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坚决纠正和遏制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和行为,积极推进幼儿园科学保教,提高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X省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X教基字[2018]XX号)和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幼儿园“小学化”
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X教基字[2018]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完善科学保教的长效机制。通过动员部署、自查摸排、全面整改和专项督查,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营造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树立科学保教观念,真正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切实提高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整治对象
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
三、整治任务
1、幼儿园:一是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坚决禁止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坚决纠正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等行为。二是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坚决纠正不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脱离幼儿生活,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坚决纠正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引导幼儿园园长、教师及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三是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对于未按规定创设多种活动区域(区角),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缺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的,要调整幼儿园活动区域设置,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配备必要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图画书;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资源,遴选、开发、设计一批适宜的幼儿游戏活动,丰富游戏资源,满足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基本需要。四是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督促不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教师参加专业技能补偿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仍不能取得教师资格的,要限期予以调整。对于不适应科学保教需要,习惯于“小学化”教学,不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组织开展游戏活动的,要通过开展岗位适应性规范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
2、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坚决纠正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等现象。
3、校外培训机构:与全县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督查工作相结合,严禁社会培训机构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四、整治步骤
专项整治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县级部署、分级推进、园所执行”的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具体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9月1日-9月29日)
各园(校)按照县教体局整治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制定园所整治工作方案。以家长会、宣传海报、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动员,使全社会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形成共识。
(二)自查摸排阶段(2018年9月30日-11月30日)
全县所有幼儿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对照整治任务,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反思教育理念、方式与内容,并认真填写问题清单(附件2),于10月30日前完成并上报县教体局教育股。县教体局组织全面摸排检查,并将全县摸排情况汇总上报市教育局。
(三)全面整改阶段(2018年12月1日-2019年2月28日)
各幼儿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依据自查、摸排普查情况,坚持边查边改、及时整改,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的各种错误行为,并将本园(校)整治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县教体局教育股。
(四)专项督查阶段(2019年3月1日-2019年4月30日)
县教体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将组织专门人员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县幼儿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小学“非零起点教学”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督查。县教体局将建立“黑名单”制度,将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幼儿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纳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五、工作要求
1、精心部署,认真贯彻落实
各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找准工作着力点,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2、统一认识,做好幼小衔接
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整治工作不仅幼儿园,也涉及到小学及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要全面纠正和遏制“小学化”教育行为,调整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环境、改变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方式;校外培训机构学前班应予以取缔,不得使用“小学化”倾向的幼小衔接教材;小学要坚持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全面禁止小学入学前考试,严格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改变小学低段教学方式,切实帮助幼儿平稳过渡、适应小学一年级生活,真正实现幼小协同、科学衔接。
3、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海报、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认识“小学化”教学给幼儿带来的危害,尊重孩子的成长差异,积极配合幼儿园实施科学保教,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4、加强培训,提升教师能力
各幼儿园要积极参加市、县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要长期开展听、评课活动,指导新入职教师、转岗教师迅速进入角色,同时,开展专业能力竞赛、玩教评选等各种活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做好园本培训与园本研修工作。
5、多措并举,建立长效机制
各幼儿园要把纠正“小学化”问题作为幼儿园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定期检查与整改制度。县教体局依托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确保基层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能够得到经常性的业务指导,切实提高园长教师科学保教能力。要创新督导工作方式,加大学前教育督导力度,有效解决“小学化”倾向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县学前教育水平。
XX县教体局将设置专门举报监督电话和信箱,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监督电话:XX
邮 箱:XX
附件2
XX县“小学化”行为专项治理自查情况表
填报单位(幼儿园、小学或校外培训机构):
自查时间:
填表人:
项目内容
治理任务
具体表现
整改措施
完成时间
责任人
幼儿园
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
教育环境
师资能力
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等问题
校外培训机构:学前班应予以取缔,不得使用“小学化”倾向的幼小衔接教材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