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时间:2019-05-11 23:0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美术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美术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第一篇:浅谈美术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2011年河南省中小学美术教师论文】

浅谈美术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洛阳市新安县实验初中

李海峰

邮箱

shizushanke@163.com

电话

*** 【内容摘要】:美术课教学要重视欣赏课,在欣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注意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学科观念,走出狭隘的美术学科误区;结合实际情况,上 好实践课,要让学生从动手实际中得到感悟,强化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欣赏课

发展智能

陶冶情操 【正文】:

在一些教师和学生的眼中,美术课是辅科,学不学无所谓。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美术课应该上,且应该上好。学校的美育工作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在各学科教学中都有所体现和渗透,而美术课教学是美育的主力军,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课教学,我们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与评价能力,同时,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审美品位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才能。

下面简要谈谈我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重视欣赏课,在欣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初中阶段正是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正是优秀的艺术家们精神的物化,因此,引导学生去认识、欣赏这些美术作品,正是学习艺术家优秀品质的绝好机会。欣赏中外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敬业精神和勇于革新的优秀品质,在欣赏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崇高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如欣赏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树立保护古代文物的意识;欣赏近代的一些美术作品,如蒋兆和的《流民图》,可以教育学生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不懈奋斗;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私胸怀。还有欣赏外国的作品,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生活,反对侵略反对暴力的国际主义精神„„

总之,欣赏课教学是普通中学美术课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美术课欣

赏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通过进行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增长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光辉成就方面的知识,实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与审美能力提高的目的。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一年级欣赏中国优秀美术作品;初中二年级欣赏外国优秀美术作品;初中三年级欣赏中国民间艺术、书法、篆刻作品,欣赏中国建筑艺术和现代环境艺术。可见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知识容量之大,知识结构之复杂。我国历代美术作品,上至一万年前原始社会的阴山岩画,5000年前红山文化泥塑女神头像,3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彩陶器,始于公元前2100年以来的奴隶制社会的青铜器;中至2400多年来封建社会历代的许多帛画、壁画、卷轴画、石刻、泥塑、陶瓷等工艺品和各种建筑;直至 现代的各种美术作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和园林建筑,构成了我国历史悠久的光辉灿烂的艺术宝库。外国历代美术作品,上至二万年前西班牙的洞窟壁画,4600年前埃及的金字塔,2500年前希腊的神庙建筑、神像与运动员像的雕刻;中至1500多年来中世纪的基督教建筑、佛教壁画建筑艺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西欧其他国家的绘画、雕塑,公元17世纪以来欧洲的荷兰、比利时、法国、西班牙、英国、瑞典、俄国等国的油画、水彩画等,日本的浮世绘以及伊斯兰教的建筑等;直至现代外国写实与抽象的各种风格、流派的美术作品和外国的现代环境艺术,同中国历代美术作品共同构成了人类辉煌的艺术宝库。美术欣赏课能帮助学生打开这辉煌宝库的大门,通过对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使学生直观地认识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及其辉煌的成就,并能帮助他们增长与此相关的历史、政治、地理、文学、美学、宗教、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2、通过美术欣赏,在发展智能的同时,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实现陶冶情操的目的。

美术欣赏是感觉与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因此,美术作品对欣赏者的教育作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思想、情感陶冶的过程。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都是美术家对美的认识和探求的结晶,正如鲁迅所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熟练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喜欢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所以,在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得到培养,传统美德和优秀的民族艺术传统得到传承,这其中欣赏课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通过美术欣赏课教学,帮助学生融会贯通,达到与其他各学科的知识融合。

美术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都表现了艺术与其它领域知识的融合。例如人美版八年级教材中提到的汉代长信宫灯,它的设计十分合理、精巧,灯罩可以开合,灯盘可以转动,灯的各部位可以拆卸;宫女的头部和右臂可以拆卸,侧举右臂和下垂的衣袖中空,燃烧的烟尘可以导入宫女的体腔,容纳于宫女器身中,使室内保持清洁。可以说,这是一件造型优美、设计科学的艺术珍品。再如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建筑,就是集中了建筑科学、力学设计、美术造型、科学施工和数学知识等各个领域的智慧,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此外,许多美术大师同时又是其它领域的天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物达芬奇,对各种知识无不研究,对各种艺术无不擅长。他是画家、雕塑家、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他于各门领域并不只是泛泛涉猎,而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还有米开朗基罗,他不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画家,还是雕刻家、建筑师。因此,好的欣赏课教学,不但可以向学生展开一幅幅优美的艺术画卷,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各个领域的知识。

二、注意依托本地实际,大胆研发乡土教材,拓宽学生艺术视野,走出狭隘的美术学科误区。

教师除了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有效资源,充分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引领学生把审美的视线从课本拓宽到课本以外,从而真正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我们身边往往都有许多美的因素,它们贴近生活,时代性强,活泼新颖,引人入胜,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很好的素材。例如我们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丰富的可供我们选取的美育素材,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洛阳牡丹„„就连其周边的小县城,也都有着肥沃的艺术土壤。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和学生的兴趣,灵活的加以运用,编写出更加生动丰富的乡土教材,这样既锻炼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帮助教师从习惯的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同时又为我们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审美眼光,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学科观念,使学生明白美术不仅仅包括教材中展现的绘画,它还包括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环境艺术等等,凡是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享受的,都是美术,我们身边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的美术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大美术的观念和意识。

三、,根据实际情况,上好践课,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得到体验和感悟。

实际课也是中学美术课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初中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确定出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实践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美、研究美、创造美。教师要善于捕捉兴奋点,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艺术的审美

情感。实践课的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和形式,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从而热爱生活,并学会用健康、愉悦、自由、负责、智慧而富有创意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在美术实践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到以“美”为着眼点,以“乐” 为突破口, 善于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敏锐地捕捉他们的兴奋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他们在“乐”中感悟“美”、在“乐”中思考“美”,从而激发以美育心的热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为了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我先让学生讨论:为了美好我们的校园,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意识到,校园的大门内可以竖起一尊雕塑,于是水到渠成的引导学生用纸雕塑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创意,这样,既激起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同时又使学生觉得为学校设计雕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的学习环境又这么熟悉,设计起来也不觉得难度太大,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在不断繁荣,全社会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已被日益重视起来,广大一线美术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和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创新精神、实际能力结合起来,把美的教育与求真、求善的行为结合起来,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核,让我们的美育工作发挥它更加夺目的现实意义。相信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的不断努力下,中小学美术教育会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初中美术教师之友》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用书》

第二篇:实践中感悟新课程教学1

在实践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

——教学工作总结

路 绳 彬

2005—2006学年上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下面我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

我本学期教的是初二生物新教材。新教材内容改变了过去那种“繁、难、偏、旧”和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同时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教材的编写富有童心、童趣,内容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面对这样的教材,结合自己新课程理念学习的经验,我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进行着教学。与过去的教学相比,本学期的教学发生了几方面的转变。

一、教师的观念变了

观念是改革的先导。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从先进的观念生发出来的。通过新课程的学习、培训和实践和反思,我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1、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

怎样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是把学生的教育看成是有理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教育。为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心中装者学生,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例如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我都做到十分中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象韩强、任建波等同学就是在一次的好成绩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对学习生物产生了兴趣和动力。并一直保持了稳定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培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例如在“种子结构”一节课的学习中,我放手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实物自主学习种子的结构,并让学生亲自用实验验证玉米种子的胚乳中贮存了淀粉。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的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在不假思索的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为此作为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去。我作为新教材的初次实践者,能够在不断的钻研教材的同时,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在教学的同时开展研究,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另外我能够经常和其他的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同时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在不断的学习、教学和反思的过程中促进了自己专业的成长。本学期利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怎样上好生物演示实验》这一论文,并能够将实践的经验以书面的形式通过课题的形式反应出来。

二、学生明显的变了

对学生来说,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强制时,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力。如果学习来自内在的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欢乐的、愉悦的活动。面对生活化且富有情趣的教材内容,学生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读中学、在思考中学、在合作中学。这样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更好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为乐学、愿学者。

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判断课改成败得失的一条根本的标准。为此我从几方面侧重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利用书本的主题,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各种各样资料。学习不再局限于一本书,而是拓展延伸到现实生活、科技领域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度。学生学会了剪报贴画,搜集各种资料,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在资料收集之后,提倡合作学习、交流、研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提高了。由于在教学中我注重设置疑问,也促进了学生质疑水平的提高。有时学生的提问我一时也回答不出来,还需课后查资料或问其他的教师。生物课是一门实验课。每一个实验我都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实

验能力提高了。

由于新教材的教学是一种尝试。为此我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教学中过于强调探究的过程,是否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如何评价新教材的学习效果?如何使新教材的学习过程和新教材的评价想吻合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解决。

第三篇:从一体化教学实践中感悟师德

从一体化教学实践中感悟师德

时念科

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进行一体化教学已有一年的时间了,刚开始,什么是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如何实施?一体化是什么和什么的一体化等等问题,对于我这个具有多年教学经历的老教师来说,液不是十分明白。其间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查找有关的资料,到开展一体化教学较早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实地考察。其实,期望值最高的还是网络,在网络里翻箱倒柜折腾一番,最终还是云里雾里,不得真经。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与摸索。所谓一体化教学,其实就是和实际生产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教学,就是把整个教学活动分解融合到生产实际中去,在生产的过程中学习解决疑难问题,将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产中去,指导实际的生产活动,在生产中学习,在学习中生产,边学习边生产,直至完成生产任务,同时完成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学任务。

这其实就是一种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使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再是没有目标的、单纯的、枯燥的课堂教学,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就是要解决生产过程中不懂的理论知识和不会的技能,学会马上就可以应用,使生产得以继续。总归就是要生产某一具体实物,在生产的过程中逢山开路,遇水塔桥,一切的目标就是使生产任务最终完成。这和“世赛”的思想是一致的,“世赛”就是考核一体化教学成果,参与“世赛”的教学一定是一体化教学。江、浙、广等南方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开展的比较好,所以“世赛”成果液比较好。

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很高的条件,不是任意一个学校都可以开展的。首先,学校的机构设置必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学校不应再设置理论教学机构和实训教学机构,这是机电一体化教学得以实施的基础;第二必须要有校企合作,有校企合作,才能有典型性生产任务,有典型性生产任务,才能进行一体化教学,这是一体化教学的先决条件。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师资队伍要能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只有过硬的师资队伍,整个教学的过程才能有效实施,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具备的条件,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第四,是硬件设施投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除此之外,就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很重要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当然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多其他的外部条件,涉及到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校园文化、领导作风等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就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能否培养好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崇高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

第一,教师要做到爱学生,不是只在口头上,一定要真正落实到和学生相处的每一时刻。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

第二,俗话说:“教育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因此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每一位教师都应遵循的原则。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受益匪浅;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这种春蚕吐丝,蜡炬成灰的奉献精神,不正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们的周围或许会听到这样的事情,某位老师政治观念不强,课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学生反映某些教师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等等。虽然说这可能不是普遍现象,但同样也应唤起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忧患意识。我们说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教师们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说,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

尊敬的各位老师,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以良好的师德擎起教育的蓝天!

2021年12月

第四篇:教学实践中反思成长感悟随笔

炎热的夏季我来到了向阳幼儿园,和我搭班的是我师范的同学加现在的师傅黄琳柳老师。从此我们和小2班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环境布置。在黄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用自己的手来创设环境,做的只是简单的画画剪剪。但在真正上墙面时,才发觉原来每一个小制作都有一席之地。而且环境的布局和思路也有很大的学问。整体的颜色也需在纷繁中有主线,整个教室的环境既要显得大方得体,又能经得起细看推敲。就拿墙角那棵树来看吧:在转角处显出立体感。用捷士贴做树叶,粘贴时又不是全部贴上,做出立体的形状时才贴上。犹如真的树叶在树枝上摇曳。再把主题的名字挂在树前的小网中。原来在制做之初,已经深思熟虑,将主题的影子映入其中,而不是盲目的装饰。

接下来的九月是辛苦而又香甜的。在每天早上入园的时间时,孩子们大多都有不同时间的哭闹。还有几个幼儿特别吵闹利害有时还会逃出教室…….下午午睡更是难熬,有的幼儿在家本来就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是边哭边睡把别的小朋友都吵醒了。陌生的环境和忧虑的心情使孩子们变得更敏感。这时只见黄老师蹲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头,哄着幼儿入睡。孩子紧张的情绪被缓解了。渐渐的安定下来,渐渐入睡了………这让我懂得了爱,我们用父母般爱给孩子,孩子会回应我们的。

在以后的日子中,每天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黄老师的课总是能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动起来,还时常表现出很开兴的样子。这是为仕么呢?在认真听课和自己上课对比反思后,我发现原来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特别熹欢游戏和用动作来表达学习。于是在教学活动中用游戏贯穿活动,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不断互动……于是一首首儿歌,一首首歌曲,一个个律动,孩子们和我一起学习着,互动着………

以后的路还很长,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反思中,我想我一定会有更多更精采的感悟!

第五篇: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感悟新课程理念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感悟新课程理念

美术新课标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几次多方面的探索实验,能较好地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

一、面向全体,轻松快乐学习。

《美术新课标》中提到:“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我也特别坚信每个学生都应该是美术课上的优等生。所以遵循这一理念充分发挥美术课特有的教学魅力,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能力水平,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快乐的学习。

例如在执教《星光灿烂》一课时,整个课堂始终关注全体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细小的地方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创作。为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本课在设计时降低了难度,基本的四角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难度小,有利于大部分学生完成;而其它四角星的制作方法,难度较大,作为解决本课学习的难点,通过识图认识及教师示范,使学生尝试制作。这样既面向了全体又照顾了个体。使学习具有挑战性的同时,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进步,都有成功的体验。让全体学生都在自主、平等的氛围下参与活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几年来的美术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就得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有了兴趣,孩子就会积极地参与活动,变魔术、做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等活动都是学生所喜欢的形式。通过生动丰富的教学手段,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例如在执教三年级下册《彩墨游戏》一课时,我和学生通过做游戏方式展开教学,请学生说出随意一种形状,只要老师添上几笔,就能画出一种形象。学生被这句“考老师”的言语所激励,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都想以自己的绝招来难倒老师。于是纷纷举手说各种形状,但都被我一一添上了,使这些图形巧妙地变成了“方形的汽车”、“圆形的荷叶”、“窄长的鱼”、“三角的 西瓜”等等。学生感到非常有趣,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宽松和谐,他们的兴趣被激发了,并学会了抓住形象特征来作画的方法。学生对这种“游戏”类的课程较感兴趣,多数人的作品创作随意,无拘无束,在练习笔墨的同时,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融入作品之中。

我想只有采取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美术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通过自身的探索来获得新知,那么这样的知识一定是终身难忘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自主探索的教学策略,通过创设富有探索性、趣味性的情景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中。

《星光灿烂》教学设计第二环节——探究方法:

1、出示两张作品图片,对比发现。师:这两个星星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一个平面,一个立体。

小结:纸浮雕是在平面的纸上用一些方法创造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设计意图:对比平面星星和立体星星,感受平面和立体之间的不同效果,初识纸浮雕。

2、思考交流。

师:如何使平整的纸产生立体感,产生浮雕效果?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成形方法:折叠。

3、尝试折叠方法。

(1)师:你能折出图中这些线来吗?时间一分钟 学生尝试后反馈。请一位折出来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指导简单方法并板书:第一步:折叠痕迹。(2)师:怎样变成立体星星呢?出示课件。学生回答后总结:红色线——凸折线

蓝色线——凹折线

学生根据指示线整理。板书:第二步:整理凹凸。

4、欣赏变星。

小组讨论:这些四角形分别对应那一个图示?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选择其中一个变星示范。

通过观察范作,找出形成立体感的原因,有的折线向上凸起,有的折线向下凹,让学生认识折叠是制作纸浮雕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接着让学生熟练认出书中各种图示线条代表的意义,探究出“米”字形折叠纸星的成形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找出小训练中的四个星星变式及其各自的制作图示,掌握其他不同形式的制作方法。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和领悟折叠纸浮雕的成形原理,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模仿上,鼓励学生制作出有所变化的浮雕纸星。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营造了一个民主、轻松、活泼、愉悦的氛围,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能自学自悟,学会学习,学习创新。发展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着眼于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在本课学习方法创新过程中,一改教师泛泛的讲解和演示,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导他们寻找解决和优化的方法。通过此类型的主题课程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发展。给学生交流探究的机会,使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大、思维更活跃。同时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共同完成的练习方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总之,新课标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我们要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深挖教材,大胆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实践,不断的去发现教材中贴近生活的一面,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是学生最喜欢的,才能使美术教学更加散发出“美”的光芒。

下载浅谈美术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美术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阅读中体验 实践中感悟-教学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使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从不同的人物身上受到启迪。 2.学习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教学实践中

    在教学实践中,举例您如何的运用初中“体操—技巧”教法、学法的案例体操技巧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锻炼身体且必须经常练习的体育活动,体操技巧教学却是枯燥......

    美术课改感悟[共5篇]

    美术课改感悟绥芬河市第二中学 王楠回顾从事美术教学生涯的这几年,无论在教材的探究,教学方法的尝试,课堂纪律的把握,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上都深有体会。在大力提倡素质教......

    一节美术课的总结感悟

    一节美术课的总结感悟郭晓燕周一的第三节课,是五年级的美术课,主要是检查周末的作业《台历、挂历的设计》,可效果不是很好,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制作,我就在反思:学生不是挺喜欢手工吗......

    美术课教学反思

    美术课教学反思 ——美术课上的自主学习音美组张通环 美术知识种类繁多,如果想全面的了解这些美术知识并不是仅靠教师在课上传授就可以的,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学的......

    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又放假了,回顾这个学期的工作,八个字:尝试、挑战、充实、圆满。尝试:网路、美术、动漫、教学、活动。没有想过取得什么样的奖励只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动漫验收,领导满意,这些虽......

    美术课教学反思

    美术课教学反思 美术课教学反思1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

    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

    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15篇 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1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已至尾声,回顾本学期本人所从事的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虽欢笑与知识同在,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