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耿聪读书心得
《方法总比困难多》读书心得体会
离开学校三年多的时间里,忙忙碌碌的生活,我已经很久没有拿起书本好好的学习了,今年单位组织大家进行读书活动,也是给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通过近段时间对《方法总比困难多》这本书的学习,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一个想有所建树的人,必须坚持“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困难找借口的态度”。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太善于找出种种借口来原谅自己,也使别人原谅。平庸的人之所以沦为平庸,是因为他太善于搬出种种理由来欺骗自己,也使别人受骗。而一个想成功的人,事前头脑中只有“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到达胜利的彼岸,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就应该有这种精神,只有坚持这个信念,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为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把好关,服好务。
2.把主动工作当成一种习惯,而主动就是永远不让自己成为工作的旁观者。积极行动,把工作本身当作一种乐趣,而工作本身也就会成为一种享受。机会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创造的,也惟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有些时候,我们不是找不到方法去解决困难,而是在困难面前,我们是否努力过。
3.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时间面对困境。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问题和困难要立即扼杀在摇篮之中,绝不能姑息。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最好时机,莫过于在它们刚刚萌生之时。工商局食品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监管任务,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决不能拖拉推诿,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承担起人民卫士的职责。
4.困难也能变机会,成功一定有方法。许多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竭尽所能地去尝试,而这些努力正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机会往往和困境联系在一起,困境或危机通常都蕴藏着新的机会。
工商事业的发展最终靠的是全体工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每个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工商事业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明天。
第二篇:(杨家聪)读书心得体会
诵读《声律启蒙》 体悟音韵之美
高县硕勋小学校 杨家聪
国庆期间再次拜读了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编撰的《声律启蒙》,这本国学经典诵读佳作,不仅能带我感受和学习汉语独特的韵律之美,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文化是一国文化之根源,历朝历代的文化积累和传承,让中国文化自成体系,融会贯通。而文学经典作为其主要媒吉介,世代相继,因此即使相隔千百年,其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意义依旧根植在每一位国人的血液里。传统文化经典拥有的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每一位学子都应对其进行品读、感悟、求索.......力争做一个有文化底蕴、有学识素养的中国人。
《声律启蒙》这本读物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全书分为上下卷,各15篇。上卷包括(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下卷包括(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它们的结构按韵分编,平仄协调、用词工巧、内容广泛,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读完这本读物后,我想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诵读这些经典为主渗透常规语文朗读,来促进现代文的学习。这二者的相辅相成对孩子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及个人的文化的塑造有着深远的意义。可以实现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声律启蒙》诵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以及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对此,浅谈一下自己读完读物后的感受:
一、让学生诵读《声律启蒙》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
声律是我国诗词理论上的一个瑰宝,了解它,有利于更好地去学习、欣赏我国灿烂的诗词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也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虽然新课程给老师新的角色定位,但其“传道”功能并非应全部丢失,正向老一辈教育专家讲的:“该讲得还是要讲。”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声律启蒙》是广大语文老师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义务与责任,一项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从低年级开始诵读经典,旨在组织学生通过“直面经典、反复吟咏”的方式,让融汇在经典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能主动贴近传统文化精华,传承传统美德。如每一个章节后出现的成语故事,他带给学生的既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同时通过读故事,感受故事蕴含的优秀品质。
二、让学生诵读《声律启蒙》是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发展的需要。
对学生进行《声律启蒙》的诵读引导,既有其可行性,也有其必要性,它是传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需要,也是语言积累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需要。小学阶段一直六年级的学生,在他们记忆的黄金期,去诵读经典诗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发展语文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机械识记占优势。在学生记忆的关键时期,进行经典诵读实验,在提高学生记忆力的同时,大量经典诗文的记诵又能滋润孩子稚嫩的心田,文化的雨露,语言的甘霖定会为孩子的一生奠基。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以后将无法弥补,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可见,我们面向小学阶段的学生诵读《声律启蒙》,不仅可行,而且必须。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接触到最纯最美的精神食粮,促其语文素养的形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此外,新课标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有丰富的智力活动,感受前贤的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规范了学生的言行,理解了真善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诵读《声律启蒙》对提高学生欣赏、写作诗词水平也有一定帮助。
三、让学生诵读《声律启蒙》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的需要。
语言学家吕叔湘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中国的汉语言文字,不仅具有表意功能,同时具有表音功能,具有音韵美。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坐失良机。我国传统的蒙学教育就非常重视在学童启蒙阶段过得诵读训练。这种蒙学教育固然有其片面性,但从某些方面来说,又是最科学的。因为人类的知识获取途径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解性的,另一种则是记忆性的。掌握偏记忆性的只是,唯一的方法便是硬背。而《声律启蒙》就是一本很好的蒙学书。而且,这本书节奏响亮、声调和谐、用语简练易懂,每一章节都是按照韵脚编写的,韵律优美,琅琅上口,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有重大作用。通过让学生诵读,让他们在“低吟缓诵之际,但觉音韵铿锵,词藻华丽,妙不可言”。有人称赞《声律启蒙》这本书真是一本奇书。本来嘛,一本小书能够风行全国,现在还拥有众多的读者,自有其“奇”之所在,是值得我们从文化史、教育史的角度加以研究探讨的。我们日日诵读浸润,人生的启迪,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逐渐养成,生命才能陶溶出深度和高度,正是厚德载物的大基础。所有的聪明智慧唯有建立在这个平台上才能尽其用。
三、让学生诵读《声律启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的需要。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灿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的体现。学生通过学习(当然是自由的阅读,自觉的学习,主动的体验),了解并掌握已有的文化世界,就能较好地被文化所塑造。而经过文化塑造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在课程基本理念中,课标指出:“小学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 上的人生态度。”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阅读与鉴赏方面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一边诵读一边感悟,感受经典文化在音韵、节奏、声律等方面所具备的独特美感,受到美的熏陶。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在思考与领悟方面,提出“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 文化遗产的传承。
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开展诵读《声律启蒙》活动,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本书所具有的大境界高品位,无疑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而其传达出来的劝导、教化之语更是给学生以启迪。引领学生在经典文化的长河中徜徉,积淀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功底。并且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让文质兼美、声韵和谐的美文在敲击着孩子们耳鼓的同时,更浸润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第三篇:培训心得侯聪杰[推荐]
快乐学习,能量无限
康平路第二小学 侯聪杰
这两天卢臻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卢臻老师是郑州市教研室的专家,在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面颇有研究。虽然是讲座,但是卢臻老师的讲座有实践有互动,有笑声有感动。
卢臻老师从“教学设计”转换为“课程计划”的根源和必然给我们深透的分析,美国课程专家教育评价鼻祖拉尔夫泰勒,提出“课程计划”,课程是围绕学生发展而铺设的跑道。
我从卢臻老师透彻的分析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更加的了解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我明白了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人,其中评价环节就是怎么知道自己将学生带到那里去了,教学环节是怎样将学生带到那里去,目标环节就是将学生带到那里去。这一易懂解析让我对基于标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明晰,更容易运用到教学中。
卢臻老师不仅透彻的对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讲解,还生动的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目标制定与叙写的方法和要求。这一讲解解答了对于我平常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制定时的一些疑惑和问题,给我以后制定教学目标和目标的叙写提供了方向。目标的制定不仅仅是一个层级的,有时会是多个层级的,这要根据学情和课标的要求。
卢臻老师还详细的讲解了三种学习类型,无效学习,遗忘既不能记住也不能理解和运用;机械学习,记住但不理解也不会应用;意义学习,不只能记住更善于理解和运用。这一讲解让我对以前的教学环节及过程进行反思,找到了为什么有些知识点讲了很多遍但是学生还是出现错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应用这些方法,因为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思考与行动的能力。
通过这次讲解和互动结合的讲座,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调整了我对基于标准的看法、开阔了我的视野。我能带着阳光心态,缔造阳光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阳光的、健康的心态。快乐学习,能量 无限!
第四篇:施小聪读书心得体会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59个心理效应》体会
墨红镇中心小学 施小聪
我在师范学校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学习过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然而当我真正走上三尺讲台,这些曾经的知识还有多少依然存留在我脑海中,又有多少能为我所用呢?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学生想认真学习,教师想尽力帮助学生学习,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校长也绝对希望学校的教学能够蒸蒸日上,推动教改的专家学者们更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制作。问题是,我如何确定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呢?直觉上,我都以为我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在本学期开学之时,我被《教师不可不知的59个心理效应》这本书迷住了,以下就是我读这本书的小小心得。
这本书的特点让我很有共鸣,每个理论的出现前都会有一个或几个实例或者故事,然后再分析这些故事,引出后面的理论解释。我非常喜欢这种代入式的介绍方式,很多例子感觉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然后就很有往下看的愿望。看完了本书后,觉得以前教育心理学时学过的那些知识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以前在上课时,虽然心理学老师也会举一些实验或者生活中的事例,但是由于当时没有在学校中工作的检验和体验,对当时所学的知识感觉不是很熟悉,但是看完这本书以后,觉得许多问题我们是可以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的。
整本书的内容分为了:学习、关系、决定三个大板块,然后再阐述相应的板块中的相应的知识点。
比如,针对“老师该不该给学生小奖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个问题上,作者就举了一个身边的一个老师的例子:
曾经有朋友送他一大包的棒棒糖,他正烦恼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糖果比较好;刚好有学生来找他,看到桌上的糖果眼睛都亮了起来,大家争着向他要糖果吃,他随手给了同学几根;结果下一节课又有更多的同学来找他要糖果。他灵机一动,宣布下一次的小考若是分数达到标准,或是有进步超过10分的,都可以获得一支棒棒糖。好像那支棒棒糖真的很好吃似的,学生们明显地认真了些。不过赖老师说也很可能是当时的背景因素,那个时代的老师不流行请学生吃东西,考得好是应该,考不好就等着挨打,所以有糖果可以期待,对学生来说还算是一个诱因。总之,棒棒糖效应发挥得不错。至于赖老师呢?反正不过就只是棒棒糖罢了,又花不了多少钱,赖老师也很高兴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学习的动机;于是之后的每一次小考几乎都是如法炮制。为了更换新口味,赖老师很频繁地进出糖果店,和糖果店老板意外地成了朋友,可以用批发价拿到各种糖果。可是这样的方法实施几次之后,赖老师发现学生的成绩好像有回复以往的迹象,私底下问几个同学才知道,他们对糖果的兴趣没那么大了,随着季节的改变,他们现在对饮料比较有兴趣;于是赖老师又开始去认识饮料店的老板。
不知道是谁制约了谁?但是学生的胃口愈来愈大,等到赖老师意识到的时候,他正在用711的百元礼券做强化物,而学生已经开口要求电影票了。他忽然感觉这整件事都不对了。他不再去考虑自己是否能够负担这样的奖赏,转而思考这样的奖赏是否真正符合教育的意图?当认识到奖赏的动作已经变质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停止奖赏的动作。然而,他自己带起来的风潮已经在学校流行了;停止奖赏之后,他遭到了“报应”。不但被学生说成“吝啬”,还被同
事说成“不关心学生”,自己却只能如哑巴吃黄连一般地闷着。学生的成绩?甭提了,根本没有人要理他的课,成绩掉到比一开始完全没有奖赏的时候还差。
斯腾伯格(Sternberg)等人曾经做过以下的田野实验(指实验在现实情境中进行而非实验室里的环境;千万不要误会是在乡下的田里做实验),他们找来一群国小学童,然后介绍给他们一种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当然很开心地就玩了起来,每次平均可以认真地玩游戏大约20分钟。一个星期之后,实验者随机地将这些孩子分组,他们对a组的孩子们说:“如果他们愿意玩游戏再久一点,玩得愈久就会得到愈多的奖金。”对b组的孩子则不做任何的处置。刚开始,a组的孩子们玩得更起劲了,大约可以维持30分钟的时间,超过b组的 20分钟。再过一周,实验者对a组的孩子们说:“不好意思,因为经费被缩减了,所以现在玩游戏没有办法再提供奖金。”从那一天开始,a组的孩子们玩游戏的意愿大幅减低;虽然b组的孩子也因为对游戏有点腻了,小幅度地降低玩游戏的时间,但是数天之后,b组的孩子还愿意玩个十几分钟,而a组的孩子几乎根本都不想再去碰那个游戏了。
斯腾伯格等人把这个现象称作是“过度辩证效应”,意思是内在动机的强度,有可能会因为外在动机的加入而遭到破坏。一件他原本就喜欢做的事情,可能会因为我们不必要的奖赏,让他误会自己做某件事的原因是为了得到那份奖赏,结果一旦奖赏消失,他也就失去做某一件事情的动机了。
奖励的动作不应该只被看到外显行为,还应该深思它背后的哲学观。假如孩子对“学英文”这件事还没有特别的喜好或厌恶的时候,妈妈对孩子说:“只要你每天看一个小时英文,我就带你去游乐场玩„„”这句话的背后意义其实是在对孩子说:“学英文是很无聊的,但是只要你撑得住,我就为了你的努力而奖赏你。”妈妈可能是因为自己讨厌学英文,所以一开始就先假设孩子也会讨厌学英文,殊不知这样的奖励方式,正好让孩子“学会”:原来英文真的是很无聊的。我有时候会对孩子说:“如果你们赶快把客厅收拾干净,我就让你们陪我去书房看书„„”把“读书”当成奖品,孩子也就愈来愈喜欢读书了。
人性倾向懒惰,所以往往选择曾经用过的方法,或是最简单的方法,而忽略了这个方法现在还适不适用,或是这个方法已经违反了某些大前题(教育原则)。不幸的是,多数的老师也未能逃开这一个人性。我认为老师们在实施奖励的时候,不必要求一定要得到回报,或者甚至也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懂得感恩;但是至少,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这个奖励绝对不是所谓的“理所当然”。长远地说,奖赏的效果绝对比惩罚的效果好,但是大家也应该认知,没有什么方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不是想要劝大家都不要用奖赏的方式,只 是不得不提醒大家奖赏的误用所造成的效果也是很糟糕的,未必不如惩罚。
作者以多年教师生涯中经历的各种事件结合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给予我们对身边诸多事物全新的心理学解释,却又通俗易懂、绝对没有阅读大部头理论著作的艰难晦涩之感,仿佛在行云流水的文字中,就把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印刻进心里了。从众、习得无助、自我实现、自我中心„„.你会发现这些日常教学活动中习以为常的现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一些头痛的问题也有了处理的好方法,让我们在面对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时,可以更好地判断出学生的情况,抓住要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我觉得,对教师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书。
第五篇:辅导员助理心得-徐正聪
辅导员助理总结
转瞬即逝大学的生活已经悄悄地接近尾声,两年多的熟悉、两年多的忙碌、两年多的理解,使我的大学生活不仅丰富而且更加精彩,两年也侧面反映了我的大学辅导员助理工作已经走过了一年多了,我是09级药学专科的学生徐正聪,在大一我开始担任09级药专(1)班的班长,大二我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加上系领导及辅导员对我的信任,我很荣幸担任我们辅导员马老师的助理,那一刻我激动万千,一方面在暗暗窃喜为自己的成功而鼓掌,一方面在暗暗嘱咐自己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地为马老师做事,及时地、保质保量地系领导及辅导员安排的任务,要切合实际地完成自身的工作,还要全面地外辅导员的工作展开考虑,多做实事为马老师减压。
曾经迷惑辅导员助理工作会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也很天真的认为辅导员助理只需要服从辅导员的安排就可以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即可,可是当我自己真正做起来那是完全两码事,你不仅要完成既定任务,还要有一定的大局观、审核能力以及全面从学生的利益角度考虑,两年多来的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现将我做辅导员助理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方面
进入大学以来我深知作为一名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成为辅导员助理以来我仍没有忘记学习,也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课外知识、学习如何处理事情。作为辅导员助理我待在办公室的时间比较长,也深深体会到了辅导员工作的繁忙,每天要将琐碎繁杂的事情一项项整理齐,将没有规矩的圆给拼凑起来,在此期间我学会了如何运用Word、Excel等,并逐渐一步步将其掌握,能够熟练运用到工作及平时的学习上,此外我还学会如何筛选一些有用的信息,在许多的暑期时间报告中帮辅导员找出优秀报告供辅导员参考。学会了如何处理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发掘及运用同学的能力,如何将活动做好,这些都因我为班级做事稳做出了铺垫;让我明白了在班级力时刻以同学们的利益出发,搞好班级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辅导员助理工作中如何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班长,让我明白了以宽容诚实的心对待他人。
二、工作方面
作为辅导员助理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对于我个人理解我首先要做的是细心,做事方面我一直都是一丝不苟、有条不揾。一开始马老师只分配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不断地锻炼我、磨练我,我也不负众望,认真的完成马老师安排的每一项任务,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从容的面对每一次挑战,从中也明白了马老师的工作辛苦。想起当时输学生困难认定的时候,我们每天几乎都加班到九点多,我们要将每位同学的家庭背景及困难情况输入电脑,熟不知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也没有办法,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做事的细心将会在此充分体现,我们将其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及困难情况等输入之后,然后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核对,马老师对工作一向要求严格,要求做到完全符合学校的规定。最头痛的是困难等级认定,要求每个班级开班会进行投票选举,又组成评议小组再次进行评定,切合实际地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其次就是关乎学生输成绩这方面,我们要将每位学生的成绩准确无误的输入表格内,另外还有综合评估,同学们首先进行自评,然后我们要将自评后的结果与其各项奖惩进行核对,确保无误后再次输入电脑里,然后进行一个排名,而且还要每位同学签字确认。2011年01月我们进入了实习阶段,作为辅导员助理我更加明白自己要担任什么角色,由于马老师有孕在身不能投入工作中去,我就一边实习一边管理班级方面,当时同学们都分散在各地实习,很多工作展开都非常困难,但是我并没有退缩,明白职责所在,要替马老师分担压力,不能令她失望,于是我经常联系各实习点的同学,了解他们的最新的动态,定期向马老师汇报。在实习期间我也各实习点队长顺利将英语四、六级报名,首先确定报名同学的名单,其次再收取费用,对于那些不能及时缴费的实习点,我也均一一代缴,将工作顺利完成。
在此期间,我也深深地被马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染,她有孕在身还经常联系各实习点,关心同学们的安全及生活情况,通过一系列工作增加了我的认真、负责、细心的态度。三:思想、交际方面
由于经常在办公室工作,经常能够见到系里很多领导、听到老师们之间的对话,使我的思想觉悟也有了很大一步的提高,也深刻认识到入党的动机,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性及历史性,于是我又一次端正了态度和思想,从头认真学习了党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将理论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利用业余实践时刻关注当下热门话题,使自己不断与国际接轨,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与老师们的相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的人际交往,能够分辨出好坏善恶,从马老师身上学会了以诚待人,做事做人不可有私心,要做到以德服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提醒和帮助其他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