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旗团委答辩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精心打造教师教育新文化
——教师教育学院团委“红旗团委”申报自述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教师教育学院团委的陈述代表支景,非常荣幸能够作为首个团队参加本次答辩,我身边的是教师教育学院团委的老师们:团委副书记李晓亮、团委委员孔晖、王昕。翟云秋老师因培训未能参加本次答辩。
过去的一年,我院团委在校、院两级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之下,齐心协力,积极探索,始终秉持“培养未来教育家”的工作理念,在紧扣师范特色、坚持年级与专业纵横结合、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从品德培养、专业培养、能力培养“三个维度”入手,思想教育、组织建设、素质教育、维权服务、理论研究“五位一体”,精心打造教师教育新文化。
一、校院两级党政高度重视,为打造教师教育新文化保驾护航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学院团委建设,多次指导团工作。学院定期召开团工作会议以及全院团干部会议,2012年3月以来,院团委秉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理念,强化教育引导,对团员同学进行信念塑造与引领。
二、师范生品德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奠定教师教育新文化道德基石。
1、思想教育引领青年
第一,有序开展团组织生活,丰富团员精神内涵。通过青年团校、红网工程、时事热点剪报本等活动帮助团员充分了解团工作、提升团员精神内涵;各支部组织了大批如“师魂·中国梦”、“感动中国﹒感动你我”、“回顾风雨历程﹒展望十八大”、“新篇章·新青年·新教师” 的优秀主题团队活动。
第二,围绕“学为教育家”理念加强师德素养。从2010级师范生开始,宋永忠书记每年都要为全体师范生上入学第一课,希望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通过“师志不渝”演讲比赛、教育类书籍读后感征文、教师职业生涯访谈、“与教育大师的百年之约青春宣讲会”等主题教育引领团员青年树立“学为教育家”的职业理想;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系列研讨活动、聆听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报告会,与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座谈交流,让学生接受教育家使命的洗礼,明确努力方向。
第三,全面拓宽宣传平台展现学院风采。团委目前已拥有团报《师承》、院报《师语》、院刊《师道》等传统纸质媒体及学院腾讯微博、人人主页、“星火师承”微博等网络媒体。我院“闪耀新师界”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最炫早读风”网络打卡、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受到了团中央、扬子晚报、江苏教育电视台、龙虎网、凤凰网等媒体的广泛报道。学院连续两年获得校优秀供稿单位称号。
2、组织建设凝聚青年
第一、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指导工作获得实效。依据《院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规章制度》、等制度方案,团委积极完善学生组织、团支部建设,为学生组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充裕的活动资金。一年来,10级生物师范获得校十佳班级;10级思政专业获得了校红旗团支部的称号。
学院积极探索党团工作新形式,党员团员结对、党支部建设指导团支部建设,积极营造“创先争优”活动氛围。2012年的“铸师魂、树师表、争先锋”党员主题教育和 “三育人”党建机制都是将这一工作理念融入其中,期以提升学生师德素养。
第二、注重团学干部的培养任用,积极发挥榜样作用。团委定期组织团干部学习。开设新生干部培训班2期,干部考核优秀率98.2%。目前,已推荐8名优秀团干部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学生榜样在团工作的引领作用。
3、理论研究发展青年
团委老师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目前已拥有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KAB创业导师等相关资质。在学院党委带领下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申报,撰写论文,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三、两个课堂广泛结合深化师范生专业培养,夯实教师教育新文化专业基石。
1、学风建设效果显著。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坚持做到党团工作与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自2011年11月起加强学风建设,召开“学风建设动员大会”、聘任学业导师,出台《团支部学风建设指南》。要求每个支部有一项学风建设公约、一项学风建设特色活动,保证了学风建设工作的机制化、常态化、特色化。新疆学生英语帮扶活动、趣味物理实验设计演示等学风建设优秀活动与专业结合,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
2、校园文化活动初具品牌效力。
围绕“师”字品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团委积极申报并承办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共三项活动获校级立项,其中两项重点立项,两项一等奖。2012年度“我们的南师生活”师范生青春风采大赛围绕校庆年,结合师范特色,展示了新时代青年风采。此外,我院开展的“红烛室范”宿舍文化节、青春宣讲活动、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达标测试、助人自助魅力大赛、“研师论道”研究生论坛;承办“中华诵•2012经典诵读大赛”南京师范大学赛区比赛、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文科艺体组比赛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师教育文化氛围。
3、学术科技活动成果丰硕。
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类竞赛,2012年我院学生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44项(其中6项省级立项)、推荐大学生科学基金项目7项、申报大学生创业项目7项。今年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5项,国家级学术类竞赛获各类奖项近50人次。学院着力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交流平台,特别邀请美国、港台教育界知名学者来学院进行讲学。
四、坚持实践育人拓展师范生能力培养,落实教师教育新文化能力基石。
1、社会实践制度规范,参与积极,成绩斐然
完善了《教师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等文件材料。学院全体青年团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参与率达100%。2012年,共组建小分队95支,新拓展了常州市监管支队和丹阳光彩学校等社会实践基地,其中丹阳团队为2012年省级重点团队、常州小分队获得团中央及相关媒体广泛报道。团委也在校暑期社会实践评比中获优秀组织奖、校友寻访先进学院。
2、志愿服务深入人心,星火师承奉献青春
我院中国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全院人数的98.9%,人均志愿服务时长达30小时。目前,“红烛”志愿者协会在仙林中学长期开展“快乐星期六”校本课程特色活动,获得校优秀志愿服务基地称号。同时,在南师附校开展课外辅导,在仙林新村举办义务家教等活动。2012年11月,志愿者参加江苏省首届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志愿服务活动获得了参赛代表的一致好评。
3、维权服务创业创新,营造青年团员成长氛围
第一、理想塑造筑未来,创业提升促成长。举办“师情画意”职业领航系列主题教育,完善《行知录》针对不同年级开展理想塑造活动,规划学生教师生涯。与学工处、校团委合办“2012年校园模拟招聘大赛教师专场”。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创业计划竞赛,体验校园招聘会,观摩“江苏省首届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比赛;组织开展本研交流会等一系列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相关的活动。
第二、关注贫困学生,帮助树立健康心态。确保贫困生认定与奖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公正、公平;在学习生活上结对帮扶,此外,由贫困生同学自发成立了“相勤相爱”爱心社在自立自强的同时,开展志愿服务,回馈社会。学院获得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
第三、心系学生服务维权,创多种渠道共监督。组建维权信息员队伍,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举办维权在线,众口来调等特色活动。聘任了“学院活动评论员”,让全院学生监督学院的各类活动,更好地践行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五、特色鲜明,师范先行,教师教育新文化初显特色
承百年师范光荣传统,创教师教育崭新纪元。学院成立以来始终以“培养未来教育家”为目标,全方位打造教师教育新文化——
教师教育新文化以德为本,通过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职业品质,三年来已形成学院特有品牌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思、寓教于赛。
教师教育新文化求知务实,着眼于学生学科专业能力和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双向强化,积极创建学习型团组织。
教师教育新文化寓教于行,引领学生关注职业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实践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回顾以往,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我们将进一步密切与专业学院之间的交流,虚心学习;学院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纽带作用仍需强化。在创新创业方面,还将继续探索累积经验。展望未来,教育大计,教师为先。精心打造教师教育新文化一直是我们不断的追求和前进方向。教师教育学院团委将凝心聚力,努力,我们一直在路上。
第二篇:08年五四红旗团委答辩陈述词
值此“五四红旗团委”申报评选答辩之际,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团委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兄弟院系的朋友汇报一年来的工作,敬请提出宝贵意见,08年五四红旗团委答辩陈述词。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始终秉承 “体育使我们站立起来,科技使我们强大起来,文化使我们厚实起来,道德使我们高远起来” 的核心理念,并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增强团员意识 夯实组织建设,做到“建设一个网络阵地,完善两类工作制度,搭建三个工作平台,做好四种教育实践”
建设一个网络阵地:我们在全校范围内首创了团委学生会工作团体博客,目前的累计访问量达到了3万6千余次,有文章360余篇,图片专辑60余个,视频专辑17部。团委博客给了提升了团委的工作效率,改进了工作方法,是学院团委信息化建设上的一个里程碑。
完善两类制度:即规范了常规制度,创新了激励制度。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同时,为了激发创意,挖掘潜能,我们制订了例如“每月三星”、“大嘴巴”奖、“分享计划”等激励机制。
搭建三个平台: “团委组织建设平台”为基础,“支部全面成长平台”为核心,“干部培养平台”为关键。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和团员推优工作,在党支部分获07年广西区优秀学生支部和广西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的情况下,学院05级团总支和06003401班团支部分别作为学校唯一的推荐集体参加了区优秀团总支和团支部的评选。院团委重视团支部的指导工作和优秀团员、优秀团支部的评优工作,分别组织06、07级各支部开展了创建“五四”红旗团支部评优答辩活动。同时还加强对学院科协、记者团等8个院级社团的指导和帮扶工作。
做好四种教育实践:加强对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基础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做好四种教育的载体创新和建设工作,先后推出了“主题团日策划创意竞赛”、“数字海棠电子杂志”、“雷锋网维护小组”、“信息安全小组”、“13路公交文明共建”五大教育实践载体,全院近千名同学加入到了这四种教育的活动实践中去,演讲稿《08年五四红旗团委答辩陈述词》。院团委全年共开展了十一次面向全院学生干部的培训活动,涉及所有支部,开展了三次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涉及学生干部200余名。
二、做强科技创新,浓厚学习氛围
一年来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了的大量的实践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全年围绕着“建设一个阵地,推进两个项目,冲击三大全国赛事,参与四个行业赛事,做好院级、年级赛事”的主线来开展工作。建立了国家、省部、学校、学院、年级五级全覆盖的科技赛事体系,在尧山校区新开辟了两个科技活动场所,建立了“积分制”“小组聚合制”“三跟制”“挑战制”和“招标制”等覆盖所有能力范围同学的科技制度。
全年共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5项,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奖项8项,校级奖项 15项。杨勇同学被推选为我校07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唯一候选人。具体情况的请看大屏幕。
为了进一步改善学习风气,我们开展了“学风建设活动月”、网络文明宣传周、新生辩论赛、专业介绍会、“青春 奉献”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宣传了先进同学的典型事迹,帮助同学们搭建了师生沟通的桥梁,解除了学习困惑,指明了学习方向。
三、丰富文体活动,投身社会实践
文体活动做到“丰富”与“竞技”并举。学院组织了03级毕业生晚会、学院运动会、四人制足球赛,飙歌大赛,迎新系列体育赛事,宿舍才艺大赛、班级风采展示等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赛事,勇敢面对困境,“不抛弃、不放弃”,获得了校排球联赛冠军、校五四杯篮球赛亚军、校运动会女子总分第三、校新生辩论赛亚军,剧星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下乡”“环保与发展”“农村生育观”等问题上的调查和研究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和嘉奖,获得07暑期社会实践一个重点资助团队,四个一般资助团队,学院团委被评为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最后我们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无创新,则衰;无品牌,则竭”。
谢谢!
共青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委员会
二○○八年四月
第三篇:五四红旗团委答辩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一、工作思路 以培育能“认识时代、带领时代”的青年为目标,以 “学生的名义”服务和支持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综合素养培育、社会实践教育四项重点工作。
二、工作重点 按照全团 “培育当代新青年、创造时代新业绩、服务青年新需求、激发组织新活力、凝聚社会新组织、进军网络新媒体、锤炼团干新风貌”的部署,根据学校发展和校团委要求,围绕“红色中国梦”、“绿色地球梦”、“蓝色科创梦”、“活力青年梦”的“四梦”主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一)“红色中国梦” ——以思想引领带动青年,致力构建学生自育体系 工作特色:凝练了三支队伍,引导广大青年认识时代发展方向,树立和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红色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建立了以团组织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团学工作组织自育体系。
1.凝练队伍,构建 “三自”型团学工作组织格局
学院凝练了党委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三支队伍,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风建设、科创实践提供指导。党团干部、社团组织各施其职、密切配合,深化“以党建带团建”的示范引领模式,推动基层团支部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组织、研究性的团队,基本实现了“三自”功能。
2.创新形式,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
学院团委发挥 “院团委—团学联组织部—团支部”三级团组织优势,采取纪念活动、技能竞赛、网络互动等思想引领形式,深入开展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院一是落实团组织生活会体系,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团日活动。二是抓住“五四”、“一二·九”等重要时间节点及党和国家重要历史事件契机,通过开展“一二·九”长跑比赛等主题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三是推动基层团会形式由“团支书主导、巡视员指导”向“团支书引导、青年学生自育”方向转型,提升团组织吸引力和感染力。
3.示范教育,推进“以党建带团建”思想引领模式
深化“以党建带团建”的示范教育模式,要求党员骨干参与团支部建设,在团组织生活中发挥党员先进性,引导广大团员向党组织靠拢。2011-2013年,学院共发展党员362人,现有本科生党员103人,占学生总数的10.8%。院团委依托团支部、理论学习小组等团的固有战线,每年举办1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鼓励团员撰写理论学习心得,对于团员扩充理论知识储备,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起到重要作用。4.打造品牌,通过“团支书技能大赛”提升支部活力 环境学院从2009年开始举办“团支书技能大赛”,参与人数超过150人,邀请多家学院合办,逐渐形成工作品牌。在近三年“五四评优”中,学院有一支团支部获评“十大标兵团支部”,九支团支部获评“五四红旗团支部”,多名团支书被评为“百名好支书”。本活动品牌已取得的成效有:1.提高了团支书的业务素质,为团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2.提升了青年团支部的活力,夯实并创新基层团支部建设;3.展示了青年团干和优秀支部的风采,加强了各支部之间的交流学习。
(二)“绿色地球梦” ——以院本文化凝聚青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工作特色:旨在弘扬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意识,促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地球
1.立足学的美丽中国梦。结合我院学科优势,以“绿色地球”作为指导理念,铸造 “院内、校内、校外”与“学术—宣传—实践”三位一体的 “绿色地球”院本文化品牌活动。院,以院本文化凝聚青年人热情
“绿色地球”论坛 ——是环境学院宣传“绿色地球”院本文化、提升师生学术视野的重要载体。论坛共举办近190期,共15个国家185名学术大师和专家做了学术报告,一大批学子和老师在活动中受益。“绿色地球”论坛为提升学校师生绿色环境意识、改进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绿色地球》专业电子杂志——是我院团委旗下学生自主创办的专业电子杂志。杂志贴近学生生活,创新地报道学院信息和发展,广受学生喜爱。2014年,该杂志拟开辟“专业前沿国际学术动态”栏目,鼓励学生翻译本专业的学术前沿文献,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拓展国际视野。
2.校内推广,以环保科普吸引青年参与 环境艺术节——是广大同学发挥主体意识、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促进了院本文化建设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积极性强、满意度高,为学院“绿色地球”文化积淀,青年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发挥了实际效果。目前已走过十年路程,曾获评校园文化成果二等奖。近年来,“环艺节”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植物培育大赛,学生每年培育各类植物达400盆之多。环保纪念日活动 ——结合“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地球一小时”等环保纪念日,鼓励本院学生以专业素质和专业热情,引领校内外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充分发挥青年人的参与效应。
3.辐射校外,以实践交流提升青年人素养
华中地区大学生环境论坛——为促进华中地区环境学子的学术和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互相启迪、激发创新的平台。2013年9月,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等六所高校环境专业的教授和大学生代表齐聚地大,参加由环院团学联主办的第一届“华中地区大学生环境论坛”,探讨当前环境问题,标志着环境院本文化建设向兼收并蓄的方向发展。
(三)“蓝色科创梦”——以科创教育激励青年,浓郁学院学术科研氛围 工作特色:旨在营造学院“心静如水、严谨务实、专注激情”的学术科创氛围,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以科创育人促进学风建设。实行“学院配套服务,学生自主管理”的团队管理及支持模式,培育了一支研本合作的学生课余科研团队(“积水”团队),在院内外起到突出的示范激励作用。1.组建科研团队,激励青年自主创新
环境学院于2010年成立了“积水团队”这支学生科技服务团队。经过三年多发展,该团队培养本科生150余人,成员涵盖了学院全部专业。团队至今已承担科研项目34项,撰写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19项,获得各类奖20余项,2013年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的好成绩。团队里有一大批成员入选“创新人才”、“高徒计划”、“特殊专长支持计划”和“李四光计划”等各类资助计划。团队现以“科研成果产品转化”、“致力参与公益活动”作为团队未来发展主要方向,争取将团队建设成“产学研”结合并兼具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创业团队。
2.建立激励机制,以科研促学风建设 围绕“以科研促学风建设”的思路,院团委推动学院建立了激励机制。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学生科研项目获得校外荣誉奖励管理办法》、《英才工程资助计划》,继续支持学生课余科研立项。并于2013年设立了 “水科学之星”奖学金和 “王大纯创新奖学金”,奖励了12位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学子。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武汉市巨正环保科技公司、竹溪创意皂素公司等相关企业的联系,建立了 “巨正环保研究基金”,每年资助大学生科研成果研发项目8—9项,资助金额每年达到了30-50万元,其第一批资助项目已经通过中期考核,促进了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
3.完善培育体系,浓郁创新创业氛围 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院团委积极开展“科技论文报告会”、“绿色地球”文化论坛等学术科技活动,重点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学科竞赛活动,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大赛等。每年均获大批省级以上层面奖励,对浓郁学院学术科技氛围产生了巨大影响。除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外,也积极举办本科生职业规划大赛和创新创业讲座。
工作特色:环境学院目前已建成三大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四)“活力青年梦” ——以实践教育引导青年,打造专业志愿服务队伍
湖北省气象局和地大苗圃),工作重点落脚在鼓励青年在社会实践中深入社会和群众、感悟青年人的使命与责任,锻造大学生合群共融的品格,打造专业志愿服务队伍。1.坚持实践育人,发挥实践育人三大功能
学院积极做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动员工作,几乎每年都有荣获省级优秀的团队和个人,多篇报告被评为校级优秀调研报告。学院结合专业特色,组织了 “绿色地球”社会实践服务队。该团队围绕促进社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通过学生着力引导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组建了“天蓝、地绿、水净生态调查团队”、“生态治理服务团队”、“生态科技创新服务团队”等三方面的团队,下设十六个小分队,共有2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实践足迹涉及12个省市。此外,每年都有学生团队50余人参加 “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凸显学科特色,打造专业志愿服务队伍
环境学院拥有“绿色地球”专业志愿服务队、气象科普协会、志愿者协会三支精湛的志愿服务团队。2013年学院新增注册志愿者148人,占全院学生的54%。“绿色地球”专业志愿者服务团队集结了一批既有环境生态方面专业知识,又充满环保激情、服务热情的优秀青年志愿者团队。在校园环保方面,该团队先后发起“废旧电池回收”、“光盘行动”、“徒步环东湖”活动,效果良好。在社会服务层面,该团队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积极投身于各类环保资助项目。2010年至2011年间完成的东湖“水污染黑地图” 项目荣获2012年全国“水环保公益人物”大学生奖。在对外交流与宣传方面,积极承办协办相关社会单位举办的优质活动,并于2013年获 “湖北省十佳志愿者团队”称号。此外,气象科普团队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每年为社会公众、地大学子和南望山小学生提供约10余次义务讲解服务,普及气象科普知识。2012年,我院3名同学获评湖北省气象学会“气象科普志愿服务优秀个人”。
3744
第四篇:外国语学院54红旗团委答辩演讲稿定稿
尊敬的评委及老师: 大家好!我叫郭林由我代表外国语学院汇报。作为一个刚刚来到外国语学院一周的团委书记,我非常害怕由于刚刚接班而忽视掉学院曾经有过的辉煌经历,也怕由于见解不深而使本身相当有价值的信息被轻易抹杀。但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份恐惧,才让我特别笃定且自信的站在这里,以一名新的团委书记的眼光,与大家共同分享外国语学院这一年来的光辉坎坷,点点滴滴。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是思想建设与宣传工作方面。第一,主题推进式教育。按照校团委的统一部署开展适应性,立志成才,文明修身,责任担当和成功教育。需要提的是:立志成才教育上,结合我院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外文活动,并承办了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在内的大型赛事,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影响,连续多年获得一等奖。我院方明明、吴晓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徐学鹏、徐云等获得二等奖,有10名同学获得三等奖。第二,政治素养与专业学习教育。先要提及的是政治观摩会。在2012级政治辅导员李婧坤老师的带领下,我院荣获2012年政治观摩会大赛第一名的成绩,振奋人心。再要提及的是别具外语特色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学生模拟开展联合国大会,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开阔学生眼界,树立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锻炼学生能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较好影响。第三,“擎爱心之炬,传希望之火”主题宣传活动。在院党委的领导和号召下组织为最美教师张丽莉筹集善款3350元。同年2012级新生也共同加入了“星光班助一,我们在一起”的献爱心活动,合班之力共同资助贫困孩子。我院杜秀丽同学通过参加此次爱心活动,被青年发展基金会评为优秀志愿者,爱心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凸显学院长期以来德育教育取得的成效。
第二部分,组织建设篇。坚持开展第六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生骨干培训班,培养马克思主义接班人。培训中我们请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业教师,优秀研究生与学员进行全面指导与分享;也就“十八大”“我的中国梦”等热点话题组织学员展开时事讨论,收效甚好。团务工作方面,团委继续圆满完成各项共青团日常任务。并定期开展优秀团支部评选及表彰工作,激励各支部工作热情。我院2011级日语一班支部,荣获2012年黑龙江省高校共青团微系统建设工作贡献奖。
第三部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暑假,派出四支实践分队,分别就社会调研,感恩宣传,党建分析进行社会实践。其中“追寻红色足迹”小分队荣获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荣誉称号。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面向2012级新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报告会,调动了学生投身实践的积极性。同时,我院手拉手志愿者协会,长期组织志愿者到省科技馆进行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活动,我院学生张春明在黑龙江省希望工程星光行动中表现突出,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受到校院领导一致赞扬,展现我校学子的风采。
第四部分是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科技创新方面,我院今年继续在校新枝杯,科技知识竞赛中夺冠,蝉联第一。素质拓展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举办与外籍留学生的素质拓展活动。和睦留学生,团结大家庭,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友谊。
最后一个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外语节一直是我院特色活动,目的是展示中外文化,体现外国语学院的优势特色。其次,是东林论坛。我院,长期邀请各国、各名校外语类专家来校讲座,致力于师生的语言学习与应用能力的提升。最后,厉行节俭之风建设。利用黑龙江团省委官方授予的我院2012级日语一班的优秀支部微博,发出广泛倡议与号召,取得较好收效。
高屋建瓴,宏观概括,外国语学院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正本清源,人文润泽;组织建设工作上夯实基础,稳中求进;科技创新工作上革故鼎新,力推精品;社会实践工作上精诚所至,笃行致强;文化建设工作上明德精学,博识慎思。作为一个新的团委书记,我希望能够给学院注入新的思想与活力,开辟出新的发展路线。我们坚信,外国语学院团委必将以更加崭新昂扬的姿态阔步走向美好明天!
下面即将开始的是有关我院十佳大学生的项目答辩。徐润泽,女,21岁,中共党员,现任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副秘书长。智育成绩91.05分,连年操行评等优秀。自2010年入校以来,曾获得2010—2011学国家奖学金;四次校级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黑龙江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校级“优秀团员”荣誉称号;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外国语学院2011十大“文明之星”称号;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基本功扎实,曾代表学院、学校参加过各种大型英语赛事,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曾获得2011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黑龙江省赛区二等奖;黑龙江省首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代表奖”;第十六届“外研社·亚马逊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北赛区总决赛三等奖;曾代表东林于2012年2月赴香港参加了2012香港模拟联合国大会,与各个高校的优秀大学生交流合作,充分展示自我,展现了我校风采;还代表我校参加第二届CDEN-LNU“动感地带杯”东北赛区巡回辩论赛,成绩优异。除此,徐润泽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于2012年暑假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得了东北林业大学“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的荣誉,收获斐然。文体方面,曾获得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团体第一名,东北林业大学游泳比赛自由泳第八名的优异成绩,为学校增光添彩。
徐润泽是一名积极上进,全面发展,富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当代优秀大学生。特向学校提出申请,望予以批准。十佳大学生答辩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的聆听。谢谢大家!
第五篇:2012五四红旗团委答辩汇报稿(吕最终稿)
中北学院“五四红旗团委”答辩汇报稿
尊敬的夏校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我谨代表中北学院团委汇报我院共青团2011年的工作。过去的一年,我院共青团始终坚持党的正确方向,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两个全体青年”要求,以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拓展、提高团员青年的全面素质为主线,以培养团员青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中北学院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实施纲要》的指导下,不断深化共青团工作的新领域、新方法、新思路。
一、准确把握组织任务,实现育人全方位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党、团、学三位一体,引领青年思潮
过去的一年,我院团委认真贯彻团省委党建带团建 “三结对一创争”精神,以“大学生党员成长计划”为抓手,以党员“先锋论坛”为载体,带组织建设,带干部队伍,带团员教育。同时,围绕党团重要纪念日,开展党团主题教育;围绕学习型支部建设目标,开展学风建设巩固推进活动;围绕先进典型的激励效应,开展优秀学子宣讲、学习我院见义勇为好青年王奎等活动。通过党、团、学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团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显著提高,团员青年核心价值观不断养成。
2、以就创业工作为导向,践行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促使青年成才
针对就业竞争的不断激烈化,我院团委明确提出了构建全程化就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专业类职业发展联盟”及“就创业实践基地”,开展“职业发展论坛”,出台了“创业基金管理章程”。2011年4月,首批10万元创业基金已到位,规划中的创业孵化园已进入装修阶段,储备创业项目正等待入驻。
以就创业工作为导向,我院持续推进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和精品项目培育计划,成立了“精英人才培养学校”、职业规划“菁英班”等,出台了“中北学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培育一批学院的精英人才。2011年,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江苏省大学生
艺术展演等竞赛中屡创佳绩。
3、以维护青年权益为宗旨,弘扬助困帮扶服务理念,关爱青年成长
我院团委思青年之虑,解青年之忧、懂青年之情、给青年之需,院领导公寓走访活动、院长书记电子信箱、315学生维权活动已成为我院学生维权的重要途径,同时,发挥学生会、社区自管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畅通学生维权渠道,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针对“学业困难、生活困苦、心理困惑、就业困境”的“四困”学生,我院各级团组织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成长,大力推进“阳光伙伴计划”。从学业预警到“一对一”帮扶;从贫困生认定到“励志”教育的开展;从心理预警到心理健康教育“三三三”体系的构建,公寓心理观察员制度的落实,从就业困境到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帮助团员青年走出困境,保持身心健康。
二、牢固编织组织网络,实现组织全覆盖
1、网格化建团,全面性覆盖,扩大组织影响力
2008年,我院召开首次共青团推进大会,发布了统领共青团后三年工作的《中北学院共青团发展纲要》,首次提出社团建团、公寓建团的思路;2010年,通过召开“百团共进计划”推进会,在原有建团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提出网络建团和项目团队建团设想;2011年,通过召开第二次共青团工作大会,总结凝炼并固化了我院“网格化”建团的模式。我院各级团组织纵向可深入,横向可互通,真正实现了团组织对全体青年的多重覆盖、纵深覆盖和精准覆盖,形成了“一个团籍、多种舞台”的建团格局,在更大范围内增强了团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
2、规范化建制,分层次管理,提高组织战斗力
我院严格按照组织建设规范,完善院、系两级团委组织建设,一年来,先后召开系(部)分团委及学院团委团代会,完善了《分团委工作规范》、《团支部工作规范》、《班级团支部分级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推动了我院共青团建设的规范化进程。2010年,我院作为全省唯一一所独立学院,被团省委确定为“分类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省级实施单位”,我院共青团工作连续两年被团省委考评为优秀。
三、有效运行组织体系,实现队伍全凝聚
1、以制塑人,打造规范化团队
我院通过制度建设,推进规范化团队建设,现已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建立了团学工作督导室,出台了《辅导员日常工作规范》、《辅导员团干部效绩管理办法》,开展网上学生满意度测评。同时,持续推进“师德工程”和“知心工程”,明确规定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十必谈十联系”制度等,不断打造规范化团队。
2、以训育人,打造内涵化团队
我院团委创新团干部培养模式,建立了青年团校的分级培训制度,院团委组织开展精英团校、专题团校,系(部)分团委开展基础团校,有效提高了团干部的政治素养及工作水平。同时,以 “专业化培养、职业化成长、动态化管理、集团化作战”为理念,依托“辅导员成长工作坊”,成立辅导员读书会,在全校率先建立辅导员科研平台,现有多人经培训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能力证书,辅导员省级、校级科研立项及科研成果显著提升。
3、以赛励人,打造成长型团队
通过开展红旗团委、红旗分团委及优秀团支部评比,通过开展学生干部技能竞赛、部门风采展等比赛,通过开展教师团干新老结对、技能比拼等活动,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的思想意识和工作技能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支成长型的团队正阔步向前。
四、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实现活力全激发
1、以品牌建设为导向,整合资源优势,繁荣校园文化
一年来,我院团委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青年需求、强化团组织对校园文化的设计和导向功能,扎实推进精品校园文化建设:社团风采展、十佳文明寝室评选、商务策划大赛、“飞扬青春”校园体育节等
活动为团员青年综合素质的提高搭建了平台。2011年,我院承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被校团委确立为红色文化年重点项目,并获优秀组织奖;全年100余次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影响全体青年。
2、以志愿服务为基础,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服务理念
我院志愿服务工作坚持“基地化运作、项目化管理、事业化推进、品牌化建设”的思路,共成立12支专项服务团队,2011年,团队服务次数达110次,团队服务时间达500小时。同时,在南京市社会福利院、明孝陵博物馆等76家单位建立了志愿服务基地,连续4年获得“校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被鼓楼区爱心助学协会授予“志愿助学先进集体”的称号。
3、以成人成才为目标,加强社会实践,弘扬奉献精神
我院团委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2011年6月,建立了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化教育体系,本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理念,组织了300余支小分队,其中4支小分队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小分队,29支小分队获校级奖项,受到《扬子晚报》、《江苏法制报》等报纸的91篇次宣传报道。2011年,我院连续第12年获得“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
回顾过去,我们感慨万千,今年是我第五次站在红旗团委答辩的讲台上,在我院全体共青团战友们的努力下,我院连续四年被评为校五四红旗团委,2011年被确定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1人获得江苏省优秀团干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团委的关怀与指导, 同时,也是我院全体团干部和团员青年无私奉献与辛勤付出的成果。
新的一年,我院团委将继续以《中北学院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实施纲要》为指导,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发挥自身优势,紧密联系广大团员青年,努力开创中北学院共青团工作崭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