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范文3篇1
一、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使文化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而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六大提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泸西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加快全面建设泸西小康社会进程的战略需要。
文化产业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也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并将日益显示出它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走向小康阶段时,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会急速增长。目前,泸西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方面,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云南省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红河州则力图建设民族文化大州;另一方面,随着我县及周边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越来越大,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一个非常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形成。这是我县面临的一次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如果能够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及时认识和充分把握这个历史机遇,就能够抢占发展先机,分享文化消费这个跨世纪的新型超级市场。县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有泸西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最近县委、县人民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艺术的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的战略眼光。
经济的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支持,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良性互动,是一个具有拉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意义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与文化加速融合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放开手脚,加快发展泸西的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二、推进文化创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创新性、创意性是其最主要的动态特征。产业的整合与发展必须拥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而且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必须时刻运用已拥有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去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去实现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来谋求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⒈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强化产业意识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前提。首先,要把对文化的理解从狭隘和片面的观念中解放出来。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体系的分割,对文化的理解局限于文学艺术,或者由文化部门主管的戏曲歌舞。这种理解显然是片面的。它不仅肢解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损害了文化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认识和发现文化在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中所产生的能动作用,认识文化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还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对人的素质的提高以及对生产力的推动,文化自身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和发挥的意识形态作用等等。其次,要充分认识文化除了具有事业的意义外,还具有产业的性质。据相关资料统计,家最富有的美国产业中有家是文化产业,美国的视听产品已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品(其音像也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日本的娱乐业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也有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不再是制造业,而是文化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指导下,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商品、文化与消费、文化与市场严重分离,人们更多注重的是文化的意识形态作用,而忽视了文化的经济功能;重视文化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或不讲其经济效益,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旧的文化发展观念和模式,随着国际大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越来越显示出不适应。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文化的产业属性,强化产业意识,将文化与现实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改变过去单一的发展模式,在保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其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效益的不断实现和不断扩大,增强文化的发展实力。而且,我县文化资源原生态分散存在的现实,也迫切需要我们强化产业意识,用产业链将其串连起来、推向市场,发挥对经济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第三,要充分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文化就是一种经济、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产业是以精神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环境不构成威胁甚至不造成消耗,并且,文化产品价值还具有增值效应,如果开发得当,往往可以产生很大的投入产出比,文化产业是具有极大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的产业。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弘扬和实践埋头苦干、创新实干、率先垂范的泸西精神,努力培植适应县情、符合市场需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文化产业,不断开创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⒉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消除体制障碍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目前文化体制上的弊端,核心是文化产品生产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突出问题是文化产品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要解决和消除这些影响和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问题,就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首先,要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政府要切实转变管理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做到三大转变,即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从主要管理国办文化事业单位向管理整个文化事业转变,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管理转变。也就是从管微观转向管宏观,一管宏观规划,二管制定政策,三管执法监督。同时,要积极引导组建各种文化行业协会,发挥其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内引外联促进交流的功能和作用。其次,要实行分类管理。按照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划分为公益型、公益经营型和经营型三类来进行分类管理,把其中的经营型文化项目,诸如文艺演出、图书发行、文物管理、电影行业等剥离出来,推行企业化管理,实行企业化运作,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期分批改造和组建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的文化企业。把人员招聘、资金筹集、市场开拓和生产经营权全部交给企业。属于党委、政府交予的特殊职能和专项任务,由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政府拨款由养人头、养单位变为养项目、养事业。第三,要对投入进行大胆改革。要大胆地让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等非国有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除国家明令禁止社会力量进入的领域外,其他的演出市场、图书发行、音像连锁、文化设施建设等领域都要打破所有制限制,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政府要积极引导和开发各种社会资本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投资热点,在继续鼓励民办教育、民办科技等的同时,大力兴起民办文化的热潮,支持各种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印刷、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第四,要实施整体联动。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体育、旅游、信息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大格局。在我县,要特别注重抓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借旅游,文化能开拓市场,搞得更活走得更远传承得更广泛;借文化,旅游能增添内涵提升档次涵养商机。民族民间传统艺人要进入旅游业,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要进入旅游业,围绕旅游业开发更加丰富、更有品位的文化产品,旅游企业也要研究文化开发文化,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补双赢。
⒊大力推进品牌创新,打造文化精品
实践证明,社会化运作、项目化管理、品牌化推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推出一批能够代表泸西文化形象、体现泸西文化特色,具有较高品位和水准的文化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实现泸西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要大力发掘本土文化,促进本土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我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丰富深厚、多姿多彩,但远未得到有效的发掘,未能实现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未能发挥出对经济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我们要组织力量对本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充分揭示出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独特魅力,发掘出本土文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质和优势,找到本土文化与现代化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结合点、突破口和渗透层。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让本土文化得到充分体现,营造本土文化浓郁的氛围。通过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努力把本土文化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使本土文化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巨大的推动力,不断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塑造泸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形象。其次,要注重培育强势文化活动和强势文化品牌。今年初,省委、省政府组织了云南赴京文化宣传系列活动,成功宣传了云南近年来包括文化产业发展在内的各方面建设成果,引起了上至国家领导人、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外国友人,下至普通群众,以及众多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在京城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云南文化旋风,打了一场漂亮的宣传文化战役,成为了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思的活动。为我们组织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我们要充分认识培育强势文化活动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创新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思路和方式方法,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既要做大本地舞台,也要敢登上外面的大舞台,做到内外结合、内外兼修。通过组织开展诸如阿庐生态文化旅游节等强势文化活动,集中宣传展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成果、优势及资源,努力追求宣传文化活动的轰动效应。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云南印象》是这次云南赴京文化宣传系列活动的触点、看点、买点、焦点和兴奋点,由此生发出了其他的很多活动和效果。这也再次深刻启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中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高度重视打造文化精品,带动全局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充分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对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行加工提升,使文化产品既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泸西实际出发,应把小白彝羊头鼓舞作为我县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龙头项目,或者说是领军项目来进行制作和炒作,做成泸西的一张民族文化名片。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借鉴丽江的大型民族歌舞晚会《丽水金沙》和弥勒《阿细跳月》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既要努力提升其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做成舞台艺术精品,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和体现群众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努力营造传承民族文化的氛围。第三,要着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运用科技成果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产品形象,打造文化精品,是许多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探索和实践得出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借鉴和积极尝试的成熟做法。就民族歌舞而言,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声响、灯光、舞美设计来进行创作,来进行精良的制作,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高度统一,营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震撼力的效果,不断开创民族歌舞新的表现形式。
⒋大力推进人才创新,优化队伍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文化产业才能赢得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同样,坚持以人才为本,大力推进人才创新,优化从业队伍结构,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经营和创造。调查表明,缺乏民族文化创作研究人才和现代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一个很大的制肘,特别是缺少领军人物,使得我们的文化建设始终徘徊在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上,必须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要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围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律保护人才。其次,要制定和实施文化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加大人才尤其是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工作。着力建设三支队伍,即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较强的民族文化建设管理队伍,建设一支事业心强、具有真才实学的民族文化创作和研究队伍,建设一支善经营、懂管理、遵纪守法的文化企业家队伍。同时要注意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人的发现、命名和扶持发展工作,把他们在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的独特力量和作用集合并发散出来。第三,要制定和实施引进和激励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吸引外来的文艺家、文化经纪人前来我州共谋发展。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重奖贡献突出的文化工作者和文化企业家。要探索和实践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文化人才资源。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范文3篇2
近日,按照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统一安排,我个人集中时间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入研读了中宣部会同中央台办起草的《台湾问题与国家统一》学习材料。刚才,又认真聆听了两位领导的辅导报告和其他领导的交流发言,很受触动和启发。
在1月2日举行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掷地有声,使国人深受鼓舞和振奋,特别是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祖国和平统一的政策主张,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势,既表达了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共同心愿,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指引。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到,人之相交,贵在知心,要求全党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是无法改变、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我们必须坚定和平统一的自信,坚定祖国必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信心决心,砥砺前行,锐意进取,立足自身职能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今年1月份,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进行了系统阐述,为统一思想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把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落实好,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我个人将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积极履行自身职责,把总书记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提升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战胜风险挑战的重要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大会议上专门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摆在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首位。今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主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的原则理念。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感,绷紧“防风险”这根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关于重大风险的科学判断和工作要求上来,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争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凝心聚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力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
(二)强化风险意识,锻造过硬本领。“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总书记强调,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就要强化风险意识。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要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社会、党的建设等领域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突出特点、变化规律、应对措施和工作着力点,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切实增强认识风险、发现风险、化解风险的本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意志,坚决应对好每一个风险挑战,切实为县域经济高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从严管党治党,夯实基层基础。总书记明确指出“四大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四大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明确提出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管党治党的首要责任,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之以恒地把全面从严治党一抓到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执行、落实落细,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进一步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为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提供坚强保证。
(四)扛起政治责任,勇于担当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作为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在防控风险上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切实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保好驾护好航,特别是今年将紧紧围绕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一主线,全力履行好保稳定、护安全、促和谐的神圣职责,自觉将中央、省市县委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决策部署落实到政法工作中,找准防范化解风险与政法工作的结合点,积极作为,精准发力,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统筹抓好立体防控体系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安全管控等源头治理各项工作,坚决实现中央提出的“五个坚决防止”总目标,以实干实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范文3篇3
在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稿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和省市委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本周我们利用三天时间组织了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期间,我们系统学习研讨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以及近期中央、省市委下发的有关文件,并且观看了《全国时代楷模黄大年先进事迹》《永远在路上》等纪录片。通过这一次学习,进一步加强了集团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达到了深化认识、学思践悟的目的。下面,我就这几天来的学习体会以及会后如何抓好落实,提出几点要求: 一要大力兴起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立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才能避免“本领恐慌”的尴尬。集团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兴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深入学习领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精神内涵、实践要求,不断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点抓好“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集团上下还要兴起学业务、学本领的热潮,当前我们集团承担着供水老旧管改造,新建水厂项目跑办,污水处理厂扩规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各单位都要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履职能力入手,制订行之有效的岗位练兵方案,扎实开展业务能力竞赛等活动,尽快提高每个同志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人才的炼成,始于担当、勤于态度、成于才干、终于人品。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学本领、学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在学业或事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但是在人格、道德、做人上的缺陷,却可能会贻害终身。做人与做事是一种本领,二者密切相连,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不会做事,做人无从谈起;不会做人,做事南辕北辙,只有在做事中才能体会做人的道理,同样只有在做人中才能体会做事的意义。因此,只有保持良好的人品和高尚的人格,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更大的成绩。二要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要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让担当作为的干部有平台、有空间、有干头、有盼头、有奔头,让那些慵懒无为,不敢担当的干部无立脚之地,没有位置可坐。有担当才能挑重担,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近期市委根据上级精神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的问题。当前,新建水厂的建成投用,水价新政策的出台落实,市区供水管的升级改造,污水处理的市场拓展等,这些利好是机遇,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要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按照集团的统一部署,迅速形成真抓实干、不等不靠的思想共识,各级党组织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按照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的原则,大力营造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树立靠素质立身、靠能力担当的理念,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积极培育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核心的工匠精神,专注所在部门,专注自身岗位,心无旁骛做好本职工作。让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成为集团各级干部的鲜明特征,让人人敢担当、人人善作为成为新时代集团的主旋律。三要大力弘扬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秉公用权、廉洁正派的工作作风。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政之所兴,在顺民意;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所在,没有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共同奋斗,就没有我们党的发展和壮大。作为担负省会经济发展重要保障任务的水务企业,我们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观点,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要把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理念体现在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紧紧围绕“双创双服”和“4+4”产业发展,对标同行业先进水平,找出差距和不足,吸收好的经验和做法,围绕广大群众的现实需求,加快智慧水务建设,逐步开发上查询、缴费、报修等更多的便民业务,逐步实现全面监测、提前预警、提前检修,解决供水管的跑冒滴漏问题。切实用现代科技手段弥补工作上的不足,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我们还要大力弘扬秉公用权、廉洁正派的工作作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属于人民,权利来自人民,要始终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保证权利的正确行使,这样才能赢得广大职工和用户支持。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防微杜渐,切实筑牢廉洁从业的坚固防线。国辉书记强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砸死压实党建政治责任,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以责促行,严格履行抓党建、转作风的政治责任,对职责范围内的事,要强化“不抓不管是失职”的意识,理直气壮地抓,一丝不苟地管。同志们,新时期、新任务给我们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落实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征程,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以此次学习会为契机,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企业治理统一起来,使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以过硬的素质,优良的作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推动集团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第二篇: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
在XX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主持发言
10月26日至30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在南昌胜利召开。会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今后五年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吹响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嘹亮号角。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用省党代会精神统一师生思想,凝聚师生智慧,激励广大师生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为此,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今天举行专题学习会,由校党委副书记何小平同志和省党代会代表、学校数信学院杨健夫同志为我们传达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首先,请XXX为我们传达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大家欢迎。刚才,XXX同志为我们传达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让我们对省党代会召开的背景、重要意义,对江西省今后五年的目标要求、工作任务有了深刻的认识,收获很大。
当前,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是摆在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学习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大会的主题、奋斗目标、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以省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新的契
机,大力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工作创新,努力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要把学习省党代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提振精神的过程,变成提高认识、提升境界的过程,变成思考问题、完善思路的过程,变成增强本领、推动工作的过程。
要利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组织专题学习,通过座谈会、研讨会、讲座等形式,引导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省党代会精神。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专题讲座、班会、党团活动等形式,在广大学生中宣传省党代会精神。
第三篇:在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主题发言
在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研讨上的讲话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0年3月16日)
同志们:
按照中央和集团党委统一部署,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刚才,杨总、宣书记等领导对学习《条例》谈了感受,对加强公司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提出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我完成赞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2016年10月,召开了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论述了国企发展的规律所在,深入回答了国企党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九大党章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次,党中央又创造性了印发“条例”,这在我们党是第一次,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中央对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系统、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下面,就《条例》制定的意义、遵循、特点进行简要说明,也谈一谈个人学习《条例》的几点感受:
一、深入学习贯彻《条例》,必须要弄清印发《条例》的重要意义、主要遵循原则和主要特点
——制定的背景、过程及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党中央要求,2018年下半年,中组部着手开展《条例》起草工作。起草组深入学习、系统梳理中央有关政策规定,先后到21个省区市、119家国有企业实地调研,访谈座谈356名地方党委组织部、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国有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形成初稿后,广泛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企业共124个单位意见。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条例》稿。12月30日,党中央印发《条例》。《条例》是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条例》的制定实施,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定《条例》的主要遵循原则。一是贯彻党中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有关部署。二是坚持系统集成。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充分吸收已有制度成果,结合企业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做到与已有政策有机衔接、相互贯通。三是强化问题导向。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及新一轮央企巡视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措施办法。四是注重继承创新。适应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要求,把长期以来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固化为制度规定。对需要深入探索的,提出原则要求,留出政策空间。
——《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条例》共9章41条,涵盖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条例》阐明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规范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设置,规定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明确了加强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关系,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对“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决策把关、干部人才工作、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强调了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完善国有企业党内民主和监督体系,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保障等方面也作出规定。
总体上看,《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密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实际,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理论、实践和制度成果,回应了基层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具有较强指导性和操作性。
二、深入学习贯彻《条例》,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政治引领,助推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一)必须要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增强“四个意识”,最关键的是树牢“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定“四个自信”,最根本的是听党话、跟党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两个维护”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将“两个维护”具体化,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政治纪律,增强党性观念,始终做到“五个必须”和“四个服从”,确保与党中央步调一致、行动统一。具体而言,我们国有企业“两个维护”最直接的行动,就是坚持举旗定向、强根固魂,坚定落实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信心和决心,始终把牢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全面夯实管党治党基础,切实增强“抓党建、促发展”的实效,推动公司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要深入落实集团公司“两商”战略和“12355”发展规划,推进公司“三四五”发展规划,努力加快把公司打造成为集团华东地区煤电一体化示范基地。
(二)必须保持政治上的头脑清醒。作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我们要带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不良思想和错误言行面前亮明态度、坚决制止。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觉悟、政治本领、政治素养,做“五个过硬”的干部。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班子成员,要善于把正方向、把握大势、把控全局,加强政治历练,保持政治定力,善于政治决断,防范政治风险,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和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务相适应,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做“头雁”,在推动公司改革发展中打“头阵”。要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和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牢记“为党工作”的使命,始终做到对党忠诚老实,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好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三)必须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要将落实《条例》与落实党章第33条规定相结合,突出党委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履行好《条例》明确的国有企业党委“七项职责”。要充分落实党委在重大决策中的决定权、把关权,把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确保党的意图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要深入落实《公司党委工作规则》和“三重一大”制度,落实党委前置研究程序,把好政治关、政策关、程序关,确保党组织在重大决策和重要干部任免上说得上话、做得了主、拍得了板,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政策在国有企业的贯彻执行。要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结合《条例》规定和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实际,认真谋划公司及主要二级单位集中换届选举工作,科学确定党组织委员名额,周密做好党代会的筹备、准备和组织实施工作。要聚焦公司改革发展中心工作、聚焦公司各项任务指标、聚焦安全生产经营现场管理每一环节,为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深入学习贯彻《条例》,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要进一步加强三基建设,筑牢党建基石。要认真落实《条例》规定的“组织设置”“党员队伍建设”等具体规定,坚持“四同步”“四对接”,结合《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及集团党委加强“三基”建设要求,动态调整基层党组织,必须做到“应建尽建”“尽换尽换”。要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司及所属二级单位机关党建工作的通知》精神,以部室为单位优化设置机关党支部。深化“四强五好六有”示范党支部建设,择机召开一次基层支部建设现场交流会,在巩固公司级示范党支部建设的基础上,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公司级品牌党支部。要着力建强基本队伍。以公司“四定”为契机,选优配齐党务人员,内继续做到示范党务干部培训工作全覆盖。结合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规定,由二级单位党委分期分批对党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跟进完善基本制度。动态跟进党内法规学习,及时对照健全、修订公司党建制度,注重总结党建项目化等具有特色的实践经验,升华固化为规范性制度。
(二)要进一步锻造过硬队伍,激发内生动力。一是建强干部队伍。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司干部管理办法》,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坚持国企领导人员“20字标准”。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关心基层干部特别是在吃重岗位和不出“显绩”的干部,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加强综合考察考核评价,让实干者得实惠,让吃苦者不吃亏。落实《公司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办法》,要强化蹲苗壮骨,防止拔苗助长,把年轻干部放到一线艰苦单位和吃重岗位接受磨炼和考验。二是建强职工队伍。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坚持开展“大培训”工程,修订“三大人才工程”文件,继续举办“乌金蓝领”等各类专题培训班,加大岗位练兵、技能鉴定、技术比武及各类工作室建设力度。适应公司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电力项目等紧缺人才工作。三是建强党员队伍。强化党员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及时转接党员组织关系,按照规定做好离退休职工党员社会化管理。加强党员加强面向一线党员发展,优化党员分布,扩大党员覆盖面,及时消除党员“空白班组”。
(三)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服务中心工作。要提升班子引领力。公司党委要继续抓班子带队伍,优化基层班子成员专业结构、履历经验和年龄梯度,促进优势互补。加强干部横向和纵向的交流,通过多岗位历练打造复合型人才。要坚持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杠杆作用。要践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将忠诚干净担当作为自己的政治底色,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化实践锻炼,提高领导水平和运筹能力。要提升党建源动力。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坚持落实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深入开展形势任务宣讲和时事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中煤“和”文化和新集特色文化,提升推进发展的精气神,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围绕安全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创新实践,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促进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提升服务推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找准切口,精准发力。创新实施“党建+N”管理模式,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培育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手、党员服务队,党员先锋号等平台,在具体业务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实安全生产经营中的党建工作,通过谈心教育、精神激励、人文管理、心理疏导等思想政治手段,提高工作粘合力和管理人性化,更好地促进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
四、深入学习贯彻《条例》,必须要坚持刀刃向内,严抓纪律作风建设,努力建设担当作为过硬队伍
(一)要进一步开展廉洁从业教育。要大力培育廉政文化,促进干净干事、廉洁从业,适时开展公司党风廉政教育警示大会,时刻提醒党员干部要慎权慎欲,筑牢廉洁从业的思想防线。坚持干部廉政谈话制度,增强廉洁从业意识。强化党性锤炼,着力用好、用活公司党风廉政建设主题宣传教育月及“廉政大讲堂”“廉政小课堂”等特色廉洁宣传教育模式,发挥身边典型案例作用。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纳入党委和纪委工作部署,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加强各级干部的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从思想深处拧紧廉洁从业的“螺丝”,把牢第一道关口,增强廉洁从业意识。
(二)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认真落实《公司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的实施办法》等规定,推进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地生根。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完善决策监督机制,严格日常管理,落实《公司“五位一体”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全面监督的合力。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构建全方位、动态化的监督机制,加大对失职渎职行为的责任追究,始终严明党的纪律。紧扣防治结合,结合公司改革发展实际,进一步健全惩防体系,重约束强高压,推进“三个不腐”目标的实现。坚持常长用力,久久为功,零容忍、强高压,坚决落实减存量、遏增量工作要求,以清风正气促进干事创业。
(三)要进一步深化完善纪检工作机制。做实“三个为主”要求,严格落实请示汇报、工作报告、案件报告、重要情况报告等制度机制。纪检工作要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加强对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管理人员的廉政教育,强化对管人、管钱、管物等人员监督。对顶风违纪的言行,从快查处和问责。强化“一岗双责”落实,抓好责任书和承诺书的遵守落实,认真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并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强化党风廉政教育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要强化自身建设,结合“四定”工作,高标准配齐基层纪检专员,集中精力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加强纪检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思想觉悟和履职尽责能力。
(四)要进一步加强巡视巡察问题整改规范基层治理。要坚持举一反三,通过制度完善、管理提升,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科学化。严格实行整改问责制度,坚持严肃问责,对重视不够、履职不力、措施不实、落实不到位的,采取提醒、约谈、函询、通报、问责等方式,督促整改、推动落实,在公司形成从严治党、规范治企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举一反三,加强对国资委巡视集团反馈问题的整改,另一方面要持续用力,加强对去年集团巡察公司反馈问题的未整改完成问题的整改工作,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全面整改到位,同时,要适时对整改完成问题开展“回头看”,杜绝已整改问题改而不绝。
最后,还要特别提醒一下,集团公司党委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集团公司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中煤党〔2020〕45
号),全面真实填报个人有关事项,是我们党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大创新,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如实、及时填报,特别是涉及家庭成员的股票、债券、房产面积等都是重要事项,也是容易出错和不被重视的地方,一点要核实清楚,与房产证、市值等信息一致,请大家务必要高度重视,绝对不能因为填报个人有关事项不清楚、不准确出问题。今天下午,集团公司还要专门对领导干部填报个人事项问题召开会议,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大家在填写过程中,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及时与党委组织部沟通,并向集团请示。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是新时期指导我们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党的建设的重要遵循,也是加强公司党的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要求,公司党委和所属各级党组织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公司班子成员和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用深入落实《条例》精神,全面提升公司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中煤集团迈入世界500强目标,把公司建设成为中煤集团华东地区煤电一体化示范基地不懈努力奋斗!
第四篇: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中央8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即召开常委会组织市四套班子及有关部门进行了初步的学习贯彻。我们总的体会是:一要认清大形势,认清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认清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日益加大的严峻形势;二要把握总要求,就是“四个必须”、“六个更加注重”;三要用足好政策,包括这次省委、省政
府即将出台的18条;四要干好自己事,也就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努力扩大“三大需求”、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并为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能够适应更强竞争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市委、市政府就近期工作排出了30项重点,并明确了牵头人和责任单位,其中在“保增长”这个首要任务上,主要着力点就是围绕扩大“三大需求”来展开。
一、坚持不懈增加有效投入,努力发挥投资对增长的主力作用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对黄山发展来说这是最主要的动力、潜力,但目前力道不够。1~7月份,我市完成投资总额尽管位居全省第八,但增速却不尽如人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有我们工作上的原因,也有现有企业扩张能力弱、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接续少、工业招商大项目缺等原因。贯彻中央8号文件,当务之急、要中之要就是坚持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融资金、以招商兴产业、以投资促增长,更加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不留发展缺口,不拖全省后腿,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投资总额超过330亿元。
第一抓好规划。规划的领先是最大的领先,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高品位的黄山资源,高定位的发展要求,尤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的规划;三条高铁即将建设所带来的全新时空,需要对现有规划进行相应调整、深化;一些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缺乏规划,需要制定并付诸实施;原有一些规划深度不够、操作性不强,也需要修订和完善。再加上其他原因,今年以来我市少上、慢上项目30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增长。因此,抓紧编制和完善相关规划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今、明两年,我们将修订、完善和编制包括市域南部城镇群规划、四县总体规划(修编)等覆盖市、区县和乡镇的总体规划,市新火车站前广场区域规划、南部城镇群综合交通规划等近期重点建设节点规划,市经济开发区总规调整、自驾车游总体规划等城乡发展专项规划,省级及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城乡特色风貌规划等城乡风貌整治规划在内的35项规划,今年力争完成31项,明年完成4项。这些规划一旦付诸实施,将会有利于形成“战略引导规划、规划牵引项目”的良性机制,从而有力有序地推动全市的投资和建设。
第二抓好项目。当前我们的重点就是着力抓好155个省“861”项目和548个投资超1000万元的市“十大工程”项目。续建推进一批,强化对黄山机场改造等477个在建项目的协调调度服务,力争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开工新建一批,确保后四个月再有55个项目开工,特别是全力争取三条高铁年内在我市举行开工仪式。竣工投产一批,在抓好沿浦金属等20个已竣工项目运营投产的同时,着力加快赛力特电源等76个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全部竣工。对接争取一批,争取月潭水利枢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投资计划。谋划储备一批,目前我们初步谋划了五大类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1097个、总投资2506亿元,但总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深度还不够,达到可研报告和项目建议书程度的项目只有147个、投资431亿元,仅占13.4%、17.2%;结构还不优,工业类项目只有223个、投资261.4亿元,仅占20.3%、10.4%;工作还不实,停留在简介和概念阶段的项目有940个、投资2017.3亿元,占了85.7%、80.5%。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项目编制工作,增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四区建设”和“四大体系”构建,继续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的储备项目拿得出、对得准、列得上。
第三抓好招商。我市项目70%以上来自招商,投资70%以上来自引进,引进70%以上来自长三角。“三个70%”的现状,决定着招商引资对黄山来说,是第一抓手。我们的路径是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是资源招商。重点推出茶叶、茶干、茶油、啤酒、矿泉水、枇杷、蚕桑和盆景、徽州“四雕”、祁瓷、矿产等30个特色优势资源项目,有针对性引进一批目标客户。二是以商招商。依托浙江、温州、福建三个商会,并在1200家外来企业中重点选择100家有规模、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通过优质服务和政策激励,鼓励他们增资扩股、引进更多的上下游项目。
三是地块招商。围绕市中心城区、市经济开发区、新安江沿岸、太平湖周边4个重点地区以及西递、宏村、呈坎、潜口、唐模、棠樾、雄村、东黄山等8个重要节点,推出68个优质地块项目,力争实现项目选择最优化、土地收益最大化。四是园区招商。立足十大园区特别是其中的八大工业园区,按照“三个集中”和“三个围绕、一个不上”的原则,力争在新型包装材料、绿
色食品精深加工、机械电子、生物医药、茧丝绸服装、新型精细化工等六大产业上再引进200个以上项目,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五是瞄准大企业招商。紧紧盯住国内外500强企业和拟与我省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的136家中央企业,了解动向、明确取向、把握对接方向,力争有一批企业落户我市投资发展。同时,建好全市互通共享的客商信息库、在谈项目库、推介项目库和招商信息网“三库一网”,把招商基础工作夯得更实,以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抓好机制。我们重点是建立并完善七个方面的项目工作机制。生成机制,我们每年将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前期工作,谋划编制一批重大项目,努力做到可报可批可建的程度,实现项目的梯次推进和滚动发展。责任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份责任”,特别是对33位市级领导牵头联系的138个项目,抓好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头。协调机制,联系项目的市级领导和责任单位逐月、逐季开展调度,对招商引资项目每周一会审,形成各方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服务机制,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流程,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创造良好条件、提供良好服务。督查机制,对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每旬一督查,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实施全程监督。通报机制,对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每月一通报,强化工作推进,促进项目实施。考评机制,把“十大工程”项目建设纳入区县和市直部门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安排1000万元奖励和推动“十大工程”项目建设。
总的来说,在扩大投资问题上,我们主要是坚持以上所说的规划、项目、招商(也包括融资)、机制“四位一体”,去推动投资、扩大投资,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相互促进、实现在应对危机中加快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二、坚持不懈发展旅游经济,努力发挥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驾马车,但对黄山来说,这驾马车主要是外向的、外在的,主要是靠吸引境内外游客所形成的旅游消费来实现。1~7月份,全市共接待游客1111.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2%、31%,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0.47万人次,增长7.6%;创汇1.17亿美元,实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内游快速增长、入境游恢复增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黄山旅游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牢牢把握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趋势和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立足得天独厚的山水、文化、生态、物产、区位、品牌优势,充分发挥纪念小平同志“黄山谈话”30周年系列活动的政治效应和后续效应,以争取设立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动力,以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契机,既立足当前又从战略上谋划好黄山旅游业的大发展,大力推进“五大转变”,明确“十个着力方向”:一是打造精品景区景点,主要是抓好国家5a级景区黄山风景区和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19处4a级景区,充分发挥它们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主要是推进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91个重点项目。三是开展旅游整体营销,主要是继续推进旅游营销“三进”工作,优化配置节庆赛事活动。四是打造旅游新型业态,主要是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节庆赛事、商务会议6大新型业态。五是推进文旅深度结合,主要是加快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文化艺术长廊、特色文化创意园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促使文化渗透旅游、旅游彰显文化。六是大力开发旅游商品,主要是开发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等“四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七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围绕“一圈、一片、一带”,推进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示范项目11个片区、36个主题村落差异性开发。八是加快旅游区域联动,主要是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策应上海世博会,利用泛长三角“15+1”旅游合作平台,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九是整治优化旅游环境,主要是深化“四大整治”活动,提升旅游发展软硬件条件。十是扩大旅游对外开放,主要是发挥黄山口岸综合功能,提供境外游客金融便利,提升黄山旅游外向度,以积极寻求黄山旅游超常规发展、突破性增长,不断强化黄山旅游的新优势和竞争力。
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五个转变的行进路线、十个方面的主要着力点,将可能构成黄山旅游一个时期内的基本工作格局。具体到今年后四个月,我们将主要做好八件事:一是继续总结推广“结对子”、“召开产品对接会”和“发展营销代理人”等“三进”营销模式,在上半年开展40场、进入176个社区、高校和企业进行营销的基础上,再前往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地100个社区、高校和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撬动周末、“十一”黄金周和冬游等重点时段市场。二是再推出50家星级农家乐、20个旅游示范村、20家特色乡村酒店。三是积极主动联合省内兄弟市,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策划整体系列活动,抓好重点客源市场旅游促销;同时积极配合省直有关部门做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四是在上半年成功举办一系列节庆赛事的基础上,办好黄山国际健走节、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黄山国际登山节和祁门国际红茶节等5项节庆赛事活动。五是确保91个休闲类、文化类、体验类、商务类、养生类的旅游项目当年完成投资50.31亿元。六是加紧做好口岸正式开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明年3月底前完成省级验收和国家级验收,历经10多年持续努力,今年8月14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同意黄山航空口岸扩大对外籍飞机开放,这对黄山来说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件事,但必须在验收合格后再对外公布。加紧软硬件建设,以期尽快顺利通过验收。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在今年8月底恢复至韩国、香港的直航包机,做好今年10月至明年3月的临时直航包机申报工作。七是创新开发特色产品,重点扶持20家骨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打造20个拳头品牌产品。八是加强旅游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强力推动服务配套、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的新突破。力争全年旅游总接待人次在全省率先突破2000万、旅游总收入达到166亿元。
三、坚持不懈扩大对外贸易,努力发挥出口对增长的推动作用
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但对黄山来说,这驾马车目前还太小、力量也还太弱,但我们觉得也不能因其块头小而有所忽视,发展总是有个过程。黄山外贸块头小,但增长较快(1~7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9%、居全省第3位)。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好中央和省里的各项外贸促进政策,更加注重培植特色产业,更加注重培育出口品牌,加更注重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力争今年乃至今后几年我市进出口总额均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一是培植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产品、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和机电等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的四个重点出口产业,力争今年分别实现进出口4000万、6000万、7000万和2800万美元,力争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6家、出口超500万美元的产品达到7种。二是打造品牌基地。结合八大优势产业规划的实施,积极推动出口企业和重要基地的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认证,积极争创“嵊峰”服装、“新安源”茶叶等5个出口名牌产品,培育和壮大休宁县茶叶和徽州区服装2个规模化出口基地。三是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和地区性知名展会,鼓励企业“走出去”设立营销网点和开展网上贸易,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非洲、澳洲、东欧、南美等新兴市场。四是用好外贸政策。全力争取落实好国家和省今年出台的9个方面外贸优惠政策,尽快制定我市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真正把各项优惠政策转化为外贸出口实绩,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3亿美元、增长50%以上。
各位领导,黄山在过去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正处于加快建设的关键时期,更是处在充满挑战、负重前行的困难时期,最需要的是齐心协力、埋头苦干,最需要的是继续得到各位领导和方方面面一如既往的关心、指导和支持。我们决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切实抓好年内后几个月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努力为全省“抓三保、赶两湖、超万亿”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谢谢。
第五篇: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
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中央8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即召开常委会组织市四套班子及有关部门进行了初步的学习贯彻。我们总的体会是:一要认清大形势,认清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认清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日益加大的严峻形势;二要把握总要求,就是“四个必须”、“六个更加注重”;三要用足好政策,包括这次省委、省政
府即将出台的18条;四要干好自己事,也就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努力扩大“三大需求”、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并为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能够适应更强竞争的持续快速
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市委、市政府就近期工作排出了30项重点,并明确了牵头人和责任单位,其中在“保增长”这个首要任务上,主要着力点就是围绕扩大“三大需求”来展开。
一、坚持不懈增加有效投入,努力发挥投资对增长的主力作用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对黄山发展来说这是最主要的动力、潜力,但目前力道不够。1~7月份,我市完成投资总额尽管位居全省第八,但增速却不尽如人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有我们工作上的原因,也有现有企业扩张能力弱、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接续少、工业招商大项目缺等原因。贯彻中央8号文件,当务之急、要中之要就是坚持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融资金、以招商兴产业、以投资促增长,更加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不留发展缺口,不拖全省后腿,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投资总额超过330亿元。
第一抓好规划。规划的领先是最大的领先,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高品位的黄山资源,高定位的发展要求,尤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的规划;三条高铁即将建设所带来的全新时空,需要对现有规划进行相应调整、深化;一些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缺乏规划,需要制定并付诸实施;原有一些规划深度不够、操作性不强,也需要修订和完善。再加上其他原因,今年以来我市少上、慢上项目30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增长。因此,抓紧编制和完善相关规划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今、明两年,我们将修订、完善和编制包括市域南部城镇群规划、四县总体规划(修编)等覆盖市、区县和乡镇的总体规划,市新火车站前广场区域规划、南部城镇群综合交通规划等近期重点建设节点规划,市经济开发区总规调整、自驾车游总体规划等城乡发展专项规划,省级及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城乡特色风貌规划等城乡风貌
整治规划在内的35项规划,今年力争完成31项,明年完成4项。这些规划一旦付诸实施,将会有利于形成“战略引导规划、规划牵引项目”的良性机制,从而有力有序地推动全市的投资和建设。
第二抓好项目。当前我们的重点就是着力抓好155个省“861”项目和548个投资超1000万元的市“十大工程”项目。续建推进一批,强化对黄山机场改造等477个在建项目的协调调度服务,力争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开工新建一批,确保后四个月再有55个项目开工,特别是全力争取三条高铁年内在我市举行开工仪式。竣工投产一批,在抓好沿浦金属等20个已竣工项目运营投产的同时,着力加快赛力特电源等76个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全部竣工。对接争取一批,争取月潭水利枢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投资计划。谋划储备一批,目前我们初步谋划了五大类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1097个、总投资2506亿元,但总体质量
不高。主要表现在:深度还不够,达到可研报告和项目建议书程度的项目只有147个、投资431亿元,仅占%、%;结构还不优,工业类项目只有223个、投资亿元,仅占%、%;工作还不实,停留在简介和概念阶段的项目有940个、投资亿元,占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项目编制工作,增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四区建设”和“四大体系”构建,继续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的储备项目拿得出、对得准、列得上。
第三抓好招商。我市项目70%以上来自招商,投资70%以上来自引进,引进70%以上来自长三角。“三个70%”的现状,决定着招商引资对黄山来说,是第一抓手。我们的路径是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是资源招商。重点推出茶叶、茶干、茶油、啤酒、矿泉水、枇杷、蚕桑和盆景、徽州“四雕”、祁瓷、矿产等30个特色优势资源项目,有针对性引进一批目标客户。二是以商招商。依托浙
江、温州、福建三个商会,并在1200家外来企业中重点选择100家有规模、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通过优质服务和政策激励,鼓励他们增资扩股、引进更多的上下游项目。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