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国十条解读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通知要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通知中提出十条举措,被业内称为房地产“新国十条”。今日,中新网集纳各路专家意见,为您一一解读“新国十一条”政策。
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职责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二)建立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住房城乡建设部、监察部等部门要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
解读:建立考核问责机制是“新国十条”一大亮点
南京工业大学房地产系副主任吴翔华表示,这是国务院很有章法的一记“组合拳”。建立考核问责机制是这次“国十条”的一个重要亮点,之前国务院发通知,要求地方政府执行,现在要对地方政府问责。“乱市”就得用重典!”合富辉煌集团首席分析师龙斌表示,严厉的调控政策必须有“考核问责机制”的配合,问责制去年年底就已经出台,这是对此前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总结。首次将问责机制提到文件的“第二条”,并且让监察部介入,严厉强调:“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这意味着,维护房价稳定已经被纳入党纪国法的考核体系,堵死了地方官员在遏制高房价上侥 1 幸和绥靖的退路。
二、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三)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原则自主确定。人民银行、银监会要指导和监督商业银行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抓紧制定第二套住房的认定标准。
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对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严格按有关政策执行。
解读:主要针对投机性购房 会加速楼市降温
合富辉煌集团首席分析师龙斌认为,目前出台的三套房政策还没有相关细则的界定,银行的操作空间大,可以根据自身的信贷额度、风险评估做出具体规定。今年以来,银行业在信贷规模上已经有所收缩,不会再出现以前那样超大规模的放贷情况。这个规定主要针对投机性购房,总体而言,三套房政策对供应量比较紧张的城市楼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对于北京楼市来说,无疑是突如其来的一股“寒流”,有可能会将楼市带入又一个冬天”,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认为,此次调控重点直指投资和投机性购房,严控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以及外地购房贷款,无疑对炒房有非常大的打击 2 效力。“一般来说,第二套房还有可能是改善性需求,但是第三套房基本上都是投资需求”,陈云峰说,如果说提高首付是“限制令”的话,那么对第三套房不放贷基本上就是“封杀令”了。限制外地人购房贷款,进一步缩小了需求范围,会加速楼市降温。(四)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认真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
解读:开征房产税要遵循“不都收,分等级”的原则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加以规范、引导。税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运用税收政策来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成为理论界的共识。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呼吁,即使开征房产税,也一定要遵循“不都收,分等级”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 “差异化住房政策”的思路。
三、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国土资源部要指导督促各地及时制定并公布以住房为主的房地产供地计划,并切实予以落实。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用地的供应总量。要依法加快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对收回的闲置土地,要优先安排用于普通住房建设。在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同时,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等出让方式,抑制居住用地出让价格非理性上涨。
解读:国家对民生保障房产项目的开发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
在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方面,国务院提出了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包括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增加居住用地的供应总量,依法加快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3 尽快形成有效供应,给市场以信心。海南知名经济学者王毅武教授王毅武说,“从这一条要求可以看出,国家对民生保障房产项目的开发,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
(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各地要尽快编制和公布住房建设规划,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快对普通商品住房的规划、开工建设和预销售审批,尽快形成有效供应。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并优先保证供应。城乡规划、房地产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将住房销售价位、套数、套型面积、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以及开竣工时间、违约处罚条款等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确保中小套型住房供应结构比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到位。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要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
解读:将改变当前土地市场价高者得现状
邓宏乾教授认为,再次强调土地供应的“70%”,将确保市场上普通住房的有效供应,缓解房价上涨压力。探索新的土地出让方式,则将改变当前土地市场价高者得、助推房价上涨的现状。这一系列措施实施,将让火热的楼市“退烧”。
海南房地产业资深人士汪志军表示,虽然硬性要求保障性住房等的开发比例,其主旨意图是好的,想尽可能多地解决百姓住房问题,然而这一比例如何界定,仍存在“因地制宜”的问题。拿海南这个经济薄弱的省来说,旅游产业及相前配套产业是本省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地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过多削弱旅游地产等产业的开发比例,会影响经济收益,进而可能会影响投入到保障性住房等安居工程上的资金总量。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七)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要尽快下达年度计划及中央补助资金。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等政策,确保完成计划任务。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中央以适当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国有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包括各类棚户区建设、政策性住房建设),并在2010年7月底前向全社会公布。
解读:加快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让老百姓保持信心
武汉理工大学潘辰教授分析,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是增加市场供应的有效措施,将起到稳定房价的作用。“这是一个强制性的要求,目的就是要确保各地安居工程建设必须到位。”王毅武认为,过去一年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的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没能及时“达标”,因此在该要求中,明确了这一硬性规定,旨在维护政府的公信力,继续让老百姓保持信心。
五、加强市场监管
(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专项整治和清理力度,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并限制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新购置土地。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参与土地竞拍和开发建设过程中,其股东不得违规对其提供借款、转贷、担保或其他相关融资便利。严禁非房地产主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商业性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经营业务。国有资产和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对已发放预售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进行清理,对存在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问题严重的要取消经营资格,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范发展租赁市场。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进行一次检查,及时纠正和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检查处理结果要于2010年6月底之前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抽查,确保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解读:加强监管将加大打击力度
王毅武表示,该要求旨在严打开发商“趁乱打劫”式的开发和盈利。潘辰教授表示,今年楼市重归火爆之后,捂盘惜售等有所抬头,加大打击力度,增加信息透明度,可防止房价不正常上涨。王毅武指出,这或许是中央针对一些地区政府存在“打自己小算盘”的情况,再次作出的明确要求,旨在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一些房价过快上涨的地区政府,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手段加以调控。
(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各地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统计部门要研究发布能够反映不同区位、不同类型住房价格变动的信息。
解读:个人跨区域的购房信息将得到有效监管与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国十条”要求住建部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这意味着,个人跨区域购房行为将得到有效监控。可视为对异地炒房不予贷款的补充,个人跨区域的购房信息将得到有效监管与披露。
第二篇:新国十条解读
现代保险服务业转型新蓝图
新“国十条”
现代保险服务业转型新蓝图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国务院提出相关意见,要求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三农”保险,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完善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对比2006年版有“国十条”之称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意见》被业内称为新版“国十条”。这是时隔8年,国务院以‘顶层设计’的形式,明确保险行业在经济社会中地位,将极大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项俊波主席解读新“国十条”
保险新“国十条”出台给予保险业前所未有的支持,但未来的路得靠保险公司自己走。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新“国十条”培训大会上指出,现在外部政策的舞台已经搭好,关键是保险公司能不能把这台戏唱好!新“国十条”提升了保险业的行业地位,首次提出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概念,并将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从行业意愿上升为国家战略,还明确了保险业的战略目标等。“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系统完整性强,内容含金量高,落实要求力度大。”在谈到新“国十条”出台过程时,项俊波认为这实属不易,因为新政出台经过了多部委、保险机构、专家等各方面多达十几次的反复讨论和修订。
现代保险服务业转型新蓝图
新“国十条”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力度空前。一是提升了保险业的行业定位。推动保险业加快发展,已经从行业意愿上升到国家意志,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二是明确了保险业的战略目标。要使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政策工具。三是拓宽了保险业的服务领域。新“国十条”提出要促进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明确要以商业保险为平台,建立财政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提出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要把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等领域作为责任保险发展重点。四是丰富了保险业的政策体系。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用地保障政策、监管协调政策等,并对鼓励政府购买保险服务提出明确要求。五是深化了保险业的改革开放。明确了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包括加快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全面深化寿险和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加快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提出了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包括鼓励中资保险公司“走出去”,为我国海外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努力扩大保险服务出口。确定了行业基础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要加快建立风险数据库,组建资产托管中心、资产交易平台、再保险交易所、防灾防损中心等基础平台,加快发展再保险市场,充分发挥保险中介市场的作用。
强调要按照新“国十条”的要求,将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现代保险服务业的立足点。一是找准结合点,明确保险业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根据市场化改革的走势、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形势,进一步开拓创新。二是紧扣着力点,围绕保险业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领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持、制度支持和技术支持。三是突出侧重点,构建以保险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保险创新机制,构建领域广泛、体系完善、诚信规范的保险服务机制,构建鼓励创新、营造环境、科学审慎的保险监管机制。只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金融稳
现代保险服务业转型新蓝图
定的原则的保险创新,保监会都予以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保险市场的安全和稳健。
要高度重视保险市场风险防范工作。一是切实增强防范保险业风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保险风险的来源更广泛、叠加更明显、交叉更复杂,给保险风险防范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有更强的政治意识和风险意识、更强的市场约束、更快的反应速度。二是高度关注当前保险市场的主要风险点。在经济金融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持续跟踪偿付能力风险、公司治理风险、保险资金运用风险、高现金价值业务风险、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点带面,统筹防范,守住底线。三是加强保险风险的综合防范。着眼于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大局和保险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保险业风险防范体系。着力构建企业、市场、监管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格局,形成制度、技术、人员三措并举的风险防范体系,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三环紧扣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和保险消费者得到保护。
未来,保险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完善金融体系、改善民生保障、创新社会管理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农业、养老、健康和巨灾等方面的保险产品将不断创新,保险资金将更大力度向民生倾斜。
新“国十条”无疑成为保险业收到的一份政策大礼,不过这份大礼能否改变目前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备受关注。谈到保险业目前存在的问题,项俊波用了很大篇幅谈经营风险,他强调目前保险业一定要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面对市场上的金融风险,险资不能成为最后接盘者。
谈到目前保险市场上的主要风险因素,项俊波明显提高了话音。他认为,保险市场目前的偿付能力风险、公司治理风险、险资运用风险、高现金价值风险四方面仍堪忧。
其中,少数公司滥用房地产来增资,虚增偿付能力存在潜在风险。项俊波介绍,截至目前,有33家保险公司持有融资性房地产,其中15家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包括3家财险公司、12家寿险公司。这15家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44.1亿元,但今年一季度末账目价值合计达到493.4亿元,增值额达到249.3亿元。
现代保险服务业转型新蓝图
一旦房地产市场下行,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必须亮红灯。日前,保监会已对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房地产的项目进行整顿。
同时,项俊波还对目前中小保险公司的治理乱象明显不满。他一一细数这方面的风险,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内部人采取竞占挪用、违规关联交易、非法转移保险资产、或者将保险公司作为满足控制其他业务的投资工具;股东之间或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因控制权争夺或其他重大分析出现分歧,导致股东大会无法召开,董事会无法正常换届等严重损害公司声誉的现象。目前,保险资金还存在资金错配与流动风险等。
项俊波要求,各地发现上述风险要及时汇报,否则将追究保监局、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一把手”的责任。此外,项俊波还强调,对于大病保险、农业保险这些政策性强的保险,一定要杜绝账外支付、套取费用等。“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出现这方面的风险。”
专家、保险业内人士解读新“国十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新国十条”最大的意义在于保险地位的上升和明确了保险的地位,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保险业是推手。但与此同时,业界亦希望相关配套具体措施的落地。”多位业界人士分析这次保险业的新国十条蓝图的敲定是在传递鲜明的信号,保险业已经不再是狭义概念上的保险,而将会以一种全新的定位与方式融入服务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格局中。
其中,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巨灾保险等险种将会成为新“国十条”单列条款。李克强说:“老百姓有安全感,社会才有安定感,国家才能稳定发展。”是的,政府必须要让老百姓有安全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府和老百姓是相辅相成的,谁都离不开谁。
时隔8年,国务院再次以“顶层设计”的形式,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新国十条”的最大意义在于从国家层面解决保险的定位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制度,将其纳入“两个现代化”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融合与互动。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明确了一系列行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
现代保险服务业转型新蓝图
这次的国十条,在运用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一项中,涉及到积极探索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以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等为重点,开展强制责任保险试点;鼓励发展治安保险等新兴业务。
保险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它,还要支持有关它的改革,这样才能促进保险行业的进步发展,也推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平稳增长。
第三篇:[十八大]解读之三:社会建设新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建设篇里提出了不少新的内容。比如创新管理、收入倍增计划等等,都做了不少新的论断。从论述角度来说,与十七大内容相比,都是从群众感受出发而非仅仅是制度建设层面,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由此可见,党的十八大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以人为本的方面上。
发展有一个先后次序,也和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我们的经济国力水平有关系,所以我们不可能齐步走、一刀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小康就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就是当年小平同志强调的,我们过去总认为发展慢了不行,现在看起来,发展快了问题会更多更复杂。所以说,十八大要求我们在未来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间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关键词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报告摘要】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他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解读】
以上部分是以前党代会报告当中所没有的,为十八大首创。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方向——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角度为民生。
在社会建设方面更加强调以民生为重点。进行社会建设看起来好像关注的是老百姓的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但背后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的承诺。从这一点来说,在社会建设方面,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让老百姓对未来生活更加幸福有了足够的期待。这些都显示出大政方针上有了新的部署。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具体举措包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 www.xiexiebang.com [存在的问题]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
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多,城市管理对象不断扩大,城市社会管理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管理对象扩大,原有的社会管理功能难承载。
目前,我国除了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企职工等体制内的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体制外人员的各类关系,如低保、医疗、养老、就业,以及计划生育、权益表达、看病就医、养老金领取、党组织活动、生活服务、老龄护理等,都进入社会管理系统,尤其是进入了社区管理范畴。因这些人的各类关系不直接归政府体制内管辖,因而被称为“社会人”。随着城市“社会人”急剧增多,城市社会管理对象总量迅速扩大,原有的城市社会管理功能难以承载和适应。
第二,社会管理难题增多,过去的社会管理手段难奏效。
从1993年以来,全国群体性事件数量一直居高难下,总量年均同比增长25%,其中500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上升近80%。尤其是2006年以来,仅百人以上群体性上访事件全国平均每年就达800多起近20万人次。这些群体性事件,涵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房产买卖、国企改制、企业破产、水库移民、环境污染、劳资关系、劳动争议、医疗纠纷、民族纠纷、宗教纠纷、涉法涉诉、损害赔偿、食品药品安全、利益分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以及入学、就业、看病、社保、治安等各个方面的矛盾纠纷。其中每一个矛盾纠纷的背后都涉及到一系列经济政治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制度问题。对于这些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继续沿用过去的社会管理手段已难以奏效,这是目前城市社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第三,公众社会诉求升级,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难实施。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诉求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对社会管理的要求已不再仅仅停留于社会治安、应急处理、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规范秩序、风险控制、强化监督、遵纪守法等社会稳定层面,而是广泛涉及扩大参与、完善服务、改善民生、保障权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 www.xiexiebang.com 益、净化环境、食品安全、公平正义、诉讼顺畅、政府勤政、干部廉洁等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和谐为目的社会管理。面对公众新的社会管理需求,沿用过去传统的控制、强制等方式已难以实施。
总之,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
关键词二 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报告摘要】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他具体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解读】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同时也是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这一“新要求”。
中共十六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中共十七大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两次大会均未对居民收入增长提出具体量化目标。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虽然首次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但也未提收入增长具体量化目标。
报告中提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对居民收入增长不仅提出了量化目标,而且还是倍增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反映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这向外界传递出未来中国更加注重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信号。
[存在的问题]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 www.xiexiebang.com 是,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城乡差距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第一大因素,在各项原因中占比40%以上。
很显然,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僵化的土地制度是拉大城乡差距的罪魁祸首。即使是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由于身份的不同而受到种种歧视。可见,要缩小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必须果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农民在土地转让中的定价权,以及消除城市中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性做法。
第二,垄断是加剧收入分配不公的另一大原因。
在同一个市场经济竞争体系中,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根本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垄断企业凭借强大的垄断力量在获取资源和资金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进而攫取高额利润。在内部人的控制下,又存在巨大的高福利、高工资冲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非垄断企业市场竞争激烈、生存环境恶化,致使员工工资福利欠佳。
第三,灰色收入是民众最为反感的现象之一,也是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体现。由于监督管理制度的缺陷,致使我国灰色收入规模庞大,并已成为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其来源主要是围绕权力对公共资金和公共资源的分配而产生的腐败、寻租、侵占公共资金和他人收入、聚敛财富等行为。尽管具体数额到底有多少尚存争议,但灰色收入的存在本身就说明国民收入分配已严重扭曲。
关键词三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报告摘要】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 www.xiexiebang.com 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解读】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前到了首要位置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前到了首要位置上。再次体现了政府重视教育、重视道德文化以及更加以人为本的理念。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才强国战略也在强力推进,党和政府爱才、识才、用才、聚才,不断创新人才理念和工作路径。如今,国之良才如千帆竞发,“人才强国”正从宏伟战略化为现实图景。
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回首这10年,人才强国战略恢宏展开,“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科学人才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优先发展成为社会共识。
但是也要看到,教育公平的问题,始终是任何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价值取向的风向标。新中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我们在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尤其是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以后,教育公平更是迈出了重大步伐。
[存在的问题]
尽管采取了不少促进教育发展的措施,以保证人才的大量供应,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教育公平的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首先,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平衡。据统计,东西部许多省份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在2倍以上;城市与农村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尤其是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同一个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发展不平衡,重点学校几乎集中了区域的优质教育资源。尽管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平衡资源配置的努力,优质教育资源的逆向流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全国范围内教育基准的建立,以及鼓励优秀教师到西部、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政策。
其次,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如幼儿(学前)教育阶段没有建立起政府主导的模式,在许多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基本上是空白;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政策差异较大。这就需要我们研究不同教育阶段的短板,协调处理各个教育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 www.xiexiebang.com 再次,不同人群受教育的机会仍然有比较大的差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西部女童的教育问题,残障孩子的教育保障问题,居住地与户籍地不同的人群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问题等,仍然困扰着我们。这也要求我们出台一些特殊的教育政策,通过矫正平等和补偿平等,给弱势人群子女教育特别的关怀。
最后,诸如高考政策、高校审批政策、学科点评审政策等,如果深入研究,也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是与教育公平的精神相悖的。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大家保:解读保险新国十条
大家保:解读保险新国十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新国十条”最大的意义在于保险地位的上升和明确了保险的地位,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保险业是推手。但与此同时,业界亦希望相关配套具体措施的落地。”多位业界人士分析这次保险业的新国十条蓝图的敲定是在传递鲜明的信号,保险业已经不再是狭义概念上的保险,而将会以一种全新的定位与方式融入服务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格局中。
其中,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巨灾保险等险种将会成为新“国十条”单列条款。李克强说:“老百姓有安全感,社会才有安定感,国家才能稳定发展。”是的,政府必须要让老百姓有安全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府和老百姓是相辅相成的,谁都离不开谁。
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表示:“时隔8年,国务院再次以“顶层设计”的形式,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新国十条”的最大意义在于从国家层面解决保险的定位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制度,将其纳入“两个现代化”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融合与互动。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明确了一系列行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
这次的国十条,在运用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一项中,涉及到积极探索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以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等为重点,开展强制责任保险试点;鼓励发展治安保险等新兴业务。
保险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它,还要支持有关它的改革,这样才能促进保险行业的进步发展,也推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平稳增长。
第五篇:解读十八大:新新形势下更要坚持群众路线
解读十八大:新形势下更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将对这项活动进行部署。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央再提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总书记强调全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显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党同志早就形成了一种普遍共识,那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正如总书记在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当前,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高了,做好群众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不是减弱了,而是大大增强了。在我们党今天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下,优势须增不可减,危险须除不可纵,全党同志尤须警醒。
新形势下坚持好群众路线,有必要对“群众”这一概念进行再认识。很显然,在利益分化、社会多元的今天,群众的情况已经跟过去大大不同。如果说过去很长时间里,群众的生存状况和利益格局比较趋同且简单的话,那么今天的群众生态则是越来越差异化、复杂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相对于以前“工农商学兵”的概括,今天的社会阶层恐怕归纳起来更为庞杂和困难了。“群众”的现状到底是如何的,利益群体的分化到底是如何的,搞不清楚这些情况,恐怕很难实现有效的“密切联系”,无异于另一种“脱离”。“群众”一词在今天不应成为抽象的术语,而完全应该更具象一些、更实在一些。各级党委政府要想推出更有针对性、更显人性化的政策举措,必须要全面加强对群众、对群众问题的深入研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复杂局面。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尤为凸显的一点就是,群众内部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维护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应地,具体的群众工作也出现了大量急需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就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环,让群众利益和群众工作实现互动发展;而如果处理不好,则极有可能演化为恶性循环,群众感到利益诉求得不到保障和维护,群众工作也疲于被动应付、失准失效。近些年一些地方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案件,往往有群众工作或缺位软弱、或简单粗暴的原因。不可否认,新形势下我们党统筹协调群众利益关系的难度在加大,今天的很多群众问题已经很难用一个路子、“一刀切”来解决,也很难只依靠简单行政命令或情感号召就能解决。
关键点恰恰在这里。越是在群众情况复杂、群众工作难做的时候,我们就越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越需要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党不仅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巨大挑战和风险,面临着长期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而且自身内部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党员队伍组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面临“四大考验”的同时,我们尖锐地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而其中最要命的危险、动摇根基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是贪污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滋长的关键原因。可以说,在今天,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已然不容再有任何忽视。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突出的表现在思想意识上,进而表现在决策办事上。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怨,不尊重群众意愿、不维护群众权益,对群众没感情、对群众的事没感觉、对群众的支持没感恩,这样的党员干部有没有、有多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想想。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新形势下要增长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群众观念,坚决、坚持走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这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反省自身,查找差距,修正错误,以更为振奋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为人民服务。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真理尽人皆知。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丢掉了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法宝,就会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只有更好地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的工作,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无往而不胜。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实践还会继续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