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新版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识字
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4、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
分钟练习写字,在教师指导下
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5、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7、九年认识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启发式、讨论
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9、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
10、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奠基作用)。
A.奠基作用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是对第(.第二学段)学段的要求。
B.第二学段
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掌握)
C、掌握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D.积累
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贴近生活)。
A.贴近生活
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定性评价)。
C.定性评价
7.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C.课程资源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D.默读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A.评价的能力
1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1600)汉字。
C.1600
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掌握)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第二学段)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
阅读
”、“
写作
”(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
”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
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
(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
(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
(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
和
(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
原有的经验
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
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
主体已有的经验
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
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25、“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
不会
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
二维
乃至
三维的目标都
交融
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7、清晰明确
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
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
用词用语
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
和
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
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重视(情感)
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2、)(写作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1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1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第一学段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
不出声,不指读
。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
2、第一、二学段背诵优秀诗文
篇,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
篇。课外阅读总量第一学段
不少于5万
字,第二学段
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
不少于100万
字。
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第一学段侧重激发兴趣,写
自己想说的话,写
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侧重培植自信,乐于表达,写
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高年级第三学段侧重丰富见闻,积累素材,写
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课堂教学资源
和
课外学习资源
。应该引导学生多
多读书,多
积累,重视
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5、新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和培育
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
习惯,掌握
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6、口语交际是
听与说双方的互动
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
中进行。使学生具有
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
倾听、表达与交流。
7、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
良好的语感
和
整体把握的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第二学段)
B、第二学段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C、语文素养
3、(A、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4、阅读是学生的(A、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5、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
B、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B、学习方式
6、(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7、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8、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C、掌握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参与程度、合作精神)
C、参与程度、合作精神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D、①②③④
一、填空(40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5、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6、第一学段目标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7、第二学段目标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8、第三学段目标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9、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10、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要求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一、填空题(30分
每小题1分)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和()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说()话、()话、()话。
3、能用普通话()、()、()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4、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
语文教学应在()的过程中进行。
6、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和课外学习资源。
7、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改善()。
8、()和()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9、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分钟练习写字,在教师指导下(),做到天天练。
10、朗诵要提倡(),要摒弃()。
11、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会写。
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