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知让中小学生睡眠将得到保障
有一个充足的睡眠,就会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第二天不仅仅精力充沛,还会觉得时间特别够用,对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
人类是高智商群体,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经过大脑的处理,尤其是学生,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写作业,课下跟同学们沟通,都需要大脑的高速运转,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精力和注意力都会变差,影响学习效率。
而且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不仅仅是身体上会有明显的变化,大脑和智力上也有变化,所以说充足的睡眠非常促进学生发育。
在教育部的不断研究和讨论后,做出了一个政策,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睡不够”的情况,让学生每天都能“自然醒”。
教育部下发这一政策,中小学生睡眠将得到保障
双减政策帮助学生卸下了一部分学习负担,对于补课和学校布置功课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政策,但是这一就不能抚平学生家长心中的教育焦虑,毕竟中考和高考还是要参与竞争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多学点,有的家长亲自上阵为学生布置作业。
还有的学生,很自觉,天生就是学习的料,即使是不补课,依然能学习到很晚,种种类似的情况,让学生们睡眠受到影响。
尤其是,面临升学压力的初中,学校会要求学生们早早的七点就到学校上早自习,这意味着学生至少六点半就要出门,学生总是匆匆忙忙的上学,连吃完饭都顾不上,这不仅让学生睡不好,肠胃也受到了破坏。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有充足的睡眠,改善睡眠质量,教育部专门为学生的睡眠时间做了规划,在上学时间上做了变动。
小学生第一节课上课时间不能早于8:20,要保证学生每天有十个小时的充足睡眠,初中生早上第一节课不能早于8:00,每天睡眠不得低于九个小时。
这个消息对于学生们来说,真是太幸福了,终于能睡个好觉了,高兴之余,家长们发现了政策引发的新问题。
新问题浮出水面:小学生上学时间改变,让家长为难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现在交通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大多需要家长送学生上学,以前家长送完学生,直接上班,时间上非常契合,如今学生的上学时间从8.00变成了8.20,和部分家长的上班时间相撞,这该怎么办?
来得太早就失去了教育部给学生延迟上课时间的意义,这让家长们很为难,尤其是工薪家庭,学生上学和家长上班将不能耽误,只能让长辈来接送。
笔者认为,小学生学习压力还比较小,也没有很担心你的课后作业,所以如果学生已经完成所有功课,可以提前睡觉,这样依然可以满足充足的睡眠,不必非要用晚起来满足睡眠。
早上家长依然可以按照以前的时间送学生上学,学校一般也会提前一些开门,学生可以进入学校再休息,跟同学交流等等,这样不仅满足了睡眠,还促进了同学间的感情。
问题二:开始上课时间延后,但是放学时间没有改变,课节时长受影响
学生上课时间被推迟,但是放学时间没有受到影响,这个政策里也提到过,上午的课程会由原来的四十分钟,缩短至三十分钟,下午课节时常不变。
这让家长很担心,一般上午的课都是主科课,语文数学英语,在重大考试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课节时常缩短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
按照政策改变之后,学生们有了充足的睡眠,上课的精神和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大大提高听课效率,老师也会在课程安排上做改变,所以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学习效率还是一样的,家长可以放心的把学科教育问题交给学校处理。
充足睡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睡眠的作用就是给大脑进行加油,中国的中学生,睡眠不足情况很常见,这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可逆的伤害,如今教育部用另一种方式,强制学生多睡一会,也说明了睡眠的重要性。
如果大脑得到了充足的休息,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地运转起来,并且反应力会加快,可以把大脑比喻成硬件,睡眠比喻成软件,其实学习是非常耗费软件的一件事,如果学生不把软件的“油”加满,又怎么让他再有需要的时候高速运转?因此睡眠的重要性值得家长和学校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