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共青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时间:2019-05-12 00:1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共青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共青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加强共青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关于加强共青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加强团员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扩大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成果,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确保团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和团内有关规定,现就加强团员经常性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加强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总体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教育引导团员“永远跟党走”为主题,以增强团员意识、提高团员素质为主线,以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团章》为重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落实教育责任,确保教育效果,建立健全团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加强团员经常性教育的主要目标

1.进一步增强团员政治意识。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团员,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教育引导团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进一步增强团员组织意识。不断强化团员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培养团员的民主参与意识,教育团员自觉履行团员义务,执行团的决议,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增强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进一步增强团员模范意识。不断增强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学习、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成为政治坚定的模范、学习进取的模范、创新创业的模范、自觉奉献的模范和倡树新风的模范。

(三)加强团员经常性教育的工作原则。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团员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接受教育;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既严肃认真又易于接受,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激发团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坚持切合实际、分类指导,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坚持教育和服务相结合,切实帮助团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突出重点、长抓不懈,努力实现团员经常性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基本内容和方法途径

(一)团员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国情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团章》、中国青年运动史、团史和团情知识教育,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教育等。

各地可根据工作实际,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团员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教育内容。

(二)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方法途径

1.抓好学习培训。通过讲授团课、开设专题讲座、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方式,组织好团员的集中学习培训。引导团员认真开展自学,积极为团员自学创造条件,提供帮助。通过举办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和生动。采用网络教学、电化教学、远程教学等多种信息化教育方式,丰富和完善学习培训手段。

2.加强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动员优势和活动优势,使主题教育成为对团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重要手段。重点开展“永远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教育。以重大活动、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为契机,集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在团员中广泛开展“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重温入团誓词”、“学理论知团情”等主题学习活动。

3.开展实践活动。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落实本行业、本领域团的重点活动项目,组织团员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团员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和提高。鼓励团员青年到西部、到基层经受锻炼,到艰苦地区、艰苦岗位无私奉献,增长才干。

4.严格组织生活。继续坚持并不断改进“三会两制一课”(团支部大会、团支部委员会、团小组会,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团课)和团日活动制度,从基层团的工作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严格团的组织生活,规范团的活动仪式,教育引导团员增强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团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突出发挥团员教育评议活动在团员经常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定期开展团员教育评议活动,组织团员认真查找思想、学习、工作、纪律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抓好整改提高。

5.典型示范带动。积极培养和选树青年典型,广泛宣传青年典型的先进事迹,教育和激励广大团员青年。通过组织青年典型事迹报告团,举办座谈会、报告会和理论研讨会等方式,扩大青年典型的社会影响,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要改进和创新青年典型的宣传方式,贴近青年,贴近生活,不断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

三、保障措施

对团员进行经常性教育,是各级团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要积极创新教育手段,拓展教育载体和阵地,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团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为新时期加强团员经常性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一)认真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深入研究新时期团员青年在群体分布、利益需求、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加强对当代青年文化现象的调研分析。针对当前团员经常性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团员经常性教育切合实际、取得实效。

(二)积极拓展教育阵地。努力挖掘拓展各级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教育功能,重视与普通院校开展合作,不断开辟和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等教育资源,切实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图书站、青年之家等活动阵地建设,构建适应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团员经常性教育阵地体系。

(三)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好青少年报刊、新闻出版机构等团属舆论阵地的作用。加强网络文化研究和网络媒体建设,创设网上教育平台,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教育引导团员青年。

(四)切实加大培训力度。从团员行业分布、职业特点、文化水平、年龄层次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分类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规划。加强团员教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团员经常性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完善培训教材体系,除指定团内培训教材和资料外,积极编选推荐知识性强、通俗易懂、健康有益的青少年读物。发挥网络传播优势,采取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式,丰富和创新培训载体。

(五)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多渠道筹措落实团员教育经费。各级团组织留存的团费应主要用于团员教育培训。团员教育经费要向农村、社区或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团组织倾斜。要厉行节约,少花钱、多办事。

(六)健全教育考评激励机制。将开展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情况列为基层团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育计划、师资、经费、基地等方面的考核检查。将团员参加经常性教育的情况作为对团员进行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宣传和表彰奖励在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员,对长期不参加教育活动或在活动中表现较差的团员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

四、工作要求

各级团组织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团员经常性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务求切合实际、取得实效。

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建立团员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团的组织部门牵头,研究制定本地区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政策措施、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指导检查团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基层团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对团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主要职责,创新教育方式,健全教育制度,落实教育任务。要加大团建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农村、高校、城市社区、“两新”组织等领域新的基层团组织设置方式,加强和改进流动团员管理与服务工作,努力扩大对团员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要认真总结和宣传各地在团员经常性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团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二篇: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现就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总体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突出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这一重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教育责任,确保教育效果。

(二)党员经常性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的观念、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拒腐防变;严守党的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增强党员工作能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和自主创业、带领群众创业的能力。

3.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自觉学习的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勇于创新、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

(三)党员经常性教育要遵循的工作原则: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联系实际,促进各项工作;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激发党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坚持面向全体党员,分类实施,按需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坚持教育与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开门搞教育,虚心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基本内容和方法途径

(一)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教育;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国情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教育。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要按照上述要求,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教育内容。

(二)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方法途径:

1.抓好学习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倡导党员自主学习,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认真搞好自学。加强对党员学习的具体指导,为党员学习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交流学习成果、评选表彰学习标兵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参加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带头参加所在基层党组织的集体学习,坚持每年给党员讲党课、作形势报告。党员干部还要按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干部教育培训。

2.加强实践锻炼。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党员到基层锻炼,到艰苦地区、艰苦岗位锻炼。

3.严格组织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党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民主评议党员要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要简便易行,注重实效。

每5年由县级以上党委作出安排,集中开展一次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组织党员对照党章规定、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所在党组织提出的具体要求,从思想、学习、工作、纪律和作风等方面查找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分析原因,切实搞好整改。要在搞好思想发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谈心交心和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逐一进行分析评议。党支部要根据党员的一贯表现、征求到的意见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的评议情况,对每个党员提出综合评议意见,督促党员整改,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有关情况。党员领导干部还要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方面,从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要带头执行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要及时帮助教育,促其改正;对经教育不改的,要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4.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党员。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谈心活动,沟通思想,相互启发教育。经常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员教育队伍建设。要选好配齐党员教育职能机构工作人员和基层党务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的骨干作用。按照素质较高、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和专兼职结合的要求,建立由党校教师、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先进模范人物和领导干部等组成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织他们深入基层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对党员教育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每3年要安排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到县级以上党校轮训一次。

(二)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县级党校和基层党校要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主要任务。利用各类院校、培训机构、革命纪念地(馆)和科技示范基地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建立党员教育基地。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手段和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媒介,拓展党员教育培训和党员自主学习的途径。加强农村、企业、街道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活动场地建设。

(三)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中央有关部门要组织编写统一规范的党员教育基本教材;地方党委可结合实际编写制作党员教育辅助教材。党组织还应根据党员需求,向党员推荐、提供自主学习的材料。加强对党员教育教材编写、出版、发行和使用的管理。教材 要通俗易懂、少而精,防止重复编写。

(四)确保教育时间。党组织要统筹兼顾,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和工作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党员集体教育活动。每年参加所在党组织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党员累计不少于12天,其他党员累计不少于6天。对因年老体弱等特殊情况难以参加集体教育活动的党员,应区别对待,有的可采取送学上门等方式落实教育要求。基层单位要积极支持党员集体教育活动,保障党员参加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

(五)妥善解决教育经费。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党员教育经费。党员教育经费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级党委留存的党费应主要用于党员教育。党员教育经费要向农村、街道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员教育经费在管理费中列支。要厉行节约,少花钱,多办事。

四、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员经常性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建立党员教育联系会议制度,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纪检机关、宣传部门和党校等为成员单位。联系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政策措施、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地方各级党委的相关工作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教育职能机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积极配合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

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具体组织实施党员经常性教育的职责,健全各项教育制度,落实各项教育任务。要加大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尽可能把每个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保证教育的覆盖面。对党员参加经常性教育的情况要进行跟踪管理,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党员集体教育活动的,要给予严肃批评;长期不改的,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

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党组织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党组织给予批评并限期整改。要总结和宣传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

第三篇: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

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构建和谐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章》的有关规定,制定公司党员经常性教育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一主题,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教育责任,确保教育效果。

二、主要目标

(一)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拒腐防变;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增强党员工作能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职工群众、宣传职工群众和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和自主创业、带领职工群众创业的能力。

(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经营管理、深化改革、业务技术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自觉学习的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勇于创新、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的模范,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模范。

三、工作原则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联系实际,促进各项工作;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激发党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坚持面向全体党员,分类实施,按需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坚持教育与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基本内容

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深入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国情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教育。

五、方法和途径

(一)学习培训。采取上党课、举办培训班、过组织生活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倡导党员自主学习,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并加强对党员学习的具体指导,为党员学习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交流学习成果、评选表彰先进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参加党委理论中心学习组学习,带头参加所在基层党组织的集体学习,坚持每年给党员讲党课、作形势报告。党员干部还要按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干部教育培训。

(二)加强实践锻炼。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为党员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

(三)严格组织生活。按期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党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民主评议党员要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要简便易行,注重实效。党支部要根据党员的一贯表现、征求到的意见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的评议情况,对每个党员提出综合评议意见,督促党员整改,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有关情况。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要及时帮助教育,促其改正;对经教育不改的,要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做出处理。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还要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方面,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要带头执行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党员。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交心谈心活动,沟通思想,相互启发教育。经常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员教育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要履行党员经常性教育职能,选好配强党务工作人员,加强党务工作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党员活动室,并充分运用组织生活、简报、宣传展板等手段和党刊党报、信息网络等媒介,拓展党员教育培训和党员自主学习的途径。

(三)保证学习材料。各基层党组织每年要根据党员需求,向党员推荐、提供自主学习材料。

(四)确保教育时间。各基层党组织要统筹兼顾,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党员参加集体教育活动。

七、组织领导

(一)要把党员经常性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二)要建立党员教育联系会议制度,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党委办公室牵头组织,研究制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政策措施、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三)党支部要切实履行好具体组织实施党员经常性教育的职责,健全各项教育制度,落实各项教育任务。公司党委对党员参加经常性教育的情况要进行跟踪管理,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党员集体教育活动的,要给予严肃批评;长期不改的,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

(四)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党组织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党组织给予批评并限期整改。要总结和宣传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

(五)党支部对部分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理念信念淡化的党员,要摸清情况、认真甄别,按规定上报上级党委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

八、本实施意见从党委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经常性教育提纲

建立良好的内外关系追求健康文的精神生活

时间:7月26日 地点:中队学习室 授课人:包日昌

第一节 军营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有机渠道。

一、军营人际关系的本质

军营人际关系是军人在共同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是军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军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经济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等等。平等关系正是军营人际关系的本质体现。

二、军营人际关系的特征

1、军营人际关系的依存性

2、军营人际关系的平等性

3、军营人际关系的民主性

4、军营人际关系的社会性

5、军营人际关系的约束性

6、军营人际关系的动态性

三、建立健康纯洁的人际关系

(一)以教育为先导,夯实建立健康纯洁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

(二)以制度为根本,完善建立健康纯洁人际关系的制约能力。

(三)以领导为龙头,发挥建立健康纯洁人际关系的表率作用。

(四)以环境为保障,营造建立健康纯洁人际关系的良好氛围。

第二节 官兵交往与官兵关系

▲所谓官兵交往是指官兵之间建立在共同奋斗目标基础上的,互相影响、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体发展,影响集体建设的活动过程。它是官兵进行军事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融洽、和谐、健康的官兵关系,形成战斗的基本前提。

▲所谓官兵关系是指军官与士兵由行政方式确定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疏密,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官兵交往的特点、方式与心理条件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

一、官兵交往的特点:

(一)一致性

(二)服从性

(三)内聚性

二、官兵交往的主要方式

(一)单向交往

(二)双方交流

(三)多向交往

(四)间接交往

三、建立良好的官兵关系

(一)基层官兵皆同志

(1)官兵之间要平等相待。(2)官兵之间要互助互爱。(3)官兵之间要有自我牺牲精神。

(二)诚实待人不虚伪。

首先,要蔑视势利之交。其次,诚实待人,表里如一。再次,要真诚相处做“挚友”。

(三)豁达大度胸怀宽

首先要胸怀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计较个人利益。其次,要会主动谅解人。

(四)打开心扉不孤僻

首先,要克服陈旧交往观念的影响。其次,要增强“参与感”。再次,要提高交往能力。

四、正确处理官兵关系

(一)及时调适

(二)通力合作

(三)进行心理互换

(四)注重交往行为。

(五)讲究说话艺术。

五、自觉清除庸俗关系学的影响

(一)坚持“五湖四海”,反对狭隘的老乡观念

(二)讲革命情谊,抛弃“哥们义气”

(三)相信组织,不用财礼拉关系

时间:7月28日 地点:中队学习室 授课人:申传军

第三节 基层群众工作

一、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军性质、宗旨的内在要求。

(二)做好群众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军搞好自身建设和完成各项任务的需要。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指导原则

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拥护政府、热爱人民这一根本态度出发,真正做到组织健全、制度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为部队改革和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外部条件,为加强军队建设、全面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服务,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这一基本任务的要求,我军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指导原则是:

(一)服从大局的原则。

(二)互助互利的原则。

(三)平等协商的原则。

(四)依法办事的原则。

三、基层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军民共建”。

1、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的定义是: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地方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部队同驻地人民群众共同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它是新时期我军群众工作的一个新创举,是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的新途径。

2、军民共建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军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增进军民团结,促进地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部队的自身建设。作为基层单位,3、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1)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帮助群众特别是为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等排忧解难;

(3)宣传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及其他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影响;(4)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有条件的可协助地方开办文化夜校、科技讲座和各种培训班;(5•)开展健康有益的联谊活动;丰富军地业余文化生活;(6)宣传法律常识;

(7)开展消防站开放活动,提高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8)派出校外辅导员,帮助学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以上八条,是我们基层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开展上述工作中,我们应当注意:

4、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要求:

开展军民共建活动要坚持“三个为主、三个做到”。三个为主是:一要坚持以地方为主。二要坚持以发动群众自建为主,不包办代替。三要坚持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三个做到是:一要做到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二要做到突出重点,就近建点。三要做到目标具体,共建互利。

(二)参加和支援驻地经济建设

部队参加和支援驻地经济建设的项目主要有: ▲开展重点单位防火监督检查和灭火演练; ▲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活动; ▲参加义务植树造林; ▲开展智力和科技助民; ▲开展济困助学助残活动等。

(三)进行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军民纠纷

具体地讲,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预防工作:

一是抓好经常性的预防。二是抓好重点部位。三是抓好重要时机的预防。

(五)帮助预备役人员、民兵和学生军训,协助地方开展国防教育

思考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健康纯洁的军营人际关系?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破除狭隘的老乡观念?

在挫折中奋进

时间:9月9日 地点:中队学习室 授课人:包日昌

一、挫折的含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挫折就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是指挫败、阻挠、失意之意,也就是指阻碍人们活动动机实现的客观情境。

二、挫折的种类和受挫反应的表现

挫折可以相应地分为生存挫折和发展挫折

受挫折后引起的反应也都表现得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心理和行为反应。

1、攻击。

2、退化。

3、逃避、推诿。

4、压抑。、5、补偿、升华。

三、挫折形成的原因

影响官兵挫折感的心理因素主要由两方面构成:

1、个人的抱负水平、即对行为目标的期望值。

2、对挫折的容忍力,就是对挫折有没有耐受力。

官兵挫折容忍力的高低,受三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生理条件。二是过去的经验和学习。三是对挫折的知觉判断。

四、增强抗挫能力

1、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恰当的行为目标。

2、增强身体素质。

3、提高受挫容忍力。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受挫观。其次,要学会正确判断挫折。第三,提高受挫的心理调适能力。遇到挫折,还可以采取“反想想、比一比、放一放、让一让”的心态来进行心理调适。

法纪教育之一 时间:9月13日 地点:中队学习室 授课人:包日昌

遵守条令条例,严格规范行为

一、条令条例的概念和内容

(※)条令是命令的一种,是用简明条文规定并以命令形式颁布的关于军队战斗、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军用文书。

与我们消防部队联系比较紧密的主要有:三大条令、执勤、训练条令条例、政治工作条令条例、后勤保障条例。

二、条令条例的主要特点

条令条例的特点第一是规范性、第二是强制性。

三、条令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

它的精神实质就是:坚持根本,忠于职守,正规秩序,严明纪律,树好形象。

1、坚持根本,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忠于职守,就是牢记军人的责任和义务,忠实地履行条令条例赋予的职责。

3、正规秩序,就是按照条令要求实施正规化管理,严格规范部队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 4、严明纪律,就是一丝不苟地执行纪律,严肃公正地维护纪律。

5、树好形象,就是严格按照条令规范言行举止,做到军容严整、举止端正、文明礼貌。

时间:9月15日 地点:中队学习室 授课人:包日昌

四、军人违反军队纪律的表现与处分

(一)违反军队纪律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

1、散布有政治性错误的言论,撰写、编著、出版有政治性问题的文章、著作,参加军队禁止的政治性组织或者政治性活动;

2、作战消极,临阵畏缩,贻误战机;

3、战时故意侵犯居民利益;

4、不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5、消极怠工,无故不参加学习、工作、训练、执勤等;

6、工作失职,造成损失;

7、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造成不良影响的损失;

8、违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造成责任事故或者其他损失;

9、违反国家和军队的保密规定,造成失密或者泄密;

10、擅离部队或者逾假不归;

11、打架斗殴或者参加聚众闹事;

12、酗酒滋事,妨碍正常秩序;

13、参与赌博;

14、调戏、侮辱妇女或者发生不正当性行为;

15、观看、传播淫秽物品;

16、盗窃、诈骗公私财物;

17、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遗失、遗弃、损坏装备,擅自销售出借或者私存装备物品;

18、违反《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有关军容风纪和军人行为规范的规定;

19、造谣诽谤、诬陷他人;

20、侮辱、打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部属;

21、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或者刁难给自己提过批评意见或向上级反映问题、提出控告(申诉)的同志;

22、在战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或者国家公共财产遇到危险时,见危不救;

23、利用职权,侵占士兵、部属的经济利益或者公共财物;

24、贪污、行贿、受贿;

25、挪用、隐瞒、私分公款公物或者在其他方面违反财经纪律;

26、私自参与经商、买卖股票等活动或者偷税漏税;

27、转业、退伍、调动(分配)工作时,无正当理由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到(离队);

28、其他方面违反纪律,其性质、情节同上列违纪行为相当。

(二)军人违反纪律的处分 按轻重顺序排列:

1、警告;

2、严重警告;

3、记过;

4、记大过;

5、降职或者降衔(衔级工资档次);

6、撤职或者取消士官资格;

7、除名;

8、开除军籍。

对军人的纪律处分应按照处分的权限来决定。

(三)消防部队对士兵实施处分的权限是: 警告由中队(连),严重警告由大队(营),记过、记大过、降职或降衔(级)、撤职由支队(团),取消士官资格由总队(师),除名、开除军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批准。

讨论题:你将如何带头模范遵守条令条例?

法纪教育之二 时间:9月20日 地点:中队学习室 授课人:包日昌

熟知法律法规 预防违法犯罪 一、一般违法行为及处罚

1、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只是在危害程度和处罚方法上有所不同。所谓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轻微违反法律,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一般违法行为比犯罪行为更为多见。而犯罪则是指违法对社会危害严重,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

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很多,但大多是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可以归纳八类。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2)妨害公共安全行为。(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4)侵犯公私财物行为。(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6)违反消防管理行为。(7)违反交通管理行为。(8)违反户口或居民身份证管理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

对一般违法行为,大多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按其轻重依次分为警告、罚款、拘留三种形式。

4、一般违法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犯罪

二、刑事犯罪及处罚

1、什么是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土、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根据上述犯罪定义,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第二、犯罪必须是触犯刑律的行为。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刑罚及其具体适用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有:

(1)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越过3年。(2)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越过1年。(3)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20年。(4)无期徒刑。(5)死刑。附加刑有:(1)罚金

(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

3、常见的刑事犯罪及处罚

我国刑法根据各种具体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不同,把犯罪分为十大类。其中每一类犯罪又包括若干具体犯罪。这十类犯罪的:(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侵犯财产罪;(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7)危害国防利益罪;(8)贪污贿赂罪;(9)渎职罪;(10)军人违反职责罪;

时间:9月27日 地点:中队学习室 授课人:包日昌

三、军人违反职责罪及处罚

1、什么是军人违反职责犯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是指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构成条件有四个:

第一、犯罪主体是军人。

第二、必须是违反了军人职责。

第三、必须是危害了国家的军事利益。

第四、必须是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种类及处罚

《刑法》对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种类和处罚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危害国防安全、妨害作战秩序、危害军队战斗力物质基础、妨害部队管理秩序四大类二十九种。根据公安消防部队的特点,消防官兵着重需要明确和了解的有以下11种:

(1)军人叛逃罪。

(2)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3)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4)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5)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6)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7)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

(8)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罪(9)逃离部队罪(10)虐待部属罪

(11)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

军人违反职责犯罪,损害国家尊严和军队声誉,危害国防和军事利益,决不能姑息放纵。依法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处罚原则有:(1)军法从严的原则;(2)战时从严的原则;(3)特殊人员从严的原则;(4)酌情从宽的原则。[讨论题]

一般违法与犯罪有何区别?如何预防一般违法与犯罪?

第五篇:四个长效机制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现就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总体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突出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这一重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教育责任,确保教育效果。

(二)党员经常性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的观念、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拒腐防变;严守党的 1 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增强党员工作能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和自主创业、带领群众创业的能力。

3.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自觉学习的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勇于创新、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

(三)党员经常性教育要遵循的工作原则: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联系实际,促进各项工作;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激发党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坚持面向全体党员,分类实施,按需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坚持教育与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开门搞教育,虚心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基本内容和方法途径

(一)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教育;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国情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教育。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要按照上述要求,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教育内容。

(二)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方法途径:

1.抓好学习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倡导党员自主学习,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认真搞好自学。加强对党员学习的具体指导,为党员学习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交流学习成果、评选表彰学习标兵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参加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带头参加所在基层党组织的集体学习,坚持每年给党 3 员讲党课、作形势报告。党员干部还要按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干部教育培训。

2.加强实践锻炼。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党员到基层锻炼,到艰苦地区、艰苦岗位锻炼。

3.严格组织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党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民主评议党员要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要简便易行,注重实效。

每5年由县级以上党委作出安排,集中开展一次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组织党员对照党章规定、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所在党组织提出的具体要求,从思想、学习、工作、纪律和作风等方面查找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分析原因,切实搞好整改。要在搞好思想发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谈心交心和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逐一进行分析评议。党支部要根据党员的一贯表现、征求到的意见和专题组织生 活会的评议情况,对每个党员提出综合评议意见,督促党员整改,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有关情况。党员领导干部还要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方面,从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要带头执行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要及时帮助教育,促其改正;对经教育不改的,要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4.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党员。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谈心活动,沟通思想,相互启发教育。经常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员教育队伍建设。要选好配齐党员教育职能机构工作人员和基层党务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的骨干作用。按照素质较高、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和专兼职结合的要求,建立由党校教师、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先进模范人物和领导干部等组成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织他们深入基层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加 强对党员教育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每3年要安排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到县级以上党校轮训一次。

(二)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县级党校和基层党校要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主要任务。利用各类院校、培训机构、革命纪念地(馆)和科技示范基地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建立党员教育基地。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手段和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媒介,拓展党员教育培训和党员自主学习的途径。加强农村、企业、街道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活动场地建设。

(三)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中央有关部门要组织编写统一规范的党员教育基本教材;地方党委可结合实际编写制作党员教育辅助教材。党组织还应根据党员需求,向党员推荐、提供自主学习的材料。加强对党员教育教材编写、出版、发行和使用的管理。教材要通俗易懂、少而精,防止重复编写。

(四)确保教育时间。党组织要统筹兼顾,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和工作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党员集体教育活动。每年参加所在党组织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党员累计不少于12天,其他党员累计不少于6天。对因年老体弱等特殊情况难以参加集体教育活动的党员,应区别对待,有的可采取送学上门等方式落实 教育要求。基层单位要积极支持党员集体教育活动,保障党员参加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

(五)妥善解决教育经费。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党员教育经费。党员教育经费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级党委留存的党费应主要用于党员教育。党员教育经费要向农村、街道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员教育经费在管理费中列支。要厉行节约,少花钱,多办事。

四、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员经常性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建立党员教育联系会议制度,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纪检机关、宣传部门和党校等为成员单位。联系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政策措施、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地方各级党委的相关工作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教育职能机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积极配合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

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具体组织实施党员经常性教育的职责,健全各项教育制度,落实各项教育任务。要加大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尽可能把每个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保证教育的覆盖面。对党员参加经常性教育的情况要进行跟踪管理,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党员集体教育活动的,要给予严肃批评;长期不改的,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

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党组织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党组织给予批评并限期整改。要总结和宣传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

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现就做好新形势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把帮扶困难群众作为重点,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实现党提出的各项任务。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

(五)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

二、主要方式

基层党组织要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自身条件,组织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方式,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一)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要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工作技能,自强自立。

(二)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承诺,有条件的党员每年要承诺为群众办一两件实事。承诺内容要 10 切合实际,具体可行,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三)参加设岗定责活动。农村和街道社区党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申报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选择所在党组织设立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岗位,履行岗位责任,努力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所在地建立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活动,义务参加党员服务站(点)的工作。积极参加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的扶贫、支教、保护环境和关心下一代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参加帮助生活困难群众的捐赠活动。

(五)深入基层调研。各级领导机关的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省部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有1个月时间,市县两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有2个月时间,深入联系点和基层单位调研,特别要注意深入到艰苦地方、困难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调查研究要讲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

(六)做好接待群众工作。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定期接待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包括信访中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 的要及时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断创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并把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运用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去。

三、加强组织指导

各级党组织要把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列入重要议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宣传等部门和纪检机关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具体组织工作。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要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可建立党员服务站,集贸市场、居民楼和商务楼宇可建立党员服务点。党员服务站(点)要在做好服务本地党员和流动党员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服务群众的工 作。要注意整合一些地方建立的街道(乡镇)一站式服务中心、居民(村民)事务代理中心等服务群众的社会资源,综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基层党组织,也可以建立党员服务站(点)。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

(三)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实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逐步推行党务公开,推广居民(村民)议事等做法。公开设臵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帮助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要及时反馈意见。

(四)加强督促检查。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督促检查,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的督促检查。要广泛吸收群众参与,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要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要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不断完善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措施,推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级党组织要在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关心帮助党员工作。要关心党员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和提高,经常与党员谈心,及时解决党员思想疑难问题,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党员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党员立足本职创一流业绩、实现岗位成才提供服务。对农村党员、流动党员、失业和自主择业人员中的党员等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带头创业。要关心党员生活,及时掌握生活困难党员情况,采取党员互助、党组织扶助等多种办法进行帮扶,重点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和老党员解决生活困难。通过做好党组织关心帮助党员工作,促进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

工作的意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其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1.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2.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3.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二、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和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一)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

流出地党组织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2.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3.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4.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5.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二)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

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负有主要责任,要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把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工作中。

1.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好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

2.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3.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

4.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5.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三)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流动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流入地参加党的日常组织生活,在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参加选举等重要活动,自觉接受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外出前,应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2.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流动党员原则上应当按月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交纳确有困难的,可以按季交纳。

3.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外出地点、就业单位、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和有关党组织报告。

4.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流出地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三、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方法

(一)完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流动党员一般应当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简化《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手续,《流动党员活动证》经流出地党的基层委员会盖章后,由党支部登记发放。流入地党支部要及时验证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动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支 部或组织生活所在党支部每年审核一次。流动党员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事宜、长期不与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联系的,党组织要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要按党章及党内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二)及时将流动党员编入流入地党的基层组织。流动党员就业单位有党组织的,应当编入其就业单位党组织;就业单位没有党组织的,可以就近就便编入所在社区(村)党组织或其他单位党组织,也可依托商会、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党组织进行管理。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社区(村)、项目工地、商务楼宇和集贸市场等,可专门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可在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党组织或委托流入地党组织进行管理,条件成熟后移交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和领导。

(三)探索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等方式,及时掌握本地区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市、区、旗)党委要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党委组织部门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定期通报和研究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有 关部门在流动人员登记备案中,要增加“政治面貌”内容。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和场所问题。

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街道(乡镇)、社区(村)党员服务站(点),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不负责任、推诿扯皮的,要对有关责任人给予教育帮助,情节严重的,要作出必要的组织处理。市、县党委组织部门每年底要逐级上报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每年要组织一次抽查。

要鼓励创新并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进一步明确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一)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原则:

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臵,逐级明确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整合各方面力 量,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谋划,紧紧围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开展,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3.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实际出发,找准基层党建工作着力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4.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法,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主要责任和工作目标

(一)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责任

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地方党委领导本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部门党组指导本部门机关及直属单位党建工作;部门党委根据批准其成立的党组织授权,领导或指导本部门机关和直属单位党建工作。党的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业务工作实行垂直管理的基层单位,其党建工作由地方党委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党组(党委)指导。党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工作 22 都实行垂直管理的基层单位,其党建工作由业务主管部门党委领导,地方党委指导。

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责任是:

l.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决议、决定和指示,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基层党建工作规划、计划、制度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2.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领导和指导基层党组织有效开展工作。

3.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及时整顿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基层党组织。4.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指导基层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在生产一线发展党员,注意发展年轻党员,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认真做好处臵不合格党员工作,引导党员自觉履行义务,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权利。

5.关心爱护基层党务干部,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6.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

(二)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组织坚强有力。党的基层组织健全,设臵合理,隶属关系明确,各项制度配套落实,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2.党员作用突出。广大党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3.工作得到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4.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党建工作体现群众意愿,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和发展,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统一领导。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对本地区本部门基层党建工作负总责,书记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基层党建工作。地方各级党委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地方党委常委会、部门党组(党委)和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基层党建工作重要问题,督促完成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

(二)深入调查研究。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要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确定重点课题,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基层,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问题。

(三)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各自分工,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特别要注意在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工作难度大的地方和单位建立联系点。要经常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上经验推动面上工作。

(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要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适时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五)搞好舆论宣传。要把宣传党的先进性及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通过继续办好新闻媒体各类专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新形势下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及时推广、介绍基层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

(六)强化督促检查。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要采取督查、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样检查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注意检查党员经常性教育、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流动党员管 理等基层党建工作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

四、考核及考核结果的运用

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要向全委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要把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情况作为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每年要向上级党组织书面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对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落实情况,上级党组织要认真做好考核评价。要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业务工作考核一并进行,必要时可以组织专门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对抓基层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要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严重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班子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下载关于加强共青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共青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河北省)(模版)

    《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化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程”的意见》全文 2006-07-19 09:44:33 来源: 河北日报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员经常......

    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总结

    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总结 长安社区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其中自管党员党小组3个、在职党员党小组2个。共有党员30名,其中自管党员17名、在职党员13名,离退休党员7名、流动党员2名......

    党员经常性教育学习体会

    党员经常性教育学习体会 施明 本学期,学校党支部按崇明县教育党委的要求,组织我们进行了党员主体性教育活动,我们学习了十七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

    深化党内经常性教育

    深化党内经常性教育 重视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

    党员经常性教育实施办法★

    区 安 监 局 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办法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

    党员经常性教育实施方案

    十二道沟镇中心小学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落实局党委文件精神,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促进......

    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实施方案

    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实施方案 按照县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加强党员经常......

    党员经常性教育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党员经常性教育汇报材料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本学期开展的经常性教育活动至今已接近尾声,回顾我校支部的开展情况和我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