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庚茂同志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1 22:5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郭庚茂同志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郭庚茂同志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郭庚茂同志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郭庚茂同志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概述)

1、会议明确了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布局、战略重点、战略举措、战略保证,2、对于促进干部群众认识更到位、路子更明确、行动更坚定、工作更有效,引领和鼓舞全省上下沿着正确方向奋力拼搏、乘势前进,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让中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更加出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使命担当。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是立足我省实践基础、沿着正确方向乘势前进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接力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是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迫切需要。

6、要准确把握我省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观大势,谋大事,既循序渐进又不亦步亦趋,积极抢抓机遇,科学应对挑战,主动作为,化危为机,努力保持和提升我省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态势。

7、要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人均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基本实现,8、要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牢牢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基本坐标。

9、要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河南具体化,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

10、要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生产力发展是决定因素。更好更快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仍是我省突出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四化”同步科学发展,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作为最突出的任务,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最大限度释放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巨大能量

11、要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推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大规模开放,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关键在党。必须强化战略保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3、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抓好贯彻落实。要把《战略纲要》作为实际工作的指导和遵循,以《战略纲要》精神来审视发展、谋划发展,切实把《战略纲要》精神全面、系统、准确地贯穿到工作各个方面,引领行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组织专家学者准确阐释,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凝聚共识。

第二篇:卢展工、郭庚茂同志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卢展工、郭庚茂同志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0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持续努力推动河南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卢展工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学习好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关键要领会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务必珍惜;二是形势复杂多变,机遇稍纵即逝,务必清醒;三是主题科学发展,主线加快转变,务必把握;四是始终着力民生,始终着力统筹,务必求实。会议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国力量,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河南省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学习、深入学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卢展工就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围绕经济工作怎么看和怎么干,讲了四点意见。

一 正在持续。一是体现在思路正在持续。比较好地持续了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思路,着力打基础、增效益、1

求质量、上水平、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特别是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作出了决定。二是体现在趋势正在持续。就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效益的指标、三农的指标、民生的指标、生态环境的指标正在继续保持比较好的趋势。三是体现在态势正在持续。就是着力后劲,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以及就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得基础性、效益性、长远性建设正在加强,为河南未来发展增添了后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支撑。四是体现在气势正在持续。就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体现出来的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和围绕全局的合力正在持续。突出体现在全省上下积极呼应、主动融入、共同推动中原经济区的谋划建设上,突出体现在各地各部门持续跟进、创新服务、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行动上,突出体现在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上。

二 难在持续。当前,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较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实现明年各项目标任务仍有不少困难。一是难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从国际上看,金融危机并没有结束甚至可能出现反复,一些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可能对我国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从国内看,宏观调控政策的趋紧、利益多元化的碰撞、通胀预期的增强、发 2

展战略机遇期的紧迫、发展空间的挤压、区域发展的竞争、民生改善的期望,都使我们发展的持续面临很大压力。二是难在结构性矛盾凸显。主要是三大产业之间、三大需求之间不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三是难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今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增速均有所下滑,我们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四是难在要素约束加剧。建设用地、资金保障、节能减排、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不断强化,迫切要求我们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共渡难关。五是难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我省农业生产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还不多。六是难在就业和安全保障。就业和安全都是最大的民生,GDP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就会影响到十几万人的就业。我们考虑工作、推动发展都要充分考虑就业和安全问题,把就业和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今年以来,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这种情况决不允许继续下去,否则我们就无颜面对全省人民。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我们要面对的主要是困难和矛盾、风险和挑战。我们分析问题,强调难在持续,就是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进取心,有效破解各种难题,努力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

三 重在持续。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体现的是党性和从政品格,体现的是责任心和运作能力,体现的是锲而不舍、有所作为的精神,体现的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好 3 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一是持续发展意识。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都反复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解决的都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发展是解决我们所有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没有发展就什么也谈不上。离开发展去讲科学,科学发展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离开发展去讲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所以,我们要始终抓住发展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持续增强发展意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二是持续发展思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就是我们对河南发展思路的持续。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坚持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走好这条路子,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突出河南特色、体现河南优势。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解决所有问题、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位置,坚持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三是持续“两高一低”目标。这一目标符合中央要求、符合河南实际,体现了实事求是、遵循规律。我们不盲目攀比、不层层加码压指标,但对于中央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省委提出的加快中原崛起,我们必须承担起责任,这才是对全国发展大局负责、对全省人民负责。河南拥有一亿人口,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连“两 4

高一低”目标都不敢提、都达不到,就无法向全省人民交待。各地各部门都要围绕“两高一低”,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四是持续调结构增效益求质量。一方面,要持续发挥自身优势。对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势一定要珍惜,不能当作一种累赘、一种包袱。产业结构重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一定不能丢掉。在推进节能减排的过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原有优势,不断创造新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这个最大优势,把河南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大省、人才大省。要充分发挥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的优势,抓好粮食生产、搞好粮食深加工,把粮食加工业打造成为对经济发展、富农强农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一大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要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在发展中增效益、在发展中求质量。通过加快发展、持续发展来做大规模、壮大实力,通过淘汰落后、提升层次来增加效益、提升质量。五是持续拓展发展空间。随着科学发展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资金、资源、土地、生态环境等约束性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要求我们在发展中破解瓶颈制约。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有所作为,就一定能够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六是持续着力民生。这是我们推动发展的本质要求、最终目的。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要持续解决好什么是为民,为什么为民、怎样为民的问题,时刻把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这些民生大事放在心上,始终着力破解群众之 5

难、群众之忧,始终着力公平正义、公道正派,促进职能转变,做到周到服务,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 为在持续。就是要有所作为。一是为在转变。就是转变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真正把思想观念转变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上来;就是转变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真正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就是转变工作作风,求真、求实、求质、求效。一个观念的转变可能带来的就是一片发展的空间。二是为在运作。把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举措结合实际落实好、贯彻好,主要在于运作,就是想好了再说,说了就要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坚持“四个重在”,破解“四道难题”,运用“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方法,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讲到底都在运作,运作本身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反映,是我们识别和考察干部的重要标准。三是为在统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为民是本质、为民是根本、为民是标准,要围绕发展和为民来统筹各项事业的发展,围绕发展和为民统筹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合力,围绕发展和为民体现和检验所有工作的成效,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是不是推动发展、是不是坚持为民这两个问题上得到检验。四是为在实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最终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要始终坚持树立勇于对 6

人民负责、能够对人民负责的形象,以实干赢得人心、以正气凝聚人心的形象,以人民为重、以人民为先的形象,能够推动工作、人民群众愿意跟着你推动工作的形象,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诚实守信的形象,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以身作则的形象。

卢展工强调说,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努力推动河南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郭庚茂在讲话中总结了今年河南省的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大力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各项工作在困难形势下取得较好成绩,确保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胜利完成。郭庚茂说,“十一五”时期,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跨上新台阶,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河南发展 7

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河南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也是我们奋发有为、经受考验、夯实基础的五年,标志着河南省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郭庚茂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年彰显优势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我们既面临产业转移、扩大内需、后发优势等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竞争压力加大、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诸多困难。他指出,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极为复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自身问题和外部问题互联,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既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又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审时度势,积极应对,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郭庚茂强调,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加快 8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着力扩大需求,着力调整结构,着力开放改革,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经济更好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郭庚茂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四个突出”,即突出清醒和忧患、突出主题和主线、突出统筹与运作、突出民生与民心。他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还要特别注意抓好关键、带动全局,“八策并举”,争取扩大需求、稳定投资、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综合效果。这八项举措是因应明年形势变化、针对破解发展难题提出的阶段性应对之策,也是国家政策鼓励和我省发展需要的结合点,各地和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专项方案,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以关键举措的突破,带动全面任务完成,实现经济更好较快发展目标。一是持续推进大招商活动,抢抓机遇,承接转移,“一举应多变”;二是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争取主动权;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四集一转”,落实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五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解决资金制约问题;六是创新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保障发展用地需要;七是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富民增收,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八是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扩投资、促消费、惠民生。

郭庚茂要求,要从九个方面着手统筹推进明年经济工作。一是着力扩大需求,保持经济较快发展;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争取经济更好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9

强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基础;四是以产兴城、以城带乡,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六是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七是强力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八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推动全局;九是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郭庚茂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切实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篇:郭庚茂同志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郭庚茂同志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9月16日)同志们:

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是继昨天人才工作会之后,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是对事关我省长远发展问题的又一次重大战略部署。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究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总结交流经验,动员全省上下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快我省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十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于7月中旬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纲要以贯彻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部署为主题,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主线,明确了“两基本、一进入”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使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确立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科学回答了教育的地位、目的、动力、途径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改革的关键环节,明确了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信息、法治、改革和组织领导六大保障措施,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 和行动指南,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改革和发展,必将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省委、省政府对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高度重视,组织力量研究编制了《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8月10日,展工书记专门召开教育系统代表座谈会,指出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支撑、教育是民生、教育是后劲、教育是形象、教育是未来,充分肯定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持续提升认识、拓展思路、强化保障,着力破解我省教育“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四道难题,努力推动河南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下面,根据省委常委会研究意见,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立足省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改革创新,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基本形成,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截至2009年底,全省1526万城乡中小学生全面享有了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即使是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也能基本保证不因贫困而失学,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民办”到“政府办”的重大转 变;职教攻坚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在校生突破200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位,实现了由低谷徘徊到快速发展的重大转变;高等学校由2000年的52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校在校生由26万人增加到13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8.7%提高到22%,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转变;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由3760所发展到7034所,办学主体实现了由单一政府办学到多元化办学的重大转变;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由7.7年提高到8.8年,专业技术人员由l84万人增加到248万人,初步实现了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的重要转变;政府教育经费支出不断增长,年均增长23.7%,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师待遇逐步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可以说,近年来,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显著提升了全省人口素质,推动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河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财力弱的发展中省份,教育事业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实属不易,难能可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奋斗的结果。尤其是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省教育事业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现代化建设已进 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新期盼。我省人口已经超过一亿,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省情尚未根本改变,作为人口大省、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大省和欠发达的大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深远意义。(一)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尤为重要。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和区域竞争日益加剧,知识和技术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教育则对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平均年限每增加1年,创造的生产总值就可以增加9%。可以说,竞争的核心是人才与科技,基础则是学习与教育。综观发达国家发展历程和趋势,都无一例外地把教育作为支撑经济发展、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国家战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也在通过优先发展教育、科技和人才来提高综合竞争力。从我省现实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位,但是综合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巨大的人口数量没有转化为有效的竞争优势。如果我们在教育发展上不能实现新的跨越,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也就难以保证在中部率先崛起,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就难以实现。特别是我省作为上亿人口的大省,如果教育办好了,一亿 人口就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就能把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教育上不去,一亿人口就会成为沉重的包袱。从这个意义上讲,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支撑力、抓竞争力。(二)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尤为紧迫。一方面,完成教育现代化目标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我省要在起点低、基础差、人口多的条件下,用l0年时间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时间不等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1%,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近19个百分点,而过去ll年在高校连续扩招的情况下我省仅提高了l 5个百分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72%,这意味着今后l0年要提高21个百分点,而过去7年仅提高了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要求加快教育发展。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劣和发展质量的高低。当前,我省正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变长期以来靠拼资源、拼消耗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但是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缺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走出这种困境,就迫切要求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创新型人才,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

(三)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尤为艰巨。我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教育人口高达2919万人,占全国十分之一强,同时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综合实力不强、财力支撑 薄弱,穷省办大教育,仍然是制约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根本矛盾。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教育发展历史欠账多等问题比较突出,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问题、解决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解决教育结构布局问题、解决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问题、解决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不足问题等等,解决历史遗留、满足新的需求,无一不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作保障。目前,全省在校生2789万人,比中部的湖南、湖北两省之和还多,如果每个学生增加1000元的经费投入就是280亿元。国家明确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而我省去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5.8%,如果按国家规定扣除教育支出,我们就只剩不足2个百分点用于“吃饭”和其他建设,显然是力不从心、捉襟见肘。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教育优先发展;同时,教育发展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教育发展;教育强省也必然是经济强省。解决教育发展问题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而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支撑;二是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资源配臵效率。这样就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心思、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尽管存在很多困难,但也面临难得机遇。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国家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支持教 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对各类人才和人力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对教育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能力也在逐步增强,我们要树立信心,不失时机加快发展。

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全省上下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显著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二、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坚持“四个重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率达到97%;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占高中阶段比例达到55%以上;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毛入学率达到41%,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河南实际,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希望大家认真研究讨论并提出意见,修改后将尽快颁布实行,各方面要抓好组织实施。在落实规划纲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中,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和把握好几个重要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优先发展与服务全局的关系。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处于关键阶段,教育的支撑地位更加凸显,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同时,必须指导和推动教育事业服务大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水平,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战略目标。

第二,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教育具有公益性、普惠性,但也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必须科学界定教育发展领域的“基 本”和“非基本”。在“基本”教育领域,政府必须承担职责,履行义务,发挥主导作用,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时,在“非基本”教育领域,单纯依靠政府资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必须放宽准入、完善政策、规范管理,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发展。

第三,正确处理促进公平与注重效率的关系。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点。同时;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大省,一定要把有限的教育资源使用好,用较少或同样的教育投入办更多的事情、获得更大投资效果,首先解决好多数人受益的问题。要特别注重优化教育结构布局、合理配臵教育资源,把有效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

第四,正确处理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实现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规模是基础,质量是关键。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我省各级各类教育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必须适度超前发展。同时,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防止单纯追求规模、搞外延扩张而忽视教育质量的倾向,努力实现规模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

第五,正确处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教育事业关系长远、涉及全局,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全力以赴、奋发有为,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合理期望。同时也要立足省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 各方面的需要和可能,确定目标任务不超越现实条件和承受能力,避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防止留下后遗症,确保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当前,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和改革攻坚阶段,新问题和老矛盾容易相互叠加、集中凸显,统筹好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尤为重要。在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同时,注重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未来10年我省教育的发展任务是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既要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又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部协调发展,还要重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和教育培训、传统学校教育和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代表的新型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继续抓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一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20年,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要积极开展学区制试点,在一定区域内将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学区,学区内学校实行资源共享、捆绑发展、师资互 派、统一教学,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或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促进就业。从一定意义上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就业、抓民生、抓产业竞争力。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继续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充分发挥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 的先行先试作用,推动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努力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职高职相互衔接、职前职后相互沟通的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造就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在规模、专业设臵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总结推广一些职业学校办学的成功经验,大力兴办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着力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紧密型合作,鼓励大型企业、重点企业参股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努力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要进一步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职教园区,支持职业院校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 伍、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要完善落实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三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还较低,从长远看我们还要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同时要更加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着力提升整体水平,走优化组合、内涵发展的路子。要加快郑州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河南大学等高校实施省部共建,逐步形成以省会郑州高等学校群为中心、其他省辖市高等学校合理布局、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努力形成普通与成人、普通与高职、公办与民办、学历与非学历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克服同质化倾向,鼓励高校在各个层次办出特色、形成风格。要加快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努力建成l—2所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名校。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打造产学联盟,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进一步规范高校筹资机制,加强贷款和基建管理,优化贷款结构,规范融资行为,防范和化解风险,逐步解决高校债务问题。

四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人民群众意见较多。要推动城乡学前教育普遍发展,抓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 三年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

(二)依靠改革创新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我们是穷省办大教育,如果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就难以实现2020年教育发展目标。教育要跨越,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打破常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消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一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完成我省教育发展任务,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盘量参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教育投入是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到2012年完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分解目标。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 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按规定程序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要创新财政教育拨款机制,打破按编制核拨经费的传统,积极探索财政投入按学生数量、毕业生质量拨款新方式;要采用民办公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支持教育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带动社会投入的作用。要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要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要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适时调整学费标准。要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大力宣传捐赠教育、造福社会的企业和个人。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发展民办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要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要给予大力支持。要与公办教育一视同仁,进一步清理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性政策,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 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社会力量参与较多的领域,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的办法,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二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要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建立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放的放开,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要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臵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臵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臵、人事管理、合作办学、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自主权。各级政府都要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倡导教育家办学。逐步改变公办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克服学校行政化倾向。三要优化教育结构布局,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原来按常住人口规划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和办学规模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新建学校滞后于城市发展步伐,导致城市教育资源非常紧张,城市“入园难”、“大班额”等问题比较普遍,相反,部分农村地区则出现了班额过小、生源不足、留守儿童增多等现象,暴露出我省教育资源布局明显滞后于城镇化进程。2009年,全省城市小学、初中平均班额均为57人,分别超过国家规定班额l 2人、7人;县镇小学、初中平均班额分别为55人、63人,分别超过国家规定班额l 0人、13人,有些城镇班额甚至超过100人,不仅正常教学难以开展,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个别农村小学只有三、四个老师、十几名学生。这种布局结构既不利于教育资源优化配臵,又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优化学校布局和教育资源配臵结构是解决教育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加快城乡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要抓紧研究制定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划方案,科学论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加快实施。新一轮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旧城改造要同步规:髦4配套新建、改建或扩建中小学校,合理确定学校规模,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并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农村地区要结合人口和生源变动情况,适度集中、规模办学,生源不足的要及时合点并校。

四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教育资源。要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继 续探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模式和机制,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合作办学项目。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与高水平学校的合作与交流,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要加大教育开放力度,集中组织一些重大教育招商引资项目洽谈活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境内外资金投入我省教育事业。

(三)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臵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绝不是搞平均分配、“削峰填谷”、“以高就低”,而是要通过改变落后缩小差距,使整体教育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一要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公平。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义务教育发展的差异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们要把缩小义务教育差距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臵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臵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二要不断完善助学制度。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主要靠实行奖助学金制度来实现。只要孩子们能考上学校,就要保证他们完成学业。要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规模和覆盖面,为助学贷款提供的担保、贴息要更加符合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政府投入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用。学校也要从学费中拿出相应的比例资助困难学生。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项目。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资助学业。

三要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上学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民 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上学的政策,保证他们能够在金日制公办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要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主要通过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让留守儿童上好学。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

四要靠制度保障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要着力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要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以发展促公平,以改革促公平,以政策支持促公平。

(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育人 为本、德育为先。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

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改革创新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深化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调整课程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要调整专业设臵,更新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变化、把握机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规范和从严控制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后班、补习班,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把教育资源配臵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 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结构培养质量需求变化情况,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发展,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完善教师准入、退出机制,严格考核,加强管理,出名师、育英才。创新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农村教师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长期从教。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着眼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制定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建立职前职后贯通、校本培训和集中脱产培训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要围绕师德和能力建设,办好师范教育,创新培训模式,造就堪为人师的教育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建立完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按照国家 要求严格落实各

级各类学校编制标准,配齐配足教师,实行总量控制、下放权限、动态管理。要关心农村教师生活和成长,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提高津贴补贴标准,使优秀教师在农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组织实施好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任务,迫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提高领导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协同配合,全面动员,开拓创新,切实把教育改革发展任务落实好。

第一,着力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党政主要领导要当好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第一责任人,及时研究解决重大教育问题,抓好教育规划纲要和重大项目落实。要把是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检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坚持和完善公办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 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第二,动员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振兴,全民有责。要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完善相关政策,发动更多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投入教育、兴办教育。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和评价教育、参与教育管理。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好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上,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提高办学和管理水平。

第三,创新工作方法确保改莩发展目标落到实处。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要注重长短结合,围绕长远目标,把握好本届

政府任期、“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重大时间节点,前后衔接、滚动推出一批重点教育改革发展项目,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使未来宏伟蓝图变成眼前具体行动,使人民群众能够不断看到、享受到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我省教育规划纲要参照国家做 法,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10个方面,提出了本届政府近三年要组织实施的一批重点项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提出具体行动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加快组织实施,尽快收到成效。考虑到教育改革复杂艰巨,涉及面宽,社会期待高,某些方面认识不尽一致,出台重大改革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要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做到科学民主决策,不走错路、少走弯路。关键性改革发展项目要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改革试点,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的鲜活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推广,指导和推动全省工作。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抓具体、抓基础、抓基层、抓项目,真正把中央和我省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同志们,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 天。教育承载着河南发展的希望,肩负着中原儿女的期盼。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省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6卢展工、郭庚茂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2月23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持续努力推动河南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省委书记卢展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分别讲话。

省领导王全书、叶冬松、李克、孔玉芳、李新民、曹维新、刘春良、刘怀廉、连维良、颜纪雄、尹晋华、毛万春、李柏拴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

卢展工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学习好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关键要领会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务必珍惜;二是形势复杂多变,机遇稍纵即逝,务必清醒;三是主题科学发展,主线加快转变,务必把握;四是始终着力民生,始终着力统筹,务必求实。会议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国力量,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我省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学习、深入学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卢展工就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围绕经济工作怎么看和怎么干,讲了四点意见。第一,正在持续。一是体现在思路正在持续。比较好地持续了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思路,着力打基础、增效益、求质量、上水平、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特别是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作出了决定。二是体现在趋势正在持续。就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效益的指标、三农的指标、民生的指标、生态环境的指标正在继续保持比较好的趋势。三是体现在态势正在持续。就是着力后劲,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以及就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得基础性、效益性、长远性建设正在加强,为河南未来发展增添了后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支

撑。四是体现在气势正在持续。就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体现出来的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和围绕全局的合力正在持续。突出体现在全省上下积极呼应、主动融入、共同推动中原经济区的谋划建设上,突出体现在各地各部门持续跟进、创新服务、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行动上,突出体现在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上。

第二,难在持续。当前,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较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实现明年各项目标任务仍有不少困难。一是难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从国际上看,金融危机并没有结束甚至可能出现反复,一些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可能对我国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从国内看,宏观调控政策的趋紧、利益多元化的碰撞、通胀预期的增强、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紧迫、发展空间的挤压、区域发展的竞争、民生改善的期望,都使我们发展的持续面临很大压力。二是难在结构性矛盾凸显。主要是三大产业之间、三大需求之间不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三是难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今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增速均有所下滑,我们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四是难在要素约束加剧。建设用地、资金保障、节能减排、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不断强化,迫切要求我们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共渡难关。五是难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我省农业生产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还不多。六是难在就业和安全保障。就业和安全都是最大的民生,GDP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就会影响到十几万人的就业。我们考虑工作、推动发展都要充分考虑就业和安全问题,把就业和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今年以来,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这种情况决不允许继续下去,否则我们就无颜面对全省人民。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我们要面对的主要是困难和矛盾、风险和挑战。我们分析问题,强调难在持续,就是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进取心,有效破解各种难题,努力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

第三,重在持续。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体现的是党性和从政品格,体现的是责任心和运作能力,体现的是锲而不舍、有所作为的精神,体现的是持

续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一是持续发展意识。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都反复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解决的都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发展是解决我们所有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没有发展就什么也谈不上。离开发展去讲科学,科学发展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离开发展去讲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所以,我们要始终抓住发展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持续增强发展意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二是持续发展思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就是我们对河南发展思路的持续。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坚持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走好这条路子,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突出河南特色、体现河南优势。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解决所有问题、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位置,坚持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三是持续“两高一低”目标。这一目标符合中央要求、符合河南实际,体现了实事求是、遵循规律。我们不盲目攀比、不层层加码压指标,但对于中央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省委提出的加快中原崛起,我们必须承担起责任,这才是对全国发展大局负责、对全省人民负责。河南拥有一亿人口,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连“两高一低”目标都不敢提、都达不到,就无法向全省人民交待。各地各部门都要围绕“两高一低”,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四是持续调结构增效益求质量。一方面,要持续发挥自身优势。对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势一定要珍惜,不能当作一种累赘、一种包袱。产业结构重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一定不能丢掉。在推进节能减排的过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原有优势,不断创造新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这个最大优势,把河南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大省、人才大省。要充分发挥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的优势,抓好粮食生产、搞好粮食深加工,把粮食加工业打造成为对经济发展、富农强农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一大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要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在发展中增效益、在发展中求质量。通过加快发展、持续发展来做大规模、壮大实力,通过淘汰落后、提升层次来增加效益、提升质量。五是持续拓展发展空间。随着科学发展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

变,资金、资源、土地、生态环境等约束性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要求我们在发展中破解瓶颈制约。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有所作为,就一定能够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六是持续着力民生。这是我们推动发展的本质要求、最终目的。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要持续解决好什么是为民,为什么为民、怎样为民的问题,时刻把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这些民生大事放在心上,始终着力破解群众之难、群众之忧,始终着力公平正义、公道正派,促进职能转变,做到周到服务,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四,为在持续。就是要有所作为。一是为在转变。就是转变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真正把思想观念转变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上来;就是转变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真正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就是转变工作作风,求真、求实、求质、求效。一个观念的转变可能带来的就是一片发展的空间。二是为在运作。把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举措结合实际落实好、贯彻好,主要在于运作,就是想好了再说,说了就要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坚持“四个重在”,破解“四道难题”,运用“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方法,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讲到底都在运作,运作本身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反映,是我们识别和考察干部的重要标准。三是为在统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为民是本质、为民是根本、为民是标准,要围绕发展和为民来统筹各项事业的发展,围绕发展和为民统筹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合力,围绕发展和为民体现和检验所有工作的成效,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是不是推动发展、是不是坚持为民这两个问题上得到检验。四是为在实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最终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要始终坚持树立勇于对人民负责、能够对人民负责的形象,以实干赢得人心、以正气凝聚人心的形象,以人民为重、以人民为先的形象,能够推动工作、人民群众愿意跟着你推动工作的形象,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诚实守信的形象,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以身作则的形象。

卢展工强调说,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努力推动河南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郭庚茂在讲话中总结了今年我省的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大力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各项工作在困难形势下取得较好成绩,确保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胜利完成。郭庚茂说,“十一五”时期,我省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跨上新台阶,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河南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河南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也是我们奋发有为、经受考验、夯实基础的五年,标志着我省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郭庚茂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年彰显优势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我们既面临产业转移、扩大内需、后发优势等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竞争压力加大、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诸多困难。他指出,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极为复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自身问题和外部问题互联,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既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又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审时度势,积极应对,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郭庚茂强调,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加快“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着力扩大需求,着力调整结构,着力开放改革,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经济更好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郭庚茂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四个突出”,即突出清醒和忧患、突出主题和主线、突出统筹与运作、突出民生与民心。他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还要特别注意抓好关键、带动全局,“八策并举”,争取扩大需求、稳定投资、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综合效果。这八项举措是因应明年形势变化、针对破解发展难题提出的阶段性应对之策,也是国家政策鼓励和我省发展需要的结合点,各地和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专项方案,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以关键举措的突破,带动全面任务完成,实现经济更好较快发展目标。一是持续推进大招商活动,抢抓机遇,承接转移,“一举应多变”;二是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争取主动权;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四集一转”,落实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五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解决资金制约问题;六是创新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保障发展用地需要;七是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富民增收,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八是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扩投资、促消费、惠民生。

郭庚茂要求,要从九个方面着手统筹推进明年经济工作。一是着力扩大需求,保持经济较快发展;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争取经济更好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基础;四是以产兴城、以城带乡,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六是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七是强力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八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推动全局;九是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郭庚茂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领导干

部素质,切实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委会主任,武警河南总队总队长、政委,各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省委各部委主要负责同志,省纪委副书记、纪委常委,省人大、省政协各工作(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省直、中央驻豫各正、副厅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管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省管本科高等院校党委书记、校(院)长,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中央驻豫新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记者平萍 杨凌)

第五篇:6卢展工、郭庚茂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2月23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持续努力推动河南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省委书记卢展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分别讲话。

省领导王全书、叶冬松、李克、孔玉芳、李新民、曹维新、刘春良、刘怀廉、连维良、颜纪雄、尹晋华、毛万春、李柏拴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

卢展工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学习好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关键要领会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务必珍惜;二是形势复杂多变,机遇稍纵即逝,务必清醒;三是主题科学发展,主线加快转变,务必把握;四是始终着力民生,始终着力统筹,务必求实。会议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国力量,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我省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学习、深入学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卢展工就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围绕经济工作怎么看和怎么干,讲了四点意见。

第一,正在持续。一是体现在思路正在持续。比较好地持续了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思路,着力打基础、增效益、求质量、上水平、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特别是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作出了决定。二是体现在趋势正在持续。就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效益的指标、三农的指标、民生的指标、生态环境的指标正在继续保持比较好的趋势。三是体现在态势正在持续。就是着力后劲,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以及就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得基础性、效益性、长远性建设正在加强,为河南未来发展增添了后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支撑。四是体现在气势正在持续。就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体现出来的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和围绕全局的合力正在持续。突出体现在全省上下积极呼应、主动融入、共同推动中原经济区的谋划建设上,突出体现在各地各部门持续跟进、创新服务、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行动上,突出体现在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上。

第二,难在持续。当前,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较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实现明年各项目标任务仍有不少困难。一是难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从国际上看,金融危机并没有结束甚至可能出现反复,一些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可能对我国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从国内看,宏观调控政策的趋紧、利益多元化的碰撞、通胀预期的增强、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紧迫、发展空间的挤压、区域发展的竞争、民生改善的期望,都使我们发展的持续面临很大压力。二是难在结构性矛盾凸显。主要是三大产业之间、三大需求之间不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三是难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今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增速均有所下滑,我们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四是难在要素约束加剧。建设用地、资金保障、节能减排、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不断强化,迫切要求我们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共渡难关。五是难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我省农业生产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还不多。六是难在就业和安全保障。就业和安全都是最大的民生,GDP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就会影响到十几万人的就业。我们考虑工作、推动发展都要充分考虑就业和安全问题,把就业和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今年以来,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这种情况决不允许继续下去,否则我们就无颜面对全省人民。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我们要面对的主要是困难和矛盾、风险和挑战。我们分析问题,强调难在持续,就是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进取心,有效破解各种难题,努力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

第三,重在持续。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体现的是党性和从政品格,体现的是责任心和运作能力,体现的是锲而不舍、有所作为的精神,体现的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一是持续发展意识。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都反复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解决的都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发展是解决我们所有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没有发展就什么也谈不上。离开发展去讲科学,科学发展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离开发展去讲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所以,我们要始终抓住发展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持续增强发展意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二是持续发展思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就是我们对河南发展思路的持续。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坚持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走好这条路子,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突出河南特色、体现河南优势。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解决所有问题、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位置,坚持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三是持续“两高一低”目标。这一目标符合中央要求、符合河南实际,体现了实事求是、遵循规律。我们不盲目攀比、不层层加码压指标,但对于中央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省委提出的加快中原崛起,我们必须承担起责任,这才是对全国发展大局负责、对全省人民负责。河南拥有一亿人口,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连“两高一低”目标都不敢提、都达不到,就无法向全省人民交待。各地各部门都要围绕“两高一低”,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四是持续调结构增效益求质量。一方面,要持续发挥自身优势。对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势一定要珍惜,不能当作一种累赘、一种包袱。产业结构重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一定不能丢掉。在推进节能减排的过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原有优势,不断创造新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这个最大优势,把河南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大省、人才大省。要充分发挥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的优势,抓好粮食生产、搞好粮食深加工,把粮食加工业打造成为对经济发展、富农强农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一大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要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在发展中增效益、在发展中求质量。通过加快发展、持续发展来做大规模、壮大实力,通过淘汰落后、提升层次来增加效益、提升质量。五是持续拓展发展空间。随着科学发展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资金、资源、土地、生态环境等约束性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要求我们在发展中破解瓶颈制约。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有所作为,就一定能够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六是持续着力民生。这是我们推动发展的本质要求、最终目的。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要持续解决好什么是为民,为什么为民、怎样为民的问题,时刻把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这些民生大事放在心上,始终着力破解群众之难、群众之忧,始终着力公平正义、公道正派,促进职能转变,做到周到服务,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四,为在持续。就是要有所作为。一是为在转变。就是转变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真正把思想观念转变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上来;就是转变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真正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就是转变工作作风,求真、求实、求质、求效。一个观念的转变可能带来的就是一片发展的空间。二是为在运作。把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举措结合实际落实好、贯彻好,主要在于运作,就是想好了再说,说了就要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坚持“四个重在”,破解“四道难题”,运用“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方法,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讲到底都在运作,运作本身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反映,是我们识别和考察干部的重要标准。三是为在统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为民是本质、为民是根本、为民是标准,要围绕发展和为民来统筹各项事业的发展,围绕发展和为民统筹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合力,围绕发展和为民体现和检验所有工作的成效,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是不是推动发展、是不是坚持为民这两个问题上得到检验。四是为在实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最终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要始终坚持树立勇于对人民负责、能够对人民负责的形象,以实干赢得人心、以正气凝聚人心的形象,以人民为重、以人民为先的形象,能够推动工作、人民群众愿意跟着你推动工作的形象,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诚实守信的形象,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以身作则的形象。

卢展工强调说,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努力推动河南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郭庚茂在讲话中总结了今年我省的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大力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各项工作在困难形势下取得较好成绩,确保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胜利完成。郭庚茂说,“十一五”时期,我省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跨上新台阶,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河南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河南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也是我们奋发有为、经受考验、夯实基础的五年,标志着我省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郭庚茂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年彰显优势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我们既面临产业转移、扩大内需、后发优势等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竞争压力加大、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诸多困难。他指出,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极为复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自身问题和外部问题互联,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既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又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审时度势,积极应对,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郭庚茂强调,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加快“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着力扩大需求,着力调整结构,着力开放改革,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经济更好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郭庚茂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四个突出”,即突出清醒和忧患、突出主题和主线、突出统筹与运作、突出民生与民心。他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还要特别注意抓好关键、带动全局,“八策并举”,争取扩大需求、稳定投资、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综合效果。这八项举措是因应明年形势变化、针对破解发展难题提出的阶段性应对之策,也是国家政策鼓励和我省发展需要的结合点,各地和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专项方案,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以关键举措的突破,带动全面任务完成,实现经济更好较快发展目标。一是持续推进大招商活动,抢抓机遇,承接转移,“一举应多变”;二是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争取主动权;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四集一转”,落实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五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解决资金制约问题;六是创新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保障发展用地需要;七是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富民增收,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八是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扩投资、促消费、惠民生。

郭庚茂要求,要从九个方面着手统筹推进明年经济工作。一是着力扩大需求,保持经济较快发展;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争取经济更好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基础;四是以产兴城、以城带乡,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六是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七是强力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八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推动全局;九是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郭庚茂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切实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委会主任,武警河南总队总队长、政委,各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省委各部委主要负责同志,省纪委副书记、纪委常委,省人大、省政协各工作(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省直、中央驻豫各正、副厅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管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省管本科高等院校党委书记、校(院)长,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中央驻豫新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记者平萍 杨凌)

下载郭庚茂同志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郭庚茂同志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