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继续教育暨专业与课程建设系列培训学习心得1
继续教育暨专业与课程建设
系列培训学习总结
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这次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职业院校专业与课程建设。在这两个来月的学习中,分别听取了多位专家的讲座,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有了很大的收获,并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汇报如下:
体会一: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新认识,让我们换个角度看学生。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会常常抱怨他们,学习动力不够、基础差、底子薄、综合素质不高等等。学生们也有一些消极心理,对自己进入高职的学习,方向和定位不明确。但通过这次学习,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今天对人才的区分应该是分为几种类型,而不应被分为几个层次,一类是研究型人才,一类是工程设计型人才,一类是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就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随着社会对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发展,将来的职业教育将会培养出本科生、博士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可以用不同的特长来衡量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如你能说是鸭子的能力强还是兔子的能力强呢?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在了解学生短处的同时,更要找出学生的长处,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的兴趣,用这样的观点去重树学生的自信心。
体会二:对一堂好课、合格教师、精品课程的新理解。
一堂好课、合格教师,传统的评价包括:专业内容熟练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语言流利且富有感染力、逻辑思路流畅、教态自然、板书精心设计、多媒体使用得当等等指标来评价。这样的评价存在方式和内容上的不合理,因为他评价的主体是教师,上课质量只与教师“讲”得好不好有关。今天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一堂好课、合格教师的评价标准发生了质的改变,课程评价应符合六大原则一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二是应突出“能力目标”,所谓“能力目标”体现的是学生会做什么?能在未来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能力不能通过传授来完成,只能通过训练来完成。四是职业活动导向,五是项目载体,六是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在听的过程中,我也不断的在用新标准审视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往后如何来上好自己所任课程。现代职业教育对我们往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精品课程 的认识以前是一个盲区,是不是教师讲得好?案例设计得好?PPT做的好?就是精品课程呢?不是,精品课程应反映职教的新观点,精品课程最终的成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上。
思考一:如何推进印包系的课程建设改革。
根据对高职学生的培养定位,以培养能力目标为指导思想,与印包系的全体老师一起,重新思考专业的定位,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改革。
思考二:如何进行印包系精品课程的建设。
我系目前还没有院级申报精品课程,但我个人认为印刷包装类专业是最有条件申报精品课程的系之一,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都适合于建设成精品课程,客观上也不可能所有课程都会成为精品课程,否则也就不称其为“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选择应从具有可操作性强、有教学环境的课程入手,教学环境决定着精品课程的效果。教学环境是由每一讲课在施教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具、挂图、课件、教室、实验实训设备、实训教学场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师资形态、风格、气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以及任课教师所营造的使学生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氛围等等因素所构成,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精品课程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在精品课程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我系所设专业开设的课程,大多都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接下来将在系领导的组织下,通过一些教研活动,老师们一起共同商讨,先选择四门课程,先做院级的精品课程,也共同的来推动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
思考三:实训环境的建设和改善问题。
在现代职教的理念中,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位,无疑都在强调动手能力,老师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会设计出一些任务,这些任务在学生完成之前,我们老师应该先完成,甚至要求完成更多的任务,如何提供相应的实训环境和条件,这也是我们要建设和改善的实际问题。
以上是本人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暨专业与课程建设系列培训学习的一点心得和体会,有不妥之处,望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2014哈工大继续教育建设工程专业学习心得
黑龙江省201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2014建筑工程专业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根据《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1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及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关于“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4开班前的有关要求”的规定,我参加了这次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将我前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内容
通过下载培训教材和教师视频讲座等形式完成了24学时公需科目和48学时专科科目的学习。
本学期,通过对于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我初步了解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其构架,通过老师提供的张之洞汉阳铁厂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案例,生动再现了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及其运作四部曲,使我从更现实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到什么是项目管理以及学习项目管理课程的重要意义。
从定义来看,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一种临时性工作。项目管理则是将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如北京的奥运会、上海的世博会、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等大型的建设项目,还有很多在日常工作当中的小型工作,包括开发一个新产品、一个市场的运作活动,都被看作是一个一个的项目。项目管理就是用正确的行为方式来保证目标的实现,这里除了要求结果的成功,更强调了方法的合理性。所以除了绩效,项目管理还要考虑时间和成本等等因素。整个过程中始终追求着这样一个终极目标:从成功到成熟,从成熟到卓越。
(一)公需科目学习概要
《知识产权及法律保护》课程主要以下五个方面内容,知识产权总论、文化创作传播与著作权法律保护、科技创新与专利法律保护、商标与商标权法律保护、其他领域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二)专业科目学习概要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包括了解国际通用项目管理标准、掌握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熟悉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熟悉建设项目现行的管理模式等五部分内容。
二、学习体会 通过《知识产权及法律保护》的学习,作为一名建筑行业高校教师,应该具有法律意识,能够通过掌握知识产权法律准则,用知识产权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不触及他人利益。通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我学习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行为,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到项目各项活动中,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希望。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建筑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点,是经济效益的源泉。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窗口,更是施工企业形象的体现,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层、最基本的管理,也是施工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管理工作。当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落后、项目管理人才队伍缺乏规范化管理等,这些都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近些年来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就加强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并共同探讨。
1、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关系。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 1
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一个能完成管理任务,使项目经理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变化,形成组织力,使组织系统正常运转,产生集体思想和集体意识,完成项目部管理任务。
组织系统能否正常运转,首先要看项目部领导核心——项目经理。选择什么人担任项目经理,看施工项目的需要,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素质的人才。项目经理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领导才能、理论知识水平、政治素质、实践经验、时间观念。
2、通过项目质量和安全目标控制,实现以优取胜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企业要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闯市场,靠市场增效益。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础,是企业竞争举足轻重的筹码。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包括投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施工和安装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2)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两大永恒主题
安全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特性。质量和安全要相互保证,通过安全控制保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任何的人身事故和财产损失,促进项目的按期完成并提高项目经济效益。质量为本,安全为天,安全就是市场,安全就是效益。
3、把项目评估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
实行项目评估、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堵塞项目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当前不少施工企业对项目评估、测算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有的评估、测算的权限不明确,方法不科学;有的评估、测算滞后,激励、约束不到位,缺乏动态跟踪考核,造成项目管理失控。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切实把项目评估、测算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和堵塞项目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来认识,自觉地搞好评估和测算工作;二要加强评估、测算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测算指标体系;三要依法签订承包管理合同,上缴风险保证金,委派主办会计;四要认真进行项目运行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帮助项目经理及时纠正经营管理偏差,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4、把强化项目成本管理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1)提高目标成本管理意识加强事先预防与事后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2)引入科学管理方法,实行作业成本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应从工程项目中标开始,一切活动都以目标为导向,并以完成目标的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以达到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和增加效益的目的。
(3)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在企业的管理总部要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应将成本控制思想贯穿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根据项目方式的特点以及工程专业要求,灵活设置成本控制阶段与成本科目,各项目部、工程分包商、材料与设备供应商等授权使用,为企业构建一个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多方参与的全天候管理平台。
(4)建立健全项目的跟踪监控制度,完善项目成本约束机制坚持依靠职工群众管理好
工程项目的方针,增强项目部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切实发挥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
(5)建立奖惩制度,完善项目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加强对项目考核工作的组织指导,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体的目标成本逐级负责制,层层落实,使每人都承担相应的职责,形成降低成本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并严格执行事先制定的奖惩办法;应将考核成绩纳入干部考核档案,今后项目经理的人才聘用,项目经理择优竞争上岗均要考虑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方面的业绩,努力选派合格的人才担任项目经理。
5、把建立和落实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
要保证项目生产经营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发挥好企业管理层调控和服务的两大职能,建立和落实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
要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在建、竣工、分包项目的审计,对规模大、工期长的项目实行和终结审计,以及项目经理调离和项目部解体审计,重点是做好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工作。
(2)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要根据项目经营承包合同书,做好项目和终结考核工作。对实现经营目标和超额盈利的,要严考核、硬兑现,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对出现项目亏损、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经营越权行为等责任问题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或法律的处罚。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行。
(3)搞好项目管理过程中党的组织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项项目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重要工作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的制度,项目经理不搞个人说了算,坚持依靠职工群众管理好工程项目,增强项目部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切实发挥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
6、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过程,环环相扣,不能有疏忽和遗漏。只有按照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上述各项工作,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第三篇:2013黑龙江省继续教育建设工程专业学习心得[推荐]
2013建设工程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我单位为设计院,在日常的设计工作中,项目通常为我们工作的基本组织单元,我们每个设计者每天都在参加某个项目的设计任务,却对项目管理的知识相当缺乏,通过本次继续教育的学习,使我对项目及项目管理有了更一步的理解,本人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1、对项目管理的历史发展有所了解
项目管理产生于土木建筑业,发展于军工、软件和制造业。现代项目管理比起传统的项目管理在内容的深度、广度、新型工具方法的应用、适用范围、规范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在应用新技术和集成化等方面基本上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也成为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新型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筑生产领域是项目管理应用的传统领域,理应将这些发展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更好地应用并应用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工程,如金字塔、都江堰、长城、苏伊士运河等都或多或少地涉及项目管理,但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起始于1942年曼哈顿计划的实施。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意义的项目管理是从国防系统发展起来的;而项目管理应用最迅速的是建筑工程,它推动了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成熟和发展。
2、对建筑工业化的内涵进一步认识 建筑工业化的内涵:(1)建筑标准化
建筑标准化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标准化的设计方案、构配件、部品和建筑体系,按照一定的模数规范建筑构配件和部品,形成标准化的建筑产品。建筑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建筑生产进行社会化协作的必要条件。
(2)生产工业化
构配件和部品生产工业化是建筑工业化的手段,它是将建筑的构配件系列化开发、集约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使之成为定型的工业化产品或生产方式,以提高建筑的速度和质量。构配件和部品生产工厂化就是将原来在现场完成的构配件加工制作活动和部分部品现场安装活动相对集中地转移到工厂中进行,改善工作条件,可实现优质、快速、低耗的规模生产,为实现现场施工装配化创造条件。构配件和部品生产工厂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建筑工业化的水平。
(3)施工机械化
施工机械化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它是将标准化的设计和定型化的建筑构配件从生产、运输到安装,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来完成,以实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建设速度的目的。施工机械化为改变建筑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施工机械化是与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相对应的。
(4)组织管理科学化
组织管理科学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保证,它是将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相互间的矛盾,通过统一的、科学的组织管理来加以协调,避免出现混乱,达到缩短工期、保证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从建筑的设计开始,直到构配件生产、施工的准备与组织,建筑生产全过程都应当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按照工业产品生产的组织管理方法和建筑产品的技术经济规律来组织生产。组织管理科学化应按照建筑工业化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
3、对建设项目现行的管理模式有所认识
从管理角度看,工程承包的组织与运作方式属于项目管理范畴。对业主(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等)要建设一个工程项目,也就是要向建筑商“采购”这一工程。在工程承包市场,根据不同情况有多种项目采购方式,如平行承发包模式(业主把一个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分别发包给多个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单位之间都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施工总承包模式(业主把一个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自己承建或者再将任务分包给其他单位),项目采购方式既是组织项目建设的基本模式,从管理角度而言,也可称为项目管理模式,对承包商就是工程承包方式。不同的项目采购方式对应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
(1)设计—招标—建造方式
设计—招标—建造方式(Design—Bidding—Build,简称DBB模式)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其形成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也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项目管理模式。
实施步骤:
设计—招标—建造方式强调工程项目建设应分阶段按顺序逐步进行:
1)业主与设计机构签订设计合同,由设计机构负责提供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文件;
2)通过招标选定最适合的中标人(承包商);
3)承包商按照给定的设计图纸在工程师的监理下完成施工任务。(2)设计—建造方式(DB模式)
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设计—建造方式(Design—Build)。该方式是对设计一招标一建造方式的一种改革,目的在于解决设计—招标—建造方式周期较长、费用较大的问题。在设计—建造方式中,由一个承包商(可以是一个公司或承包联合体)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建设,并负责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因此,承包商通常处于领导地位,设计方仅是设计—建造实体中的一员。承包商可以委托专业设计机构或由承包商的内部机构对工程进行设计,并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内部力量完成工程任务。相对于设计—招标—建造方式,设计—建造方式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设计—施工一体化。一方面,业主和承包商直接打交道,通过密切合作来完成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成本控制、进度计划及有关工作;另一方面,设计与施工居于同一承包商管理之下,减少了矛盾,关系更容易协调。从而能在业主、承包商、设计人、工程师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工作关系,大大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3)设计—采购—施工方式(EPC模式)
1999年FIDIC《EPC/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中的EPC/交钥匙合同(美国称之为交钥匙合同—Turnkey Contract;欧洲称之为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可看做设计—建造方式的一种特定类型。EPC是为满足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全面服务(一揽子服务)的需要而产生,通常由一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或承包商联合体承担对大型和复杂工程的设计、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直至交付使用等全部工作(即“交钥匙”承包模式)。其适用范围: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交叉、协调关系密切的项目;采购工作量大、周期长的项目;承包商拥有专利、专有技术或丰富经验的项目;业主缺乏项目管理经验、项目管理能力不足的项目。
(4)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M模式)
CM模式也有称做专业建设管理方式(PCM)。传统的设计—招标—建造方式 3
强调工程项目建设分阶段按顺序进行,使设计与施工相分离,延长了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同时也使。施工承包商不能迅速进入工程项目建设,尤其是不能在项目早期阶段参与意见而发挥积极作用。这些问题在一般简单工程项目中反映还不太强烈,但随着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内容日益复杂,由此产生的弊端也日趋明显。为了避免设计—招标—建造方式的这些不足之处,便产生了建设工程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产生可追溯到1968年,美国的汤姆逊等人在研究关于设计和施工的加速和改进控制时,提出了一份报告,称做快速路径法建设管理(Fast—Track— Construction Management,简称CM)。后来,汤姆逊等人开办了咨询公司,开展 CM服务,并逐渐在美国发展成一种专门的服务,即现在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或专业建设管理)。
(5)BOT模式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英文缩写,意思为“建设—经营—转让”,是一种主要适用于私营部门(多为国际财团资本)承包商对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建设的承包方式(即带资承包)。其基本涵义是,政府部门就个基础设施项目与项目公司(由私人资本组成)签订特许权协议,授权项目公司负责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项目公司可在该基础设施建成后,通过经营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抵偿该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的成本,并获取合理的利润。政府部门则拥有该基础设施的规划权、监督权和调控权。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再无偿将该设施转让给政府部门。BOT方式的应用产生了许多具体形式,如:BOT,建设—经营—转让;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在此种方式下,项目建成后的所有权属于项目公司,不存在项目的所有权转让);BT,建设—转让等。
(6)项目管理承包(PMC)
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是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选择工程EPC承包,并对设计、采购、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一般不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阶段的具体工作,其费用一般按“工时费用+利润+奖励”的方式计取。PMC是业主机构的延伸,从定义阶段到投 4
产全过程的总体规划对业主负责,与业主的目标和利益保持一致。对大型项目而言,由于项目组织比较复杂,技术、管理难度较大,需要整体协调的工作比较多,业主往往都选择PMC承包商进行项目管理承包。作为PMC承包商,一般更注重根据自身经验,以系统与组织运作的手段,对项目进行多方面的计划管理。例如,有效地完成项目前期阶段的准备工作;协助业主获得项目融资;对技术来源方进行管理,对各装置间的技术进行统一和整合;对参与项目的众多承包商和供应商进行管理(尤其是界面协调和管理),确保各工程包之间的一致性和互动性,力求项目整个生命期内的总成本最低。
第四篇:继续教育学习心得1
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一):
本人2016参加了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透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学业务水平等方面都得到必须的提高,成为我业务提高的好助手。
一、认识的提高
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中,个性重视自己师德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自己的教学业务潜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质来提高。在培训中,真正做到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两手抓、两手硬,透过培训,切实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首先时间保证;其次,我采取“稳扎稳打”,让学习资料化整为零,为了加强对资料的进一步理解,我与其他老师互相交流,一齐研讨,我对教学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二、具体收获
1、参加培训,使我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能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用心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在小学教师培训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务必跟上新的教育理念,所以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用心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潜力和教学质量。
2、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师德方面的修养,我坚持把师德建设当作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来抓,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涵盖的资料,提高自己的事业认知、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职责感。使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成为自己自觉的行为,用心争取做一名“师德双馨”型的教师。
3、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过去,只明白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透过继续教育网上培训,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为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今后我会努力并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透过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续教育学习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
总而言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成功的,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我们要切实提高对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用心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强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新时代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2013继续教育学习心得1
黑龙江省2013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项目管理在施工中的应用
对工程项目实行先进的管理模式。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矩阵式及事业部制等几种形式。其中矩阵式管理模式是国际工程公司通用的先进管理模式,它是以职能部门和工程项目部为结构的矩阵式管理体系,加强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它摆脱了传统的、经验性的、静态的管理,既能对工程项目实行高效、严密的组织管理,又能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达到高效、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1、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直接维系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对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以高效益实现项目目标,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组织高效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项目是一个立体多维的关系体,具有系统性的特点,按照项目的客观规律,保证各生产要素的良性运行,使项目达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管理通畅。作为施工企业,项目生产经营管理是永恒的主题。
2、向管理要效益是工程建设公司矢志不渝的追求。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应深刻地认识到:必须以全新的观念,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项目管理是建立在秩序和纪律上的一种管理模式。项目部是企业法人授权代表企业履行施工合同、直接对工程项目实施施工管理、具有弹性的组织指挥机构,是施工企业内部具有相对独立的一个综合性责任单位,是企业实力、形象、信誉的直接承担者和创造者,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沿阵地”。项目管理应体现项目是企业人、财、物诸要素的集中地,是企业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集散地,是企业信誉的“窗口”和效益的源头,是企业的成本中心。项目管理还应体现项目部是企业的派出机构,除了履行本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和管理、创出最佳效益之外,还应积极为企业在本区域内承揽新的工程项目。项目部的任务是必须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内部环境.依靠企业为后盾,充分发挥优势,为社会提供优质施工产品。健全的规章制度是管理到位有效的基础。强化内部管理的起点是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使施工生产、质量安全、资金财产、职工教育、1
业务培训等各项工作,达到“有序、有效、可控”的水平。对所属项目部的管理,依据上级的要求,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在项目部建立起严格量化、细化的成本核算体系。在施工现场管理上实行全员定额管理,在经营上实行全面经济指标责任承包考核。项目部能保质量有效益的就大力支持,没效益的限期整改。项目部采用全面灵活的分配制度,推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用工形式,细化明确岗位责任,及时量化考核工作业绩,将工资、兑现发放与定期综合核查管理水平的量化指标挂钩.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彻底消除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等大锅饭管理方式下遗留下来的病疾。在人员、机构的设置上,进行大幅度的变革,项目部的配置完全是根据工程任务的规划、技术要求的高低等具体情况而定。因而,项目部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对内不搞对口的设置,对外以满足需要为立足点.减少工作运行环节和管理层次,在一岗多能的基础上打破了业务部门的界限,彻底摒弃了上下对口和职能交叉,相互掣肘的弊端,提高了管理效率。成果是现场管理得到了加强,管理费用大幅度下降,项目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强化项目管理的实施,经过几年的项目管理运行,通过加强科学的管理和不断的管理创新,项目法施工管理在工程建设公司是成功的。总结几年实践,实施项目管理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3.1 强化公共关系,造就良好的施工环境项目部坚持以执行合同条件为已任,以密切配合协作的姿态,以全优的工程质量等信誉,赢得业主认同;以正当的公共关系行为,抓住主要矛盾,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融洽的关系网络。强化 公 共 关系意识,转变观念,广泛地吸收国内外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依靠内部的深化改革,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根本上规范经营生产行为,全方位地建立起良好的公共关系,用正当的手段、方法去打开通往内外关系的大门。在外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内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
3.2 强化责任成本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作为施工企业,盈利主要是从工程项目中来,而强化责任成本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是工程项目实现最佳效益的根本途径。
3.3 建立保证体系,搞好项目评估,层层分解目标总成本,保证成本控制指标的实现工程中标后,由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经营预算、技术、财务部门和项目部的有关人员一起深人现场和市场调查,针对项目工期、技术要求细化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法,调查材料实际价格、施工定额,对照投标书逐项分析、测算,最后测算出项目的必保目标和争取目标,形成项目目标成本。明确责、权、利。宁可控制范围的基础上,建立起以业务人员为主导,由全体职工参与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成本责任控制体系,层层包干,责任到人。横向将工、料、机、运等可控成本分解到职能部门承包控制;纵向对施工队的工、料、机、运等责任分解到位,直到每台机械、每个人。月初下达施工任务计划的同时,下达成本控制指标,做到干什么活,采用什么施工方法.用多少工,耗多少料.需多少机械,怎样控制才能实现目标成本,从项目经理到施工人员都心中有数,月末进行成本活动分析。
3.4 在保证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前提下,狠抓工程综合管理,抓住目标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实施成本管理,创最佳效益是我们的目的,但前提必须保证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要按贯标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使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确保质量,千万不可以降低工程使用功能,降低质量标准或以劣充优愉工减料等不正当手段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否则,企业就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生存空间,更谈不上发展。同时,还要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1)抓劳务管理,降低人工费用。施工项目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阶段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工种都不尽相同。劳动力的合理调剂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力的浪费,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要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合理配备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人多职,提高效率。
(2)抓物资管理,降低材料费用。这是项目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重头戏。材料费在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材料消耗对能否完成目标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坚持按计划采购。按施工进度对物资需求的轻重缓急合理地分配资金,适时适量均衡地供应物资。同时把库存资源尽量用到工程上,逐步实现“零”库存。要制定合理的采购标准,严格物资采购制度,选择正规的物资采购渠道,“货比三家”,实行统一采购或招标采购,确定合格供方。优化管理方法,严格收发手续,控制材料数量和质量.堵塞漏洞。
(3)抓机械管理、降低使用费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能提高使用效率,而且能
降低能耗,增加效益,对保证工期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项目部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规章制度,教育机操人员提高操作技术水平,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克服重使用,轻维修和拼设备的短期行为,切实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4)抓开源节流,降低间接费用。工程间接费和管理费支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效益的高低,施工项目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
4.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势必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企业发展的大事。没有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方式,难以把工作落到实处。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值得深人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
4.1 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全面宜讲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人,这完全是错误的。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进行安全培训,又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黑板报等多种宣传媒介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
4.2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4.3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把管理重点放到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组织达到最佳安全状态。植人新的管理理念和应用新科技,推进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进步。加速安全管理信息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当然,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凭
科学安全和管理方式一方面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做到.才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使企业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5.强化质童、安全、工期管理,保证工程进度
在合同工期一定的情况下,要追求资源均衡,避免资源高峰。施工中要按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充分利用时间和现有条件保证计划工期的顺利实现。随着改革的发展,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不断地完善企业科学管理。工程项目是企业的主体,又是企业的基本经济细胞。企业只有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管理上,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合成目标,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提高工程投资效应,才能达到最终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求得全方位的社会信誉,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
姓名:
编号:100
单位:黑龙江省建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