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教师基本功测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教师基本功测试
一、填空题
1、工具性 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__听__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_中进行。
13、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 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4、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0、(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24、在1—2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 和 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5、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会写 800~1000 个左右。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中会写 2000 个左右。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会写 2500 个左右。
26、新课标1~2年级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9、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30、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3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组织_者和引导者。
32、第一学段:
(一)识字和写字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_启发式_、_讨论式_教学。
二、判断。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
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3)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五、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六、阅读:
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第一、二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第三学段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课外阅读总量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七、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7、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8、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9、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0、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四、观点论述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5、《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6、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7、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敬佩白骨精” 的个性化解读,这其实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深,所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8、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书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
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9、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把语文学好,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答:不赞同。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正因为这样而显得特别重要。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素质、实现创造性的跨越平台。作为第一线的课堂实施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和所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样,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只要我们是有心人,只要愿意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断收获精彩。
10、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就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 答:《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的要素就包括语文知识。《新课标》中是这样表述的: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一表述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一是仍然要学习语言知识,但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接受程度,要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随文学习,而不是概念的演绎;二是“不求系统和完整”,也就是不要把大学生中文系要学的汉语的系统知识全都下放到中小学,而是要根据需要适当教学;三是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小学语文学习是以语言运用主的,而不是以语言运用规律的研究为主的,因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必须重视语言环境。新课程改革也好,传统教学也好,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淡化语文知识的教学,只不过是从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不再像过去那样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教学是可有可无的。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常用标点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仅供参考)
11、“„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写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是一种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观。当然,“自主”并不是指那些无节制地沉湎与学业以外的活动,放任自流的行动方式,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也管不着的“天马行空”式的学习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缺乏有效支持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履行这种方法。所以如果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支持性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了“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除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串联教学环节、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教师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包括:(1)组织:组织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2)教学:教师应提供学习目标或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提供反馈,解释学习中的理论概念。(3)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向更独立、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的过渡。总之,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
1、工具性 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__听__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_中进行。
13、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 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4、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0、(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24、在1—2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 和 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5、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会写 800~1000 个左右。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中会写 2000 个左右。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会写 2500 个左右。
26、新课标1~2年级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9、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30、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3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组织_者和引导者。
32、第一学段:
(一)识字和写字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_启发式_、_讨论式_教学。
二、判断。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
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3)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五、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六、阅读:
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第一、二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第三学段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课外阅读总量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七、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7、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8、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9、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0、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四、观点论述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5、《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6、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7、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敬佩白骨精” 的个性化解读,这其实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深,所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8、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书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
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9、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把语文学好,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答:不赞同。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正因为这样而显得特别重要。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素质、实现创造性的跨越平台。作为第一线的课堂实施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和所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样,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
发与利用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只要我们是有心人,只要愿意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断收获精彩。
10、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就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
答:《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的要素就包括语文知识。《新课标》中是这样表述的: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一表述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一是仍然要学习语言知识,但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接受程度,要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随文学习,而不是概念的演绎;二是“不求系统和完整”,也就是不要把大学生中文系要学的汉语的系统知识全都下放到中小学,而是要根据需要适当教学;三是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小学语文学习是以语言运用主的,而不是以语言运用规律的研究为主的,因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必须重视语言环境。新课程改革也好,传统教学也好,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淡化语文知识的教学,只不过是从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不再像过去那样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教学是可有可无的。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常用标点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仅供参考)
11、“„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写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是一种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观。当然,“自主”并不是指那些无节制地沉湎与学业以外的活动,放任自流的行动方式,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也管不着的“天马行空”式的学习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缺乏有效支持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履行这种方法。所以如果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支持性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了“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除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串联教学环节、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教师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包括:(1)组织:组织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2)教学:教师应提供学习目标或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提供反馈,解释学习中的理论概念。(3)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向更独立、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的过渡。总之,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2011年版)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请将答案工整地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计20分)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工具性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 的整体提高。
4.、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5.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 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6.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7.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第二、三学段定位于,第四学段定位于写作。
8.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话、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9.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提倡少,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
10.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 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计30分)1.语文新课标的目标体系中,九年一贯四个学段是一个纵向结构,此外,还从五个方面设计了横向结构。以下哪项不是横向结构中的内容:()
A、识字与写字
B、汉语拼音
C、口语交际
D、综合性学习
2.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建议:()A、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D、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新课标评价建议:()
A、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B、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C、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D、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4.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语文实践
B、知识传授
C、积累感悟
D、语感训练
5.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
B、训练
C、熏陶
D、积累
6.汉字识写兴趣的培养难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A、与写话、习作的结合 B、与阅读的结合 C、科学的分析字理 D、与反复书写结合
7.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是在哪个学段提出的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8.关于写字评价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B、第三学段要开始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
C、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D、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9.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A.学生、教师 B.学生、教师、文本
C.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 10.“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是()阅读的要求。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1.在第三学段学生开始学习阅读简单的(),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A、连续性文本
B、非连续性文本
C、数字化文本
D、所有文本
12.小学生毕业时课外阅读总量应不低于()
A、80万字
B、100万字
C、145万字
D、260万字
13.第二、三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左右。A、8次
B、7次
C、16次
D、14次 14.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B、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要讲授口语交际知识。
C、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D、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15.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B、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C、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D、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但不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每题1分,计20分)
1.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2.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3.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4.“学会汉语拼音。能熟记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这是第一学段的目标之一。„„„„„„„„„„()
5.语文新课标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建议低年级要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这是第二学段的识字目标之一。„„„„„„„„„„„„„„„()7.第三学段要求: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8.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9.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10.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之一。„„()
11.朗读要提倡自然。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12.三四年级学生应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3.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14.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15.附录3中“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提到有关的名称,是为了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不必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16.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而不是为了改善教师教学。„„„()
17.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18.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19.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20.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四、案例分析题。(任选两题作答,按两题计分。每题15分,计30分)...........【案例1】《云、电、风、雨》识字教学片断
片段一: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夏天下雷暴雨的情景吗?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看图拼音识字”(揭示课题)
师:我这儿还有一段下雷暴雨的录像,你们喜欢看吗? 生:喜欢。
(生看录像,只见烈日当空,乌云翻滚,渐渐地遮住了太阳。天气闷热,人们起劲地摇着蒲扇,还是汗流浃背。电光闪闪,雷声隆隆,起风了,而且渐渐地大起来。大树被狂风吹得东摇西晃,豆大的雨点落下来,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哗——大雨倾盆,雨脚如麻。)
师:你们在录像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乌云遮住太阳。生:我看到了电闪雷鸣。
生:我看到大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
生:我看到大雨哗哗地下了起来,下得很大。
师:小朋友说得很好。老师根据录像编了一首儿歌,并在汉字上加了拼音,看哪个小朋友能够借助拼音,把这首儿歌读出来。
(投影拼音儿歌:乌云遮太阳,电光闪闪亮,狂风呼呼吹,大雨哗哗响)师:请小朋友先练习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生自由读儿歌)
师:请哪个小朋友读一读?
(指名两个学生读儿歌)
师:要注意“闪”是翘舌音,咱们一起读。
(生跟着齐读)师:在这首儿歌里边有我们今天要学的四个生字。请小朋友按照我们平常五步自学的方法来学。看哪个小朋友最先学会。片段二:
师:请小朋友看看,还有哪个字比较难写? 生:“风”字比较难写。
师:“风”怎么写?(教师领写)先写一撇,再写横折弯钩。师:这个笔画在哪里学过? 生:“九”字带横折弯钩。
师:(出示“九”)“风”的横折弯钩和“九”的横折弯钩有什么不同? 生:“九”的横折弯钩弯得很,“风”的横折弯钩是斜下来的。师:“云”字怎么写?哪个小朋友能用简便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生:我用减法记住:“去”字去掉一竖就是“云”。
(教师板演“去”字,然后再去掉一竖变成“云”)师:谁能想个办法记住“电”字的写法?
生:我用加法记住这个字,“日”字加上竖弯钩就是“电”。„„
请用语文新课标中有关识字写字教学理念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案例二】《春联》教学片段
在教学完春联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出示4组练习,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在完成基础的练习之后,可以尝试拓展练习。
各组学习任务如下:
1组:“我会写春联”。合作为班级和家里写一两副春联。
2组:“我会对下联”。“老师像园丁呕心沥血”(挂在学校门口);“和谐动听声律美”(描写春联的,在书上找一找)。给这两副春联补上下联。
3组:“我会补春联”。出示:风抚千条柳,雨()万朵花;骏马()千里,吉羊进万家)小组讨论,可填哪些字,从感情上比较一下哪个字最恰当。
4组:“我会找春联”。给4组的同学提供几副打乱的春联,让他们根据春联特点把春联对起来,并上台领大家齐读。完成后交流汇报。
请用语文新课标中相关教学理念对以上教学设计进行分析。【案例三】:一位三年级农村孩子的习作
我的理想
阿爹还没走的时候(当地人称人死为走),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当一条狗,天天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都不怕了„„
语文老师评语:这也叫理想?这也叫作文?
试从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案例 】分析(15分)(注:先填写案例号,再作答。)【案例 】分析(15分)(注:先填写案例号,再作答。)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模拟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模拟试题(仅供老师们参考)
一、填空题
1、《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________,她的童话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
2、《橘颂》的作者是________。
3、老舍原名是___舒庆春_____,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戏剧、散文,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
《四世同堂
》等,话剧《
龙须沟》、《茶馆
》 《
》等。
4、《穷人》的作者是______列夫.托尔斯泰__________,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战争与和平》《
》和《
》是他长篇小说的三个里程碑,对世界文学有很大的影响,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选自《
游山西村 》,作者是“(陆游)
6、《鸟的天堂》、《海上日出》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激流三部曲》分别是
《
》、《
》、《
》,他的《爱情三部曲》是《 雾》、《雨》、《电
》、《
》、《
》
7、叶圣陶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社会活动家,小学课本中选用了他的散文《
》
8、《麻雀》选自《
》,作者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国杰出的作家。
9、《瀑布》的作者是(),文中写到 :“还没(),先听见(),好像(),又像()。”
10、欲穷千里目,()。出自古诗《
《登鹳雀楼》
》,作者是:(王之涣所写)。
11.查字典
“举”的部首是,“辉”的部首是
,“够”的部首是。
12.古诗积累
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李商隐(作者)
无题(题目)
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 唐
(作者)
杜甫
(题目)
13.接写名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
“会当凌绝顶,”
14.情景中运用古诗
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题。
15.当许多城市居民彩电、冰箱、空调都齐备的时候,这边远山村才开始看
黑白电视,真可谓“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____”。
16.我国的广告业,起步迟,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之势。
17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部分留学生座谈会。
(1)
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____。”
(2)
甲同学的发言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_____天涯共此时________。”
(3)
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4)
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杜甫的诗句:“_______露从今日白_____,月是故乡明。”
(5)
丁同学的发言引用了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
(6)
戊同学的发言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18默写古诗
张继的《枫桥夜泊》
19.写出两句教育自己或别人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
20..学习或工作失败了,我往往用
激励自己。
教材理解
21.下列人物曾出现在小学课本的哪些课文中,请写出。
李大钊
居里夫人
武松
曹操
金吉娅
伦纳德夫人
杨利伟
田忌
让 彼浩勒
22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选自安徒生童话的有
《温暖》一文然我们感受到周恩来的()品格,《一夜的工作》让我们感受到周恩来的()。
下列成语是从有关诗句里引申出来的,请你在下列括号里填上与该成语有关的两句诗。
①红豆相思()王维
②千呼万唤()白居易
③源头活水(((划)朱熹 ④司空见惯)刘禹锡 ⑤卷土重来)杜牧 23.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
鼎:
凹:
24.把正确的字写在()里 迫不急待()穿流不息()
凭心而论()
世外桃园()再接再励()
一愁莫展()
如愿已偿()
2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哀()遍野
管中窥()
爱屋及()
泥()入海
一箭双()
为()作伥 噤若寒()
()头微利
门可罗()
二、选择题
1.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不寒而栗 不毛之地 B.不醒人事 不孝子孙 C.惨绝人寰 沉鱼落燕 3.我国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5.教师备课应做好三方面工作,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A、编写教案
B、设计教法
C、设计板书
D、做好备课计 6.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7.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洛克
8.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10.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B.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
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飘流记》。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11.“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的“不教”的?(只写字母即可)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答______________。
12.九寨沟在我国的那一个省()
A、浙江
B、广西
C、四川
D、河北
13.修改病句:大家庆祝张岩评上了“学校智慧之星”。正确改法的一组是()
A.大家祝贺张岩评上了“学校智慧之星”。
B.大家庆祝张岩被评上了“学校智慧之星”。
C.大家庆祝张岩评上了我们“学校智慧之星”。
14.修改病句:两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正在我校展出。判断下列改法正确与否。
A.刚出土的两千年前的文物,正在我校展出。()
B.刚出土的文物,正在我校展出。()
C.两千年前的文物,正在我校展出。()
15.小语教材中介绍异国风光的是()。
A.《观潮》法国B.《威尼斯的小艇》意大利C.《雅鲁藏布大峡谷》尼加拉瓜
16.下面作家与作品相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冰心的《朝花夕拾》
老舍的《骆驼祥子》
高尔基的《童年》
B.鲁迅的《朝花夕拾》
吴承恩的《西游记》
高尔基的《童年》
C.高尔基的《童年》
老舍的《骆驼祥子》
鲁迅的《繁星•• 春水》
17.下面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句诗选自朱熹的《春日》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选自杜牧的《忆江南》
C.“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句诗选自王之涣的《江畔独步寻花》
18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倔强(juéjiànɡ)
坚强(jiānqiánɡ)
勉强(miǎn qiánɡ)
B.漂流(Piāoliú)
漂亮(Piàoliɑnɡ)
漂洗(Piǎoxǐ)
C.出差(chūchāi)
差距(chà jù)
参差(cēncī)
19..下列成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4分)
(1)利令智昏
(2)犬马之劳
(3)息事宁人
(4)度德量力
(5)洗耳恭听
(6)步步为营
(7)富国强兵
(8)闻过则喜
(9)天网恢恢
(10)泽被后世
(11)天理昭彰
(12)完璧归赵
(13)图穷匕现
(14)负荆请罪
(15)青出于蓝
(16)众口铄金
A.(1)(8)(7)(9)
B.(11)(3)(7)(4)
C.(10)(15)(12)(16)
D.(5)(13)(6)(14)
20.下面没有错误的句子是()
A.下课了,立刻跑到了操场上。
B.妈妈说前面的那个人大概一定是邻居张大妈。
C.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庆贺喜迁新居。
D.我们要武断地处理事情。
三、判断题。
1.“春望”意思是望春天。()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中的“将军”指的是汉朝的将军李广。()
3.詹天佑修筑铁路时,遇到山势高、云层厚,就采取“人”字形线路。()
4.《蜀僧》中的富和尚“欲之南海”却“犹未能也”的原因是缺乏勇气和信心。()
5.选择:《题林安邸》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
6.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高年级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的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7.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高年级学生累计识字3000个并会写。()
8.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9.课标规定从高年级开始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0.《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学者王应麟编撰的。()
四、阅读。
家园如梦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
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的坟头。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
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桠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地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屋左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某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天堂;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
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1、结合文意,说明“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中的“诱惑”“折磨”的具体含义。
答:
2、第二段里,“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中“我的心事”具体指什么内容?
3、题目中、文章中的“家园”具体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将文章内容组织在一起的?
4、作者是怎样描写母亲和父亲的,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
4、面对如梦的家园,作者为什么愿将自己攀援成一株“牵牛”?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回眸人生,从心灵深处唱出了一首成人后的人生经历中至真至纯的亲情颂歌。这颂歌不仅温暖着作者所有的日子,亦吹皱起读者感情的涟漪。
B.作者用饱醼深情的笔墨,点染着文章的主题:山村、庭院、古井、母亲„„而这普通的一切又演绎着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
C.作者写的父爱,如山般崇峻,如石般深沉,作者简洁的叙事中的无言的父爱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
D.作者主张生活就是生生死死的打拼,无论自己努力得到了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要轻松,要乐观。
E.文章结尾运用博喻,将家园比喻成棉袄、布鞋、雨伞、烙饼、绒线,是在强调家园对游子有重要意义。
6、童年,是每个人心中难以忘怀的梦。写一段话,表达你对自己童年的感受。
7、请写出三个完整的关于故乡或母爱的古代诗句。
五、习作。(二选一或自定内容写)
1.在你的从教生涯中一定有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你把它写下来,作为你对从教以来的一个回顾。题目自拟,书写要认真,卷面要工整。
2.写自己熟悉或印象深的一个人,在叙述事件时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题目自拟,书写要认真,卷面要工整。
上一篇文章: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两学考试)试题之一(附答案)
下一篇文章: 30秒清除你电脑中的垃圾(使你电脑急速如飞)(高手已测)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30秒清除你电脑中的垃圾(...现代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整办...2009年校网站新年致辞
翰林小学学生冬运会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
一、基础知识:(31分)
1、请你默写韵母表或整体认读音节表(4分)
2、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ān yǎnɡ jiã zîu ǒu ěr pî zài mãi jiã
()()()()dǒu qiào luî yì bù juã ɡū lîu ɡuǎ wãn()()()
3、选择正确读音(6分)
支支吾吾(wū wú)希冀(jì yì)匀称(chân chânɡ)攒在一起(cuán chuán)济南(jǐ jì)勉强(qiǎnɡ qiánɡ)戛然而止(ɡā jiá)一匹马(pī pǐ)崇高(chïnɡ chǒnɡ)裙袂飞扬(mâi kuài)脊背(jí jǐ)谬论(niù miù)
4、补充词语(4分)
初出茅()流光()彩()透心脾 大名()锱铢()风尘()文质()朝朝()
5、请你填上合适的词(3分)发挥()发掘()发起()性情()性质()性能()
6、形近词组词(4分)
揭()虐()敛()钝()竭()需()俭()盹()褐()虑()险()纯()
二、基本技能:(32分)
1、补充词句(4分)①纸上得来终觉浅,②,人情练达即文章。③千淘万漉虽辛苦,④落红不是无情物,2、填空(7分)
①躁 燥 噪: 热 音 急 干 烦
②慕 幕 暮: 色 银 羡 布 夜 降临 ③辨 辩 辫:一场 论 真假难 梳 子
3、请你写出一首毛泽东诗词(4分)
4、补充词语(12分)
壮丽的()幽静的()精致的()艰巨的()起伏的()脆弱的()柔美的()快乐的()幸福地()勇猛地()顽强地()狼狈地()愤怒地()耐心地()热情地()不安地()打扮得()打扫得()考虑得()描写得()高兴得()伤心得()照顾得()激动得()
5、填写人名,通过成语引出人物的主人公(3分)卧薪尝胆()精忠报国()闻鸡起舞()
铁面无私()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6、修改病句(2分)
①老师纠正了我的错误的不正确的说法。
②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行为。
三、阅读世界(17分)一千张糖纸
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外婆家住。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一个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的种种游戏使外婆更不安宁了,笑呀、闹啊,四合院里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表姑在外婆家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累呢?”我们互相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呀,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来没想过。表姑又说:“你们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你们为什么不去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向我炫耀过,她有几十张美丽的糖纸。可我不喜欢糖纸,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的。世香却来了兴致:“你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你们各攒够一千张糖纸,我就给你们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我们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被今天的孩子所稀奇,但在我的童年,表姑的许诺足使我们激动很久,那是怎样的一笔财富,那是怎样的一份快乐。
从此我和世香不再吵吵闹闹,外婆家也安静如初。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遗弃在角落里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有时候我们会追随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个老半天。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用来买糖纸,这样也只能用来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嗓子让糖齁得生疼。我们还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候带孩子来买糖吃的大人,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我们把又脏又皱的糖纸带回家,在脸盆里仔细泡干净,然后一张一张贴在玻璃窗上,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说:“狗呢,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待她不笑了才说:“表姑逗你们玩的,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安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这时,我突然觉得很累。原来大人们常说的累,就是胸膛里那颗心突然加重了。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到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了,但孩子不可以欺骗,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我已经长大成人,可是所有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吗?
1、比一比,组词语。(4分)
壁()飘()嫌()骗()碧()瓢()歉()遍()
2、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使表达的意思不变。(2分)所有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吗?
3、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回答。(2分)
4、“表姑”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我们”又为什么攒呢?(2分)
5、文章开始说累距离“我们”很遥远,结尾说“我突然觉得很累”。你怎样理解?(2分)
6、“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从这句话看,她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分)
7、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3分)
四、写作天地(20分)
每个人都有过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不管它是大还是小,被人承认还是不为人知,都会感受颇深,难以忘记。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记下你的一次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写出自己的心理体验。全文不少于400字。
五、案例分析:
结合你对新课程的认识,写出对该课堂片断的评论。师:(启发引导)那个种葫芦的人由于不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还不听邻居的劝告,没有得到可爱的小葫芦。假如你明年种了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会用药打死虫子。
生:还不能随便买药,要不然会伤害叶子和葫芦。生:我使用杀虫剂。
师:看来,大家懂得的知识可真多呀。把我们的语文教学联想到实际生活中去了,真值得夸一夸。(全班夸奖说得好的同学)生:我会听邻居的意见或去问别人。生:让爸爸妈妈帮忙。
师:你们在课文中受到的启发可真不小哇。生:我用开水把虫子烫死。
(教师哗然一片,议论纷纷:那不把叶子烫熟了吗?葫芦与叶子可是有很大联系的。)生:我会网很多七星瓢虫,放到叶子上吃蚜虫。师:你的思想真是与众不同,夸夸他。(全班一起夸)生:我用手捉虫子,然后踩死。(众多学生反问:你捉得完吗?)生:(说捉虫子的同学发言)我天天去捉,总有一天会捉完的。生:我发明一种吸虫的机器,专门吸叶子上的蚜虫。生:我用烂菜叶去引走蚜虫。
师:蚜虫也想美餐一顿,吃到新鲜可口的嫩叶,你的烂菜叶它感兴趣吗? 生:(摇摇头)那我用新鲜的嫩叶去引走蚜虫。生:我重新种葫芦。
部分学生笑着说:你重新种葫芦,那叶子上又生了蚜虫怎么办呢?(说要重新种葫芦的学生耷拉着脑袋。)
师:老师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肯定还会想出更好的办法。生:我专门找消灭蚜虫的书帮忙。师:你真是一个肯钻研的学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