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共)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
本人于2008年11月15日至19日参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的项目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经过近一周的培训,加深了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这次学习的主要内容为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主要通过宁职院在2005年至2006年进行的教学改革及其成果,介绍其对高职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苏志刚院长在开班仪式上做了“确立类型特征,建设示范高职”的专题报告,对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宁波职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广泛交流,深感宁职院在接受新的职教理念、教学改革的魄力、对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视程度以及对骨干教师培训的规模等方面都是全国不多见的。
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学习、研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观念、方法及实施;二是高职课程改革案例的展示与分析。
一、当前职业教育中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三类,一类为普通高校中的理科院校,主要培养科学研 究型人才;一类为普通高校中的工科院校,主要培养工程设计人才;还有一类为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三种高校的类型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定位不同,所以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应该不同。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只是把传统高校的一套做法直接搬到职业教育中,变成普通高校课程的“压缩饼干”。错误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上课反感,教师对教学反感,形成恶性循环。现在我院的绝大部分课程都存在上述的问题,感到很多课程只是把本科教学内容进行了缩减,难度降低,并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教学,上课的模式和环节与本科相差不大,上课时所采用的教材虽然都写着“高职教材”,但内容、章节除了部分的删减,并无明显区别。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计算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较差,这样就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学不懂,而高职教师又感到学生不认真,学习效果差,互相抵触,教学效果不理想。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单项技能→掌握综合技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所以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具有实战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原则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高职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该首先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体系。这样就要求高职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走向社会后具有持续发展能力。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高职教学的课程设臵应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应按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臵课程;
以素质为基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即要了解学生的短处,找出学生的长处,要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的兴趣,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突出能力目标--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因为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力目标包括掌握单项技能、综合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原来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整个上课过程中,都是教师在讲解、传授知识,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就连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以教师为主体,一般情况下都看教师的专业内容是否熟练正确、板书是否精心设计,教学是否符合教学进度计划等等,而不是用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高职课程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课程效果,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行动起来,自己动手动脑操练,从而训练学生的能力。
以项目为载体--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臵不同的项目训练学生的能力,因为学生的能力不能传授,只能通过一定的项目训练来获得,即要以项目为载体。
以实训为手段--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该种能力只有通过实训来完成。
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观念、方法及实施 宁职院戴士弘教授结合多年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按照新的职教理念,对全院的课程进行改革,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改革效果良好,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此次培训中戴士弘教授系统讲解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针对培养目标进行单元设计和课程整体设计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深入浅出的诠释了职教课程优劣的评价标准。
1.课程单元设计的方法
(1)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用××,做××,能力目标的描述要具体、实际、可检验;
(2)设计项目:应根据能力目标设计能力训练项目;(3)设计能力训练过程。
在单元设计中,戴教授举了很多的实例,都是真实的教学案例,十分形象的体现了项目教学法的优点。其中有一个教学实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实例为模拟电子技术课,与我所讲课程相近,并且所举原来的授课方法和讲授过程与我的教学方法相似。
该案例原来的讲法如下:① 绪论、定义、概念、公式等;② 单元电路的原理、实验;③ 整机电路分析、设计;④ 复习、笔试。我想大多数教师都是这样讲课的,属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以逻辑推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没有学生的能力训练。按照“项目教学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合格的,因为课程中没有学生的参与,即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能力训练,与突出能力目标相违背。
戴教授给我们讲解如果采用项目教学法后的教学设计:首先要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的描述要具体、实际、可检验;然后确定项目任务,即制作扩音机。主要过程为:① 单元电路知识制作测量;② 直流交流计算和、电路理论分析方法和单项能力考核;③ 扩音机制作成果演示和综合能力考核。案例修改之后,课程实施有明确的能力目标,由直观的实例引入,以扩音机制作为载体,以制作中的各种能力训练为中心,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是课程教学过程的主题,学生有能力训练,课程有知识的归纳总结。
2.课程整体设计的实施(1)工学结合、职业活动为导向;(2)课程的多种目标中,突出能力目标;(3)课程的载体是项目和任务;
(4)用先进理论做指导,精心设计能力的实训过程;(5)行为主题是学生;
(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四、高职课程改革案例的展示与分析
这次培训宁职院特意选取了两位在课程改革中效果突出的教师进行案例的展示与分析,受益匪浅。虽然与自己所授课程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其中的理念、思路和实施渠道均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1.程勇--《唐宋诗词欣赏》
课程设计内容:确定能力目标--诗词解读、朗诵、演唱及诗句引用能力;选择教学内容--六个题材(选择有现成的歌曲、朗诵范本、避免与中小学已学诗词重复、具有名句的诗词);能力项目设计--汇报演出。
课堂教学模式:学唱诗词;解读其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意境风格、诗词格律及英译等;练习朗诵;写字练习和爱国视频欣赏;借调演唱;口头表达练习;小结;作业。
从程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深刻体会到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同时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教学不但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许多。
2.曾棕根--《C++Builder数据库开发》
课程设计内容:总体能力目标--能按照软件工程规范,以团队方式使用C++Builder进行编码工作,开发出(远程)数据库应用系统;选择教学内容--成绩管理系统软件团队开发工程实战、软件团队开发总结课、自主软件开发作业课;能力项目设计--分析成绩管理系统概况和概要设计、系统总控模块详细设计与编码、查询打印模块详细设计与编码、用户认证模块详细设计与编码、模块组装、编译Release版可执行程序、使用ASPack压缩EXE文件、使用InstallShield制作安装包。
课堂教学模式:将全班36人分成4组,每组9人为一个软件开发团队的形式,将开发任务分工,团队开发模式完成软件开发工作。教学方法采用工序化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方法),教材本身就是一部引导文。
曾老师教学案例最大的特点是只要根据工序化教材的步骤按部就班,即使没有基础的学生,也能通过C++Builder开发数据库,加快了入门C++Bulider开发软件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会使学生和教师都具有非常高的成就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的高职教育理念。
以上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的理论、实施和案例,由于时间的关系,仅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根据项目教学法,改进所讲课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
这次培训还了解到宁职院在教师培训方面做的很好,每年的新进教师都要进行2个月左右时间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学习等。我想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的教育均为本科或以上教育,对高职教育不是很了解。因为不了解,就会使其将本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工作中,造成现在的大多数不佳的教学模式。宁职院平时培训、学习机会也很多,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相信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机电工程系电气控制教研室
吴灏 2008.12.30
第二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1
本人于xxxx年11月15日至19日参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的项目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经过近一周的培训,加深了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这次学习的主要内容为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主要通过宁职院在xxxx年至xxxx年进行的教学改革及其成果,介绍其对高职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苏志刚院长在开班仪式上做了“确立类型特征,建设示范
高职”的专题报告,对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宁波职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广泛交流,深感宁职院在接受新的职教理念、教学改革的魄力、对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视程度以及对骨干教师培训的规模等方面都是全国不多见的。
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分两大部分:
一是学习、研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观念、方法及实施;
二是高职课程改革案例的展示与分析。
一、当前职业教育中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三类,一类为普通高校中的理科院校,主要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一类为普通高校中的工科院校,主要培养工程设计人才;还有一类为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三种高校的类型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定位不同,所以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应该不同。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只是把传统高校的一套做法直接搬到职业教育中,变成普通高校课程的“压缩饼干”。错误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上课反感,教师对教学反感,形成恶性循环。现在我院的绝大部分课程都存在上述的问题,感到很多课程只是把本科教学内容进行了缩减,难度降低,并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教学,上课的模式和环节与本科相差不大,上课时所采用的教材虽然都写着“高职教材”,但内容、章节除了部分的删减,并无明显区别。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计算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较差,这样就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学不懂,而高职教师又感到学生不认真,学习效果差,互相抵触,教学效果不理想。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单项技能→掌握综合技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所以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具有实战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原则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高职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该首先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体系。这样就要求高职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走向社会后具有持续发展能力。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高职教学的课程设应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应按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课程;
以素质为基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即要了解学生的短处,找出学生的长处,要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的兴趣,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突出能力目标——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因为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力目标包括掌握单项技能、综合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原来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整个上课过程中,都是教师在讲解、传授知识,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就连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以教师为主体,一般情况下都看教师的专业内容是否熟练正确、板书是否精心设计,教学是否符合教学进度计划等等,而不是用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高职课程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课程效果,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行动起来,自己动手动脑操练,从而训练学生的能力。
以项目为载体——要在教学过程中设不同的项目训练学生的能力,因为学生的能力不能传授,只能通过一定的'项目训练来获得,即要以项目为载体。
以实训为手段——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该种能力只有通过实训来完成。
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观念、方法及实施宁职院戴士弘教授结合多年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按照新的职教理念,对全院的课程进行改革,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改革效果良好,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此次培训中戴士弘教授系统讲解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针对培养目标进行单元设计和课程整体设计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深入浅出的诠释了职教课程优劣的评价标准。
1、课程单元设计的方法
(1)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用xx,做xx,能力目标的描述要具体、实际、可检验;
(2)设计项目:应根据能力目标设计能力训练项目;
(3)设计能力训练过程。
在单元设计中,戴教授举了很多的实例,都是真实的教学案例,十分形象的体现了项目教学法的优点。其中有一个教学实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实例为模拟电子技术课,与我所讲课程相近,并且所举原来的授课方法和讲授过程与我的教学方法相似。
该案例原来的讲法如下:
①绪论、定义、概念、公式等;
②单元电路的原理、实验;
③整机电路分析、设计;
④复习、笔试。我想大多数教师都是这样讲课的,属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以逻辑推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没有学生的能力训练。按照“项目教学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合格的,因为课程中没有学生的参与,即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能力训练,与突出能力目标相违背。
戴教授给我们讲解如果采用项目教学法后的教学设计:首先要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的描述要具体、实际、可检验;然后确定项目任务,即制作扩音机。主要过程为:
①单元电路知识制作测量;
②直流交流计算和、电路理论分析方法和单项能力考核;
③扩音机制作成果演示和综合能力考核。案例修改之后,课程实施有明确的能力目标,由直观的实例引入,以扩音机制作为载体,以制作中的各种能力训练为中心,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是课程教学过程的主题,学生有能力训练,课程有知识的归纳总结。
2、课程整体设计的实施
(1)工学结合、职业活动为导向;
(2)课程的多种目标中,突出能力目标;
(3)课程的载体是项目和任务;
(4)用先进理论做指导,精心设计能力的实训过程;
(5)行为主题是学生;
(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四、高职课程改革案例的展示与分析
这次培训宁职院特意选取了两位在课程改革中效果突出的教师进行案例的展示与分析,受益匪浅。虽然与自己所授课程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其中的理念、思路和实施渠道均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1、xx——《唐宋诗词欣赏》
课程设计内容:确定能力目标——诗词解读、朗诵、演唱及诗句引用能力;选择教学内容——六个题材(选择有现成的歌曲、朗诵范本、避免与中小学已学诗词重复、具有名句的诗词);能力项目设计——汇报演出。
课堂教学模式:学唱诗词;解读其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意境风格、诗词格律及英译等;练习朗诵;写字练习和爱国视频欣赏;借调演唱;口头表达练习;
小结;作业。
从程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深刻体会到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同时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教学不但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许多。
2、曾棕根——《C++Builder数据库开发》
课程设计内容:总体能力目标——能按照软件工程规范,以团队方式使用C++Builder进行编码工作,开发出(远程)数据库应用系统;选择教学内容——成绩管理系统软件团队开发工程实战、软件团队开发总结课、自主软件开发作业课;能力项目设计——分析成绩管理系统概况和概要设计、系统总控模块详细设计与编码、查询打印模块详细设计与编码、用户认证模块详细设计与编码、模块组装、编译Release版可执行程序、使用ASPack压缩EXE文件、使用InstallShield制作安装包。
课堂教学模式:将全班36人分成4组,每组9人为一个软件开发团队的形式,将开发任务分工,团队开发模式完成软件开发工作。教学方法采用工序化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方法),教材本身就是一部引导文。
曾老师教学案例最大的特点是只要根据工序化教材的步骤按部就班,即使没有基础的学生,也能通过C++Builder开发数据库,加快了入门C++Bulider开发软件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会使学生和教师都具有非常高的成就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的高职教育理念。
以上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的理论、实施和案例,由于时间的关系,仅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根据项目教学法,改进所讲课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
这次培训还了解到宁职院在教师培训方面做的很好,每年的新进教师都要进行2个月左右时间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学习等。我想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的教育均为本科或以上教育,对高职教育不是很了解。因为不了解,就会使其将本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工作中,造成现在的大多数不佳的教学模式。宁职院平时培训、学习机会也很多,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相信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2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会为一堂精心设计且效果很好的课而激动;常常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自己教授的课是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很多时候,我们从自身所受的教育和所受教育的方式,来实施我们的教育活动。但发现我们的那种“方式”是乎并不一定能带来我们预期的效果。这是在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却没能够解决它。
本人于xxxx—11—15日至xxxx—11—19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包括高职教学改革观念、高职课程单元设计、高职课程整体设计以及教师职教能力培训测评等部分。
本次培训教育教学专家戴士宏教授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从“什么是一堂好课”入手,列举了当前职业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引用了大量经典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和整体设计要求。他提出,一堂好课有三个标准:
①突出能力目标
②能力要用项目和任务来训练
③要以学生为主体。每一节课都应突出能力目标,这些能力通过我们设计的项目和任务有效的训练我们的同学,这些能力的加权,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把这些目标细分到每节课,让每个同学每节课皆有所得。
本次培训,本人首先最大的收获是思想上得到一次洗礼,我觉得戴教授的教育理念很新很先进,这是对传统教育一次革命,甚至对本科教学都具有很大的冲击。教师要树立新的观点:知识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职业教育要求教师要懂初学者的基本认知规律;要懂本专业领域的认知规律;要熟悉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要具有先进的课程评价标准:什么是一堂好课、什么是一门好课?要能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要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为主,变成以知识应用型为主。要把课程从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要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课,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探索。要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要把课程评价从教师讲的好为准,变成以学生学的好(有兴趣,能力有提高)为准。其次,通过本次学习,我对高职教育目标、高职教改原则进一步明确。当前的先进职业教育观念很多,主要有:从应试导向到就业导向;从校内封闭教学到开放式的工学结合教学;从智育基础到素质基础;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从逻辑载体到项目载体;从概念推导到行动引导;从知识展示到能力实训;从灌输学习到建构学习;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从理论实践分离到一体化教学等等。先进理论很多,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行动引导教学理论等。先进职业教育模式也很多,有: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英国的NVQ、澳大利亚的TAFE、美国的社区学院等。我们应该根据我们实际状况认定,高职课程教学中必须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以下六项加两项,简称“6+2”。这里的“6”指的是:
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
②突出能力目标;
③项目载体;
④能力实训;
⑤学生主体;
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2”指的是:
①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全院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
②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培训等上课方式。这6+2项内容可以代表先进职业教育观念的主要内容,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中可操作、可展示、可核查的内容。
另外,本次培训,通过专家们的现场教学、案例示范,使本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我们在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和整体设计上受到一些具体的启发,如:课程目标要明确:每个单元课程都有明确的目标,特别突出能力目标;案例引入,问题驱动:教师举案例不是为了引向“新概念、新知识”,而是为了引向任务、问题;正反实例,操作示范。通常教师只设计正面的,事实上反面的实例更有效;例模仿,改造拓宽:教师实例示范,学生可以先模仿,然后将实例的功能进行提升,对实例的结构进行改造,试着独立完成;(也可采用老师“讲A,学生做B”的方法,老师做的任务与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双线并行”贯穿项目设计。老师带学生先完成一个相对简单的贯穿项目/任务,学生课外完成另外一个同类的、但相对综合复杂的贯穿项目/任务。)讨论消化,归纳总结。事情做完了,对其中使用的知识进行消化总结。要重视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强调与技能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
毫无疑问,现阶段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将意味着更好地生存,更重大的意义在于,凡是进入我院学习的同学都将受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今天的改革,将会影响我院未来的发展。
今天我们选择改革,并不是否定过去。应该说没有历史的厚积,我们不可能想到创新。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一定会有困难和进退两难的情况。应该说大家都在探索和实践之中,但是,只要目的明确了,路线正确了,这条道上一定会涌现出成功者。这其中包括教师,包括学生,这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将是一次质的提升。
最后,作为一名接受过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洗礼的教师,我将响应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投身到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中来,把现代职业教育先进观念落实到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去,“学中做,做中学”,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逐步提高自己的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出更多符合地方经济的的高技能人才。
第三篇: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总结(xiexiebang推荐)
(宁波)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第四期)
培训总结
今年暑假,有幸来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国高职教师教育能力培训。这次培训班的时间是2013年7月5日至7月24日,总共20天。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知道了高职教育改革理念,理解了什么是任务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及如何使用这种任务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改革,总的来说是受益匪浅,下面就这次培训做一个总结:
一、综述
这次我参加培训地点是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继续教育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由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是一所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首批立项建设院校。校舍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学院下设6个二级学院、1个教育集团,11大类43个专业,并涵盖了机电、模具、计算机、电子信息、生化、物流等与当地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多名,非全日制学生和各类培训人员16000人。学院还是全国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首家高职高专实验基地、教育部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浙江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所等。2005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教大会上受到了表彰。2006年,与宁波海天集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入选 “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人才培养十大案例”,是高职院校唯一一个入选案例。由于其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显著的职教成果被教育部设立为全国高职高专教师培训基地。
我参加培训的时间是从7月5日到7月24日,总计学时160.在20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们认真聆听了多名专家的讲座和宁职院多名老师的课程设计案例分享。其中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张慧波院长所作的高职教育实践和感悟,宁职院戴士弘教授所作的高职课程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宁职院职教研究所所长任君庆所作的教学与科研,宁职院教务处处长所作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宁职院叶鹏教授所作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者的思考等讲座等等。课程设计案例包括机械制图、思政、中医、国际商务单证、唐宋诗词鉴赏、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等。除了培训,基地负责人还给我们布置了作业,比如每天的日志、所带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等,最后培训班还安排了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课程整体设计的测评。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受到宁职院从领导到一线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视和努力,正是因为能有巨大的付出所以才能换得今天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成就。而我们学校要想出成绩必须向诸如宁职院这样一批高职示范院校学习。首先要转变观念,教育改革提升到一定程度一定是教育管理的改革,仅有教学改革而教学管理不改革或者教学管理改革不配套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所以正像张慧波院长所说的那样,高职教育改革应该进行顶层设计,然后从上至下逐层开展。其次,改革应该落实到每门课程上去,不仅专业课核心课程要改,其它基础课公共课也要改。改革应该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至于是采用项目化改革还是工作过程为导向还是案例式教学可以依据课程特点、学生特点而异。最后,改革肯定是困难的,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但是只要我们肯努力,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成功了不仅受益的是学生、学校还有我们自身。
二、宁职院培训的总体印象:
1、培训基地人性化、到位的服务给我很深刻的印象。班主任姒依萍老师、班助李慧慧老师十分负责任,事事与班集体商量,尽量满足全体学员的要求。据我观察,每个学员都私下拿这次培训与以往经历过的培训项目作个比较,都觉得这次培训无论从内容和形式、服务上都占优势。
2、培训讲师都极具代表性和具有个人魅力。张慧波、戴士弘、任君庆、何明友、叶鹏、程勇、胡克满、孙鹏飞、周碧蓉、叶霜霜、黄燕等专家老师,从宏观教学管理改革到微观课程改革,为我们作出了全面的指导和示范。他们个性都十分鲜明,张院长领导大气、戴教授课改权威、任教授语言犀利风趣、叶鹏老师逻辑缜密等等,给我印象十分深刻,极其钦佩。
3、培训内容很现实,就是要我们将自己的一门课按照能力本位进行项目化改造。这个要求看似单一,但做起来很难。每门课都做成一个或几个项目贯穿始终,这个突破点的寻找十分费脑筋。所以这次培训整体来说,学员都是紧张的。我们都很认真的听讲座,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自己的课程设计改革。
三、得到的启发:
1、精品课首先应是观念上的精品,所谓思想决定行动。如果观念上没有更新,再怎么“添油加醋”,课程仍然会原地踏步。
2、理解了“项目”、“情境”、“任务”的关系。要设计出与企业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项目与任务;要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与任务。上课不是布置任务,而是描绘出一个情境,在这个情境下,学生自主思考该如何做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情境是项目、任务发生的原因。情境来至于工作过程,但不是简单工作过程的照搬照抄,而是根据教学课程体系的要求,有针对有目的的把工作过程的情境引入教学,是工作过程的升华。
3、课程改革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老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但是光有老师的教学改革是行不通的。课程改革上升到一定高度,一定是教学管理的改革。教学管理必须为教学改革服务,为教学改革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从下往上的改革思路一定会在行进过程中夭折,会使老师对学校从“没有满意”发展成“不满意”,造成负面效果。深职院、宁职院都是从上往下的改革作风,从领导层开始下定决心,全校教师共同实施课改大计,才能取得卓越成效,这是我们真正要学的东西。
4、课改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课改不改都能上,都行,但是教学效果怎么样呢?这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急不燥。
5、如果一个课程的教学学生很闲而老师很忙的话,这个教学肯定是失败的,如果反过来,教学过程学生很忙而老师很闲的话,这个教学肯定是成功的。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课程教学,老师很忙,基本是满堂灌,两节课下来,老师累的汗流浃背,而学生呢,昏昏欲睡,要不就是玩手机或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许适合于本科层次的学生教学,但是对于我们高职学生却是不适合的。有的老师在抱怨学生高考分数低,学生底子差的时候,我想说一句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兴趣,学不进去,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学或者学不好,你看他们打电脑游戏的时候怎么玩得这么好,打篮球的时候怎么这么有激情呢,就是因为那是他们喜欢的东西。那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带给学生喜欢的东西呢。
四、我自己的课程改革:
当老师也有5年多的时间了,在这5年间做为一个老师,我也一直想当一个合格的老师,不断努力着试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也有时候感觉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也尝试过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但教学过程中总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而教学的效果也并不那么尽如人意。通过这次学习和课程设计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的种种关于课程的内心的纠缠在这里好像都迎刃而解了。课程改革可以说现在是一种趋势,我们学校也在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但是,不管我怎么努力都好像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虽然自己也很努力的去做,但是在教学效果上来看总也没有什么大的改观。
通过这次的学习,学习了戴士宏老师的关于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的先进理论,这套理论很完善,它的核心的内容就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首要目标,手段就是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把工作过程引入教学,以任务驱动学生能力的快速提高,让学生更愿意主动的去学习。然后学习宁职院各位老师的各种专业的实例解说,感觉自己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并以此来指导我的《空气调节》课程的课程设计改革,虽然在开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不知道如何把能力本位引入到我的课程,比如不知道如何改造现在以知识本位为主的教学体系,比如不知道如何进行情境设计等等。最终完成了我的课程设计。在这个设计中我的核心思想是用情境导入项目,用项目引入任务。
1、课程模块设计
2、教学情境设计
3、教学考核设计
最后,课程设计虽然完成了,但是我觉得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是设计本身并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其次课程的实施性还不是很强,要想在课堂上真正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第三,课程设计要求有很多的工厂及公司工作的经验,这正是我欠缺的。我将在未来合适的时间找机会到工厂和公司实习,增加我的实际工作的经验,以此来不断完善我的课程改革设计,来完善我的课程教学。
2013年9月
第四篇:高职教师培训总结
2011年全员教师培训总结
2011年暑假8月23日至26日学院举办了全员教师培训学院李xx院长、夏xx副院长、谢xx副院长、毛xx副院长、张xx副院长和道x系主任王xx、汽车系主任宋xx、经管系主任李xx分别做了讲座并有幸邀请到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欧xx教授、郑州xx职业技术学院李xx副院长做了精彩报告。在这短短的四天内专家们的报告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包括我在内全体教师都体会颇深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这几天的学习感受
一、努力学习信息化技术、将之运用到教学中
信息化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不仅是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方式的转变。超越时空界限的教育信息传播在扩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视野的同时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哲学上解构主义的话说就是改变了原来的“主客体”关系而真正构成了新的“主体间性”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面对着同一个可资利用的无边界的信息资源以及利用手段如搜索在知识的储存上很难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关系的改变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首先是教育理念上教师必须真正树立“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学生不必不如师”的意识在教师的人格上则必须形成足够宽阔和宽容的胸怀在教学方式上“对话”互动比“传授”更重要在教学内容上方法信息的整合利用比知识更重要用中国传统的话说就是“渔”比“鱼”更重要…
总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现代化都会在信息化中获益而这正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信息化是突破高职教育当下困境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的当下困境主要是投入普遍不足。按照传统的观念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具备足够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设施教师也必须经过包括跨国跨境培养或者到具有更先进的设备设置的院校进修等途径才有可能毫无疑问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肯定会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但问题恰恰在这里对于许多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院校来说要实现这样的条件尚需假以时日。而借助信息化手段从投入产出比上说无疑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最优的选择。当今的无边界、开放式课堂3G实景教学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学系统等等都可以创造让师生几乎共享到当下现实条件无法实现的教学资源。因此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策略。
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
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二、积极参与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现代课程观的基础上现代职教课程专家对课程作了如下定义所谓课程就是“学习者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结果所接受的一系列学习经验这种学习经验是由一定的教育与社会经济背景所决定的”我们可以把高职教育的课程理解为某一专业教学的总体方案、实施过程及其学生所接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系列经验。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以人为本”的观念的确立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能用平常心去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现象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一系列经验”应该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为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和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文化知识、经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培养人的蓝图”的高职课程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高职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大致可分为“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以及“表现性目标”取向三种形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重在“实用”首先要具备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高职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为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这种行为能力正是“行为目标”取向的追求所在。“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它指明整个课程活动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学生应该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都有具体的阐明其关注的焦点是高技能。“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生成性目标”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所以“生成性目标”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程性。“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表现性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的首创性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由此可见“表现性目标”取向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精神以及人格陶冶等方面比较适宜。就高职教育而言“行为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生成性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表现性目标”则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探究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个性品质、个人发展等综合素质。传统的职业教育大多采用的是“行为目标”取向但在现代课程观的视野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点应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以高职课程应体现出这种追求在课程目标的取向上要注重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注重“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相统一。
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包括项目导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如“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是指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遵循“做中学”教学原则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学生、项目及教学媒体这四个教学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统教学方法从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出发主要以老师授课为主将知识点划分出层次结构传授给学生。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仅仅停留于理论理解的层面知识框架体系不便把握教学结束后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项目设计过程思路不清晰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导向教学法是指以实际工作实施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来课程的界限将课程教学内容分割为与专业密切联系的项目与任务引领教学过程强调实训环节设计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
业环境中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到了实践这一层面。将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实现“双教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同时进行使得学生能真正进入到“在做中学”的理想学习环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3-2015.7.13-2015.7.23高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培训总结
山东商业职业学院省级培训总结
2015年7月13日至2015年7月23日期间,经学院安排,我在山东商业职业学院举办的2015年高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万里行拓展培训。在这十天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下内容: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作品设计技巧与实践、职业教育发展专题报告、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如何制作优秀教案和网络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等。在这短短的十天内,聆听了很多优秀专家精彩的讲座,了解了高职信息化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学习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提高整个专业群体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学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就学习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信息化技术、将之运用到教学中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魏民主任分享的《基于互联网+创新思维下的高职教育重要变革》给我深刻的印象。魏主任通过“未来学堂”和“这是一个变化的时间”向我们展示了,信息化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不仅是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方式的转变。超越时空界限的教育信息传播在扩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视野的同时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哲学上解构主义的话说就是改变了原来的“主客体”关系而真正构成了新的“主体间性”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面对着同一个可资利用的无边界的信息资源以及利用手段如搜索在知识的储存上很难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关系的改变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首先是教育理念上教师必须真正树立“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学生不必不如师”的意识在教师的人格上则必须形成足够宽阔和宽容的胸怀在教学方式上“对话”互动比“传授”更重要在教学内容上方法信息的整合利用比知识更重要。用中国传统的话说就是“渔”比“鱼”更重要„
总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现代化都会在信息化中获益而这正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信息化是突破高职教育当下困境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的当下困境主要是投入普遍不足。按照传统的观念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具备足够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设施教师也必须经过包括跨国跨境培养或者到具有更先进的设备设置的院校进修等途径才有可能毫无疑问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肯定会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但问题恰恰在这里对于许多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院校来说要实现这样的条件尚需假以时日。而借助信息化手段从投入产出比上说无疑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最优的选择。当今的无边界、开放式课堂3G实景教学、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学系统等都可以创造让师生几乎共享到当下现实条件无法实现的教学资源。因此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策略。
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马广水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职业院校教师的困惑与使命》的讲座,马书记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讲解了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本质,最后从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爱的意识和能力出发给出高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三、积极参与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武马群教师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现代化》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教育的基本方针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以人为本”的观念的确立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能用平常心去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现象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一系列经验”应该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为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和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文化知识、经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培养人的蓝图”的高职课程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仅仅停留于理论理解的层面知识框架体系不便把握教学结束后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项目设计过程思路不清晰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导向教学法是指以实际工作实施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来课程的界限将课程教学内容分割为与专业密切联系的项目与任务引领教学过程强调实训环节设计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业环境中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到了实践这一层面。将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实现“双教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同时进行使得学生能真正进入到“在做中学”的理想学习环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刘树锋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