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结和理解大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结和理解
一、供给侧改革的含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人们口头上所说的“供给侧改革”,那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二、实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世界还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等因素,使中国经济发展迎来挑战。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与此同时,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资拉动上急而下徐,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生机勃勃,然而传统经济疲态显露,产能过剩却无法满足需求。
直接原因是前几年投资持续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投资明显过热,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的速度。表现为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严重失衡。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中国的供给体系与需求侧严重不配套,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此外,中国的供给侧低效率,无法供给出合意的需求。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总供给AS进入第三阶段,趋向饱和,继续增加总需求AD即进行需求侧的改革已经无法使得总产出继续上升,只会使得物价上升。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使社会总供给AS向右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继续增加,且物价水平得以稳定。
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通过改革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三、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改革经济结构,首先需要明确存在的主要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问题。
(1)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2)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3)以往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导致中低端产业偏多、资源能源消耗过多。
(4)排放结构中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排放比重偏高。这种不合理的排放结构导致了资源环境的压力比较大。
(5)过去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三驾马车”来拉动,特别是过度依赖投资来拉动。然而这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6)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居民贫富差距都比较大,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和少数人中。
四、顶层设计
五大任务,五个“搞清楚”,五大政策支柱构成了供给侧改革的顶层设计。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五个“搞清楚”,即“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搞清楚谁来干”和“搞清楚怎么办”。
五大政策支柱: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活存量增长动力,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积极利用外资,积极稳妥扩大对外投资;
——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能,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
——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
——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五大任务详细来说:
去产能,即化解产能过剩,是指为了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方法。
去库存,即消化过剩产能,主要是指减少房地产的库存。
去杠杆,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
降成本,指在日常工作中将成本降低,通过技术、提高效率、减少人员投入、降低人员工资或提高设备性能或批量生产等方法,将成本降低。
补短板,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补上农村短板,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补上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基础设施现代化。
五、改革措施及理解
(1)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夯实供给基础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人口既是需求基础,也是供给基础。就当下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决策而言,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是夯实供给基础的关键,是奠定中国经济调整转型和发展进步基础的关键。
(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释放供给活力
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对于激励生产要素和公共产品供给,释放供给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功能。2015年以来,我国城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去库存化和“后土地财政”的压力和挑战,农村则开始进入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试点阶段,推动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合力基本形成,长期滞后的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加速推进。
(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为主。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为主。2002—2008年进入以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新时期。当前,我国金融正处于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阶段,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局面。从国内来看,金融作为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由于改革不到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金融抑制,需要加以改革。
(4)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辟供给空间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但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要素红利渐行渐远,投资驱动风光不再。“十三五”时期中国要继续发挥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5)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促进供给质量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与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创新一样,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对世界历史横、纵两个方面的考察也表明,制度的内涵与制度质量是影响甚至决定一国经济长期绩效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都可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上找原因,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6)构建社会服务体系,推进配套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产业、制度、产品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力。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上述五大要素改革,还需要若干配套改革。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即为其中之一。
六、对改革内容的感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调整国家的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保持健康状态。长期以来过分依靠投资拉动需求从而发展经济的方式留下了技术创新不足的弊端,最终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侧的五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技术和制度改革,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更多的是充分利用了前三者,技术和创新仍有很大的潜力,是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所以,通过供给侧改革改善供给结构,提升资源效率,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消除产能过剩,从而满足高水平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供给侧改革内容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加强高新科技领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充分发挥人口的作用,是其一有效措施。此外,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与体制机制的不足有关,一些行政部门效率低下和手续繁杂是因素之一,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缺乏积极性也是一大因素,通过简政放权,加强监督,关停僵尸企业,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企业和行业“活”起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要素效率,从而使资源突破现有的利用极限,最终使总供给增加,为总需求和GDP上升提供稳定的空间。
第二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聚焦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文综政治学科高考,从经济生活热点而言,可能要从以往重点关注“需求”转向“供给”,尤其是“供给侧改革”,而其中之一就是“结构调整”。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经济体。面向“十三五”,克难前行,完成“惊险一跃”,方能顺利地迈向复兴的彼岸。穿越经济发展“三峡”,创造新的发展奇迹,必须打开一扇门。这扇门就是结构。这是攸关民族复兴、百年梦想的抉择,是一场必须完成的自我革命。
一、何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所谓“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
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包括化解产能过剩、消化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本次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长期上是追求的正是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供给侧改革内涵:简言之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供给条件深刻变化:
“人口红利”快速消失下面对“刘易斯拐点”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甚至达到极限,成本提升让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降。
结构积弊愈演愈烈,变革洪流浩浩荡荡。资源禀赋变化之后,发展路径决不能就此被堵死—— 如果不调整结构,投资就没有效益,无法偿还的贷款借债形成坏账后,财政金融风险将陡然增大; 如果不调整结构,产品就没有市场,过剩的中低端产品不可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如果不调整结构,企业就没有利润、员工就没有收入,也难以依靠实体经济挖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如果不调整结构,政府就没有税收,民生和公共服务无从改善,社会也难以和谐稳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要发展,而发展应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风险挑战倒逼之下,调整结构、转换动力是必然选择。
三、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四条主线上推进。
1.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具体路径有三条: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2.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3.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4.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二是“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思路;
三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制度层面:构建跨越中等陷阱必须的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
技术层面: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 人力层面: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
社会保障:通过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生活知识的对接
供给侧改革(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关键看三个供给——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结构性错配,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供给,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制度供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三个“供给”,最后都落在“率”上。
涉及的经济生活知识: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做到精致生产,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匹配。
(2)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加快生产力发展。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4)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5)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提高资源利用率。
(6)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资源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要素,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7)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国家(政府)角度:
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②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④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优进优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企业角度: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热点试题】
1.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
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③加快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建设有限政府
④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从美国苹果手机到法国皮包,从韩国美妆到日本马桶盖„„客观地讲,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这给我们国内企业的警示是:
①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竞争优势
④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必然的④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 ①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
④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是因为:
A.整体是平稳的,部分却是变化的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变 6.产业政策要准。一个“准”字,点明了产业政策必须瞄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产业政策要做到“准”,需要:
①把基层实践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可靠依据 ②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已十分完善的政策付诸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 “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以下有关供给侧改革论述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B.供给侧改革增长更多依靠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在于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政府宏观调控,培育企业这一供给主体
D.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国改革总体思路的调整
8.2015年I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人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经济依据是:
A.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C.生产与消费互为动力源
D.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水平
9.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
①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发展的需要
③调整生产关系和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④社会主义本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①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刺激出口增速提升
②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③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成本
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十二五”期间,我国传统中低端的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却疯狂“海外扫货”,抢购海外国际品牌商品。仅去年一年我国居民海外消费总额达到1.1万亿元。这说明: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给 ②我国国内供需结构性失衡,要加强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 ③要通过创新供给,着力提高我国商品与服务供给的质量 ④要规范消费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从美国苹果手机到法国皮包,从韩国美妆到日本马桶盖„„客观地讲,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这给我们国内企业的警示是:
①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竞争优势
④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
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③加快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建设有限政府 ④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必然的 ④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 ①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
④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是因为:
A.整体是平稳的,部分却是变化的 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变 17.产业政策要准。一个“准”字,点明了产业政策必须瞄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产业政策要做到“准”,需要:
①把基层实践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可靠依据 ②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已十分完善的政策付诸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最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词。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旨在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回答18~19题。18.现阶段,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
①扩大内需的政策已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 ②消费者未来将获得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④化解过剩产能成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2015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①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 ③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④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萎缩,缺乏活力,这使得“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加强“供给侧改革”。(8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说明“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8分)
21.(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材料二: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宏观调控从单纯的需求刺激,到需求和供给“双轮驱动”的哲学依据。(9分)
22.“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1)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9分)(2)根据材料,从政府职能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该如何作为。(9分)
23.2015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4分)
(2)在新的一年里,面对供给侧改革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企业应如何应对才能取得更大发展?(4分)
24.(3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 年 10 月 22 日,由工信部等部委主办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汇报会”召开。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 键零部件制约。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但零部件基础相对薄弱。科技部已在年初发布征求意见稿,4 拟对新能源车的 12 个模块进行链式扶持,特别是电池、电机 等上游零部件领域。政策面对于新能源车零部件发展的关注度正在持续提升。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2015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 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材料三: “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政府采用了 “西医” 治疗,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可见,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 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的依据。(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0 分)
(3)结合材料三,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上述举措。(12 分)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B 6.D7.D 8.A 9.C 10.C 11.B 12.B 13.C 14.A 15.A 16.B 17.D 18.B 19.A
20.(1)简政放权,激发企业活力,增加有效供给;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鼓励创业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不断创造新供给。(8分)
(2)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供给和需求是现代经济活动互为关联的两个方面;扩大内需能够引领和推动供给,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由原来着重扩大内需转向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分)
21.(1)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的升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4分)②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2分)③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分)④供给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举措。(2分)
(2)(每点3分)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宏观调控要注重需求和供给的“双轮驱动”。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侧结构改革是解决目前中国 产能过剩,升级中国制造 重要举措。③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22.(1)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供给要适应变化发展的消费结构。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③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处理好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④要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创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每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
(2)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中高端产品的生产。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技术创新。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每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
【考点】政治生活的政府职能。
23.(1)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分)
(2)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高新产业,增加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和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良好企业品牌和形象。(每点1分,结合材料1分,共4分)
24.(1)①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制约。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每个要点 3 分)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 分)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2 分)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因此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 分)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因此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依法治国。(3分)⑤中国共产党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2 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重客观规律。针对我国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第三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资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
学习资 料
(2016年5月)
从两个方面看:
一、概念的阐释;
二、中央的要求。
一、概念的阐释
(一)正确认知
——供给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学经济学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都以供给和需求作为一般性研究分析的逻辑起点。简言之,供给就是出售、需求就是购买。供给与需求,实质上就是一个卖方与买方的问题。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其包含2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愿望和供应能力。(与供给相对的“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也包含2个条件:消费者有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
(从当前现状来看,供给方面愿望没问题、但能力有问题,需求方面能力没问题、但欲望有问题)
“侧”,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侧重”于某一个“侧面”。因此,“供给侧”就是与“需求侧”相对的一个专业术语。两者的区别在于:
以往我们所做的工作多半是加强需求侧管理,重点从结果出发,着眼于保持经济短期内的稳定增长,通过合理调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熨平”经济周期性的波动;
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则更多是突出供给侧管理,重点从源头 入手,着眼于实现经济中长期的潜在增长,通过科学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四大要素”(也有学者把制度列为第五要素),“弥补”经济结构性的缺陷。
——结构性:简言之,就是经济运行的构成性特征。结构性问题,是中长期形成供需错位、脱节、失衡的根本原因。我国新常态下面临的矛盾,面子上是速度问题、里子上是结构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增长动力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能耗排放结构、收入分配结构6个方面。
产业结构问题:一产业仍较粗放,抗风险能力差;二产业传统“三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比重偏大,创新能力不强,处于价值链低端;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发达国家70-80%,中国50-60%,且房地产是拉动主要力量之一)。
区域结构问题:人口分布不合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同时还有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
增长动力结构问题:过多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对改革、转型、创新“三组动车”潜力发掘不够。
要素投入结构问题: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不足。
能耗排放结构问题:单位产值能耗过大(五类主要资源平均消耗强度高于世界均值90%,标煤能耗是世界均值的2.5倍)、“三废”碳排比重偏高,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剧。
收入分配结构问题:城乡收入、行业收入、贫富收入的差距都比较大,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和少数人手中。
——改革:正式一点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章上说的是“强国之路”);口头一点说,是“关键一招”、是“最大红利”、是“主旋律”;具体到经济领域来说,它是“推 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践路径”,也就是说,“改革是当下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解决之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其目的在于针对供需结构错配,侧重于从供给方面通过一系列精准改革,清除供给冗余、夯实供给基础、释放供给活力、拓展供给空间、提高供给质量、确保供给安全,增强发展新动能、释放发展新活力,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二)认识误区
1、弃用论。争论焦点:有了供给侧改革,还要不要需求侧管理?对于经济运行而言,供给侧与需求侧同等重要,两方面结构性改革应当同步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不能因为强调一侧而忽略另一侧。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辩证法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症结在于:表面上是需求不足,实质上是供需错配。(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总量性矛盾、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由总量性、周期性问题转化为结构性问题(前者更多适宜从需求侧管理来解决、后者则更多适宜从供给侧管理来解决)。同时,供需结构错配的矛盾中需求侧和供给侧都有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所以,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言“侧重”,那么前提是兼顾、不是偏废,只有此消彼长的组合、没有非此即彼的排斥。只有坚持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同步配合,才能实现新的、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2、回归论。争论焦点:是不是要严管供给,搞“新计划经济”,或是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就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不能也不会轻易改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是搞“新计划经济”,更不可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恰恰相反,其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通过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的角色定位,就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即“市场有效”时营造相对宽松、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市场失灵”时及时补位,采取合理调控和适度干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3、借用论。争论焦点:能不能直接照搬照抄或仿效西方供给经济学派等方面的治理方法?西方供给经济学派应对的核心问题是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问题。而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只是减速换挡、并未停滞,且同时不存在通胀,相反还有通缩的趋势,与西方世界的“滞胀”有根本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套用供给学派提出的减税、私有化、削减福利、紧缩银根等策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冷静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基于国内实践开展的一次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其理论基础只能是以新常态理论为创新背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中央的要求
(一)提出的过程 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美国初步回暖、日本衰退止步、欧洲深陷危机、新兴经济体普遍萎靡,尽管中国表现不俗,但新常态下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所谓“新常态”,其大背景是由大到强转折期、陷阱跨越关键期、要素约束瓶颈期、深化改革攻坚期、全球治理分化期;其小背景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其特征是“增速换挡(高速转向中高速)、方式转变(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结构优化(增量扩能转向调存优增)、创新驱动(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市场决定、福祉共享”;其波形是L型,而不是V、U或W型;其对策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五大发展理念”、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基于全国经济形势作出“分析—判断—定位—应对”的“四步曲”,也是在探索中国发展实践中认识逐步深化、思路日渐清晰、举措不断明确的过程(也可说是一个取势、明道、优术的过程)。
2015年11月10日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下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一天后,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强调要“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五天后,总书记在G20峰会上再次强调要“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七天后,李总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上再次指出,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八天后,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第三次提及“供给侧改革”。两位国家主要领导人9天内5次提到“供给”内容,如此高频“点题”,也被视为一个月后中央经济工作会正式 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工作的前奏。
从本质上看,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关系,其实就是形势与任务的因果关系。因此中央明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全局、关系长远,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二)应对的举措
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2个五”:
1、五大工作任务:(“三去一降一补”)
第一,去产能,即化解过剩产能。重点要全面淘汰落后产能(重拳治理“僵尸企业”)、严控新增过剩产能、创新消化低效产能、海外转移低端产能、大力培育优势产能。
第二,降成本,即降低企业成本(规工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在85元以上,平均利润率只有5.5%)。重点要打出“组合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负担和融资财务成本、电力成本、物流成本。
第三,去库存,即消化房地产库存(重点是二三线城市和不合理的高价房)。重点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住房政策性金融;鼓励开发企业调整营销策略,降低房屋销售价,提高产业集中度。
第四,补短板,即扩大有效供给。重点要补齐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短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精准扶贫;补齐居民消费升级的短板,围绕从质到量、从产品到服务、从排浪式到个性化的消费发展新趋势创造新供给;补齐软硬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 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补齐高素质人力资本的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优化配置劳动力,持续扩大就业面;补齐“三农”发展的短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农民稳定增收。
第五,去杠杆,即防控金融风险(总体看,债务水平适中、温和可控,240<360。分类看,四部门中:居民、金融机构范围适宜。非金融企业、政府指标增长快,且非金融企业水平高121超过90阈值;政府隐债多、偿还压力大)。重点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2、五大政策支撑(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
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其目的是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结构性减税、阶段性提高赤字率、保障政府支出责任);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其目的是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重点要坚持创新引领、创新驱动,激活存量、补齐短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一产业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二产业要建设制造强国、三产业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
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其目的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转职能,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基本思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降门槛、宽准入、减成本,将该放的放下去、该管的管起来、该服务的服务到位,真正做到“放水养鱼”。二是优环境,从政策上、制度上、服务上营造宽松市场环境,破除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保障企业权益,改善企业 预期,增强企业信心,扩大有效供给,适应消费需求。
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其目的是大力推动改革落地。重点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持续通过改革加快释放结构调整红利、新型城镇化红利、自贸区建设红利、企业创新红利、新人口红利。
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其目的是守住民生底线。重点要发挥社会政策“稳定器”作用,立足于“兜底”,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落实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程。
第四篇:关于精准扶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于“精准扶贫”,你需要了解的十个关键点
一、现状
——从贫困人口的数量看,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还有贫困人口7017万人。
——从贫困人口的分布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经过多轮扶贫攻坚,目前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角落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无论采取何种扶贫方式,难度都比以往增加,不少地方面临“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矛盾。
——从贫困群众的诉求看,日益呈现多样化。一方面,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也增加了扶贫开发难度。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学习笔记”评述:
减贫与发展是反映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认识和掌握贫困化发生机理、演化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制定扶贫规划的重要依据。总书记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自己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日渐紧迫,“不容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建成”目标的实现与扶贫成败与否有巨大的关联。“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期待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和政策“组合拳”取得看得见的成效。三、六个精准
“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四、四个施策
“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五、五种渠道
第 1 页
“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六、十项工程
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
“学习笔记”评述:
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而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六个精准、四个施策、五种渠道,十项工程”,就体现出精准扶贫中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的行动。贫穷是一种系统性弊病,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理解“精准扶贫”的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其中,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扶贫工作要到村到户,首先要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摸清底数、建档立卡,被称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2014年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00多万,并录入扶贫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多元主体
“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学习笔记”评述: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国已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目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更加明显。以政府一元主体为核心的扶贫计划往往多依赖于行政力量,搞大水漫灌、一刀切,从而忽视市场与社会,群众不但没有富起来,大量的投入还打了水漂。精准扶贫的思路动员了我国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到扶贫的行列中来,开创了多维联动的社会扶贫新格局,真正反映民情民心,将脱贫致富带入到寻常生活中。
八、管理
“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
“学习笔记”评述:
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设立贫困县,旨在集中资源扶助最贫困的地区。然而,在原有考核机制下,为争
第 2 页 取政策扶持,部分地区出现了“哭穷”争戴“贫困帽”的现象。为创新扶贫县考核机制,2014年中组部、扶贫办印发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扶贫县考核、约束、退出三项机制改革。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文件,对贫困县必须作为、提倡作为、禁止作为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在退出机制上,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河北、贵州、甘肃等省份制定了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奖励办法和脱贫时间表。
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将把扶贫开发放在重要位置,从顶层设计着手,谋划了一整套制度保障,尤其强调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抓扶贫。除地方政府外,规划还拟对行业部门的扶贫责任做出明确要求,今后行业部门扶贫工作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顺手之举”,而是有一系列制度体系予以监督保障。
九、扶志与扶智
“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学习笔记”评述:
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难形成战胜全球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观念,才能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引导民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说到底,扶起贫穷的人们,最终是要让他们自己站立。精准扶贫摆脱了以往社会保障制度中被动盲目投入的趋势,政府着力于建设一个环境,培育脱贫的能力。
十、展望
让精准扶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QQ:50447496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第 3 页 1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需求包括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此理论主要是凯恩斯短期刺激理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早由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201503论文有日文供给侧提出,相对于需求侧而言,包括新增劳动力,资本形成,生产效率提高),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根本目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主攻方向: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3本质属性: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第 4 页
第五篇:扶贫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扶贫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下简称“《脱贫规划》”)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脱贫攻坚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思路,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确定了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重大行动和重点工程,抓住了贫困问题的根本,找到了精准干预的路子,务实亲民,气象恢宏。不过,仅根据这些,我们还不能说它是一个好规划,因为对贫困问题的诊断再准、措施再有针对性,若没有人踏踏实实去干,一切终将为空,所谓“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全面理解《脱贫规划》的价值,就不能不讨论该规划所提出的“保障措施”,即如何保障各?任务和具体工作有资源去支撑,有人去落实。笔者以为,这恰恰是《脱贫规划》中极富改革创新精神的出彩之处。
一、“五重机制”破解扶贫供给侧结构性难题
《脱贫规划》提出的第一层次“保障措施”是五重机制创新:
一是精准扶贫脱贫机制。扶贫对象瞄准偏离、扶贫项目“名实分离”、扶贫资源“精英俘获”,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深层挑战,也是全球减贫领域的普遍难题。这种局面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基础能力差、利用机会和资源的竞争力不足有关,也与政府自上而下或援助主体自外而内开展扶贫开发面临信息不对称等约束条件有关。为此,《脱贫规划》提出通过建档立卡、大数据管理应用、正向激励等措施,健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与动态调整机制、精准施策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促进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些措施抓住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克服扶贫开发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机遇,也抓住了通过正向激励改变扶贫资源竞争中的人类行为这个关键节点。
二是扶贫资源动员机制。从我国当前形势来看,推进脱贫攻坚,既要重视投入资金,更要重视用好资金。投入资金方面,《脱贫规划》抓住了贫困问题的“公共性”和政府财政能力的可承受能力,强调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确保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用好资金方面,《脱贫规划》着重强调了发挥竞争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提出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等模式,建立健全招投标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鼓励社会组织承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企业扶贫具体项目的实施,引导志愿者依托社会组织更好发挥扶贫作用。这抓住了扶贫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一个要害,即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的长处,构建三者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提高扶贫资源动员和利用效率。
三是贫困人口参与机制。没有贫困人口的参与和认同,扶贫供给就不可能有效回应需求,扶贫开发就不可能取得真正成效。然而,自上而下大规模推进的脱贫攻坚工程恰恰很容易出现“上面动而下面不动”情形,上面越急,这个问题就越容易出现。为此,《脱贫规划》将“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活力”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并提出从四个方面着手,构建贫困人口参与机制。首先是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其次是加强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培育,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再次是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最后是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机制。每一条都包含丰富的内涵和思想,包含很大探索和创新空间,关键是基层政府要大力去贯彻和落实。
四是资金项目管理机制。贫困问题成因复杂,贫困对策千变万化。特别是到了脱贫攻坚最后阶段,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剩余贫困人口所面临问题的地方性、个体性更显突出,因地制宜、对症干预更显重要。由此,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强调条条关系,“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这种管理格局就难以适应脱贫攻坚的需要;向地方赋权,给予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根据本地贫困问题的实际相机行事的权利,就显得特别有意义。《脱贫规划》把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作为资金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重点,可谓切中肯綮。一方面,《脱贫规划》提出,要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支持贫困县围绕突出问题,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另一方面,《脱贫规划》强调要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督、稽查等工作,保障资金项目在阳光下运行。以贫困县为单元,放开资金使用权和加强监督相结合,有望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扶贫资源的配置体制。
五是考核问责激励机制。在我国公共治理体制下,中央政府的意图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贯彻,与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息息相关。早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中央就提出贫困县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中心任务。但由于缺乏有力的考核问责激励机制加以保障,这个要求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各级地方官员竞相追逐的主要是GDP、财政收入等对个人升迁更有用的政绩。《脱贫规划》多管齐下,提出实施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贫困县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脱贫攻坚逐级报告和督查巡查制度、构建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等重大措施,为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转变政绩观、切实以贫困治理为第一要务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五项政策”推动扶贫资源精准有力供给
《脱贫规划》提出的第二层次“保障措施”是五项支持政策:
一是财政政策。财是政的基础,对于扶贫开发这类源自缺钱的工作来说尤其如此。围绕如何有效增加投入,《脱贫规划》提出了中央和省级两个层面的要求,中央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一般转移支付力度和专项支付规模,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对扶贫的支持力度;省级要切实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围绕如何分配资金,《脱贫规划》明确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涉农资金要明确一定比例用于贫困村;各部门安排的惠民政策、工程项目等,要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贫困县的财政收入通常都很少,因而《脱贫规划》把筹措资金的任务主要安排在中央和省级,贫困县的主要任务是用好资金。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县级负责在前线打仗,中央和省级负责在后方提供给养。
二是投资政策。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滞后是贫困地区的普遍问题,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缺陷和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公益设施的不足,使得贫困地区大量特色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人口优势无法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进而构成了制约这些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进程的瓶颈因素。《脱贫规划》中的投资政策聚焦于解决这类问题。首先是政府投资,中央和省级要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和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市级配套资金的政策。其次是社会投资,要在扶贫开发中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
三是金融政策。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通过金融政策调动金融机构和产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的积极性,是促进贫困地区形成内生发展能力和长期发展活力有效措施之一。《脱贫规划》辟出较大篇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首先是运用扶贫再贷款等多种政策工具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扩大贫困地区涉农贷款投放,及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如开展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创业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等业务。其次是支持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通过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或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等组织体系强化服务于扶贫开发的能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发挥好农村金融服务主力的作用。再次是通过引导建立健全扶贫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以及推动开展特色扶贫农业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等保险业务,提升扶贫贷款、扶贫产业抗风险能力。最后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扶贫开发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进行股本融资,为扶贫开发产业投资开辟从资本市场获得低成本融资或便捷融资的多条渠道。四项措施的组合运用,能够有效促进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聚集,有效缓解贫困地区资本短缺和贫困人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四是土地政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价格快速上升,土地成为越来越昂贵的资源,也成为贫困地区越来越具有挖掘潜力的资源。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保障扶贫开发项目用地需要?如何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分享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成为对扶贫开发工作日趋重要的两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脱贫规划》提出了系列有力措施,包括支持贫困地区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通过专项加以安排、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开发用地的力度等。对于第二个问题,《脱贫规划》明确指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以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从而分享省内建设用地需求量较大地区的土地增值收益。
五是干部人才政策。资金、土地和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开发所必需的三种资源。对贫困地区来说,资金主要靠引入,土地主要靠挖掘,人才则需要引入和挖掘并重。围绕引入人才,规划提出的措施包括: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力度,加大中央单位干部到贫困地区交流任职力度,引导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到贫困地区交流服务;完善和落实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的激励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等。围绕挖掘培养人才,规划提出的措施包括:加大贫困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实施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支持贫困地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中央单位或发达地区交流锻炼等。这些措施从能力建设、待遇提升等方面着力,构筑起引入人才和挖掘培养人才的支撑体系。除此之外,规划还特别提到,要充实加强各级扶贫开发工作力量,扶贫任务重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了扶贫开发专职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
三、“三大措施”确保扶贫工作超常规推进
《脱贫规划》提出的第三层次“保障措施”是强化组织实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脱贫规划》提出了“一个基本制度,两个关键环节”的具体安排。“一个基本制度”是指,省、市、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把脱贫攻坚作为中心任务,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通过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把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到人,落实到底。白纸黑字,便于考核,便于追责。“两个关键环节”分别是县和村。在县这个环节,规划做出了硬规定:脱贫攻坚任务期内,县级领导班子保持相对稳定,贫困县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实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在村这个环节,《脱贫规划》强调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贫困人口等三个层面的能力建设,“村两委”层面要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和村民自治机制;驻村工作队层面要提高县以上机关派出干部比例,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贫困人口层面要强化主体能动性和进取精神,大力倡导新风正气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难看出,“一个基本制度,两个关键环节”的安排,蕴含的是突出关键、重心下沉的工作思路。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这项措施要解决的是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如何协同发力的问题。对于层级关系,《脱贫规划》重申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具体阐明了省、市、县的责任分工。省负总责是指,省级党委和政府对脱贫攻坚负总责,负责组织指导制定省级及以下脱贫攻坚规划,对规划实施提供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和干部人才保障,并做好监督考核;根据国家关于贫困退出机制的要求,统筹省内脱贫进度,明确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市县抓落实是指,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具体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抓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等工作,对规划实施效果负总责;市(地)党委和政府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对于部门关系,规划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扶贫工作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从本部门角度加强业务指导和推进落实。
三是加强监测评估。这项措施要回答的是由谁来统筹推动《脱贫规划》落地实施并保障实效的问题。根据《脱贫规划》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负责《脱贫规划》的组织实施与监测评估工作。该两个部门要结合扶贫信息化建设工作,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要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综上所述,《脱贫规划》之“保障措施”聚焦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核心问题,沿着纵横两条线索,从“五重机制”、“五项政策”、“三大措施”这三个层次,提出了系列具有改革性、创造性的重大举措。纵的线索是中央-地方关系和国家-农民关系,《脱贫规划》蕴含的基本思想是,中央主要承担脱贫目标设定、扶贫资源筹措和扶贫工作监督考核等责任,地方特别是县级主要承担用好扶贫资源、实施精准扶贫项目、确保脱贫攻坚实效的责任,贫困人口则要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着力养成并不断提升内生发展能力。横的线索是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脱贫规划》蕴含的基本思想是,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关键节点更好发挥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优势,着力提高扶贫资源配置使用效率,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脱贫攻坚格局。?v横交织,三层相扣,力图清晰界定扶贫供给侧相关主体的行为边界和关键发力点,型塑出扶贫资源供给的新体制新机制,进而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保障体系和强大支撑力量。当然,作为全国范围内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安排,《脱贫规划》提出的保障措施主要还是方向性的,还需要通过具体实施办法和省以下实施规划、行动方案等加以具体化,以确保落地。相对于编制印发《脱贫规划》,这类后续工作同样重要,它们最终决定了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决定了能否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