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本课改总结和困惑(哈城)
哈城学校生本教育课程改革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前 半 学 期 总 结
哈城学校生本教育课程改革前半学期总结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是“生本教育”的精髓。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成为激扬学生生命的“引路人”。在传统的教育实践中,为了迎合应试教育的形势,我们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一味地进行“添鸭式”把学生变成装知识的容器,摧残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从本学期起,我校也加入了“生本”理念的实施过程,我们围绕着“生本”这个课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努力探寻我校的“生本”之路。下面就讲讲我校在“生本”教学上所采取的一些做法:
一、前置性作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因此,我们坚持每节新授课前都布置一些前置性作业,让学生晚上回家通过听录音、找资料、和爸妈商量、自学,第二天回校汇报。刚开始的时候,部分学生还比较懒散,做前置性作业时不认真,有的甚至不做,有些需要听录音的,要么随便听两三次,要么开着录音机而自己却在玩其他东西,有的甚至还为躲避父母而跑到房间里,关上门,开着录音机,然后又偷偷地跑出去玩,父母在门外以为孩子在房里认真听。根据学生出现的这些情况,刚开始时,我们采取的是让学生利用下课和放学时间到教师办公室听,经过大概一个多星期时间,这些学生慢慢有了改变,需要到教师办公室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现在,在课堂上进行前置性作业汇报时,学生越来越积极了,效果也越来越好了。
而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我们主要根据本节或本课的学习主题而制订,设计作业时注意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层层深入。除此以外,我们在设计时还注意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让他们都有表现和受表扬的机会,让他们慢慢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觉得英语学习不再那么可怕,消除厌学的情绪。
二、小组建设
其实我们一直在使用小组合作交流,但在实施“生本”前一直觉得比较形式化,根本起不到什么实际的作用,自然在使用效果上也不明显了。我们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小组长的培训力度还不够;二是小组成员的荣誉感不强;三是小组内部缺乏凝聚力。归根结底就是心理上不够重视。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作了多方面的努力与尝试。首先,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制订小组长职责,让小组长明确自己要做些什么。然后再分别与各小组的学生谈话,让他们明白自己是同一个团队的,小组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小组的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自己的组员都会很乐意地帮助你、支持你。慢慢地我们发现各个小组组员间的关系变得密切了,互相帮助、为小组争荣誉这种良好氛围也在逐渐形成。
小组建设对于我们“生本”课堂非常重要,“生本”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的教学模式。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存在着差异,对于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有的学生会觉得很容易,但同时有的学生会觉得很吃力,如何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容易地学习呢?如果单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小组的力量了。小组里面肯定会有些学生的成绩较好,有的较差,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了帮小组争分、争荣誉会竭尽所能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而成绩差的同学也会为了不让小组丢分也努力学习。学生课前已经通过前置性作业预习了知识,遇到不懂时也在小组里交流解决了,那么上课时剩下的就只有把预习的知识汇报出来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这样子上课不就变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了吗!学生还怎么会厌学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上是我们在实施“生本”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因为我们实施“生本”的时间还很短,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但我们始终坚信道路是崎岖的,前途是光明的。
“生本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
一、学生参与问题
学生参与问题是我们刚开始进行“生本教育”时遇到的,是很多老师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其实,据我们理解,这些问题不会是单纯生本教育施行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甚至更严重,但是当开始试行生本教育时,人们通常都有美好的期待,这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认为开始进行生本教育的第一堂课就会带来彻底的全新改变这是不现实的。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的冷静思考和耐心的等待。
二、学生发展不平衡问题
生本教育奉行“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宗旨,坚持“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的教学步骤,采用了个人自主探究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和全班展示分享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真正有效地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在其潜能基础上适合其个体差异的全面发展。
1、放手给学生,激扬其生命意识,讨论探究,学生兴趣盎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课堂似乎充满了活力,整个课堂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乱。此种情况我们驾驭课堂的难度可想而知,40分钟的课堂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六十分钟根本谈不上,我们将如何解决?
2、个别的学生可能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中变得越来越差。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谈论,深入思考,但是那些思考能力差,表达能力差的同学,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消极,有的甚至去谈论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并且乐在其中。当要求学生展示讨论成果的时候,这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发言,久而久之,他们会越来越差,怎么办?
3、生本和家长:理念是好的,但是家长能不能接受?在农村学校的孩子,父母大都为了钱而忙碌,他们的时间不允许去帮助孩子辅导,或者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理念,而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一般是听之任之,同时,在农村网络在家庭中几乎是空白,也不会有充足的学习资料,那么前置性作业就存在很大的变数或者说几乎没有可能。我们这里的生源参差不齐,家长素质高低差别很大,家长都能不能配合?在这期间,我们参加考试,成绩不理想怎么办?如果不参加,把分数看得很重的家长能理解并接受吗?
总之,生本教育把握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以人为本即主要以生为本的核心。符合学生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遵循了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的根本途径。当然,生本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疑惑。这并不是说明生本教育理念和实践存在什么问题,而恰恰暴露出现行教育教学中的诸多痞疾和顽症,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好的我们就能照搬,中间的困惑需要我们去探索,我想好的东西我们要去吸收,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再去改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育事业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而生本教育模式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变换思想,根据实际变换固有的教学模式,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才能不让我们的学生输在起跑线上,让我们共同努力吧!生本教育也必将在未来进一步更加广泛深入的实践中彰显旺盛生命力和勃勃生机。
第二篇:生本课改结硕果
生本教改结硕果
——郧县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教改纪实
2012年教育质量分析表彰会上,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又一次举跻身全县中考综合排名前十,七学科全部进入全县前十名,其中语文、化学两个学科更是取得历史性突破,名列全县第一名。一时间,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成为全县瞩目的教改焦点。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异军突起,由以前的全县默默无闻的“后进生”,变为全县的“优等生”,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大跨越。这一巨变缘于学校充分依托县教研室大力推行的《导学练案》,牢牢抓住“三维互动、五步导学”探究式教学法的精髓,追寻生本教改路,借得东风催花开。
困境之中求变化
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薄弱,教学成绩基础差,教师学科不配套、缺乏工作激情等原因,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徘徊不前,举步维艰,每年的中考升学人数停留在个位数或十几个,曾面临过中考“剃光头”的尴尬。学校的声誉一度降至“冰点”,学校发展举步维艰。
为改变学校落后面貌,学校尝试进行了一系列整治活动,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毫无激情,无职业幸福感;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无快乐可言,教学质量也始终没有大的改观。学校的出路在哪里?提高育人质量的突破口在哪里?带着沉重的压力,学校领导一班人在深深地思索着„„
2006至2008年学校的几名校级干部先后在教育局的组织下赴洋思、东庐、杜郎口学习,这些名校的先进理念、高效的课堂让大家惊羡、激动,他们把改革的目光对准了课堂:很想用他山之石来攻玉,改革课堂教学。然而当教改的想法刚提出,就面临着诸多阻碍。
教改初探现曙光
2009年,郧西马安中学的教改奇迹通过媒体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使学校的教改之路初现曙光。学校领导班子决定从马安中学学起,从洋思模式,东庐讲学稿学起,吸其精华,为我所用。
为了探索生本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学校先后组织教改组教师三进马安中学,体验感受该校的生本课堂教学。同时邀请该校的优秀教师为我校教师上示范课。他们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全体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个老师这样总结说:一看一比,愧对无比。于是,一场从形式到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拉开了帷幕。
2009年秋开学初,学校成立教改实验班,学校克服教室、教师短缺等困难,实行小班额教学。座位按照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安排,并在各班成立了4-6人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成绩、爱好、个性等优化组合,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做到人人有事做。在班内组与组比,人与人比,形成团结合作、和谐竞争的学习氛围。
在教改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半年时间教改效果开始呈现,课堂上学生开始异常活跃、主动参与,各科的学习成绩也开始节节攀升。在教改实验班的感染下,学校其他年级的部分学科教师也跃跃欲试,尝试进行生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改促质量提升之路。
夯实教改结硕果 2010年秋,郧县教研室以导学练案为依托,开始在全县四至八年级推进“三维互动、五步导学”教学法。县教研室的这一教改举措犹如强心剂,更加坚定了学校教改步伐。对县教研室下发的导学练案,学校没有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由学科组教师因地制宜设计出适合我校学生的学案。
同时学校把“课内比教学”活动作为教改的“实验田”。围绕“探究型教学,合作型课堂”的课改主题,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为期一个月的全员听评课活动。每周举行一次大型的听评课活动。在议课过程中重在让每位教师总结、反思—实践—再总结、反思—再实践、再提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适合学校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全面的推进教改,促使全体教师真正参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坚持走以课题研究促教改提升之路。继2010年,在县教科所领导的指导下,学校第一个县级研究课题顺利结题之后,学校又申请了四项市级研究课题,经过市教科院和县教科所专家的悉心指导,目前已有三项课题顺利结题,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教改探索之路虽然艰辛,但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新探索、新收获。学校的教学成绩发生了质的飞跃。当年中考,学校除数学外、其他六科均进入全县前十名,学校综合排名第五,创学校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
课改带来天地宽
时光荏苒.从2009年开展教改实验,至今已走过了三年的风风雨雨.回顾过去的上千个日日夜夜,有兴奋、有激动有迷惑也有矛盾和无奈……但令人欣喜的是教师们迅速成长了,教学行为改变了.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如今走进学校,你会感到一股春风扑面而来。这里的课堂是别样的,教室里没有讲桌,课桌面对面排成方阵,学生每4-6人一组,老师在小组间来回穿梭,询问或点拨。小组讨论时,学生全员参与,你思我写、你读我听、你说我辩,“热闹”非常。
这里的课堂是振奋的,你的心灵始终被激荡着。问题由学生发现,过程由学生分析,结论由学生总结。你会情不自禁地被那种浓烈的氛围和情绪感染,并为他们的奇思妙想喝彩、叹服——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润花著果,催笋成竹”。郧县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堂改革才刚刚起步,带着大家的期待,让我们继续关注它的成长之路!
第三篇:“生本课”教学改革中的困惑及思考(毛承香)
“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困惑及思考
两峪乡中心学校
毛承香
两峪乡中心学校2013年春的“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在中学学校的领导和本部两位校长的亲自督导下,目前正深入地、轰轰烈烈地的开展着,以此为载体的我校13年春第一轮全校性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也称“生本入门摸底竞赛”)现已结束。本次活动,我校以“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以“生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教师全覆盖、学科全覆盖”的要求下,由教导处统筹安排,统一评分要求、统一安排讲课时间、内容、说课时间、评课时间、主评人、统一调配评委、分教研组开展活动。应该说,我们的这次比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但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问题或者说困惑,现就这些困惑浅谈一下本人对此的思考。
一、导学案的实用性不够。这是我校的一个实际问题,我校仅三个班级,各年级没有平行班,老师们对导学案的编制热情很高,也能依据我们的要求在导学案上尽量体现“生本”思想,但就因为教师们几乎都是孤军奋战地编写导学案,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的导学案的质量不是很高,主要表现为篇幅长、题目设计过多且缺乏层次感(因材施教)、学法指导少。
思考: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导学案的质量?一是我认为学校应具体出台导学案编制要求和评选细则,逐步考核评价导学案,评出一批优秀导学案,二是教师个人应加强学习与思考,如何在导学案的设计中体现生本理念以及如何在此过程中体现我校的基本教学模式的核心“三导、三学、三展示”,三是需要我们的教师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坚持,不能为了应付检查或别人听课而使用,当没人检查或听课时就放弃了。
二、老师们不够大胆、不够放手。主要表现为老师们还是讲得过多、很多时候是在重复学生已经讲过、说过的或者是重复讲解自己本节课已经讲解过的,这当然是因为我们的老师对学生还是不够放心,怕学生没有掌握、理解。
思考:什么原因造成教师放手不够?毫无疑问,一是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总认为学生不可能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二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如果对自己也充满了自信,那么就不会出现重复、啰嗦的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某个知识带你,换句话说,就是总认为自己可能还没有讲清楚。所以我们应该在此方面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自己的能力,那样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敢于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够。具体来说表现为,一是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一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太多了,而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独学)环节,二是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刚刚开始就又停止了,属于“蜻蜓点水”式的合作,三是看似热烈的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其背后根本没有深层次的思维交流,没有更多的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的交流、讨论,四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主义严重,很多情况下仅仅是优生在说、在交流、在讨论,而学困生和部分中下等学生则在旁听,或者说仅仅是在等着听答案、听结果。
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得到最有效的落实?一是合作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任务,二是合作的前提是小组分工必须明确,三是合作不能过多,一节课45分钟,最多有三至四个合作学习就可以了,四是合作的时间必须有保障,五是合作的前提是自主学习,绝大多数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四、课堂评价还不够完美。一是评价不够及时,如果我们的评价不够及时,就很可能会挫伤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二是评价的形式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单纯的加分或者说画“正”字;三是评价的实效性值得商榷,我们现在的评价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效性还不够强,未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譬如针对问题的难易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评价都还没用得到体现;四是评价的延续性、持久性不够,我们要求科任教师一节一评、小组一日一评、班级一周一评等好像都没有检查下来,导致学生也有无所谓的思想了。
思考:如何让评价更完美、落实评价的有效性?课堂评价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所以,一是要重视评价的及时性原则,二是重视评价的形式,不能是单纯的口头上的评价或是简单的画“正”字,可以将口头表扬、鼓励与积分(加分可根据问题难易度、学生类型斟酌加分累计)加入小组考核结合起来,作为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小组长的依据之一。
2013年4月15日
第四篇:英语生本课教案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词和句子的练习是外研社出版的Primary English Book Review Module Unit 1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各类单词,短语的基础上,复习并巩固运用。并能正确的描述个类单词。本课内容计划安排两课时,本节课完成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2.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练习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技能,加之在平时积累了很多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的单词。这都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持。
(2)智力水平: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的时期,认知能力和水平都有一定的基础。这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智力支持。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本课是复习课的第一单元,本课的核心是复习所学知识。虽说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但包含的内容很多,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针对学生实际,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1)复习本册以及前几册所学过的单词,能说出几个包括职业、身体部位的名称、乐器、服装、国家、运动、一日三餐、地点、玩具、一周七天、一年的月份、颜色、食物、字母、科目、季节、动物类的单词。
(2)能用学过的短语说出每一天所做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所学单词。(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主动竞争的竟识。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本课是巩固所学知识,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正确运用所学单词,并能用学过的短语描述一天所做的事情制定为重点,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难点:学生能运用第一部分的单词,组织句子描述第二部分,提高口语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将利用多媒体技术、探究活动和评价反馈等方式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5、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卡片。这些教具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空间,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 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小学生好胜、好动、模仿力强、表现欲旺盛等心理特点,我主要采取了:
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较为真实的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创造力等整体发展。
2.竞赛教学法: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进行竞赛,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创造外语语言氛围,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3.积极参于,善于合作。例如,本课设计了几个任务,操作简单,学生一定很感兴趣并且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精神。
4.小组学习法:每6-8人一组,可两两交流,也可自由选择,在互动中互相启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同时注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培养学生与伙伴合作的意识和策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练习法:把大多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的灵活操练中拓宽学习渠道。另外,考虑到第二部分为描述职业教学部分,我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主要侧重于学生介绍能力的培养,在训练说的同时加强指导,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组织句子的基本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查学生对单词和短语理解运用的情况,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 说教法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创设有利于英语教学的情境,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所学个类单词及运用。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这节课我将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教学:创设情景——新知探究——课堂小结——巩固提高——课后练习。具体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由会话,学生在一个平等尊重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是放松的,敢于说、敢于参与教学。教师要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导”的效果,让课堂氛围充满活力。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会话。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 ? Hello…..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渲染了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
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新课导入的关键。因此,在热身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以唱歌的形式去巩固所学内容,这样的导入能很快吸引住学生,同时还渲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
(设计意图:优美动听的歌谣营造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学进入英语的世界,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合作互动。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紧张感,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外部动机,引发他们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Review Module Unit1于是我展示题目引入新课的学习。
引导:我们学过很多类的单词,你们能例举哪几类?通过引导明确本课的重点。1.此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回忆。
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教材中安排的单词种类有点复杂,用时较长,且不利于照顾学生的差异。所以对这一环节采取了分组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同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多媒体展示内容)
(1)请学生分组进行回忆(2)展示学生不会的单词
(3)集体读单词,(多媒体展示)
2.活动一:刚才给大家展示了各类单词,现在我们要开展一个比赛,比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我之前准备好的写有提示的卡片,例如:say four jobs/ say five parts of the body 等放在一个袋子里,让每一组的代表上来抽取一张作为必答题。回答完整的加分,不完整不扣分。其他小组可以抢答,答题完整加分,不完整扣分。必答环节完成后,进行抢答环节。教师抽取剩余的卡片并读出,个组进行抢答,答题完整加分,不完整扣分。最后以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组,给予奖励。
3.活动二:通过以上的练习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各类单词,这时可以增加活动一的难度,用连贯的句子去回答题板上的问题。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首先给学生一个例子,请同学各自介绍,给较好的学生奖励。
(三).课堂小结
通过对知识的小结,帮助学生将本课的信息进行加工、储存,从而明确教学目标、重 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培养小组团队精神,激励学生大胆开口,积极活动,为小组争得荣誉。
(四).巩固提高 引导: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个关于家庭成员的职业介绍。
(五).课后练习
第五篇:生本课评课稿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探讨提高生本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我校举行了生本教育一人一课活动,这次活动举办的非常好,为老师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听课活动中我们感受到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在我校全面铺开,课堂上老师们在认真上着每一节生本课,无论从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制作精良的课件,还是小组建设,都能积极主动,都很用心,尤其是几个年轻的老师为了这节展示课更是下足了功夫。课后做课教师自我反思,领导和其他老师评课,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在看到自己的不足的同时也学到了同仁的优秀做法。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习惯、研读教材、前置作业、小组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结合三节课在来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本课堂还存在好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教师对于课标和教材吃的还不够准确,造成课堂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二、前置研究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思维性的东西,学生不能擦出思维的火花,没有了思维的训练,那么课堂也就没有了魂。
三、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一)小组合作缺乏实质性合作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的表现有:一方面合作的方式单一学生容易感到厌倦;另一方面一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势必造成时间的浪费,事倍功半;三是合作学习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确实,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参与增加了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课过程中,大多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很多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找到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就找到了今后努力地方向。
今后的教学工作将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每一位数学教师平时还要下功夫对新课标进行学习,教研组要定期进行组内的集体学习,更好地去理解课标,并用课标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同时要精心的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有的放矢。
二、前置研究要真正的做到“简单,开放,根本”
1、前置性小研究的目标定位要准确。在布置前置性小研究前,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地备好课,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每次的前置性小研究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对教学目标把握明确、准确。如果设计前置性小研究时脱离了目标定位的背景,课堂学生的交流就只停留了泛泛而谈的浅层次上,教师也就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提升。
2、前置性小研究内容一定要适中,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小学数学前置性小研究尽量“少而精”,千万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新授课前我们设计的小研究,基本控制在两个问题之内。同时难度也要适中,要照顾全体,保证每个人都能发现一点,体味发现的快乐。
3、前置性小研究的素材要灵活。如果我们照本宣科的采用课本例题,这样学生就会抄袭课本,失去了研究的空间及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灵活的选取教材或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比如:根据信息窗中提供的信息,选取例题之外的信息编制问题,让学生去研究;也可以把课后的习题提到预习阶段,充作课前小研究;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身边的事例为素材编制的小研究学生的探究热情更高涨
4、前置性小研究的形式要科学。前置性小研究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布置在书本上完成,也可以写在练习本上,效果较好的还是由教师准备前置性知识小研究让学生完成。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课前和课中相结合的前置性小研究形式,可课前先学,也可课中先学,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
5、前置性小研究的格式要有“诱导”功能,并能便于汇报。可以表格式、文字式、图画式。学生在这样的小研究的引领下,尝试解决问题,发现规律,举例拓展。对知识的探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感悟规律,发展思维。
三、小组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要高效
1、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规则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个小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教师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交流时间。
3、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现在的小组合作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明确相关职责。比如:在小组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明确目标坚持下去,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