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座右铭
古文座右铭1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2、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轻诺必寡信。——《老子》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6、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8、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9、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0、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玄《傅子·通志》
1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4、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16、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9、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0、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21、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22、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3、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2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25、修辞立其诚。——《周易·干·文言》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2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3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3、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34、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35、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3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3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潜书·讲学》
40、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41、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4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4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45、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录》
4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47、君子强学而力行。 ——杨雄《法言·修身》
4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49、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5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51、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
52、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5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5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55、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贾谊《新书·审微》
5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
古文座右铭2
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三、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四、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七、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八、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十、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十一、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十二、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十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十四、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十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十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十七、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十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十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二十、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二十一、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二十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二十三、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
二十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十五、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二十六、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二十七、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二十八、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二十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三十、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三十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三十二、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三十三、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三十四、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三十五、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
三十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十七、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三十八、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
三十九、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四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四十一、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四十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四十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十四、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古文座右铭3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1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1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
15、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7、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1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0、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2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2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9、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3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3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
3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3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9、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4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4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4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43、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4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8、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4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
5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5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
5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5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5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5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6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6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6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6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6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69、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
70、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7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72、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7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4、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7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7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8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81、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8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84、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8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8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87、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8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8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9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9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9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93、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9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9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嘁嘁。
9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9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9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99、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00、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101、花开时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0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古文座右铭4
一、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二、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三、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五、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六、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七、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八、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十一、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十二、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十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十四、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十五、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十六、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
十七、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十八、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
十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十、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二十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二十二、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二十三、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二十四、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
二十五、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二十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二十七、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二十八、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十九、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
三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三十一、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三十二、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三十三、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三十四、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三十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三十六、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
古文座右铭5
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四、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七、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八、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九、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十一、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十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三、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十四、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十五、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十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十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十八、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十九、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十、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
二十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二十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二十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二十四、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二十五、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二十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十七、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二十八、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二十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三十一、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三十二、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十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三十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十五、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三十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三十七、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十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三十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十、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四十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十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十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四十四、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四十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四十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文座右铭6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7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7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76.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7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
7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8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8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82.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
8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8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8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88.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9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9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9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9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9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98.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9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0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10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10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人京使〉)
10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
10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10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1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1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1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1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古文座右铭7
【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4】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文嘉《今日诗》
【5】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
【8】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
【9】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10】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1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7】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9】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0】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23】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24】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25】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6】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27】 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28】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9】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0】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31】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3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3】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4】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5】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6】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37】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朱经
【38】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9】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0】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41】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3】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4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5】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46】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酒以成礼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2.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3.次非杀蛟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 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船人曰:“未 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 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4.大脖子病人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5.高阳应造屋
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6.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7.功名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8.目贵明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9.自知之明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10.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11.稼穑艰难
古人欲知稼穑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
12.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暧而惰裁衣也。
13.孙泰轶事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14.蔡磷坚还亡友财
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15.王恭从会稽还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16.钱太守断鹅
万历中,钱若赓守临江,多异政。有乡人持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耳。”乡人讼于郡。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无不惊讶。已退食,,使人问鹅供状否?答曰:“未。”少顷出,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因指一鹅曰:“此乡人鹅。”盖乡人鹅食野草,粪色清;店鹅食谷栗,粪色黄。店主伏罪。
17.博学之,审问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18.杀身成仁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19.弃书捐剑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20.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21.病痞
余病痞且悸,谒医视之,曰:“惟伏神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yù)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戍然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22.司马光勤学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23.昔有长者子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24.岳飞二三事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 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 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5.和尚敬茶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26.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27.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