,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因此,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满足被控对象的基本要求,并对实际工作现场进行研究、收集资料,并实现设计人员与操作人员的密切配合,共同拟定可操作方案,对可能潜在的问题进行共同分析、共同解决。并在满足各方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考虑控制系统的简单性与经济性,方便后期的使用及维修,PLC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具备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数学运算、查表、排序及操作等功能,并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这些数据可以与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数据同时具备参考价值,并完成控制操作。另外,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通信功能的实现而传输到智能装置中,或者打印成表。目前数据处理多应用于大型控制系统中,如过程控制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
由上可见,在指定范围内,可编程序控制器以其高性能价格取胜,并凭借其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突出特点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广泛应用。再加上PLC制造成本的不断下降、功能的不断加强,已成为工业企业的首选设备。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实训报告(第二次实验报告)
系统的I/0元件安排如图4-29所示(见课本P126)。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控制要求如下:
(1)按S0后,系统进入工作循环,启动指示灯HO发光,阀门Y1打开,抽料电机M1及搅拌电机M2运转;
(2)当传感器B1动作后,Y1关闭,Y2打开;
(3)
当传感器B2运动后,Y2关闭,Y3打开;
(4)
当传感器B3运动后,Y3关闭,Y4打开;
(5)
当传感器B4运动后,Y4关闭,抽料电机M1停止,搅拌电机M2继续工作;
(6)当Y4关闭10s后,启动指示灯H0灭,清料指示灯H5亮,混料过程结束;
(7)
按停止按钮S5后,搅拌电机停止,H5灭,搅拌容器可清空;
(8)当按事故急停S6或S7,或热继电器F1或F2动作时都会使电机M1及电机M2断电。
试给出系统的I/0分配表,画出系统的顺序控制流程图,编写顺序控制的PLC程序,并在PLC机上进行输入、显示、修改及测试操作,直到系统满足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