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师》观后感—吴卓

时间:2019-05-11 22:4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会师》观后感—吴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会师》观后感—吴卓》。

第一篇:《大会师》观后感—吴卓

观《大会师》有感

吴 卓

近日,我院组织大家一起观看《大会师》电影,这是一部以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为题材的史诗电影,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历史故事。观看完这部红色电影,令人感慨,发人深省。

电影的开头便是从红军长征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激昂悲壮场面。虽然初中的时候就学过《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历史课文中也对红军长征历经的种种苦难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当屏幕再现红军将士目光如炬、视死如归形象的时候,内心还是非常震撼。那时的年轻人啊,他们拥有这种一种坚定的斗志:为了新中国、为了共产党人的理想,敢于担当奋斗,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看完《大会师》,除重新温习了“腊子口、会宁、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等长征专有名词外,还有些“新”体会。

不偏离中央路线,坚决拥有党中央。《大会师》的主线是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千辛万苦,最后于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甘肃会宁。然而,红军长征需要克服的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有党内的分歧,电影对此也没有刻意回避。张国焘自立“中央”,偏离党中央北上陕甘宁的正确路线,执意南下攻打成都,不仅造成大量红军战士无端伤亡,而且违反中央组织路线、败坏党的政治规矩,影响极其恶劣。目前,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尤其是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四个核心”意识,支持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决策部署,同心同德,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

不忘记长征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看所有关于红军长征的电影、书籍,我都会不由自主联想到我的家乡,我的二爷爷。我的家乡江西省兴国县,数以万计的兴国儿女参加革命、经历长征,走出了56位共和国建国将军,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平均每一里路就有一名兴国籍战士倒下。我的二爷爷,16岁就参加了革命,1934年长征离开家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甚至连在哪里牺牲都不清楚。没有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没有改革开放,也无从谈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来自革命老区的共产党员,更要率先学习长征精神,学习先辈“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斗志,展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进取姿态和奋斗风采。

不抱怨道路艰辛,坚信前途必光明。红军长征从赣南开始出发,就注定了这将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每个名词对于红军来说都是一道难过的坎,都意味有人甚至是成千上万的人要牺牲,每一道坎万一过不去,都有可能断送红军的前途、灭了革命的火种。但是我们的红军战士没有抱怨战斗多、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坚信只要跟着毛主席就有奔头,中国革命就有前途。我们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没有经历过老一辈生活的艰辛磨砺,却有一些人天天抱怨这、抱怨那,就是不肯踏踏实实、努力奋斗。我们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报怨、信念坚定的精神,工作累、房价高与长征红军所遇到磨难相比算得了什么,要少抱怨、多努力,少牢骚、多奋斗,坚信牛奶面包都会有的,坚信中华民族的前途是正大光明的。

现在,我们国内外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挑战。虽然不是真刀真枪的战争场面,但是,贸易战、信息战、金融战等先过“烽火四起”,每个战场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影响。我们要团结、要奋斗,要像红军战士一样智慧、勇敢,要像红军战士一样去战斗,最终的胜利就一定会属于我们。

第二篇:大会师观后感

《大会师》观后感

在《我不是药神》刷爆朋友圈期间,我看了电影《大会师》。电影的开头便是从红军长征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激昂悲壮场面。虽然初中的时候就学过《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历史课文中也对红军长征历经的种种苦难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当屏幕再现红军将士目光如炬、视死如归形象的时候,内心还是非常震撼。那时的年轻人啊,他们拥有这种一种坚定的斗志:为了新中国、为了共产党人的理想,敢于担当奋斗,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看完《大会师》,除重新温习了“腊子口、会宁、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等长征专有名词外,还有些“新”体会。

不偏离中央路线,坚决拥有党中央。《大会师》的主线是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千辛万苦,最后于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甘肃会宁。然而,红军长征需要克服的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有党内的分歧,电影对此也没有刻意回避。张国焘自立“中央”,偏离党中央北上陕甘宁的正确路线,执意南下攻打成都,不仅造成大量红军战士无端伤亡,而且违反中央组织路线、败坏党的政治规矩,影响极其恶劣。

不忘记长征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没有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没有改革开放,也无从谈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共产党员,更要率先学习长征精神,学习先辈“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斗志,展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进取姿态和奋斗风采。不抱怨道路艰辛,坚信前途必光明。红军长征从赣南开始出发,就注定了这将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每个名词对于红军来说都是一道难过的坎,都意味有人甚至是成千上万的人要牺牲,每一道坎万一过不去,都有可能断送红军的前途、灭了革命的火种。但是我们的红军战士没有抱怨战斗多、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坚信只要跟着毛主席就有奔头,中国革命就有前途。我们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没有经历过老一辈生活的艰辛磨砺,却有一些人天天抱怨这、抱怨那,就是不肯踏踏实实、努力奋斗。我们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报怨、信念坚定的精神,工作累、房价高与长征红军所遇到磨难相比算得了什么,要少抱怨、多努力,少牢骚、多奋斗,坚信牛奶面包都会有的,坚信中华民族的前途是正大光明的。

现在,我们国内外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挑战。虽然不是真刀真枪的战争场面,但是,贸易战、信息战、金融战 “烽火四起”,每个战场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影响。我们要团结、要奋斗,要像红军战士一样智慧、勇敢,要像红军战士一样去战斗,最终的胜利就一定会属于我们。

第三篇:电影《大会师》观后感

电影《大会师》观后感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段壮丽史诗,长征是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丰碑,千年传唱,万古不朽!为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八十周年,陕西广播电视台和上海紫千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特别推出革命历史大剧《长征大会师》,该剧以史诗般的恢弘巨制、新颖深厚的精神开掘和新鲜独到的细节呈现,向世人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壮阔历史画卷。观看这部红色历史大剧,令人感慨,发人深省。它用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诠释了一个真理: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围剿。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毛泽东被排斥在党和军队的领导核心之外,在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下,中国工农红军遭遇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伤亡惨重,根据地大量流失,红军不得不被迫开始转移,这才有了长征。长征刚开始,中央红军就在湘江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8.6万多人,一下锐减到3万余人。革命向何处去?红军的前途在哪里?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挺身而出,在湖南境内召开的通道会议上提出转兵贵州,放弃与红二、六军团湘西会师的建议。周恩来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说服李德、博古,改变了行军方向,使红军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核心领导地位。他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声东击西,巧渡金沙江,率领红军彻底 跳出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彻底改变了红军自长征以来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实现了历史的大转折,取得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继而毛泽东又指挥红军打过嘉陵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开创了红军长征的新局面。红军长征到达懋功,实现了红一、四两方面军的大会师。两河口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确定了共同北上,建立川陕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日本鬼子侵占我东北,又蠢蠢欲动,妄图侵占我华北。蒋介石不顾民族危亡,不想抗日救国,只想着“攘外必先安内”,集中兵力围剿红军。蒋介石这样做既违民心,又失道义。我们党和红军坚持北上抗日,既彰显出道义担当,又嬴得了民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唯一正确的选择。张国焘对党中央阳奉阴违,他坚持南下,妄图分裂党分裂红军。毛泽东与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做了有理有节的斗争,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三大主力会师会宁,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这一切都全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践证明,有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红军就转危为安,化险为夷,革命就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纪念长征,我们要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改革开放,走好新时代的长征之路!2

第四篇:电影《大会师》观后感

《大会师》观后感---信仰

电影开篇就以四个小孩嬉笑打闹的场景拉开了电影的序幕,然后最后小孩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里而结束,而这是电影的小线索。而大线索是,中国红军爬(雪山)夹金山、过草地、突破重重防线的围剿,到最后的大会师,打破了蒋介石的剿灭红军战略构想。而在此线索交错的进行之中,从中我们也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

首先,在日本侵略东北、虎视眈眈华北的背景之下,蒋介石不顾外敌的欺侮、不管东北、华北人民的死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中国共产党发动了进攻、围剿。迫得中国共产党翻越绵延千里、高耸、常年积雪的夹金山,过沼泽地,再加上路上的穷追猛打、飞机轰炸,这中间同胞们的杀伤、死亡又有多少人呢?这中间又要浪费多少枪支弹药呢?非得怕得红军做大,又怎不怕日本侵略军入侵中国大地的腹地,壮大的军队呢?

说道蒋介石的劣迹,又不得说张国焘了。张国焘自己领着二方面军在川地拥兵自重,不愿选择正确的方针---北上抗日。非得要誓死拿下成都,“赶着去吃大米”不可,结果在蒋介石的两军包围下,他“偷鸡不成蚀把米”,撞了一鼻子的灰,折损了中国共产党的精锐部队。他完全犯了“党指挥枪”的思想错误,多次拖延,延误了战机。

再缩小范围,聚焦在四个小孩的这里,他们身上背负着的是家国恨。日本侵略军炸毁了自己的家园,失去至亲至爱的家人。随后他们找到了组织,跟着组织(中国共产党)一路上爬山涉险,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中间可以对比看出,蒋介石冥顽不化,张国焘的固执愚蠢。这两个领导者,缺乏的是民本主义思想的指导,只顾着自己的一份利益,而不是想着百姓人民的安危。而四个小孩坚定的信念更是衬托出了平凡人内心的追求。谁能够带领着我们精忠报国、救人民于水火,我就认同谁、跟着谁。

他们选择共产党,选择的是,它是中华人民的先锋队,永远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或许,这就是信仰,信仰的重要性。

第五篇:大会师观后感900字左右观后感

大会师观后感 900 字左右 3 篇-观后感 大会师观后感 900 字左右 3 篇-观后感 1 ?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看了电影,电影结束出来时,我的脚步缓慢而沉重,心潮像起伏的波浪,脑海里不断地回响着刚刚学过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胜利会师,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我们暂且不说红军在这其间遭遇敌人的一次次围、追、堵、截,单说走过的行程就足以让世人瞩目。据美国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 18 条山脉(其中 5 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城市,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 70 华里……试想: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这能说不是奇迹吗?我的眼睛湿润了,心儿早已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长征路上遵义城里,中央召开会议,批判了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以及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军民激动万分,同声高呼:“红军得救了,革命得救了……”。于是,红军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声东击西,放弃遵义再回收遵义,获得了长征途中的第一个大胜利。之后,红军四渡赤水,运动歼敌,终于变被动为主动,扭转了战局。当敌人总指挥穷凶恶极地赶到金沙江边时,红军早已渡江七天了。接着,红军又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区,战胜了天险大渡河,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煮皮带、挖草根……这支英雄的部队突破腊子口,直插六盘山,终于到达陕北胜利大会师。至此,伟大的长征越过万水千山彻底胜利了!正如百战疆场的老将军张爱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回首向来风雨路,万里长征任疾驰……长征取得的胜利充分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产生伟大的军队、伟大的战士,也才能取得伟大的胜利。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让这种精神薪火相传,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 ?

电影《大会师》以她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就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中华民族坚定无畏精神的象征!? ? ?大会师观后感 900 字左右 3 篇-观后感 2 ?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段壮丽史诗,长征是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丰碑,千年传唱,万古不朽!为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八十周年,陕西广播电视台和上海紫千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特别推出革命历史大剧《长征大会师》,该剧以史诗般的恢弘巨制、新颖深厚的精神开掘和新鲜独到的细节呈现,向世人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壮阔历史画卷,? ?

观看这部红色历史大剧,令人感慨,发人深省。它用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诠释了一个真理: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围剿。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毛泽东被排斥在党和军队的领导核心之外,在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下,中国工农红军遭遇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伤亡惨重,根据地大量流失,红军不得不被迫开始转移,这才有了长征。长征刚开始,中央红军就在湘江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万多人,一下锐减到3 万余人。革命向何处去?红军的前途在哪里?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挺身而出,在湖南境内召开的通道会议上提出转兵贵州,放弃与红二、六军团湘西会师的建议。周恩来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说服李德、博古,改变了行军方向,使红军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 ?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核心领导地位。他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声东击西,巧渡金沙江,率领红军彻底跳出了***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彻底改变了红军自长征以来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实现了历史的大转折,取得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继而毛泽东又指挥红军打过嘉陵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开创了红军长征的新局面。红军长征到达懋功,实现了红一、四两方面军的大会

师。两河口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确定了共同北上,建立川陕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日本鬼子侵占我东北,又蠢蠢欲动,妄图侵占我华北。***不顾民族危亡,不想抗日救国,只想着“攘外必先安内”,集中兵力围剿红军。***这样做既违民心,又失道义。我们党和红军坚持北上抗日,既彰显出道义担当,又嬴得了民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唯一正确的选择。张国焘对党中央阳奉阴违,他坚持南下,妄图分裂党分裂红军。毛泽东与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做了有理有节的斗争,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三大主力会师会宁,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这一切都全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践证明,有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红军就转危为安,化险为夷,革命就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 ?

纪念长征,我们要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周围,坚持改革开放,走好新时代的长征之路!? ? ?大会师观后感 900 字左右 3 篇-观后感 3 ?

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了历史潮流,把握了历史机遇的结果。也是全中国人民历史性的选择。但是我感觉这个电视剧并非大作,无论是尊重历史还是艺术创造上都有很多不可原谅的瑕疵。

? ?

“包座”和“腊子口”两个重要战役有失艺术亮点,打包座是场硬仗,最后歼敌 4000,俘虏 800。可我们看到的就像一个连在打一个,几十个人机关枪和手榴弹一顿乱扔就结束了。没这么省钱的。再说这场战斗是红军一个军对***一个精锐旅,想当一个师级编制,张国焘一看这仗打的这么痛快、顺利,头脑发胀了,开始想挟持中央搞山头了。这是张国焘当时具有军事优势,***的一个重要揭示点。剧中竟然没有表现。打腊子口,后来聂荣臻讲要是他占领这个要塞,就一个营都能挡住十万大军,可是我们就轻易打下来了吗?这其中有很多精彩的历史片段,比如到敌人背后面偷袭,有一个叫“云贵川”的苗族小战士用钩子攀岩带领迂回部队攻上去的。面对“关非不险,路非不难”,我们的指挥员和战士不仅斗志勇猛,而且智慧都用到家了。怎么就没能用艺术形式表现一下,该抢眼球的的地方不会抢。

? ?

再说对张国焘的评价,我看了很多回忆录和网上的文章,我们不必要评价张国焘如何如何。我所关注的就是历史是怎么演绎的,我想看到事件发生的历史逻辑,从中我们找到其中的偶然和必然的联系,以至于能够真正了解历史,正确看待历史,并汲取科学思维的营养。

? ?

我在几年前就零零碎碎地看了张国焘所著《我的回忆》。我们的历史知识都是经过前人过滤再传给我们的,很难找到

一部真正反映史实的信史,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朝历代的政权对历史科学有太多负面的干预,什么是该写的、什么是不该写的,只由几个人甚至是一个人说了算,可是历史科学应该是以恢复史实为目标的。就像当年毛泽东去世时,在公布的照片上把“四人帮”站立的位置全都把人处理掉了,这不是尊重历史。我年轻的时候就看出来,这不是科学态度。

? ?

我看了网上一些文章,感觉其中的看法应该让大家了解,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也是共产党人优良品质的表现。我在此借用整理给大家看看。

?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张国焘的资历可以说是最老的,当然,毛、董和张都参加过一大,但毛、董二人只是作为地方党的代表出席会议,而张则是代表党的创建人陈独秀,是会议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张国焘 1916 年入北大,赶上了新文化运动,开始与陈独秀、李大钊交往,真接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他是中共一大、四大、六大的中央委员,四大和六大的政治局委员,他与列宁、斯大林有过直接的会谈,这在中共领导人当中并不多见。从他个人的履历来看,直到 1931 年他去鄂豫皖苏区,他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决策。

? ?

他的阅历丰富极了,除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渊源外,从

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像五四运动、二七罢工、五卅运动、***一大、北伐、南昌起义这些在近代史上有名的事件,张国焘都作为重要角色参与其中,他对于这些事件的回忆也是有相当价值的。

? ?

由于张氏长期担任党的高级领导人,使得他的描述有高屋见瓴的功效,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关于苏联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影响,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 ?

余英时先生曾说过:在近代西方国家中,有二个国家对中国影响最大,一个是日本,另一个就是苏联。对这话我是很赞成的,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渊源甚深,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在当时苏俄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自成立那天起,就一直受到这个国家的影响,这样的影响直到 1989 年 5 月,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会谈之后才在形式上告一段落。

? ?

从张国焘的回忆来看,苏联对中国的帮助偏重于政策指导和人员训练。中国共产党奉苏俄为思想上、行动上的老师,苏俄就此对中国共产党给予指导则是天经地义的。张国焘在回忆中重点提到了威金斯基、马林、越飞、鲍罗廷、米夫几个人。由于当时的交通、通讯的不便,使得苏俄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的政策只占有理论上的优势,而他们对中国的实际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让莫斯科派驻

中国的几个代表人物相机行事了。

? ?

在这几个人物中,鲍罗廷的影响最大,因为他在中国期间,正值国共两党合作的蜜月期,中国共产党在那时还只是一个小党,借***的声势,与其合作来发展壮大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多少带一些“右倾机会主义”的味道,就是说生怕得罪***,于自身的发展不利。鲍罗廷的重要性在于,他强化了这一政策的合法性。

? ?

***在 1927 年 4 月,对共产党人实行镇压的时候,鲍罗廷和中共的领导人们也只是提出联合***的左派打击***,从根本上还是希望维系国共合作的。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政策行不通,八一南昌起义就是对这一政策的反动。所以南昌起义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也代表着 20 年代苏俄对中国政策的破产。

? ?

1928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这次会议在中苏两党的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这次会议开始,苏联对中共的帮助由偏重于政策指导到政策指导和人员训练并重的局面,后来许多在中国共产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都在这前后前往莫斯科受训,除张国寿的回忆外,杨尚昆、武修权的回忆录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 ?

在西安事变中,苏联对中共的影响是最富戏剧性的。张

学良捉蒋后,中共上下(除周恩来之外)都是一片喊杀之声,下面是张国焘在回忆中的有关记载:

? ?

1、平素持论温和又不多发议论的朱德竟抢先表示:现在还有甚么别的话好说,先将那些家伙杀了再说。一直在那里狂笑的毛泽东也接着表示:“这件事我们应该站在后面,让张杨去打头阵”。

? ?

2、(毛泽东在致张学良电报中说)“诚如来电所去,蒋某确系卖国独夫,理应付之国法,弟等极力赞成应由人民公审”。

? ?

3、这时朱德也进来,他打断了毛的说话,大声说道:爽爽快快的同张学良说,杀了蒋再讲其他。他说明的大意是,现在是千钧一发的时候,应当机立断,用不着等候莫斯科指示,来一个先斩后奏。毛听了朱德确的话,微笑着安慰朱德说:我和你的意见并无不同之处,不同的只是方法;我已着力暗示张学良应该如何做,但这杀字不好由我们口里直说出来。

? ?

可是莫斯科的指示到得也很快,大意是说蒋杀不得,要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对外。这与我在中学甚至大学里学到的历史是完全不同的。张氏当时作为中共最高决策成员之一,他的叙述大体是可信的。从这

一点,可以看出,苏联当时对这件事的见解确实要高过我们,同时也说明,任何革命的领袖和革命的政党都不是算命先生,能预测事情的发生和结果。他们固然要受到当时历史环境的制约。革命领袖和革命政党的智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 ?

张国焘最值得称道的经历是他参与领导在鄂豫皖苏区和四川的红四方面军的军事斗争,同时由于在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他与毛的争执使他的名气大噪,也为他告别政治舞台埋下了伏笔。

? ?

从张去苏区的经历来看,他注定不能在中共内部担当一把手角色,这是因为毛更早地以工农武装反抗***统治,在井冈山上树起一面红旗,并运用他的毅力和智慧将这个运动持续下去,? ?

他的活动代表着中共必然的趋向,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也不得不跟着他的调子走。所以在气势上毛就领先了;再者,1931 年前后,由于***的破坏,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不能立足,决定向苏区转移。这些中央要人的去向对日后中共的权力格局有重要影响。总的来说,去往江西苏区的要人们日后大都拥有显赫的政治地位,而派往鄂豫皖苏区和湘鄂苏区的,除个别情况外则没有这样的幸运。从张的回忆中我们看到,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项英、刘伯承等到江西苏区;任弼时、夏曦被派往湘鄂西苏区、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前往

鄂豫皖苏区;当然中共中央在鄂豫皖苏区、湘鄂西苏区设分局,分别由张国焘和夏曦主持,政治地位是不低,但当时各苏区之间联系极为不便,哪个苏区能和中央在一起,在地利和人和上当然会占有更大的优势。在这样的权力格局中,张氏纵有天大的本事就难有更难大的作为,更何况,论军事斗争,毛的能力决不在张之下,中央苏区的失败不能算在毛的头上。

? ?

张氏的回忆录共有三册,总的来说,前二册的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公开出版的党史大体可以相互印证,出入不大;但第三册讲张在苏区和同毛的斗争也是很富有争议的。其中,张多有报怨之语,他在白雀园的肃反和长征途中命陈昌浩解决中央的密电最为中国共产党诟病,但在第三册中,关于白雀园肃反提得很少,而关于密电则只字未提,真相到底如何且不去管他。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四方面军的实力大于一方面军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双方后来都承认的。也正因为这一点,从江西来的中央领导对张还是相当谦让的。这种力量强弱的表象也使张国焘有些飘飘然,但他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领导人潜在的能量。

? ?

一、四方面军分开后,张国焘率部南下、另立中央,事实证明,这是不对的,这是他的负气之举。他的声望受到损害,也令四方面军受到重创。1936 年 8、9 月间,红四方面军在甘肃靖远准备渡过黄河到河西走廊一带,由于敌人的干

扰,这只 35000 人的部队只渡过去 XX0 多人,徐向前和陈昌浩就在其中,而张国焘和朱德等人率领的 10000 多人却不得渡,这些人后来辗转到达陕北。

? ?

西路军归于失败,这是人所共知的。这对张国焘简直就是致命的打击,因为红四方面军是他的政治资本,而此时这个资本失掉一大半,他在党内的地位就更是每况愈下了。我不禁设想,如果这 35000 人都渡过河去,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只可惜历史是从来不能假设的。

? ?

张氏回忆的另一亮点是他对各色人物的评价。由于他与中共的关系甚深,他的接触面又广,他对这些交往的回顾使我们对中国近代史了解更为深刻。从他的回忆来看,他与中共几乎所有的要人都有过深浅不同的交往。中国共产党对张国焘当然是印象不好的,他们两者之间可以说是一个对立面。但我们知道,如果对立面之间都说一个人好,那这个人的确就有值得称道之处,最明显的例子是徐向前同志。早年我就读过他的回忆录,也读过他的部属怀念他的文章,而张国焘自 1931 年 3、4 月间到达鄂豫皖苏区之后,在长达 5 年的时间里与徐向前合作,他对徐的评价是很高的。他说:“至此,我才会晤了阔别已久的徐向前。他在黄埔一期的时候,并不是一个露锋芒的人物,我们接触不多,在我并无深刻的印象。这次重逢,我们深谈数次,我发觉他确实具备做这个苏区游击战争的领导者的条件。他的军事见解切合实际,游击战的经验丰富,指挥作战极为负责任,对下属则严谨谦和,不失大将风度。他对党和苏维埃极为尊重。他自己的私生活很严肃,没有军阀恶习。他和我讨论政策和实际工作的问题,不像许继盛那样,任意批评邝继勋的领导之不当。

? ?

西路军失败后,徐向前历千辛万苦返回延安,作为张国焘的主要合作者,他是有相当压力的。但他凭借自己的作人原则和个人智慧在党内斗争中生存了下来,历经毛、邓时代,以寿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还有王树声、蔡申熙、徐海东这些人,张国焘都有不错的评价,而党史中对这些人也是褒扬有加的。我觉得除了对毛之外,他对中共人物的评价大体是客观的。

? ?

历史本是鲜活的,历史人物也是鲜活的。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当先存一个前提,不管历史人物所从事的事业是多么崇高,但这些历史人物都是人类当中的一份子,他们是人类,理应具备人类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他们也有生老病死、也要吃喝拉撒、也有七情六欲,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我们很有可能被历史的概念托着走,而不能从历史中学到有用的东西。这是在读到书中关于蔡和森和向警予、刘少奇和何葆贞的关系时想到的。蔡向本是夫妻,但蔡是一书呆子,平时生活又邋遢,向受不了转而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彭述之恋爱,这在党内引起了不小的**;刘何本也是夫妻,但广州**中,张太雷被害,他的太太王一知带孩子来

到上海,刘对他照顾有加,竟引起何之忌妒,闭门服毒药自杀,后被救治过来、、、了解到这些事情,并不妨害对这些中共领导人的正面评价,这让我们知道,干事业不仅要面临外部的压力,也要面临生活琐事的负面影响。这恐怕是古今中外的政治人物共同而面的一个难题。

? ?

张国焘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了延安,选择离开他的战友和他的事业,是耶?非耶?他这一走,当然不能再享受由中国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所带来的荣耀;他不能身居高位,颐指气使;也不能指挥千军万马,东征西讨;可是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红四方面军最高统帅、毛泽东最有实力的竞争者,谁能保证这样一个人能够躲过建国后党内残酷的权力斗争,张国焘失掉了虚幻的浮华,但得到是平静的晚年生活,他在海外活到了八十多岁高龄,见证了中共及中国的发展轨迹,他作了一个清闲的旁观者,相比于刘少奇、周恩来这些当年与他并肩战斗的战友来说,他的命运不能算是最糟的。

? ?

当然我看文章从来都不带有色眼镜,张国焘的回忆录也不是都是真实的历史,他的境遇和心里的活动不会往自己身上泼脏。狡辩、贴金都是常人之惯习。长征中的历史事实也教育了毛泽东,任何执政党,永远不要忘了:党永远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日本侵华和***的腐败无能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求解放的历史机遇!我还可以说,如果孙中山不死,如果廖仲恺不被暗杀,如果***不发动政变,中国早解

放二十年,一个两党执政的局面一定会带给中国。更要记住:***再坏、再王八蛋,他有一个伟大功绩:再次统一了中国!这是我 Stan 说的。而如今我们还没有统一,今天的中国,你要努力啊!? ? ?

下载《大会师》观后感—吴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会师》观后感—吴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会师》观后感,心得体会(共五则)

    《大会师》观后感 -心得体会 《大会师》观后感 -心得体会 1 ?电影以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波澜壮阔、血火硝烟的艰苦征程和艰难会合为创作蓝本,通过其传奇与坎坷并重的历史史......

    党支部《大会师》观后感(共5则)

    看电影《大会师》观后感 2018年8月1日龙凤街党工委组织全体党员前去观看电影《大会师》,租管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通过组织支部会议共同学习讨论。大家都有很深感悟。 电影以红......

    ILove My 学校(吴卓轩)

    ILove My ,升平小学 中山市小榄镇升平小学六(4)班吴卓轩一下课往外看的时候,我就很开心,我想大家一定很想问为什么的吧?那是因为我很开心能在升平小学读书。 升平小学,有许多很好的......

    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大会师》观后感[精选合集]

    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为了让全体党员同志们重温红色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10月30日下午,集中观看了《大会师》这部讲述红军......

    《长征大会师》有感

    《长征大会师》有感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八十周年之际,学院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共同观看革命历史电影《长征大会师》,影片以史诗般的恢弘巨制、新颖深厚的精神开掘和新鲜独到......

    吴彦朴观后感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四(一)班吴彦樸今天下午,我们在办理看着中央少儿频道播出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外面的天气从风和日丽到细雨其濛,从细雨其濛到瓢泼大雨,也没有影......

    吴天来观后感

    吴天来观后感吴天来同志是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支部书记。任职13年来,他带领全村群众战天斗地,苦干实干,硬是把陇雅村从一个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公路的“三无”村,变......

    《精灵女孩小卓玛》观后感(推荐)

    假日里,我看了国产动画片《精灵女孩小卓玛》,故事生动、有趣,道理简单、易懂,让我至今难忘。 故事讲的是,藏羚羊是高原大地的自由精灵,为了保护藏羚羊群,老藏羚羊王贺佐王与试图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