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征文-苗琳
面朝大海 美丽舟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总书记今年五月份在浙江舟山考察调研期间的重要论断之一。实际上,今年恰是习总书记提出这一科学论断的十周年,早在2005年,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就提出了这个极具前瞻性的理念。无论是当时的安吉,还是后来的丽水,以及如今我们舟山,总书记每到一处,都会语重心长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似直白的大实话,却是我们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无价瑰宝。“绿水青山”意为原生态、无污染、美丽、淳朴、和谐的自然环境,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且指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包括建设蓝色海洋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已被推到了全新的高度。正如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金山银山”,顾名思义是指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毋庸置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已经跻身世界的前列。然而我国早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导致了部分自然环境的破坏。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少数地区也甚至踏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归路。正是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目睹全球生态危机和我国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时,我党率先提出“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的理念。习总书记也结合实践经验,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辟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辨证统一的关系。在传统发展模式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一直是一对两难的矛盾体。经济发展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但是,不得不承认,过去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的,人类总是自以为是地凌驾于自然之上,而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是经济永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彻底否定经济发展,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经济发展的超越和升华。正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描述的那样,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程度较轻,但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环境污染愈发严重;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拐点后,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习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的时候曾更深刻地阐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
系。他指出在实践中这“两座山”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很少考虑环境的负荷能力,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也要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环境才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优势可以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真正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辨证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观。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提高,驾驭自然的能力也迅速增强。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等等都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胜利。然而每一次填海造地、每一次毁田造房,最终都遭到了自然界无情的报复。地震海啸、全球变暖、病毒肆虐,大自然的频频示警已经使人类尝到破坏自然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苦果。片面追求“金山银山”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恶果。所以“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幸福,给人民一个山清水秀的家园,让百姓身体健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只有青山绿水才能还原人类幸福的本真,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体现了美丽中国美丽舟山的实践要义。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在资源环境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从而真正实现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环境的持续性改善。舟山,美丽的千岛之城,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的美誉,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发展区块,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从不为人知的小渔村到如今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美丽舟山”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美丽经济”,这个背山靠海的城市离不开绿色乡村和蓝色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从十年前习总书记在浙江提出“两山”理论,十年来舟山一直把美丽群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不断丰富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化为无数生动的现实。
定海新建社区南洞艺谷的发展已经传为美谈。从贫穷落后的偏僻小村到充满魅力的美丽乡村,这种改变绝非偶然,总书记眼中的“天然氧吧”需要的是创客、创业和创新。新建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金红正是南洞美丽经济发展的创客。当年南洞人坐拥优势生态资源却没能带来经济效益,正是有了创客,南洞人才找到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金钥匙”。一位艺术学院的老师告诉余金红,全国每年有将近60万的艺校生要去户外创作写生。受此启发,南洞开始打造文创基地。从绿皮火车到渔人码头,从简朴农舍到天然画板,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乡村渐渐吸引了艺术家和投资者的眼光。渔民画创作、渔民画服装生产、动漫产业衍生品、农家乐、青年旅社、音乐酒吧,“美丽经济”的雏形已经显现。坚持美丽致富,这是南洞人的生态智慧。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南洞大力发展“生态、文创”的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南洞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守住“绿水青山”就守住了我们的“金饭碗”。
事实上,南洞只是舟山美丽经济的一个范本。东极民宿、枸杞渔家乐、朱家尖度假村等等,或因景而建,或向海而生,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坐拥优势海洋生态资源,聪明的海岛人将其建设成海洋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原生态的海浪和沙滩最终转化成百姓手中的“金山银山”。近年来海洋生态旅游业的兴起推动着舟山的经济发展,作为一衣带水的岛屿城市,海洋生态文明对舟山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相对陆地生态,海洋生态更加脆弱,海洋生态旅游强调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体现了和谐的海洋观,更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作为东海之滨的一颗明珠,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一直是舟山的重大课题,舟山政府也很早就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展海洋科学技术才是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近年来,舟山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建设为主要任务,架构实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近海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恢复工程、海洋保护区建设工程、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工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程五大重点项目。在继续实施“811”工程基础上,排查全市入海排污口,实现跟踪监测信息化管理。建设海洋牧场,打造综合性多功能保护区。
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和特色产业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保护海洋是基础,但保护不是最终目的,“绿水青山”最终要转化成“金山银山”,为海洋经济发展服务。根据海洋经济特点,发展污染少、综合效益高的特色产业,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才能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发展。
近几年舟山不断加快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标杆,高起点高要求打造临港产业、海岛休闲、绿色石化等优势海洋产业。另一方面,舟山坚定不移地打好转型升级的组合拳,积极开展专项环境整治推进工作,协同推进“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重要举措,全面推进百里滨海大道建设,打造生态景观长廊、历史文化长廊、民生休闲长廊、产城提升长廊,按照“生态生活生产有机融合,乐居乐业乐游联为一体”的要求,精心构筑舟山特色的海上花园城,进一步推动美丽经济深入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把美丽舟山打造地更美好。
在我们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医护人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努力完善医疗单位服务功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卫生资源的整合利用率,创建“绿色医院”、“平安医院”、“健康促进医院”,打造现代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医疗卫生单位。与此同时,卫计系统也充分发挥卫生行政职能,加大对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督查工作,一方面加强对相关企业的卫生行政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加强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消毒、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等监管。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医院就是“绿水青山”,而百姓健康正是最有价值的“金山银山”,因此卫生部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正体现了医护人员对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的高度自觉和生动实践。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是一场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是对原有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和财富观的全新洗礼,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这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是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灿烂星空的必由发展之路。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时不我待的重大命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也已成为制约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今的大海正敞开怀抱迎接坚定追梦的人。我们要充分发挥舟山本身的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可再生能源等具有海洋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带动示范区科学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强海洋综合监管,实现海洋生态安全,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舟山人与海洋情深意长,舟山人的生存离不开海洋,而海洋的生存也同
样离不开人类的关心和保护。我们应当谨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理念,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遵循合理、适度的原则,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真心地关心海洋,爱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已经启动,让我们面朝大海,共建美丽舟山。
第二篇:2019思想汇报_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9思想汇报_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我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精神,对其提出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表述有很深的感触。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近5年来,政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加强散煤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71%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提高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加强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严肃查处违法案件。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正向小康社会大跨步的迈进,这些成果是大家都能有目共睹的。但在中国不断的现代化进程当中,却总是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无视环境的污染,迫害了生态平衡,最终大自然以宁外一种方式来报复我们人类,沙尘暴,泥石流,雾霾等等。先污染,后治理的这一道路是不可取的。但为什么现在这中现象仍大量存在,我认为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过度的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保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雾霾的治理上面,不能够仅仅依靠政府,而应该发挥,个人,企业,政府,所有人的力量,大家共同来面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最终还人类一个蔚蓝的天空。我们,要在平时生活中践行环保的理念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一份微薄的贡献。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尽量少用纸张,能不用的时候尽量不用,如果必须用的时候,尽量多用双面的。而在生活中,如果要出去购物的时候,就记得携带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外出就餐的时候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消毒过的筷子等等。
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也明白,但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长期去坚持。我们都知道做一次环保活动很容易,但把环保作为习惯的人却不多。但是我相信只要用心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就会使习惯成为自然,环保的理念也就从最初的那些刻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蓝天、白云、绿地将不会再是奢望。雾霾这次词将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第三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
张浩
总书记10年前在浙江安吉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深深地感到,这一思想不仅对我们在经济社会转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在理论上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的关系、环境生态与生产力的关系、环境生态与财富的关系等一系列难题,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发展理念:以积极的态度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
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的关系这一难题,以积极的而不是悲观的态度诠释了这一难题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形成了新颖的发展理念,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触及到了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难题,即:金山银山是人的物质追求,绿水青山是人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这两者都是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而这两者对于人来说又很难兼得。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牺牲绿水青山来实现自己的物质追求,曾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奇迹。但是,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促使人们在对传统的增长方式和发展理论进行反思的同时,开始重新研究发展理论,重新研究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一发表,就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这一报告指出,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呈指数增长,而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污染吸纳能力是有极限的,人类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谋求经济增长,最终将威胁自己的生存。这种增长极限论虽然被人们称为悲观主义的观点,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文件,强调增长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后代人的生存和需求,因此,在人类谋求增长的同时,必须优化环境、保护生态。这些问题由此被称为全球性问题。
但是,发展中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么样共处?增长与环境、生产与生态究竟是什么关系?人们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以我国为例,我们在过去实行的是“先增长后治污”模式,在“两座山”问题上实际上是采取了“为了金山银山可以暂时牺牲绿水青山”的做法;后来认识到这样做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治污的代价要大于增长获得的收益,于是许多地方提出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口号,即下决心改变“先增长后治污”的模式,优化环境,保护生态。这样的口号,这样的做法,虽然也讲“可持续发展”,但实际上是把“可持续”与“发展”割裂开来,表明我们在悲观主义的增长极限论影响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把增长与环境、生产与生态的关系完全对立了起来,这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困惑中,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期间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口号、全新的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在我们面前就有了三个口号、三个公式:一是“为了金山银山可以暂时牺牲绿水青山”;二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两个口号、两个公式,在“两座山”问题上都割裂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实际上都对“绿水青山”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持有悲观主义的态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和公式,则以“就是”一词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辩证地连接起来,以积极的而不是悲观的态度阐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讲清楚了发展中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这种态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这种认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因为,我们都知道,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他还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结果这些地方成为不毛之地。为此,他告诫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恩格斯和那些悲观主义者不同的是,他在提出这一问题后以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的乐观主义态度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我们说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以一种新颖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科学思想。
发展基石:把环境、生态纳入“生产力”范畴
在“两座山”问题上,“绿水青山”指的是环境、生态,“金山银山”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生产力,二是指财富,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同样,在马克思主义那里,讲环境保护讲的也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而不是只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生产力的环境保护。事实上,生产力讲的就是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过去我们常常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而不顾及人类一旦破坏了自然界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其实,这样的认识和说法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系统阐述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中,曾经明确指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这就是说,人们要从事各种社会活动首先就要生产,以解决人生存所必须的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而生产的问题,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来说,首先就是“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他们的话是很准确的,人是社会的,人也是自然的,比如人的生理特性就是自然的;生产过程除了人的因素要起作用,其他自然条件也要起作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生产力是在人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让自然界能够更好满足人生存需要的一种能力。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由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重点研究的是生产和生产力的社会属性问题,他们没有多讲生产力的发展要有比较好的自然条件。为避免误解,他们特地指出“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而且给我们研究和发展这一理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自从人类认识到增长不能损害环境、生态这一严峻问题后,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们在优化环境、保护生态的条件下发展生产力。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就产生了:环境、生态是社会生产力之外的一个制约条件,还是社会生产力之内的一个有机因素?显然,“为了金山银山可以暂时牺牲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两个口号所表达的意思中,环境、生态是社会生产力之外的制约条件;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思想,所表达的则是环境、生态应该是社会生产力内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习近平把环境、生态纳入了社会生产力的范畴。
现在,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把环境、生态纳入社会生产力的范畴,对不对?我们认为,这一思路和思想是正确的。因为,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哪一个要素(无论是人还是物)都离不开环境、生态等自然条件。人的因素,即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既是一定生产关系中的并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具有社会属性,又是生理心理健康的,具有自然属性的劳动者,只有健康的人才能从事劳动生产,形成生产力。物的因素中的劳动对象,不管是自然界的土地、森林、河流、矿产资源,还是人们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归根到底,都是大自然给予的,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生产力都必须考虑本国的自然条件。物的因素中的劳动资料即劳动工具等生产设备,看起来同自然界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并不然,且不说它本来都取材于自然界,而且任何一种工具或设备的使用都要经过检测,检查他们对人的健康、对环境生态是否有危害。所以,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思想,把环境、生态纳入社会生产力这一范畴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意提出但没有论述的“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同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讲清楚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思想,破解了发展中环境、生态与生产力关系这一难题,坚持和发展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石的生产力理论。
发展目标:让环境、生态成为财富的源泉
接下来我们讨论环境、生态与财富的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破解了这一难题,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财富理论。
关于财富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有大量论述。我们在学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哥达纲领批判》时,常常遇到许多难题。比如马克思在评论《哥达纲领》关于“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一观点的时候,明确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 恩格斯也说过:“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这些论述告诉我们: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从来就是财富的源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但常常被人遗忘的观点。
过去我们学习和理解这一观点,一般都把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自然界”,看作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现在,我们认识到原来的理解不完全,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自然界”,不仅是作为劳动加工对象的原材料,而且是有待于人们保护的环境、生态那样的自然界。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里所讲的“保护”,也是特殊意义上的“劳动加工”。
第四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心得20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心得
在当下中国的发展共识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条,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这既代表着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也早已在各地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绿水青山”4个字的分量,也在发展中日益凸显。
习近平曾多次阐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总书记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在座谈会上,村干部介绍了关停污染环境的矿山,然后靠发展生态旅游借景发财,实现了“景美、户富、人和”。习总书记听了高兴地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后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2015年3月24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指导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除此之外,很多具体领域的政策措施,也构成了强有力的制度之网。无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还是环境监测,都有相应的制度出台。过去几年间,政府工作报告都用不少篇幅专门论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对“两山”关系的认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思想不仅对我们在经济社会转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在理论上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的关系、环境生态与生产力的关系、环境生态与财富的关系等一系列难题,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了发展理念的新提升。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辩证地连接起来,以积极的态度阐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讲清楚了发展中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第五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
张春华
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攻坚、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学习总书记10年前在浙江安吉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深深地感到,这一思想不仅对我们在经济社会转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在理论上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的关系、环境生态与生产力的关系、环境生态与财富的关系等一系列难题,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的关系这一难题,以积极的而不是悲观的态度诠释了这一难题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形成了新颖的发展理念,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触及到了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难题,即:金山银山是人的物质追求,绿水青山是人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这两者都是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而这两者对于人来说又很难兼得。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牺牲绿水青山来实现自己的物质追求,曾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奇迹。但是,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促使人们在对传统的增长方式和发展理论进行反思的同时,开始重新研究发展理论,重新研究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一发表,就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这一报告指出,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呈指数增长,而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污染吸纳能力是有极限的,人类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谋求经济增长,最终将威胁自己的生存。这种增长极限论虽然被人们称为悲观主义的观点,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文件,强调增长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后代人的生存和需求,因此,在人类谋求增长的同时,必须优化环境、保护生态。这些问题由此被称为全球性问题。
但是,发展中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么样共处?增长与环境、生产与生态究竟是什么关系?人们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以我国为例,我们在过去实行的是“先增长后治污”模式,在“两座山”问题上实际上是采取了“为了金山银山可以暂时牺牲绿水青山”的做法;后来认识到这样做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治污的代价要大于增长获得的收益,于是许多地方提出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口号,即下决心改变“先增长后治污”的模式,优化环境,保护生态。这样的口号,这样的做法,虽然也讲“可持续发展”,但实际上是把“可持续”与“发展”割裂开来,表明我们在悲观主义的增长极限论影响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把增长与环境、生产与生态的关系完全对立了起来,这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困惑中,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期间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口号、全新的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在我们面前就有了三个口号、三个公式:一是“为了金山银山可以暂时牺牲绿水青山”;二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两个口号、两个公式,在“两座山”问题上都割裂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实际上都对“绿水青山”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持有悲观主义的态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和公式,则以“就是”一词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辩证地连接起来,以积极的而不是悲观的态度阐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讲清楚了发展中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这种态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这种认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因为,我们都知道,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他还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结果这些地方成为不毛之地。为此,他告诫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恩格斯和那些悲观主义者不同的是,他在提出这一问题后以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的乐观主义态度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我们说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以一种新颖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科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