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全国 自考资料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重点总结
第一章
答案:
一:中国封建社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特性:
1.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2.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技巧: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的几个要点串联记忆如下:
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在儒家思想的辅导下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并采用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规范社会秩序。
二、可从下面一句话理解和记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维系了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也造成了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答案: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其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康乾盛世”。康乾朝后期,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其主要表现是:(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史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加、各级官史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需要寻找新出来的流民不断增加。土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面言之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3 14 15
第三章 辛亥革命
18 19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二篇: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小抄资料)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的精神支柱。(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6.戊戌维新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意义:
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局限:(1)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
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也为我们揭示了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促进了后来者走上革命道路。
局限:(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不敢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无法摆脱封建思想。(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虽然反对帝国主义,但幻想帝国主义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3)惧怕人民群众。维新运动局限于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长。(3)太平天国领导者不团结导致自相残杀,以及腐《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
2朽昏庸、鼠目寸光使起义军在起义过程中四面树敌。(4)
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基础是破碎的神学理论,并不代表
时代潮流。(5)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斥,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策、制定纲领。(6)这场农民起义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江南由于地处风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生灵涂炭。甚至在狂飙过去许多年之后,依然满目疮痍,遍地瓦砾。(7)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8)太平天国革命的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
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维新派脱离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5.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意义:(1)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2)
群众,因而未能获得深厚的阶级基础,使自身得阶级相当软弱。
内容: 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治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幻想通过这套方案来建设一个
冲击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使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新天、新地、新世界”。
影响: 思想先进、超前,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纲领;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亚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是比较先进的。
但太平天国后期严峻的军事形势,内部的腐化堕落、民心丧失,洪秀全对他的不信任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使得影响相当有限。8.辛亥革命的纲领、意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人们开始学习和模仿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促进资本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2)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3)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也是前所未有的。(4)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
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局限:(1)具有封建性。指导思想是在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条件下发展新的生产力,注定了失败的结局。(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根本不可能办到。(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下,无法维持企业的运行。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纲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9.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要胜利,中国社会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必须依靠新的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中国革命的这种要求而成立的。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2)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3.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
1930年1月,毛泽东写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
第一阶段:1915年9月到1919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为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这种结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为初步结合。第二阶段,从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到党的成立为进一步结合阶段。民权主义:“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建立一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
内容: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传播
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的这种结合,论的基本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它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群众性、及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性质。
意义: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并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14.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后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又在组织上结束了“左”倾领导在中共中央的统治。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用各种手段破坏、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继续并发展了反封建干涉中国革命,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上,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启示: 揭示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的启蒙运动。
10.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成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运动,使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3)进
12.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
1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启示意义)
在革命中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原则。必须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
16.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客观要求: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为了战胜这个敌
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的中华民族资产
阶级及其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正因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行,中国革命(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一步取得胜利。
19.国民党军队在对日抗战中的积极作用
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中国共产党上述原则和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实施,对于坚
息时期。这也为扩大和巩固解放区、做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战时在军事上,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具有爱国的正义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在此阶段,以国民党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王明等人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压制党内民主,大搞宗派主义,对坚持正确意见的货不对他们随声附和
要任务,先后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比较积极的,对日寇造成了一定的消耗。
在战略相持阶段,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
2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1.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有了战胜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的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从而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也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并使
蒋介石的政治基础。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我党在政治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军事上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因而战局越来越朝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向发展,逐渐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进而发动
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总攻击溃国民党。
从而减轻了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
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还为盟国提供了
(3)战时在政策上,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使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相反,国民党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无限制地发行纸币,使全国各阶层的人民生活陷入困境,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形的同志,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使“左”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之际,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倾教条主义错误无法及时地得到纠正。
17.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政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方针: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具体过程: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订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
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停止敌对性行
动。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
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成以学生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重庆谈判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
争的第二条战线,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简答、论述题重点及答案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进而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31年2月,毛泽东进一步总结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经验,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8月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
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
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所以一开始就主张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并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
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坚决避免内战”。在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实现了双方的停战.2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迅速崩溃的原因
(1)战前,国民党统治集团破坏了政协协议,扼杀了全
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私有,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任凭自由买卖。
18.抗战中中共对中间势力的策略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
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既统一,又独立。这样做的目的,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国人民关于和平建国的热切愿望,把自己放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同时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增强了派。中共对地方实力派采取争取的策略。具体的方式是: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1)发展壮大共产党,使之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们的利益;(3)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
社会各界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
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党总结反“摩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并且,经过努力,中国人民争得了将近一年的和平的暂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族魂。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
是党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汇入英、法军队展开英勇的斗争,给了外国侵略势力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答: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第二,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
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什么?
答: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从中国内
部因素来分析,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会合在一起,冲击了
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其失败的教训是:
第一,太平天国以宗教来发动和组织群众。宗教教义不是科学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二,太平天国未能正确对待儒学。开始时,他们把儒家经书笼统斥之为“妖书”,后来他们对儒学的态度有所变化,他们把《四书》、《五经》删改后加以利用,但是,删去的是与太平天国宗教不相容的内容,却把儒学中的纲常伦理原则保留了下来。
第三,太平天国农民领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的胜利的历史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19世纪60年代初,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洋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二是经济技术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答: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
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教训是:建立完善可行的社会制度,并根据社会生产力
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和社会创造必要的前提。” 这两大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
发展的需要。防止制度和执政群体的腐败。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包括作战能力在内的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稳步提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鸦片、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一,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
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答: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的历史意义。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广大农民处于破产的边缘,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答:第一,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第二,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斗争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这次起义历史14年,转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各地各种人们反清斗争风起云涌,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起义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尤其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第三,近代中国人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人物在反侵略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使“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其性质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以前者支配后者。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其政治实的局限和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决定了维新运动的失败。
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它的失败不但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答: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
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捷径。第二,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双翼也”。这就是说,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甚至宣称,“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只有劝告清政府主动实行开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兴办了一些企业,建立了海军,践和理论思想,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封建统治服务。洋务派企图以吸收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巩固和维护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发展起来的。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时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他们虽然未能成功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
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的道路,明专制,并进而推行君主立宪,才是中国政治的现实出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至1907年间,路。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投入这场论战的还有其他十几种报刊。
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主立宪甚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运动进行之时,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清政府已经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与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洋务运动企图依赖外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是管理仍然是封建衙门式的。军事工业有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产
解放。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由于当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基础还相当狭隘,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改良派说,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招致外国的干涉、要不要社会革命。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
权。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社会革命只
维新派的势力更是十分弱小。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而是把实行
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品质量低下。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由政府“专派大员,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于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会导致中国的大**。他们还攻击主张平均地权是煽动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无发言权还要承担企业的亏损。企业内部及其腐败。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据此,洋务运动不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教训: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无法改变中国社会贫病挨打的局面,也无法真正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
事实上,维新派中的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在他们身上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突出地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他们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尽
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乞丐流氓,主张土地国有是危害国本,并表示在这个问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革命派还进一步驳斥了改良派认为因革命要“杀人流
题上“宁死不让”。
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则惟有实行土地
管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存,但是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血”、“破坏一切”而不可革命的说法。他们指出: 文化上都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其次,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虽然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
第一,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国有之政策”。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有可能免除痛
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强能够帮助自己变法维新。再次,他们惧怕人民群众。苦和牺牲吗?相反,这样做恰恰意味着他们将长期地遭维新派的活动基本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正因为没有人民群众作后盾,当守旧派操刀反击时,维新派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正是由于维新派自身
受难堪的痛苦和作出牺牲。“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这场论战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无革命,则亦无平和,腐败而已,苦痛而已。”由于害怕流血牺牲就否定革命,“是何异见将溃之疽而戒毋施乃圭”?革
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训?
答: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历史性巨大变化? 这场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再次,十月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答: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
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革命的胜利是广大劳工和士兵群众广泛发动而取得的,别都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这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革命方法上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这样,在十月革命之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力的潮流。其后,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经过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中国的先进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的指导,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就变得不可抵挡了。
线的方法。真正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为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主要是: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理由是:首先,分清敌友是任何革命的首要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的出路。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答: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问题。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对于这个在长时间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给予了一个基本的解决;其次,是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大问题。以往的斗争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答: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运用新的思想武器。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历经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一再碰壁。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不能指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走向胜利。正因如此,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怀疑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恰是这种怀疑,推动了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途径,这就为他们尔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思想土壤。
客观要求。在无产阶级政党产生以前,中国国民党及其前身在中国革命中起领导作用,但五四运动之后,国民党已经无法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成立新的政党来领导中
国的革命,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的客观要求。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未能充分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提供了阶级基础。
第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之所以屡遭失败,就是因为缺乏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领导核心,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突出表现在:
第一,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解决了中国革
发动群众。这种情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不久,也有了一个根本的改变。
1、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答: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以俄国革命为模式,屡屡在全国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武装暴动,却屡屡遭受失败。特别是在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人连续发动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的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结果又遭到失败。走俄国人的路,是不是就意味着一定要遵循城市起义的模式?这是大革命失败后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毛泽东说过,正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
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之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工人阶级迅速壮大起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阶级基础已经具备。而1917年的十月革命直接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到东方,从资本主义转到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之所以推动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发生
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在执行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原则的前提下,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是走城市暴动的道路;另一条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应当说,中国革命战争所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的道路,正是不断地批判并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根本转变,首先因为两国国情相似,十月革命表明,经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这个历史教训是很深刻的。
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走向胜利。命长期以来找不到真正敌人,团结不到真正朋友的问其次,十月革命后的新俄国反对帝国主义,平等待我,题。最终抛弃城市暴动道路的结果。“城市中心论”来源于西欧和俄国的革命经验。血的教训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武装起来的革命力量较为弱小,而反动势力又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要夺取革命胜利,实行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暴动的传统模式是行不通的。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因此,中国革命的道路既不同于俄国,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便产生了。既然中国的武装斗争就是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斗争,那么党的工作重点,革命的战略基地就必须放在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就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吸取了近代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争兴起奠定了基础。(3)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又一次尝试,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的开端,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提供了血的经验教训。(4)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进军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由城市斗争转向农村斗争的光辉起点。在井冈山,毛泽东通过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整顿和恢复地方党组织,建立红色政权,从而成功地开辟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初步实现了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人向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农村展开新的进攻的序幕,为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道路最早也是最清醒的探索者,他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及时总结了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勇敢地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
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义。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王明为代表的“左”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地马克思主义思想路倾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错误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以外,主要的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列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正确地结合起来。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答: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年代,我党一部分领导人之所以犯了全局性的、严重的错误,主要就是对于马列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来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基于这样的认识。红军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了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革命的急性病,系统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线。他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所进行的理论工作,对党的政治军事思想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从思想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其满怀信心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战。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答:第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过程。大革命失败后,在反动统治下,攻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论证了走农村包围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中国革命进入一个低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革命的道路问题开始凸现出来,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回答,他们将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来实现革命的胜利。事实清楚地表明,在中国的特殊条件和当时的特定形势下,必须实行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即由城市转向农村;由着重发动工人转向主要依靠农民;由民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批判了“城市中心论”和“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错误思想倾向,统一了全党全军的思想认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对于历史和现实都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它标志着中众运动转向开展武装斗争。
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随着革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1)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走向复兴。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武装斗争的序幕。(2)“八七”会2、20
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这部著作,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
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答: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反映了中共中央对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新认识,这在客观上要求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由工人转向农民,由民众运动转向武装斗争,从而为我党实现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
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19
311937年夏,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
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第三,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答: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实
很大的优势,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
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达成关于和平建国的多项协议。政协会议的召开和政协协议的形成,激起广大中国人民对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热切期盼。在这一时期,是否忠实履行政协协议,成为衡量政治是非的重要尺度。中国共产党坚决履行政协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已严重散失民心。抗战胜利后,它违背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除了对人民增收苛重的捐税外,更无限制地发行纸币。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使国民经济遭遇深刻危机,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内战爆发后,农村经济急剧衰退,全国各阶层人民被置行过若干有利于抗战的政策。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者的主要国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表现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
但是,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协议。而国民党政权作为的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这就迫使各阶层人民团结起
来,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和其他人民民主运动高涨。
综上,由于严重散失民心,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战线、政治战线上全面走向溃败,处于全民的包围中。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其根本目标是使战后的中国恢复到战前的状态,即坚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所以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基本经验:
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由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是它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障碍,以武力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是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因此,在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同时,蒋介石集团积极准备内战。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优势;主观原因,则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蒋介石集团在决心抗战的同时,却又害怕群众的广泛动员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因而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这就使得大多数作战未能给敌人以更大的消耗,并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大片国土。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确立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制造了多次反
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渊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二,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答: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是一只重要的力量。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奔走呼号。它们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维护政协会议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大多数人同共产党站在一起,并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的形成: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民主党派中的某些人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出第三条道路。他们提出
基本保证。第三,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战,彻底扼杀中国人民关于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把自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第四,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人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答: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陷入人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在于:
己置于人民的对立面。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迫使国民党军队处于被动地位。内战爆发后一年,战争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的攻势作战,构成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打到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和全国人民的斗志。
第三,解放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推动了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共“摩擦”事件,并且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第一,国民党违背人民群众对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扼基本上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在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遭到大溃败,激起了大后方人民对蒋介石集团的严重不满,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但,客观地承认,国民党军队后期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曾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
杀全国人民关于和平建国的热切愿望,悍然发动全面内战,这就把自己置于全国人民的对立面。
民,江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经过土地革命,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
美式的民主政治”,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是客观形势决定了在中国没有走中间道路的可
抗战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获得翻身以后,其政治觉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对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努力争取通过和平的途径对中国进行政治社会的改革,逐步向新中国的目标迈进。根据
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资源。尤为重要的是,经过土地革命,能。国民党当局不仅嫉妒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
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战后时局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和平、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只觉地团结到中国民主、团结”的口号。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并签署
共产党周围。第四,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加深,“严加取缔”,宣告了第三条道路的破产。1948年1月,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形成。国民党政府由于它
随着民盟总部在香港宣布恢复,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了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招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相应。1949年1月22日,民主党派联合发表了《对时局的意见》的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此后,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新政协,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和中
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首先,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由于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
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如下:
(1)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论述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即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始于建国,至1952年基本完成。具有两重性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3)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认识的深入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本身具有过渡性,它是处在很深刻的变动之中的。正因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过渡的性质,毛泽东认为,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过渡时期充满着矛盾的斗争,是变动很剧烈很深刻的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务及其主要途径。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
题以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五种成分,即:社会主国共产党一道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从而走上了新的历史道路。
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各民主党派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正确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
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后者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因此,必须坚决依靠
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
第一联盟,争取和扩大第二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会经济是还必须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其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争取革命的胜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革命,必须建立一支在工人阶级政党绝对领导下的、有严
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
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时期。”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其中的个体经济是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它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这样,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以及与之相
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再次作出深入的论证。他说:“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我国,这个时期也叫做新民主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先,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它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
格纪律、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第三,应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人口占人口大多数的中
产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集中地表现为无产
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已经占居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
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着。“中国不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变成资本
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这就是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
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国人民的利益,它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建设,是密切地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的,注重在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恩们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其次,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他们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能虚心体
正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正是遵循毛泽东的建党学说,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列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掌握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社会?答:新
矛盾。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这样的认定,主义国家,要它不变,就是要使事物停止不动,这是绝实际上就是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来了。(2)对不可能的。”“所以我国只有社会主义这条唯一的光明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和进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工作,以便为开展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
大道可走,而不能不走,因为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综上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答: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即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因素。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和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世界历史上看,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中国的民族资本主要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只占五分之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并且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力很低,不可能把中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虽然原有的资本主义工业企业也是中国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
援助中国。这种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总之,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答: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方面要求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求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利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这两个任务是的社会变革。
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答: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无现成的道路可循,而苏联方面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又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具体表现在:第一,提出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原则。第二,发表《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至5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及最高路,这是欧洲各国、美国和日本走过的,而且走通了;量。但是这些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成本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是苏联走过的,而且也走通了。十月革命前,俄国是欧洲的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苏联成了欧洲的第一强国、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之一。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高、资金不足,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十分有限。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在这些企业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必须对这些企业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业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又一个基本因素。
优越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相互关联而不可分离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是最好的选择。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土地改革以后,农业在完成了民主革命以后就要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
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一个时期有过相当大
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
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包括: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手工的发展;但是,由于实行在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业合作化的实现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该报告总结了建国
以来的经济建设的经验,借鉴了苏联建设的教训,概括了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力争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基本方针。《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该报告也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上的准备。第三,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立两类矛盾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该讲话的奋斗目标,并且从来没有动摇过。新中国成立前夕,这种发展又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个体农户耕地很少,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履行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当“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营规模十分狭小;生产工具严重不足,贫雇农每户平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
均仅占有耕畜0、47头,犁0、41部;资金十分短缺。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这表明,中国已经胜事实上,在土改以后,许多地区的农民从发展生产的需要出发,已经在探索组织起来的各种途径,开始有了实
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履行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现代化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当时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行互助合作的实践。这也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主要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发展工业,一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另一方面是
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中国农村在1955年下半年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来增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因素之一。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新中
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正是为推进中国
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区分两类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建设新的工业。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首先和主要的,国成立以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就是要办好原有的国营工业,并依据需要和可能改建、上、外交上和军事上的严密封锁和遏制。中国不但不可扩建这些工业。建设新的工业,首先和主要的,也是要发展国营工业。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发展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增加。这是中国选
能从资本主义大国得到什么援助,而且连进行普通的贸易和交往都很困难。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够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为中国以后一切的进步和发展,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答:从“一五”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二十多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打基础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创新系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
新是密切相连的两个方面。从理论创新看,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是社会实践,理论创新如果离开了实践就难以成功,也毫无意义。这是因为,首先,理论创新要来自实践。理论创新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推动理论发展,而不是用现有的原理去图解实践,企图从本本中寻求答案。其次,理论创新要紧跟实践发展。相对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来说,理论总是有自身局限、滞后的一面。人们只有时刻关注变化着的实践呈现出来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实践活动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概括,才能在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对实践活动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概括,才能在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新经验,揭示新规律。再次,理论创新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只有回到社会实践中,才能检验其真理性。当理论创新成果的某些方面与实践不相符时,应该对其进行补充、修改乃至摒弃,使理论创新更加符合实际、符合真理。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理论创新离不开实践,没有敢于尝试、敢于实践的精神,就不可能有新思路、新办法、新经验,就走不出一条新路,也就不可能有理论创新。因此,我们要注重在实践中发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理论创新要注重把实践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并经受实践创新的检验。此外,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教条主义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打破枷锁放开手脚,也就没有实践创新。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结合起来,在进行艰苦探索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促进实践的突破和发展,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经验。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要继续发扬敢于探索,大胆突破,理论创新
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对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
于权力过于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要着手认真的改革,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的重要发展时期。尽管经历了“大跃进”和“十年文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与发展,为中国各的严重挫折,但这一时期中国的发展速度仍然较快。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其中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建设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
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
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全会根据党的历史的经验教训,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他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
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加强党的领导机构,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会对民主和法制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强调要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为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系,从而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重大的贡献。那种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而否定他的全部主要体现在:初步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品的生产能力有了飞跃的发展。铁路和交通运输等基
历史功绩,以及不承认他的晚年错误,甚至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他的错误的态度是极其有害的历史唯心主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初步形成全国的路网框架。义的态度。毛泽东的名字和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从国防和国家安全考虑,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人民的心中。极大增强了国防力量,并对改善工业和城市布局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而且为中国以后懂得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答: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主要体现在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作出了一系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答: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从危难中挽
救了党和国家,但“文化大革命”遗留的政治、思想、反正指明了方向。
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打开新局面,是摆在全党面前的历史性课题。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了这个艰巨的历史使命。
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的。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
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答: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列的理论创造,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全会对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给这些原则不仅在当时对形成和完善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便在今天这些原则依然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理论创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关于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于执政党建设等。正是这六个方面的理论创造奠定了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框架,并为当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是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指出实现现代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这
是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多
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精神,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取得了的伟大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提出新思路,继续开拓新的道路。
邓小平理论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我们的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等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这种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影响下进行的。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实践中坚持、运用和发展邓小
一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所取得的;是党在妥善处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问题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总结治党治国治军新经验,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所取得的。这些成就的取得,证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的基本路线方针是正确的。这些巨大的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鼓平理论,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舞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新观点,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局面,特别是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丰富和发展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多各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普遍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以此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包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等。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十个方面的伟大成就。(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7)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8)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更大地信心和热情去争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新成就。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一、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4、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7、《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以及评价?
8、《资政新篇》的性质以及评价?
9、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0、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1、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13、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5、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6、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历史局限性?
17、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17、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
18、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20、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21、国民党是怎样实行一党专制的?
2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什么?
23、泽东怎样分析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
24、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
25、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26、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及其溃退的原因
27、抗日战争中形成了哪两个战场?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28、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9、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30、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1、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是如何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的?
32、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3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34、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35、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怎样的?
37、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实际步骤 ?
38、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是什么?
39、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是怎样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40、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41、“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 42、1990年邓小平提出的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 思想内容是什么?
43、江泽民是怎样阐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
44、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45、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46、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有哪些?
47、进入21世纪,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所取得的成果是什么?
二、论述题
0、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3、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5、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6、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7、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8、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9、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10、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1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1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4、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1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7、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18、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19、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0、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1、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22、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2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4、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25、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26、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7、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8、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9、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30、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31、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32、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3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其原因是什么?
一、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半殖民地化: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半封建化了:从经济角度看:(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来源:诞生于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特点: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经济技术落后(重要原因)。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7、《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以及评价?
性质: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评价:(1)比以往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纲领和要求相比水平更高,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2)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
8、《资政新篇》的性质以及评价?
性质: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评价: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9、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具体原因:A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B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C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和封建等级制思想的的滋生 D在对外问题上,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经验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10、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通过扶植洋务派,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也是原因之一。
11、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主要原因: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这是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具体原因:A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托古改制”。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脱离人民群众。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经验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要求的政策和措
13、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A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B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C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D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E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民主和科学。民主(德先生)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赛先生)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B激烈批判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宣传男女平等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5、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总体上讲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16、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历史局限性?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的缺点。(1)(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2)(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有形而上学之嫌)。(3)(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17、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1)新的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步壮大起来。(3)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17、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在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个命题。(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李大钊主张知识分子要忠于民众、作民众的先驱,要到民间去,向农村去)。
18、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有两方面特点:直接承继列宁主义,没有收到修正主义影响。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1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1)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2)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20、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21、国民党是怎样实行一党专制的?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 “军统”),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将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2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什么?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具有深远的意义,(1)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2)它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23、泽东怎样分析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
毛泽东1928年10月和11月,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城乡分立,军阀割据、国家大等)(2)国民革命的影响。(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客观条件(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主观条件。
24、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
意义:(1)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5、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26、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及其溃退的原因
(1)中日国力和军力对比的悬殊。(2)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将希望单纯地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3)国民政府在战略指导方针的失误。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27、抗日战争中形成了哪两个战场?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1)中国抗日战争形成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2)两个战场是战略上的相互配合的关系。
28、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1)八路军、新四军采取“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2)在战略防御阶段,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阻止了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促使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3)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全面的消耗日军,赢来了战略反攻。
29、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1)标志: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鄂豫皖实施战略展开。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2)特点:解放军在数量并未占优势(敌我军事比为三比二),便发起全国性战略反攻,人民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
30、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采取的基本政策(2)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3)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求。
31、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是如何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的?
(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2)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都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3)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4)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32、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与此同时,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
3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4、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35、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3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怎样的?
特点: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上是三种主要形式),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政治文化上: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已经确立(3)两种基本矛盾: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武汉自考)资产阶级。从内外来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总体上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的过渡性社会。
37、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实际步骤 ?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部分走上了初级形式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到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38、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是什么?
(1)路线: 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意义: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39、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是怎样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毛泽东在文章中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基本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武汉自考)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实际上为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40、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1)1978年5月11日,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2)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41、“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
(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42、1990年邓小平提出的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 思想内容是什么?
(1)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集体经济。(2)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从长远的观点看,必然产生第二个飞跃,即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仅靠双手劳动,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
43、江泽民是怎样阐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
(1)1994年5月,提出: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促进。(2)1994年9月,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44、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
(1)1997年7月1日,中国对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归祖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2)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为现实,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5、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46、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有哪些?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武汉自考)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7、进入21世纪,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所取得的成果是什么?
(1)同周边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努力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2)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不断充实(3)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
二、论述题集锦
0、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09年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自考试题|自考答案|自考题库|自考白皮书等。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09年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自考试题|自考答案|自考题库|自考白皮书等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
5、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09年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自考试题|自考答案|自考题库|自考白皮书等,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09年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自考试题|自考答案|自考题库|自考白皮书等“
6、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 Z, L0 e5 a-x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09年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自考试题|自考答案|自考题库|自考白皮书等.`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7、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8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8、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9、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0、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_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1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第三,占世界面积2/3人口,人口3/4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2)战后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就是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营垒的对立。美国竭力向全世界扩张,扶蒋**,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是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1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都没有改变,不仅封建压迫继续存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还进一步加深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对象。
(1)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2)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1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_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14、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1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17、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09年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自考试题|自考答案|自考题库|自考白皮书等,18、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夺中国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
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20、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21、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22、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_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 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他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大发国难财。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24、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25、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26、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7、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28、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资料,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的自考社区平台!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29、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可以依靠的阵地,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随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门益明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部门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日用消费品,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批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而且还为出口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产品,它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当时物质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物力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30、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A、基本国情: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也很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B、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还需一个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并且认为这个过程的时间很长,任务也很艰巨。
(2)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3)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4)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为此,他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行使这个权力,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坚决地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的问题。
(5)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还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所以,薄一波同志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毛,成于邓”。胡绳同志也曾经指出: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抗拒来自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强大压力,从而发动并且坚持进行这种探索。所以毛泽东作为这种探索的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应当用最浓的笔墨记载在史册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31、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A、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B、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作出了重大的贡献。C、他的后半生,领导党和人民抵御来自国外的威胁和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探索。这些重要的历史功绩和探索的首创精神,是应该充分肯定的。D、他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这是应该引为沉痛教训的。E、全面评价毛泽东的一生,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磨灭的。
32、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了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2)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4)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5)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6)这次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中国从此迸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3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其原因是什么?
(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第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第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第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进展。
第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第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第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原因:
第一,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进去所取得的;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在妥善处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问题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总结治党治国治军新经验,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所取得的。
第四篇: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自考乐园---心境随缘,诚与天下自考人共勉!!☆自考乐园---分享快乐,你的快乐老家!!☆自考乐园---引领成功,你的精神乐园!!自考乐园俱乐部,专注于自考,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全,最优的自考学习交流,资料共享平台.....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id,可以直接进入俱乐部);俱乐部url地址: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您也可以通过此url进入俱乐部。)
☆自考乐园---心境随缘,诚与天下自考人共勉!!☆自考乐园---分享快乐,你的快乐老家!!☆自考乐园---引领成功,你的精神乐园!!自考乐园俱乐部,专注于自考,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全,最优的自考学习交流,资料共享平台.....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4)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局限:
(1)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3)太平天国领导者不团结导致自相残杀,以及腐朽昏庸、鼠目寸光使起义军在起义过程中四面树敌。
(4)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基础是破碎的神学理论,并不代表时代潮流。
(5)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斥,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策、制定纲领。
(6)这场农民起义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江南由于地处风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生灵涂炭。甚至在狂飙过去许多年之后,依然满目疮痍,遍地瓦砾。
(7)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8)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5.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意义: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id,可以直接进入俱乐部);俱乐部url地址: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您也可以通过此url进入俱乐部。)
☆自考乐园---心境随缘,诚与天下自考人共勉!!☆自考乐园---分享快乐,你的快乐老家!!☆自考乐园---引领成功,你的精神乐园!!自考乐园俱乐部,专注于自考,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全,最优的自考学习交流,资料共享平台.....(1)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2)冲击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使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人们开始学习和模仿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局限:
(1)具有封建性。指导思想是在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条件下发展新的生产力,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下,无法维持企业的运行。
6.戊戌维新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也为我们揭示了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促进了后来者走上革命道路。
局限: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不敢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无法摆脱封建思想。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虽然反对帝国主义,但幻想帝国主义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3)惧怕人民群众。维新运动局限于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维新派脱离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而未能获得深厚的阶级基础,使自身得阶级相当软弱。
内容:
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治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幻想通过这套方案来建设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
影响:
思想先进、超前,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纲领;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亚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是比较先进的。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id,可以直接进入俱乐部);俱乐部url地址: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您也可以通过此url进入俱乐部。)
☆自考乐园---心境随缘,诚与天下自考人共勉!!☆自考乐园---分享快乐,你的快乐老家!!☆自考乐园---引领成功,你的精神乐园!!自考乐园俱乐部,专注于自考,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全,最优的自考学习交流,资料共享平台.....但太平天国后期严峻的军事形势,内部的腐化堕落、民心丧失,洪秀全对他的不信任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使得影响相当有限。
7.辛亥革命的纲领、意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纲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用各种手段破坏、干涉中国革命,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上,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启示:
揭示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id,可以直接进入俱乐部);俱乐部url地址: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您也可以通过此url进入俱乐部。)
☆自考乐园---心境随缘,诚与天下自考人共勉!!☆自考乐园---分享快乐,你的快乐老家!!☆自考乐园---引领成功,你的精神乐园!!自考乐园俱乐部,专注于自考,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全,最优的自考学习交流,资料共享平台.....8.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第一阶段:1915年9月到1919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
内容: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继续并发展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9.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
(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成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运动,使工人的觉悟程
度和组织程度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这个过 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为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这种结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为初步结合。第二阶段,从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到党的成立为进一步结合阶段。
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的这种结合,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0.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id,可以直接进入俱乐部);俱乐部url地址: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您也可以通过此url进入俱乐部。)
☆自考乐园---心境随缘,诚与天下自考人共勉!!☆自考乐园---分享快乐,你的快乐老家!!☆自考乐园---引领成功,你的精神乐园!!自考乐园俱乐部,专注于自考,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全,最优的自考学习交流,资料共享平台.....性质:五四运动是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它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群众性、及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性质。
意义: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并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1.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正因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行,中国革命要胜利,中国社会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必须依靠新的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中国革命的这种要求而成立的。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2)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2.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
1930年1月,毛泽东写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13.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后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又在组织上结束了“左”倾领导在中共中央的统治。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id,可以直接进入俱乐部);俱乐部url地址: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您也可以通过此url进入俱乐部。)
☆自考乐园---心境随缘,诚与天下自考人共勉!!☆自考乐园---分享快乐,你的快乐老家!!☆自考乐园---引领成功,你的精神乐园!!自考乐园俱乐部,专注于自考,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全,最优的自考学习交流,资料共享平台.....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
14.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启示意义)
在革命中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原则。必须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
15.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王明等人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压制党内民主,大搞宗派主义,对坚持正确意见的货不对他们随声附和的同志,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无法及时地得到纠正。
16.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政策
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方针: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具体过程: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订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31年2月,毛泽东进一步总结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经验,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私有,任凭自由买卖。
17.抗战中中共对中间势力的策略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中共对地方实力派采取争取的策略。具体的方式是:(1)发展壮大共产党,使之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们的利益;(3)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取得胜利。
18.国民党军队在对日抗战中的积极作用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在此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先后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比较积极的,对日寇造成了一定的消耗。
在战略相持阶段,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
1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id,可以直接进入俱乐部);俱乐部url地址: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您也可以通过此url进入俱乐部。)
☆自考乐园---心境随缘,诚与天下自考人共勉!!☆自考乐园---分享快乐,你的快乐老家!!☆自考乐园---引领成功,你的精神乐园!!自考乐园俱乐部,专注于自考,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全,最优的自考学习交流,资料共享平台.....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之际,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停止敌对性行动。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进而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所以一开始就主张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并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既统一,又独立。这样做的目的,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摩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中国共产党上述原则和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实施,对于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0.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的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从而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也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
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阿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啊。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记得,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1.重庆谈判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在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实现了双方的停战。
2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迅速崩溃的原因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id,可以直接进入俱乐部);俱乐部url地址: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您也可以通过此url进入俱乐部。)
☆自考乐园---心境随缘,诚与天下自考人共勉!!☆自考乐园---分享快乐,你的快乐老家!!☆自考乐园---引领成功,你的精神乐园!!自考乐园俱乐部,专注于自考,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全,最优的自考学习交流,资料共享平台.....(1)战前,国民党统治集团破坏了政协协议,扼杀了全国人民关于和平建国的热切愿望,把自己放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同时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增强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并且,经过努力,中国人民争得了将近一年的和平的暂息时期。这也为扩大和巩固解放区、做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战时在军事上,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具有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有了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我党在政治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军事上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因而战局越来越朝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向发展,逐渐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进而发动总攻击溃国民党。
(3)战时在政策上,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使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相反,国民党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无限制地发行纸币,使全国各阶层的人民生活陷入困境,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以学生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以上资料由百度贴吧:
-----------------自考乐园俱乐部杨尚杰为你精心编辑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部id,可以直接进入俱乐部);俱乐部url地址: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您也可以通过此url进入俱乐部。)
第五篇:2010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资料汇总
2010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资料(八)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本章重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建国初期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必然性。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政策、方针、原则、形式、步骤和经验。
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本章提示
比较工业化的两种道路,掌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推进中国工业化、现代化。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义社会的建立,加标志着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3、新中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起来。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4、“三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时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
5、“五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1952年1月起历时半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6、“一边倒”外交方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新中国的情况下,在外交方针上紧密联系苏联。
7、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1952年6月,在北京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议。
8、工业化的两条道路:欧美及日本所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苏联走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9、“一体两翼”和“一化三改”:对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的形象表述,.“一体”“一化”:指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两翼?±?°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种过渡性组织形式: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11、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2、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在企
业外部与国营经济建立联系。其形式有: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等。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3、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又称公私合营):分作两种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955年后,开始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核定私营资本的价值和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即定股定息。)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私人资本企业基本上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除资本家领取定息外,同国营企业已经没有原则的区别。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在生产领域和所有权领域中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性作用了。
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基本形式:实行赎买政策和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5、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其实施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五计划的特点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主要成就: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建成,多个第一。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原国统区)3亿多贫苦农民无偿得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2)意义:·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
(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
(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其原因如下: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怎样的?
特点:
(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上是三种主要形式),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政治文化上: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已经确立。
(3)社会的两种基本矛盾: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从内外来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总体上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的过渡性社会。
6、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实际步骤 ?
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部分走上了初级形式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到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总括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分述的意义:
(1)(反帝任务完成,民族独立实现)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反封任务完成,人民解放实现)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
(3)(国家统一完成,和平局面实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社会主义方向确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从夺权到执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着怎样的严峻考验?
(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遗留下数百万军队、土匪以及特务分子还有待肃清。·在广大城乡,反动会道门和传统黑恶势力还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49年,新中国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的诞生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总括: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前进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全国人民接受考验、克服困难。
3、试述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反映出的历史的必然性
(1)中共中央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出了历史必然性
·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1950年以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采取了引向社会主义的多种方式,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实行农业合作化来规模性增产农产品,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密封锁和遏制中国。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总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和方针?
(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就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即干个体的积极性和要求合作的积极性)“趁热打铁”,不待农村发生剧烈两极分化,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5、试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
(1)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意味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其特点是,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突出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2)意义: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列宁曾经设想并打算实行的方法。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从根本上说,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符合于客观需要,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
6、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基础。
(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第一个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来完成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表明充分完成了前一个任务。
(2)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是第二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