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大学_物理化学所考实验总结
实验总结
实验
1恒温槽调节及粘度测定
仪器和药品
恒温水浴(由水浴槽、搅拌器、电接点温度计、电子继电器、调压器组成);乌式粘度计;秒表;无水乙醇(A.R.)注意事项
1.使用粘度计时,应严格执行教师指导的操作,轻拿轻放,防止破损; 2.测定粘度时,粘度计应保持垂直;
3.恒温槽降温困难,因此调节时注意别把温度升过头,应由低往高逐步调节。
实验
2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仪器和药品
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凝固点测定装置(包括内管、外管、温度计、搅拌器、盖板、大烧杯等);移液管(25ml);环己烷(A.R.);萘(A.R.)注意事项
1.测定时冷浴温度控制在2~2.5℃(若系统内温度波动而不降,可考虑适当降温),太低或太高对实验都会有影响;
2.控制适当的搅拌速度,搅拌器应避免碰撞测温探头,否则会引起温差读数的异常波动。
3.若已结晶而无平台,往往是前次实验后内管清洗得不干净所致。所以,学生实验后一定要仔细刷干净所用内管; 4.溶质萘的量可取0.1~0.15g。
实验
3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
仪器和药品
饱和蒸气压测定仪(由电炉、大烧杯、冷凝管、平衡管、搅拌器、压力温度传感器组成);缓冲瓶;真空泵(公用);CCl4(A.R.);C2H5OH(A.R.)注意事项
1.遵守真空泵使用注意事项,开启和关闭真空泵时必须先与大气相通; 2.学生应仔细分辨每个两通、三通阀的作用,注意各阀的协调使用; 3.检漏后测定正常沸点时,注意放空系统后再加热;
4.注意开冷凝水;加热到78~79℃可停电炉,靠余热使系统沸腾并维持数分钟以赶尽平衡管内空气;
5.每测定一组数据后要迅速加热或减压,防止空气倒灌入平衡管,否则实验重做。特色
本实验配有计算机数据采集显示系统。
实验4 平衡常数测定
仪器和药品平衡常数测定装置(由恒温槽、样品管、压力计、毛细管、缓冲瓶、干燥塔、真空泵等组成);NH2COONH4(C.R.)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真空泵;
2.注意放空系统进行测压计调零;
3.抽尽样品管及系统中的空气;抽气时注意连通样品管(打开旋塞D),抽尽里面空气,检漏时断开样品管以免误以为漏气,测定时再打开;
4.通过毛细管向系统中通入空气以调节系统压力时必须小心,防止空气进入样品瓶,否则应重新抽气15min以上。
实验
5反应焓的测定
仪器和药品
简单量热计(包括保温瓶、电磁搅拌等);容量瓶(500mL);样品管;1/10温
3度计;秒表;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KCl、ZnO(A.R.);HCl水溶液(0.2 mol·dm)注意事项
1.调整并保持合适的搅拌速度,太快容易振动,影响搅拌效果;加入药品后要观察搅拌是否正常,及时调整;
2.标定量热计热容时注意实验终了用1/10温度计测定系统的实际温度值。3.每组实验中加入药品时秒表保持不停,连续记录时间。
实验6 二组分液相完全互溶系统的沸点—组成图
仪器和药品
蒸馏瓶;调压变压器;滴管(12支);1/10温度计;阿贝折射仪及恒温槽(公用);乙醇-正丙醇标准溶液;乙醇(A.R.);正丙醇(A.R.);不同组成的乙醇-正丙醇混合液 注意事项
1.教师负责打开恒温水浴系统使折射仪恒温; 2.提醒安装蒸馏瓶时不要夹太紧,瓶口易碎;
3.加热样品时必须把电热丝及温度计全部浸入液体中; 4.电阻丝不可露于液体外或贴瓶壁,防止损坏仪器; 5.更换液体时关掉电源;
6.测定后样品应倒回原来的瓶中,注意不要倒错,若出错要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7.按照操作要求使用阿贝折射仪,防止损坏; 8.所有实验数据要在同一台折射仪上测定。
实验7 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仪器和药品
金属相图测定仪(连接有测温热电偶);加热及保温装置;Pb(A.R.);Sn(A.R.);
含Sn30%、Sn61.%、Sn80%的Sn-Pb混合物 注意事项
1.每组测定五个样品(2个纯组分,1个低共熔,30%和80%各1个);
2.组间交换样品可以加快实验速度;各人实验过程必须在同一套仪器上完成; 3.特别注意控制样品加热的温度不可过高,否则样品氧化严重且降温需要很长时间,影响实验的进度;
4.降温过程应缓慢,不可将样品管拿出炉外冷却。5.最后测定H2O的沸点,校正仪器的误差。特色
本实验配有计算机数据采集显示系统。
实验8
原电池热力学仪器和药品
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干电池;恒温水浴;待测原电池
注意事项
1.标准电池和待测电池不要摇动、倾斜,防止电动势发生变化;
2.从室温做起,依次升高5℃,测定5组数据,记录实际温度而不是预先设计的温度;
3.测定时电池必须充分恒温;
4.测定每组数据前都要进行标准化;
5.进行“标准化”和测定待测电池电动势时,检流按键应瞬时按下,防止电极极化。
6.测定稳定后的电动势(恒温时间要足够,记录三组稳定的数据)。
实验9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仪器和药品
恒温系统;皂膜流量计;反应管;锥型瓶(150 ml);容量瓶(100 ml);烧杯(150 ml);量筒(10 ml);洗瓶1个;酸式滴定管(50 ml);移液管;搅拌子;秒表;3% H2O2溶液;KI溶液(0.10mol·dm-3);KI溶液(0.05mol·dm-3);KMnO4标准溶液(浓度见试剂瓶);H2SO4溶液(3.00 mol·dm-3)注意事项
1.皂膜流量计要充分润湿;
2.如何做稳定的皂膜,皂膜的初始位置应位于零刻度线或稍高位置;
3.加H2O2时停止搅拌(为什么),加完后开搅拌、连通系统与皂膜流量计、打开秒表记时(三个动作同时完成);
4.搅拌速度适中,三次实验的搅拌速度尽可能一致; 5.反应液充分恒温,记录实际反应的温度。6.移液管多,注意别拿错;滴定实验最后做。
实验10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仪器和药品
恒温槽;DDS-11型电导仪;铂电极;秒表;电导瓶(150 ml);移液管(50 ml);
-3微量注射器(100L);洗瓶1个;NaOH溶液(0.01mol·dm);CH3COONa溶液(0.01mol·dm-3);CH3COOC2H5(A.R.)注意事项
1.熟悉电导仪的使用方法;
2.准确调节恒温槽温度,反应液充分恒温,记录实际反应的温度; 3.取液体量盖住电极截面,NaOH瓶加塞,电极一同预热。
4.试剂瓶和电导瓶注意加塞,减少空气中的CO2对NaOH溶液的影响; 特色
本实验配有计算机数据采集显示系统
实验11 用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
仪器和药品
滴水加压装置;烧杯恒温水浴;带支管的样品管;压差测定仪;计算机(公用,处理数据);正丁醇溶液(0.05、0.10、0.15、0.20、0.25、0.30 mol·kg1)注意事项
1.注意样品充分恒温,记录温度; 2.毛细管下端与液面相切;
3.测定一个试样后,要用待测溶液少量多次地冲洗样品管和毛细管,毛细管也要用待测液清洗;
4.多次读取压差数据,求平均值。
5.加压速度适中,多次测定最大泡压,取平均值,(如果每次测定数据总是忽大忽小,往往是毛细管不通畅)。特色
本实验采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数据。
实验12
溶胶的制备与电解质聚沉值的测定
仪器和药品
电泳仪(含配套电极);U型电泳管;滴定管架;烧杯(制胶用);电炉(公用);量筒(10 mL);洗瓶;移液管;细铜线和直尺(公用,测量U型管导电距离)10% FeCl3溶液;辅助液(H2O:HCl=300:1,体积比);KCl溶液(2.5 mol·dm3);K2CrO4(0.1 mol·dm3);K3[Fe(CN)6] 溶液(0.01mol·dm3)注意事项
1.溶胶的制备是本实验的关键步骤。制胶时注意滴加FeCl3溶液速度要慢,而且要快速搅拌,制成的胶体应透明,无沉淀,如发现沉淀,应重新制备溶胶; 2.用溶胶充填活塞内孔以赶尽其中的空气,防止灌胶时产生气泡影响辅助液与溶胶界面的清晰度;
3.从U型管加入辅助液至刻度线上1cm以上,然后慢慢打开活塞,灌入溶胶,注意要慢,以保持清晰的界面;
4.注入溶胶直到辅助液与电极接触;
5.插入电极,打开电源,调整电压到合适值;通电一定时间,使辅助液与溶胶的界面清晰,此时再开始记时,通电30min,读取有关参数;
6.溶胶在跑电泳时就可以进行聚沉值实验,注意移液管不要拿错。
实验教学参考书
1.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参考资料
(一)2.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参考资料
(二)
第二篇:天津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 课程编号:2100202,2100203 课程性质:必修
实验指导书名称:基础化学实验教程
开课学院:化工学院、材料学院、药学院、理学院
一、学时、学分
总学时:50 总学分:3 实验学时:48
二、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实验是面向化工、材料、药学院和理学院各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实验,是独立设课、并与物理化学理论课程内容相配套的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化学及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化学、化工过程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实验操作训练为主,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整个教学过程由理论知识课、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个教学层次组成。每学年在开始实验操作课之前,安排若干学时的理论课,讲解内容包括绪论、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实验误差分析、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实验报告及实验论文书写规则等,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开展的物理化学实验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第二阶段安排12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实际技能训练。实验内容包括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方面,包含了物理化学的重要实验方法和技术,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的实验,由此可使学生受到基本的训练;第三阶段为学生开设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综合程度的研究设计型实验,学生选做其中的若干个。通过这种多层次、全面系统的实验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锻炼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初步训练学生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化学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和作风。
三、实验目的和作用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基础知识讲座、基础实验和综合研究型实验三部分。通过完成基础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会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和技能,学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通过做实验和书写实验报告,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判断和选择实验条件、测量和处理实验数据、归纳与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归纳、综合、评价知识的能力。通过综合研究型实验,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研究结果、书写实验研究论文,可以受到较为全面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学生从事毕业论文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验具体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由理论知识课、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个环节组成。
(一)理论知识讲座
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实验考核内容、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为进入实验室做好准备。
(二)基础性实验
此阶段包括12个实验的操作训练,这是本实验课程的中心环节。要求做好: 1.预习
学生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明确本次实验中要测定的量、所用实验方法、使用的仪器、控制的条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写出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和基本原理,简单的实验步骤,原始数据记录表格。2.实验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首先核对实验仪器,熟悉仪器操作方法、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做好记录,包括预习报告和对实验的理解,不合格者不得进行实验。
指导教师讲解实验难点和注意事项,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实验现象有关的一些问题,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学生独立或按学号编组进行实验,注意实验中的独立操作和相互配合。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勤于动手, 敏锐观察, 细心操作, 开动脑筋, 分析钻研问题, 准确记录原始数据。实验结束后经教师检查并签名,实验及其原始记录才有效。
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必须忠实、准确,不能随意涂抹数据,数据记录要表格化,字迹要整齐、清楚,保持一个良好的记录习惯是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之一。3.书写实验报告
认真写出实验报告是本课程的基本训练。它将使学生在实验数据处理、作图、误差分析、问题归纳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实验报告的内容大致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室温、大气压、药品纯度、仪器精度等)、原始实验数据、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和讨论等。实验报告的讨论可以包括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对实验的改进意见、心得体会等。
实验结束的两周内完成实验报告,于下次实验时提交报告,其中必须附有教师签名的原始记录表。
(三)综合性实验
综合放实验又分为三种类型:
类型1:基础性综合实验。开设4个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综合程度的实验,学生选做其中的1个。该类型实验由教师给出实验题目和要求,学生选择实验题目后需要查找资料,研读文献,钻研有关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选择实验方法,提出实验方案,与指导教师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然后预约时间进行实验。
类型2:研究性综合实验。该类型实验均由教师的科研项目转化而来,目前开发有7个实验供学生选择,为实验兴趣浓厚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大有裨益。研究性改变了传统实验中固定实验步骤,照方抓药式的被动性,使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其次,实验引入了挫折—激励教学机制,允许多次失败,但要求最终一定要成功。
类型3:特色实验。实验内容由实际工业化生产转化而来,实验中大量使用大型仪器对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熟悉工业化生产过程与设备,以及大型仪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工程意识。这个过程大大缩短了教学实验与真实的科研过程和生产过程之间的距离。
综合实验室每天都对学生开放,学生只要有空,都可以预约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
五、报告与考核
学生在课下做好预习,写出预习报告,实验前指导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根据学生预习报告和回答问题情况给出预习成绩。实验进行中,教师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根据学生实验操作、遵守实验规则、实验纪律情况以及原始数据记录情况给出实验操作分。
实验结束后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并于下一次实验时提交,其中必须附有教师签名的原始记录表。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书写的完整性、数据处理的合理性、对实验的理解和体会等给出报告成绩,包含报告完整、字迹工整(30%)、图表规范(10%)、数据处理正确(40%)、结果正确(20%)。
期末的最后两次实验作为考核实验,考查学生独立从事实验研究的能力,给出考核成绩。
本实验课程的最后成绩:预习分20%+操作分30%+实验报告分40%+实验考核分10% 缺少实验或报告者须在实验教学结束前补做和补交,否则不予通过。成绩不合格者下学年重修。
综合实验不安排课内学时,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之前写出完整的预习报告,详细列出实验目的、依据的原理、实验步骤、数据表格。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小论文的形式提交。教师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实验水平、实验结果的创造性大小来评定实验成绩。
六、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基础实验:
恒温槽,乌式粘度计,凝固点测定装置,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饱和蒸气压测定装置,真空泵,平衡常数测定装置,量热计,秒表,蒸馏瓶,调压变压器,阿贝折射仪,超级恒温槽,电磁搅拌器,酸式滴定管,皂膜流量计,电导仪,铂电极,微量注射器,表面张力测定装置,数字压差测量仪,电泳仪(含电极),U型电泳管,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干电池,待测原电池,金属相图测定仪,保温电炉。基础性综合实验:
恒温槽,杜瓦瓶,磁力搅拌装置,数字温差仪,电加热器,稳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可变电阻器,秒表;
恒温槽,阿贝折射仪,比重管,密度计,精密电容测量仪,油浴超级恒温槽,电吹风,干燥器,电容池,25ml容量瓶;
比重管,比重瓶,密度计,乌氏粘度计,旋转粘度计,不同管径的毛细管,测高仪,平衡管(组装毛细管上升法测表面张力的装置),特制的带刻度的滴管,长玻璃套管(组装滴体积法测定表面张力的装置),压差测定仪,加压装置(或减压装置)(组装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的装置),磨砂漏斗; 表面张力测定装置,电导仪,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皿,润湿角测量仪,0.25ml注射器,载玻片,镊子,滤纸,秒表,电动搅拌装置,中号试管,大号试管,滴管,显微镜。
研究性综合实验和特色实验(只列出大型仪器部分):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4 5 1 1 1 1 1 1 红外光谱仪(A.F)AVATAR360 紫外-可见光谱仪 气相色谱仪 综合差热分析仪 微机差热天平X-射线衍射仪 Gc/Ms色谱质谱联用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高压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
TU-1901 CP-3800 ZRY-2P WCT-1 BDX3300 TRACEDSQ HP8453 HP1100 美国尼高力 5 13 13 10 34 58 11 24 19 10
北京普析 美国瓦里安
国别、厂家 出厂年份 2001 2000 2001 2001 1999 2001
上海精科天平北京光学仪器厂 北京大学仪器厂
Luniere Tech.Ltd 2002 美国惠普 美国惠普 美国安捷伦 美国伯乐
1999 1999 2001 1998 2000 1998 1998 2000
AGILENT1100 1 FTS3000MX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Solaar969MKIJ 1 原子吸收光谱仪 气相色谱仪 光谱仪 极谱仪
七、实验项目
17.5 美、英UNICAM 11.9 美国惠普 28 2
美国BIO-RAD 中国成都
HPGC-6890 FTS3000 TP-303 1 4 实验
实验实验实验每组实验者序号 项目内容提要
时数 要求 类型 人数 类别
名称
所在实验室 1.熟悉恒温槽的构造和恒温原理 2.调节恒温槽以实现恒恒温温 槽的3.测定恒温1 调节槽灵敏度数及粘据并绘制灵度测敏度曲线 定 4.学习粘度计的使用方法,利用相对法测定无水乙醇的粘度 1.学习凝固点测量技术和方法 凝固
点降2.利用凝固低法点降低法测测定定萘的摩尔摩尔质量
质量 3.绘制冷却曲线
4.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知识的理解 1.用静态法测定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液体2.加深对饱饱和和蒸气压、3 蒸气沸点等概念压的的理解 测定 3.用克-克方程计算液体的摩尔蒸发焓平衡1.用等压法常数测定压力的必做 验证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九实验室
必做 验证
大专生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九实验室
必做 验证
大专生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八实验室 4 必做 验证 1
本科生 大专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八实验室 的测技术和方法 定 2.测定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压力 3.计算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5.计算热力学函数变 1.测定不同组成的乙醇二组—正丙醇二组分系统气
大专生 分液液平衡时相完气、液相的全互折射率 溶系2.绘制折射统的率—浓度标沸点准曲线 —组3.计算气液成图
两相组成 4.绘制蒸馏曲线 1.标定量热计的热容 2.测定ZnO与HCl溶液反应中的温反应度变化 焓的3.用雷诺作测定 图法校正测量温度
4.计算ZnO与HCl反应的摩尔反应焓 1.通过皂膜过氧流量计测定化氢反应产生氧催化气的体积Vt分解 与时间的关系 2.改变
本科生
必做 验证
大专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实验室
本科生
必做 验证
大专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实验室 6 7 4 必做 验证 1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一实验室 KI(催化剂)浓度测定不同Vt对应的时间
3.改变H2O2(反应物)浓度测定不同Vt对应的时间
4.用作图法求取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及相应的半衰期 1.测定某温度下NaOH溶液的电导G0和CH3COONa溶液的电导G∞
乙酸2.测定8 乙酯NaOH溶液与皂化CH3COOC2H5反反应 应过程溶液电导Gt 3.用作图法求反应速率常数k及表观活化能Ea 1.测定蒸馏水的最大泡压
必做 验证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一实验室
用最大气9 2.测定不同浓度的正丁泡法醇水溶液的测定最大泡压 液体3.计算正丁的表醇水溶液的面张界面张力 力
4.计算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吸附必做 验证 1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二实验室 量 1.用化学凝聚法制备Fe(OH)3溶胶 2.用界面移动法测定和溶胶计算溶胶ζ的制电势 备、3.计算正丁电势醇水溶液的10 与电界面张力
解质4.测定电解聚沉质KCl、值的K2CrO4、测定 K3[Fe(CN)6]对Fe(OH)3 溶胶的聚沉值,并比较它们聚沉能力的大小 1.连接线路,进行“标准化”操作 2.用对消法测定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3.改变温度重复上述操原电作,求取电11 池热池电动势的力学 温度系数
4.计算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ΔrGm、ΔrHm和ΔrSm 5.计算难溶盐PbSO4的溶度积Ksp 二组1.测定不同12 分凝组成Pb-Sn聚系体系的冷却统相曲线
必做 验证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三实验室
必做 验证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三实验室 必做 验证 1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二实验室 图 2.由冷却曲线读取各体系的相变温度 3.绘制Pb-Sn凝聚系统相图 1.组装简单量热计系统 2.测定液体液体在一定温度恒压范围内的定13 热容压热容 的测3.求温度区定 间内液体的平均热容和某温度下的真热容 1.配制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环己烷溶液 2.测定溶液的密度、折结构射率、介电常数
选做 综合 3~4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四实验室 数据3.计算摩尔测定
极化度选做 综合 3~4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四实验室
和摩尔折射度及乙酸乙酯的永久偶极矩 实验室提供4~6种无色透明液体,物性通过物性测15 测定量实验将它实验 们区分开:
1.分析几种液体的特性,查找有
选做 研究 3~4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四实验室 关的物性数据
2.设计实验将几种液体区分开 3.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水在30℃、40℃、50℃、60℃的表面张力,并与文献值进行比较,讨论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4.设计实验,测定水与正己烷的液—液界面张力(可用滴体积法或双毛细管上升法)1.设计实验,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考察表面温度及无机活性盐添加剂对剂的CMC的影响 16 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2.研究表面活性剂对非水溶性物质的分散和增溶作用 3.测定水和不同浓度的C12H25SO4Na的水溶液在玻璃、石蜡上的润湿角,选做 研究 3~4 本科生 化学实验中心第十四实验室 作cosθ ~ c图,比较临界胶束浓度前后C12H25SO4Na水溶液的润湿特性 4.制备菜子油乳状液,鉴别乳状液的类型,考察氯化镁对乳状液的转型作用,选择合适的方法实现破乳化
研究性实验:
(1)防伪材料的合成及结构与光谱关系(40学时);(2)卟啉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表征(40学时);
(3)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合成以及在有机污染物净化中的应用(40学时);(4)固体超强酸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40学时);(5)水热合成法制备无机功能材料(40学时);(6)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40学时);(7)固相反应法合成无机非金属材料(40学时)。特色实验:
(1)模拟工业化生产氧化铁颜料;
(2)工业规模的“杂醇酯化生产有机溶剂”。
第三篇:物理化学实验大总结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
实验一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本实验方法是否用于测定溶液的蒸汽压,为什么?
我觉得不能用来测定溶液的蒸汽压,因为蒸汽中混有水蒸气,影响测量结果(不知道对不对)
实验的的改进:
采用蒸馏水代替异丙醇,因为异丙醇是有毒.有刺激性的气体。如果长期使用会对师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还会污染实验室的环境。用蒸馏水代替异丙醇后不仅降低了原料的成本,又保护了实验室的环境,对师生的身体健康也是有益的。
实验二 燃烧热的的测定
实验关键:点火成功、试样完全燃烧是实验成败关键,可以考虑以下几项措施:
①试样应进行磨细、烘干、干燥器恒重等前处理,潮湿样品不易燃烧且有误差。
压片紧实度:一般硬到表面有较细密的光洁度,棱角无粗粒,使能燃烧又不至于引起爆炸性燃烧残剩黑糊等状。
②点火丝与电极接触电阻要尽可能小,注意电极松动和铁丝碰杯短路
问题。
③充足氧(2MPa)并保证氧弹不漏氧,保证充分燃烧。燃烧不完全,还时常形成灰白相间如散棉絮状。
实验的的改进:
在此次实验中,通常将点火电流控制旋钮事先测试并固定在第十
个数据,这种处理方法长会出现电流过小或过大.点火的时间过短或
过长的现象,可将点火电流控制旋钮在点火之前至最小值,按下点火
键后,在将点火电流控制转钮匀速的向电流增加的方向旋转,并将点
火时间控制在5s以内,在点火指示点火结束后,终止点火。这样控
制点火电流,使燃烧丝有一个在小电流下预热.发亮的过程,同时也
使药品受到预热而易被点燃,在较高压力氧气存在的条件下,红热的燃烧丝立即被高温氧化,耐火度迅速提高,在较高电流作用下,燃烧
丝才会熔断,从而提高药品连同燃烧丝一起被烧掉的机会,提高点火
功率。
实验三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理论计算所得值与实验测得数值存在偏差的因素是什么?
1:首先要保证装置不能有一点点漏气,所以在玻璃装置的某些接口
处涂点凡士林。
2:要保证毛细管尖端的洁净与完好无损,但实际中总是会有点缺陷,如果将毛细管尖端换成是一次性的东西,然后再与毛细管相连,但这
样之后就可能不能保证整个毛细管的垂直,所以不知道可不可行。
3.本实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求毛细管与液面相切,但实际中可能
做不到;但伸入液面△h的话,测出来的又不是表面的张力,所以不
知道这个问题还不知道怎么解决。
实验四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1.WXG-4圆盘旋光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
1)先把预测溶液配好,并混合均匀;
2)把预测溶液盛入试管待测。但应注意试管两端螺旋不能旋得太紧
(一般以随手旋紧不漏水为止),以免护玻片产生应力而引起视场亮
度发生变化,影响测定准确度,并将两端残液揩拭干净;
3)接通电源,约点燃10min,待完全发出钠黄光后,才可观察使用;
4)检验度盘零度位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旋松度盘盖四只连接
螺钉、转动度盘壳进行校正
2.测定工作:
1)打开镜盖,把试管放入镜筒中测定,试管内不应有气泡,否则会
影响观察和测定;
2)调节视度螺旋至视场中三分视界清晰时止;
3)转动度盘手轮,至视场照度相一致时止;
4)从放大镜中读出度盘所旋转的角度;
2.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中为什么可以用粗天平称取反应物
蔗糖的用量 ?
答:因为蔗糖水解为一级反应,反应物起始浓度不影响反应速度常数,还有实验中用到的蔗糖是普通的食用蔗糖,品质较差,里面混有比较
多的杂质,纯度不是很高。所以,用粗天平称取蔗糖用量。因为即使
用精密度很高的天平称蔗糖也没有太大意义。
实验心得:通过这四个物理化学实验使我掌握了物理化学实验的的基本方法和技
能,根据所学的内容设计实验,正确的选择和使用仪器。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计算
机软件进行数据模拟.数据分析等(学会了originr软件求斜率,excel绘图等),培养了我们正确的观察现象,记录数据以及分析式样的结果能力,还培养我们严
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物理化学的实验加深和巩固了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我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至尊敬的方老师:当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您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把
前几届学生的成绩都写在黑板上了,还分析了成绩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方老师在教学方面的严谨。经历了这半年的相处,感觉方老师是个非常严谨的人,尤其是
在时间方面。从高中到大学,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向您方老师半双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我们都感觉挺好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的学习热情,但我感觉英
语有点少。希望方老师在以后的教学方面能多一点英语。方老师在讲课方面有自
己的独特的方法,因材施教,还有老师提问的方式也非常新颖,经常能够提问到
同学知识上的盲区,而且涉及知识面特别广,能让同学了解到许多课本之外的东
西,但讲课的语速有点快,希望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把语速放慢些。
我是一个贪玩的学生,在开学之初对于物理化学这门学科没有足够的认识,上课也没有完全投入,课堂笔记也不是非常细致,由于个人原因曾缺席两节课,经过二个月的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在知识方面有较多的漏洞,这是才意识到物理化学的重要性,我心里非常着急,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把落下的知识补回来。这时老师上课提问的教学方式对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几次的提问后我渐渐的开始弥补以前落下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向其他同学请教不会的知识并且和他们一起讨论研究。在最后的期末复习中,方老师还精心整理出非常细致的框架,对于我们复习给与了极大的帮助。最后的最后方老师还给我们一些人生经验。经过这一学期的接触,发现方老师是个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人,在知识上一丝不苟,治学严谨,对学生严格但并不严厉,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细致而富有幽默感。最后说声:谢谢您方老师。
第四篇:物理化学实验总结
就物理化学实验这门课来说,它是一门非常有意思,严谨,科学的实验。通过实验课,我更直观具体的了解学习到物质本身与物质间的有关物理和化学反应及实验现象,学会了写实验报告,学会了列数据表、画数据图等实验的基本技能。
因为每周的实验都不一样,各个装置仪器也不一样,因此每次试验都充满着新奇与挑战。就觉得做实验像一种游戏,充满了乐趣。自己和别人搭档,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收获喜悦与成就。而且在实验当中,我们充分享受过程,但绝不耽搁,几乎所有实验操作都是最先完成的。而我们组合理分工,默契配合,很快就记录完了数据,并且做出的曲线还很理想,那种又快又好的感觉真是特别让人觉得自豪。当然我们也有出问题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实验中,我们因为预习不全面,搞错了两个实验中加试剂的顺序,以致不停出现不该有的沉淀,导致我们重新做了好几次,最后折腾了半天才完成实验。所以对于实验来说,预习是最关键的第一步,没有很好的预习,就不会有顺利的实验,也不会有精确的数据,更不会有完美的图表,合理的结果。很多同学在抱怨物理化学实验要写两份报告,但我觉得这是不能缺少的。一步出错,步步皆错。所以写预习报告是必不可少,也是不能马虎的。
物化实验已经结束了,在这半学期的物化实验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在这里我就举几个实验的例子来总结一下。
实验一 燃烧热的的测定
实验关键:点火成功、试样完全燃烧是实验成败关键,可以考虑以下几项措施: ①试样应进行磨细、烘干、干燥器恒重等前处理,潮湿样品不易燃烧且有误差。压片紧实度:一般硬到表面有较细密的光洁度,棱角无粗粒,使能燃烧又不至于引起爆炸性燃烧残剩黑糊等状。
②点火丝与电极接触电阻要尽可能小,注意电极松动和铁丝碰杯短路问题。
③充足氧(2MPa)并保证氧弹不漏氧,保证充分燃烧。燃烧不完全,还时常形成灰白相间如散棉絮状。
实验的的改进: 在此次实验中,通常将点火电流控制旋钮事先测试并固定在第十个数据,这种处理方法长会出现电流过小或过大.点火的时间过短或过长的现象,可将点火电流控制旋钮在点火之前至最小值,按下点火键后,在将点火电流控制转钮匀速的向电流增加的方向旋转,并将点火时间控制在5s以内,在点火指示点火结束后,终止点火。这样控制点火电流,使燃烧丝有一个在小电流下预热.发亮的过程,同时也使药品受到预热而易被点燃,在较高压力氧气
存在的条件下,红热的燃烧丝立即被高温氧化,耐火度迅速提高,在较高电流作用下,燃烧丝才会熔断,从而提高药品连同燃烧丝一起被烧掉的机会,提高点火功率。
实验二 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本实验方法是否用于测定溶液的蒸汽压,为什么?
我觉得不能用来测定溶液的蒸汽压,因为蒸汽中混有水蒸气,影响测量结果。实验的的改进: 采用蒸馏水代替异丙醇,因为异丙醇是有毒.有刺激性的气体。如果长期使用会对师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还会污染实验室的环境。用蒸馏水代替异丙醇后不仅降低了原料的成本,又保护了实验室的环境,对师生的身体健康也是有益的。
实验三 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 本实验要注意以下几点:
1.沸点仪中没有装入溶液之前绝对不能通电加热,如果没有溶液,通电加热丝后沸点仪会炸裂。
2.一定要在停止通电加热之后,方可取样进行分析。
3.沸点仪中蒸气的分馏作用会影响气相的平衡组成,使得气相样品的组成与气液平衡时气相的组成产生偏差,因此要减少气相的分馏作用。本实验所用的沸点仪是将平衡的蒸气冷凝在小球(2)内(见图3),在容器中的溶液不会溅入小球(2)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小球(2)与原溶液的距离,以达到减少气相的分馏作用。
4.使用阿贝折光仪时,棱镜上不能触及硬物(滴管),每次加样前,必须先将折光仪的棱镜面洗净,可用数滴挥发性溶剂(如丙酮)淋洗,再用擦镜纸轻轻吸去残留在镜面上的溶剂。在使用完毕后,也必须将阿贝折光率的镜面处理干净。
实验四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数据。凝固点降低法是一种简单而比较准确的测定摩尔质量的方法。凝固点降低法在实际应用和对溶液的理论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稀溶液的依数性之一为凝固点下降,溶液的凝固点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对理想溶液来说,凝固点的下降与溶质的摩尔浓度成正比。
实验五 液相反应平衡常数
本实验测定电解质(甲基红)的电离常数,是根据甲基红在电离前后具有不同颜色和对单色光的吸收特性,借助于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测定其电离常数,甲基红在溶液中的电离可表示为:
则其电离平衡常数K表示为:
或
(1)由(1)式可知测定甲基红溶液的pH值,再根据分光光度法(多组分测定方法),可测得[MR]和[HMR]值,即可求得pK值。
实验六 电极的制备和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半电池”所组成,而每一个半电池中有一个电极和相应的电解质溶液,由半电池可组成不同的原电池。在电池放电反应中,正极起还原反应,负极起氧化反应,电池反应是电他中两个电极反应的总和,其电动势为组成该电池的两个半电池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
电池的书写习惯是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符号“│”表示两相界面,“‖”表示盐桥,盐桥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和消除两相之间的接界电势。
实验七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
本实验测定的是数均摩尔质量,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温度、高聚物本身的粘度影响都很大,不适合测定分子量分布很大的聚合物,分子量太小或太大都不行,测定的 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还需要找到一个已知分子量的物质同时测定。粘度太小会测不准(流出时间太小)。实验八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1、实验中不必扣除水的电导。因为经测定,实验所使用的去离子水的电导与待测溶液的电导相差几个数量级,因此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2、溶液配制时的问题:溶液时由大浓度向小浓度一瓶一瓶稀释过来的。一旦某一瓶配制出现偏差,则将影响到后面的几瓶,因此在溶液配制的时候要及其小心,我认为这也是影响实验准确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浓度较小时,信号不明显,即某个电阻改变一个大阻值,其示波器的变化不大,可能会导致大的偏差。
实验九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理论计算所得值与实验测得数值存在偏差的因素是: 1:首先要保证装置不能有一点点漏气,所以在玻璃装置的某些接口处涂点凡士林。2:要保证毛细管尖端的洁净与完好无损,但实际中总是会有点缺陷,如果将毛细管尖端换成是一次性的东西,然后再与毛细管相连,但这样之后就可能不能保证整个毛细管的垂直,所以不知道可不可行。
3.本实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求毛细管与液面相切,但实际中可能做不到;但伸入液面△h的话,测出来的又不是表面的张力,所以不知道这个问题还不知道怎么解决。
实验十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1)把预测溶液盛入试管待测。但应注意试管两端螺旋不能旋得太紧(一般以随手旋紧不漏水为止),以免护玻片产生应力而引起视场亮度发生变化,影响测定准确度,并将两端残液揩拭干净;
2)接通电源,约点燃10min,待完全发出钠黄光后,才可观察使用;)
3)打开镜盖,把试管放入镜筒中测定,试管内不应有气泡,否则会影响观察和测定;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中可以用粗天平称取反应物蔗糖的用量是因为蔗糖水解为一级反应,反应物起始浓度不影响反应速度常数,还有实验中用到的蔗糖是普通的食用蔗糖,品质较差,里面混有比较多的杂质,纯度不是很高。所以,用粗天平称取蔗糖用量。因为即使用精密度很高的天平称蔗糖也没有太大意义。
试验十一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本实验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对实验造成的影响较大,具体的影响因素有:温度的波动,样品混合均匀与否,计时点晚于反应开始点,还有乙酸乙酯放置时间过久自行分解和挥发。这些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实验要精确控制。
实验十二 丙酮转化 本实验因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对反应速度有一定的影响,本实验在开始测定透光率后未考虑温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如选择较大的比色皿和在不太低的气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在数分钟之内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如条件允许,可选择带有恒温夹套的分光光度计,并与超级恒温槽相连,保持反应温度。
2.当碘浓度较高时,丙酮可能会发生多元取代反应。因此,应记录反应开始一段时间的反应速率,以减小实验误差。
3.向溶液中加入丙酮后,反应就开始进行。如果从加入丙酮到开始读数之间的延迟时间较长,可能无法读到足够的数据,甚至会发生开始读数时透光率已超过80%的情况,当酸浓度或丙酮浓度较大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实验失败,在加入丙酮前应将分光光度计零点调好,加入丙酮后应尽快操作,至少在两分钟之内应读出第一组数据。
实验十三 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某些体系在析出固体时,会出现“过冷”现象,即温度到达凝固点时不发生结晶,当温度到达凝固点以下几度时才出现结晶,出现结晶后,体系的温度又回到凝固点。在绘制步冷曲线时,会出现一个下凹。在确定凝固点温度时,应以折线或平台作趋势线,获得较为合理的凝固点
实验十四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本实验的原理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即通电于电解质溶液,在溶液中则发生离子迁移现象,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正、负离子共同承担导电任务,致使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由于正负离子移动的速率不同,因此它们对任务分担的百分数也不同,某一种离子迁移的电量与通过溶液总电量之比称为该离子的迁移数。注意:如果中间区的溶液浓度变化较大,则实验应该重做。
实验心得:
通过这个学期的大学物化实验,我体会颇深.首先,我通过做实验了解了许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了基本物化量的测量分析方法,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其次,我已经学会了独立作实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我也深深感受到做实验要具备科学的态度,认真态度和创造性的思维.在老师的耐心讲解及细心指导下,通过本学期的物理化学实验,实验技能有显著提高,接触并掌握了很多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了将课堂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验中去,并可以自己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活学活用。下面
我就谈一下我在做实验时的一些技巧与方法.首先,做实验要用科学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实验,认真提前预习,做好实验预习报告;第二,上课时认真听老师做预习指导和讲解,把老师特别提醒会出错的地方写下来,做实验时切勿出错;第三,做实验时按步骤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太心急.并且一些小节之处要特别小心,若不会,可以跟其他同学一起探讨一下,把问题解决.第四,实验后数据处理一定要独立完成,莫抄其他同学的,否则,做实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也就不会有什么收获.在实验中,我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在做数据处理时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例如:数据处理画图时,也要用软件画图,这也要求懂得excel软件的插入图表命令。还有动手这次实验,使物理化学这门课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刻了我对这门课的认识,巩固了我的理论知识。
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每一个理工科大学生不一定动手操作技能水平会很高,甚至有的大学生还很低。可是通过此次物化实验,经过三位名师(韩斌、李涛和姚明明)的指导,我了解并学会了很多东西。是我认识到物理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分支,是与物理化学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基础实验课程。物理化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手段了解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规律之间的关系,熟悉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方法,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增强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通过做物化实验,我清楚的认识到,做事要严谨,做人应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这样,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才能踏踏实实,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通过做物化实验,我感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物理化学实验最后所得的结果往往不是直接测量的到的,而是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一系列理论公式,再由直接测量到的物理量运算而得到的。因此,要求我们在实验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断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2)自学能力的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是为大学二、三年级开设的一门独立课程,因此有条件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自学教材和实验仪器说明书的能力和习惯,整理、归纳、综合和评价知识的能力,查找文献资料以及使用多种工具书和手册获取所需的新知识的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科研实践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物理化学实验加强了这方面的初步训练,包括包括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实验研究方法的比较,实验要求方面的选择,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和处理,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实验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研究报告的书写等基本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为毕业论文和科研实践打下基础。
总之,这次物化实验对我影响很大,使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丰富了我自身的经历,开阔了眼界,加深了我对物理化学实验的认识,终将受益一生。
第五篇:物理化学实验总结
2011年物理化学实验总结
尊敬的老师:
本学期我们对物理化学实验进行了学习。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它在数学、物理学及化学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化学的理论,为我们专业以后专业课程学习、知识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全面、更直接的基础。
通过一学期对物理化学实验的接触,让我从中收获很多,但是从中我也看到了部分的不足之处:
一、大家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主要是强
调理论教学、只是把实验教学视为辅助手段,很多同学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导致随后做实验时部分同学甚至就不去实验室。
二、课程内容优势比较被动,现行的物理化学实验内容验
证性试验比较多,应用型的相对来说比较少,在这个过程中,无形中挫伤了我们的积极性,同时,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内容上编写得非常详细,实验原理、试剂、仪器安装、实验步骤等多以“菜单式”列出,我们做实验室只管“照方抓药”。
三、实验仪器不是特别齐全,这无形中也影响到做实验时的心情,对实验的进行造成的误差的程度会明显加大。
四、凡是有始有终,做实验也一样,实验报告测交上去以
后老师认真批改,但每次试验后会有部分思考题,部分同学经常性不写,这些问题在做实验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老师以后监督好。
但是,在做试验过程中,老师的细心讲解令我钦佩,这是最重要的,希望老师在随后的实验课中尽量提前先给大家讲解一下实验的原理,过程中主要注意哪方面,还有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实验,可以让实验做得更精确。
老师,其实我就是上面所说的部分人中的一个,我会在随后的实验课中积极改正,端正态度。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