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时间:2019-05-12 00:3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第一篇: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宗教极端势力是指奉行宗教极端主义的一种社会政治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是指在宗教的幌子下,对宗教教义进行歪曲和极端化的解释,煽动宗教狂热和极端主张,制造不同信教群体之间的仇视和斗争,强烈要求摧毁当今一切社会秩序和世俗国家,建立神权政治的一种社会思潮和反动政治行为。在新疆,宗教极端势力的最初思想来源于“泛伊斯兰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沙比提大毛拉等人,鼓吹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上世纪末,随着国际宗教极端主义的泛滥,在新疆的宗教极端势力死灰复燃。鼓吹在新疆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并未实现这一政治目标,与民族分裂势力勾结,大肆煽动宗教狂热,疯狂进行暴力恐怖活动。

宗教极端势力及其形成的“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就是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破坏各族人民团结、安宁和幸福的生活,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妄图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家”

“三股势力”的形成有一定的现实根源。国际敌对势力不愿看到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壮大,他们同我国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分子相互勾结,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制造事端,加紧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从理论中明辨是非,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旗帜鲜明地反对“三股势力”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站到反对“三股势力”维护祖国统一的立场上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同时,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坚决反对极端宗教势力!

第二篇: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

一、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及社会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的一种选择,我国公民享有信仰自由的权力,而对大学生这一族群,对于宗教信仰的认识总体上是理性而客观的,但对于宗教的认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对宗教是认可的。他们表示自己虽然不信仰宗教,但是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这与我们受的教育有关,我们接受的高等教育让我们学会对多元文化的接受和包容,以及充分尊重他人信仰自由的权力。通过调查也发现,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少部分同学认为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个别同学认为宗教是迷信和愚昧的。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这一点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本身和我们对宗教的认识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宗教并非完全的迷信和伪科学,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调查还表明,大学生对于宗教的了解仅限于皮毛,对其精神内涵和文化没有深刻的了解。大学生对于宗教的认知,大部分是来自于身边有宗教信仰的同学,部分来自校内外的宗教人士,小部分来自于网络书刊等传播媒介,大部分同学表示不会主动去了解和获得宗教知识,这是导致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的原因之一,另外,除了家族性的宗教信仰,宗教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没有太大的相关性,这也是造成大学生缺乏对于宗教的主动认知的原因。

二、大学生参与宗教的原因

促使大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

1、家庭背景影响

家庭性的宗教信仰是大学生参与宗教信仰最主要的原因。调查显示,在有宗教的信仰的学生族群中,大部分信仰佛教,部分信仰基督教,小部分信仰伊斯兰教,个别信仰其它宗教,数据表示,父母有宗教信仰的同学参与宗教的比例远远大于父母没有宗教信仰的。比如家庭里父母双方都是基督教的信徒,孩子从小跟着父母上教堂,做礼拜,耳濡目染,很可能就会继承父母的信仰,成为基督徒。

2、民族背景影响

本次调查还发现,在信教学生中有部分为少数民族,比如在藏族和回族的学生中,就有多数的伊斯兰教教徒。受民族心理影响,与信教的汉族学生相比较,他们对宗教的感性认识强,对宗教的力量感、敬畏意识较强,对宗教教规教义了解较多,对我国的宗教信仰政策理解较为全面,很显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教更多是来自于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

3、寻求心灵抚慰

宗教信仰的产生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人类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无法解释现实中出现的现象,或者现实的力量无法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于是我们只能寻求超自然的力量,从超人力中得到精神寄托和心灵抚慰。目前,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学习、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加之思 想未定型,处在文化和价值的选择期,容易出现茫 然、疑惑、焦虑、混乱、心灵无法得到慰籍、精神 无法得以寄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很容易 进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和心 灵安慰,特别是在他们遭遇挫折和困境时。而宗教 教义中所宣扬的人人平等、大同世界、博爱等理念 使一部分大学生获得了内心的精神和谐,逐渐由思 想寄托向实际信仰转移。

4、拓展人际交往

通过参加宗教组织,信教学生能够结交大量志同道合的教友,交流彼此在宗教方面的思想,产生情感和信仰上的共鸣,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感。

5、探索宗教本身底蕴和文化

宗教本身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也日益的世俗化,呈现出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特点,这使得宗教在我国迅速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这种背景的影响。宗教自身的魅力是当代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如宗教的宽容与对话,宗教思想的哲理性以及对人生观世界观和自然的独特的诠释等等,这些见解对于情感丰富、喜欢标新立异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之现在大学教育的多元化,一些与宗教有关学科的开展,对宗教教义和精神研究的盛行以及一些宗教学院的成立,例如佛学院等,都是导致部分大学生信教的原因。

6、国家政策和社会因素

国家关于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以及其他部分措施实施是大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深刻背景。《宪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宗教工作的决定》、《宗教事务条例》 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加强了对宗教信仰的保护和引导,促进了我国宗教事业的发展,我国宗教信仰的人数有较大的上升,在此背景下,也必然造成高校大学生信教人数的增加。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激烈的社会 变迁,使得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型带来的精神危机与价值迷茫 也使得信教大学生日益增多。

三、大学生的宗教行为

在调查以及研究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同学参与宗教行为的宗旨是祈福以及祷告,对于神明保持着敬畏的态度,不迷信也不冒犯,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虔诚的宗教信仰真正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难题。大部分学生参与宗教活动的形式包括:

1、旅游中经过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会添香增油,磕头叩拜,请求神明庇护

2、佩戴宗教相关饰品,如佛珠玉佩等保平安

3、基督教徒定期去教堂做礼拜等。我们还发现,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当代的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态度和目的都相较于祖辈有了可喜的变化,大部分同学都摒弃了宗教活动中的糙粕,比如大部分同学都表示不参与也不相信一些牛鬼蛇神的巫术,一些驱鬼驱邪的法式等,并且大部分同学能区分宗教和邪教,对于以法轮功为代表的残害身心健康,扰乱社会安定的邪教表示深恶痛绝并坚决抵制。调查中还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参与宗教活动一方面是为宗教中的艺术成分吸引,比如一些寺庙的建筑,装潢,壁画等,另一方面是承认宗教信仰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心灵慰藉者的角色,是排解社会压力和烦恼的途径。

四、宗教和大学思想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宗教信仰反映的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选择,属于“思想道德文化”范畴。宗教中积极的成分会使人变得乐观和向上,会增加大学生思想的向心力,从而增进民族的凝聚力,相反地,宗教思想中的消极成分会消解民族精神的内聚力,导致信仰危机,孕育着深层的社会危机。宗教和哲学本是同源而生的,是大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现在的大学中,通过开设宗教学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哲学引导,在大学生中开展宗教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客观解析宗教对主体价值体系构建的作用和影响,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信仰问题,在理性层面把握党的宗教政策的精 神实质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认同,使其成为支配和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本质力量,优化自我的内在素质结构,并升华为自我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自觉培养中华民族当代所需要的 “宗教信仰自由精神”,努力建构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正确对待宗教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大学生在面对宗教问题时有一下特点:寻求宗教庇护的倾向性强,具有被动性、非自觉性,对宗教文化的认识具有表面性、非本质性,动机具有功利性和非理想性。大多数大学生不是真正的信教徒,只是跟随家庭或者处于某种寻求庇护的目的在浅表面上参与宗教。而现在在学生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宗教呢?

首先,树立科学看待宗教的理念。在当下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简单地采取否定、排斥抑或宣扬宗教的态度,并不可取。宗教是综合系统,这意味着不能泛泛而言“宗教”,不能简单肯定 或否定“宗教”。在宗教学意义上的“宗教”,是对于各种宗教现象的总结和概括,但并不存在着抽象的宗教。宗教不仅存在于信仰层面,还存在于文化层面,存在于组织层面。宪法所保护的宗教信仰自由,是保护信仰层面的宗教自由,以及保护合法的宗教组织的合法活动。当宗教从信仰的层面走向组织层面时,意味着宗教同样遵循着社会组织的运行规律,在政教分离的国家,必然受到法律的限制。

其次,宗教是一种文化承载,宗教的存在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不仅表现为宗教自身的发展有着历史的特点和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宗教承载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大量成果 忽视宗教文化也就等于拒斥了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因而会忽略乃至割裂人类文化。对宗教的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也是开启人类文化的一把钥匙,而对宗教历史和文化的积极挖掘,是合理引导大学生培养科学宗教观的基础。

从高校的特点而言,科学对待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象,应是建立在真实地了解宗教在当 代青年学生中的传布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更为符合教育规律、更具有理性引导作用的措施。应该加强高校的宗教教育。适当开设宗教通识课,通过介绍多种宗教的历史和文化、宗教学各分支学科对宗教问题的研究成果、国家的宗教政策和法规等内容,让学生通过正常的教学接触到宗教文化,全面了解宗教,研究多种宗教,全面了解宗教的作用和可能的影响,同时了解自己接触和参与宗教活动的法律界限。让大学生对于宗教的认识不止停留在表层,而是能去其糙粕取其精华,真正能继承宗教文化的精髓,让宗教在一个积极的角度指引我们的信仰,传播我们的文化。

第三篇:对宗教的认识心得体会

“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心得体会

在当代,随着人类理性的渗透、现代科技的进步,宗教文化的社会作用已大大减弱,但是,它仍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特别是宗教文化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大都是以超然的方式来表达对于现世理想社会的诉求。基督教的 “平等、博爱和公义”的理想,都是对于人类美好正义社会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愿景,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总目标是协调一致的。二者的契合说明,宗教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们知道,宗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文化,它之于社会的作用,它对于理想愿景的诉求,往往是借助于宗教道德的信仰化。道德的信仰化是对人生最高价值理念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和把握,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种核心文化价值活动,也是宗教文化的思想内核。

与一般的非信仰化的世俗道德相比,信仰化的道德,其特性在于它的超越性和神圣性。信仰的超越性能把人们从其身处的物质世界提升到精神世界,从现实世界提升到理想世界,让人追求一种与世俗利益无关的价值存在。信仰的神圣性则使得信仰的价值和权威得以保证,让信仰观念成为信仰者毋庸置疑、确定不移的追求,并对世俗观念、道德产生导向性,能逐步增强社会文化中神圣性因素的存在。

因而,道德的信仰化是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它能指导、修正、支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个人而言,崇高的、包含有终极指向的道德信仰,不管是宗教性的还是世俗性的信仰,都能形成个人行为的指南,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对于社会而言,美好的道德信仰,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臻于和谐完美之境。因此,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宗教文化的这种道德信仰作用是可以期待的。这对于修正当前过度实用化、庸俗化的社会文化取向,以及金钱的社会价值导向,化解诸如人文精神的失落、信仰的缺失等社会难题,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都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深入进行,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一构建过程中,物质层面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称奇的成就,构建和谐社会已迈出了坚

实的步伐。然而,我们也发现,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思想道德的建设并未跟上,而是出现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主体信仰缺失、人文精神失落、以及社会道德判断标准混乱,道德水准下降的巨大反差。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整个社会思想文化上,世俗性、功利性而又庸俗化的浮躁因素太浓,而具有神圣性、非功利性的包含有终极指向的积极因素又太缺,和谐社会的构建遭遇到了不和谐的时代难题。

对于这一难题的化解,仅仅靠法律是远远不够的,诉诸道德也许是一条出路,但 “外在”的思想道德已不能全部解决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问题,也不能适应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以“内在”的信仰化道德弥补这一不足,则是可以探索的方向。用因信仰而生的敬畏之心则可以使人无限膨胀的私欲得到收敛,又能修正金线的社会价值导向。同时,宗教文化本身大都具有促进社会稳定,和睦社会发展的舆论力量。让宗教文化充实于“和谐文化”的建设,以提升中国现代文化的包容性和渗透性,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也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宗教文化的浸润,化解和谐社会中的矛盾也需要有宗教文化的独特影响。同时,宗教文化作用的发挥也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当我们以审视的眼光考察中国当下的社会宗教氛围时,欣慰地发现,各种宗教信众正不断增加,学习、研究宗教的群众队伍也正逐渐壮大。以前那种对于宗教的偏见、误解、不解的社会现象正在渐渐减少,适于宗教文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正慢慢形成。

而且,根据与中国具有相同传统文化底蕰的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当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后,便可能会在精神文化方面发生一系列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就是宗教信仰活动的空前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国家因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居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阵痛。而中国今后也完全可能出现这一情况。因此,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广泛深入,宗教文化也一定会在其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谢晓华

2013-6-20

第四篇: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经过对于宗教的学习,让我对宗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世界比较活跃的几大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我的眼里宗教的世界还是陌生和神秘的,只有亲身去接触了才会了解。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下面我来谈谈我对它们的看法。

在《宗教百科全书》中,宗教的定义是这样的:“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地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应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

所以,宗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信仰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是一人们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宗教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想让世界更美好,是信教者的心愿,他们希望把神的恩泽撒播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祈求人类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宗教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愚昧、落后和无知。一方面,当今的社会,信教的人中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修 养好的人不少。另一方面,实际上宗教的教义、经典著作中也有许多积极有益的哲学思想、文化因素和高深学问。虽然我们知道天国遥不可及,但是每个人,特别是信教的人们,心里都有个神,可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宁静。从一定角度上说,宗教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其超越性帮助了别人。

但是宗教中也有不好的地方,如犹太教的一些习俗却是极其残忍的,比如说割礼,割礼是犹太人在七到八岁时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仪式,在外人眼里是无法理解的,在其宗教中解释器意思是说是当时卫生条件的制约,这样做的话有利于某种疾病的减少,但这仅仅是对于犹太教的男性而言。对于犹太人女性来将就更为残忍,而这种残忍的事情仍然在残害犹太教的信徒们,所以这是信教其中的一个弊端。

总的来说,宗教是长期的,在未来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对于黑暗势力、邪恶势力利用传统宗教或创立邪教进行危害社会的非法活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当然要保持必要的警惕;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发扬传统宗教当中所包含的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文化因素,这才是我们当前更需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将来的努力方向,是要把宗教建设成一种文化宗教。

初二(8)班

施娇娇

第五篇:认清宗教极端 促进宗教和谐

认清极端本质 促进宗教和谐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我叫〃〃〃,来自〃〃〃〃〃〃,是〃〃〃〃,〃很高心能参加此次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认清极端本质,促进宗教和谐》。

近年来,宗教极端思想打着“民族的旗号”,披着“宗教的外衣”,蛊惑信教群众,煽动民族仇恨,大肆制造民族分裂和煽动暴力恐怖活动。我们必须睁大双眼,识破宗教极端思想的宗教伪装,认清其反人类、反社会、反宗教的实质,从而做到自觉防范和坚决抵御。

宗教极端思想以建立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国家为政治目标,妄图把新疆从祖国版图上分裂出去。为此,他们煽动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制造心理恐慌和社会**;他们勾结境外分裂势力和反华势力,从事各种颠覆破坏活动;他们对“伊斯兰教法”作极端化解释,并以此作为划分标准,制造民族之间、群众之间的仇视;他们蔑视国家一切法律制度,拒绝政府颁布的法定证件。他们打着伊斯兰旗号,用“暴力”替换了“和平”。他们鼓吹以“圣战”来实践“主命”,蛊惑穆斯林去屠杀“异教徒”,声称不杀“异教徒”就不能上天堂。他们离间干群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甚至离间穆斯林之间的关系。他们鼓吹“异教徒”论,对党员干部和不信教群众采取“见面不问候、遇事不帮忙、有病不看望、死后不送葬”等极端做法,甚至煽动以暴力恐怖手段残害“异教

徒”。把坚持反对分裂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爱国宗教界人士以及广大群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用“民族败类”、“宗教叛徒”等恶毒用语进行辱骂,千方百计进行排斥和孤立等。他们把信仰真主和拥护世俗政权对立起来,提出“除了真主以外不能服从任何人”,煽动宗教狂热,与世俗政权对抗。他们把遵从教规和遵守国法对立起来,宣称只遵循教法,不服从国法,教唆人们抵制政府的依法管理,甚至鼓动用武力推翻政权。他们把宗教功修和传统文化、社会进步相对立,恐吓和胁迫穆斯林群众,不让唱歌跳舞,不让看电影看电视,不让穿民族传统服饰和现代服装。他们制造民族之间、宗教之间的矛盾,挑起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仇恨,甚至不惜通过仇杀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残杀的对象不分民族和宗教,不分男女和长幼,也不分中国人和外国人。对坚持正信正行的伊斯兰教人士,他们也敢杀害,没有一丝一毫的宽恕和怜悯。

他们的非法行径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道正义,挑战的是人类文明的共同底线,这既不是民族的问题,也不是宗教的问题,而是我们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他们一次次的损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安宁和谐,破坏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友谊,面对这种暴行,我们怎能不愤慨,不痛恨呢!怎能任由一切罪恶发生和继续呢!又怎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热情善良的民族滑向黑暗的深渊呢!不!我们决不允许!各族人民也决不允许!中国人民也坚决不会允许!

回顾历史,抗战的硝烟早已散尽,历史的思考却不能停止。无数事实证明,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稳定是各族人名根本利益所在。在这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反对“三股势力”,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将暴力恐怖分子赶出我们的家园,赶出新疆,赶出祖国的领土,使得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富饶,使得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下载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反对宗教极端思想心得体会

    反对宗教极端思想心得体会 字体:大 中 小 2014-11-17 20:13:00 公告: 旗帜鲜明反对宗教极端思想 让现代文化成我们共同追求 各位领导,同事们: 根据党委对这次集中教育活动的安......

    远离宗教极端思想实施方案

    吉木萨尔县一中远离宗教极端思想 工 作 计 划 为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党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相关文件指示精神,遏制宗教极端违法犯罪......

    宗教极端活动75种具体表现

    识别宗教极端活动(75种具体表现)基础知识 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宗教,是我们要遏制和打击的对象。新疆的宗教极端主义往往和民族分裂、暴力恐怖主义相互交织,打着宗教的旗号,歪曲宗教......

    宗教极端活动75种具体表现

    识别宗教极端活动(75种具体表现)基础知识 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宗教,是我们要遏制和打击的对象。新疆的宗教极端主义往往和民族分裂、暴力恐怖主义相互交织,打着宗教的旗号,歪曲宗教......

    75种宗教极端活动的具体表现

    75种宗教极端活动的具体表现 一、宗教极端主义的主要思想主张 1、鼓吹将新疆分裂出去,建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实现伊斯兰教法统治。 2、抵制和攻击现行政策法规,主张用《......

    去宗教极端化系列之一(5篇范文)

    由“ 乌鲁木齐市禁止公共场所穿戴蒙面罩袍”想到的 最近新疆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乌鲁木齐市禁止公共场所穿戴蒙面罩袍的规定》。于2015年二月一日起施行。规定......

    去宗教极端化公开承诺书

    第三师第三中学与学生签订的“去宗教极端化、不参与宗教活动、不进清真寺”公开承诺书 为进一步维护学校政治大局稳定,整治违反政治纪律行为,有效遏制宗教极端化向校园的渗透......

    立足本职工作 抵制宗教极端思想

    立足本职工作 抵制宗教极端思想 在祖国的西部边陲有这样一个地方,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居住着维吾尔、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