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资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
学习资 料
(2016年5月)
从两个方面看:
一、概念的阐释;
二、中央的要求。
一、概念的阐释
(一)正确认知
——供给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学经济学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都以供给和需求作为一般性研究分析的逻辑起点。简言之,供给就是出售、需求就是购买。供给与需求,实质上就是一个卖方与买方的问题。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其包含2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愿望和供应能力。(与供给相对的“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也包含2个条件:消费者有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
(从当前现状来看,供给方面愿望没问题、但能力有问题,需求方面能力没问题、但欲望有问题)
“侧”,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侧重”于某一个“侧面”。因此,“供给侧”就是与“需求侧”相对的一个专业术语。两者的区别在于:
以往我们所做的工作多半是加强需求侧管理,重点从结果出发,着眼于保持经济短期内的稳定增长,通过合理调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熨平”经济周期性的波动;
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则更多是突出供给侧管理,重点从源头 入手,着眼于实现经济中长期的潜在增长,通过科学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四大要素”(也有学者把制度列为第五要素),“弥补”经济结构性的缺陷。
——结构性:简言之,就是经济运行的构成性特征。结构性问题,是中长期形成供需错位、脱节、失衡的根本原因。我国新常态下面临的矛盾,面子上是速度问题、里子上是结构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增长动力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能耗排放结构、收入分配结构6个方面。
产业结构问题:一产业仍较粗放,抗风险能力差;二产业传统“三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比重偏大,创新能力不强,处于价值链低端;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发达国家70-80%,中国50-60%,且房地产是拉动主要力量之一)。
区域结构问题:人口分布不合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同时还有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
增长动力结构问题:过多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对改革、转型、创新“三组动车”潜力发掘不够。
要素投入结构问题: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不足。
能耗排放结构问题:单位产值能耗过大(五类主要资源平均消耗强度高于世界均值90%,标煤能耗是世界均值的2.5倍)、“三废”碳排比重偏高,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剧。
收入分配结构问题:城乡收入、行业收入、贫富收入的差距都比较大,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和少数人手中。
——改革:正式一点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章上说的是“强国之路”);口头一点说,是“关键一招”、是“最大红利”、是“主旋律”;具体到经济领域来说,它是“推 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践路径”,也就是说,“改革是当下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解决之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其目的在于针对供需结构错配,侧重于从供给方面通过一系列精准改革,清除供给冗余、夯实供给基础、释放供给活力、拓展供给空间、提高供给质量、确保供给安全,增强发展新动能、释放发展新活力,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二)认识误区
1、弃用论。争论焦点:有了供给侧改革,还要不要需求侧管理?对于经济运行而言,供给侧与需求侧同等重要,两方面结构性改革应当同步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不能因为强调一侧而忽略另一侧。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辩证法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症结在于:表面上是需求不足,实质上是供需错配。(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总量性矛盾、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由总量性、周期性问题转化为结构性问题(前者更多适宜从需求侧管理来解决、后者则更多适宜从供给侧管理来解决)。同时,供需结构错配的矛盾中需求侧和供给侧都有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所以,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言“侧重”,那么前提是兼顾、不是偏废,只有此消彼长的组合、没有非此即彼的排斥。只有坚持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同步配合,才能实现新的、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2、回归论。争论焦点:是不是要严管供给,搞“新计划经济”,或是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就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不能也不会轻易改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是搞“新计划经济”,更不可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恰恰相反,其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通过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的角色定位,就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即“市场有效”时营造相对宽松、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市场失灵”时及时补位,采取合理调控和适度干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3、借用论。争论焦点:能不能直接照搬照抄或仿效西方供给经济学派等方面的治理方法?西方供给经济学派应对的核心问题是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问题。而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只是减速换挡、并未停滞,且同时不存在通胀,相反还有通缩的趋势,与西方世界的“滞胀”有根本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套用供给学派提出的减税、私有化、削减福利、紧缩银根等策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冷静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基于国内实践开展的一次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其理论基础只能是以新常态理论为创新背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中央的要求
(一)提出的过程 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美国初步回暖、日本衰退止步、欧洲深陷危机、新兴经济体普遍萎靡,尽管中国表现不俗,但新常态下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所谓“新常态”,其大背景是由大到强转折期、陷阱跨越关键期、要素约束瓶颈期、深化改革攻坚期、全球治理分化期;其小背景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其特征是“增速换挡(高速转向中高速)、方式转变(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结构优化(增量扩能转向调存优增)、创新驱动(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市场决定、福祉共享”;其波形是L型,而不是V、U或W型;其对策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五大发展理念”、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基于全国经济形势作出“分析—判断—定位—应对”的“四步曲”,也是在探索中国发展实践中认识逐步深化、思路日渐清晰、举措不断明确的过程(也可说是一个取势、明道、优术的过程)。
2015年11月10日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下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一天后,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强调要“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五天后,总书记在G20峰会上再次强调要“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七天后,李总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上再次指出,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八天后,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第三次提及“供给侧改革”。两位国家主要领导人9天内5次提到“供给”内容,如此高频“点题”,也被视为一个月后中央经济工作会正式 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工作的前奏。
从本质上看,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关系,其实就是形势与任务的因果关系。因此中央明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全局、关系长远,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二)应对的举措
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2个五”:
1、五大工作任务:(“三去一降一补”)
第一,去产能,即化解过剩产能。重点要全面淘汰落后产能(重拳治理“僵尸企业”)、严控新增过剩产能、创新消化低效产能、海外转移低端产能、大力培育优势产能。
第二,降成本,即降低企业成本(规工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在85元以上,平均利润率只有5.5%)。重点要打出“组合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负担和融资财务成本、电力成本、物流成本。
第三,去库存,即消化房地产库存(重点是二三线城市和不合理的高价房)。重点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住房政策性金融;鼓励开发企业调整营销策略,降低房屋销售价,提高产业集中度。
第四,补短板,即扩大有效供给。重点要补齐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短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精准扶贫;补齐居民消费升级的短板,围绕从质到量、从产品到服务、从排浪式到个性化的消费发展新趋势创造新供给;补齐软硬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 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补齐高素质人力资本的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优化配置劳动力,持续扩大就业面;补齐“三农”发展的短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农民稳定增收。
第五,去杠杆,即防控金融风险(总体看,债务水平适中、温和可控,240<360。分类看,四部门中:居民、金融机构范围适宜。非金融企业、政府指标增长快,且非金融企业水平高121超过90阈值;政府隐债多、偿还压力大)。重点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2、五大政策支撑(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
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其目的是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结构性减税、阶段性提高赤字率、保障政府支出责任);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其目的是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重点要坚持创新引领、创新驱动,激活存量、补齐短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一产业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二产业要建设制造强国、三产业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
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其目的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转职能,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基本思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降门槛、宽准入、减成本,将该放的放下去、该管的管起来、该服务的服务到位,真正做到“放水养鱼”。二是优环境,从政策上、制度上、服务上营造宽松市场环境,破除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保障企业权益,改善企业 预期,增强企业信心,扩大有效供给,适应消费需求。
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其目的是大力推动改革落地。重点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持续通过改革加快释放结构调整红利、新型城镇化红利、自贸区建设红利、企业创新红利、新人口红利。
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其目的是守住民生底线。重点要发挥社会政策“稳定器”作用,立足于“兜底”,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落实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程。
第二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聚焦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文综政治学科高考,从经济生活热点而言,可能要从以往重点关注“需求”转向“供给”,尤其是“供给侧改革”,而其中之一就是“结构调整”。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经济体。面向“十三五”,克难前行,完成“惊险一跃”,方能顺利地迈向复兴的彼岸。穿越经济发展“三峡”,创造新的发展奇迹,必须打开一扇门。这扇门就是结构。这是攸关民族复兴、百年梦想的抉择,是一场必须完成的自我革命。
一、何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所谓“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
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包括化解产能过剩、消化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本次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长期上是追求的正是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供给侧改革内涵:简言之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供给条件深刻变化:
“人口红利”快速消失下面对“刘易斯拐点”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甚至达到极限,成本提升让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降。
结构积弊愈演愈烈,变革洪流浩浩荡荡。资源禀赋变化之后,发展路径决不能就此被堵死—— 如果不调整结构,投资就没有效益,无法偿还的贷款借债形成坏账后,财政金融风险将陡然增大; 如果不调整结构,产品就没有市场,过剩的中低端产品不可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如果不调整结构,企业就没有利润、员工就没有收入,也难以依靠实体经济挖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如果不调整结构,政府就没有税收,民生和公共服务无从改善,社会也难以和谐稳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要发展,而发展应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风险挑战倒逼之下,调整结构、转换动力是必然选择。
三、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四条主线上推进。
1.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具体路径有三条: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2.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3.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4.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二是“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思路;
三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制度层面:构建跨越中等陷阱必须的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
技术层面: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 人力层面: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
社会保障:通过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生活知识的对接
供给侧改革(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关键看三个供给——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结构性错配,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供给,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制度供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三个“供给”,最后都落在“率”上。
涉及的经济生活知识: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做到精致生产,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匹配。
(2)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加快生产力发展。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4)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5)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提高资源利用率。
(6)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资源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要素,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7)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国家(政府)角度:
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②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④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优进优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企业角度: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热点试题】
1.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
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③加快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建设有限政府
④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从美国苹果手机到法国皮包,从韩国美妆到日本马桶盖„„客观地讲,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这给我们国内企业的警示是:
①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竞争优势
④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必然的④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 ①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
④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是因为:
A.整体是平稳的,部分却是变化的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变 6.产业政策要准。一个“准”字,点明了产业政策必须瞄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产业政策要做到“准”,需要:
①把基层实践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可靠依据 ②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已十分完善的政策付诸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 “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以下有关供给侧改革论述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B.供给侧改革增长更多依靠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在于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政府宏观调控,培育企业这一供给主体
D.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国改革总体思路的调整
8.2015年I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人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经济依据是:
A.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C.生产与消费互为动力源
D.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水平
9.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
①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发展的需要
③调整生产关系和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④社会主义本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①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刺激出口增速提升
②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③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成本
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十二五”期间,我国传统中低端的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却疯狂“海外扫货”,抢购海外国际品牌商品。仅去年一年我国居民海外消费总额达到1.1万亿元。这说明: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给 ②我国国内供需结构性失衡,要加强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 ③要通过创新供给,着力提高我国商品与服务供给的质量 ④要规范消费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从美国苹果手机到法国皮包,从韩国美妆到日本马桶盖„„客观地讲,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这给我们国内企业的警示是:
①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竞争优势
④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
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③加快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建设有限政府 ④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必然的 ④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 ①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
④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是因为:
A.整体是平稳的,部分却是变化的 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变 17.产业政策要准。一个“准”字,点明了产业政策必须瞄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产业政策要做到“准”,需要:
①把基层实践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可靠依据 ②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已十分完善的政策付诸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最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词。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旨在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回答18~19题。18.现阶段,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
①扩大内需的政策已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 ②消费者未来将获得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④化解过剩产能成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2015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①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 ③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④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萎缩,缺乏活力,这使得“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加强“供给侧改革”。(8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说明“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8分)
21.(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材料二: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宏观调控从单纯的需求刺激,到需求和供给“双轮驱动”的哲学依据。(9分)
22.“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1)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9分)(2)根据材料,从政府职能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该如何作为。(9分)
23.2015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4分)
(2)在新的一年里,面对供给侧改革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企业应如何应对才能取得更大发展?(4分)
24.(3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 年 10 月 22 日,由工信部等部委主办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汇报会”召开。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 键零部件制约。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但零部件基础相对薄弱。科技部已在年初发布征求意见稿,4 拟对新能源车的 12 个模块进行链式扶持,特别是电池、电机 等上游零部件领域。政策面对于新能源车零部件发展的关注度正在持续提升。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2015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 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材料三: “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政府采用了 “西医” 治疗,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可见,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 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的依据。(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0 分)
(3)结合材料三,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上述举措。(12 分)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B 6.D7.D 8.A 9.C 10.C 11.B 12.B 13.C 14.A 15.A 16.B 17.D 18.B 19.A
20.(1)简政放权,激发企业活力,增加有效供给;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鼓励创业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不断创造新供给。(8分)
(2)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供给和需求是现代经济活动互为关联的两个方面;扩大内需能够引领和推动供给,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由原来着重扩大内需转向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分)
21.(1)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的升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4分)②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2分)③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分)④供给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举措。(2分)
(2)(每点3分)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宏观调控要注重需求和供给的“双轮驱动”。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侧结构改革是解决目前中国 产能过剩,升级中国制造 重要举措。③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22.(1)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供给要适应变化发展的消费结构。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③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处理好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④要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创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每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
(2)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中高端产品的生产。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技术创新。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每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
【考点】政治生活的政府职能。
23.(1)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分)
(2)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高新产业,增加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和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良好企业品牌和形象。(每点1分,结合材料1分,共4分)
24.(1)①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制约。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每个要点 3 分)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 分)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2 分)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因此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 分)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因此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依法治国。(3分)⑤中国共产党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2 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重客观规律。针对我国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第三篇:关于精准扶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于“精准扶贫”,你需要了解的十个关键点
一、现状
——从贫困人口的数量看,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还有贫困人口7017万人。
——从贫困人口的分布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经过多轮扶贫攻坚,目前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角落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无论采取何种扶贫方式,难度都比以往增加,不少地方面临“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矛盾。
——从贫困群众的诉求看,日益呈现多样化。一方面,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也增加了扶贫开发难度。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学习笔记”评述:
减贫与发展是反映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认识和掌握贫困化发生机理、演化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制定扶贫规划的重要依据。总书记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自己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日渐紧迫,“不容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建成”目标的实现与扶贫成败与否有巨大的关联。“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期待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和政策“组合拳”取得看得见的成效。三、六个精准
“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四、四个施策
“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五、五种渠道
第 1 页
“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六、十项工程
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
“学习笔记”评述:
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而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六个精准、四个施策、五种渠道,十项工程”,就体现出精准扶贫中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的行动。贫穷是一种系统性弊病,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理解“精准扶贫”的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其中,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扶贫工作要到村到户,首先要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摸清底数、建档立卡,被称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2014年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00多万,并录入扶贫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多元主体
“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学习笔记”评述: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国已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目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更加明显。以政府一元主体为核心的扶贫计划往往多依赖于行政力量,搞大水漫灌、一刀切,从而忽视市场与社会,群众不但没有富起来,大量的投入还打了水漂。精准扶贫的思路动员了我国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到扶贫的行列中来,开创了多维联动的社会扶贫新格局,真正反映民情民心,将脱贫致富带入到寻常生活中。
八、管理
“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
“学习笔记”评述:
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设立贫困县,旨在集中资源扶助最贫困的地区。然而,在原有考核机制下,为争
第 2 页 取政策扶持,部分地区出现了“哭穷”争戴“贫困帽”的现象。为创新扶贫县考核机制,2014年中组部、扶贫办印发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扶贫县考核、约束、退出三项机制改革。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文件,对贫困县必须作为、提倡作为、禁止作为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在退出机制上,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河北、贵州、甘肃等省份制定了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奖励办法和脱贫时间表。
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将把扶贫开发放在重要位置,从顶层设计着手,谋划了一整套制度保障,尤其强调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抓扶贫。除地方政府外,规划还拟对行业部门的扶贫责任做出明确要求,今后行业部门扶贫工作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顺手之举”,而是有一系列制度体系予以监督保障。
九、扶志与扶智
“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学习笔记”评述:
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难形成战胜全球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观念,才能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引导民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说到底,扶起贫穷的人们,最终是要让他们自己站立。精准扶贫摆脱了以往社会保障制度中被动盲目投入的趋势,政府着力于建设一个环境,培育脱贫的能力。
十、展望
让精准扶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QQ:50447496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第 3 页 1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需求包括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此理论主要是凯恩斯短期刺激理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早由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201503论文有日文供给侧提出,相对于需求侧而言,包括新增劳动力,资本形成,生产效率提高),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根本目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主攻方向: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3本质属性: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第 4 页
第四篇:扶贫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扶贫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下简称“《脱贫规划》”)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脱贫攻坚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思路,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确定了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重大行动和重点工程,抓住了贫困问题的根本,找到了精准干预的路子,务实亲民,气象恢宏。不过,仅根据这些,我们还不能说它是一个好规划,因为对贫困问题的诊断再准、措施再有针对性,若没有人踏踏实实去干,一切终将为空,所谓“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全面理解《脱贫规划》的价值,就不能不讨论该规划所提出的“保障措施”,即如何保障各?任务和具体工作有资源去支撑,有人去落实。笔者以为,这恰恰是《脱贫规划》中极富改革创新精神的出彩之处。
一、“五重机制”破解扶贫供给侧结构性难题
《脱贫规划》提出的第一层次“保障措施”是五重机制创新:
一是精准扶贫脱贫机制。扶贫对象瞄准偏离、扶贫项目“名实分离”、扶贫资源“精英俘获”,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深层挑战,也是全球减贫领域的普遍难题。这种局面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基础能力差、利用机会和资源的竞争力不足有关,也与政府自上而下或援助主体自外而内开展扶贫开发面临信息不对称等约束条件有关。为此,《脱贫规划》提出通过建档立卡、大数据管理应用、正向激励等措施,健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与动态调整机制、精准施策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促进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些措施抓住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克服扶贫开发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机遇,也抓住了通过正向激励改变扶贫资源竞争中的人类行为这个关键节点。
二是扶贫资源动员机制。从我国当前形势来看,推进脱贫攻坚,既要重视投入资金,更要重视用好资金。投入资金方面,《脱贫规划》抓住了贫困问题的“公共性”和政府财政能力的可承受能力,强调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确保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用好资金方面,《脱贫规划》着重强调了发挥竞争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提出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等模式,建立健全招投标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鼓励社会组织承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企业扶贫具体项目的实施,引导志愿者依托社会组织更好发挥扶贫作用。这抓住了扶贫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一个要害,即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的长处,构建三者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提高扶贫资源动员和利用效率。
三是贫困人口参与机制。没有贫困人口的参与和认同,扶贫供给就不可能有效回应需求,扶贫开发就不可能取得真正成效。然而,自上而下大规模推进的脱贫攻坚工程恰恰很容易出现“上面动而下面不动”情形,上面越急,这个问题就越容易出现。为此,《脱贫规划》将“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活力”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并提出从四个方面着手,构建贫困人口参与机制。首先是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其次是加强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培育,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再次是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最后是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机制。每一条都包含丰富的内涵和思想,包含很大探索和创新空间,关键是基层政府要大力去贯彻和落实。
四是资金项目管理机制。贫困问题成因复杂,贫困对策千变万化。特别是到了脱贫攻坚最后阶段,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剩余贫困人口所面临问题的地方性、个体性更显突出,因地制宜、对症干预更显重要。由此,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强调条条关系,“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这种管理格局就难以适应脱贫攻坚的需要;向地方赋权,给予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根据本地贫困问题的实际相机行事的权利,就显得特别有意义。《脱贫规划》把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作为资金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重点,可谓切中肯綮。一方面,《脱贫规划》提出,要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支持贫困县围绕突出问题,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另一方面,《脱贫规划》强调要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督、稽查等工作,保障资金项目在阳光下运行。以贫困县为单元,放开资金使用权和加强监督相结合,有望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扶贫资源的配置体制。
五是考核问责激励机制。在我国公共治理体制下,中央政府的意图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贯彻,与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息息相关。早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中央就提出贫困县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中心任务。但由于缺乏有力的考核问责激励机制加以保障,这个要求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各级地方官员竞相追逐的主要是GDP、财政收入等对个人升迁更有用的政绩。《脱贫规划》多管齐下,提出实施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贫困县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脱贫攻坚逐级报告和督查巡查制度、构建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等重大措施,为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转变政绩观、切实以贫困治理为第一要务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五项政策”推动扶贫资源精准有力供给
《脱贫规划》提出的第二层次“保障措施”是五项支持政策:
一是财政政策。财是政的基础,对于扶贫开发这类源自缺钱的工作来说尤其如此。围绕如何有效增加投入,《脱贫规划》提出了中央和省级两个层面的要求,中央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一般转移支付力度和专项支付规模,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对扶贫的支持力度;省级要切实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围绕如何分配资金,《脱贫规划》明确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涉农资金要明确一定比例用于贫困村;各部门安排的惠民政策、工程项目等,要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贫困县的财政收入通常都很少,因而《脱贫规划》把筹措资金的任务主要安排在中央和省级,贫困县的主要任务是用好资金。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县级负责在前线打仗,中央和省级负责在后方提供给养。
二是投资政策。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滞后是贫困地区的普遍问题,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缺陷和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公益设施的不足,使得贫困地区大量特色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人口优势无法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进而构成了制约这些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进程的瓶颈因素。《脱贫规划》中的投资政策聚焦于解决这类问题。首先是政府投资,中央和省级要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和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市级配套资金的政策。其次是社会投资,要在扶贫开发中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
三是金融政策。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通过金融政策调动金融机构和产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的积极性,是促进贫困地区形成内生发展能力和长期发展活力有效措施之一。《脱贫规划》辟出较大篇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首先是运用扶贫再贷款等多种政策工具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扩大贫困地区涉农贷款投放,及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如开展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创业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等业务。其次是支持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通过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或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等组织体系强化服务于扶贫开发的能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发挥好农村金融服务主力的作用。再次是通过引导建立健全扶贫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以及推动开展特色扶贫农业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等保险业务,提升扶贫贷款、扶贫产业抗风险能力。最后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扶贫开发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进行股本融资,为扶贫开发产业投资开辟从资本市场获得低成本融资或便捷融资的多条渠道。四项措施的组合运用,能够有效促进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聚集,有效缓解贫困地区资本短缺和贫困人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四是土地政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价格快速上升,土地成为越来越昂贵的资源,也成为贫困地区越来越具有挖掘潜力的资源。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保障扶贫开发项目用地需要?如何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分享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成为对扶贫开发工作日趋重要的两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脱贫规划》提出了系列有力措施,包括支持贫困地区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通过专项加以安排、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开发用地的力度等。对于第二个问题,《脱贫规划》明确指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以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从而分享省内建设用地需求量较大地区的土地增值收益。
五是干部人才政策。资金、土地和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开发所必需的三种资源。对贫困地区来说,资金主要靠引入,土地主要靠挖掘,人才则需要引入和挖掘并重。围绕引入人才,规划提出的措施包括: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力度,加大中央单位干部到贫困地区交流任职力度,引导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到贫困地区交流服务;完善和落实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的激励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等。围绕挖掘培养人才,规划提出的措施包括:加大贫困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实施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支持贫困地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中央单位或发达地区交流锻炼等。这些措施从能力建设、待遇提升等方面着力,构筑起引入人才和挖掘培养人才的支撑体系。除此之外,规划还特别提到,要充实加强各级扶贫开发工作力量,扶贫任务重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了扶贫开发专职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
三、“三大措施”确保扶贫工作超常规推进
《脱贫规划》提出的第三层次“保障措施”是强化组织实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脱贫规划》提出了“一个基本制度,两个关键环节”的具体安排。“一个基本制度”是指,省、市、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把脱贫攻坚作为中心任务,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通过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把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到人,落实到底。白纸黑字,便于考核,便于追责。“两个关键环节”分别是县和村。在县这个环节,规划做出了硬规定:脱贫攻坚任务期内,县级领导班子保持相对稳定,贫困县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实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在村这个环节,《脱贫规划》强调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贫困人口等三个层面的能力建设,“村两委”层面要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和村民自治机制;驻村工作队层面要提高县以上机关派出干部比例,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贫困人口层面要强化主体能动性和进取精神,大力倡导新风正气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难看出,“一个基本制度,两个关键环节”的安排,蕴含的是突出关键、重心下沉的工作思路。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这项措施要解决的是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如何协同发力的问题。对于层级关系,《脱贫规划》重申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具体阐明了省、市、县的责任分工。省负总责是指,省级党委和政府对脱贫攻坚负总责,负责组织指导制定省级及以下脱贫攻坚规划,对规划实施提供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和干部人才保障,并做好监督考核;根据国家关于贫困退出机制的要求,统筹省内脱贫进度,明确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市县抓落实是指,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具体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抓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等工作,对规划实施效果负总责;市(地)党委和政府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对于部门关系,规划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扶贫工作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从本部门角度加强业务指导和推进落实。
三是加强监测评估。这项措施要回答的是由谁来统筹推动《脱贫规划》落地实施并保障实效的问题。根据《脱贫规划》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负责《脱贫规划》的组织实施与监测评估工作。该两个部门要结合扶贫信息化建设工作,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要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综上所述,《脱贫规划》之“保障措施”聚焦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核心问题,沿着纵横两条线索,从“五重机制”、“五项政策”、“三大措施”这三个层次,提出了系列具有改革性、创造性的重大举措。纵的线索是中央-地方关系和国家-农民关系,《脱贫规划》蕴含的基本思想是,中央主要承担脱贫目标设定、扶贫资源筹措和扶贫工作监督考核等责任,地方特别是县级主要承担用好扶贫资源、实施精准扶贫项目、确保脱贫攻坚实效的责任,贫困人口则要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着力养成并不断提升内生发展能力。横的线索是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脱贫规划》蕴含的基本思想是,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关键节点更好发挥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优势,着力提高扶贫资源配置使用效率,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脱贫攻坚格局。?v横交织,三层相扣,力图清晰界定扶贫供给侧相关主体的行为边界和关键发力点,型塑出扶贫资源供给的新体制新机制,进而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保障体系和强大支撑力量。当然,作为全国范围内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安排,《脱贫规划》提出的保障措施主要还是方向性的,还需要通过具体实施办法和省以下实施规划、行动方案等加以具体化,以确保落地。相对于编制印发《脱贫规划》,这类后续工作同样重要,它们最终决定了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决定了能否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五篇: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访谈)
——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本报记者 龚 雯 许志峰 王 珂
2016年01月04日03: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近日,权威人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解读和阐释。
一问
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不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
权威人士: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有各种解读。从国情出发,我们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
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当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
还有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为此,要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完善和深化,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过去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比如,一些没效益的“僵尸企业”,有些地方非要硬撑着给贷款、给补贴。
当然,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扩大开放是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现在,美欧等发达国家都在吸引我国的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我国的外资多了!
二问
当前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
“四降一升”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2013年,中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2014年,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此作了系统性理论论述,既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又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做了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做出了全链条部署。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这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是客观要求。我们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这一点,一定要认识到位。要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这是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经的阶段。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近期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比如,如果产能过剩这个结构性矛盾得不到解决,工业品价格就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经济增长也就难以持续。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产能是在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面向外需以及国内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一些产能又有所扩大,在国际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刺激国内需求难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就相当于准备了两桌饭,就来了一桌客人,使劲吃也吃不完。这个问题不仅我们遇到了,其他国家也遇到了。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就是要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致力于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这是我们不得不采取的重大举措。
三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各项工作重点应该怎样转变?
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创造性地干。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权威人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努力实现十个方面工作重点的转变。这就是: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在工作实践中,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比如,放水漫灌强刺激、盲目扩建新城区以及强化行政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事情不能再干了,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等项目不能再上了。相反,有利于引导社会心理、化解产能过剩、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人口城镇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扶贫精准度等事情要使劲地干,创造性地干,拙劲加巧劲地干,努力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四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正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
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权威人士:前面说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五大政策支柱”的具体内容已经公布并得到各方面广泛认可,但如何更加准确地加以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旨在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重点和力度有所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对企业实行减税,并用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办法弥补收支缺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主要体现在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既要防止顺周期紧缩,也绝不要随便放水,而是针对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
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按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通过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而不是政府去确定具体项目,或选择把钱投向哪一家企业,具体的投资机会还要由企业家来摸索和把握。实践证明,市场的选择是最有效益的。现在成功的民营企业有哪一家是政府扶持的?都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出来的。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把企业真正当作经济发展的主体,“放水养鱼”,让企业去创造有效供给和开拓消费市场。
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一项一项出台、一项一项督导,让各项具体改革举措落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的落实。
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从思想、资金、物资等方面有充分准备,切实守住民生底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五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
做好“加减乘除”。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有“对冲”作用,必须全面推进,并把握好“度”。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
病根都是体制问题,都要依靠改革创新来化解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上我们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我们要抓住关键点,致力于打好歼灭战,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完成这“五大重点任务”,既需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需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确保2016年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减少,企业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跌势头得到遏制,有效供给能力有所提高,财政金融风险有所释放。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做好“加减乘除”。“五大重点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要着力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从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从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又具有“对冲”作用。比如,化解房地产库存对增长是明显的“加法”,可以减缓去产能带来的“减法”效应。而去产能又会调整供求关系,防止出现宏观经济通缩效应。因此,“五大重点任务”必须全面推进。当然,落实到一个地区,又会有所侧重,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当前,做“加法”相对容易理解,做“减法”困难会大一些,但必须做下去。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僵尸企业”本来已“死”在那里,就不要再维持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事物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性原则的要求,要敢于和善于进行这种“创造性创新”。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全面深化改革。“五大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非常多,但病根都是体制问题。无论是处置“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提升有效供给还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解决的根本办法都得依靠改革创新。比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资金成本,必须减少行政审批,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必须改革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才能解决“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问题。同时要看到,完成这些重点任务,本质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只有进行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不失时机地进行技术创新,才可能有效推动这次重大的结构性改革。
六问
有人担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冲击,社会能否承受?
阵痛不可避免,但也是值得的。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
只要处理得当,阵痛不会很大,可以承受。但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
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否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必然会带来一些冲击,而且这些冲击很可能会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领域。对此,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把握:
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值得的。我国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地区、行业、企业发展出现明显分化,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能皆大欢喜,产业会此消彼长,企业会优胜劣汰,就业会转岗换岗。特别是眼下一些发愁的企业可能会更愁,甚至关门倒闭,引发职工下岗失业、收入降低等。但这种阵痛是一朝分娩的阵痛,是新的生命诞生和充满希望的阵痛,是新陈代谢、是凤凰涅槃,这是值得的!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正如老子所言:“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拿“僵尸企业”来说,是等着这类企业把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拖垮,最后一起死,还是快刀斩乱麻,处置这类企业从而腾出必要的市场资源和空间?显然,必须尽快处置“僵尸企业”,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阵痛是可以承受的,但切不可大意。相比上世纪90年代,现在我国的实力相当雄厚,经济发展基本面好,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出现,前景是光明的,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社会就业形势、财力规模、保障制度有了很大进步,抗风险能力强,只要处理得当,虽有阵痛,但不会很大,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我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效益是理解的、支持的,对我们改善发展质量、产品质量、空气质量是充满期待的,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同时,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推进的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比如,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防范引发社会风险。更加细致地做好社会托底工作,比如,个别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会出现职工集中下岗和财政支出困难,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实施配套措施,认真拿出因应之策。
需要强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窗口期,但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今天不以“壮士断腕”的改革促发展,明天就可能面临更大的痛苦。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得不迈过的坎,是不得不闯过的关,这项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必须加快步伐、加紧推进,避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七问
如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目前对于新常态的认识有三种情况,大家都要照照镜子,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
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牢牢把握几个重大原则,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权威人士: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要避免投机取巧。我们只有深化认识、下定决心,硬碰硬地干下去,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目前情况看,对这个大逻辑的认识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已经开始。这种情况在不断增加,这是好的。
第二种是认识还不到位,一知半解,适应不太主动,引领基本无为,流于口号化。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
第三种是很不适应,没有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结果行动上自觉不自觉逆向而行。
大家都要照照镜子,往第一种靠拢,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提高认识后,还要靠扎实的工作和顽强的毅力来完成这个历史责任。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在推进过程中,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结果延误了窗口期,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1998年我们也面临外需低迷、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困境,当时顶住压力,纺织业实行大规模限产压锭,才有了后来经济的强劲增长,才有了今天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排除干扰,心无旁骛,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大原则:
一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任何束缚和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言行都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必须坚决反对。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研究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科学发展,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生产力能否解放好、发展好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原则性问题。对于政府作用,强调“更好发挥”,不是“更多发挥”,要集中精力抓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三是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经验。当前,要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家营造宽松环境,用透明的法治环境稳定预期,给他们吃定心丸。要为创新人才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对各级干部,要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既坚持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也要重视正面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给那些呕心沥血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总之,我们要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04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