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个人礼仪大全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个人礼仪范文大全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一次,一个外交会谈座位的安排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4、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显然,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因此,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他爱上了一个姑娘,向姑娘求婚遭到了当众拒绝。姑娘后来恼怒地说:“他竟在离我8英尺(约2.5米)的地方谈这种事。”自然,这种社交距离不是谈婚论嫁的场合。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其交往距离也不同。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例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则仅限于心灵,他们甚至把皮肤当成身外之物,因此,交往时,往往出现阿拉伯人步步逼近,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亲热。同是欧洲人,交往时,法国人喜欢保持近距离,乃至呼吸也能喷到对方脸上,而英国人会感到很不习惯,步步退让,维持适合于自己的空间范围。
社会地位不同,交往的自我空间距离也有差异。一般说来,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相应会大一些。我国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与大臣们拉开了较大的距离,独占较大的空间,大臣们在皇帝面前均要弯腰低头,眼睛不能直视皇帝,退朝时还要背朝外出。所有这些,都表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当人们接触到有权力有地位的人时,不敢贸然挨着他坐,而是尽量坐到远一点儿的地方,这都是为了避免因侵犯他的自我空间而惹他生气。
人们确定相互空间距离的远近不仅取决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还有性格和具体情境等因素。例如,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更乐意接近别人,也较容易容忍别人的靠近,他们的自我空间较小。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守的人不愿主动接近别人,宁愿把自己狐立地封闭起来,对靠近他的人十分敏感,他们的自我空间受到侵占,最易产生不舒服感和焦虑感。此外,人们对自我空间需要也会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无法考虑自我空间,因而也就容忍别人靠得很近,这时已没有亲密距离还是公众距离的界限,自我空间很小,彼此间不得不通过躲避别人的视线和呼吸来表示与别人的距离。然而,若在较为空旷的公共场合,人们的空间距离就会扩大,如公园休息亭和较空的餐馆,别人毫无理由挨着自己坐下,就会引起怀疑和不自然的感觉。所以,人们有时会试图通过选择适当的位置来独占一块公共领地。如在公园休息亭,如果你想阻止别人和你同坐一条长凳,那么从一开始你就要坐在长凳的中间,这就会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凳子比较短,这样你就能成功地在一段时间里独占这条凳子。
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的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调整思路、创新机制,努力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我县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积极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准信访工作切入点,从调整思路、创新机制入手,增添信访工作活力,努力提高信访工作的实效和水平,开创了全局抓信访的良性互动局面,信访工作成效显著。近来虽然信访量逐年攀升,但集访、越级访、缠访却逐年下降,集访、群 阅读全文 >>
搭建BS结构的规划院信息平台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规划院建立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在对规划院的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后,提出建立基于.Net技术的B/S结构的信息平台。并对建立信息平台过程中的相关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信息平台、数据资源、.Net技术Abstract:Thepaperdiscussthene 阅读全文 >>
当前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的新特点、成因及建议
涉诉信访,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裁判不服或对人民法院干警工作不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领导机关、人民法院反映情况,提出申诉的活动。人民法院的涉诉信访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调 阅读全文 >>
共青团代表大会总监票人主持词
总监票人主持词各位代表:我受大会主席团和全体代表的委托,负责组织本次大会的选举工作。请各位代表按照要求,认真配合,共同完成本次大会的选举工作任务。下面将要进行的是共青团桓仁满族自治县第二十届委员会委员的选举。首先请监票人、计票人核实到会的正式代表人数。(监、计票人清点到会正式代表 阅读全文 >>
学校争创市级规范化学校汇报材料
*中学新建于****年*月,于***年***月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三层教学楼两座,能容纳****个教学班,平房****间,建筑面积****平方米,现有教学班**个,在校生****人,教职工**人,其中大本以上学历**人,大专学历**人,教师学历达标100℅。学 阅读全文 >>
(佚名 2016年)
第二篇:社交礼仪的空间距离.
社交礼仪的空间距离
人与人之间有着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界限,这就是个人领域意识。因此根据空间距离,也可以推断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在公关活动中,根据公关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常见的社交距离
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方法意义学创始人霍尔博士通过大量事例说明,人在文明社会中与他人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其远近亲疏是可以用界域或距离的大小来衡量的。有一个实验,在一间大厅里,有一排椅子,假定两个陌生人先后进入大厅,如果第一个人坐在南侧,另一人紧挨第一个人坐下的话,第一个人会本能地移开,与第二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当素不相识的人的身体紧紧贴在一起的时候,人们也绝不允许他人贴近自己的脸,特别是嘴唇和眼睛。这些情况都表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体周围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人际交往只有在这个允许的空间限度内才会显得自然与安全。
社交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社交距离、礼仪距离和公共距离。
1、亲密距离
0~0.5米为亲密距离。这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至爱亲朋之间的交往距离。亲密距离又可分为近位和远位两种。
近位亲密距离在0~15米之间。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距离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尽情地表现爱抚、安慰、保护等多种亲密情感。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彼此肌肤相触,能直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恋人之间极希望处于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快慰。远位亲密距离大约在15~50厘米之间。这是一个可以肩并肩、手挽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说悄悄话。
在公众场合,只有至爱亲朋才能进入亲密距离这一空间。在大庭广众面前,除了客观上十分拥挤的场合以外,一般异性之间是绝不应进入这一空间的,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即使因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一空间,也应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对方,更不能将目光死盯在对方的身上。
2、社交距离
0.5~1.5米为社交距离。在这一距离,双方都把手伸直,还可能相互触及。由于这一距离有较大开放性,亲密朋友、熟人可随意进入这一区域。
3、礼仪距离
1.5~3米为礼仪距离,人们在这一距离时可以打招呼,如“刘总,好久不见”。这是商业活动、国事活动等正式社交场合所采用的距离。采用这一距离主要在于体现交往的正式性和庄重性。在一些领导人、企业老板的办公室里,其办公桌的宽度在2米以上,设计这一宽度目的之一就在于领导者与下属谈话时可显示出距离与威严。
4、公共距离
3米之外为公共距离,处于这一距离的双方只需要点头致意即可,如果大声喊话,是有失礼仪的。
第三篇:适度的空间距离礼仪
我们每个人在心理上都存在一个“适宜的空间距离”。学者们曾经对中国人讲话时交谈者之间的距离做过调查,发现在朋友、熟人间进行个人交谈时,双方的距离在0.5至1米之间;一般社交活动中双方距离在1.5米左右;某人对着人群讲话时,距离一般都在3米以上。
因此,假如在鸡尾酒会上,千万不要浑然不觉地在鸡尾酒会上把客户“逼”到墙角,你在和一位客户讲话时离他太近,他在心理上感觉不适,因此向后移动了一步,而你这时又跟上一步,那他又会在退后一步,这样的“探戈舞”会以客户找借口离开你作为终结。
个人空间是无形的,但它又是实际存在的。性别、年龄、相互间关系的远近、所处的文化背景等都会影响个人空间距离:我们和小孩子之间的距离与大人相比会更近一些;我们与同性之间的距离比和异性之间的距离要更近一些;我们和更熟得人站得更近一些;两个中国人可能比两个英国人站得更近一些。
人与人之间的触摸可以分为职业型触摸、社交型触摸、友爱型触摸、亲密型触摸。医生检查病人、理发师触摸头部等都属于职业型触摸,这种触摸是不包含情感成分的,被触摸者通常被触摸者当成工作对象,即“非人”来看待。如果被触摸者在职业型触摸中体验到情感成分,可能会感觉自己受到了“非礼”。社交型触摸包括握手和礼仪性质的拥抱等,通常见于工作交往之中,而亲朋好友久别重逢之后的握手和拥抱则属于友爱型触摸。医生有时需要用社交型触摸或友爱型触摸来表达对病人的尊重、友好和关爱,此时需要注意区分触摸对象、符合触摸情境,避免被患者误解。亲密型触摸只存在与两性交往中,在工作场合不应当出现。
我们对于触摸的对象、范围、场合、形式等一定要认真考虑,不可“轻举妄动”。商务人员在商务场合中,应当将触摸行为严格限制在职业型触摸和社交型触摸范围之内,避免因处理不当造成尴尬甚至不愉快的后果。
身体靠得太近、随意触摸都有可能侵犯别人的个人空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侵犯方式——声音侵犯——容易被我们中国人所忽视。中国人喜欢“热闹”,在见到熟人时、开会时、聚餐时、打电话时通常都会大声说话,“人声鼎沸”的场景随处可见。但是随着国家交往场合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反映“受不了中国人的大嗓门”。在国际商务场合,通行的原则是:你和别人说话时,音量控制在“对方能听清楚你在说什么”就足够了。尤其是在机场、教堂、西餐厅、电梯里,“不用声音去侵犯别人”是一种基本的礼仪修养。
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解读他人的身体语言时,必须结合当时的交往情境、关系深浅、对方个性、文化背景等因素做综合考虑。在西方,拥抱、亲吻是普通的社交礼仪,如果有外国客人过来拥抱我们,不一定就说明对方“轻佻无礼”。在阿拉伯两位男士之间的距离可能会近到我们的“亲密距离”范围内,如果有来自阿拉伯的男士过来拉住我方男士的手一直不松开,我们对此也不必“大惊失色”。同样,一个性格非常外向的女孩子和你的距离很近,也不一定就表示她喜欢和你亲近。
第四篇:人际交往礼仪
问好
走在路上或在公共场所,遇见相识的人应该主动打招呼,问候致意。可以说“您早”、“您好”“晚上好”。别人向你打招呼以后,也要应答向他致意,否则被认为不礼貌。有时也可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并点头致意,这也是一种向人问候的好方法。遇到比较熟悉的朋友,除了问候致意外,还可以问问对方家人的情况,并请他代为问候。如“伯父父母近来好吗?”、“向你的夫人(先生)问好”、“你孩子一定很聪明可爱吧,有空带他到我家来玩玩”。
对外国朋友,要按他们国家的习惯用语打招呼,如与英美等国家朋友初次见面时,可用“how do you do”,熟人可用“how are you”。有时直接用“hi”来打招呼。根据中国的风俗民情,见面打招呼常用:“吃过饭吗?”“上哪儿去?”但用这种方式向西方国家朋友打招呼会引起误会,他们会以为你要请他去吃饭,或干涉他的私事。
握手
握手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的礼节。此外,它还含有感谢、慰问、祝贺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至距握手对象1米处,双退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力适度,上下稍晃动三四次,随即松开手,恢复原状。与人握手,神态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带笑容,目视对方双眼,同时向对方问候。
握手作为一种礼节,还应掌握四个要素:
一是握手力度。握手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在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子与女子握手不能握得太紧,西方人往往积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二是先后顺序。握手的先后顺序为:男女之间,男方要等女方伸手后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无握手之间,可用点头或鞠躬致意;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抻手;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时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别人握完后再伸手。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三是握手时间。握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握手双方亲密程度灵活掌握。初次见面者,一般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松开。即使握同性的手,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方欲罢不能。但时间过短,会被人认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四是握手禁忌。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戴着墨镜,另一只手也不能放在口袋里。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可以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握手时不宜发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这只会让对方不自在、不舒服。与基督教徒交往时,要避免交叉握手。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被视为不吉利。与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切忌用左手与他人握手,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不洁的。除长者或女士,坐着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拥抱
拥抱礼一般通行于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和阿拉伯国家。中国人之间不实行这种礼节。与外国友人交往中,只有在对方主动行拥抱礼时,我们才随俗。在国际交往中实行这种礼节的,男对男,女对女。但有时相当熟悉的朋友,男女之间也可以拥抱、亲额或亲颊。总之,我们不采取主动。
在非正式场合或向陌生人问讯时,为表示亲近可用亲属的称谓称呼对方,如“叔叔”、“阿姨”、“老伯伯”、“老奶奶”、“阿公”、“阿婆”等。
在我国,不论对何种职业、年龄、地位的人都可称作“同志”。但要注意,与港、澳、台地区的朋友见面时一般不用此称呼。
自我介绍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寻求理解、帮助和支持。介绍是最觉的与他人认识、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方式。
在社交活动中,想要结识某人或某些人,而又无人引见,此时可以向对方作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内容,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所处的场合而定,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在霜些公共场所和一般性社交场合,自己并无与对方深入交往的愿望,作自我介绍只是向对方表明自己身份。这样的情况只需介绍自己的姓名,如“您好,我叫许惠愿”,“我是蔡莉”。有时,也可对自己姓名的写法作些解释,如“我叫陈华,耳东陈,中华的华”。如因公务、工作需要与人交往,自我介绍应包括姓名、单位和职务,无职务可介绍从事的具体工作。如“我叫李纪龙,是高音公司的销售经理”;“我叫蔡涤非,在上海大学从事财务工作”。
在社交活动中,如希望新结识的对象记住自己进一步沟通与交往,自我介绍时除姓名、单位、职务外,还可提及与对方某些熟人的关系或与对方相同的兴趣爱好。如“我叫谭兆英,是高乐音像出版社的财务主管,我与您夫人是同学”;“我叫李海星,是新兴文化公司经理,我和您一样也是个球迷”。
若在讲座、报告、庆典、仪式等正规隆重的场合向出席人员介绍自己时,还应加一些适当的谦辞和敬语。如“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王旦华,是东华大学的教师,今天向大家谈谈自己在工作研究上的一些心得,有不当的地方请给予指正”。
进行自我介绍,要简洁、清晰、充满自信,态度要自然、亲切、随和,语速要不快不慢,目光正视对方。在社交场合或联系工作时,自我介绍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当对方无兴趣、无要求、心情不好,或正在休息、用餐、忙于处理时,切忌去打扰,以免尴尬。
介绍他人
为他人介绍是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的介绍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为他人介绍都是双向的,即第三者对被介绍的双方都作一番介绍。有些情况下,也可只将被介绍者中的一方向另一方介绍。但前提是前者已知道、了解后者的身份,而后者不了解前者。
为他人作介绍的介绍者,通常是社交活动中的东道主,家庭聚会中的主人,公务交往中的礼仪专职人员,正式活动中地位、身份较高者。如熟悉被介绍的双方,又应一方或双方的要求,也可充当介绍人。
为他人作介绍,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做法要慎重自然,不要贸然行事。最好先征求一下双方的意见,以免为原来就相识者或关系不好者作介绍。介绍时,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介绍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只介绍双方的姓名、单位、职务,有时为了推荐一方给另一方,介绍时可以说明被推荐方与自己的关系,或强调其才能、成果,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介绍具体的人时,要用敬辞。如“张小姐,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这们理查金小姐”。同时,应该礼貌地用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去指点。
为他人介绍时,要注意顺序。应把男子介绍给女子,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把地位低的介绍给地位高的,把未婚的女子介绍给已婚的妇女,把儿童介绍给成人。
作为被介绍者,应当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目视对方,除女士和年长者外,被介绍时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桌上和会谈桌上只需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
递(接)名片
名片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当前已成为人们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
名片的递送。在社交场合,名片是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并大方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关照”。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视同传单随便散发。
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接过名片时应说:“谢谢”,随后有一个微笑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衔念出声来,并抬头看看对方的脸,使对方产生一种受重视的满足感。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名片的存放。接过别人的名片切不可随意摆弄或扔在桌子上,也不要随便地塞在口袋里或丢在包里。应放在西服左胸的内衣袋或名片夹里,以示尊重。
打电话
在现代社会里,电话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掌握使用电话的技巧,讲究必要的礼仪,会使对方感受到你的亲切、热情、礼貌,从而对你的组织和个人产生好感。
向外打电话时,应事先理清思路,把握要点,以保证通话时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电话接通后,应先进行自我介绍。与对方熟识,则简单介绍即可;初次通话或互相不熟悉,介绍可以详尽一些,以使对方对自己有所了解。不作自我介绍,直截了当地发问“喂,你是谁?”是很不礼貌的。
如果需要让对方转接或传呼某人时,应“请”字当头,注意措辞,并适时道谢。对方帮忙去找人时,听筒一般不应离开耳边,更不应与别人高声谈笑,以防受话人前来应答时却不知晓。若拨错了电话号码,也应客气地致谦,决不可一挂了之。
与人通话时,应口齿清楚,注意停顿。重要的地方或难以理解的词语要放慢速度,适当强调或重复,直至对方明白为止。通话结束时,应道声“再见”,然后轻轻放入话筒。
通话长度以短为佳,宁短勿长。发话人应当自学地将每次通话的长度控制在三分钟之内。使用公用电话,身后如有人排队等候,更要自觉主动地尽快结束通话。
接电话
听到电话铃声后,应尽快接听,以免让对方等候时间过长。一般拿起听筒后,应先说一句问候语,然后自报家门或自我介绍,如“您好!这里是xx公司”或“您好!我是xxx”。也可直接说“您好!请说!”如果对方询问姓名,应礼貌告知。
在倾听对方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断。通话中碰到有的情况需要查询作答时,要告诉对方,并请他等待片刻。如果需要时间较长,则可问明对方电话号码,请他挂断,待自己查明后再答复对方;对方愿意等待,也应不时告知对方还在查找,并表示抱歉,如“请您再稍等片刻”,切忌让对方在久等中产生被遗忘的感觉。
如果对方要找的是他人,受话人可以说一声“请稍等”,并尽快帮忙传呼。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应礼貌地告诉对方,并可适当询问:“请问您有什么事要转告吗?”如果对方要求传话,则应记下对方的姓名、电话号码、事情和接话时间,记下的留言应应尽可能重复一遍,并尽快交给当事人。
代接电话,不要向发话人过分详细地询问其背景,以免别人为难,不悦。如发话人要求转达某事给某人,切勿随意扩散,辜负别人的信任。
接到打错了的电话,态度要友好,应礼貌地告诉对方,这里不是您要找的单位和号码,请他重拨,不应不加解释地将电话挂断。通话完毕后,应道声“再见”。不可在对方话音未落时就挂断电话。与尊长者通电话,应待对方挂机后再挂。
第五篇:人际交往礼仪
人际交往礼仪
问好
走在路上或在公共场所,遇见相识的人应该主动打招呼,问候致意。可以说“您早”、“您好”“晚上好”。别人向你打招呼以后,也要应答向他致意,否则被认为不礼貌。有时也可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并点头致意,这也是一种向人问候的好方法。遇到比较熟悉的朋友,除了问候致意外,还可以问问对方家人的情况,并请他代为问候。如“伯父父母近来好吗?”、“向你的夫人(先生)问好”、“你孩子一定很聪明可爱吧,有空带他到我家来玩玩”。
对外国朋友,要按他们国家的习惯用语打招呼,如与英美等国家朋友初次见面时,可用“How do you do”,熟人可用“How are you”。有时直接用“Hi”来打招呼。根据中国的风俗民情,见面打招呼常用:“吃过饭吗?”“上哪儿去?”但用这种方式向西方国家朋友打招呼会引起误会,他们会以为你要请他去吃饭,或干涉他的私事。
握手
握手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的礼节。此外,它还含有感谢、慰问、祝贺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至距握手对象1米处,双退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力适度,上下稍晃动三四次,随即松开手,恢复原状。与人握手,神态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带笑容,目视对方双眼,同时向对方问候。
握手作为一种礼节,还应掌握四个要素:
一是握手力度。握手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在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子与女子握手不能握得太紧,西方人往往积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二是先后顺序。握手的先后顺序为:男女之间,男方要等女方伸手后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无握手之间,可用点头或鞠躬致意;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抻手;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时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别人握完后再伸手。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三是握手时间。握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握手双方亲密程度灵活掌握。初次见面者,一般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松开。即使握同性的手,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方欲罢不能。但时间过短,会被人认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四是握手禁忌。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戴着墨镜,另一只手也不能放在口袋里。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可以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握手时不宜发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这只会让对方不自在、不舒服。与基督教徒交往时,要避免交叉握手。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被视为不吉利。与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切忌用左手与他人握手,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不洁的。除长者或女士,坐着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拥抱
拥抱礼一般通行于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和阿拉伯国家。中国人之间不实行这种礼节。与外国友人交往中,只有在对方主动行拥抱礼时,我们才随俗。在国际交往中实行这种礼节的,男对男,女对女。但有时相当熟悉的朋友,男女之间也可以拥抱、亲额或亲颊。总之,我们不采取主动。
拥抱,一般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扶在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都向左相互相拥抱,然后头部与上身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后,礼毕。
告别
握手告别和挥手告别是人际交往中的常规手势。
采用握手告别手势时(见握手介绍),一般正确的做法是由客人先伸手。
采用挥手告别手势的正确做法是:身体站直,不要摇晃和走动;目视对方,不要东张西望,眼看别处;可用右手,也可双手并用,不要只用左手挥动;手臂尽力向上前伸,不要伸得太低或过分弯曲;掌心向外,指尖朝上,手臂向左右挥动;双手道别,两手同时由外侧向内侧挥动,不要上下摇动或举而不动。
称呼
称呼是指人们在正常交往中,彼此之间所采用的称谓语。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应当亲切、准确、合乎常规。正确恰当的称呼,体现了对对方的尊敬或亲密程度,同时也反映了自身的文化素质。
对自己的亲属,一般应按约定俗成的称谓称呼,但有时为了表示亲切,不必拘泥于称谓的标准。如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都可称为“爸爸”、“妈妈”。亲家之间为表示亲密、不见外,也可按小辈的称呼来称呼对方。但对外人称呼自己的亲属,要用谦称。称自己长辈和年龄大于自己的亲属,可加“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等。称百分低或年龄小于自己亲属,可加“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至于称自己的子女,可称“小儿”、“小女”。
称呼他人的亲属,要用敬称。一般可在称呼前加“令”字,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等。对其长辈,也可加“尊”字,“尊叔”、“尊祖父”等。
朋友、熟人间的称呼,既要亲切友好,又要不失敬意,一般可通称为“你”、“您”,或视年龄大小在姓氏前加“老”、“小”相称,如“老王”、“小李”。
对有身份者或长者,可用“先生”相称,也可在“先生”前冠以姓氏。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可在其姓氏后加“老”或“公”,如“郭老”、“夏公”,以示尊敬。
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表示庄重、尊敬,可按职业相称,如“老师”、“师傅”第二十产。也可以职务、职称、学衔相称,如“周处长”、“陈经理”、“王教授”、“李博士”等。
在社交场合,对陌生人的称呼,男子不论婚否,可统称为“先生”。女子则根据婚姻状况而定,对已婚的女子称“夫人”、“太太”或“女士”,对未婚的女子称“小姐”。如不时其婚姻状况,以称“小姐”、“女士”为宜。对教育界、文艺界新相识的人都可敬称为“老师”。
在非正式场合或向陌生人问讯时,为表示亲近可用亲属的称谓称呼对方,如“叔叔”、“阿姨”、“老伯伯”、“老奶奶”、“阿公”、“阿婆”等。
在我国,不论对何种职业、年龄、地位的人都可称作“同志”。但要注意,与港、澳、台地区的朋友见面时一般不用此称呼。
自我介绍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寻求理解、帮助和支持。介绍是最觉的与他人认识、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方式。
在社交活动中,想要结识某人或某些人,而又无人引见,此时可以向对方作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内容,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所处的场合而定,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在霜些公共场所和一般性社交场合,自己并无与对方深入交往的愿望,作自我介绍只是向对方表明自己身份。这样的情况只需介绍自己的姓名,如“您好,我叫许惠愿”,“我是蔡莉”。有时,也可对自己姓名的写法作些解释,如“我叫陈华,耳东陈,中华的华”。如因公务、工作需要与人交往,自我介绍应包括姓名、单位和职务,无职务可介绍从事的具体工作。如“我叫李纪龙,是高音公司的销售经理”;“我叫蔡涤非,在上海大学从事财务工作”。
在社交活动中,如希望新结识的对象记住自己进一步沟通与交往,自我介绍时除姓名、单位、职务外,还可提及与对方某些熟人的关系或与对方相同的兴趣爱好。如“我叫谭兆英,是高乐音像出版社的财务主管,我与您夫人是同学”;“我叫李海星,是新兴文化公司经理,我和您一样也是个球迷”。
若在讲座、报告、庆典、仪式等正规隆重的场合向出席人员介绍自己时,还应加一些适当的谦辞和敬语。如“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王旦华,是东华大学的教师,今天向大家谈谈自己在工作研究上的一些心得,有不当的地方请给予指正”。
进行自我介绍,要简洁、清晰、充满自信,态度要自然、亲切、随和,语速要不快不慢,目光正视对方。在社交场合或联系工作时,自我介绍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当对方无兴趣、无要求、心情不好,或正在休息、用餐、忙于处理时,切忌去打扰,以免尴尬。
介绍他人
为他人介绍是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的介绍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为他人介绍都是双向的,即第三者对被介绍的双方都作一番介绍。有些情况下,也可只将被介绍者中的一方向另一方介绍。但前提是前者已知道、了解后者的身份,而后者不了解前者。
为他人作介绍的介绍者,通常是社交活动中的东道主,家庭聚会中的主人,公务交往中的礼仪专职人员,正式活动中地位、身份较高者。如熟悉被介绍的双方,又应一方或双方的要求,也可充当介绍人。
为他人作介绍,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做法要慎重自然,不要贸然行事。最好先征求一下双方的意见,以免为原来就相识者或关系不好者作介绍。介绍时,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介绍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只介绍双方的姓名、单位、职务,有时为了推荐一方给另一方,介绍时可以说明被推荐方与自己的关系,或强调其才能、成果,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介绍具体的人时,要用敬辞。如“张小姐,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这们理查金小姐”。同时,应该礼貌地用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去指点。
为他人介绍时,要注意顺序。应把男子介绍给女子,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把地位低的介绍给地位高的,把未婚的女子介绍给已婚的妇女,把儿童介绍给成人。
作为被介绍者,应当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目视对方,除女士和年长者外,被介绍时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桌上和会谈桌上只需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
递(接)名片
名片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当前已成为人们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
名片的递送。在社交场合,名片是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并大方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关照”。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视同传单随便散发。
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接过名片时应说:“谢谢”,随后有一个微笑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衔念出声来,并抬头看看对方的脸,使对方产生一种受重视的满足感。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名片的存放。接过别人的名片切不可随意摆弄或扔在桌子上,也不要随便地塞在口袋里或丢在包里。应放在西服左胸的内衣袋或名片夹里,以示尊重。
打电话
在现代社会里,电话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掌握使用电话的技巧,讲究必要的礼仪,会使对方感受到你的亲切、热情、礼貌,从而对你的组织和个人产生好感。
向外打电话时,应事先理清思路,把握要点,以保证通话时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电话接通后,应先进行自我介绍。与对方熟识,则简单介绍即可;初次通话或互相不熟悉,介绍可以详尽一些,以使对方对自己有所了解。不作自我介绍,直截了当地发问“喂,你是谁?”是很不礼貌的。
如果需要让对方转接或传呼某人时,应“请”字当头,注意措辞,并适时道谢。对方帮忙去找人时,听筒一般不应离开耳边,更不应与别人高声谈笑,以防受话人前来应答时却不知晓。若拨错了电话号码,也应客气地致谦,决不可一挂了之。
与人通话时,应口齿清楚,注意停顿。重要的地方或难以理解的词语要放慢速度,适当强调或重复,直至对方明白为止。通话结束时,应道声“再见”,然后轻轻放入话筒。
通话长度以短为佳,宁短勿长。发话人应当自学地将每次通话的长度控制在三分钟之内。使用公用电话,身后如有人排队等候,更要自觉主动地尽快结束通话。
接电话
听到电话铃声后,应尽快接听,以免让对方等候时间过长。一般拿起听筒后,应先说一句问候语,然后自报家门或自我介绍,如“您好!这里是XX公司”或“您好!我是XXX”。也可直接说“您好!请说!”如果对方询问姓名,应礼貌告知。
在倾听对方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断。通话中碰到有的情况需要查询作答时,要告诉对方,并请他等待片刻。如果需要时间较长,则可问明对方电话号码,请他挂断,待自己查明后再答复对方;对方愿意等待,也应不时告知对方还在查找,并表示抱歉,如“请您再稍等片刻”,切忌让对方在久等中产生被遗忘的感觉。
如果对方要找的是他人,受话人可以说一声“请稍等”,并尽快帮忙传呼。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应礼貌地告诉对方,并可适当询问:“请问您有什么事要转告吗?”如果对方要求传话,则应记下对方的姓名、电话号码、事情和接话时间,记下的留言应应尽可能重复一遍,并尽快交给当事人。
代接电话,不要向发话人过分详细地询问其背景,以免别人为难,不悦。如发话人要求转达某事给某人,切勿随意扩散,辜负别人的信任。
接到打错了的电话,态度要友好,应礼貌地告诉对方,这里不是您要找的单位和号码,请他重拨,不应不加解释地将电话挂断。通话完毕后,应道声“再见”。不可在对方话音未落时就挂断电话。与尊长者通电话,应待对方挂机后再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