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流体会
学习交流材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
心得
遵照集团党委的部署,按照公司党总支的安排和要求,近期,我认真学习了: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4、张宝顺在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小组第二次会议讲话;
5、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通过二篇文章三本书籍的学习,使我懂得了近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使我懂得了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长期的基本路线。下面是近期通过学习我的心得体会,不到之处,请给与批评指正。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方面之一,群众路线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党的十八大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布局,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党正经历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主要表现
形式主义表现方面:
一、用华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
二、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
三、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
四、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
五、用僚草应服代替严谨作风;
六、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
七、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
八、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
九、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
十、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
1、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有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为寻求“轰动效应”,在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抓工作,满足于开会布臵了,领导强调了,要求也提了,至于工作是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则全然不闻不问,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有的哗众取宠,欺上瞒下。
2、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有的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讲成绩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讲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做为行事的准则,更有甚者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案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升迁的影响,不是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而是在要不要上报、上报上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客观的、偶然的因素强调的多一些,把主观因素讲少一些,以减轻或推卸责任。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有的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不吃透主要精神,不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照套。有的抓工作,片面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能写”就是“会做”,计划措施很周密,却不注重深入实际抓落实。凡此种种,表面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官僚主义的表现方面:
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一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
六、横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享乐主义的表现方面:
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奢靡之风的表现方面: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互为表里的两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干部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更高档的享受,是为享乐主义。当他们的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便是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是为奢靡之风。官员接待上级的宴席不够高档,是“不给面子”;开会时不在五星级酒店,是“没有重视”;领导出行若不是警车开道,则是“不够隆重”。那些并不艳羡享乐、奢靡的官员亦被裹挟其中,只能老实遵守“潜规则”。久而久之,这种不正之风更是异化成一种“官场标准”,腐化干部队伍,更腐蚀了党的各项制度规章。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共同表现:
A.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B.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 C.挥霍公款,吃喝玩乐;
D.超标乱配、滥配交通和通讯工具;
E违反规定超标准修建和装修楼堂馆所; F.骄奢淫逸,腐化堕落。
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坚持开门搞活动。教育实践活动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为重点。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活动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参与者,要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第二篇:交流体会
主动履职,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根据市纪委的安排,我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镇进行的村集体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工作的做法和我本人当纪委书记两年多来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权当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村集体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工作
随着我市“绿富”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项目建设资金也越来越多,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元,如何确保这些资金安全,使政府投入的这些资金效益最大化,同时也保持干部队伍廉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之一。高虹镇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委托第三方专业审计的做法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高虹镇要求1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建设项目都进行招投标,待工程结束后,由社会专业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工程造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2-2013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3项。
(一)主要做法
1、规范招投标和合同签订。我们要求,所有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临安市小额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招投标,2013年共招投标16件,其中在镇平台招标9件,通过中介代理招标4件,村级自行招标3件,所有招标会均有镇纪委全程监督。招标完成后全部签订施工合同和廉政合同,并在施工合同中要求明确写明工程结束后工程造价必须经过镇“三资管理中心”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
进行审计,并以审定造价作为工程最终结算依据。
2、比选审计机构。由镇“三资管理中心”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推荐并与审计机构负责人洽谈比较,选择三到四家有实力,讲诚信,办事严谨客观公道的市内审计中介机构,再将某一工程项目随机委托其中一家公司进行审计。
3、收集相关资料。审计单位是依据送审单位的资料进行审核的,要为审计结果承担责任。要求送审单位提供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招投标资料、中标通知书、施工协议以及施工图纸、工程变更的有关资料、增加工程量的联系单等,对变更工程要有监理单位(或村项目管理人员)的签字认可。
4、审后各方确认。审计结束后,由镇“三资管理中心”召集村、施工单位与审计单位见面,由各方在审计报告中签字确认,最后凭审计报告结算工程款,对无故拒不签字确认的,镇“三资管理中心”不予付款。
(二)取得成效
一是为村集体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12、13两年送审工程13项,送审造价9139791元,经审核,审定造价为7913978元,审核净核减造价1225813元,核减比例达13.41%,审价费63169元,其中村集体支付31928元,施工方支付31241元。其中高桥村委办公楼项目送审价为268.31万元,审定造价为217.84,核减50.47万元,村支付审计费7007元;崇阳村的精品村景观工程项目送审价为54.78万元,审定造价为39万元,核减15.78万元,村支付审计费5000元。
二是为村级财务规范提供了条件。在财务结报时,确保施工单位结算手续规范,结算依据明确,结算票据合法。
三是为村干部廉洁履职提供保障,有效杜绝村干部在工
程建设中的腐败行为,也让村民群众对村干部更加放心。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审核制度还没有建立。招投标价格的主要依据是工程的预算额,如果这个环节预算不准确,会给后面招投标和工程决算等造成失真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对村级工程项目亟待建立一编一审制度。
二是部分项目合同签订还不够规范,资料保存不齐全。在前期审计时发现,有的村在签订合同时,对结算依据约定不明确(如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或2010版),有的村资料保存不完备,在工程完工后,找不到施工图纸、缺少工程联系单或缺少其它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审核工作造成困难,影响审核造价。所以今后我们会更加注重工程建设资料的收集与保存。
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制定村级集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对村级集体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勘察设计、招标、监理、验收、审计、结算以及组织管理等全过程进行规范,并且在村干部培训班上进行专题培训。
二、关于当纪委书记的几点体会
两年多的乡镇纪委书记当下来,有委屈也有欣慰,有困惑也有释然,也算初步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想要做一名称职的纪委书记,我想以下几点是必需的:
1、严于律已。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尤其是作为纪委书记,更要求我们正人先正已,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些年来,我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驻村联户、住夜值班、上下班、就餐接待和执行八项规定等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我在检查别人,提出要求时,就有底气,也有说服力。
2、公正执纪。纪委书记大多时候做的是“难人”,一不当心就会落得吃力不讨好。但是只要我们处事站在公正的立场,坚持实事求是,不夸大事实,不纹过饰非,最终还是会得到理解的。比如在办理高桥信访案时,最开始信访人对我们很不信任,总认为我们会包庇村干部,对立情绪很重,但随着我们查实问题,为村里追回了资金,秉公处理了有关当事人,最终还是取得了群众的信任,现在有几个当初对立情绪最重的几个信访人已经把我当成了他们的朋友,在一些事情上愿意征求我的意见,让我帮他们拿主意。又比如在办理一个村群众举报村书记财务问题的信访案时,由于该书记资格较老,性格也比较刚烈,一开始对我们的调查也有情绪,认为我们纪委听风就是雨,不信任他,但后来通过我们的调查,对不实的指责为他澄清了事实,对他确实存在的问题也实事求是地批评,最后他还是理解了我们,在一次会议后,他特地走到我面前对我说了声谢谢。
3、善于借力。一是善借领导之力。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提速,全社会都高度关注这两个建设,但相对来说,镇街纪委的力量和权威并没有得到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单靠纪委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多向主要领导汇报,寻求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如竺青华案,我们发现案情后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后主要领导亲自和我一起到市纪委作了报告,又如去年下半年我镇新的书记到任后,也非常重视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作风建设十五条,书记在镇村干部大会上亲自解读了文件,相比简单发个文再强调由镇纪委督查,效果也好得多。二是善借同事之力。农村信访案件,调查核
实并不难,难的是查实后如何解决或纠正错误,尤其涉及非党员干部的经济问题(比如承包工程款),除非走法律途径(成本太大),很少有其他手段追回经济损失,这时我们可以审查一下当事人的社会关系,特别是政府里的关系,看看有没有可以为我所用的。比如我们在追缴高桥村多付的工程款时,施工方一直借口资金紧张,还不出钱,拖了大半年,后来我们得知他与镇里某一领导关系较好,我们就通过该领导做通了工作,最后如数追回了全部资金。
4、沟通及时。在办理群众信访案件时,往往信访人的情绪比较急躁,或者带有不信任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办案人员及时与他们沟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信访受到了重视,这样,即使最后调查的结果未如他们所愿,也会得到他们的理解。如在受理一村民联名举报村书记经济问题的举报案件时,村民在双休日把信塞进镇主要领导门下,周一领导把信交给了我,我当即让镇农经站查了他们信中反映的几个问题,并复印了原始资料,周二就有群众代表要求我们答复,我当即就将已经查实的情况向他们口头作了通报,并说明对未查明的问题还需要一些时间,上访群众表示非常满意,后来全部问题查明后我们又向他们作了通报,他们也表示了认可,并表示不再上访。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体会,相信在座各位领导和同仁比我有更深更多的体会,我愿向大家学习,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4年2月26日
第三篇:学习交流体会
赴油田公司医院学习交流体会
按照公司人事部统一组织和要求,自3月8日,为期一个月赴油田公司医院学习、交流和锻炼。
此行主要与本部医院在管理,特别是对标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医疗服务,重点是体检服务、医院文化(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加强沟通,增进理解,达到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管理水平的目的。同时,在学习、交流和实践中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高。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目标及完成情况
(一)医院管理方面:
1、整体工作运行状况;
2、对标管理;
3、规范化管理;
4、降本增效;
5、绩效考核;
6、人力资源利用,梯队建设;
7、业务整合等。
(二)医疗服务质量方面:
1、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2、日常质量控制;
3、业务培训;
4、技术引进、对外合作,包括“绿色通道”的建立;
5、应急(前线)医疗、社区医疗服务;
6、药品代储代销。
(三)体检管理与服务方面:
1、体检业务整体运行情况;
2、体检流程,特别是人性化设计;
3、体检质量控制;
4、体检服务新举措。
(四)医院文化(安全文化)建设方面:
1、医院文化建设;
2、HSE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状况;
2、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
3、整体文化氛围;
(五)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1、化基础;
2、管理系统整体运 行情况;
3、系统各模块应用状况
4、系统更新、优化和升级,规划等。
(六)在转变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具体举措及效益。
(七)其他可学习、借鉴的方面。
在本部院领导关心、支持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积极配合、帮助下,围绕工作目标,采取查阅、研读相关文件、资料,与各级人员沟通、交流,现场观摩,参与具体事务等方式,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对上述方面情况有一定掌握,较好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同时,对照我院工作,从中获得许多有益启示。
二、获得的主要启示和经验
(一)油田公司医院目前正由二级甲等医院向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转型。机构设置既须符合矿区服务事业部要求又要满足基本业务需求。科室设置整体结构紧凑,呈现扁平化;职能科室精干高效,业务科室资源整合,充分得到利用;医院在转型过程中正探索一条符合油田发展、矿区医院定位的必由之路,即“做专社区医疗、做准体检服务、做优前线应急”。
(二)建立了对标体系。以集体公司矿区系统、巴州当地同行业和事业部内部各专业先进为标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且全方位开展对标活动,走在了前列。
(三)在规范化管理方面,医院编制了《规范化管理体系手册》。以岗位为基本单元,以明确岗位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考核”为目标设计了体系结构,并结合内控体系、HSE体系和基层建设等相关内容,经过两年测试不断修订和完善,形成目前的体系手册。应当讲,对科学管理、提升医院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初步建立起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参照项目执行方:英国通用公正行(BMIRADA)实施的《医院国际通用管理标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对规范和有效控制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在病历、处方质量控制方面,借助较完善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对运行病历质量情况能够做到实时监控,充分防范医疗质量风险。这套系统在医疗质量管理上能够发挥高效、快捷作用,对我院而言,应尽早建立。
(六)业务培训由专科转向全科,重点对岗位、院内培训,主要针对新引进人员和转岗人员;对外业务交流较为成熟,如女性乳腺疾病筛查,建立了胰岛素泵应用中心,引进理疗项目等。
(七)前线应急医疗日趋标准化管理,人员相对稳定,工作质量易控。医疗服务在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和人性化服务方面手段日趋丰富,效益凸显,值得借鉴。
(八)体检业务作为本部医院重要工作之一,其管理系统建立较早,基础较扎实,已形成一定规模且产生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
特别是体检管理模式较为成熟,程序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结合我院体检工作,认为随着企业以人为本,对员工健康的重视程度和全员健康意识的提高,体检管理应成为包括医院在内的相关机构最重要的业务管理之一。体检重在早发现、早诊断、高准确性。管理非阶段、一时性,而是持续、动态观察,实时干预、处理的过程,且具有前瞻性,因人而异,个体化提供健康评估报告。我院长期缺乏体检管理系统,人工操作,手段单一,工作效率低,质量不易控制。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检管理系统,大幅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九)本部医院文化氛围较为浓厚,无形文化育于有形之中,互为依存。目视化管理和标准化现场已成规范。员工安全意识普遍教强。同时,能够结合行业特点,注重医疗安全风险识别和防范,安全经验分享包括医疗、非医疗,持续有效推进医院特色安全文化建设已成共识。
(十)本部医院目前在用管理系统功能较为完整,各模块衔接有序,一体化程度较高。系统涵盖医院管理系统(院内执行)、体检系统(网上体检档案)、门诊住院系统、一日清单(触摸查询)、药品流通系统、综合查询分析、医学影像系统(PACS)实验室系统(LIS)、住院医生护士站、电子病历(EPR)、电子病案(EDR)等功能模块。医院拟建立社区医疗管理系统,与医院管理系统、体检系统无缝对接,搭建油田特色、专业化及数字化社
区医疗服务平台,实现社区医疗管理全面信息化。
我院现有的以计费结算功能为主的管理系统已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和新时期对管理的要求,有必要按照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矿区系统的要求,即实现“数字化医院”目标,借鉴油田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果和经验,加快建立一体化医院管理系统。通过近一个月与本部医院学习、交流与锻炼,总体任务及目标完成较好,达到了预期效果。此次学习、交流重点目标在于医院管理方面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做法,譬如:对标管理、规范化管理、体检服务及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包括在医疗服务、降本增效、人力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通过学习、交流,开阔了思维,在对照中反观我院在管理方面的不足及薄弱之处,对今后工作设想有了更成熟的考虑。
三、工作设想
1、积极开展对标管理。
2、进一步完善规范化管理体系。
3、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4、进一步优化医疗(体检)流程,完善人性化服务细节,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5、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充
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探索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和退出机制。
6、加快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进程。
总之,与油田公司医院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加深感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此次学习、锻炼的初衷和目的,收获良多,更在于不断改进塔西南医院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四篇:德国交流体会
赴德国中等职教师资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 冯岩
本人受学校的委派,于2009年5月23日至7月4日到德国进行为期44天的培训学习。此次培训属于国家教育部与inwent(德国国际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在2007-2009年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之一,目标是提高专业人员队伍的质量,进而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培训专业方向是旅游,此次培训让我受益菲浅,不仅学习了德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对德国旅游和酒店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将学习情况与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401.2万人,全国划分为16个州。此次培训主要在德国thüringen(图林根州)的erfurt(埃尔富特)和sachsen-anhalt(萨克森-安哈尔州)的magdeburg(马格德堡)两所城市进行。这两个州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图林根州被誉为德国的“绿色心脏”,承办方为了能够让我们多了解德国不同的旅游资源,在六周的培训中,特别为我们安排了两个不同的培训地点,大家一致认为承办方为我们选择的培训地点是非常合适的。
在德期间,周一至周五的课程安排得很紧凑,培训内容很多,跟我们上课的老师经常开玩笑说我们一个多月学习的内容相当于他的学生要用三年才能学完。培训内容主要是了解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以旅游职业教育为例的双元制培训及开发模块式课程的方法,以“推介德国旅游和酒店从业人员”为例介绍用于组织和设计旅游为人才培训的示范性方法论方案,行动导向教学中的先进教学方法,旅游市场推广,旅游目的地管理和欧洲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等。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听课和参观交流。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德国职业教育和双元制情况,项目组安排了参观埃尔富特市的工商业协会、国际职业学院(iba)、上课所在的ergab职业学校,还参加了莱茵tüv教育集团学生期末实习报告会;还到企
在学习期间,我顺利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拟订“餐厅服务员”示范性培训方案;对“餐厅服务员”十节课模块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制定一个20人中式自助餐晚宴的项目方案;最后还做了学习成果汇报。
在学习期间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德国人,其中有两位老师的理论课深受启发,最有意思的是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不莱梅一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下红酒餐厅和酒窖,深入了解了红酒的知识,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
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接近德国的普通民众,了解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受邀到生活老师家里做客;利用周末到各处参观旅游。总之,这次学习安排比较合理,生活虽然有点不适应,但收获很大。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此次出国培训,大家克服了生活方面、文化差异方面的许多困难,逐渐学会了适应。每个人都严格遵守了出国前的纪律要求,无任何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发生。在这次学习中,我们通过听课、提问、课外阅读以及参观访问等,对德国“双元制”理论与实践教学,德国学制体系建设以及德国旅游和文化等方面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很受启发。最大的收获,就是使我们认识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迫切需要进行改革跟进。
(一)对德国“双元制”的借鉴。
我认为,德国的“双元制”教学体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值得认真研究、学习和参考。1.解决学生的就业方面。一般而言,正规“双元制”毕业的学生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因为要获得到学校培训机会前学生必须被某个企业录取作为培训生(或者叫学徒员),这是企业为社会应尽的义务(如果企业不招收相应数量的培训生,则必须向政府缴纳相应的费用,由政府出面为社会培养这样的培训生),学生在学校时是学生身份,由学校进行管理,每周1~2天或三个月进行在校的理论培训,在企业时则为学徒身份,由企业进行管理,每周3~4天或三个月,学习期限为3年,毕业时如果通过了工商行会的考试拿到了技术证书加上本人愿意,就能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2.优化教学内容方面。每个班的学生都是各个企业的培训生,其培训的内容必须是企业所需要的,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与企业协商并共同确定,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企业日常产品中所需要的,非常接近实际,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喜欢学,老师教学也很有针对性。3.简化了学生的管理。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本学员手册,学生要及时填写每天的学习或实习工作情况,以便老师和企业及时掌握学生信息。每周1~2天的在校学习,时间短流动性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更加没有宿舍和运动场所等,学生在校的表现完全由课任老师掌握,如果学生有不良的表现如迟到、缺席等,老师有义务如实向学生所在企业反应,而对学生的处理措施由企业来实施,对学校而言就极大地简化了对学生的管理。4.极大地减少了教学和实验设备及教学经费的投入。德国职业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学校只是学习基本技能,掌握专业的一般技巧,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具有创新意识,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只可能在企业。因此,很多企业把本企业的最新设备要么直接送到学校,要么专门做成模型供上课使用,这样学生就能
很快了解和掌握本企业的最新技术和设备,作为学校就可以极大减少设备方面的投入,节省很多教学经费,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对行动导向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的体会
这次培训中,我们还学习开发模块式课程标准的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上必须学习先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这方面的体会主要如下:
1、以工作流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设置。
在德国以行动导向教学早在五百年前就已在手工业中产生了,随着社会发展不仅适应社会,还适应行业,甚至国际行业的要求。行动导向学习的目标就是学生学习掌握完知识后就能运用到工作中,而不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才能上手。因此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也是根据各行业中每个工种和岗位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设置的。在课程开发时一般会组建一个调研小组到企业一线进行调查,小组成员由行业协会人员、企业人员和教师所组成,根据调研各行业企业岗位情况来研究开发设置模块式课程标准。我们还学习了开发课程方案的流程图,这样做就能紧密结合职业的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能马上胜任工作。在德国的行业协会有统一的培训章程,职业学校就遵照培训章程安排教学计划。
2、行动导向教学流程
德国教师的备课相当于设计学习情景,一门课一般由几个老师一起参与进来,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并承担教学任务。例如推介一家会议酒店,需要计算机、市场营销、企业流程和会计老师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模块式的教学方式目标性很强,学生学完后马上就能用在工作中。学习了如何用框架设计自己的教学,首先确定学习目标,由目标推导出学习内容,要达到这一目标要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使自已的备课思路更加清晰。
3、行动导向中的先进教学方法
在这次培训中收获最大是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德国有一个二十年不变的教学方法图,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从中取出,根据社会的发展,对于已有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在不断的在改变,这些教学方法加上
现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技能知识就是先进的教学方法。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让学生动手为主进行教学,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还对我们亲身运用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分组练习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让我更实际的掌握这些方法的使用。
(三)从德国人身上受到的启发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德国人。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德国人素以 勤奋能干而著称。有人甚至把上班一族喻为“公蜂”。他们这种敬业 精神、狂热的干劲,颇出乎以刻苦耐劳著称的国人之意外,很值得我 们学习。另外,由于是德语授课,有些专业术语翻译过来较难理解,语言交流上尚有一些吃力,在课堂上有些问题往往需要老师讲解多遍 我们才能理解,经常导致授课进度延缓,但是老师并没有为此而牺牲 培训质量,而是延长授课时间保证培训质量。但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工作似乎“慢慢腾腾”的,与想 像中的争时间、抢速度的现代化特征大相径庭,不由地令人怀疑所谓 “高效率的德意志人”之说。但是经过几天的体味后,终于初步了解了 其中的原由,原来,不急功近利,一板一眼,精益求精,是他们 普遍遵循的信条。办一样事,计在百年。始作时多投入财、力、工时,乍看似有些“浪费”或”没必要”,却保证了完美无瑕、一劳永逸,虽 慢犹快。在埃尔富特看到的任何一座房子很可能都有上百年的历。据介 绍,一个世纪以来悬吊电车系统从未出过事故。正是由于不片面追求 “多、快”,而注重“一步一个脚印”,尽善尽美,才能够真正做到“好、省”。这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三、对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1.班级人数尽量少。德国的班级都实行小班制,这样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同时老师也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中国的国情不同,不能完全按照德国的模式,但从这里可以借鉴的就是人数不能太多,要有一个最低限度的规定。2.多与企业联系。德国的学生都是企业的培训生,培养目标很明篇二:德国学习心得体会
德国学习心得体会
四川射洪 董国军 2007年12月8日至2008年1月19日,我参加了由教育部和中德友好合作协会inwent公司组织的德国专业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培训地点在德国德克森安哈尔洲的中心城市马格德堡大学,培训时间43天,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德国教育体系和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这里就四个方面向国内同行作汇报,不正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德育的教育体系
德国的教育体系与我国有一些不同。
1、小学
小学一般为4—6年,其中后两年为分流阶段,也就是说学生小学毕业后就可进行分流。学生在这一两年中可以选择国民中学、实科中学、文理中学进行试读,也可以在这三类中学中跳来跳去,最终选择自己适合的学校学习。
2、初级中学
德国初级中学分三类:一类为国民中学,一般为2—3年,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双元制学校学习;一类为实科中学,一般学制为3—4年;学生毕业后可以进行双元制学校,也可以进入高级专业学校;第三类为文理中学,这类中学一般为3—4或4—9年连读,这类学生往往在毕业后进入文理高中或在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进入大学。这三种学校学习的主要是文化基础知识,但在深、难、广三方面要求明显不同,其中国民中学要求最低,实科中学次之,国民中学和实科中学约占初中学生总数70%以上,并在这个阶段开始渗透职业教育。
3、中学阶段(或高中阶段)
(1)文理高中(也叫高中):一般为4—5年,也可以与初中的文理中 学连读,这类学校主要为大学培养人才,将来从事专业理论研究、科研工作或教师工作,这类学校学生仅占中学生比例的20%—30%。(2)高级专业学校:一般为3—4年,学生主要从事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某一专业的专业学习。但倾向于专业理论学习,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应用技术大学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输送人才(类似于我国现阶段的对口升高职)。应用技术大学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一般到企业从事一线的专业技术工作,并取得培养师傅证,他们将来可以作为双元制学生的培训师傅,另一途径就是为职业学校培训专业教师。
(3)全日制职业中学:一般为3—4年,这类学校理论与实践一般均在学校完成。如助理、公共事业服务、卫生学校、护理学校等都是全日制学校。这类学校目前也逐渐转为双元制。
(4)双元制学校:是德国目前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约占中学生总数60%及以上。其中培训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工作。个别学生也可以再进入高级专业学校学习,将来再进入应用技术大学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4.高等教育阶段
主要由大学、应用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成人继续教育组成,并与中学阶段的教育相互衔接,打通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并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所谓“双元制”,就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一种教育模式,双元用的一员是企业,另一员是学校。双元制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至20世纪初以来,经历了近百年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德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建立了完善的、配套的法律制度。现将双元制的特点总结如下:
1、双元制学校的学制一般为2—3年。在这2—3年中,学生2/3的时 间在企业学习,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就一周来讲,2天在学校学习,3天在企业学习。
2、国民中学的绝大部分和实科中学的半数以上学生都进入双元制学
校,约占这个年龄段学生的60%—70%,而读高中的学生只有20%—30%。
3、学生进入双元制学校之前,往往有一年的准备期,也叫职业基础教育年。在准备期内学生去了解企业、选择培训方向或到学校学习一些简单的职业技术,最终确定自己的培训方向。在这一年中,学生往往在一些学校或企业之间跳来跳去。
4、学生进入“双元制”学校之前,一般先联系企业,并与企业签定培训合同。企业与学生签定合同后往往有2—3个月的考查期。如果表现不好,企业可以撕毁合同;考查期合格的学生由企业将学生送入双元制学校。所以,许多的双元制学校一般到开校时才知道有多少学生,培训什么专业。
5、在双元制学校中,企业以培训技能为主,学校以培训理论为主。两者依据教育和文化部及工商业协会共同制定的培训计划同步进行,企业按为企业制定的培训规则进行培训,学校按教学大纲进行培训。开校前,企业与学校共同协商培训事宜,中间由工商业协会监督和协调。
6、双元制的主体在企业。企业不仅要培训技能,而且要为学校提供资金及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在企业中取得师傅证的应用技术大学或高等职业学院毕业的技术工人作为师傅培训学生。政府为实行“双元制”的企业提供免税、减税等优惠政策。
7、德国的职业学校包括大学都是不收学费的。职业学校的硬件设施一般由政府及教育文化部提供的。马格德堡第二职业学校校长讲,每年年底,学校校长向洲政府或洲教育文化部提出财政预算,洲政府根据预算下拨经费。
8、联邦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如企业法、学校法、职业教育法等来保障“双元制”的实施,任何企业和学校都必须遵守这些法律法 规。
9、各洲政府十分重视专业的分布和专业的统筹。一般来说,同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一般不会有相同专业的两个学校。一个学校专业一般也不会超过3—5个。如首都柏林,只有一个机械专业学校,叫辛莱格职业学校,学校有机械、数控、焊接方面的学生近4000人,在柏林办学已经60多年。这就避免了资金的重复投入和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可以使学校集中优势资源使学校办得更好。
10、实行“考教分离”。学生毕业考试,由工商业协会、企业专家、学校三方面组成考试委员会统一考试,不合格的学生不发毕业证,必须重修。毕业时未满16周岁的学生要继续学习,直至满16岁为止。
11、为保证“双元制”的实施,德国政府组织专家研究开发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如他们不叫“××专业”,而称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内容包括了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它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不追求深难度知识,讲求适用、实际。同时教师们精心研究出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促进和保障“双元制”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德国的教育教学方法
为使德国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德国政府提出了三种能力的培养观念,这就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把这三种能力视为同等重要。为实现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行动导向”的教学思想或教学原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把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收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控制反馈、评估总结等六个方面,并且研究出了许许多多与行动导向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比如: 1.大脑风暴法
大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提出许多问题
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其意见的正确性或准确性教师不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它是一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加到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学生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其他学生也没有必要立刻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加以评价、进行讨论或提出批评,所有意见均放在最后统一进行整理与评判。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项目完成后都有一个可以看得见的作品,项目教学的精髓是学生分组制订计划,共同实施计划,也可以是学校、教师共同完成。项目教学强调小组合作、分工协作和团队意识。3.卡片教学法
也叫张贴版教学法,是在张贴版面上别上由学生或教师填写的有关讨论或教学内容的卡通纸片或纸片,每个纸片上只写上关键词,通过对卡片进行分类、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纸片、评分等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法教学法。在这种方法中教师只起主持、组织、引导、咨询、服务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根据问题或教学情景或工作中的实际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过程给学生的行为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学生通过实例为媒质:一是探索他们的感情;二是洞察他们的态度价值和感知;三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态度;四是用各种方法探讨对教材的理解;五是站在不同角色思考。5.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篇三:德国制造学习心得
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秘密
在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欧洲各国经济哀鸿遍野,唯有德国一家风景独好,成为欧元区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为何“德国模式”能够胜出?究其根本,除了德国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外,牛气十足的制造业是其抵御欧债危机的铜墙铁壁。无论是帐篷、钟表、桥梁,还是汽车、火车、轮船,“德国制造”大致具备了五个基本特征:耐用、务实、可靠、安全、精密。
但“德国制造”的光环并非与生俱来,从历史上看,“德国制造”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灰姑娘”式的蜕变进程。
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工业革命,较邻国法国晚了30年,此时英国工业革命更是接近尾声。由于世界市场几乎被列强瓜分完毕,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在列强挤压下,以剽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商标等“卑劣”手法,不断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廉价销售冲击市场,由此遭到了工业强国的唾弃。
从那一时刻起,德国人开始清醒过来: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产品的廉价,而是产品的质量。于是紧紧抓住国家统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大力发展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催生了西门子、克虏伯、大众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并推动德国在一战前跃居世界工业强国之列。
“德国制造”完成华丽的蜕变,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传承息息相关。严谨理性的民族性格形成了“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标准主义、完美主义、精准主义、守序主义、专注主义、实用主义和信用主义。这些文化特征深深地根植于斯,就像是德意志民族的语言,复杂而精确,语法和词汇不能出现丝毫的模糊一样,泾渭分明,从而成就了“德国制造”的传奇。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德国“三位一体”的体系保障。一是科技创新体系。“德国制造”的强大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先的产品技术含量。德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建立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传播和人力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协调;企业承担2/3的科研经费,剩下的1/3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买单。为了使“制造科技”能够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德国人始终相信一句话:真正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是研究与开发,而不是别的不能把握的客观因素。因此,德国企业对研发投入毫不吝啬,研发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3%,位居世界前列。据统计,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有11家德国公司,排名第一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研发费高达58亿欧元。即便在欧债危机期间,尽管订单有所减少,但德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仅没有相应递减,反而逐步增加,使以先进制造业为强大支撑的德国经济受欧债危机的影响甚微,反而因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而更具生机和活力。
二是标准化和质量认证体系。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为德国制造业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建立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最主要的制定机构为德国标准化学会(din),其制定的标准涉及建筑、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和家政等几乎所有领域,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其中约9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二是建立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最主要的认证和监督机构为南德技术监督公司、北德技术监督公司、莱茵技术监督公司,实行独立于政府和行业以外的自主经营,依照iso和din等标准对企业产品和制造流程进行检测,并为合格者颁发认证证书。这样既有效协调了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又确保了“德国制造”的质量,还整体提升了“德国制造”的竞争力。据统计,“德国标准”每年为德国制造业创造价值达180亿欧元。
三是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制造”的成功离不开富有活力和高水准的技术工人。在培养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德国注重推行双轨制职业教育,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政府对数百个职业制定毕业考核标准,以确保教学和人才质量的评判水平。
德国约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每周有三至四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一到两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职业学校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企业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这种模式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培训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效保证了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同时,职业培训也是通往职业生涯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在德国可以参加的培训职业多达350多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与白领阶层相差无多。正是这些技术娴熟的工人把研发出来的蓝图变成精美的产品,投放市场,帮助德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竞争力。
今天的中国正如同19世纪晚期的德国,也是追赶型的崛起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甚远。当前,中国制造业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人力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缺乏竞争力、品牌缺乏影响力等问题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面对诸多挑战,吸取德国制造业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制造业摆脱困境、再铸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坚持以制造业为中国经济的立国之本。金融危机前,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持续进行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产业空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工业占gdp比重逐年下降,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金融业、租赁及其它服务业占gdp比重逐年上升。而德国则始终专注于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同期德国工业占gdp比重上升了1个百分点,金融、房地产和租赁服务业占gdp比重基本保持不变。
正是对制造业的执着和专注,使得德国免受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痛苦。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坚持制造业在国家实体经济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坚决摒弃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引导各类产业均衡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是坚持以“三位一体”贯穿“中国制造”的全过程。积极加强科技创新、标准化和质量认证、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体系建设,改变“中国制造”长期以量取胜的局面,真正实现以质取胜。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鼓励自主品牌发展。在标准化和质量认证方面,以加强标准化工作为突破口,为我国工业产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标准支撑,拉动内需、稳定出口;努力推进质量认证工作,促进形成与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质量责任意识,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质量形象。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对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政策引导提升“产学研”三个环节的合力,建立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是坚持以全面深化中德制造业合作打造制造业强国。制造业是中德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两国制造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互补性强。德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精湛的制造工艺、科学的经营管理、优良的产品质量、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及较为开放的技术合作,为中德两国制造业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前两轮中德政府磋商中,双方已就在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标准化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达成重要共识。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祖国的制造业兴起才回充满希望。德国的历史足够我们去借鉴,他们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去学习揣摩。篇四:德国职业学习心得
赴德国培训学习总结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孙焕志
经过紧张的学习和参观,我对德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和课堂组织方法有了切身体会。在德国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会了方法,这些对于我们搞好国内的职业教育,改进教学体系和课堂组织技巧都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在德国亲身体践和学习心得向各位领导做一个介绍。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
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66%是这种形式。它主要特点是:行业是主导,企业是主体,职业学校是辅助,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考核由行业协会负责,学生具备企业学徒和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我国与德国职业教育运行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不是简简单单可以模仿的。在德国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决定了今后是否进入职业学校,对就业基本方向学生有充分思想准备,目的性比较明确。
在学习期间通过走访了职业学校与双元制企业,了解了当前德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也看到了我们职业教育中的差距,职业学校的设备是最好和最先进的,教室都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企业愿意参加双元制这种体制中,学校的大部分设备是企业给的。
感觉现在我们高职教育培养方向比较模糊,摸不准社会需求,整个教学过程处于被动局面,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严重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找不准就业方向。德国职业教育搞的好是因为学生定位准确—职业工人。学生学习不是专业是工种,同生工作紧密结合。工种分得特别详细,几乎包含大部分职业。参观亚琛市职业培训中心时,建筑方面工种:看到四个,地面(下水)、墙、棚架、房顶(瓦)。
我们当前的高职学生没有把自己定位在职业工人这个位置,造成学生学习的迷茫与困惑,而且我们的专业范围要比德国的工种范围大,往往对应几个工种,往往上岗后不能马上适应工作岗位。
德国的职业教育没有学费,学生自主寻找的学习机会,并且企业最愿意接受
员工也是双元制培训出来的员工,学徒工是有工资的,由企业付给。去拜尔公司(世界500强,阿司匹林)参观,例如学徒工在化学领域的工资:第一年739欧元/月,第二年818欧元/月,第三年899欧元/月,第四年开始969欧元/月。正式后平均2200欧元/月,其中化学工种2600欧元/月,这也是德国学生乐意从事职业教育的原因。我们学生都是通过高考来到高职院校,不一定自主过来的,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因。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是:校企合作不受法律规定保护,学生实习难,实习质量没保证。也提醒我们高职教育学校一定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建立自己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把企业的师父请进来。我们现行高职“2+1”这种教学模式不够灵活,在校期间无法真证了解自已职业的基本要求,我们学校要求每学期学生一定要有行业企业的见习。
二、德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在德国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目标是要想获得职业资格,职业工人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考核办法是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试的的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各占50%,理论的试题全德国是统一的,实践部分是由各行业协会组织的,有考试委员会(成员是企业代表达式)。学生只允许重复考两次,第三次没通过,证明你不具备该职业素质,需要改换工种,终生不能从事该职业,非常严格。(例如去年it业有2142考生,通过率92.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文凭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符合实际需要,基本不存在毕业后去适应工作的问题。我们考核方式存在问题是考试方式单一,仍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现在我们学校考试是学科考试,职业资格制度还不完善,能否借鉴德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实现统一职业资格考试。才能更好衡量各学校的教育水平。从学习内容上看:全德国职业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分为学校和企业两部分,大纲中规定了各工种学习领域。从德国金属切削机械师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上来看,有13个教学情境:
1、利用手动工具加工元件
2、利用机床加工元件
3、加工简易组件
4、技术系统维护
5、通过切削生产工艺加工元件
6、机床维护及检查
7、技术控制系统维护
8、利用机床编程进行加工
9、通过精加工工艺加工组件
10、生产过程最优化
11、计算机辅助生产的计划和安排
12、单段生产的准备及实施工作
13、多个订单生产过程的安排和监督。
整个课程都是围绕工作而设的。在接受培训过程中体会到德国职业教育除了注重专业技能力外,很注重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这种能力是不能通过考试来确定,而是要通过工作过程的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三、职业教师的角色:陪伴作用。
在德国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前教师要在企业工作一年,再经过考试才能是职业学校的老师,教师是国家公务员。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陪伴学生学,在幕后看学生如何做。老师知识并不一定知道特别多,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溶入到学习中,不能用老师的角度来看。在学习中教师设置复杂任务,让学生来完成,并陪伴辅导学生完成任务。上课的内容是学生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强调学生不仅是知道,还要去做。规纳起来教师的主要作用是:
1、先设计出行动导向课程。
2、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把舞台让给学生,教师是陪伴。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对结果进行评价和引导
对我们从事高职教育的老师来说,学习德国的教育理念应该学习。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课程中把自己放到组织、关注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打断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码,允许学生在错误中自己学习,自己去找出正确的道路。职业领域发展特别快,要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变化,能适应新的工作,把课堂真证的还给学生。
三、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70年代提出,在德国90年代开始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核心是打破常规,打破界限,没有科目的概念,项目任务涵盖很多学科知识,围绕任务完成。所谓行动导向,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做”,即“行动”来获得发展,强调“做”的过程中的思考及总结经验。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它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尊重学生的价值,张扬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联系实际问题学习,能真正提高劳动者素质。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是关键能力的开发,促进学生的脑、心、手全方位被调动起来,真正从素质方面教育人手,把学生的学习转化为一种“游戏”形式。让学生愉快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愉快地、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也是我们当前职业教育中欠缺的部分。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老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变成一个咨询者或指导者。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安排听一节职业教育课,但在给我们授课过程也能感受他的教育方法。在我们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时,通过建塔游戏:在游戏中就了解了解完整行动导向各个步骤,通过课堂也知道了行动导向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明确了以下概念:学习领域包括若干教学单元,教学单元包括若干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包括若干个任务。我们在课堂中通过分组练习:对单元、情境、任务的设置和老师对我们完成情况点评,以及同学之间的评论,对这种教学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也更加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法的特点与优点。
这种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欠缺)。这种教学方法课前教师准备要细致周到,更适合小班授课,使每个学生获得充分的交流和展示机会。教师在组织分组讨论和学习成果展示时,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而国内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学资源有限,教育成本考虑都采取大班上课,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一百多人,这样难以达到锻炼学生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应选择以实践为中心的实践导向课程模式,要“会做”。培养目标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职业综合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制度上,将从“学校是核心,全日制教学是主体”的制度转向“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弹性学制;在教学内容上,将从“以校内课程为主,重视学科完整性”转向“以专业和技术领域核心能力培养为主,注重校内学 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在学习方法上,将从“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是主要学习场所,书本知识是主要学习内容”的学习方法转向“教室与实习场所一体化设计,注重工学结合,做学合一”的学习方法;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将从“单一的‘知识理论型’师资队伍建设”转向“强调‘双师型’资师队伍建设”上来,教师要掌握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为期四周的时间很短,但自己感觉收获很多,整个德国职业教育系统中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最主要的是体会到了它的职业教育理念。在这里我要感谢省教育厅给我们高职院校教师一次开阔眼界和学习的机会,也要感谢我们这个团队,通过与你们之间交流也带给我很多启示和帮助。篇五:德国双元制学习心得
德国双元制学习心得
机械技术系 尹云龙 2014年3月,我参加了黑龙江省第三期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赴德国培训班学习。这次赴德国职业教育培训及考察活动,是我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庞大和广泛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国外学习活动,团队共计11人,由教务处长带队,五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2月22日临行前由省教育厅领导开会强调学习的意义和要求,学院主管教学的张迎副院长亲自到机场送行。
这次学习活动,主要在德国itw学院(柏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我们的到来,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在培训期间分别考察了柏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柏林能源与环境质量检测职业技术公司、柏林工商行业协会等与双元制有关的学校、企业、行业职能部门。并参观考察了西门子柏林,宝马,格拉苏蒂朗格表业纪念馆等世界顶级企业,具体行程如下表所示:
在学习过程中,团员们结合国内的实际和工作中的体会,认真思考,踊跃提问,德国老师们都给予了很好的回答。参观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由于各参观场所相互距较远,交通涌挤,参观时间十分有限,相当部分只能是走马观花。授课的内容上十分丰富,较为广泛,许多内容只能囫囵吞枣,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很肤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谈此行的收获。
一、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概况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权威组织的统计,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的比例仅为20%,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则是职业教育,并以此走上工作岗位。正是通过成功的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也成为德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在德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很庞大,很正规和也很全面。确切地说德国人从小学毕业就可以开始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小学毕业以后他们可以选择一个向职业化方向发展的中学或者一个普通的。而在中学的学习结束后,就可以选择上职业高中或者普通高中了。在普通高中生毕业以后,学生们选择上标准的大学或者高等职业学校。“双元制”有两个不同于许多国家职业培训常见的纯粹学校培训的特点:
一是学生大部分的学习不在学校里,而是在生产场所或服务性企业中进行,或在一个企业里,或在一种自由职业的实践中,或在公共事业中。受培训者有时候离开实践去上职业学校,所以同时也是职业学校学生。这些人每周大约3一4天在企业里,大约1一2天在职业学校里接受培训。
二是培训由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培训承担者负责。二者在德国分属不同的部门管辖,其中,联邦法律管辖企业中的培训,而学校领域里的培训是各州的事情。企业中的培训在合乎技术要求的机器和设备前进行,较大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徒工培训车间,较小企业中的受培训者直接在工作岗位上接受培训。德国各州学校法规定受培训者必须上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在专业理论方面促进和充实企业中的培训(专业课程)和扩大受培训者的普通教育。学校培训的内容三分之二是专业课,三分之一是普通教育课。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有两个学习地点即企业和职业学校;有两种身份即学生与学徒,在企业,他们是学徒,而在职业学校,他们是学生;有两种考核即实践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双元制的考核分为中间考核和结业考核两种,从考
核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可以说,德国“双元制”把职业教育的纵向过程鲜明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培训,一部分是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表面上由不同的主持者负责,各自独立,其实二者之间存在很密切的关系。
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给我们的思考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技能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实行的校企合作正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把学校教育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真实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加之以相关必要的学校理论教育,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
1.建立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规政策上的支持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遥遥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教育分流机制比较合理,在小学毕业时就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分流,初中毕业时再次分流,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
力差异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并没有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奇异现象,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接受职业教育。2.深化校企合作,切实贯彻产学结合的发展思路
德国的“双元制”,其核心理念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并非常重视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并不是停留在接收毕业生的低层次上,而是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了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学校师资力量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对专业任职标准、资格认定制度、师资培养模式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规范了职业教师队伍,确保职业教育的高质量。4.构建多元教育体系,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德国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相关措施,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和互补性。如德国许多州规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德国的职业教育都实现模块化课程与教学,学生所学课程、所取得的学分、获得的证书、文凭无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外,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相互承认。这些举措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要求提供许多便利,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五篇:交流体会
家长学校交流体会
孩子是每个家庭放飞的希望,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在小学六年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渴望自己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但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往往由于不得法,取得的效果事倍功半。看来我确实要改变一下我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下面是我本人的一点体会,供大家一起参考。
一、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孩子爱上学习。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我眼前一亮。的确如果让孩子爱上学习,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将让他人生受益无穷,家庭教育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后我不能再因为工作中的烦恼和不顺心的事情而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孩子做作业时我有时候为他的字迹不工整、错别字多、数学计算题经常算错而责骂他,甚至为了一道数学奥数题讲了几遍还不会做还动手打过他,这在不经意中严重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今后我要多一点耐心,对孩子多鼓励少责骂。在温和的气氛中,耐心细致地辅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孩子提高学习兴趣,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卧室离孩子的书房仅一墙之隔,他妈妈在他学习时经常在隔壁房间看
电视和碟片,虽然声音开得很小,多少对他有点影响。为此我们决定今后只要他在书房学习一律不准看电视和碟片。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会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
在孩子日常的行为举止中要要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将孩子的兴趣正确引导到学习中来。如我们发现他喜欢看课外书,但我们发现他的阅读习惯不是很好,每次阅读时间太长太快,我们决定今后和孩子同读一本书,一起把它读完读精,然后大家一起谈谈读书的感受,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二、要把孩子当做朋友一起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
我们发现采取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在学习中收到的效果并不好。我们原来认为家长是至高无上的,家长的话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任意殴打漫骂。然而孩子长大了,他有自己独立思想。有时候他嘴里服从,其实心里不服。后来我们把孩子当作朋友,经常和他谈心交流学习上的事情,甚至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告诉他我们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他自己一天经历的事。如果他告诉我们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训话、不生气,而是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刚开始时,他有点不敢讲,我们就先对他保证不生他的气,他也就敢
讲了。
要做孩子的朋友,我们要经常学习他的语言,而不是要求他学习你的语言。如果你不学新知识,不接触新的思想观念,知识匮乏,思想陈旧,你就不能理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我们应该尽量多接触点流行的东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饰,流行的技术,流行的音乐,以减小代沟,创造彼此信任沟通的渠道。
今后我们决定要多陪陪自己的孩子,无论多么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的谈心。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了,一切都是老师的事情,然后回家了就督促做作业。当孩子做了不和自己期望的事情的时候,不要马上发火,先听听孩子的理由。
为了能使自己孩子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今后我们要始终坚持关爱而不溺爱;教育引导而不束缚,启发指点而不硬性规定;平等相处互相尊重而不居高临下长辈气实足。把孩子视作朋友,视作知己,使孩子始终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健康地发展。为了营造一种家庭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从自我作起,从点滴入手。在家里,我们订了报纸,经常和孩子一起读报纸看晚间新闻,使孩子在读书之余了解国内外大事件,从中增加一点社会知识。在节假日或空闲时间,我们会外出或进行旅游,以此丰富孩子的知识,开拓视野,增加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亲情交流,融洽关系,缩短家长与子女之间的鸿沟。
三、帮助孩子提供学习效率,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外也享受到童年快乐。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专心地做事情,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学习一个生字,给孩子10秒的时间盯住生字识记,然后再要求默写出来,这样一来,孩子有紧迫感,会很专心地来记。但这要注意张弛有度,不可事事都限时。比如吃饭、洗澡就不宜限定时间,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让孩子明白工作的时候要讲效率,是我们的主要目的,生活的乐趣却不能因此而被磨灭。
经常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将“学”和“玩”合理分配。做功课时集中精神,不能浪费时间。学时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控制自己的行为;玩时就放开玩,快乐地玩,改掉以前做事拖拉,缺乏耐心,精神易分散等不良习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用自己良好的心态营造一个安静、详和的港湾,让孩子从这里起步,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