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500字记叙文有时酸苦也是一种甜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500字记叙文:有时,酸苦也是一种甜
有时,酸苦也是一种甜——军训后的感想
军训,不但培养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能磨练人的坚强意志。苏轼有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意思是成功的大门从来都是向意志坚强的人敞开的,甚至可以说是只向意志坚强的人敞开。有人说军训是严格的,军训是辛苦的,军训是枯燥的;但是我认为军训中我们共同经历的酸苦也是甜的。
军训生活,在我们刚刚跨入高中这梦寐以求的学府中拉开了帷幕;八月的天气闷热,太阳焦灼着大地,花儿低下了头,老柳树也垂头丧气拉着脑袋,大地像一个巨大的蒸笼,把我们每个人都蒸得通红通红,像一个个熟透的苹果。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身着军衣,头戴军帽在烈日炎炎下训练着。
立正、跨立、踢腿、齐步走等反复练习,那一声声沉闷的脚步声和各位教官的口哨声夹杂着,编织了一曲交响乐,给枯燥的军训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汗水止不住流,绿色的军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白嫩的肌肤也晒成铜色;告别了昔日时尚的衣服,平日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同学,个个帅气十足的男同学穿上这套军装,与真正的军人相比都难以分辨了。
军纪如铁。同学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在军训期间,不管平时娇里娇气的女同学,还是男同学,即使有些身体不适也没有放弃过军训,仍然坚持着。因为他们知道身穿一身军装,就是一位军人,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多么的令人起敬了!他们带着病痛训练着,即使再痛,也咬紧了牙关挺了下来,为的就是能让自己所在的班级、方队能有一个好成绩。
军训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不怕吃苦的坚强意志,也把来自不同的地方的同学们的心紧紧地系在了一起,集体荣誉感与日俱增。军训生活即将结束了,迎来军训会操比赛。这是多么令人期待而又激动的时刻啊!我不由自主的在心里默默期盼着.当踏着鼓点昂首挺胸的超过检阅席,同学们一个个斗志昂扬,容光焕发,朝气蓬勃地迈着整齐的步伐,具有军人一样的威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尽力了,努力想做到,你们没有让老师、教官们失望;你们的汗水没有白流,付出的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就算没有成功也不要紧。世界上有“一蹴而就”却从没有“一劳永逸”,所以成功者“仍需努力”;一个人可以“一败涂地”,但不可以“一蹶不振”。
军训就这样结束了,也给我们一带来了有酸苦也有甜蜜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酸——竞争不是完美的,竞争也不是万能的,但竞争是刺激人“比学赶帮超”的引擎。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无辛苦意,哪有世间才。虽然军训把同学们累得一到休息时间就席地而坐,也不在乎脏,如果没有苦,哪来的甜呢?苦过,累过,那都是过去式,虽然教官平时严厉,但要和教官说再见时,又是那么的不舍,回忆累时,一起的嬉笑,一起欢呼,一起唱歌,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却足以让我们去回味,去感动。
有时,酸苦也是一种甜。
第二篇:有时放弃也是一种收获
有时放弃也是一种收获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 题记
人生就像是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在这条路上你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分岔路口。当你轴向其中一条路时,也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另外一条路。放弃,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解脱。
放弃,是一种选择。
提起《三国演义》,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代枭雄曹操,曹操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当时有民谣,“江南有二桥,河北甄宓俏。”三个女人,如三个国家一样鼎足而立,男人胜之以城池,女人胜之以眉目,甄宓的美,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兵不血刃!曹操一生经历过无数女人,曹丕也不是吃素的,可是这两个铁血的男人,却在甄宓的美貌之前软下来。然而在被儿子“捷足先登”之后毅然选择放弃,迅速调整好心态全心投入到自己的霸业中去。这样看来,选择一方面的放弃,却也可能走向另一方面的成功。
放弃,是一种智慧。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事实在是令人佩服,他放弃了在越国的荣华富贵到吴国做吴王的仆人,并为了取得吴王的信任不惜放弃尊严为其“尝粪便病”,最后终于通过十年的休养生息并与西施的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吴国。一朝的放弃,换来日后的成就,何尝不为一种智慧。
放弃,是一种解脱。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是众多读书人的信条。华佗生活的东汉末期,社会上读书做官的热潮已达到顶点。而医生的地位十分低下,华佗在与其他人的接触中意识到,即使自己的医术再高明,也只是一个医生而已,于是他的失落感日趋强烈,想要做官的年头也愈加明显。华佗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来以医术要挟曹操给他官爵,曹操不允,华佗便借口不医,最终华佗被曹操杀掉。其实如果华佗放弃对名利的追求,一心做好医者父母的职责,必定会有比现在更加杰出的成就,也就不会发生一代神医惨死刀下的悲剧了。放弃世俗的名誉荣耀,定会得到心灵上的解脱。
有的人执着,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有的人固执,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不肯放弃。执着的人令人敬佩,固执的人使人嫌恶。那些固执的人你们可知,放弃也是一种收获。
第三篇:2011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旧书》
2011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旧书》
我现在喜欢看书,非常喜欢看书,但条件一定是旧书。
哈哈,你说我有病?破烂不堪的书有什么看头?
告诉你一个秘密,破书、旧书治病。
记得我刚读小学的时候,也不知为啥,不管老爸、老妈买多漂亮的书,只要放在我面前,我就头痛。医生诊断是:厌书症。
我对书过敏,别人说是墨香味,我嗅到却要呕吐。当我被关进书房的时候,居然没有嗅到“墨香味”,而是淡淡的“霉香味”。
东瞅瞅,西瞧瞧,忽然,一本极为破旧的书被打开,只见红光一闪,眼前出现一幢雕龙画凤的房子。在雕花的栏杆上坐着一个白脸帅小伙子,他的身后站着几个丫环,那丫环们都是白皮嫩肉,瓜子脸、高鼻梁、小嘴巴,真是人见人爱的绝色美女。那小伙子帅更是呆啦,站在绝色美女中都显出鸡中凤凰的仪态。
我最喜欢漂亮的明星帅哥,我猜想一定是来到了什么电视片的拍摄现场。不过,这里面怎么没有一个我认识的明星呢?不是吹牛,书我是不读的,但电影、电视大小明星没有我不认识的。不然,我怎么被哥们、姐们奉为“铁杆追星族”?
我找帅哥打个招呼:“嘿,你们是在拍电视剧吗?”
帅哥目瞪口呆地望着我:“何谓拍电视剧?”
晕!连拍电视剧都不知道,太老土了吧。
“嘿,你是咋样进来的?”一位老妈妈走到我面前:“我们这儿可是贾府。”
贾府?乖乖,难道我进了《红楼梦》?我得长长见识。我问帅哥:“你就是贾宝玉么?”
帅哥很惊讶:“你怎么认识我?”
实话实说,我是猜的。
既然进了贾府,我就得仔细瞧瞧。贾宝玉更是爽快,他邀我在贾府上上下下走了几圈。算了,不多说了,我要认真地瞅瞅真正的贾府。
不知呆了多久,突然听到老爸一声兴奋地大喊,“儿子,你没厌书症,是医生误诊啦!”
是啊!我在书堆里呆了多久?反正天已经黑黢黢的,不过,我觉得今天是愉快的,连肚子也不知道饿。
“既然没有病,那就上学去吧!”老妈不知啥时候站在我的身后。
“我„„我真的看书就头疼的。”我争辩。
“别装啦!”老妈从我书包里拿出崭新的课本。
好吧!我只得接过老妈手中的书。
哎哟!我的头又痛了。
(为什么旧书能治我的厌书症?后来我打听到了。书看的人多,它就旧。为什么看的人多?好看呗。)
第四篇:议论文:舍弃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舍弃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里去,他尽其所能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舍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的哭了起来,一个旁边的人让他知足些,只拿一半,让自己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他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这告诉我们:即使是真正的好东西,当我们得不到它的时候,就不该焦躁地渴望它,就必须舍弃。
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因为残酷而痛苦的放弃之后,才有机会获得崭新的生活,取得事业的成功。李白舍弃官场纵情于山水间,写出了令人称颂的诗;梵高拒绝做传教士而做了画家,才有了今天的《向日葵》;比尔·盖茨放弃了在哈佛大学深造的机会,投身商海,才有了今天的微软公司„„.正是他们学会放弃才能成功的驾驭人生,取得成功。是啊,这正如那位哲学家说过的:有时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对生命的过滤,对心灵的洗礼,对自己的重新认识。
古人云:“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舍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就像大自然中的现象一样:小草舍弃了温室的舒适,换来了生命的刚强;幽兰舍弃了婀娜的姿容,换来了清新的暗香;小溪舍弃了平坦,才有了回归大海的豪迈„„其实人生亦然。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宜取其重。在社会生活中,若是没蜡烛舍弃完美的躯体,哪能拥有人间光明?若是心情舍弃不下凡俗的喧嚣,哪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宁静?若是不舍弃难言的负荷,哪能解开心灵的枷锁?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在他的书里面曾经写过一个短篇故事:有一位早出晚归、日夜操劳的农夫,尽管他一直努力,但却仍然不够温饱,收获甚微。一位天使出于对农夫的同情心,便告诉他,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夫高兴地没日没夜地跑。每当累了准备休息时,他总是想到自己的妻子儿女,为了他们,农夫便又继续拼命地跑。有人告诉他,他得到的已经足够他用一辈子的了,还是赶紧往回跑吧。但是农夫不听劝,仍然往前跑。古人云:“相由心生,烦恼皆自添,若为舍不得,又怎寻快乐。为利所扰,舍不得而忧;为情所困,舍不得而痛,人要快乐,就要舍得。”德国诗人、思想家歌德先生也曾经说过:“人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舍弃。”的确,尘世中有太多的功名利禄,人生在世,便有了太多的追求和思慕。然而,生命毕竟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旅程,揽住了明月,就挽留不了清风。在人生的旅程中,唯有舍弃了绚丽多姿的“夕阳”,才能拥有“日出”的东方;唯有舍弃了生机盎然的“春季”,才能走进那硕果累累的“金秋” “当翅膀系上了沉重的黄金,鸟儿就难以远走高飞。”如果只任凭欲望恣意,不愿意舍弃,便难以轻装出发,抵达人生完美的彼岸。
第五篇:《有时,索取也是一种爱》读后感[定稿]
《有时,索取也是一种爱》读后感
最近,单位举办读书活动,我翻阅了文雪梅女士的《一路花开》散文集,该书的每个篇章的每篇文章,都以身边的事情为例,以真切而生动的情感,带给我们质朴而温暖的感受。在这样一个新媒体高度渗透的时代,大家每天刷微博,翻朋友圈,看碎片的信息,读大量的鸡汤文,能够遇到这样一本直击心灵,倍感温暖的美文集,实在是难能可贵,宁我受益匪浅。书中的八个专辑,九十九篇文章,都非常令人难忘,其中有一篇《有时,索取也是一种爱》,以不寻常的写作视角,深深打动了我。原来我们都以为,爱不都是无私奉献吗,索取不是贪婪的象征吗,可作者却从独到的角度阐述了亲情之爱。
该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刘青青和弟弟回到了老家,母亲带着姐弟俩去葡萄园里摘葡萄。弟弟看到葡萄非常惊喜,觉得非常好吃,可刘青青却丝毫不感兴趣,还说自己不爱吃。懂事的弟弟佯装说姐夫也爱吃,缓解了尴尬的气氛,并给姐姐解释说父母的一片苦心,接受也是一种认可。刘青青想起了自己和弟弟刚参加工作时母亲对他们的种种照顾,买零食、蒸包子等等……这时,她明白了,儿女有时向父母索取,父母们就这样无怨无悔的付出中幸福着。后来,刘青青也对母亲说葡萄真甜,让多摘点,母亲高兴地答应了,白发随风而舞。
看了这篇文章,我的心像被什么击中一样,感觉自己就是文中的刘青青。当我们还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成天就是“妈,我想吃鸡蛋饼”,“爸,我的文具盒坏了,要买个新的了”,这时的爸爸妈妈都会连连点头:“好的好的,还有什么其他需要的?”被满足的我们心里自然美滋滋的。等到我们长大了,能够自力更生,不在依赖他们的时候,父母对于我们好像变成了一种“负担”.“女儿啊,明天周六你回来吃饭不?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哎呀妈,明天我没时间了,我约了小丽去逛街!”“那周日回来吧,你都两个星期没回家了!”“后天我也没时间,对了,我最近减肥,不吃肉了!我还忙,先挂了啊!”当嘟嘟的忙音想起的时候,这边的自己继续忙碌着,是否能体会到母亲在电话那头的浓浓的落寞?
记得小时候,我们都会经常象个小尾巴一样黏在爸爸妈妈的身后,甩都甩不走。当我们越飞越高,越走越远,却似乎忘了在我们的身后,始终有双殷切的眼睛充满着期盼,盼着孩子长大,远走高飞;长大又盼着孩子能够常回家看看。当一句句不耐烦的“我不需要了”“我已经不爱吃了”“路上不好带,你留着自己吃吧”,将父母越推越远,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对他们的无比依赖?
我记得有一次,从父母家吃完饭准备回家的时候,妈妈准备了很多自己做的香肠要给我带着。我一看,便不高兴的说:“你不知道现在吃这种腌制食品是不健康的吗?还做这么多,谁吃啊,我不要,自己留着吧!”我到现在都忘不了的是当时母亲的眼神,由满怀欣喜瞬间暗淡了下来,语气里已经有掩饰不住的失望:“这个是我专门按照你的口味调的,广式的……”我明显的感觉到母亲失落,心头一紧:“好吧,这次我拿着,以后不要再做了!”妈妈的眼神瞬间又明亮了,立刻开心的象个孩子:“好的好的,以后不搞了!”其实我知道,来年,她还是会做的……
我记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认为,当人的基本需求生存,安全等被满足以后,人更需要的是认可和尊重的满足。现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吃饱穿暖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这就使被认可变得尤其重要。特别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是需要被认可的。怎样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呢?正如文雪梅女士所说“索取”.适当的索取一些东西或者是寻求一些帮助等。例如,现在有时候,我自己故意在做饭的时间给妈妈打个电话:“妈,你上次炒里脊是不是先炸了一下?”“妈,这面和的怎么老有疙瘩啊?你都怎么搞的?”每当这个时候,电话那头妈妈一点都不觉得麻烦,开心的象个孩子:“我跟你说啊,你要先这样,在那样……”就像回到我小时候,给我做饭一样开心!
是啊,随着我们一天天的长大,成家,父母却一天天的老去,孩子一个个离开了身边。年迈的父母本身由于与社会接触少了,更应该被需要,我们大声的向父母说出自己的要求,让他们感受到你还是像孩子般的需要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没有被遗忘,仍然是我们所需要和深爱的,不要忘了,父母对于子女,永远都不会累,索取也是一种爱。愿每个家庭都都在索取与付出中幸福快乐着!
最后,主办单位局工会也希望获奖的女职工再接再厉,以此次读书征文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良好家风,培育家国情怀,用心“品味书香、感悟人生”,用笔“引领生活、激励成长”,建设幸福家庭,创造幸福生活,争做幸福女性,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文字供稿:销售分公司卢笑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