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波洛克《会聚:第十号》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波洛克《会聚:第十号》
(一)、活动目标:
1、大胆地表达对波洛克作品的认识和感受,感受画面中运用的颜色和线迹;
2、学习以波洛克式的作画方式自由、大胆地创作,体验创作过程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波洛克作品若干,波洛克作画过程的照片,课件,音乐;各种作画工具与材料:画布,水粉笔,刷子,皮球,瓶子,各种树叶,喷雾器,小石头,珠子,轮胎,花片,沙子,豆子等;袖套,围裙。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歌表演:《粉刷匠》,简要介绍波洛克的故事;
2、欣赏《会聚:第10号》
(1)整体感受,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对画面的感觉;师:“你在画上好像看到了什么?”“你好像听到了什么”?“你心中有什么感觉?”
(2)引导幼儿从颜色、线迹等方面来欣赏,师:“你在画上看到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中哪些是先画上去的?哪些是后来才画上去的?”
“你在画上找到了哪些线条?猜一猜画家是怎样把这些线条画上去的。”
(3)、播放波洛克作画过程的影片,结合实物演示(滴流、甩动、泼洒)介绍波洛克作画方式。
3、欣赏《会聚:第10号》,《茶杯》,《NO5。1948》,小结:这些画看起来很乱,但却觉得很和谐,很有意思、很美,《会聚》意思是各种颜色的聚会。
4、幼儿自选材料作画
要求:(1)挑选自己需要的工具来创作。先想一想,选什么样的工具,要怎么用;(2)要节约纸张和颜料,小心别打搅别的小朋友作画。(3)注意看自己的作品,如果觉得已经很美了就要停止作画;
5、延伸活动:交流展示幼儿作品。观看现场作画的录像,幼儿间互相交流。
师:你是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怎么作画的,你觉得哪一幅画最有意思?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波洛克》
中班教案《小小波洛克》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线条、色彩的情感性,尝试用线条、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欣赏波洛克的作品,感受自由奔放、无定形的抽象画风格,尝试使用乡土资源狗尾巴草以波洛克式的作画方式与同伴合作大胆创作,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小小波洛克》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欣赏波洛克的作品,感受自由奔放、无定形的抽象画风格。
2.初步了解线条、色彩的情感性,尝试用线条、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3.尝试使用乡土资源狗尾巴草以波洛克式的作画方式与同伴合作大胆创作。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波洛克作品课件
2.大纸、颜料、狗尾巴草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1.今天徐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一起听听跳跳,你在听音乐的时候除了可以跳舞,还可以干什么呢?
2.有一个人很能干,他能边听音乐边画画,他就是美国的一位画家:波洛克。他画的画可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画。
二、欣赏波洛克作品
1.欣赏第一幅作品,你在波洛克叔叔的画里发现了什么?觉得它画的像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2.欣赏第二幅作品,这幅画画了些什么?有哪些色彩?这些漂亮的颜色组合在一起感觉怎么样?
三、介绍美国画家波洛克作画过程
1.小朋友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画面上只有一些什么?
2.你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方式画出来的?是用笔直接画出来的吗?
3.波洛克叔叔的这些画的确不是用笔直接画出来的,你想知道他是怎样作画的吗?
“波洛克”,他喜欢用很大很大的纸或者画布画画,因为画布实在太大了,所以他只好把画布铺在地上,直接从罐中倒颜料到画布上,或者用木棒、笔沾颜料滴到画布上,他有时沿着画布的四周作画,有时就干脆提着戳了洞的颜料桶在上面来回走动,边跳舞边画,这样从桶里流出的各种颜料、油漆就洒在画布上,就画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来。
四、幼儿作画、放音乐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请几位特殊的朋友来帮助我们学做波洛克叔叔,看,这是什么呀?(出示狗尾巴草)
2.波洛克叔叔说过颜料都是有生命的,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起舞吧。请大家自由的选择颜料。
3.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不要用把颜料滴画人的身上,不能用力甩。
五、展示、评价
1.老师当记者采访:这位小画家,你好,你今天玩得高兴吗?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画吗?画了些什么?
2.幼儿绕画走一圈,说说在不同的方向看到了什么?
小百科:波洛克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以其在帆布上很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的技艺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具有难以忘怀的自然品质。
第三篇:学波洛克叔叔作画 教学设计
学波洛克叔叔作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波洛克的画,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感受“抽象绘画”、“行为绘画”的艺术魅力,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2、初步认识线条、色彩、肌理等美术语言,初步了解线条、色彩的情感性,尝试用线条、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3、尝试用滴流的方法在快乐的、自由的、忘我的状态中以波洛克式的作画方式大胆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抽象绘画、行为绘画,尝试用滴流的方法作画。
难点: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的感受波洛克的画,并能用线条、色彩表达情感。
教学工具:教具:课件、范画、纸张、颜料、宝盒等。
学具:纸张、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跳舞导入:
小朋友们好!看着天真活泼的你们,老师真想和你们一起玩,玩什么呢,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课件播放音乐,师生共舞
2、尝试表现:大家跳得真好,每个小朋友都笑嘻嘻的,心里一定很高兴。我想问问小朋友,在生活中,你是怎样表现自己高兴的心情的?老师请大家用一段线条把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大家用手在空中画一段线条。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画线条。
如果要你用一种颜色表达高兴的心情,你会选择什么颜色呢?如果你不高兴,你又会选择什么颜色呢?
小结:原来线条和色彩也可以表达我们的心情。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跳了舞又画了画,你们有没有试过边跳舞边画画呢?有一位叔叔他就能一边跳舞一边画画,想知道他是谁吗? 你们看,他来了。课件演示。板书:波洛克叔叔
2、欣赏《夏日时光》
①整体感受
我们请波洛克叔叔把他的画拿出来吧!课件出示《夏日时光》
大家一定想看得更清楚,老师给大家玩个魔术,大家一起喊“波洛克”“波洛克”这幅画就会从电脑里出来,来我们一起喊……出示范作《夏日时光》。
看了这幅画你们有什么感觉?觉得它画的像什么?
刚才小朋友说象森林……实际上画面中有这些具体的景物吗?画面上只有什么?板书:线条、色彩
②、结合课件,分析线条、色彩
a、有些什么线条?你觉得主要的线条是什么?
你觉得线条像什么?如果我们把这些黑色的线条去掉会怎么样?(电脑演示,去掉黑色线条)
b、有些什么颜色?这些颜色组合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
如果去掉了黄色会怎么样?为什么?(电脑演示去掉黄色)
这些线条和色彩组合在一起很和谐,不仅能带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还能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这幅画。
d、我们不是说线条和色彩能表达心情吗,你觉得这幅画表达了波洛克叔叔一种什么心情?
⑧、取名。你能为它取个什么名字吗? 你们想知道波洛克叔叔自己给这幅画取的名字吗?
电脑出示《夏日时光》,多美的名字啊!这幅画现在收藏在英国伦敦的泰德画廊,而这一幅是老师临摹的。
④、小朋友有没有注意到,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点不同,你能猜出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吗?
波洛克叔叔的这幅画的确不是用笔直接画出来的,你想知道他是怎样作画的吗?你还想知道关于波洛克叔叔的其它事情吗?你还想知道什么?
3、寻宝游戏
老师已经把你们想知道的问题藏在了三个宝盒里,这些宝盒就藏在我们的教室中,现在我们来玩个“寻找宝藏”的游戏,大家下位去找,看哪些小朋友先找到。
(1)波洛克叔叔的故事 密码:1912
这就是我“杰克逊、波洛克”,我1912年出生在美国怀俄明州的寇第镇,因为我的画面上只有一些线条和色彩。所以别人把我的画叫做“抽象画”。你们看这是我和妻子的照片,这儿就是我住过的房子,美吗?他们都说我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小朋友,你们喜欢我吗?
师:原来密码1912就是波洛克叔叔出生的时间。
(2)波洛克叔叔作画的方法 密码:XTSC
这是我的画室,我喜欢用很大很大的纸或者画布画画,因为画布实在太大了,所以我只好把它铺在地上,直接从罐中倒颜料到画布上,或者用木棒、笔沾颜料滴到画布上,我有时沿着画布的四周作画,有时就干脆提着戳了洞的颜料桶在上面来回走动,边跳舞边画,这样从桶里流出的各种颜料、油漆就洒在画布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效果,—他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滴流”。我有时还用树枝、泥沙、刀子等工具作画。我很喜欢听着音乐边跳舞边画画,所以,人们又把我的画叫做“行为绘画”。
(3)波洛克叔叔的画展 密码:pollock《秋之韵律》《秘密守护者》《薰衣草之雾》《回声》……
(4)讨论:浏览了这些知识的宝藏,小朋友想说些什么呢?板书:滴流
4、出示范作,感受作品肌理
老师这里还有几幅用波洛克叔叔作画的方法画出的画,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看看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画有什么不同?大家一起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请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幅画。
5、老师示范“滴流”
大家说得真好,老师很高兴,我也想把这种高兴的心情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出来。老师示范,讲解。
6、出示课题
看着大家兴奋的表情,老师知道大家一定也想像波洛克叔叔那样,在音乐中,在舞蹈中,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下面我们就来学波洛克叔叔作画(板书课题)。
7、学生作画、放音乐
在作画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你是准备一个人作画,还是几个小朋友合作,大家可以自由组合。邀请好合作伙伴后再商量一下,你们准备表达一种什么心情,想怎样画?学生讨论再发言。
小朋友,波洛克叔叔说过颜料都是有生命的,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起舞,用这些美丽的色彩把自己的心情都大胆的表达出来吧。请大家自由的选择画板、颜料,开始作画。
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8、展示、评价
①自评:老师当记者采访:这位小画家,你好,你今天玩得高兴吗?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画吗?这幅画叫什么名字?
②互评,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三、拓展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像波洛克叔叔那样用滴流的方法作画,其实作画的方法还有很多。出示课件。
除了用不同的工具作画外,我们还可以尝试用不同材料、用不同方式,表达我们不同的心情。希望小朋友在课后多动手、多尝试,画出更好的画。老师相信,未来的画家一定会在你们中间产生。
第四篇: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初探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初探
你是第336位浏览者 发布日期:2007-7-2 美术欣赏教学是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美好的事物,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
一、美术欣赏教育的内容
美术欣赏是以艺术品为主要对象的审美活动,它强调审美价值,把对艺术的学习、了解与欣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各年龄班的幼儿美术欣赏的内容:
(一)小班内容:源于周围环境
1、中、大班美术作品
根据教育目标,从幼儿的实际出发, 选择中、大班幼儿的美术作业进行展示。如大班的美术作品《雨》。其中有一幅这样的画:有一个打着雨伞的蜻蜓在寻找食物,雨用线条表示,雨伞和蜻蜓用不同图形表示。幼儿在欣赏中运用感官体验美,通过作品展开想象,运用语言交流个人的看法。
2、创设美的环境
从生活出发,为幼儿创设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在室内环境的装饰与布置上,注意色彩丰富,形象造型可爱,内容有情趣,符合幼儿的审美趣味,同时结合具体的美术欣赏活动目标进行环境创设。
同时,在美工区中还展示一些自然界的具有形式美的物品,供幼儿欣赏,如贝壳、岩石、树叶等。让幼儿置身于审美环境之中,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美。
如让幼儿绘画秋天的树林,有红的,绿的,黄的„„还指导幼儿根据音乐的感受,选择不同的颜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听到欢快的音乐,选择用红色、黄色等暖色表现。这些幼儿的作品都展示在活动室内,既美化了环境,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空间。幼儿可随时地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从而提高幼儿审美评价能力。
3、结合季节特征
引导幼儿根据季节特征发现景物的变化,如秋天,枇杷树树叶的颜色变化,由绿变黄变红,或绿中有红,红中带黄等色彩的变化,丰富幼儿色彩知识,教给幼儿一些美术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如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原理。
(二)中班内容:联系生活经验
1、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名画、名作
美术欣赏的目的不在于增长美术知识,而是通过环境和艺术作品两个方面来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审美感受。我们感到,当幼儿美术欣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幼儿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当幼儿的生活体验与艺术欣赏相联系时,幼儿的审美想象才会得以释放。
水果丰收的季节,我们带领幼儿来到水果铺,看见铺子里摆放着各色水果:苹果、橘子、香蕉、石榴,什么样的水果才是新鲜的呢?幼儿认真地分辨着那些水分充足闪闪发光的果实。我们又来到法国艺术大师塞尚所画的《苹果和橘子》及其他水果作品面前,与大师交流着„„
2、与动物相关的名画
我们根据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为中班幼儿准备了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品,如齐白石的昆虫,小虾:吴作人的熊猫等.如欣赏《虾趣》时,作品中不同姿态的虾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那透明的虾体,似跳,似游的动态,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儿.还有吴作人画的《熊猫》等。
3、民间艺术品
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复,如一些年画、剪纸等都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也可以作为欣赏的内容。
(三)大班内容:文化的积淀
1、欣赏中国名画
中国名画中有大量的山水花鸟,风景静物作品。山水风景作品能激起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然中美的事物的留心,使其情感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2、欣赏西洋名画
以“西洋画”欣赏为例,早期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德加的《舞者》,后期印象派大师梵高的《星月夜》、《向日葵》,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三个音乐家》,绘画大师卢梭的《睡着的吉普赛姑娘》等作品,都是可以选择的内容。这些作品既有一定的形象可以识别,又在色彩、线条或者形态等绘画语言方面有突出的特点。
如欣赏冷暖对比明显的《红色的和谐》。这是一幅屋子一角的画面,画中用了很多的红色,如桌布、墙布等。在红色的桌布、墙布上装饰了许多蓝色的花卉图案。通过欣赏,使幼儿很自然地感受到:红色使人感到暖和、热闹,蓝色使人感到凉爽、安静。
梵高的《向日葵》色彩明快而热烈、饱和而辉煌,桌布、陶罐、花和花茎都用单线勾勒,极富装饰性。而雷东的《白瓷瓶里的花朵》则是用色粉笔绘成的。画面中色彩斑斓的鲜花插在白色的花瓶中,色彩艳丽而明亮。幼儿在欣赏的同时,不仅学到了一些浅显的色彩知识以及施色技能,发展了他们的色彩潜能,而且也感受到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3、欣赏中国建筑
中国古代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从建筑外观上看,最显著的特征是造型丰富的屋顶形式,在宫殿建筑中采用不同的屋顶,除了表现不同的等级外,也是为了使建筑形象有明显的区别,在对比中更鲜明。此外,从建筑装饰中色彩的使用来看,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柱子,屋檐下用青绿色略加点金,使建筑物富丽堂皇,给了人们深切的感受。
二、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
我们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设计出很多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活动,使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
1、语言交流法
语言交流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幼儿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目的在于解决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长期占有主导地位,用灌输法所带来的缺陷。
幼儿在美术欣赏感知和理解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是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先于对作品形式的感知。当一件美术作品呈现在儿童面前时,他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这件美术作品的内容,很少有意识地注意到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根据这一特征,首先引导幼儿了解作品内容,为此,可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描述。
如让幼儿欣赏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教师和幼儿坐在一起,共同欣赏作品,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可用开放式的语言提问:小朋友,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画面上,他运用了哪些线条?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
在描述中,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的欣赏,尽可能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过一系列的充分欣赏交流,幼儿对作品的冷暖对比,直线和曲线的运用已有了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了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2、活动表演法
活动表演法即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随意性的动作表演,从自身体验到的感受来加深所理解作品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美。
由于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幼儿更喜欢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喜欢一件作品时,并不一定能说出为什么喜欢,他觉得喜欢就是喜欢。因此,可边配合相应的音乐,让幼儿用动作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
如让小班幼儿欣赏情节画《拔萝卜》时,先让幼儿表演此游戏,让幼儿多做几遍拔来拔去的动作,从中体验拔萝卜时身体的动作、表情等感受,然后再拿出情节画《拔萝卜》请幼儿欣赏。通过上述的直接参与,幼儿对作品和人物的形象、姿态、表情等的欣赏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看图配乐法
艺术教育的手段是多种形式的。我们把美术欣赏活动和音乐结合起来,促进幼儿审美素质的综合发展。
教师在美术欣赏课前先准备几首幼儿熟悉的音乐.当幼儿欣赏完美术作品后,让幼儿指出哪一首乐曲与欣赏的作品有关.如欣赏徐悲鸿的《群马图》,给幼儿听了蒙族的乐曲《赛马》和江南的《紫竹调》,幼儿很快指出了《赛马》和《群马图》都是热烈奔放的。
4、看图配诗法
诗歌、谜语等在欣赏生活用品和自然环境等的美中会经常用到。如小班的欣赏内容“小白兔”,我们就会引用“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的儿歌帮助幼儿更好地抓住小白兔的身体特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再如在小班欣赏完小乌龟的模样后就借用小诗“大圆是身体,脑袋小小的,身上有花纹,头上有眼睛,四条腿儿像花瓣,小小尾巴伸出来”来小结,既有助于幼儿理解记忆乌龟的结构特征,又利于幼儿进行有步骤地形象地表现。
谜语一般在导入中引用,有效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不管是诗歌、谜语还是小故事等都可以在欣赏活动中灵活运用,甚至可以同步进行加强感染力。
5、游戏操作法
运用游戏操作法能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感受美术作品的特征,了解各种不同的美术形式和风格。
如在欣赏过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后,就可以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即把美术作品的特征风格相同或相似的找出来归为一类。
还有拼图游戏,即把美术作品的复印小件固塑后剪开作为区角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区角活动和自由活动时拼着玩。
6、拟编故事法
教师请幼儿欣赏作品,然后自己创编故事,以加深幼儿对所欣赏作品的形式/内涵等感受,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欣赏作品《鸡的一家》时,幼儿创编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鸡爸爸和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到草地上玩,爸爸和妈妈亲热地交谈,鸡宝宝们在草地上愉快地翻着跟头,做游戏,捉虫子。因为爸爸和妈妈就在他们身边,他们一点也不怕被狐狸抓去,所以玩得开心极了!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欣赏、表述,幼儿已经体验到了小鸡一家幸福、快乐的作品内涵,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
7、评价作品法
评议应以儿童的自我介绍和幼儿间的互相评说和欣赏为主,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如先画完的幼儿可以自由地把作品放在投影仪上,或放在展览角中展示,并小声地互相评议和谈论;整个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幼儿欣赏别人的作品,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并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便于幼儿把对名画的欣赏经验迁移到对同伴和自己作品的欣赏中,使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例如,在评价《星夜》时,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整体感受、理解整幅画,问幼儿:“你看整幅画后感觉怎样?”“你喜欢这幅画吗?”当时,有小朋友说:“要是有小动物在上面就好看了。”说明幼儿通过对作品的感受后,有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
8、联系主题活动法
“探险家”的活动中,一位幼儿带来一张小区新家的地图,立即引发其他幼儿画地图的欲望。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向幼儿介绍了克利的部分作品《鲁杰恩近郊的公园》《有黄鸟的风景》《阿拉伯城》《北边的房间》《热闹的港口》等。幼儿画着属于自己的地图,每张画作似乎蕴藏着许多秘密,如同一个神奇的世界。
9、自由创作法
这是在对幼儿欣赏之后的一种心理回忆,并进行讨论、构思的前提下进行的。幼儿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性的审美欣赏活动中,自觉地积累审美经验,即逐渐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能动建构,激发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表现出来,使幼儿的审美心理、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欣赏《哈里昆狂欢节》后,教师为幼儿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媒介和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使幼儿能够自由地以色纸剪贴的方式进行表现植物、动物尽情狂欢的情景。
综上所述,美术欣赏培养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使幼儿对美术作品有了较敏锐的感觉,并有了初步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同时幼儿的表达兴趣、愿望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激发了幼儿的潜在创造力,调动了幼儿的审美意识,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建议
1、有双发现美的眼睛
美随处可见,凡视觉所能触及的事物几乎都存在美,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形式的美。但是如果没有审美的目光却又会视而不见。对美的事物的观察兴趣,感觉的灵敏性,是要靠引导和训练才得以提高的。幼儿好动、好问,对客观事物充满好奇心和广泛关注的天性,正是开发和培养审美感觉的好时机。
2、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
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和审美能力及绘画的创造表现能力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与幼儿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幼儿感兴趣的有关内容。
如小班以欣赏表现花草为主,穿插些单体结构的动物如小鸡、小鸭、小象、小鱼、乌龟等,积累丰富的表现形象经验;中班以欣赏表现树木、动物、建筑及服装、玩具为主,穿插些抽象作品的欣赏,使幼儿对色彩的冷暖倾向有所感知;大班以欣赏名画为主,使幼儿对色调、构图、色彩的情绪等有所感知,并尝试在表现活动中加以运用,以提高审美表现能力。
3、灵活组织的教学
教师在幼儿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承担了引导者和欣赏伴侣的角色。欣赏活动的形式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随机活动等形式。
集体活动:通过晨间活动和午餐后的散步时间,组织幼儿欣赏园内的花、草、树木和活动室内外的环境布置,及幼儿园周围的建筑物和公园的美,使幼儿感受、认识周围环境的美。
随机活动:随机教育有很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审美资源的灵活利用。如有时,幼儿带新图书来园,就引导幼儿对该书的封面图画色彩、形象、构图等进行感受认识,或幼儿穿了件新衣服来园,就引导幼儿对服装的色彩、图案和式样等进行感受和认识。在不知不觉中,幼儿会形成一种用审美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
第五篇: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实践初探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实践初探
摘要:幼儿园美术欣赏可以说是绘画、手工教学的一种准备和启蒙,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欣赏教育是培育儿童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如果幼儿能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那么就能更快提高幼儿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从而开阔艺术视野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由此,我们可以说美术欣赏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291-01
美术欣赏作为一种文化的传递和提高幼儿审美情趣的方式,早已超越了原有的启蒙概念。如今的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既是一种艺术熏陶,又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直接与欣赏内容、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学策略、教师的艺术修养等方面有关。怎样才能让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呢?
1.选择能激发幼儿兴趣的美术欣赏内容
幼儿是单纯幼稚的,但同时又是在不断成长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按照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去选择欣赏内容是让幼儿对欣赏活动感兴趣的前提。因此,在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艺术作品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与之欣赏水平和生活体验相适应的优秀艺术作品,使现实生活与艺术欣赏紧紧地融为一体。
作品的高度艺术性和可接受性是幼儿对艺术作品感兴趣的前提。作品高度的艺术型一般体现在名人名作,或者是为社会公认的、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中。这样的作品一般视觉冲击力强,用色和表现方法独特,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幼儿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艺术熏陶和文化积淀。
多渠道的参与使幼儿在丰富的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使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感兴趣的基础。多渠道的参与就是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幼儿除了视觉、语言和美术创作活动的参与以外,还可以融入相关的音乐和动作作为支撑。多渠道的参与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体验。多种形式的表达使幼儿在创造中获得满足,是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感兴趣的关键。3-6岁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都处于刚刚发展的状况,因此在表达和创作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障碍。多种形式的表达能充分满足这一阶段幼儿的需要,并且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在组织美术欣赏活动时,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美的感受。
2.教师要协调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审美经验的差异
每个人所出的生活、文化背景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从而造成了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审美经验的差异。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要协调好这些差异。首先,尊重幼儿审美经验的差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要做到尊重幼儿审美经验的差异,教师在进行作品分析时从多角度去思考,在接纳幼儿不同的观点时,也会表现出平和、理解和尊重的心态。教师这种心态会直接影响幼儿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只要幼儿表达出对作品真实的内心感受,教师就应给予积极的回应。
其次,以平等的方式呈现教师自身的审美感受。教师对于作品的理解、感受和认识教幼儿来说更加全面和深刻,也正因为这样,教师在美术欣赏中才能很好地引领幼儿对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但是教师往往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感受和学习到的东西作为衡量幼儿观点的一个标准,长期这样会影响幼儿真实情感的表达。所以教师要做到以一种平等的身份陈述自己的观点之后,对幼儿审美经验进行提升。这种提升不是强加的,而是在教师有意的追问中自然产生的。
3.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更好地理解画面
在美术欣赏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他们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一些名师名作的欣赏要进入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必须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
首先,要在经验中导入,提高活动的兴趣。在众多作品中,总有一些是生活中常见的内容。这样的作品教师可以直接从幼儿的经验入手进行欣赏活动。如欣赏水印版画《老鼠嫁女》,教师引导幼儿从谈论生活中常见的婚礼入手,转入对画面的欣赏,使得幼儿有强烈的新奇感,从而将他们的经验很好地融入对画面的理解。
其次,在经验中学习,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在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时,为了让幼儿能够很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也需要巧妙地将幼儿的经验融入作品,然后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如欣赏凡?高的作品《星月夜》,教师通过提问,巧妙地将幼儿在思想上“换位”,自然地唤起幼儿已有经验,从而帮助幼儿很好地运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情感。
最后,在经验中分析,深层次地理解作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智慧层面的分析和讲述的分量逐渐增多,这种分析和讲述对于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也就更需要幼儿已有经验的支撑。如毕加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在这幅作品中,画家主要使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情感的,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色彩和线条来感知作品中人物情感是活动的重点。妈妈是幼儿最熟悉的人,教师将画面中的人物和“妈妈”这个特定的角色结合起来,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因此,在欣赏时幼儿对情感的理解就轻松多了。
参考文献:
[1] 郑跃蓉.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活动浅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3):60-61.[2] 任仕君,黄小丽.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增强幼儿的审美体验[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9.[3] 徐敏慧,管秀芳.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幼儿美术欣赏活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2):24.[4] 郑美娇.多样化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J].幼儿教育,2004,(7):30-31.[5] 杜霞.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浅探[J].早期教育,1997,(12):32-33.[6] 陶亚萍.接受美学理论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启示_由一次美术欣赏活动引发的思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