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年在集团董事会上的讲话
2021年在集团董事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X集团整建制划转X集团进行了整体移交,标志着划转工作顺利完成。下午,我们请原X集团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集团董事会,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步调一致、加快发展。下面我根据董事会研究的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一家人一套规矩,划转体制上“1+1=1”。X集团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整建制划转X集团的决策,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X人。X集团成立相对较早,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规范、规矩。重点强调三个方面:组织原则。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集团上下服从董事会,这就是组织原则。X集团无论是谁,都要遵从这一组织原则,一切问题按组织程序办理,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建立一整套快捷有效的运作模式。请示汇报。请示报告是一级组织的纪律和规矩,是实现组织目标、完成工作任务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我们的领导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继续发扬以前的好传统、好作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上率下、以上促下,一如既往地做好请示汇报工作。对于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同时,要有预案、应对措施和优选方案。责任担当。在划转的过渡时期,作为党员干部更要体现责任担当,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不放假,开展主题教育、职工运动会、拓展训练、交流座谈。划转后工作做得应该比以前更好,决不能出现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做事的现象,确保划转后责任不变、力度不减、秩序不乱、工作不怠、队伍不散。要积极主动担当、担责,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时刻不忘“今天再迟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迟”的效能意识。当前责任担当重点体现在防汛防台、防暑降温,体现在保证工程质量上,体现在重抓安全生产上。部门、单位负责人一定要切实履行好职责,抓好指导、督查、服务、保障。各块一定要在一周内有明显变化、一个月内有显著变化,最短时间内精神状态、环境秩序、服务品质方面体现出实实在在的变化,并予以通报。
二、一家亲一个标准,划转要求上“1X1=1”。作为新X人,我们坚持一个工作标准干事,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干X事。做事标准。集团不分X、X,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一家亲。做事既要有分工更要讲合作、协作。做事要大气、大方、大度,坚持原则,把握标准,时刻接受监督。做事不要给别人带来不便,时刻把方便留给别人,千方百计赢得社会口碑。把绩效考核作为检验一个部门(单位)工作成效的“测量仪”,作为衡量工作、评价干部的硬杠杠,常态化开展,不定期评比。7月20日由办公室牵头,监察审计部参与,对原X集团9个部门(单位)文书档案进行评比通报。以后每个月单项工作进行“一月一评”。用人标准。集团十个规矩之一“竞争是晋升的唯一通道”。我们一直坚持以业绩、实绩为导向,安标准选人用人,新划转人员原岗位、待遇、责任不变。同时,今后会将集聚正能量、体现主旋律的人通过合理竞争机制择优确定,真正把那些又红又专、政治过硬、技术精良、业务精通的同志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发充分发挥潜能。薪酬标准。X集团薪酬不搞普惠制,不统一加薪,更多地通过岗位竞争、学习提升、争先创优、绩效考核、先进评比等途径提高大家的待遇水平。集团将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主要以内部竞聘为主,外部招聘为辅的选人用人路子,将那些成熟的、有本领、肯干事、能干事、讲奉献的同志选配到重要岗位任职,挑选一些能够带领一支队伍实实在在干事的领头人,提升他们的待遇水平,欢迎大家参加任何岗位的竞聘。
三、一家好一种追求,划转效率上“1+1>2”。X集团整建制划转X集团为推进国企间的深度融合,构建精英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资源、资产、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整合,为X集团规模化、板块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实业化发展。要围绕资产规模、税收贡献制定目标任务,聚焦实业、主业发展,深化内部配套改革。坚持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实业化进程。实业化发展无论是政府类项目,还是市场类项目等都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第二篇:在2021年集团董事会上的讲话
在2021年集团董事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X集团整建制划转X集团进行了整体移交,标志着划转工作顺利完成。下午,我们请原X集团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集团董事会,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步调一致、加快发展。下面我根据董事会研究的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一家人一套规矩,划转体制上“1+1=1”。X集团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整建制划转X集团的决策,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X人。X集团成立相对较早,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规范、规矩。重点强调三个方面:组织原则。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集团上下服从董事会,这就是组织原则。X集团无论是谁,都要遵从这一组织原则,一切问题按组织程序办理,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建立一整套快捷有效的运作模式。请示汇报。请示报告是一级组织的纪律和规矩,是实现组织目标、完成工作任务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我们的领导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继续发扬以前的好传统、好作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上率下、以上促下,一如既往地做好请示汇报工作。对于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同时,要有预案、应对措施和优选方案。责任担当。在划转的过渡时期,作为党员干部更要体现责任担当,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不放假,开展主题教育、职工运动会、拓展训练、交流座谈。划转后工作做得应该比以前更好,决不能出现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做事的现象,确保划转后责任不变、力度不减、秩序不乱、工作不怠、队伍不散。要积极主动担当、担责,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时刻不忘“今天再迟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迟”的效能意识。当前责任担当重点体现在防汛防台、防暑降温,体现在保证工程质量上,体现在重抓安全生产上。部门、单位负责人一定要切实履行好职责,抓好指导、督查、服务、保障。各块一定要在一周内有明显变化、一个月内有显著变化,最短时间内精神状态、环境秩序、服务品质方面体现出实实在在的变化,并予以通报。
二、一家亲一个标准,划转要求上“1X1=1”。作为新X人,我们坚持一个工作标准干事,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干X事。做事标准。集团不分X、X,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一家亲。做事既要有分工更要讲合作、协作。做事要大气、大方、大度,坚持原则,把握标准,时刻接受监督。做事不要给别人带来不便,时刻把方便留给别人,千方百计赢得社会口碑。把绩效考核作为检验一个部门(单位)工作成效的“测量仪”,作为衡量工作、评价干部的硬杠杠,常态化开展,不定期评比。7月20日由办公室牵头,监察审计部参与,对原X集团9个部门(单位)文书档案进行评比通报。以后每个月单项工作进行“一月一评”。用人标准。集团十个规矩之一“竞争是晋升的唯一通道”。我们一直坚持以业绩、实绩为导向,安标准选人用人,新划转人员原岗位、待遇、责任不变。同时,今后会将集聚正能量、体现主旋律的人通过合理竞争机制择优确定,真正把那些又红又专、政治过硬、技术精良、业务精通的同志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发充分发挥潜能。薪酬标准。X集团薪酬不搞普惠制,不统一加薪,更多地通过岗位竞争、学习提升、争先创优、绩效考核、先进评比等途径提高大家的待遇水平。集团将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主要以内部竞聘为主,外部招聘为辅的选人用人路子,将那些成熟的、有本领、肯干事、能干事、讲奉献的同志选配到重要岗位任职,挑选一些能够带领一支队伍实实在在干事的领头人,提升他们的待遇水平,欢迎大家参加任何岗位的竞聘。
三、一家好一种追求,划转效率上“1+1>;2”。X集团整建制划转X集团为推进国企间的深度融合,构建精英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资源、资产、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整合,为X集团规模化、板块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实业化发展。要围绕资产规模、税收贡献制定目标任务,聚焦实业、主业发展,深化内部配套改革。坚持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实业化进程。实业化发展无论是政府类项目,还是市场类项目等都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规范手续。市场化方向。按市场化发展去做市场。作为国企,要创造价值,产生效益,才能体现存在价值。要有市场化思维、市场化思路、市场化思考、市场化手段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作为部门负责人,思考3个月以后的事;作为单位负责人,要思考3年以后的事。各单位一定要全力压降债务规模,加强与政府等业务单位的往来资金结算。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各类资本的相互融合。通过国有资产重组、增资扩股等方式,引进各类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规范公司法人治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释放潜力、空间,增强活力和竞争力。规范化管理。在思想上要有规范意识,国企规矩规范大于一切,做事做人要讲原则;在程序上要有规范意识,工程的立项、交付、审计、监理、签证等手续程序要按既定的规定、程序办理;在内部审批上要有规范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第三篇:董事长在集团工作会上的讲话
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坚持轨道交通“三位一体”持续健康发展格局不
动摇
为打造轨道经济带、铸建轨道生活圈而努力奋斗
――仲建华董事长在2013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官波书记在大会上作了党委工作报告,下面,我代表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作集团工作报告。
今年,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市第四次党代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齐心协力抢抓发展机遇,坚持不懈奋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2012年市委、市政府的目标任务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为不断夯实轨道交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全力推动轨道交通事业再上新台阶,我就2012年重要工作成绩进行回顾,并分析企业发展形势,部署2013年重点工作任务。一、二十年拼搏结硕果,“三位一体”格局形成,企业全面进入持续健康发展阶段 今年,是集团公司成立的二十周年,回首二十年来走过的路,既充满创业的艰辛,也满载收获的喜悦。从1992年至今,重庆轨道交通从无到有,并逐步发展壮大,建设、运营、经营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和丰硕成果,企业已发展成为资产500多亿元、员工过万人的大型国有企业,企业领导班子团结,干部职工队伍稳定,建设运营成果排名全国前列,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管理现代高效,企业文化丰富多彩,企业凝聚力不断增强,树立了让上级放心、市民称赞、职工满意的健康良好的企业形象,逐步建立起国内权威地位的企业品牌,奠定了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为轨道交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不可摧的保障。
2012年,集团公司稳步推进网络化建设、网络化运营、网络资源开发三大主业紧密协调发展。
——网络化建设成果丰硕。一是圆满完成68公里建成通车目标,建成通车总里程143公里,名列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五,排名全国前三的在建120公里工程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实现工程建设安全优质持续推进的良性发展局面。二是工程建设呈现四大亮点:工程亮点,建成世界最长的跨座式单轨线路--轻轨三号线,国内最长的地铁山岭隧道--一号线中梁山隧道,在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大跨的轨道专用斜拉桥--六号线二期蔡家嘉陵江特大桥等工程;技术亮点,亚洲首个大断面暗挖车站--红旗河沟车站取得五项重大施工技术突破,三号线首次大量采用单轨门型墩钢结构横梁;设计亮点,新线同站台八个方向换乘,新线车站、六号线车场建筑设计引入绿色环保理念,设计成果荣获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铂金奖;前期工作亮点,第二轮建设规划已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会展中心支线、三号线北延伸段工可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即将获批;“十二五”期间应开工的环线和五、九、十、四号线全面启动前期工作。
全年完成投资128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116.4%。——网络化运营成效显著。一是投运里程131公里,覆盖主城八区16个组团,均实现合理接驳各类交通,缓解地面特别是机场、火车客站等大客流集散地的交通压力成效突出。二是采取二号线“四改六”、三号线增车、新线增高安全门、完善导向标识等措施,提高运能、效率和品质;安检设备、人员投入率100%,培训达标率100%,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达标率100%,网络运营应急联动机制得到强化,标准化作业全员覆盖。三是全年列车运行图兑现率99.97%以上,最小发车间隔3分30秒,线网总客流2.4亿乘次,日均客流65.5万乘次,客运收入5.2亿元,三项指标分别超额完成60%、36.5%、73.3%,最高日客流逾110万乘次。四是服务质量投诉率0.30件/百万人次,乘客满意度达87.3,未发生有责死亡事故。
——网络化经营再上新台阶。一是物业开发与工程建设实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十二五”应开发地块全部进入培育期,划拨地逐步转性,22%已准备开始“招拍挂”,64%签订合作协议或意向性协议,物业开发实现收入5800万元。二是资源租赁加强市场调研、定位、推广、策划,实现收入4710万元。三是四家子公司经营运作进入规范化、专业化阶段,依托主业开展管理创新、科研创新,实施多元化市场营销,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综合人均创收54.8万元。全年多种经营实现收入2.11亿元。
——科研及产业化成绩突出。一是项目研究成果,完成跨座式单轨交通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形成工程示范基地、整车生产基地1个;编制发布国家及行业标准5项、企业技术标准32项,发布运营标准81项,主编及发布国家标准数量居全国同行首位,申报和获得专利35项,逐步建立国内跨座式单轨权威地位;研发轨道交通再生能逆变吸收装置,获市财政奖励5000余万元,多项技术研究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及发展研究奖等奖项。二是推动产业链建设成果,轨道建设带动两江新区轨道交通产业基地迅速崛起,车辆年产500辆,整车国产化率达90%,首辆国产单轨列车投入试验;牵头引进世界认证权威—劳氏认证机构,组建西南首家城市轨道交通独立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完善重庆轨道交通产业链结构。三是“走出去”战略成果,轨道设计研究院和重庆单轨公司联合开拓国内外市场,已正式参与印度尼西亚万隆市和日惹市跨座式单轨、巴西圣保罗17号线、国内承德市沿河旅游观光线项目。
——保障机制高效运转。一是财务机制积极应对,顺时应势多方融资,市财政下达2012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计划,明确资本金来源及责任主体,资本金由40%提升为60%,建设与运营在财务体系内实现账务分离,基本落实运营亏损财政补贴。二是安全质量机制有效运行,新增、修订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开展安全质量培训、应急演练,及时进行安全督查、质量督查、执法巡查,排查建设隐患、运营隐患,安全隐患同比下降13.1%,安全质量隐患整改率达100%,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人才机制着力引进与培养,搭建院士工作站等国家级高端人才培养平台,形成持续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四是成本控制不断加强,全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控制在5%以内,利润亏损额控制在1亿元范围内,资产负债率按开投目标扣除融资租赁后控制在65%以内。五是管控机制齐抓并进,新订管理规章制度84部,标准化管理体系正全面建立,管控信息化覆盖面达80%;建立健全内审内控管理机制,围绕各工作环节及管理工作开展效能监察和效能提醒。六是文化机制凝聚人心,加强企业文化提炼及传承,内聚人心、外树品牌,扩大企业在世界和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同志们,轨道交通走过的二十年,是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的二十年,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二十年,是逐步实现轨道人光荣与梦想的二十年。二十年来,集团上下团结一心,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用二十年的时间缩短了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差距,企业建设、运营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排在了国内城市同行业的前列,逐步树立起国内轨道交通权威地位,企业经营与管理实现了质的飞跃和提升,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和繁荣景象。特别是今年以来,轨道交通建设成果大规模集中呈现,轨道交通在改善市民出行环境、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得到了重庆市各级领导、市民、媒体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和共同赞誉,奇帆市长在今年两条线路的开通典礼上盛赞轨道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三大作用和五大重要意义。2012年,集团共荣获国家级荣誉7项、市级荣誉67项,75名个人荣获重庆市设计大师、全国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等光荣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集团领导班子团结拼搏、干部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凝结了全体轨道交通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们集团的高级顾问、原董事长沈晓阳同志,在这二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凭借他对轨道交通事业的深深热爱和高度的责任感,团结全体干部员工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开创了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此,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沈晓阳顾问为重庆轨道交通所作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也代表集团领导班子向全体干部职工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二、抢抓机遇,正视压力,迎接挑战,牢固树立企业发展信心
丰硕的成果让我们信心倍增,面临的机遇更令我们精神振奋。根据今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议精神,未来几年,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将更多地转向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和注重保障的各项事业,将更加注重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部署中也有将轨道交通作为优先发展重中之重的政策导向,重庆轨道交通面临极为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将机遇化作推进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化作各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要求的实际行动,借国家政策的东风,推进轨道交通事业大步向前。来年的工作重心应该紧紧围绕国家有利政策和良好形势,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夯实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抓住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全力推动建设和审批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城市优化发展公共交通并确定八大重点任务,指出公共交通要按照绿色发展的原则进行,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公认的绿色交通、低碳交通方式,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近年批准的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来看,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还将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重庆主城逐步进入“二环时代”,长运距、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必将在城市拓展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全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及前期工作,力争在政策和审批程序上得到更多的支持。
二是抓住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机遇,全面推动科研创新和技术应用推广。创新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重庆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创新。轨道交通作为重庆市高科技新型支柱产业,近几年发展突飞猛进,科研创新取得了不少成果,为巩固企业在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权威地位,还要进一步抓住科技创新的政策机遇,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增强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多争取国家、重庆市对科研工作的支持,依托轨道交通技术独有的优势,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
三是抓住“国八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用地综合开发的机遇,全力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国八条”明确各城市政府要将公共交通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并实行税收、电价等优惠政策,同时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收益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因此,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两个机遇,一方面积极争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拓宽财政补贴渠道,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争取市政府对物业开发的政策支持,大力挖掘沿线剩余空间,加快上盖物业开发。
四是抓住重庆城市拓展的良好机遇,全面推进经营创新以确保轨道交通持续健康发展。从2010年起,重庆主城向“二环时代”迈进,逐渐扩容为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主城人口新增500多万人,形成20多个的居民聚集区,带动城市功能格局大调整。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拓展的重要支撑,必将发挥连接各组团、各居民集聚区、各商务集聚区的功能作用,可充分利用轨道资源和客流资源打造轨道经济带、铸建轨道生活圈,既解决沿线市民交通问题又解决客流便捷消费问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三大主业之一的经营工作发展。
整体来说,轨道交通面临的政策环境、发展环境、社会舆论环境良好,但也要正视明年工作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要做到团结一心、集思广益、提前谋划,将压力化作推动工作的动力,着重突破。
一是融资压力。明年国家信贷政策将持续 “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银行信贷额度短期内还将继续受限,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审批周期较长,导致新开工线路难以具备较好的融资条件,加之已投运的部分线路进入还本付息期,预计2013年工程建设推动及新线提前启动资金以及还本付息资金筹集可能面临较大困难。
二是安全生产压力。短短两年内轨道交通从单线19公里增长到线网143公里,2013年将达到170公里,线网长度还将迅速增长,便捷换乘促使客流不断翻番,线网日客流将达到百万乘次以上,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服务机制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网络应急事件处理机制等将面临新的挑战。
三是工作推进压力。2013年上半年,重庆市政府及各级机关进入换届期,新老班子工作交接需要过渡期,预计会对轨道交通的地方行政许可、工程建设及前期工作的各类协调、办事效率存在半年影响。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新线开工的相关困难和推进压力也还将继续存在。
三、稳固发展基础,创新经营思路,努力推进轨道交通事业迈上新台阶
2013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的关键之年,更是检验百公里以上、百万人次以上的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化运营成效的重要一年。我们要以深入贯彻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按照国务院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部署、市第四次党代会对城市公共交通提出的新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明确的总体目标,切实履行《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赋予的责任,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开展。2013年基本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以安全生产、创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重点,以开源节流为抓手,抓好安全生产,依托科技进步,推动管理创新,抓紧培养人才,注重风险管控,内聚人心保企业和谐,外塑形象尽国企责任,确保完成运营、建设、开发各项工作任务,打造轨道经济带、铸建轨道生活圈,推进网络化运营、网络化建设、网络资源开发“三位一体”紧密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工作目标如下:
——建成通车25.6公里,正式投运会展中心支线,启动第二轮建设规划的“二五八”工程建设,完成投运线路收尾工程和四段线路的续建目标。完成投资110亿元,与今年投资任务相当,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实现客运量3.3亿乘次,综合正点率99.7%,努力实现1万人次/公里的客运强度。
——实现收入9.2亿元,其中,客运收入6.8亿元,经营收入2.4亿元。
——融资158亿元(其中,资本金65.67亿元)。——力争管理费用扣除折旧和薪酬后控制在同比增长5%以内,利润亏损额控制在4.8亿元。
资产负债率扣除融资租赁力争控制在65%左右。从以上几项主要指标可以看出,明年我们的工作任务仍然艰巨,要完成上述目标,需要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意识,切实提高执行力和贯彻落实能力,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各级部门负责人应起好带头作用,切实做好团队管理、沟通管理、协调管理,确保部门内部岗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保证各项任务按时圆满地完成。具体来说,我们要围绕三大主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两个夯实”、“一个创新”;更要围绕“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向注重 “一个推动”、“一个加强”,着力“六大保障”。
——夯实网络化建设。今年,奇帆市长在两次通车典礼上均充分肯定轨道交通拉动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第四次党代会又提出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的要求,奇帆市长还指出今后直至2015年,重庆轨道交通还将保持每年20公里的投运速度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因此,2013年要继续稳步推进线路建设,确保建成通车六号线二期礼嘉至北碚五路口25.6公里,正式投运会展中心支线12.5公里,按期完成已投运线路收尾工程和四段线路的续建目标,积极开展工程结算和竣工验收,全面实施P+R工程和附属设施工程,启动三号线观音桥车站扩建工程,完成牛角沱车站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市政府明确的两条新线、五座大桥、八个重要节点工程建设,提前开展第二轮建设规划中四条新线的前期工作,加快轨道交通接驳研究、三号线四公里至龙头寺6改8方案研究、“都市快轨”项目研究等专题研究工作,加强业主对工程建设各参建的项目考核管理,规避业主风险,及时掌握并平衡超概项目,严格控制工程总投资,提高车站公共区的装修品质。强化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两型四化”,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设计标准化、结构工程精细化、设备安装及装修工艺标准化、系统联合调试规范化,又好又快地完善轨道线网功能,确保轨道建设持续推进、健康发展,为重庆进入二环时代、拉动重庆城市经济发展、全方位促进城市交通品质改善和商务中心区的集聚功能发展等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使轨道交通成为重庆主城发展真正的脊梁骨。
——夯实网络化运营。至2013年底,重庆轨道运营线网达到170公里,线网扩展延伸至主城九区,衔接各区繁华商业中心、高密度居住区,日客流将逾百万乘次以上,三号线单向高峰小时断面客流已达1.9万人次,逼近设计近期数据,要逐步提高发车密度,年内实现高峰路段小编组高密度的目标,轨道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动脉作用更加明显,市民出行对轨道线网的依赖性更强,加之线网换乘站逐步增多、线网运距长,运营安全、运营秩序、服务质量等工作体量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必须加紧夯实网络化运营应急机制建设,加强网络化运营安全形势分析,切实提高运营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强化设施设备的检修和巡查,持续推进服务质量提升,优化新线网络化运营生产管理模式和运营劳动生产结构,充分发挥大运量轨道交通的作用,切实改善老百姓的交通出行品质,为市民提供更优质高效的网络运营服务。
——创新网络化经营,打造轨道经济带,铸建轨道生活圈。经过多年发展,建设、运营板块在组织架构、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力量方面比较稳定成熟,相对来说,经营板块是需要充分挖掘的潜力板块。经营收入作为弥补运营亏损和还本付息资金的重要来源,以及银行贷款抵押的融资增信之一,在确保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工作稳定开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2013年亟需着重加强经营板块的建设,形成从规划、设计、建设到招商、经营、管理的一体化操作与考核流程,前期部门尽量争取资源开发用地,设计部门要注重轨道交通地上、地下车站商业设施的一体化设计、手续报批,各建设项目部应注重线路与商业设施的同步建设,资源开发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商业模式策划,制定招商规划,进行广通商资源优化配置,提出资源经营管理目标,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合理分解资源任务,建立资源管理考核制度。
在上盖物业开发方面,要尽量争取政策支持,继续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充分挖掘沿线剩余空间,结合新线建设加紧开展前期市场研究,做好市场定位,划拨用地应尽快转性,加快推进土地“招、拍、挂”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联合开发或自主开发方式。应尽快推进一、二、三、六号线已具备规划实施条件地块的“招、拍、挂”等工作,力争部分项目开工建设,使上盖物业开发成为明年经营工作的又一大亮点。
在工作中,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寻求具有国际视野的合作伙伴,引进各类经营管理开拓性人才,加强自身经营人才的培养,探索轨道资源经营开发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以及竞争机制、合作模式的创新,开展资源经营政策和轨道交通经济带的最佳盈利模式研究,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网络资源优势,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轨道经济带、铸建轨道生活圈,确保在解决老百姓交通问题的基础上解决老百姓便捷生活、便捷消费的问题,创新经营突破口,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要促进各子公司业务向外拓展,发挥各公司的作用促进公司经营收入增长,促使经营板块的稳定发展,努力使物业、资源开发和多种经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经营工作实现收入2.42亿元。
——推动科研创新及成果应用。要抓住国家大力提倡科研创新的良好机遇,着力推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成果应用及产业化技术创新联盟工作,多争取科研创新政策和项目,依托工程建设做好关键技术专项研究,形成专有技术和技术专利;全面推行绿色轨道交通线路、绿色建筑理念;加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重庆地铁设计规范》等国家及地方标准的编制。
——加强成本控制。要实行运营物资网络化分线存放和定额管理,借鉴国内成本控制经验,开展网络化运营成本专题研究,严控运营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及维修成本等,使车公里运营成本保持在30.3元/车公里,票务收入与运营成本比不低于41%,各线运营总成本处于国内平均水平以下;优化和完善员工培养机制,提升干部管理水平及员工业务工作能力,优化岗位配置结构,降低人力成本,力争每公里运营人数控制在58人/公里以内;严控各项运营建设管理费用开支,力争公司管理费用扣除折旧和薪酬后同比增长5%,利润亏损额4.8亿元,资产负债率65%;通过开源节流提高经营效益,力争运营生产成本与经营收入及服务补偿实现基本平衡。
——着力资金保障。全年融资158亿元(其中,资本金65.67亿元),剩余近93亿元需要银行融资。将抓住国务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机遇,多争取市政府的优惠政策,继续落实已有的政策补贴,顺时应势地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促使融资结构更加多元化,扩大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基金规模,争取市政府支持专项基金用于股权融资,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促进轨道交通发展。
——着力安全质量保障。一是安全工作方面,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力争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杜绝运营、建设生产较大事故,控制一般事故,重点防范铜锣山隧道、六号线二期中梁山隧道及蔡家嘉陵江大桥工程安全风险;杜绝列车、信号、线路设施引发较大以上事故,避免运营员工巡检维修高空坠落、高压触电人身伤亡事故,正式运营线路的运营一般事故下降50%;新订和修订《运营安全生产标准》、《运营百日安全考评办法》等13部管理办法;开展涵盖安全生产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员工的全员安全培训,运营生产部门实行“两书一证”制度;力争全面开展施工参建单位项目经理、总监的安全培训;强化安全宣传,积极营造车站、车厢安全文化氛围,做好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创建工作;继续深化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对安全隐患实行“零容忍”挂牌消隐制度,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在建工程重大危险源监测管理,确保实时监控和实时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制定公司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计划,明确突发事件各级领导就近到位的第一时间;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全年开展运营演练不少于200次,工程建设演练不少于20次,不断优化演练方案,提高实践效率;继续推进《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贯彻实施,加强轨道交通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轨道交通运营、建设秩序。二是质量工作方面,健全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坚持执行行政管理单位质量监督、建设单位质量管理、监理单位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规范操作的四级质量管理体系,督促参建各方落实质量责任制;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广泛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活动;编制《重庆市轨道交通试运行基本条件》等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积极推动验收和创优工作;加强网络运营服务质量管理,定期召开服务投诉分析会,建立投诉处理奖惩机制,乘客有效投诉率低于百万分之三;狠抓运营生产质量综合监管,组织编制《运营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公司服务热线与交委服务热线整合后的后续管理工作,强化与交通信息中心的工作沟通与协调,落实热线系统运维保障工作。
——着力人才保障。继续加强人才成长机制建设,做好各类技术人才的引进,抓好高端人才培养,特别应注重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建立健全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为加快培养轨道交通复合型经营人才,明年将根据工作需要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着重培养中青年人才、技术型人才、经营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确保轨道交通事业长期稳定发展。
——着力管控保障。一是加强企业信息化管控能力,实现多级办公、业务管理与审批、财务与资产管理、企业风险管理、运营应急服务的全面信息化,建立适应企业发展与管理需求相符的高效管理平台。二是加强投资成本控制和流程管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确保招标采购、合同签订、造价审核的合法性、合理性为目标,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建设、运营、开发经营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三是强化目标任务考核,逐步推进“三位一体”高效运转组织机构的优化工作,完善工作接口、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立绩效指标体系,确保全年目标任务清晰,推进有力。
——着力风险防范保障。优化风控流程,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探索和研究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强企业风险识别、深化风险管理、健全内控系统、推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对网络化生产、经营工作进度、安全、质量等关键业务和重要控制环节开展风险监督工作,促进企业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着力企业发展基础保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关心职工生活,加快大竹林综合楼会议中心及集团职工运动场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和谐向上的企业内部环境;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软实力;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工作,塑造重庆轨道交通品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开放度和影响力,为企业各项目标的完成和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志们,未来的工作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让我们牢牢抓住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要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全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经营目标实现,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倾心服务全市百姓,全面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服务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中学董事会上的讲话
在xx中学四届一次董事会上的讲话
各位董事,各位来宾:值此xxx中学四届一次董事会召开之际,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以名誉董事长的名义,向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董事、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多年来关心和支持xxx中学以及我们街道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
一年里,我们街道在科学发展、优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应该说,街道良好的发展局面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支撑。街道始终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切切实实为教育办实事。2007年,街道的教育基础设施更趋完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就以xxx中学来说,记得前年的12月23日,我们在这里召开xxx中学三届二次董事会,当时xxx中学的校舍、环境还比较简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学校无论从校舍、教学设备,还是环境建设上,可以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塑胶操场的建成,更为xxx中学增添了一个新亮点。xxx中学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在座各位董事的大力支持、倾力相助。
刚才,xxx主任已经把xxx中学本届董事会的工作重点作了简要部署,主题非常明确,那就是要求我们在座各位要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学校的教育事业。虞主任讲得比较全面具体,我完全赞同。教育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份内事,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第一,要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街道经济建设要率先,教育事业也要率先。学校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目标,那是对我们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责无旁贷,我们各位董事义不容辞。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氛围,为改善办学条件而多方配合,支持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之尽快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第二,要在财力、物力上尽力向教育事业倾斜。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发展教育事业,是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我们在xxx工作、发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办人民满意教育,泽被子孙后代,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街道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同时,要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投入政策,广开教育经费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第三,要多方协作,形成全社会兴办教育事业的合力。作为学校领导,要把办xxx老百姓满意教育放在首位;作为董事,身体力行,经常走访学校,与学校共商教育事业大计,尽力为学校办好事办大事,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撑腰,为xxx老百姓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必要的保障。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在座各位董事、各位来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心系教育,精神可嘉。我以名誉董事长的名义,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相信这次董事会的召开,一定会在xxx中学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写下浓浓的一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我们为实现“教育兴街”目标、建设xxxx教育强区而贡献我们的力量!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合家欢乐!
谢谢大家!
第五篇:集团董事长在劳模群体学习会上的讲话
让劳动光荣奏响“二次创业”最强音
——在集团“劳模群体”事迹学习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集团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劳模座谈会,学习“劳模群体”事迹,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刚才发言的五位劳模代表里面既有企业领导人员勇于担当、身先士卒,也有中层管理人员精于管理、不畏艰难,更有集团一线员工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争先创优事迹。通过这些身边的事迹,我们感受到了全体干部员工的爱岗敬业和执着拼搏,感受到了大家始终心系集团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历程。劳模们的事迹各有各的精彩,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岗敬业、奋发有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不仅为全集团干部员工树立了学习榜样,更是推动集团事业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在此,我代表集团向荣获劳动模范称号的五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劳动模范是企业精神的传播者,是推动集团发展的领跑者。集团成立七年以来,共涌现出了8名全国、省、市级劳动模范,其中,蓝谷公司王希浩同志于今年四月份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张哲军等4名同志同时获得“青岛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是集团首次获得如此规模和规格的荣誉。这一“劳模群体”现象的出现,令人鼓舞、振奋人心,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奋斗拼搏,离不开集团开创的事业平台和各级领导、组织的辛勤培育,离不开集团文化的陶冶浸润。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目前,集团集团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深入推进“二次创业”新征程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争取到2018年底,将集团打造成为“资产规模过千亿、年营业额突破百亿、年利润总额超十亿”的“千亿级”综合性资本控股集团的宏伟目标,需要在先模群体的示范带动下,激发全体员工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斗志与热情。召开此次座谈会,就是为了在全集团范围内掀起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的热潮,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环境;就是为了引导员工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营造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郁氛围。希望受到表彰的劳动模范,珍惜荣誉、戒骄戒躁,继续发挥好骨干、示范和带头作用;希望全体干部员工向他们学习,在集团“二次创业”征途中谱写出新的篇章。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二次创业”汇聚强大的发展正能量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集团承建的胶州湾隧道、体育中心、青岛大剧院等三大青岛市“十一五”重点工程成为经典城市地标,金融、城市功能开发、现代服务业三大主业正逐步崛起。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打造出了一支不畏艰难、敢打硬仗、艰苦奋斗的全体干部员工队伍,这支队伍里,“劳模群体”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执着的爱岗敬业,为我们所有全体干部员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在全集团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劳动精神,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导我们的行为,让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奏响集团“二次创业”的劳动最强音。
(一)弘扬劳模精神,汇聚实干力量,谱写创业发展的新篇章
弘扬劳模精神,要有“爱岗敬业”的工作状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集团的每一个岗位,有“用志不分、凝神专思”的敬业态度,增强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立志为集团的发展多挑重担、多作贡献;要有“争创一流”的拼搏干劲,不安于现状,跳出窠臼,以高标准、严要求,锤炼身心、修炼自我,做到永不服输、走在前列;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舍弃好逸恶劳,摈弃推脱扯皮,戒掉庸懒散慢拖瞒,在工作中拼上、豁上、靠上,自强自立,奋发图强;要有“勇于创新”的时代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打破一切束缚思想的精神枷锁,坚决克服沉疴旧习,坚决革除妨碍自身发展的思想习惯,让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动;要有“淡泊名利”的价值取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于名与利,做到“君子言利,取之有道,君子求名,名正言顺”,在辛勤劳动、努力工作、拼搏进取中取得发展、赢得赞誉;要有“甘于奉献”的崇高境界,勇于承担责任、尽职尽责、夙夜在公、孜孜追求,与集团“同荣辱、共进退”。
(二)弘扬劳动精神,激发全员活力,形成现代企业的新共识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并将其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中认真贯彻执行。在集团“二次创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员工辛勤劳动、勤勉不殆,学习知识、更新理念,见贤思齐、勇于争先,求新求变、转型发展的活力,才能够实现集团在“全面市场化运作”和“深度集团化管理”中做大做强、做久做实。
“尊重劳动”就是要尊重集团广大干部员工的兢兢业业、辛勤付出。集团就像一部庞大而复杂的大机器,集团现有1400多名干部员工,每一名全体干部员工都在这部大机器里发挥作用,像一个个齿轮和零件,担负一份责任和义务。我们尊重所有全体干部员工的劳动,无论你是在工地、在前台、在厨房、在收费站等一线岗位上坚守奋战、默默奉献,亦或是在各管理职位上潜心钻研、统筹协调,大家所负责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打造集团百年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集团的每一个岗位都是有价值的、宝贵的,希望每一个全体干部员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担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提升适应新情况、新要求的能力,具备解决新问题、应付新挑战的水平,切实履职尽责,交出的每一份答卷都经得住考验。只有所有全体干部员工热爱劳动、热爱工作、团结进取,集团这台机器才能持续高效运转。
“尊重知识”就是要做到不断学习、学以致用。克服“凭经验、凭感觉”的僵化思维,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避免出现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开拓新的视野,并学以致用,迅速掌握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尊重人才”就是要做到量才而用、人尽其才。一是兼容并蓄广纳人才,高标准、严规格招聘实用人才,以市场化、竞争性理念引进高端人才,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充实人才队伍,博采众长、共赢发展;二是建立内部人才市场,打造人才蓄水池,建立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常态化流动机制,打破固化局面,引导人才发展,促进人才成长;三是内外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充分发挥集团学院优势,增强集团人才素质和素养,进一步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
“尊重创造”就是努力让一切创新成果得到有效保护。创新创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具革命性的先导。重视创新,努力让所有创新活动享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土壤;提倡改革,努力使勇于创新成为集团的一种品格、一种风尚;宽容失败,努力给予创新者尽可能少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营造“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以创新的成果推动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勇于担当使命、责任,在实现“千百十”目标任务中争当主力军和排头兵
(一)广大干部员工要以大局为先、勇于实践,努力做到“知全局”
“知全局”就是要求广大干部员工要有大局意识。牢固的大局观念是正确履职的关键,增强大局观,必须了解集团大局、把握大局,切实做到无论想问题、作决策还是办事情、抓落实,都能一切从集团发展大局出发、一切为大局着想;增强大局观,必须顾全大局、保障大局,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自觉强化“一盘棋”思想,把个人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认识和定位,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个人梦融入集团梦,形成统一意志、引领统一行动;增强大局观,必须提升整体意识、协同意识,避免独自迎战、各自为营,充分发挥业务资源优势,调整产业链条,实现各平台之间的优势结合、资源共享,在共赢中推动集团长足发展。
(二)广大干部员工要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努力做到“干实事”
“干实事”就是要求广大干部员工求真务实。在集团涉及的各类行业里,在所有岗位上,切实增强主人翁意识,敢于担当、敢于作为,把握机遇,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有热情,有激情,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空、不唯虚”,务实务本,真抓实干。多做些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多做些有结合、有方法的复杂劳动;多做些跨领域、系统性的复合工作。集团鼓励干事、鼓励务实、鼓励担当,并通过建立健全薪酬、晋升和荣誉机制,为“敢担当”、“做实事”者撑腰鼓劲。
(三)广大干部员工要提升素质、增强本领,努力做到“当专家”
“当专家”就是要求广大干部员工精通业务工作、成为“行家里手”。在工作中,树立永不停步、永不满足的责任意识,瞄准业界顶尖人才和领先技术,学习“安专迷”精神,努力成为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金牌员工”、“蓝领专家”、“卓越领导”。“安专迷”是一种默默干事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更是一种永不言弃的执着追求。“安”是一种境界,安下心来方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安于奉献,安于本职,才会工作好、事业成;“专”是一种追求,专心致志方能成为“行家里手”,主动钻研、专一求精,谙熟技术、精准操作,做到责任在心、担当在肩,才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迷”是一种状态,全心投入、乐在其中,迷恋至深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三、努力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在“四个走向”的征途中打造“软实力”
(一)建好“员工之家”,发挥好集团工会、职代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围绕服务集团中心工作,履行好工会、职代会职责。集团各级工会是联系干部职工的桥梁、纽带,要发挥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把干部员工的愿望和诉求反映给集团,把集团的关怀送到干部员工中去,把集团的决策部署变成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履行各项职能,建好“职工之家”,组织好运动项目俱乐部、运动会、书画摄影展等活动,探索集团员工慰问管理办法,开展“金点子”活动,诚心诚意为广大干部员工服务,更好地把广大干部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要把关心、爱护、尊重劳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劳模关心慰问、劳模生活保障、劳模特困帮扶、劳模宣传教育、劳模动态管理等机制,加强对劳模的关心关爱和服务;要有改革精神,不断谋划创新,创新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加强集团民主管理,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开好职代会,严格依法合规做好职代会组织工作,有效落实广大干部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切实把广大干部员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开展“典型选树”,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
一是要组织开展好典型选树活动。
围绕集团“三个转变”和“二次创业”战略目标,按照“服务企业发展、满足企业需要,促进员工成长”的总体思路,科学设置典型类别,深挖典型事迹,集中选树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集团发展需要、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动员和激励全体干部员工以先进为榜样,努力在新一轮发展和“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中勇争一流,为集团改革发展积聚正能量,总结新经验,提供新动力。二是要宣传推广好典型先进事迹。
以选树先进典型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阵地、手段和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先模精神,不断提高先进典型的影响力;要把先进典型的事迹总结好、提炼好,不断增强感召力;要动员干部员工向先进典型学习,激发干部员工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为实现集团“二次创业”目标任务做出新的贡献。三是要系统构建好典型培养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先进典型网络梯队建设,逐步建成由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工作岗位、不同管理层级、不同年龄段的培养对象所构成的先进典型人才信息库,为更多、更优秀的先进典型的涌现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努力建立科学的先进典型培养工作机制,从先进典型的发现、培育和养成三个方面搭建典型成才通道,使先进典型能够源源不断、代代相承,为集团集团基业长青提供持续动力。(三)释放“发展红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干部员工
一是进一步做好各单位内部考核工作。
在绩效薪酬分配中,各单位必须拿出责任担当,破除利益藩篱,敢于触及矛盾,“平均主义”、“大锅饭”不是公平,打破“不劳而获”、“干多干少一个样”才是对员工和所付出劳动的尊重。要切实完善自身考核制度,让考核能够真实、准确、直接的反映员工个人的实际工作业绩,鼓励员工以市场水平的能力和绩效获取市场水平的薪酬,让有业绩、有能力的员工,获得相匹配的薪酬和舞台。二是进一步做好集团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和员工健康体检工作。
抓紧研究启动集团企业年金制度,保障和提高员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研究并做好集团补充医疗保险工作,构建多元化医疗保险体系,不断提高干部员工的医疗保障水平,最大限度地帮助员工解决健康医疗负担,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适时研究提高员工健康体检标准,充分考虑年龄、性别、贡献度等因素,更好的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人性化的健康体检方案,最大限度地维护员工身心健康。劳动是幸福的来源,劳动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集团转型发展任重道远,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前所未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空前强大。让我们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融入到集团精神里去,把我们的力量聚在一起,将我们的智慧汇到一处,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坚持不懈地推动集团走向深蓝、走向高端、走向市场、走向现代企业,为完成“二次创业”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