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章习题总结
范围管理
8、工作分解结构中的每一项都被标以一个独特的标示符,标示符的名称是什么? A、质量检测标示符 B、帐目图表
C、项目活动编码
D、帐目编码
9、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时不需要包含以下哪项? A、成本/利益分析 B、项目历史 C、项目可交付成果 D、可测量的目标
11、范围说明是重要的,因为范围说明 A、为制定未来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B、提供了项目的简洁概要 C、替项目干系人批准项目 D、提供衡量项目成本的标准
14、为了有效的管理项目,应该将工作分解为小块,以下各项中哪项不能说明任务应该分 解到什么程度? A、可以在80 小时以下完成 B、不能再进一步进行逻辑细分了 C、可由一个人完成
D、可以进行实际估算
17、客户要求进行范围变更。为了分析变更对项目的影响,项目经理应该回顾工作分解结 构、变更请求、范围管理计划和‐‐‐‐‐‐‐? A、绩效报告 B、职责分配矩阵 C、帕累托图
D、蒙特卡洛模拟
20.在项团队会议上,一个小组成员建议扩大工作范围,他的建议已经超越了项目章
程中的范围。这时,项目经理指出项目团队应该集中精力完成仅限于需要完成的所有工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例子? A、范围定义 B、范围管理 C、项目章程
D、范围分解
22、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过程可以产生什么? A、项目进度计划 B、小组外购
C、项目完工日期
D、风险清单
23、项目经理可以使用‐‐‐‐‐‐来保证项目团队清楚的了解到他们的每一项任务包含的工作。
A、项目工作范围 B、项目章程 C、WBS 词典
D、风险管理计划
30、以下哪一项工具或技术用于项目启动? A、确认替代方案 B、配置管理 C、决策模式 D、分解
35、项目章程最少应该:
A、描述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的职责和权利 B、探讨项目的风险和限制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计划 C、指定项目的组织结构 D、说明执行组织的商业目标 40 以下哪项不是项目启动的输入? A、产品或服务说明 B、组强战略计划 C、项目筛选计划
D、项目章程
42、项目章程应该由谁发布? A、项目经理
B、执行组织的领导 C、项目外的一名经理
D、项目发起人
47.上个星期你还舒舒服服地在海边休假,今天你却不得不埋头于工作。有个项目经理的位置目前空缺,因为前任经理决定退休并且要在阿肯色州开办一个农场,而你接管了这个项
目,现在要检查一堆关于这个项目的范围变更请求。为了评估这个项目将在什么程度上变 更,你需要将这些变更要求跟哪一个项目文件的要求作比较? A、范围说明
B、工作分解结构 C、项目计划 D、管理计划范围
系统的维护不算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
53.公司是一个鸡肉食品公司,目前正在实施一个项目,目的是完全消除产品中沙门氏菌的 威胁。你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你已经完成了项目的构思阶段。构思阶段的成果是: A、项目计划 B、工作说明 C、项目章程
D、资源电子数据表
62.你在负责管理一个视频游戏的项目。上个月客户已经签署项目需求说明和范围说明。但 是现在她提出了一项范围变更要求。她希望把这个游戏做成一种电视和电脑上都能玩的互 动游戏。这种范围变更至少会表现在哪一个方面? A、修改工作分解结构已经确定的项目范围 B、导致所有项目基线的变更 C、需要对成本 时间 质量以及其他目标进行调整
D、得到一个经验教训
65.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概念阶段,管理层表示希望每个新项目的效益应超过开发成本。这 是以下什么的例子: A、假定
B、限制条件
C、通过约束优化选择项目
D、一个技术要求
68.你所在的公司原来主要生产是一家处于领先地位的食品供应商。为了增加公司收入,管 理者有意开拓新的市场和产品。你现在领导着一个负责开发产品的团队。由于你的背景和 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你建议公司开发无线通信产品。但当你将建议提交审议的时候,管理 层认为这项产品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符合。你需要返回规划委员会推荐其他产品,并把 管理层的指导方针作为 A、一条假设 B、一项约束 C、一个规范
D、一项技术要求
70.各种项目的档案资料可以用于
A、将目前的业绩和预期获得的教训与之相比较 B、准备干系人管理计划 C、筛选项目团队成员
D、作为项目开始的输入项
73.在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哪一个阶段遇到的不确定性最大? A、概念阶段
B、计划编制阶段 C、实施阶段 D、收尾阶段
79.项目失败的理论原因是
A、缺少项目式的或者强大的矩阵结构,不良的范围定义,以及缺少项目计划
B、缺少上级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承诺,项目团队不和谐,以及项目经理缺少领导能力 C、客户需要的不良定位,项目团队工作位置上的分散,以及在整个项目进程中缺乏 与客户的沟通
D、组织结构因素,客户需要的不良定位,不合适的项目具体要求,以及不良的计划编 制和控制
82.你所在项目的技术主管提出了一项会给项目带来增值的请求,但是这个请求同时也会导 致项目范围的扩大。为了评估实施这一变更可能带来的影响幅度,你要求在项目中使用净 值分析法。这种方法代表的是 A、绩效评估技术 B、配置管理程序 C、成本核算程序 D、范围报告机制
项目时间管理
89.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哪些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必须完成的工具是: A、项目主进度表
B、预算
C、工作分解结构 D、甘特表
91.在项目工作网络中有几种类型的浮动期。那些在特定活动中使用并且不影响后来活动的 浮动期被称作 A、多余的浮动期 B、自由的浮动期 C、总的浮动期 D、预期的浮动期
95.你正计划指挥你的新的项目管理户外培训课程的团队组建部分,参与者将参加一个生存 试验来剔除最“弱”团队成员。获胜者将得到公司的达尔文奖。因为这个课程只能在绿地 上执行,在安排课程的实践上你只能限制在一年中的几个特定时间。课程开始的最佳时机 是七月中旬。在你设计项目进度时一个更为普遍的时间限制是 A、不早于开始 B、不晚于结束
C、有一个确定的最晚开始时间 D、有一个确定的最早结束时间
99.项目经理在评估项目时间业绩表现时应该关注关键的和次关键的行为,一个这样做的方 法就是以浮动时间上升排序分析十个次关键的路径。这种方法是如下哪一个分析管理的一 部分? A、方差分析 B、进度模拟 C、挣值管理 D、趋势分析
88.在项目发展过程中,诸如谁来执行这个工作,这个工作在那里执行,工作的类型以及工 作分解结构(WBS)都是下面哪一个的示例? A、活动属性 B、限制条件
C、在工作分解结构库中贮存的数据 D、定义细化
风险管理:
2、有两类风险:商务和可保险型,以下哪项可看作可保险型风险 A、薪水册成本 B、机会成本
C、沉淀成本
D、有担保的承包商造成的损害
4、针对固定价合同,付款的风险是: A、承包商的实际成本
B、承包商的成本加固定费用 C、在承包商的投标中未公开的应急费用
D、根据风险评估预测所作的预测成本并用于处理风险
5、获得可以降低风险量的项目信息的最准确的方法是: A、采用头脑风暴技术识别风险 B、利用以前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 C、灵敏度分析 D、Delphi 技术
10、灵敏度分析和头脑风暴法是两种不同的风险识别方法,灵敏度分析的优点有: A、仅针对公众确定风险 B、考虑独立的答案
C、管理层理解可能会有大量不同的结果 D、可以提供项目经理可能缺乏的对项目的理解
12、某风险事件已经发生并产生了占总项目成本15%的影响,下列哪些行动是最合适的措 施? A、通知正确的项目干系人 B、更新项目预算
C、控制成本
D、与团队成员一起采用集体自由讨论的方式
19、假设估计幅度的两端是平均数的±3 西格玛,以下哪项幅度估计的风险最低? A、30±5 天,B、22‐30 天
C、最乐观为26 天,最可能为30 天,最悲观为33 天 D、A 和B 一样,风险都低于C
25、有效风险管理的首要要求是 A、决策所需信息的透明度高
B、风险所有关系明确
C、在管理已识别风险的过程中尽早的委任项目经理
D、受过风险培训并能理解风险起因的项目团队成员帮助创建和实施风险降低策略
27、假如风险事件发生的机率是85%,而产生的影响是US10000 美元,则US10000 美元代 表什么? A、风险值 B、净现值 C、期望值
D、应急储备金
29、某项目经理刚刚完成了项目的风险应对计划,他下一步该做什么? A、确定项目整体风险的比率
B、开始分析哪些在产品中发现的风险 C、在工作分解结构上增加任务
D、进行项目风险审核
31、项目经理正在评估供货商的标书,两个供货商出售类似的电子元件,并且在供货商方 进行集成,为了避免最大的风险,项目经理审查供货商的: A、价格、销售额、利润率
B、价格、交付承诺、检验进度计划 C、价格、经验、交付方式
D、经验、个人技能、材料控制步骤
32、EVMS 报告显示CV=SV=O,然而,由于遗漏了一个里程碑,整个项目将推迟。以下哪
项报告不充分? A、风险分析报告 B、沟通计划偏差 C、资源管理计划 D、关键路径状态
33、项目经理可能意识到不能满足某些合同条款和项目目标,要达到某些规范既费成本又 花时间。这时项目出现风险可能性较高,同客户协商降低风险可能性这种手段: A、可以消除所有项目和客户风险而不需要任何成本 B、可以重新定义风险对客户发生的可能性
C、可以使项目范围减小并改进交付给客户的产品
D、可能减少支付罚金的成本并且满足修订过的规范达到客户的最低要求
34、什么是风险的拥有者? A、对风险的识别负责
B、掌握风险来源的某个组织
C、受到风险严重影响的某个组织
D、对风险应对策略的实施负责
36、项目经理要求项目团队对其项目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以下几点不能证明这样做的好 处的是:
A、彻底理解项目、相关风险、以及风险对项目各部分的影响 B、制订处理已经识别的问题的风险降低策略
C、保证所有已以识别的风险问题纳入项目计划编制
D、识别可能存在的替代方案
37、在做好项目成本结果概率分布后,有15%可能被超过的估算大约‐‐‐一个标准差 A、低于平均数 B、高于中数 C、高于平均数 D、高于中数
第二篇:统计法基础知识各章习题及答案
统计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 统计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我国现行的统计基本法是()。A.统计行政法规 B.统计行政规章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答案】C 【解析】我国现行的统计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我国惟一的一部统计法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于__________,第二次修订于__________。()。A.1963年6月4日;l983年12月8日 B.1983年12月8日;2009年6月27日 C.1987年1月19日;1996年5月15日 D.1989年7月26日;1994年1月26日 【答案】B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制定的国家法律。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家统计局
C.国务院
D.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A 4.()对统计法有解释权。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家统计局
D.享有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A 5.统计行政法规是由()制定和发布的。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A 【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6.《江苏省统计管理条例》是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属于()。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规章
D.地方性统计法规 【答案】D 【解析】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方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江苏省统计管理条例》是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并于江苏省内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属于地方性统计法规。
7.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A.部门统计行政规章 B.地方性统计法规 C.统计行政法规 D.地方统计规章 【答案】D 【解析】统计行政规章分为两类:①地方统计规章,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②部门统计行政规章,即由国务院各部门所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地方统计规章。
8.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A.部门统计行政规章 B.地方性统计法规 C.统计行政法规 D.地方统计规章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统计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
A.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上下级之间及统计机构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B.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与同级业务主管部门统计机构之间的关系 C.统计调查者与统计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
D.统计机构在提供统计信息、进行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的过程中,与其他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及公民之间形成的协作、服务、企业事业组织及公民之间形成的协作、服务、监督的关系
E.统计检查关系 【答案】ABCD 2.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有()。A.统计的独立性原则
B.统计的统一性原则
C.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
D.保守国家秘密和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的原则 E.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的原则 【答案】ABCDE 3.统计法律区别于其它统计法律规范的特点是()。A.统计法只能由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其规定的内容是统计工作的根本性问题
C.它是制定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规章的依据和基础 D.它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和修改 E.它可以由国务院作出修改
【答案】BCD 4.统计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高于()。A.统计法律
B.地方性统计法规 C.部门统计规章 D.地方统计规章 E.宪法
【答案】BCD 5.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与()相抵触。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行政规章 D.部门规章 E.规范性文件 【答案】AB 【解析】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方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地方性统计法规是效力等级较低的统计法规,它既不能与统计法律相抵触,也不能与统计行政法规相抵触。
6.地方性统计法规定与其他统计法律规范相比,具有的特点有()。A.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 B.其效力具有地域性
C.效力低于统计法律高于统计行政法规 D.效力低于统计行政法规 E.效力低于部门统计规章
【答案】ABD 【解析】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方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地方性统计法规与其它统计法规相比,有三个特点:①地方性统计法规必须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②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效力具有地域性,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行政区域或在特定的范围内有效;③地方性统计法规是效力等级较低的统计法规,它既不能与统计法律相抵触,也不能与统计行政法规相抵触。7.部门统计规章不得与()相抵触。A.宪法 B.统计法律
C.统计行政法规
D.地方的统计行政法规 E.地方性统计规章
【答案】ABC 8.统计法制,是指国家根据统计工作的实际及统计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统计()等活动管理统计工作所建立的统计法律秩序。A.立法 B.普法 C.执法 D.守法 E.护法
【答案】ACD 9.统计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在统计活动中,要做到()。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E.善于执法 【答案】ABCD 10.有法必依,就是要求()等所有统计活动参加者都必须遵守统计法,按照统计法的 规定进行统计活动。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事业组织 D.个体工商户 E.公民
【答案】ABCDE 11.目前,全国各地较普遍地形成了()三种较为固定的检查制度。A.全面检查 B.专项检查 C.重点抽查
D.单项检查 E.重点检查 【答案】ABC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统计的统一性原则,是指统计人员依法进行统计活动,不受人为干扰。()【答案】×
【解析】统计的统一性原则,是指统计活动的统一组织领导;统计的独立性原则,是指依法独立进行统计活动,不受人为干扰,以保障统计在资料的客观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部门统计行政规章。()【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由国务院制定,属于统计行政法规。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第二章 统计基本任务和管理体制的法律规定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具有()三大职能。A.信息、咨询、管理 B.信息、咨询、监督 C.调查、决策、管理 D.调查、分析、监督 【答案】B 2。()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服务职能 E.检查职能 【答案】A 【解析】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的三大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保证咨询和监督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是对统计功能的发展和提高。3.我国统计工作,第一项法定的基本任务是()。A.向政府提供统计咨询意见 B.向社会公众提供统计资料 C.对政府实行统计监督
D.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答案】D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条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4.我国统计工作实行的管理体制是()。A.集中型 B.分散型
C.集中领导、分散负责 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答案】D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5.()是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的主系统,是全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的主干。
A.政府统计系统 B.部门统计系统
C.民间统计调查组织 D.企业事业统计组织 【答案】A 6.()是完成国家、部门和地方调查任务的基层统计单位,是我国统计信息的主要源头,是整个统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A.政府统计系统 B.部门统计系统
C.民间统计调查组织 D.企业事业统计组织 【答案】D 7.在国家统计系统中,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局具有()。A.行政上的领导权 B.业务上的领导权 C.行政上和业务上的领导权 D.业务上的协调权 【答案】B 【解析】在国家统计系统中,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局具有业务上的领导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
8.国家统计系统对部门统计系统的统计业务具有()。A.指导权和协调权 B.指导权和监督权 C.决定权和干预权 D.监督权和管理权 【答案】A 【解析】国家统计系统作为统计工作的主系统,具有对部门统计系统统计业务的指导权和协调权。这也是我国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统计的基本任务有()。A.提供统计资料
B.提供统计咨询意见
C.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D.实行统计监督
E.进行统计执法检查 【答案】ABCD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条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2.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包括()。A.政府综合统计系统 B.部门统计系统
C.企业事业统计组织 D.民间统计调查机构 E.个人组织的调查机构 【答案】ABC 【解析】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是指国家各类统计机构在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领导或协调之下,所共同组成的统计机构的统一体。它包括政府综合统计系统、部门统计系统和企业事业统计组织三个部分。3.我国政府综合统计系统由()构成。A.国家统计局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局 C.城市、农村和企业三支调查队 D.乡镇人民政府统计站(员)E.企业事业统计组织 【答案】ABCD 【解析】政府综合统计系统,是指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专门从事统计工作和各级统计机构和人员组成的统计系统,由A、B、C、D四部分组成。政府综合统计系统是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的主系统,是全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的主干。E项,企业事业统计组织,属于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的组成部分。4.我国统计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两者的关系是()。A.在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负责 B.在分级负责的前提下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C.在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加强统计的集中统一领导 D.在集中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实行分级负责 E.二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答案】ACE 【解析】我国统计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两者的关系是:①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②在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负责;③在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加强统计的集中统一领导。
5.统计工作的科学性、统一性,要求统计工作必须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领导的主要内容有()。
A.国家统计局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
B.在国家统计系统中、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局具有业务上的领导权
C.国家统计系统作为统计工作的主系统,具有对部门统计系统统计业务上的指导权和协调权
D.无论是国家统计系统,部门统计系统,还是企业事业统计组织,必须遵守国家统一制定的统计调查制度进行统计调查
E.按照规定,检查、审定、管理、公布、出版本地区的基本统计资料 【答案】ABCD 【解析】E项属于统计工作实行分级负责的主要内容。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政府统计的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答案】×
【解析】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的三大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统计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政府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答案】√
3.在国际上,统计体制有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基本形式。()【答案】√
4.《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答案】×
【解析】《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5.我国集中统卜的统计系统包括国家统计系统、部门统计系统和地方统计系统三个部分。()【答案】×
【解析】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包括政府综合统计系统、部门统计系统和企业事业统计组织三个部分。
6.我国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的关系是,在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负
责;在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加强统计的集中统一领导。()【答案】√
7.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的主系统是国家统计系统,企业事业统计组织是完成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的基层统计单位。()【答案】√
8.国家统计系统对部门统计系统的统计业务具有监督权和管理权。()【答案】×
【解析】国家统计系统作为统计工作的主系统,具有对部门统计系统统计业务的指导权。
第三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法律规定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配备(),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
调查。
A.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B.乡、镇统计站
C.独立的统计机构
D.乡镇统计网络
【答案】A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2.各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所必需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统计工作,只能由()来承担。
A.国家统计机构
B.部门统计机构
C.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 D.民间调查机构 【答案】B 【解析】各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所必需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统计工作,只能由部门统计机构来承担,及时为部门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同时完成好国家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
3.《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人员。
A.行政领导
B.行政管理
C.统计责任
D.专业技术
【答案】B
【解析】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行政管理人员。不设统计机构的部门或单位,一般应由具备统计专业职务条件的人担任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要由所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指定,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机构备案。
4.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是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多年统计实践经验,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基础建设有两个重点:一是要求企业事业组织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二是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等管理制度。
A.审核、交换
B.审查、档案
C.签署、交接、归档
D.审核、签署、交接、归档
【答案】D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B.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本级政府的组成部门
C.国有大中型企业统计机构是政府统计机构的一部分
D.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机构是根据国家、部门、地方、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任务的需
要而专门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
【答案】C
【解析】C项,国有大中型企业统计机构属于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
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依法管理统计、开展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独立 B.半独立
C.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
D.独立或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
【答案】A
7.《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统计员的管理体制由()具体规定。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A
8.对各单位中不具备统计专业人员,应当由()组织专业培训,凡培训合格的,发给《岗位专业证书》取得上岗资格。
A.各级人民政府
B.各单位或各级政府统计机构
C.各级政府统计机构
D.各单位
【答案】C
【解析】各级机构新增加和补充统计人员一般应当在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人员中选调。对各单位中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统计人员,应当由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组织专业培训,凡培训合格的,发给《岗位专业证书》取得上岗资格;凡培训后仍不合格者,应当调离统计工作岗位。
9.依据有关统计法规的规定,各级政府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调动,应当征得()的同意。
A.国家统计局
B.上一级统计机构
C.当地人民政府
D.本单位
【答案】B
【解析】l989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监督作用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正副局长任免、调动、奖惩,必须征得国家统计局的同意。并在其他有关统计法规中规定,各级政府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调动,应征得上一级统计机构的同意。
10.依据有关统计法规的规定,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的同意。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C
【解析】为保持一般统计人员的稳定,在有关的统计法规中明确规定,统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应当有能够担当规定职责的人接管,并须办理交接手续;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同意。
11.某市统计局副局长张某,欲调到税务局工作,此项调动应征得()同意。
A.国家统计局 B.市统计局 C.省统计局
D.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C
【解析】为保持统计领导干部的稳定,198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规定:地方各级统计局局长、副局长的调动,应征得上级统计部门的同意。市统计局的上级统计部门是省统计局,所以该市统计局的副局长张某,欲调到税务局工作,此项调动应征得省统计局同意。
12.根据《统计法》相关条款的规定,统计人员具有依照统计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的职权。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检查
B.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分析
C.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
D.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研究
【答案】C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六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13.统计报告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力。
A.统计机构
B.统计负责人
C.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D.统计师
【答案】C
【解析】统计报告权是指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有权将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和情况加以整理、分析,向上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提出报告;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面的括号内)
1.统计人员所担负的技术职务,可分为()。
A.统计员
B.助理统计师
C.统计师
D.统计调研员
E.高级统计师
【答案】ABCE
【解析】《统计法》所称的统计人员,是指主要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统计机构的领导人或统计负责人以及一般统计人员。统计人员可以从不同角度,按各种标志进行分类,但具有法律意义的分类主要有下列两种:①专职统计员和兼职统计员;②按其担任的专业职务来分,可分为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及统计员。
2.下列关于统计人员的说法,正确的有()。
A.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
B.统计人员应当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
C.统计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在其他统计调查中可以不出示工作证件
D.统计人员应当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答案】ABCDE
【解析】C项,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颁发的工作证件:未出示的,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调查。
3.根据《统计法》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无权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
B.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要求调查对象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
C.国家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
D.国家统计局组织管理全国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查处重大统计违法行为。
E。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答案】BCDE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三十条规定:“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有权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要求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统计局组织管理全国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查处重大统计违法行为。”第四十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
A.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B.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C.迟报统计资料
D.拒报统计资料
E.遗报统计资料
【答案】ABCD
5.根据《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具有上报统计资料义务的有关统计调查对象包括()。
A.国家机关
B.其他组织
C.企业事业组织
D.个体工商户
E.公民个人
【答案】ABCDE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调查统计违法行为或者核查统计数据时,有权采取的措施有()。
A.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向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
B.就与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C.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
D.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登记保存检查对象的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E.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答案】ABCDE
【解析】除选项所述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统计机构,是指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专门设立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统计工作、从事统计活动的行政机构。()
【答案】×
【解析】统计机构,是指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专门设立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统计工作、从事统计活动的职能机构。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
【答案】√
3.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的统计业务,应在国家统计局的指导下进行。()
【答案】×
【解析】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的统计业务,应在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下进行。
4.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但在被调查人员未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不予出示。()
【答案】×
【解析】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因为统计调查是国家赋予统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职权,必须依法进行。统计人员行使统计调查权,尤其是入户调查时,出示证件,表明身份,以维护统计调查活动的严肃性。
5.按照《统计法》的规定,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这是保证统计工作质量的有效法律措施。()
【答案】√
【解析】统计工作和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接受监督,这是保证统计资料准确、及时,保证国家统计任务完成的重要保障。
6.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
【答案】√
7.经领导人授意,统计人员可以篡改统计资料,随文附上资料更改说明。()
【答案】×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六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8.总统计师属于统计专业职务的一种。()
【答案】×
【解析】统计人员按其担任的专业职务来分,可分为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及统计员,不包括总统计师。
9.职业道德,是指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在社会和各个职业领域的体现及具体化,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自己特定工作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答案】√
10.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在统计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答案】√
【解析】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这是统计人员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也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
11.统计工作中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应当予以保密;个人信息可以予以披露,方便公众查询。()
【答案】×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12.个体工商户必须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要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答案】√
13.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统计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答案】√
第四章 统计调查的法律规定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统计法中所说的统计调查,主要是指()。A.对原始统计资料的收集
B.对已经经过加工的统计资料进行收集 C.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
D.对汇总资料进行分析
【答案】A
【解析】统计调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原始统计资料的收集。原始统计资料,是指向被调查者直接收集的、尚待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渡到总体的统计资料。二是对已经经过加工的统计资料进行收集。这两个方面的统计调查,其具体目的和方法有所不同。
《统计法》中所说的统计调查,主要是指前者。
2.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A.国家统计局报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
【答案】A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备案;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批。”
3.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负担,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
保到位。
A.中央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地、市级人民政府共同
D.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
【答案】D
4.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或者共同制定。其中,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报()审批。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D
【解析】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或者共同制定。其中,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报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5.《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标准()规定。
A.由新闻出版署制定
B.由国务院统一制定
C.只能由国家统计局制定
D.由国家统计局,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答案】D
【解析】统计标准,分为国家统计标准和部门统计标准。根据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可以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6.在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的普查项目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普查项目是()。
A.经济普查
B.人口普查
C.农业普查
D.第三产业普查
【答案】A
【解析】2003年8月,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与国家编制五年规划更加衔接,推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调查体系的综合配套改革,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性安排的通知》,确立了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三项国家周期性普查制度。人口普查、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尾数逢0和6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尾数逢3和8的年份实施。
7.根据最新修订的《统计法》,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体工商户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l万元以下的罚款。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国家统计局 D.国务院 【答案】A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8.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A.经常性抽样调查;周期性普查
B.周期性普查;经常性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经常性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重点调查
【答案】B
9.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的,应当()。
A.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请审批
B.直接开展调查活动
C.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报请审批
D.向国家统计局提出申请,由国家统计局代为办理
【答案】A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请审批。”
10.民间统计调查是()统计调查。A.政府 B.部门 C.地方
D.非官方
【解析】民间统计调查,是指我国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所组织的政府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以外的,由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其他组织和个人所组织的各种统计调查活动。概括为一句话,可以简称为非官方统计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搞好统计调查,取得()的原始统计资料,才能进行科学的汇总与整理,才能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作用。
A.及时
B.准确
C.全面
D.详细
E.系统
【答案】ABCE
【解析】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统计调查取得统计资料完整与否、正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各阶段的工作质量。因此,只有搞好统计调查,取得准确、及时、全面、系统的原始统计资料,才能进行科学的汇总与整理,才能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作用。
2.我国统计调查制度由()组成。
A.地方统计调查制度
B.部门统计调查制度
C.国家统计调查制度
D.定期报表统计
E.抽样统计调查制度
【答案】ABC
【解析】我国的统计调查制度包括:①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拟定、经国务院批准;②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由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③地方统计调查制度,经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制定。
3.当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由——审批,报国家统计局备案;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审批。()
A.本部门
B.国务院
C.国家统计局
D.同级地方人民政府
E.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AC
4.下列组织中有权制定统计调查表的有()。
A.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轻工总会
D.社会团体 E.纺织总会 【答案】ACE 【解析】有权制定统计调查表的必须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类似轻工总会、纺织总会等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也应有权制定统计调查表。
5.利用统计调查(),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A.设置原始记录的 B.危害国家安全的 C.设置统计台账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E.进行欺诈活动的
【答案】BDE
6.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具有制定统计标准的法定权限的有()。
A.省级人民政府各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国家统计局
D.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
E.国务院有关部门
【答案】CDE
7.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等的标准化。
A.指标涵义 B.分类目录 C.统计编码 D.计算方法
E.调查表式
【答案】ABCDE
8.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的普查项目包括()。
A.基本单位普查
B.人口普查
C.经济普查
D.农业普查
E.第三产业普查
【答案】BCD
9.最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
B.统计整理
C.统计报告
D.统计分析
E.统计监督
【答案】ACE
10.最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调查统计违法案件或者核查
统计数据时,有权采取的措施有()。
A.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向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 B.就与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C.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
D.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登记保存检查对象的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
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E.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答案】ABCDE
【答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调查统计违法案件或者核查统计数据时,有权采取的措施还有: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未出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检查。
11.民闻统计调查指我国具有行政管理能力的国家机关所组织的政府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以外的,由()组织的各种统计调查活动。
A.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其他组织
B.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调查
C.地方统计调查
D.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个人
E.社会团体统计调查
【答案】AD
12.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有()。
A.调查主体.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多为商业性的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还有一些社会团体
B.调查目的,一般都为了谋利
C.服务对象,主要是为国内外各类公司的企业服务
D.调查内容,多为商业性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为公司和企业提供统计信息咨询资料
E.个别的还受国外一些组织委托收集涉及政治内容的调查材料
【答案】ABCDE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统计调查制度等同于法,因为《统计法》赋予了统计调查制度相当于法的效力。()
【答案】×
【解析】《统计法》赋予了统计调查制度相当于法的效力。但必须指出,尽管如此,统计调查制度并不等同于法。
2.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我国的统计调查项目分为三类,即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答案】√
3.统计工作所需经费不应列入财政预算。()
【答案】×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统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4.对未标明法定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依法责令停止有关统计调查活动。()
【答案】√
5.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内容有重复的,采用上一级部门的统计调查结果。()
【答案】×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6.民间统计调查实际上也属于政府统计调查。()
【答案】×
【解析】我国的统计调查,根据调查组织实施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等,两者是不一样的。
7.《统计法》规定:利用统计调查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堡法追究法律责任。()
【答案】√
8.某生产糖果的跨国公司的中国办事处,就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行调查,在申请到涉外调查许可证后,可直接进行相关市场调查。()
【答案】√
【解析】业务范围中含有市场调查内容的境外组织在华机构可以申请涉外调查许可证,在境内直接进行与本机构有关的商品或商业服务的市场调查,但不得从事社会调查,也不能够接受委托进行调查。
第五章 统计资料管理和公布的法律规定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过程所产生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成果以
及与之相联的其他资料的名称。A.整理 B.活动 C.分析
D.研究 【答案】B 2.在我国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中,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B.分级管理、统一负责的原则 C.统一管理、统一负责的原则 D.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答案】A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A.国家 B.国务院
C.国家统计局
D.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A 4.()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企业事业单位 D.国家机关
【答案】A 5.《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健全统计资料的(),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A.批准制度 B.审核制度 C.报送制度 D.复核制度
【答案】B 6.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的制度,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等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和评估。A.监控 B.审核 C.管理
D.监控和评估
【答案】D 7.必须发表属于()统计资料时,应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字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地方性数字由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 D.非秘密级 【答案】B 【解析】绝密、机密、秘密统计资料,非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外发表。必须发表时,①属于绝密级的,先征得管理该资料部门的同意,送统计部门审核,全国性数字报国务院审批,地方性数字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②属于机密级的,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字由国家统计局批准,地方性数字由地方人民政府统计局批准;③属于秘密级的,一般由确定该资料密级单位批准,综合性统计数字要送统计部
8.《统计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 C.各地政府 D.最新
【答案】A 9.最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A.准确性和完整性 B.科学性和准确性 C.合法性和规范性 D.实用性和完整性 【答案】A 10.统计资料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由()决定。
A.国家机关保密委员会 B.中央保密委员会
C.国家统计局
D.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
【答案】D 【解析】在确定统计资料的密级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保密期限。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等管理制度。A.搜集 B.审核 C.签署 D.交接 E.归档
【答案】BCDE 2.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有()。A.以统计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B.以统计报告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C.以电讯、磁介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D.以出版物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E.以数据模拟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
【答案】ABCD 【解析】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四类:①以统计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包括调查表、综合表、图表及文字说明;②以统计报告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报告、统计分析研究材料;③以电讯、磁介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包括统计表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④以出版物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包括《中国统计年鉴》及其他各种统计年鉴,以统计资料为依据撰写的各种文章。
3.《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各部门、各单位上报统计资料时,均需经本部门、本单位领导
人()。A.签署 B.审核 C.签名 D.盖章
【答案】ABD 4.统计资料在法律上具有特定的内涵,并不是所有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数据和信息资料都是统计资料。法律意义上的统计资料具有的特征是()。A.客观性 B.公平性 C.合法性 D.合理性 E.相关联性 【答案】ACE 【解析】法律意义上的统计资料具有的特征是:①客观性。统计资料必须是真实地、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主观随意性;②合法性。统计资料的搜集、加工、整理必须是合法的,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③相关联性。统计所调查和描述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资料必须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相关联的。
5.《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外公布统计资料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的资料,非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发表。A.秘密 B.保密 C.机密 D.绝密 E.极密
【答案】ACD 6.《统计法》规定,被调查者有()的权利。A.拒绝接受非法调查
B.要求调查者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C.使用公布的统计资料
D.要求调查者保守国家秘密
E.要求调查者不得泄露能够识别或者推断被调查者身份的资料 【答案】ABCDE 7.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的规定,非秘密的统计资料,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主管部门要通过反映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的()等方式,及时对外发表。A.统计公报 B.统计年鉴
C.提供资信报告 D.统计月报 E.分析报告
【答案】ABD 【解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的规定:非秘密的统计资料,国家统计部门和主管部门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月报和其他方式,及时对外发表。目前在我国,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等媒体定期公布统计资料,已经逐步形成制度。包括每年按时发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按时出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月报等。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布年、季、月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8.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应当予以保密。” A.国家秘密 B.商业秘密 C.个人信息 D.企业事业单位公开资料
E.社会公众享有的信息 【答案】ABC 9.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及1985年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的规定,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分为()。A.绝密级 B.机密级 C.强密级 D.秘密级 E.极密级 【答案】ABD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统计资料管理,按照我国统计工作的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答案】×
【解析】统计资料管理,按照我国的统计工作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2.按照《统计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汁局的《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外公布统计资料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并实行统一审批,分级负责的原则。()【答案】×
【解析】按照《统计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外公布统计资料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并实行分级负责审批的原则。
3.国家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制度,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等重要统计数据的评估。()【答案】× 【解析】《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制度,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修订后的《统计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的制度,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等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和评估”。
4.统计资料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信息资料。除少部分统计资料应该保密外,大量统计资料应由社会公众共同享有,人民可以无偿使用。()【答案】√
5.国家统计局和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定期公布统计资料。()【答案】×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6.修订后的《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部门统计调查,应当及时向中央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基本统计资料或者综合统计资料。()【答案】×
【解析】修订后的《统计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部门统计调查,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基本统计资料或者综合统计资料。7.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定期、无偿地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供有关基本统计资料。()
【答案】×
【解析】修订后的《统计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定期、无偿地向本级人民政府部门提供有关综合统计资料。8.统计资料公布,是指有关部门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手续把统计资料向社会公开化的行为。()【答案】√
第六章 统计科学技术的法律规定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
A.统计汇总
B.统计监督
C.整理汇总
D.监督管理
【答案】B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两大部分组成。
A.国民经济账户
B.产业部门账户
C.国际收支体系
D.经济循环账户体系
【答案】D
【解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大部分组成:①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资产负债表;②经济循环账户体系,由国民经济账户、机构部门账户和产业部门账户组成。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根据最新修订的《统计法》,对统计科学技术的法律规定有()。
A.加强对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研究
B.改进统计调查方法
C.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 D.改进统计分析方法
E.加强统计资料的规范化建设 【答案】ABC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加强统计科学研究,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2.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
代化。
A.搜集
B.处理
C.传输
D.共享
E.存储
【答案】ABCDE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高层次统计指标体系两大类。()【答案】×
【解析】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其中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又可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中间层次和基础层次。
2.准确的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准确的统计资料,不仅是统计调查对象如实填报的反映,而且必须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态势。()
【答案】√
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列入发展计划。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由国家统一领导,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分级负责。()
【答案】×
【解析】修订后的《统计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列入发展计划。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分级负责。”的反映,而且必须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态势。()
【答案】√
第七章 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和()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A.统计制度 B.统计方法 C.统计标准 D.法规性文件
2.虚报统计资料区别于瞒报统计资料的最基本的特征是()。A.以少报多 B.以多报少 C.凭空捏造
【答案】A
D.故意多报
【答案】A
3.统计违法行为瞒报统计资料的特点之一表现为在主观方面必须()。
A.故意
B.过失
C.有过错
D.恶意
【答案】C
【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种统计违法行为具有三个特点:①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违反了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②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包括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两种过错形式;③行为人在客观上有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4.某企业的统计员王某因计算错误,致使上报的单位年产值情况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这种行为属于()。
A.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B.一般工作失误,不构成统计违法
C.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D.统计误差
【答案】A
【解析】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统计员张某因计算错误,致使上报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其行为属于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5.某乡实有养殖业7种,年实际收入的总值为70万元,但该乡在报送统计资料时,为增加自己的业绩,故意多编造了2种养殖业,并在其名下合计上报总收入15万元,致使该乡的养殖业收入总值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该乡的行为属于()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
B.瞒报
C.伪造
D.编造
【答案】C
【解析】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题中该乡的行为属于伪造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6.某县领导在审核本县统计员汇总的工业产值统计报告后,觉得产值太低,便亲自动手改动了全县工业产值的统计报表,并要求其按照改动后的数字上报。此领导的行为属于()。
A.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B.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C.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D.统计监督行为
【答案】B
【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题中这位领导的行为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7.某县统计局人口统计科电话催要报表时,因与县计生委统计员陈某发生口角,陈某遂表示不给县统计局报送报表。报表期满后,县计生委也未向统计局报送人口统计报表。县计生委的行为()。
A.不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可以按拒报统计资料论处
D.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B
【解析】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义务的行为。本题中,县计生委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拒绝报送统计资料,因此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8.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本劳动工资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自行修改该劳动工资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
A.合法行为
B.违法行为
C.干涉正常统计工作的行为
D.履行职权的行为
【答案】B
【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本劳动工资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自行修改该劳动工资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9.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
为,属于()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
B.瞒报
C.篡改
D.迟报
【答案】B
【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A项,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C项,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D项,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超过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10.在统法执法实践中,对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行为视为()
A.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B.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伪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D.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D
【解析】在实践中,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主要包括:①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拒绝报送统计资料的;②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③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仍然不在限定期限内报送统计资料的;④拒不参加年报会议,也不领取统计报表的。
11.某企业统计员赵某,因未按厂长的意图上报统计资料,被厂长调到工厂车间做一线工作,该厂长的行为属于()。
A.行使自主经营权的合法行为
B.侵犯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法》规定的职权行为
C.打击报复行为
D.不重视统计工作的行为
【答案】C
【解析】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的行为,主要是指领导人滥用职权,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侮辱、诽谤或人身伤害的行为。在统计工作实践中,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主要有:①故意进行人身伤害的;②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侵犯统计人员的合法权益的;③侮辱、诽谤统计人员的。题中,该厂长的行为属于打击报复的统计违法行为。
12.某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报送统计资料,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在催报单规定的限定期限内履行了报送统计资料的义务,且该企业一年内这种行为发生三次,但上一年没有该行为发生,则该企业的行为属于()统计资料的行为。
A.迟报
B.屡次拒报
C.拒报
D.屡次迟报
【答案】D
【解析】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在上一已有迟报记录、当年又迟报两次或者上一年虽无迟报记录、当年迟报三次的行为。不论所发生的迟报行为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均构成屡次迟报。该企业的行为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13.某市调队在住户调查过程中,未经住户同意,由于发生过失在某报纸上公布了该住户的家庭收入情况,该行为属于()。
A.合法行为
B.统计违法行为
C.依法履行职务行为
D.泄露行为
【答案】B
【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14.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区别于篡改统计资料行为的主要特征是()。
A.无根据地凭空捏造
B.主观上故意
C.加码多报
D.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
【答案】A
【解析】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
15.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
A.国家主权
B.社会公共利益
C.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D.公民的合法利益
【答案】C
【解析】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是指统计调查者违反国家保密法规和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以统计调查的名义窃取、刺探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破坏的行为。这种行为,其表现形式是利用统计调查,其行为的目的是窃取国家秘密,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其本质是窃取国家秘密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16.根据《涉外社会调查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调查活动属于经营性并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相当于其违法所得一至三倍但不超过()万元的罚款。
A.1 B.2 C.3 D.4
【答案】C
17.根据《统计法》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
A.警告
B.通报
C.行政处罚
D.责令改正
【答案】B
18.根据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法律责任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处理方式,分别是()。
A.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行政处分、行政责任
C.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行政处罚、暂停营业或吊销营业执照
【答案】A
【解析】由于统计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统计违法者所承担的统计法律责任也不同。根据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法律责任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处分两种形式。
19.当事人对其所受的行政处分不服的,只能通过()来解决。
A.行政诉讼
B.统计行政复议
C.申诉程序
D.向有关部门控告
【答案】C
【解析】统计法律责任中行政处分与统计行政处罚的属性不同。行政处分属内部行政行为,当事人既不能要求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通过申诉程序解决。而统计行政处罚则属外部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通过统计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来解决。
20.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除要求执法者必须对受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建立完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外,最重要、最关键的在于要求执法者()。
A.对受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B.建立、完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
C.办案公开制度
D.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答案】D
【解析】要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除要求执法者必须对受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建立完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外,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21.根据最新修订的《统计法》,个体工商户若提供了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万元以下的罚款。
A.10
B.5
C.3
D.1
【答案】D
22.最新修订的《统计法》明确规定,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A.1千元以下
B.2千元以上5千元以下
C.1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答案】A
23.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全体公民
C.企事业组织
D.企事业组织的工作人员
【答案】A
【解析】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
24.对知悉国家秘密的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依
法()。
A.给予行政处分
B.给予统计行政处罚
C.追究刑事责任
D.给予通报批评
【答案】C
【解析】知悉国家秘密的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25.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属于()。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刑事处罚
D.民事处罚
【答案】B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共有7种: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6.对于利用统计调查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依法追究()。
A.司法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法律责任
【答案】D
27.根据《统计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对于情节严重的,可处()的罚款。
A.1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答案】D
28.()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处罚范畴。
A.责令改正
B.记过
C.拘役
D.没收违法所得
【答案】D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共有7种: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9.根据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的规定,某企业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由()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国家统计局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统计法制机构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应依法追究行为人统计法律责任的有()。
A.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C.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D.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E.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ABDE
【解析】C项,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超过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虽然报送了统计资料,但没有在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内报送,从而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陛。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只有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才能依法追究行为人的统计法律责任。
2.在实践中,下列行为中,属拒报统计资料行为的有()。
A.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且拒绝报送统计资料 B.拒不参加年报会议,也不领取统计报表的 C.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D.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资料
E.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
【答案】ABCE
【解析】D项,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资料构成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3.在统计工作实践中,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主要包括()。
A.故意进行人身伤害的
B.对统计人员提供的统计报表拒不签署的 C.侮辱、诽谤统计人员的
D.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
E.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侵犯统计人员合法权益的 【答案】ACE
【解析】D项构成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4.下列行为中,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有()。
A.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
B.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料毁损、灭失 D.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E.非法提供、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资料 【答案】ABCDE
5.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中,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
B.统计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C.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
D.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对是否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没有要求
E.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答案】ABCE
【解析】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中,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其中包括积极的作为或消极的不作为;②统计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③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④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6.根据《统计法》规定,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A.迟报统计资料
B.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
C.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 D.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
E.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
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
【答案】BCDE
【解析】A项,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千元以下的罚款。只有当“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时,可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7.统计法律责任中行政处分的特征是()。
A.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
B.只能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 C.只能通过统计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来解决
D.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行为,不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
E.只能针对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
【答案】AE
【解析】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行政处分的主要特征是:①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②行政处分的适用,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但是,行政处分的适用,也有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根据《行政监察条例》的规定,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或失职行为,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即这种行政处分权不是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
8.统计行政处罚作为一种具体的统计行政行为,其特点是()。
A.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统计行政机关
B.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
C.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D.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 E.被处罚的行为是一种统计行政违法行为,部分行为构成犯罪
【答案】ACD
【解析】B项,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处分两种形式。统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统计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处罚。它是统计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统计行政处罚并不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E项,被处罚的行为只是一般统计行政违法行为。也就是说这些行为都是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不得拒绝、阻碍检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A.原始记录
B.凭证
C.统计台账
D.统计调查表
E.会计资料
【答案】ABCDE
10.统计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是两种不同的行政行为,在统计法律责任形式中也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A.主体不同
B.对象不同
C.属性不同
D.针对的统计违法行为不同
E.行政处罚的范围要比行政处分广 【答案】ABCD
11.根据《统计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行政处罚的原则主要有()。
A.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B.公正的原则
C.公开的原则
D.公平的原则
E.“过罚相当”的原则
【答案】ABCE
【解析】统计行政处罚的原则主要有: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即“过罚相当”的原则。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所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指()。
A.国家机关
B.国家统计局
C.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
D.监督检查机关
E.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BCE
13.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A.拘役 B.罚款
C.责令改正
D.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E.行政拘留
【答案】BDE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共有7种: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A项属于刑事处罚。
1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A.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的’
B.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的
C.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D.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的 E.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
【答案】ABCDE
15.统计法律责任的种类主要有()。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通报批评
D.刑事责任 E.民事责任 【答案】ABDE 【解析】根据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法律责任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处分两种形式。
16.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措施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有()。
A.警告
B.罚款
C.降级
D.撤职
E.开除
【答案】ACDE
【解析】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条例》的规定,行政处分分为八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和开除。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由行政监察机关行使的行政处分分为六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则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答案】√
【解析】如果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资料,则构成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如果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则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某乡镇企业2009年实际产值为10.6亿元,若上报为11.5亿元,则构成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若上报为9.2亿元,则构成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答案】√
【解析】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3.根据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法律责任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三种。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诉讼两种形式。()
【答案】×
【解析】根据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法律责任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处分两种形式。
4.最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的,由作出有关决的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
【答案】√
5.对违反《统计法》有关规定,我国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和行政处分等。()
【答案】×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共有7种: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j-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不包括行政处分。
四、综合应用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一)某省某市机械厂12月份实际完成工业产值980万元,但由于该厂统计员是刚从其他机械厂转来的,不熟悉相关的统计报表制度,结果将该月的工业产值错误计算为1080万元,该厂的统计负责人和有关领导在未对该数据依法进行核定的情况下,就同意将此统计结果报送给统计部门,致使该厂12月份的工业产值多报10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该厂行为构成了哪种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篡改统计资料
D.伪造统计资料
【答案】A
2.如果该市统计局对该厂给予行政处罚,而该厂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要提起行政复议,谁有权受理该厂的行政复议申请?()
A.国务院
B.该省统计局
C.该市人民政府 D.该市公安机关 【答案】BC 【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该厂既可以向省统计局提出行政复议,也可以向该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也就是说,省统计局和市人民政府均有权受理该厂的行政复议申请。
3.如果该厂对有关部门所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仍然不服,它应当通过什么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向国务院提起诉讼
B.向国家统计局申请复议
C.向人民法院提起仲裁
D.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D
【解析】如果该厂对有关部门的复议决定仍然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通过诉讼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某企业逾期未向该市统计局报送该企业产值报表,市统计局向该企业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如果该企业在3日内补报了产值报表,那么该单位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A.瞒报统计资料
B.迟报统计资料
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
D.拒报统计资料
【答案】B
2.如果该企业在3日仍然没有报送其产值报表,那么该单位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A.瞒报统计资料 B.迟报统计资料
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
D.拒报统计资料
【答案】D
(三)某乡人民政府统计站统计员私自改动20个村民委员会上报的2009年农村经济统计年报报表,并根据改过的数据编制2009年全乡的年报,经乡政府主要领导签字及加盖乡政府公章后上报到县统计局,被核查发现,涉嫌统计违法。县统计局对此种违法行为依法作出了处理。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该统计员和该乡政府涉嫌统计违法行为有()。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伪造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答案】D
【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在现有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非法修改。该统计员和该乡政府私自改动20个村民委员会上报的2009年农村经济统计年报报表,并根据改过的数据编制2009年全乡的年报,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县统计局对该统计员和该乡政府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的处罚有()。
A.对乡政府罚款
B.对乡政府通报批评
C.撤销该统计员的职务
D.建议县政府或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对涉案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答案】BD
3.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的行政处分有()。
A.记过
B.警告
C.调离原工作岗位
D.罚款
【答案】AB
4.被追究责任人员若不服从处分,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申请行政复议
B.向工商局申诉
C.向上级申诉
D.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C
【解析】行政处分属内部行政行为,当事人对所受行政处分不服的,既不能要求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通过申诉程序解决。
(四)某镇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指使统计人员将2008年全年全镇工业总产出5.78亿元和2009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总产出3.56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8.65亿元和4.3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镇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镇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在此案例中该镇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拒报统计资料
D.伪造统计资料
【答案】AC
【解析】某镇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以少报多”,属于虚报统计资料行为;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镇主要领导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属于拒报统计资料行为。
2.县统计局对该镇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何种处罚或采取何种处理措施?()
A.警告
B.行政记过
C.罚款
D.通报
【答案】ACD
3.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何种处分?()
A.罚款
B.撤职
C.调离原工作岗位 D.行政记过 【答案】BD
4.本案中受到行政处分的人员若不服从处分决定,可以通过何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向县政府申请复议
B.提起行政诉讼
C.向上级申诉
D.向市统计局申请复议
【答案】C
第八章 统计执法检查与行政争议的解决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2001年全国统计法执行情况大检查,是根据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开展《统计法》执法检查的通知,由()联合组织的。
A.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局、司法部
B.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国家税务总局、司法部
C.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司法部
D.国家统计局、中组部、国务院法制局、司法部
【答案】A
【解析】1989年、1994年、1997年和2001年由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局、司法部联合组织了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
2.某市发生统计违法案件,正式立案后,需要派出()的调查人员。
A.没有限制
B.至少二人
C.至少三人
D.二至四人
【答案】B
【解析】统计违法案件正式立案后,要根据调查任务的需要,组织相应的调查力量。对于任何案件,调查人员都不得少于二人。
3.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多年统计执法实践经验,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为()。
A.立案、调查、处理和结案
B.立案、调查、审批、结案
C.立案、审批、查处和结案
D.立案、调查、处理和结案
【答案】D
4.统计执法检查是()的统计法律监督。
A.主动
B.被动
C.能动
D.互动
【答案】A
【解析】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陛,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还要主动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积极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预防、减少各种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5.下列主体中,不具有统计执法检查权的是()。
A.国家统计局
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C.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统计机构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C
【解析】《统计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国家贯彻并监督执行统计法规的机关。”
6.某企业对统计局的统计行政处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统计行政诉讼,统计局局长出庭应诉,那么此统计行政诉讼的被告是()。
A.统计局局长
B.参与违法统计行为的小组成员
C.统计局
D.在该违法统计行为中获益的第三方
【答案】C
【解析】统计行政诉讼中,原告只能是作为统计行政管理的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被告只能是各级统计行政管理机关,二者的诉讼地位不能互换。一般来说,行政首长应该代表本机关出庭应诉,即由作为被告的统计局局长(或副局长)应出庭应诉。本题中统计局长是应诉人。
7.如果某企业不服统计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应该由()向人民法院提供所主张的诉讼请求的有关证据。
A.人民检察院
B.监察机关
C.该企业
D.做出处罚决定的统计机关
【答案】D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此题中的被告即为“做出处罚决定的统计机关”。
8.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既未申请复议,也未起诉,而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统计行政机关可以()。
A.依法强制执行
B.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起诉
D.与相对人协商解决
【答案】B
【解析】统计行政复议机关对复议案件经过审查后作出的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对复议决定必须履行。如果申请人对统计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统计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统计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①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②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的,由统计行政复议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9.统计行政诉讼的目的是保护()的合法权益。
A.个体工商户
B.公民
C.企事业组织
D.统计行政管理布日对人
【答案】D
【解析】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裁决的活动。统计行政诉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即由《统计法》所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信息使用者及调查者。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在调查统计违法案件的过程中,必须取得与该案件有关的证据,主要包括()。
A.当事人陈述
B.证人证言书证物证
C.视听资料
D.调查报告
E.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答案】ABCE
【解析】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都可以作为认定案情的依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调查人员应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对于能够证实被调查人有违法行为或者无违法行为,以及违法行为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都应收集。
2.每个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都应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查处,做到()使查处的案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A.合情合理
B.手续完备
C.处理恰当
D.证据确凿
E.事实清楚
【答案】BCDE
【解析】每个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应做到:①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正确(即准确地适用法律依据);③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无超越、滥用职权的情况。这三方面的内容是统计行政复议审查的内容。
3.统计检查机构和统计检查员的主要职责有()。
A.认真核查统计数据的客观性与事实性
B.宣传贯彻《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和其他统计法规
C.完成上级统计机构下达的统计检查和案件查处任务
D.对符合《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的人员或者集体,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
E.对违反统计法规的人员或单位,依法进行处罚或者向有关单位、部门提出处罚意见;
构成犯罪的,依法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BCDE
【解析】根据有关规定,统计检查机构和统计检查员具有以下职权:①宣传贯彻《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和其他统计法规、规章。②检查统计法规的实施情况,查处违反统计法规的行为。③对违反统计法规的人员或单位,依法进行处罚或者向有关单位、部门提出处罚意见;构成犯罪的,依法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④对符合《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的人员或者集体,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⑤完成上级统计机构下达的统计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任务。
4.统计执法检查的特征是()。
A.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性
B.统计执法检查属于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C.统计执法检查由具有法定监督权的主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D.统计执法检查属于统计业务检查
E.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国家授权的统计行政执行机关,即国家统计局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ABCE
【解析】统计执法检查是指统计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各种活动的总称。统计执法检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①统计执法检查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②统计执法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③统计执法检查是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④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性。
5.我国现有的统计检查员有()。
A.专职统计检查员
B.科研统计员
C.统计检查特派员
D.兼职统计检查员
E.统计特派员
【答案】ACD
【解析】统计检查员,是指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任命或批准的从事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人员。我国现有的统计检查员有以下三类:①专职统计检查员。是指专门从事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人员;②兼职统计检查员。是指在从事统计工作的同时,兼搞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人员;③统计检查特派员。是指地区、行署以上统计处(局)向下一级统计局委派的、代表委派机关行使统计检查权,并执行委派机关交办的各项任务的统计检查人员。
6.统计行政应诉步骤是()。
A.确定应诉人
B.审查本行政机关是否是“合格的被告”
C.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
D.准时到庭,正确行使诉权
E.积极主动协助法庭调查,有理有节陈述意见,积极辩论,据理力争
【答案】ABCDE
【解析】统计行政应诉步骤如下:①确定应诉人;②审查本行政机关是否是“合格的被告”;③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④准时到庭,正确行使诉权;⑤积极主动协助法庭调
查,有理有节陈述意见;⑥积极辩论,据理力争;⑦对法庭判决作出及时反应。
7.统计管理相对人可以对()的决定提起统计行政诉讼。
A.刑事处分
B.通报批评
C.没收违法所得 D.警告 E.罚款
【答案】CDE
8.某市统计局对该地一家化工工厂的统计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该工厂不服,申请复议时,应由()负责管辖。
A.该市统计局
B.该市人民政府
C.该市乡镇企业局
D.国家统计局
E.省统计局
【答案】BE
【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案件,申请人可以选择由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管辖。某市统计局对该化工工厂的统计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该不服,申请复议时,应由该市人民政府或省统计局负责管辖。
9.审理统计行政复议案件的程序是()。
A.申请
B.受理
C.审查
D.决定
E.执行
【答案】ABCDE
【解析】统计行政复议的程序,是通过统计行政复议解决统计行政争议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和步骤。它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统计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和执行。
10.追究统计法律责任时,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
A.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B.向纪检机关申请复议
C.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向监察院提起行政诉讼
E.先向作出处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案】CE
【解析】当事人如果对上述这类统计行政处罚不服,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统计行政诉讼,也可以先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统计行政诉讼。
11.统计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
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复议第三人
D.复议法定理人
E.被告
【答案】ABCD
【解析】统计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加统计行政复议活动的当事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复议第三人、复议法定代理人。复议参加人主要是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12.下列统计行政复议主要特征包括()。
A.统计行政复议是具有统计行政管理职权的统计行政机关的活动
B.统计行政复议是统计行机关解决统计行政争议的活动
C.统计管理相对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复议申请是统计行政复议产生前提
D.统计行政复议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E.统计行政复议是为了保护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
【答案】ABCD
13.统计行政复议机构和专职统计行政复议人员的职责是()。
A.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B.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订复议决定
C.处理或者转送对《行政复议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D.对行政机关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建议
E.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答案】ABCDE
14.统计行政机关在统计行政管理和统计执法活动中,对当事人处以()等统计行政处罚行为,属于统计行政复议的范围。
A.警告
B.停产停业
C.通报批评
D.罚款
E.没收违法所得
【答案】ACDE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多年统计执法实践经验,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为立案、调查、立案、执行。()
【答案】×
【解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多年统计执法实践经验,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一般为:立案、调查、处理和结案。
2.统计违法案件正式立案后,要根据调查任务的需要,组织相应的调查力量。对于任何案件,调查人员都不得少于三人。()
【答案】×
【解析】统计违法案件正式立案后,要根据调查任务的需要,组织相应的调查力量。对于任何案件,调查人员都不得少于二人。
3.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是一项涉及到被查处人合法权益的行政执法行为,必须遵循法定程序,按照基本步骤进行。()
【答案】√
4.确认违反统计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由查处机关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其行政责任。()
【答案】×
【解析】确认违反统计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由查处机关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5.统计行政诉讼是统计部门对统计行政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作裁决的活动。()
【答案】×
【解析】统计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统计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裁决的活动。
四、综合应用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一)2009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纺织企业布置了《纺织企业统计年报》,报送报表的期限是2009年2月20日。经查,某纺织公司报表中的资数据严重低于实际情况,省统计局将报表退回,要求审核后重新填报,该公司置之不理。之后,省统计局又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该公司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省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了统计
行政处罚。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此案例中某纺织公司的行为已经构成怎样的统计违法行为?()
A.伪造统计资料
B.虚报统计资料
C.瞒报统计资料
D.拒报统计资料
【答案】CD
【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该公司上报的职工工资严重低于实际情况,属于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拒报统计资料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行为,省统计局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该企业仍拒绝重新填报统
计资料,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2.对于该企业的行为,省统计局依法可对其作出何种处罚?()
A.警告
B.罚款
C.通报
D.没收违法所得
【答案】ABC 3.在什么样条件下,省统计局应依法启动听证程序?()A.该企业在省统计局告知后三日内提出听证申请 B.省统计局拟作出2万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决定
C.省统计局拟作出2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
D.省统计局拟作出1万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决定
【答案】AC
【解析】启动统计执法中的听证程序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对单位罚款超过了一定数额(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万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二千元以上的罚款的);②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4.若该公司对省统计局的处罚不服,可以通过哪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向省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
B.向国家统计局提起行政诉讼
C.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D.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
【答案】CD
【解析】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统计行政复议的,其复议管辖权的确定由申请人选择。申请人既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复议。如果对国家统计局的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二)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报的2008年建筑业总产出为40263.4.万元,从业人员3258人,工资总额3596.08万元。经查,该公司无法提供2008年的财务报表和原始记录等资料,没有具体的核算资料,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依据,当地统计局认定该公司已构成了统计违法行为。遂将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当地统计局认定该公司涉嫌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篡改统计资料
D.伪造统计资料
【答案】D
【解析】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伪造统计资料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无法提供2008年的财务报表和原始记录等资料,没有具体的核算资料,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依据,构成了伪造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当地统计局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或采取何种处理措施?()
A.通报批评
B.行政处分
C.罚款
D.责令停产停业
【答案】AB
3.若该公司对该地统计局的处罚不服,可以通过哪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向上一级申诉
B.提起行政诉讼
C.申请行政复议
D.向当地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答案】BCD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统计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统计行政复议,对统计行政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统计行政复议的,其复议管辖权的确定由申请人选择。申请人既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复议。而统计行政诉讼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的。
(三)某市一单位未按要求到市统计局领取统计报表,收到送达的统计报表催领单后,仍未按规定时间领取统计报表。市统计局认为该单位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单位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先后申请了行政复议,提起了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此案中该单位的行为构成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拒报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答案】C
【解析】在实践中,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拒绝报送统计资料的;②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③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仍然不在限定期限内报送统计资料的;④拒不参加年报会议,也不领取统计报表的。该单位的行为属于③、④情形的拒报统计资料行为。
2.该市统计局依法对该单位作出的处罚有()。
A.停业整顿
B.警告
C.罚款
D.通报
【答案】BCD
3.该单位对统计局作出的处罚表示不服,因此准备采取行政复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它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A.省政府
B.省统计局
C.市政府
D.市统计局
【答案】BC
【解析】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统计行政复议的,其复议管辖权的确定由申请人选择。申请人既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复议。所以该单位可以向:①省统计局;②该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4.该案经行政复议后仍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该事务所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则它应向()提起诉讼。
A.中级人民法院
B.省人民政府
C.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D.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答案】C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过行政复议后,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仍不服的,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
(四)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8至2009年问3次迟报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层统计报表。
2009年8月,市统计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统计行政处罚。该公司不服,提起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此案例中,该公司的行为已构成()的统计违法行为。
A.瞒报虚报统计资料
B.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
D.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答案】C
【解析】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在上一已有迟报记录、当年又迟报两次或者上一虽无迟报记录、当年迟报三次的行为。不论所发生的迟报行为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均构成屡次迟报。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8至2009年间3次迟报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层统计报表,构成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对于该公司的统计违法行为,市统计局可依法对其作出何种处理?()
A.责令停业整顿
B.给予警告
C.予以通报
D.罚款
【答案】BCD
3.该公司所对统计局作出的处罚表示不服,因此准备采取行政复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它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A.市政府
B.市人民法院
C.省政府
D.省统计局
【答案】AD
4.该案经行政复议后仍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该公司仍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则它应向()提起诉讼。
A.国家统计局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
B.市人民法院
C.省级政府统计机构
D.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答案】D
第三篇:国际贸易实务各章习题及答案
导论
思考题:
1、国际贸易业务有哪些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我国企业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有何实际意义?
2、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基本流程包括哪些环节?在各环节应注意哪些事项?
3、了解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所适用的法律和国际贸易惯例对从事国际贸易有何作用?
4、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所涉及的有关国际贸易的国内法较多,请简要作一介绍。
5、如何正确理解国际贸易惯例?它与国际贸易条约有何异同点?
6、简要介绍目前常见的国际贸易惯例。
第一章
国际贸易术语
思考题:
1.什么是贸易术语?
2.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有哪些?
3.试比较FOB、CFR和CIF三种术语的异同。4.试比较FCA、CPT和CIP三种术语的异同。5.试比较CIF和DES的异同。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采用FOB条件成交时,卖方欲不负担装船费用,可采用()。A.FOB Liner Terms
B.FOB Stowed C.FOB Trimmed
D.FOBST 2.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采用()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订立运输合同,但不负责货物从交货地点至目的地的风险。A.E组B.F组 C.C组D.D组
3.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由买方负责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并承担有关费用的是()。
A.EXW
B.CPT C.FCA
D.DDU 4.下列有关D组贸易术语的说明中,与《2000通则》的规定不符的是()。A.采用D组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到达合同
B.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卖方无义务办理货运保险 C.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均由卖方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D.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均由买方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5.按照《2000通则》的解释,CIP、CPT与FCA的相同之处表现在()。A.交货方式相同B.风险划分界限相同
C.当事人的责任相同D.适用的运输方式相同
6.按照《2000通则》的解释,FOB、CFR和CIF的共同点表现为()。A.交货地点都是在装运港B.均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C.风险划分都是以船舷为界D.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义务相同
7.按照《2000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是()。A.EXW
B.FAS C.DES
D.DEQ 8.按照《2000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是()。A.DES
B.DEQ
C.DDU
D.DDP
(二)判断题
1.根据《2000通则》,当使用DES术语时,卖方没有办理保险的义务。所以,即使买卖合同中规定卖方要办理保险,卖方也可以拒绝办理。()2.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采用FCA术语成交,如果交货地点在卖方所在地,卖方要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承运人的运输工具,才算完成交货义务。()
3.在FOB、CFR和CIF之后加注的港口名称有的是装运港,有的是目的港,但其交货地点都是在装运港。()4.买卖合同的交货条件中使用了FOB Liner Terms并不是要求买方安排班轮运输。()5.根据《2000通则》的规定,DDP的卖方必须办理进口和出口手续。()6.根据《2000通则》,CIF的卖方必须办理运输,所以,卖方必须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一切风险。()7.根据《2000通则》,按EXW条件成交时,当买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提走后,卖方的交货任务就完成了。()8.根据《2000通则》,按DEQ条件成交时,卖方除了要将货物从船上卸到码头上,还要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货物的进口通关手续。()9.根据《2000通则》,在所有的贸易术语下,出口强制检验的费用都由卖方承担。()
第二章 标的物及相关条款
思考题:
1.在买卖合同中为什么要规定商品名称?规定品名条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有哪些?试从法律角度说明品质条款的重要性。3.从法律角度说明合同数量条款的重要性。
4.什么叫溢短装条款?为什么在某些商品的买卖合同中要规定溢短装条款? 5.什么叫条形码?在包装上采用条形码有何意义?
6.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关于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时间和地点通常有哪几种规定办法?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国际贸易中,造型上有特殊要求或具有色香味方面特征的商品适合于()。A凭样品买卖
B凭规格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产地名称买卖 2.我国现行的法定计量单位是()。A公制 B国际单位制 C英制 D美制
3.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合同中使用“大约”、“近似”等约量字眼,可解释为交货数量的增减幅度为()。
A不超过5%
B不超过10% C不超过15%
D由卖方自行决定 4.凡货样难以达到完全一致的,不宜采用()。A凭说明买卖 B凭样品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规格买卖 5.包装标志按其用途,可分为()。
A运输标志 B指示性标志 C警告性标志 D识别标志 E条形码标志
6.在众多检验商品品质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A装运港检验 B目的港检验
C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 D装运港检验重量,目的港检验品质 7.表示品质方法的分类是()。
A凭样品表示商品的品质 B凭实物表示商品的品质 C凭说明表示商品的品质 D凭商标表示商品的品质 8.“离岸重量,到岸品质”是指()。
A装运港检验 B目的港检验
C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 D装运港检验重量,目的港检验品质
(二)判断题
1.在出口贸易中,表示品质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明确责任,最好采用既凭样品又凭规格买卖的方法。()2.在约定的品质机动幅度或品质公差范围内的品质差异,除非另有规定,一般不另行增减价格。()
3.运输包装上的标志就是指运输标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唛头。()4.进出口商品包装上的包装标志,都要在运输单据上标明。()5.根据各国法律和有关公约的规定,买方对货物具有强制性的检验权。()6.在使用EXW和DEQ贸易术语时,买方一般在出口地检验货物。()
第三章 国际货物运输
思考题:
1.何谓班轮运输?班轮运输有哪些特点?班轮运输的计费标准有哪些?试举例说明班轮运费的计算方法。
2.装运期在合同中的法律地位如何?规定装运期的方法有哪些? 3.在选择进出口货物的运输方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4.在合同中规定装运期时,规定在收到信用证后若干天装运,这种办法适用于什么情况?有何利弊?
5.提单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何谓清洁提单、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指示提单?这些提单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情况如何?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班轮运价表中用字母“M”表示的计收标准为()。A按货物毛重计收B按货物体积计收 C按商品价格计收D按货物件数计收
2.在国际买卖合同中,使用较普遍的装运期规定办法是()。A明确规定具体的装运时间 B规定收到信用证后若干天装运
C收到信汇、电汇或票汇后若干天装运 D笼统规定近期装运
3.在进出口业务中,经过背书能够转让的单据有()。A铁路运单B海运提单 C航空运单D邮包收据
4.我国内地经由铁路供应港澳地区的货物,向银行收汇的凭证是()。A国际铁路联运单B国内铁路联运单 C承运货物收据D多式联运单
5.在定程租船方式下,对装卸费的收取办法有()。A船方不负担装卸费B船方负担装卸费 C船方只负担装货费,而不负担卸货费 D船方只负担卸货费,而不负担装货费 E船方只负担租期内一定时期的装卸费
6.在国际贸易中,开展以集装箱运输的国际多式联运,有利于()。A简化发运手续B加快货运速度 C降低运输成本D节省运杂费用 E提高运输费用
7.为了统一提单背面条款的内容,国际上先后签署的国际公约有()。A《海牙规则》B《维斯比规则》
C《汉堡规则》D《国际商会500号出版物》 E国际货约
(二)判断题
1.在班轮运费中包括装卸货,船货双方不计滞期费和速遣费。()
2.装运期就是交货期。()3.航空运费通常按重量或体积计算,以其中收费较高者为准。()4.国际商会修订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可以使用“迅速”装运,“立即”装运等类似词语,银行对此应给予结汇。()5.一般来说,允许分批装运和转船对卖方来说较主动。()6.《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在分批装运中任何一批未按规定装运,则本批及以后各批均告失效。()7.记名提单比不记名提单风险大,故很少使用。()8.多式联运单据依发货人选择可以转让,转让后,签发这种单据的多式联运经营人即不对下一程运输负责。()
第四章 国际货物运输
思考题
1.简述保险的基本原则,并说明进出口货物为什么要投保运输险? 2.在海运货物保险中,保险公司承担的损失和费用有哪些? 3.何谓实际全损,何谓推定全损?二者有什么区别? 4.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区别是什么?
5.我国海运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是如何规定的?“仓至仓”条款是如何定义的? 6.简述我国陆运、空运与邮包运输保险对于险别和保险责任起讫的规定。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一船舶搁浅时,为使船舶脱险而雇用拖驳强行脱浅所支出的费用,属于()。A实际全损 B推定全损 C共同海损 D单独海损
2.某外贸公司出口茶叶5公吨,在海运途中遭受暴风雨,海水涌入舱内,致使一部分茶叶发霉变质,这种损失属于()。
A实际全损 B推定全损 C共同海损 D单独海损
3.保险公司索赔的时限,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的规定,为货物在全部卸离海轮后()。
A 3年
B 2年 C 60天
D 1年
4.在海上保险业务中,一般属于意外事故的情况有()。A搁浅 B触礁 C沉没 D碰撞 E失踪、失火、爆炸
5.根据英国伦敦保险协会制定的“协会货物险条款”规定,ICC(A)险的除外责任包括()。A一般除外责任 B不适航、不适货除外责任 C战争除外责任 D罢工除外责任 E自然灾害除外责任
6.以下险种中,可以单独投保的是()。
A ICC(A)、ICC(B)和ICC(C)
B协会战争险 C协会罢工险 D恶意损害险
7.在海上保险业务中,构成被保险货物“实际全损”的情况有()。A保险标的完全灭失
B保险标的丧失已无法挽回
C保险标的发生变质,失去原有使用价值 D船舶失踪达到一定时期
E收回保险标的所有权花费的费用将超过收回后的标的价值
(二)判断题
1.被保险货物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在任何情况下平安险都不保。()2.战争险的责任起讫与三个基本险的责任起讫相同,都采用仓至仓条款。()
3.一切险指的是保险公司对于货物在运输途中出现的任何损失都负责赔偿。()4.海上保险承保的海上风险是指发生在海上的风险。()5.水渍险对货物遭受水淋所导致的损失负责。()6.共同海损是承保风险直接造成的船货损失。()7.ICC(C)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负责。()
第五章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思考题:
1.我国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是什么? 2.影响商品成交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3.采用固定价格的优缺点是什么?在实际业务中,使用固定价格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采用非固定价格有哪些利弊?作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采用非固定价格时要选择的作价标准有几种?作价时间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6.如何在合同中规定佣金和折扣?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商品出口总成本与出口所得的外汇净收入之比,是()。A出口商品盈亏额 B出口商品盈亏率 C出口换汇成本 D出口创汇率 2.某买卖合同中规定:“如果卖方因国内原材料价格指数上升1%,对本合同未执行的数量,双方协商调整价格。”这是()。
A固定价格 B非固定价格 C暂定价格 D价格调整条款
3.某合同价格条款规定为“每公吨CIF大阪100美元”,这种价格是()。A净价 B含佣价 C离岸价 D成本价 4.下列单价条款对佣金描述正确的有()。A每公吨150美元CIF上海,包括20%的佣金
B每公吨150美元CIF上海,每公吨支付佣金3美元 C每公吨150美元CIFC2%上海
D每公吨150美元CIF上海,包含佣金 E每公吨150美元CIF上海 5.合同中的单价条款包括()。A总值 B计量单位
C单位价格金额 D计价货币 E贸易术语
(二)判断题
1.CIF价不包括国外保险费。()2.在采用价格调整条款时,合同价格的调整是有条件的。()3.在合同中选择固定价格是最佳的做法。()4.出口成本价格就是出口成交价格。()5.佣金是卖方给买方的价格减让。()
第六章 国际贸易货款的结算
思考题:
1.什么叫汇票?它有哪几种类型?汇票的票据行为有哪些?
2.汇付有哪几种类型?这几种类型有什么不同?汇付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叫托收?付款交单与承兑交单有何异同?采用托收结算方式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4.什么叫信用证?信用证有何特点?跟单信用证的结算程序如何? 5.银行保函方式中各当事人的关系如何?常见的银行保函有哪些? 6.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和劣势何在?
7.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结算方式?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某银行签发一张汇票,以另一家银行为受票人,则这张汇票是()。A商业汇票 B银行汇票 C商业承兑汇票 D银行承兑汇票
2.在汇票的使用过程中,使汇票一切债务终止的环节是()。A提示 B承兑 C背书 D付款
3.接受汇出行的委托将款项解付给收款人的银行是()。A托收行 B汇入行 C代收行 D转递行
4.在托收结算方式下,一旦货款被买方拒付,在进口地承担货物的提货、报关、存仓、转售等责任的当事人是()。
A委托人 B托收行 C代收行 D付款人
5.信用证支付方式实际上把进口人履行的付款责任转移给()。A出口人 B银行 C供货商 D最终用户
6.在信用证方式下,银行保证向信用证受益人履行付款责任的条件是()。A受益人按期履行合同 B受益人按信用证规定交货
C受益人提交严格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 D开证申请人付款赎单 7.银行保函属于()。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银行信用 D信贷保险
8.一般由中间商作为中介达成的交易,在结算时一般使用()。A可转让信用证 B对开信用证 C预支信用证 D对背信用证 E备用信用证
9.进口商必须在付清货款后才能取得货运单据,这种结算方式是()。A光票托收 B即期付款交单
C远期付款交单 D付款交单凭信托收据借单
E承兑交单
10.信用证支付方式的特点有()。
A信用证是银行信用 B信用证是自足文件
C信用证是单据买卖 D银行处于第一付款人地位 E受益人必须履行信用证的规定
(二)判断题
1.倘若一张汇票的要件不齐全,受票人有权拒付该汇票。()2.一张汇票往往可以同时具备几种性质,因此,一张商业汇票同时又可以是银行即期汇票。()3.所有的汇票在使用过程中均需经过出票、提示、承兑、付款几个环节。()4.汇付方式是一种对买卖双方均有较大风险的支付方式。()5.在托收业务中,银行的一切行为是按照托收委托书进行的。()6.因为托收是借助银行才能实现货款的收付,所以,托收属于银行信用。()7.信用证结算方式只对卖方有利。()8.开证行在得知开证申请人将要破产的消息后,仍需对符合其所开的不可撤销信用证的单据承担付款、承兑的责任。()9.可转让信用证只能转让一次,因此,可转让信用证的第二受益人只能有一个。()
第七章 国际贸易争议的处理
思考题:
1.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规定违约金条款有何意义?该条款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规定该条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为什么要在合同中订立不可抗力条款?不可抗力事故引起的后果如何?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包括哪些内容?
3.仲裁协议包括哪几种形式?其作用如何? 4.为什么仲裁是解决国际经贸争议的重要方式?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为什么要规定仲裁条款?仲裁条款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5.我国参加《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意义何在?该公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进出口合同中索赔条款有两种规定方式()。A笼统条款 B具体条款
C罚金条款 D异议和索赔条款 E检验和异议条款
2.以下情况中,不属于不可抗力事件的有()。A地震 B政府禁令 C能源危机 D汇率调整
3.以仲裁方式解决交易双方争议的必要条件是()。A交易双方当事人订有仲裁协议 B交易双方当事人订有合同 C交易双方当事人订有意向书 D交易双方当事人订有交易协议
4.由第三者参与解决多方争议的方式是()。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E谈判
(二)判断题
1.在国际贸易中,争议双方当事人选择的仲裁地点必须是双方所在国。()
2.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中同时约定违约金和定金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一方违约,对方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使用,不能同时并用。()3.只要发生不可抗力事件,遭受事件的一方就可以解除合同。()
4.即使双方在合同中签订了仲裁条款,发生争议后,双方仍可以用协商的方式解决争议。()
5.仲裁机构对争议案件有管辖权的条件之一是争议双方订立有仲裁协议。()
第八章 国际商务谈判
思考题:
1.为什么国际商务谈判非常重要?谈判前应做哪些准备? 2.国际商务谈判前需要做那些组织工作?如何选配精明强干的洽谈人员? 3.试比较世界各国商人的商务谈判风格。
4.商务谈判过程有哪些环节?试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说明这些环节。
5.在商务谈判中让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如果谈判双方在价格上出现僵局,应采取什么方法来化解僵局?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开局阶段谈判人员的主要任务有()。A创造谈判气氛 B讨价 C开场陈述 D报价 E交换意见
2.在商务谈判中,双方地位平等是指双方在()上的平等。A实力
B经济利益
C法律
D级别 3.价格条款的谈判应由()提出。
A法律人员
B商务人员 C财务人员 D技术人员 4.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有两种典型的报价战术,即西欧式报价和()。
A中国式报价 B日本式报价 C东欧式报价 D中东式报价 5.英国人的谈判风格一般表现为()。
A讲效率 B守信用 C按部就班 D有优越感 6.日本人的谈判风格一般表现为()。
A直截了当 B不讲面子 C等级观念弱 D集团意识强 7.谈判议程的内容包括()。
A模拟谈判 B时间安排 C确定谈判议题 D确定谈判人员
(二)判断题
1.一名合格的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应具备多元型的知识结构。()2.美国商人在谈判方式上偏爱纵向式谈判。()3.谈判开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成交价格。()4.对于权力型的谈判对手,不可以主动进攻。()
5.西欧式报价的一般做法是,将最低价格列在价格表上,以求首先引起买方的兴趣。()6.在让步的最后阶段,让出全部可让利益方式适合谈判中占有劣势的一方。()
第九章 国际货物交易前的准备、磋商与合同订立
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市场调研?国际市场调研包括哪些内容? 2.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有哪些主要渠道?试比较这些渠道的优缺点。3.试分析我国企业商标国外注册的途径。
4.磋商交易中可能出现哪些环节?为什么发盘和接受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 5.何谓发盘与接受?构成发盘和接受应具备哪些条件? 6.何谓迟到接受?迟到接受的法律后果如何?《公约》对迟到接受有何规定? 7.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应具备哪些条件?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合同成立的时间是()。A接受生效的时间 B交易双方签订书面合同时 C在合同获得国家批准时 D当发盘送达受盘人时
2.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解释,发盘于()生效。A向特定的人发出时 B合理时间内
C送达受盘人时 D受盘人收到并确认时 3.关于迟到接受,《公约》的规定是()。A迟到接受无效
B迟到接受是一个新的发盘 C迟到接受完全有效
D迟到接受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发盘人
4.关于接受生效的时间,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其中()采用“投邮生效”的原则。A英美法 B大陆法
C《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D我国《合同法》
5.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必须具备()条件。A发盘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
B必须表明发盘人在其发盘一旦被受盘人接受即受约束的意思 C必须规定发盘的有效期 D必须列明各种交易条件 E发盘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6.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内容必须十分明确,即发盘中应包括()。
A表明货物的名称
B表明货物的交货时间、地点
C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数量或确定数量的方法 D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价格或确定价格的方法 E表明付款的时间和地点
(二)判断题
1.交易磋商是签订买卖合同的必需阶段和法定程序。()
2.询盘与发盘一样是达成交易、合同成立的基本环节和必经的法律步骤,具有法律约束力。()
3.在订约建议中如果没有提到交货时间、地点和付款时间、地点,是不能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的,也会妨碍合同的成立。()
4.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在发盘生效后但受盘人尚未表示接受之前,发盘人及时将撤销通告送达受盘人一般可将其发盘撤销。()5.迟到接受是否有效完全取决于发盘人的态度。()
6.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一项有效的接受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
7.在国际贸易中,订立合同只能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表示,否则无效。()
8.受盘人如果在实质上变更了发盘条件,其法律后果是否定了原发盘,原发盘即告失效,原发盘人不再受其约束。()
第十章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思考题:
1.买卖合同项下买卖双方各自应该承担哪些义务?
2.履行出口合同包括哪些基本程序?履行进口合同包括哪些基本程序? 3.对信用证的审查主要包括哪些项目?修改信用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在信用证付款条件下,出口企业在银行办理出口结汇时应该提交哪些单据?在缮制单据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5.出口货物后,为什么要办理外汇核销手续?出口退税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6.买方在办理进口索赔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按照国际保险市场上的一般习惯,保险金额是以发票的()价格为基数,再加上适当的保险加成计算得出的。
AFOB
BCFR CCIF
DFAS 2.出口公司收到银行转来的信用证后,侧重审核()。A信用证内容与合同是否一致 B信用证的真实性 C开证行的政治背景 D开证行的资信能力
3.买方按时()是卖方履行合同的前提条件。A租船订舱 B开立信用证 C投保 D审单付款
4.进口的货物如发生残损或到货数量少于提单所载数量,而运输单据是清洁的,则进口方应向()提出索赔。
A卖方 B承运人 C保险公司 D银行
5.托运人凭()向外轮代理公司交付运费并换取正式提单。A大副收据 B发票 C保险单 D收货单
6.在信用证项下结汇时,可用于议付的单据有()。A提单 B发票 C保险单 D汇票 E检验证书
(二)判断题
1.在实际业务中,如进口方未按时开立信用证,卖方需进行催证工作。()2.修改信用证时不必经过开证行,而直接由申请人修改后交给受益人即可。()
3.受益人对信用证的修改作出的接受或拒绝的表示可在交单时,如果提交的单据与原信用证的条款相符,则表示拒绝修改。()
4.如果提单正本有几份时,每份正本提单的效力是相同的,但是只要其中一份凭以提货,其他各份立即失效。()
5.进口国要求提供海关发票主要是作为海关减免关税的依据。()6.开证申请书内容应与合同内容一致。()
7.对外索赔时,必须在索赔有效期内提出,过期无效,责任方有权不予受理。()8.在制作和审核结汇单据时一般应本着“正确、完整、及时、简明、整洁”的原则。()
第十一章 传统国际贸易方式
思考题:
1.何谓经销?经销协议中涉及的当事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2.出口销售业务中的独家代理与包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展会的后续工作有哪些,对企业有何作用? 4.拍卖有何特点?拍卖的出价方式有哪几种?
5.寄售与其他贸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简要说明寄售方式的利弊。6.参加展览会对企业有何意义?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经销方式下的定销与包销的关键区别在于()。
A前者供货商与经销商之间是信托关系;后者双方之间是买卖关系 B前者经销商不享有独家专营权;后者经销商享有独家专营权 C前者经销商享有独家专营权;后者经销商不享有独家专营权 D前者适用于初级产品的交易;后者适用于工业制成品的交易 2.出口销售业务中的代理和经销的区别在于()。
A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经销商与供货商之间是买卖关系
B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义与客户订立合同;经销商以自己的名义与客户订立合同 C代理人要对出口合同的履行承担责任;经销商对于出口合同的履行不承担责任 D代理人对出口合同的履行不承担责任;经销商对于出口合同的履行要承担责任 3.下列有关独家代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独家代理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对某种商品享有专营权的代理 B委托人与代理区域内的客户直接达成交易时,不能付给代理人佣金 C出口销售中的独家代理与委托人之间不是买卖关系 D在独家销售代理协议中均不规定最低成交额
4.国际贸易中采用的寄售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即()。A寄售人和代销人是委托代售关系
B先发货,后成交,凭实物进行现货交易 C货物售出前的风险和费用均由寄售人承担 D货物的所有权在货物发运时转给代销人
(二)判断题
1.供货人和经销商签订的经销协议并不属于买卖合同性质,通常双方之间还要签订买卖合同。()
2.在国际货物买卖中,采用独家代理时,通常规定如果委托人直接与代理区域内的客户签订买卖合同,代理人仍可获得佣金。()
3.代理人代表委托人与他人订立合同后,就要对合同的履行负责,保证合同的顺利执行。()
4.按照国际惯例,招标人经过评标,如发现所有的投标均不理想,可宣布招标失败,拒绝全部投标。()
5.拍卖主持人是作为货主的代理人主持拍卖的进程,货主有权对拍卖品提出保留价。()
第十二章 现代国际贸易方式
思考题:
1.试比较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有哪些异同点?
2.何谓境外加工贸易?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应注意哪些事项? 3.补偿贸易的做法有哪些?其合同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4.简述对等贸易的含义和特点。
5.B to B的电子商务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6.电子商务在我国外贸企业中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相同之处在于()。A都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的范畴 B我方都可获取由原料到成品的附加价值 C都有利于发挥我方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优势 D原料和成品的出入境都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 2.以下关于补偿贸易的特征的描述中,()是错误的。A补偿贸易是在信贷的基础上进行的 B设备供应方承担回购产品或劳务的义务 C设备供应方就是直接的投资方
D补偿贸易的当事人之间是买卖关系
3.在下列贸易方式中,发生了原材料运进和成品运出,但并未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是(A易货贸易 B补偿贸易 C进料加工 D来料加工
4.在下列贸易做法中,属于对等贸易范畴的是()。A产品回购 B互购或反购 C招标与投标 D进料加工
5.电子商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A电子方式 B商贸活动 C贸易组织形式 D商贸组织方式 E政府机构
(二)判断题
1.开展加工贸易时,原料和成品的所有权均未发生转移。()2.在加工贸易方式下,原料来自国外,成品又销往国外。()
3.在来料加工业务中,工缴费的结算均采用成品交付后由委托方汇付的做法。()4.对等贸易的各种做法都是在信贷的基础上进行的。()5.易货贸易的特点是不使用货币计价和结算。()
6.补偿贸易是在信贷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引进设备的一方要承担利息。()7.电子商务不能体现在商务活动的多个环节。()8.电子商务转变着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
。)
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
导论
1、国际贸易业务有哪些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我国企业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有何实际意义?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
1、国际贸易属于跨国交易,情况错综复杂;
2、国际贸易线长面广,中间环节多;
3、国际贸易风险大,不稳定性高;
4、国际市场商战不断,竞争激烈。
2、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基本流程包括哪些环节?在各环节应注意哪些事项?
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1)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工作阶段(2)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阶段(3)出口合同履行阶段
进口贸易的基本流程:(1)进口交易前的准备工作阶段(2)交易磋商和签订进口合同阶段(3)进口合同的履行阶段
3、了解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所适用的法律和国际贸易惯例对从事国际贸易有何作用?
了解所适用的法律可以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使国际贸易顺利进行,使国际贸易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而国际惯例的运用,有利于国际贸易中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从而促进国际贸易正常有序的进行和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4、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所涉及的有关国际贸易的国内法较多,请简要作一介绍。
目前我国的国内法所涉及的有关国际贸易的主要法律有:(1)关于使用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关于适用于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国内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3)关于适用于国际货款收付的国内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4)关于适用于对外贸易管理的国内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法》
(5)关于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的国内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5、如何正确理解国际贸易惯例?它与国际贸易条约有何异同点? 国际贸易惯例一般是指国际贸易业务中,经过反复实践形成的,并经过国际组织加以解释和编撰的一些行为规范和习惯做法。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条约是两个不同的概论,其不同点主要的有以下几条:
一、前者属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普遍采取的做法,且这种做法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次数上的反复性,已被各国接受和承认。后者则是两个或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条约的形式达成某种贸易协议,其效力只在缔约国之间有效;
二、前者不是书面的规则,后者则属书面的规则;
三、在国际法上,条约的效力高于惯例的效力;
四、对于前者,各个国家都有遵守的义务,对于条约,非缔约国没有遵守的义务;
五、一般是惯例产生的时间要早于条约的时间,条约往往是对惯例的重要肯定。相同点有以下几条:
一、都具有国际法上的效力,可以作为国际法院判决的根据;
二、惯例如果被条约采用,则转化为
条约的内容;
三、都属于国际贸易方面的规则。
6、简要介绍目前常见的国际贸易惯例。
(1)国际贸易术语方面:
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3、《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2)国际货款的收付方面:
1、《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2、《托收统一规则》
(3)运输和保险方面:
1、《伦敦保险协会货物保险条款》
2、《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条款》
3、《约克—安特卫普规则》(4)国际仲裁方面:《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会仲裁规则》
第一章 国际贸易术语
思考题:
1、什么是贸易术语?
国际贸易术语又称价格术语。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所承担的义务,会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某些和价格密切相关的贸易条件与价格直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若干种报价的模式。每一模式都规定了买卖双方在某些贸易条件中所承担的义务。用来表明这种义务的术语,称之为贸易术语。
2、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有哪些?(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2)《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3)《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规则》
3、试比较FOB、CFR和CIF三种术语的异同。
1、FOB(Free On 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定装运港)。指卖方应在规定的装运期限内在指定装运港将货物交付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适用于海运及内河航运。
2、CFR(Cost and Freigh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即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指卖方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运费,在合同中规定的装运期限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付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3、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即成本加保险费、运费(…指定
目的港)指卖方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从装货港至目的港的运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限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付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FOB、CFR、CIF的异同比较:
(1)相同点:①运输方式相同:都只适用于水上运输 ②交货地点:装运港口 ③风险转移的界限:都是以装运港越的船舷为界限(2)不同点:①卖方义务不同②费用承担不同③价格构成不同
4、试比较CIF和DES的异同。
DES和CIF在主要价格构成上有相同之处,即货价中都包含运费和保险费。但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手续、费用和风险责任划分上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CIF是象征性交货,买方应凭单付款;DES是实际交货。卖方必须把货物置于买方实际控制之下,买方才有责任付款。
(2)费用和风险的责任划分不同。CIF以装运港船舷为界;而DES以在目的港实际交货后为责任转移的界限。
(3)保险性质不同。CIF中卖方办理保险是一种义务,应按合同或惯例规定履行;而DES卖方是为自己买保险,不构成一种义务。(4)CIF合同为装运合同,只规定装运时间;DES合同为交货合同。必须规定到货时间。
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
2、C
3、AC
4、B
5、ABD
6、BC
7、B
8、C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第一章补充题:
一、判断题
(×)1.在采用FOB术语成交,利用程租船运输的大宗货物的交易中,如果卖方不愿意承担装船费用,可选择FOB Stowed 和FOB Trimmed。
(×)2.FOB under Tackle 是指卖方承担货物装入船舱、脱离吊钩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3.按FCA术语成交,应由买方订立运输合同或指定承运人。按惯例,当卖方被要求协助订立运输合同时,只要买方承担费用和风险,卖方也可以办理。(√)4.《华沙一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的。(×)5.在CIF条件下由卖方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在CFR条件下是由买方投保,因此,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失的风险,前者由卖方负责,后者由买方负责。
(×)6.采用CFR、CIF术语成交,合同中只规定装运期或交货期;而采用CPT、CIP术语,合同中不但要规定装运期,还要规定货物到达目的地的期限。(×)7.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CIP、CPT与FCA的相同之处表现在当事人的责任相同。
(√)8.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FAS、DES、DEQ贸易术语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二、简答题
1.你如何理解国际贸易惯例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问题?
答:贸易惯例不同于法律,它本身对当事人没有法律那样的强制的约束力,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作出某些与惯例不符的规定,以排除惯例的约束力。但是惯例对于指导业务实践,规范贸易行为又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在,一方面,如果双方都同意采用某种惯例来约束该项交易,并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时,那么这项约定的惯例就具有了强制性。许多大宗交易的合同中也都作出采用何种规则的规定,这有助于避免对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而引起的争执。另一方面,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既未排除,也未注明该合同适用某项惯例,在合同执行中发生争议时,受理该争议案的司法或仲裁机构也往往会引用某一国际贸易惯例进行判决或裁决。
2.为什么不宜将CIF称作“到岸价”?
答:在实际业务部门,有些人习惯称CIF为“到岸价”,这种叫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误以为在CIF条件下卖方要承担将货物运到目的港的所有责任、费用和风险,其实,按CIF条件成交时,卖方仍是在装运港完成交货,卖方承担的风险也是在装运港装船时,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仍由买方承担。还有,货物装船后产生的除运费、保险费以外的费用也要由买方承担。
3.怎样理解CFR条件下装船通知的特殊重要性?
答:按照CFR条件达成的交易,卖方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货物装船后必须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根据一般的国际贸易惯例,以及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如果卖方未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使买方未能办理货物保险,那么,货物在海运途中的风险被视为卖方负担。这就是说,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损失或灭失,由于卖方未发出通知而使买方漏保,那么卖方就不能以风险在船舷转移为由免除责任。由此可见,尽管在FOB和CIF条件下,卖方装船后也应向买方发出通知,但CFR条件下的装船通知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标的物及相关条款
思考题:
1、在买卖合同中为什么规定商品名称?规定品名条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由于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商品种类繁多,即使是同一种商品,亦可因品种、品质、产地、花色、外形设计、型号等不同而千差万别,因此需要规定商品的名称。
注意事项:(1)商品的品名必须做到内容明确、具体(2)商品的品名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反映商品的实际情况(3)商品的品名要尽可能地使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4)确定品名时应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名称(5)确定品名时还应考虑其与运费的关系
2、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有哪些?试从法律角度说明品质条款的重要性。
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1)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
1、看货买卖
2、凭样品买卖(2)以说明表示商品品质:
1、凭规格买卖
2、凭等级买卖
3、凭标准买卖
4、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
5、凭商标或牌号买卖
6、凭产地名称买卖
3、什么叫溢短装条款?为什么在某些商品的买卖合同中要规定溢短装条款?
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是指在矿砂、化肥、粮食、食糖等大宗散装货物的交易中,由于受商品特性、货源变化、船舱容量、装载技术和包装等因素的影响,要求准确地按约定数量
交货,有时存在一定困难,为了使交货数量具有一定范围内的灵活性和便于履行合同,买卖双方可在合同中合理规定可以多装或少装的机动幅度,即数量增减条款或溢短装条款。
5、什么叫条形码?在包装上采用条形码有意义?
条形码是一组按特定编码规则排列起来的,粗细不等、黑白相间的平行线条,可以利用专用的光电扫描读码装置转换为一定的脉冲信号,并解读为一定的数字或字母,标示生产国、制造商、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各种信息的特殊代码语言。
条形码在零售商业中,对于结算打单、缩短顾客等待时间、加快服务,以及盘点存货、提高管理效益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功能。采用这种技术,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和实现现代化经营管理。
6、在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关于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时间和地点通常有哪几种规定方法?
(1)在出口国检验(2)在进口国检验(3)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4)装运港(地)检验重量、目的港(地)检验品质
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
2、A
3、B
4、C
5、ABC
6、C
7、AC
8、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第三章 国际货物运输
思考题:
1、何谓班轮运输?班轮运输有哪些特点?班轮运输的计费标准有哪些?试举例班轮运费的计算方法。
班轮运输,又称定期租船运输,是指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和港口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从事客货运输业务并按事先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
班轮运输的特点:(1)“四固定”,即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固定和费率的相对固定。(2)不规定货物的装卸时间(3)在班轮运输业务中,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豁免均以船公司按照国际公约和有关国内法规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
举例:广东A公司与法国B公司签订某商品出口合同。商品总重10公吨,400箱装,每箱毛重25千克,体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单价CFR马赛,每箱55美元。查知该货为8级,计费标准为W/M,每运费吨运费80美元,另征收转船附加费20%,燃油附加费10%。试计算总运费。
分析:该案例主要涉及班轮运费的计算。由于计费标准为W/M,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积载系数大于1,故按重量计算运费。该批货物的运费为:每公吨的单位运价为:80*(1+20%+10%)=104(美元),因此该货物的总运费为:104*10=1040(美元)。
2、装运期在合同中的法律地位如何?规定装运期的方法有哪些?
装运期是指卖方将合同规定的货物装上运输工具或交给承运人的期限。装运时间是买卖合同的主要条件,如违反这一条件,买方有权撤销合同,或要求卖方赔偿损失。
3、在选择进出口货物的运输方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运输方式的选择应满足运输的基本要求,即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由于运输对象、运输距离和货主对运输时限要求不一样,对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的要求程度也不同,因此可采取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进行运输方式的确定。
4、提单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何谓清洁提单、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指示提单?这些提单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情况如何?
提单的性质和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2)货物接收或装船的收据(3)物权凭证
清洁提单指提单上未附加表明货物表面状况有缺陷的批注的提单。承运人如签发了清洁提单,就表明所接受的货物表面或包装完好,承运人不得事后以货物包装不良等为由推卸其运送责任。在签发清洁提单的情况下,如交货时货物受损,就说明货物是在承运人接管后受损的,承运人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记名提单指规定将货物运给记名人而不载明待指定或待分配的提单。指定的收货人在向承运人或其代理人交出一份提单正本时则取得交付的货物。尽管记名提单是一种权利凭证,但它是不可流通的。不记名提单即提单内没有任何收货人或ORDER 字样,即提单的任何持有人都有权提货。
指示提单即是指提单上收货人一栏内载明“凭某人指示”(to Order)或“凭指示”(to the Order of)字样的提单。
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B2、B
3、ACD
4、A
5、ABCD
6、ABCD
7、AB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第四章 国际货物运输
思考题:
1、简述保险的基本原则,并说明进出口货物为什么要投保运输险?
基本原则:(1)可保利益原则(2)最大诚信原则(3)补偿原则 现代国际贸易总量的8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而海上运输的一个缺点就是风险太大,这种不确定性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不良影响,通过保险,保险公司对货物遭受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产生的责任负责赔偿,因此有必要投保运输险。
2、在海运货物保险中,保险公司承担的损失和费用有哪些?
保险公司承担的损失:(1)全部损失与部分损失(2)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
保险公司承担的费用:(1)施救费用(2)救助费用
3、何谓实际全损、何谓推定全损?二者有什么区别?
实际全损也称“绝对全损”“或实际海损”也是“推定全损”的对称,即保险财产在物质形式或经济价值上已完全灭失的损失。实际全损主要有下列四种情形:(1)保险标的已遭毁灭;(2)保险标的属性上的毁灭,原有的商业价值已不复存在;(3)被保险人已不能恢复其所丧失的所有权,如船舶与货物被捕获或扣押后释放无期,或已被没收;(4)船舶失踪已达一定时期,则可视作全损。被保险人如果遭遇实际全损,即由保险人按保险金额全部赔付。
推定全损:指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或受损货物残值,如果加上
施救、整理、修复、续运至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其抵达目的地的价值时,视为已经全损。
4、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区别是什么?
(1)在造成的损失原因上,共同海损是为了解除或减轻承保风险人为造成的一种损失;而单独海损是由承保风险所直接造成的船、货损失。
(2)在损失的承担上,共同海损行为所做出的牺牲或引起的特殊费用,都是为使船主、货主和承运方不受损失而支出的,因此不管其大小如何,都应由船主、货主和承运方各方所获救的价值,以按一定的比例分担。这种分摊叫共同海损的分摊。
5、我国海运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是如何规定的?“仓至仓”条款是如何定义的?
我国海运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1)平安险: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恶劣气候、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整批货物的全部损失或推定损失;(2)水渍险:水渍险的责任范围比平安险大,水渍险还负责被保险货物由于恶劣气候、雷电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3)一切险:是三种基本险中责任范围最大的险种,它还负责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外来原因所致的部分或全部损失。
“仓至仓”条款是关于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起讫时间的条款。是指保险公司的责任从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港(地)发货人仓库开始,一直到货物到达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港(地)收货人的仓库时为止。
6、简述我国陆运、空运与邮包运输保险对于险别和保险责任起讫的规定。
陆运险:保险公司对陆运险的承包范围大致相当于海运货物保险中的“水渍险”;保险责任的起讫期限是与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仓至仓条款基本相同,是从被保险货物远离保险单所载明的启运地发货人的仓库或储存储所开始运输时生效。
空运险:保险公司对陆运险的承包范围大致相当于海运货物保险中的“水渍险”;保险责任的起讫期限是与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仓至仓条款基本相同。
邮包运输保险:基本险别有邮包险和邮包一切险;保险责任是自被保险邮包离开保险单所载起运地点寄件人的处所运往邮局时开始生效,直至该项邮包运达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邮局,自邮局发出到货通知给收件人的当日午夜起算,满15天为止。
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C
2、D
3、B
4、ABCD
5、A
6、ABC
7、ABC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第五章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思考题:
1、我国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是什么?
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是:在贯彻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结合国别(地区)政策,并按照购销意图确定适当的价格。
2、影响商品成交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1)国际市场商品供求变化和价格走势(2)商品的质量和档次(3)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4)运输距离(5)成交数量(6)季节性需求的变化(7)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
3、采用固定价格的优缺点是什么?在实际业务中,使用固定价格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合同中规定固定价格具有明确、具体、肯定和便于核算的特点。但是,商品市场价格涨落不定,因此固定价格意味着买卖双方要承担从订约到交货付款以致转售时价格变动的风险。因此在采用固定价格时,首先必须对影响商品供需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价格的前景做出判断,以此作为决定合同价格的依据;其次,要对客户的信贷进行了解和研究,慎重选择订约的对象。
4、采用非固定价格有哪些利弊?作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利弊:(1)有助于暂时解决双方在价格方面的分歧,先就其他条款达成协议,早日签约。(2)解除客户对价格风险的顾虑,使之敢于签订交货期长的合同。数量、交货日期的早日确定,不但有利于巩固和
扩大出口市场,也有利于生产、收购和出口计划的安排。(3)对进出口双方,虽不能完全排除价格风险,但对出口方来说,可以不失时机地做生意;对进口方来说,可以保证一定的转售利润。但应看到,先订约后作价不可避免地给合同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双方在作价时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而使合同无法执行的可能;或由于合同作价条款规定不当,而使合同失去法律效力的危险。
采用非固定价格条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明确作价标准和依据(2)明确作价时间
5、采用非固定价格时要选择的作价标准有几种?作价时间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作价标准:以某日有代表性的某商品交易所公布的价格为准,并进一步明确取最高价、最低价还是平均价;以国际市场价格为准,并进一步明确以哪一个主要商品集散地市场价格为准;以国际市场结合销售地市场价格为准,并进一步确定所包含的地区、品质、条款等方面的差价。
作价时间:(1)装船前作价,一般规定在签订合同后若干天或装船前若干天作价。(2)转船时作价,一般是指按提单日期的市场价格或装船月份的平均市场价格作价。(3)转船后作价,一般是指在装船后若干天,甚至在船到目的港再作价。
6、如何在合同中规定佣金和折扣?
佣金的规定:在商品价格中包含佣金时,通常以文字进行说明,也可在贸易术语上加注佣金的缩写英文字母“C”和佣金的百分比来表
示。佣金的规定应合理,其比率一般掌握在1%—5%之间,不宜过高。折扣的规定:在国际贸易中,折扣通常在合同价格条款中用文字明确表示出来。折扣也可以用绝对数来表示。在实际业务中,“D”或“R”含义不清,可能引起误解,故最好不使用此缩写语。
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C
2、D
3、C
4、ABC
5、BCDE
二、判断题
1、×
2、√
3、×
4、×
5、×
第六章 国际贸易货款的结算
思考题:
1、什么是汇票?它有哪几种类型?汇票的票据行为有哪些?
汇票是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主要票据。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内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付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分类:按出票人的不同,汇票可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汇票可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按有无附属单据,汇票可分为光票和跟单汇票;按付款时间不同,汇票可分为及其汇票和远期汇票。
汇票的票据行为包括:
1、出票
2、提示
3、背书
4、承兑
5、付款
6、拒付
7、追索
2、汇付有哪几种类型?这几种类型有什么不同?汇付的特点是什么?
汇付的种类:
1、电汇
2、信汇
3、票汇 不同点:
(1)使用结算的工具不同:电汇使用的是电报、电传、SWIFT;信汇使用的是邮件;票汇使用的是汇票。
(2)判定真实性的方法不同:电汇通过密押来判定;信汇通过有权签字人的签字来判定;票汇通过两方面判定:第一,汇票本身要有出票人签字;第二,核对票根。
(3)收款人取款方式不同:信汇和电汇时付款行通知取款的,票汇
由汇票持票人持银行及其汇票前往银行办理提款手续。
(4)流通性不同:票汇业务中的汇票可以转让,而电汇和信汇均不可转让。
(5)银行对汇款资金的可利用程度不同:电汇可利用时间最短,信汇次之,票汇可利用时间最长。
(6)汇费不同:电汇费率最高,信汇、票汇费率均低得多。汇付的热点:(1)汇付属于商业信用(2)风险大(3)资金负担不平衡(4)手续简便,费用低廉。
3、什么是托收?付款交单与承兑交单有何异同?采用托收结算方式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托收是由卖方(债权人)开立汇票,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在国外的分行或代理行,向买方(债务人)收取货款或劳务费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它属于商业信用。
付款交单是代收行收到单据后立即向进口人提示汇票和单据,如果单据合格,进口人应立即承兑汇票,并在付款到期日向代收行付款,代收行在收妥票款后向进口人交单。承兑交单是指在使用远期汇票收款时,当代收行或提示行向进口人提示汇票和单据,若单据合格进口人对汇票加以承兑时,银行即凭进口人的承兑向进口人交付单据。俟汇票到期,进口人再向代收行付款。
采用托收结算方式时,应该注意:(1)根据进口人的资金情况、经营作风等法定交单条件,采用承兑交单时应特别慎重;(2)了解进口国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方面的政策、法律及有关商业习惯,以防意外
情况发生;(3)做好单证工作,以免意外情况发生。
4、什么叫信用证?信用证有何特点?跟单信用证的结算程序如何?
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地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信用证的特点表现在:(1)信用证交易的独立性(2)信用证交易的单据性(3)银行提供信用
跟单信用证的结算程序:1.买卖双方在贸易合同中规定使用跟单信用证支付。2.买方通知当地银行(开证行)开立以卖方为受益人的信用证。3.开证行请求另一银行通知或保兑信用证。4.通知行通知卖方,信用证已开立。5.卖方收到信用证,并确保其能履行信用证规定的条件后,即装运货物。6.卖方将单据向指定银行提交。该银行可能是开证行,或是信用证内指定的付款、承兑或议付银行。7.该银行按照信用证审核单据。如单据符合信用证规定,银行将按信用证规定进行支付、承兑或议付。8.开证行以外的银行将单据寄送开证行。9.开证行审核单据无误后,以事先约定的形式,对已按照信用证付款、承兑或议付的银行偿付。10.开证行在买方付款后交单,然后买方凭单取货。
5、银行保函方式中各当事人的关系如何?常见的银行保函有哪些?
银行保函业务中主要设计的当事人有三个:委托人、受益人和担保银行,此外,优势还有通知行和保兑行等。常见的银行保函:
(1)银行进口保函:
1、成套设备进口即期付款保函
2、成套设备进口远期付款保函
3、租赁保函
4、加工装配保证
(2)银行出口保函:
1、投标保函
2、履约保函
3、还款保函
4、维修保函、质量保函。
6、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和劣势何在?
优势:(1)风险保障(2)增加营业额(3)简化手续(4)节约成本
劣势:(1)国际保理商的风险较大(2)出口商的保理费用较高(3)对于商品质量、运输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买卖双方的纠纷以致引起拒付,保理商只能等待进出口双方自行解决或通过仲裁机构解决。
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BD
2、D
3、D
4、A
5、B
6、ABC
7、C
8、D
9、E
10、AB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第七章 国际贸易争议的处理
思考题:
1、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规定违约金条款有何意义?该条款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规定该条款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违约金又称罚则,是当事人双方中的一方如在未来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罚金。在交易大宗商品和机械设备一类商品的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对合同的旅行起着辅助和保证作用。
违约金条款一般适用于卖方延期交货,或者买方延迟开立信用证和延期接运货物情况。违约金数额由交易双方商定,并规定最高限额。
注意事项:违约金的起算日期,应在合同中订明。订立违约金条款时,要结合货物的性质、种类、交易对方所属国别等因素,选用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作为解决合同争议的法律。
2、为什么要在合同中订立不可抗力条款?不可抗力事故引起的后果如何?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包括哪些内容?
为了避免一方当事人任意扩大和缩小不可抗力事故范围的解释,或在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在履约方面提出不合理要求,在货物买卖合同中加入不可抗力条款是非常重要的。
不可抗力事件所引起的后果由三种:合同完全不能履行、合同部分不能履行,合同不能按时履行。
不可抗力条款包括:(1)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2)不可抗力事件的处理(3)不可抗力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方式和证明
3、仲裁协议包括哪几种形式?其作用如何?
仲裁协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前订立的,表示愿意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一般包含在合同内;另一种以其他书面形式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作用:(1)当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2)仲裁机构取得争议案的管辖权。
4、为什么仲裁是解决国际经贸争议的重要方式?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外什么要规定仲裁条款?仲裁条款应包括哪些内容?
由于仲裁具有其自身的立法及程序,断案迅速,费用低廉,仲裁员一般较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审案经验,从而为确切、公正地解决争议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一般不损伤当事人双方的业务关系,有利于业务的继续开展。因此,在解决争议方面,仲裁得到国际贸易界的普遍认可的应用。
我国的仲裁条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请仲裁的事项,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仲裁程序规则的适用,仲裁裁决的效力以及仲裁费用的承担。此外,有的还包括仲裁使用的语言。
5、我国参加《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意义何在?该公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又称为纽约公约。是当前国际社会最全面、最有影响力的,关于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国际条约。主要内容包括: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范围,拒绝承认与执
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等。
我国参加该公约,为我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决议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仲裁机构所作的裁决在国外各公约成员国内的执行。
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CD
2、D
3、B
4、ABC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第八章 国际商务谈判
思考题:
1、为什么国际商务谈判非常重要?谈判前应做哪些准备?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在对外经济贸易中,买卖双方为了达成某笔交易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商务谈判具有一般贸易洽谈的共性,又具有谈判的特殊性,凡是涉及有关交易的价格和其他交易条件,都通过谈判予以确定,谈判结果直接关系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因此非常重要。
准备工作:(1)谈判班子的组成(2)资料的收集和准备(3)谈判环境的选择与安排(4)确定谈判目标
2、国际商务谈判前需要做哪些组织工作?如何选配精明强干的洽谈人员?
为保证洽商交易的顺利进行,选配洽谈人员至关重要。其中包括:(1)谈判人员的素质:必须熟悉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政策、掌握洽商交易中的商务知识、熟悉涉外法律、熟练掌握外语、具有较高的政治、心理素质和策略水平。(2)谈判班子的规模和结构:一支谈判队伍应包括技术人员、商务人员、法律人员、财务人员、翻译人员(3)谈判人员的分工:通常谈判人员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主谈人、第二层次的人员、第三层次的人员。
3、试比较世界各国商人的商务谈判风格。
(1)美国人:
在美国历史上,大批拓荒者曾冒着极大的风险从欧洲来美洲,寻
求自由和幸福。顽强的毅力和乐观向上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使他们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建立了新的乐园。他们性格开朗、自信果断,办事干脆利落,重实际,重功利,事事处处以成败来评判每个人,加上美国人在当今世界上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这就形成了美国商人独特的谈判风格。特点为:1、干脆直爽,直截了当。2、重视效率,追求实利。3、全盘平衡,一揽子交易。(2)德国人:
德国人的民族特点是倔强、自信。他们办事谨慎,富有计划性。他们敬业精神很强,工作重视效率、追求完美。德国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在世界经济中再度崛起,是同他们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奋斗精神分不开的。特点为:1、严谨认真,准备周密。2、缺乏妥协性和灵活性。
3、诚实守约,重视合同的履行。(3)日本人:
日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道德意识已深深地沉淀于日本人内心的深处,并在行为方式上处处体现出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人口密集,具有民族危机感。这就使日本人养成了进取心强,工作认真,事事考虑长远影响的性格。他们慎重、礼貌、耐心自信地活跃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舞台上。特点为:1、讲究礼节,彬彬有礼地讨价还价。2、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3、商品的质量至关重要。(4)韩国人:
韩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人口密度很大的国家。韩国以“贸易
立国”,近几十年经济发展较快。韩国商人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在不利于己的贸易谈判中占上风,被西方国家称为“谈判的强手”。特点为:1、进行充分的咨询准备工作。2、注重礼仪,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3、巧妙地运用谈判技巧。(5)阿拉伯人:
由于地理、宗教和民族等问题的影响,阿拉伯人以宗教划派,以部落为群。他们性情固执,比较保守,家族观念等级观念很强,不轻易相信别人,整个民族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特点是:1、先交朋友,后谈生意。2、对讨价还价情有独钟。3、通过代理商进行商务谈判。
4、商务谈判过程有哪些环节?试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说明这些环节。
谈判环节:(1)导入阶段(2)摸底阶段(3)报价阶段(4)磋商阶段(5)妥协阶段(6)成交阶段
5、在商务谈判中让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如果谈判双方在价格上出现僵局,应采取什么方法来化解僵局?
让步的原则:(1)不要做无谓的让步,应体现对我方有利的宗旨。(2)在我方认为重要的问题上要力求对方先让步,而在较次要的问题上,根据情况需要可考虑先做让步。(3)考虑做出让步时要慎重,不能随便。(4)一次让步的幅度不要过大,节奏不宜太快,应做到步步为营。
让步方法:(1)由高到低,然后又微高的让步方式(2)先高后低,然后又拔高的让步方式(3)等额地让出可让利益的让步方式(4)
小幅度递减的让步方式
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
2、B
3、B
4、B
5、D
6、D
7、BC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第九章 国际货物交易前的准备、磋商与合同订立
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市场调研? 国际市场调研包括那些内容?
国际商场调研不仅是市场状况和统计数字的罗列,而且还要对它们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得出相应结论,最终为企业的营销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
包括:(1)国际商品市场环境调研: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人口和自然环境、竞争环境(2)国际商品市场行情调研:出口商品生产调研、出口商品消费调研、商品价格调研、营销方式调研。
2、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有哪些主要渠道?试比较这些渠道的优缺点。
主要渠道:(1)间接出口(2)直接出口(3)国外生产 优缺点:(1)间接出口:开业费用低、风险小,而且不影响目前的销售利润,为以后的直接出口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但间接出口一般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海外营销渠道及信息网络业不甚发达。(2)直接出口:企业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均由自身完成,使企业可从目标市场快捷地获取更多的信息,并针对市场需求制定和修正营销规划,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直接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声誉。(3)国外生产:优点是可以利用对方的原料和劳动力,降低目标国家的产品成本,增加利润;可以完全控制整个管理和销售。缺点是投入资源多、风险大,而且受国外争睹的限制较多,没有当地合作者的协助,应变能力
第四篇:非营利组织会计--各章习题-20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它有哪些特点? 2.简要说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意义。
3.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适用哪些制度? 4.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各项不属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制度体系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B.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C.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D.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E.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F.企业会计准则 2.下列属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构成部分的是()
A.股份有限公司会计
B.财政总预算会计
C.民营企业会计
D.施工企业会计
3.下列属于行政单位的是()
A.教育局
B.农业局
C.公安局
D.卫生局
E.儿童福利院
4.政府与非营利组会计的目标是追求()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生态效益
D.规模效益 5.下列属于事业单位的是()
A.教育局
B.公安局
C.检察院
D.法院
(二)判断题:
1.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运用财务资源时,需要编制预算,而且编制的预算要经过诸如人民代表大会等批准。()
2.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对象,是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
3.财政部门是组织国家财政收支,办理国家预算、决算的专职管理机关。()4.行政单位是指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持社会公共秩 序的单位。()
5.总预算会计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进行核算与管理,称为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简称财政总预算会计。()第二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知识
一、思考题
1.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有哪几个?与营利性企业相比,有什么特点?
2.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等式有几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含义? 3.会计记账基础有哪几类?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采用什么记账基础? 4.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分别是什么?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采用的的记账方法是()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借贷记账法
D.收付记账法
2.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要素包括()
A.资产
B.收入
C.负债
D.利润
E.所有者权益
3.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等式为()
A.资产=负债+净资产
B.收入-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资产=权益 4.下列属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的基本前提是()
A.货币计量
B.会计分期
C.持续经营
D.会计主体
E.持续运行 5.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采用的的记账基础是()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借贷记账法
D.收付记账法
(二)判断题:
1.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2.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关键环节,是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前提。()3.净资产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4.单式记账只记一个账户,复式记账同时登记两个账户。()
5.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左边均记录增加额,右边均记录减少额。()
第二篇
财政总预算会计
第三章
财政总预算会计概述
一、思考题
1.什么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它有哪些特点? 2.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原则有哪些? 3.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是如何规定的? 4.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要素有哪几个?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财政会计的记账基础是()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借贷记帐法
D.收付记账法 2.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中,凡是有指定用途的资金,必须按指定用途使用,体现的是()
A.专款专用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3.下列各项不属于总预算会计的原始凭证的是()
A.国库收入日报表
B.领料单
C.国库收入收入退还书
D.财政预算拨款凭证
4.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中,凡是有指定用途的资金,必须按指定用途使用。体现的是()
A.专款专用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5.某市财政局人员经费及办公经费的核算属于()
A.事业单位会计
B.行政单位会计
C.财政总预算会计
D.国库会计
(二)判断题:
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具有强制性,支出一般具有无偿性。()2.财政总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3.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受预算管理制度的严格制约。()
4.财政总预算会计不存在现金、材料、固定资产等核算业务。()5.财政总预算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第四章
财政资产
一、思考题
1.财政性存款应遵循哪些原则?
2.在途款是样产生的?具体又应该如何核算? 3.财政总预算会计对有价证券购销有何规定?如何进行核算?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各级政府财政存放在指定专业银行的专用基金存款,通过()存款账户核算。A.银行存款
B.国库存款
C.其他财政存款
D.财政存款 2.各级财政用预算结余购买国库券利息收入,记入当期相应收入()账户。A.主营业收入
B.基金预算收入
C.专用基金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3.财政机关向事业单位预拨经费时,借记“预拨经费”账户,贷记()账户。
A.国库存款
B.银行存款
C.其他财政存款
D.财政存款 4.某市财政为平衡预算向省财政厅无偿借入一笔款项,已存入国库。该市财政总预算会计所作的会计处理为借记“国库存款”,贷记()。
A.短期借款
B.借入款项
C.与上级往来
D.借入款
5.各级政府财政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库的财政预算资金,称为()。
A.国库存款
B.银行存款
C.其他财政存款
D.财政存款
(二)判断题:
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有价证券是指各级政府按国家统一规定用各项财政结余资金购买的国库券和公司债券。()
2.各级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因急需与所属预算单位之间也会发生临时性的暂付款项,通过“预付账款”账户核算。
3.预拨经费是指财政部门预拨给所属预算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但尚未列作本期总预算支出的经费。
4.各级政府财政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库的财政预算资金,包括一般预算存款、基金预算存款等,通过“银行存款”账户核算。()
5.“与下级往来”属于负债类账户。()
(三)业务题:
资料:
1.某县财政局收到国库报来的3月10日的县级预算收入报表,本日收到一般预算 4 收入122 000元。
2.某市财政局收到国库报来的基金预算收入日报表,列明收入为5.6万元。3.根据某县水利局申请,预拨给下农田水利经费50万元。收到国库预算拨款凭证回单。
4.某市财政局拨付一笔专用基金给下属单位用于某一专门项目资金42万元。5.某县财政局在预算期间发现有一笔一般预算收入款85万元,未到“国库存款”账上,属于“在途款”。半个月后,该笔在途款已收入国库。
6.某县预拨给未设国库的某乡镇财政的预算资金45万元,县总预算会计凭证开出的信汇凭证国库回单作分录。
7.某市财政局用预算结算结余购买有价证券30万元,用基金预算结余购买有价证券10万元。
8.某县财政局到期兑付用基金预算结余购买的有价证券,收到本金10万元,利息1.2万元。
9.某市财政局向市教委发放紧急借款22万元,用于修理危险教室。10.按上题,经批准,市财政局同意将上述借款转作本月经费拨款。
11.某市财政局拨付给市建设银行基本建设资金300万元。月末,该市财政局收到建设银行报送的月报表,列报拨付建设单位款项为270万元。
12.某市财政局根据下级财政部门的申请无偿借给其临时周转资金32万元,期限1年。
要求:根据所给资料,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第五章
财政负债与净资产
一、思考题
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负债包括哪些内容?
2.各项财政结余分别由哪些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组成?
3.什么是预算周转金?为什么要设置预算周转金?对预算周转金有哪些规定? 4.什么是财政周转金?它有哪几项规定,如何核算? 5.什么是财政周转金收入?财政周转金收入包括哪些内容? 6.什么是财政周转金支出?财政周转金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中,一般预算资金收入减去一般预算资金支出后的差额,称为()
A.预算结余
B.基金预算结余
C.专用基金结余
D.结余 2.“财政周转基金”属于()账户。
A.资产
B.负债账户
C.净资产
D.所有者权益 3.下列各项中属于负债类账户的是()。
A.预算周转金
B.与上级往来
C.暂付款
D.财政周转金放款 4.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法定程序和核定的预算,以发行债券等方式向社会举借债务所取得的款项称为()。
A.短期借款
B.借入款项
C.与上级往来
D.借入款
5.各级政府财政存放在银行国库的财政周转金,通过()总账账户核算。
A.国库存款
B.银行存款
C.其他财政存款
D.财政存款
(二)判断题:
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2.财政周转金是由财政部门管理,按照有偿原则周转使用的财政资金。
3.“与上级往来”属于负债类账户。()
4.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结余是指收入减去支出后的差额,包括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和专用基金结余。()
5.“待处理财政周转金”属于净资产类账户。()
(三)业务题:
1.某市财政局发生如下业务:
(1)向上级财政借入临时周转金100 000元。(1)收到性质不清的缴款5 000元。
(3)归还上级财政的借款50 000元,剩余50 000元转为上级对本级财政的补助(一般预算补助)。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债500 000元。
(5)发现性质不清的缴款5 000元原是一般预算收入。要求: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某市财政局发生如下业务:
(1)经上级机关批准,从预算结余中提取8万元补充预算周转金。(2)上级拨入8万元补充本市财政的预算周转金。(3)用预算周转金支付卫生局的经费5万元。
6(4)年末,相关的收入、支出账户的余额如下:
一般预算收入
600万元 基金预算收入
180万元 专用基金收入
50万元 补助收入
200万元
其中:一般预算补助
150万元
基金预算补助
50万元
上解收入
100万元 调入资金
50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
300万元 基金预算支出
80万元 专用基金支出
45万元 补助支出
120万元
其中:一般预算补助
80万元
基金预算补助
60万元
上解支出
100万元 调出资金
50万元 要求: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某市财政局发生如下有关财政周转金业务:
(1)根据放款合同和职能部门签发的放款申请书,直接贷付某用款单位农业建设资金15万元,收到银行支付凭证回单。
(2)接上题,收到该用款单位还来财政周转金15万元,并收取资金占用费0.8万元。
(3)某项财政周转金贷款为30万元,逾期已久,不能收回,经审查已成呆账,在尚未报批前,先作为待处理资金。
(4)承上题,上述呆账按规定程序报批核销。要求: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第六章
财政收入
一、思考题
1.什么是财政收入?它由哪些内容组成? 2.预算收入的征收机构有哪些?它们内是如何分工的? 3.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分别适用哪些缴税对象?
4.预算收入的划分报解和审核是怎样规定的?预算收入的退库有何规定?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税务机关属于国家一般预算收入的()。
A.征收机关
B.出纳机关
C.行政机关
D.记账员
2.各级政府财政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财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记入()收入账户。
A.基金预算收入
B.专用基金收入
C.补助收入
D.财政补助收入
3.由基层缴款单位和个人按照征收机关规定的缴款期限直接向当地国库或国库经收处缴纳预算收入的一种缴款方式,称为()。
A.就地缴库
B.自收汇缴
C.集中缴库
D.计划缴库 4.财政总预算会计年末转账时,“一般预算收入”账户转入()结余账户。A.预算结余
B.基金预算结余
C.专用基金结余
D.结余
5.财政部门收到下级财政按财政体制规定交给本级财政的预算款项,记入()账户。
A.应缴预算款
B.上解收入
C.一般预算收入
D.附属单位缴款收入
(二)判断题:
1.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资源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均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2.国家金库简称“国库”,一是般预算收入的出纳机构。()
3.“结余”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中的净资产账户。()
4.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资金调拨收入,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分别通过“补助收入”、“上解收入”及“调入资金”核算。()
5.调入资金属于预算内外资金的横向调拨,不涉及上下级预算的收支变动。()
(三)业务题:
1.某市财政在2×13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某日收到国库报来的一般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增值税160 000元,营业税120 000元,个人所得税75 000元,房产税116 000元,印花税9 8000元,土地增值税145 000元。
8(2)某日收到国库报来的一般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消费税165 000元,城镇土地使用税85 000元。
(3)年终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的贷方余额4 200 000元全部结转。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某市财政在2×13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150 0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车辆通行费”70 000元,“学校收费——教育部门中等职业学校学费”80 000元。
(2)年终,将“基金预算收入”贷方余额150 000元转入“基金预算结余”科目。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3.某市财政在2×13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市财政收到省级财政一般预算补助120 000元,基金预算补助300 000元。(2)省财政通知市财政,将原来无偿借给市财政的300 000元转作对市财政的一般预算补助款。
(3)年终将补助收入贷方余额1 500 000元(其中一般预算补助700 000元,基金预算补助800 000元)转入结余。
(4)市财政收到所属丙县上解的一般预算款200 000元。(5)市财政年终将“上解收入”1 200 000元全部转入预算结余。
(6)市财政为了平衡一般预算,从预算外资金结余中调入资金230 000元。(7)市财政在年终的时候将“调入资金”贷方余额240 000元转入“预算结余”。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第七章
财政支出
一、思考题
1.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财政支出的目的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一般预算支出?一般预算支出的列报口径是如何规定的? 3.各项支出核算时使用哪些科目?
4.什么是资金调拨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年末,结转到“预算结余”账户的支出类账户是()
A.一般预算支出
B.基金预算支出
C.专用基金支出
D.资金调拨支出 2.本级财政按财政体制规定上交给上级财政的款项是()。
A.一般预算支出
B.上解支出
C.上缴上级支出
D.附属单位交款 3.年末,结转到“基金预算结余”账户的支出类账户是()
A.一般预算支出
B.基金预算支出
C.专用基金支出
D.资金调拨支出 4.发生专用基金支出时,财政总预算会计应借记“专用基金支出”账户,贷记()账户。
A.其他财政存款
B.银行存款
C.国库存款
D.财政存款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是资金调拨支出业务核算范围的是()。
A.补助支出
B.上解支出
C.调出资金
D.财政补助收入
(二)判断题:
1.财政总预算会计加强一般预算支出,有利于落实财政收支结余。()2.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专用基金支出是用专用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3.补助支出是本级财政按财政体制规定或因专项需要补助给下级财政的款项。()
4.教育附加费支出属于基金预算支出业务核算范围的内容。()
5.“调出资金”与“调入资金”的年末余均应转入 “基金预算结余”账户。()
(三)业务题:
1.某市财政在2×13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市财政根据预算,拨付检察院机关经费120 000元,检察院业务费190 000元,其他经费11 000元;拨付公安局机关经费175 000元,公安局业务费250 000元,其他经费6 000元。
(2)市财政局根据预算向该市教育局拨付教育事业费762 000元,其中:中学经费273 000元,小学经费377 000元,职业教育经费74 000元,特殊教育经费38 000元。
(3)市财政局根据预算拨付文化事业费116 000元,出版事业费130 000元,文物事业费75 000元,体育事业费182 000元,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费335 000元。
(4)市财政上月已经将某单位的经费45 000元列入一般预算支出,经过审查不应该由一般预算资金支付,经通知已经收回。
(5)年终,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将“一般预算支出”科目的借方余额32 500 000元全部转入“预算结余”科目。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某市财政在2×13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0(1)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了基金预算资金共计270 0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教育——学校收费支出——教育部门普通高中共学费支出”240 000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就业和培训”30 000元。
(2)年终,将“基金预算支出”借方余额270 000元转入“基金预算结余”科目。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3.某市财政在2×13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市财政向其下属丁县拨付一般预算补助135 000元,根据基金预算向下属的丙县拨付基金预算补助80 000元。
(2)市财政按照体制规定,上解省财政一般预算存款280 000元。
(3)市财政在年终决算的时候,发现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出现赤字180 000元,为了平衡一般预算,经批准从基金预算的结余中调出180 000元弥补一般预算赤字。
(4)年终,某市财政将“补助支出——一般预算补助”科目的借方余额220 000元结转,“补助支出——基金预算补助”科目的借方余额100 000元结转,将“调出资金”科目的借方余额240 000元结转。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第八章
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
一、思考题
1.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分为哪几类?如何编制?
2.年终决算的步骤和方法如何?年终结账工作一般有哪三个环节? 3.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审核和汇总包括哪些内容?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反映一级政府财政在某一特定日期实际财力状况的会计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
B.预算执行情况表
C.财政周转金报表
D.现金流量表 2.用于反映财政周转基金内增减变化情况的报表时()。
A.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B.资产负债表
C.财政周转基金变动情况表
D.财政周转金收支情况表 3.财政总预算会计“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是()
A.资产=负债+净资产
B.收入-支出=结余 C.收入-费用=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反映各级财政周转金费用收入、支出及结余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
B.财政周转金报表 C.预算执行情况表
D.财政周转金收支情况表 5.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的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属于()。
A.月报
B.季报
C.年报
D.旬报
(二)判断题:
1.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审核就是进行政策性审核。()
2.按性质不同,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可以划分为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报表及其他附表等。()
3.会计报表审核无误后,县以上各级财政总会计还要根据本级报表和所属各级上报的会计报表进行汇总,编制汇总会计报表。()
4.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在编制时要做到内容真实、计算准确、报送及时、填写完整。()
5.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了各级财政总预算的执行情况,保证预算收支任务的圆满实现。()
第九章
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
一、思考题
1.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的任务是什么? 2.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的原则有哪些? 3.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科目的是()。
A.财政专户存款
B.银行存款
C.其他财政存款
D.国库存款 2.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的记账方法是()。
A.借贷记账法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
D.收付记账法 3.反映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
B.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情况表
C.财政周转金报表
D.现金流量表
4.记入新账。将旧科目上年余额直接记入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科目预留空行的余 12 额栏内,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以区别新发生数,这项工作称为()。
A.结清旧账
B.记入新账
C.年终清理
D.结转余额 5.下列各项中,属于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的净资产类科目的是()。
A.预算外结余
B.结余
C.预算结余
D.专用基金结余
(二)判断题:
1.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的基本任务是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监督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管理和执行情况。()
2.“财政专户存款”账户用于核算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专户中各项预算外资金存款。()
3.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项目表时反映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收支计划执行情况的报表。()
4.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的净资产通过“预算外结余”账户核算。()5.“政府调剂支出”账户。核算财政部门经批准从一般预算外资金中统筹安排的款项。()
第十章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会计
一、思考题
1.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主要业务是什么?它与财政国库管理机构的业务关系是怎样的?它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业务关系又是怎样的?
2.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在办理财政资金支付业务时,需要与哪些单位或部门进行密切合作?
3.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需要设置哪两个特殊的总账科目?它们分别表示怎样的财政资金结算关系?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办理财政资金支付的方式主要是()。A.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
B.集中支付和就地支付 C.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和就地支付
D.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和集中支付 2.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为某预算单位支付一般预算资金时,应借记“一般预算支出”,贷记()。A.国库存款
B.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C.其他财政存款
D.财政专户存款
(二)判断题:
1.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财政国库支付制定各机构通过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零余额账户账户,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给物品或服务提供者。()
2.通过年终结账,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各机构的“已结报支出”账户和有关预算支出账户的余额均未零。()
3.在财政部层面,财政国库执行机构称为国库支付中心。()
4.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在财政部层面称为国库司;在地方财政部门层面称为国库处、国库科等。()
5.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财政国库支付制定各机构通过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财政资金支付给物品或服务提供者或预算单位。
第三篇
行政单位会计
第十一章 行政单位会计概述
一、思考题
1.行政单位会计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3.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有哪些?会计科目包括哪些?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单位资产类账户的是()。A.库存现金
B.材料
C.现金
D.存货
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单位负债类账户的是()。A.应交预算款
B.应付账款
C.应缴预算款
D.短期借款 3.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单位净资产账户的是()。
A.结余
B.预算结余
C.专用基金结余
D.基金预算结余 4.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单位收入类账户的是()。
A.财政补助收入
B.专用基金收入
C.拨入经费
D.补助收入
5.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单位支出入类账户的是()。A.专用基金支出
B.经费支出
C.补助支出
D.经营支出
(二)判断题:
1.为了保证会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行政单位应对各项财产进行清查。()2.行政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不同时期的会计核算方法应当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3.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4.行政单位的实物资产中,除了固定资产外,其余都列入“库存材料”核算。()5.行政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第十二章
行政单位资产
一、思考题
1.什么是行政单位的的资产?行政单位的资产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行政单位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什么是行政单位的财政应返还额度? 行政单位的财政应返还额度是如何形成的? 4.行政单位购买和核算有价证券应当遵守哪些的管理原则和规定? 5.固定资产核算时使用的两个科目是如何对应的?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财政部门为本部门和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及资金清算的账户是()。
A.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B.银行存款
C.其他财政存款
D.专用基金存款 2.行政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通过()账户核算。
A.其他应收款
B.暂付款
C.预付账款
D.预收账款
3.行政单位购买的各种材料、物资,包括工具、器具等,除固定资产以外的所有实物资产,均通过()账户核算。
A.库存材料
B.材料
C.原材料
D.存货
4.行政单位按照规定用其有权自行支配的结余资金购买国债时,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A.短期投资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有价证券
D.对外投资
5.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价值(假设不接受捐赠过程中没有发生相关的费用),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账户。
A.固定基金
B.营业外收入
C.资本公积
D.收受资本
(二)判断题:
1.行政单位的零余额账户只是一个过渡账户,不是实存资金账户。()
2.年终,行政单位应根据本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发生数的差额,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账户,贷记“拨入经费”账户。()
3.行政单位只能按国家规定购买国债,不能购买其他有价证券,并严格执行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
4.行政单位的库存材料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对于发出材料的价格,可根据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式确定。
5.“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是两个对应的账户,前者属于净资产类,后者属于资产类。()
(三)业务题:
1.某行政单位发生如下关于资产的业务:
(1)6月1日兑付到期国库券,面值120 000元,年利率6%,3年期,到期支付利息。
(2)6月3日张莉莉预支差旅费6 000元。
(3)6月12日张莉莉报销差旅费4 500元,收回现金1500元。
(4)6月17日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一批,价格600元,直接由办公室领用。(5)6月20日收到其他单位捐赠的电脑4台,价值20 000元,并支付运费200元。(6)6月21日盘盈一台设备,估价40 000元,盘亏复印机一台,原价15 000元。(7)6月23日用银行存款购入3台空调,价格为每台15000元。
(8)6月25日报废一台汽车,原价为150 000元,收回残值4 000元,同时支付清理费用600元。
要求: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2.某行政单位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2013年3月10日,收到单位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其中列示行政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45600元。
(2)2013年7月5日,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日常业务活动中发生的租赁费计5100元。
(3)2013年12月31日,本财政直接支付实际发生数为363500元,当年财政 16 直接支付额度为366000元,行政单位存在尚未使用的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2500元(366000-363500)。
(4)2013年12月31日,本财政授权支付实际发生数为422600元,当年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为424000元,财政部门已经下达到单位零余额账户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全部下达代理银行。行政单位存在尚未使用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1400元(424000-422600)。
(5)2014年1月5日,经批准恢复2013年末尚未使用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1400元。
(6)2014年2月22日,经批准使用上年末尚未使用的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700元,购买一批办公用品。办公用品已经验收入库。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为该行政单位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十三章
行政单位负债和净资产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应缴预算款?它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应缴财政专户款?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核算? 3.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有哪几种上缴方式? 4.结转到“结余”账户借方和贷方的账户各有哪些?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对于尚未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暂未取消收入过渡账户的行政单位,收到应缴预算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账户。
A.应缴预算款
B.应缴财政专户款
C.上解指出
D.暂存款
2.行政单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计算出本月应向在职职工支付的基本工资时,应借记“经费支出”账户,贷记()。
A.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B.应付工资
C.应付职工薪酬
D.暂存款 3.行政单位出售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应计入()账户的贷方。A.其他收入
B.营业外收入
C.固定资产清理
D.资本公积
4.年终,行政单位结转“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账户的余额应贷记()账户。
A.结余
B.本件利润
C.一般预算结余
D.预算结余 5.行政单位按照规定购买国家规定的国库券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应计入()账户的贷方。()
A.其他收入
B.投资收益
C.预算外资金收入
D.财务费用
(二)判断题:
1.国家各级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依法查处并没收物品的变价收入,应当按照规定上缴国库。()
2.行政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资产减负债的差额,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3.行政单位人员出差预借差旅的会计处理为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现金”。()4.应缴财政专户款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按规定向有关单位或个人代收的应上缴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的款项。()
5.行政单位必须将应缴预算款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国库,不得私设小金库。()
(三)业务题:
1.某行政单位发生如下关于负债的业务:
(1)8月1日收到应上缴财政的罚没收入5 000元,存入银行。(2)8月3日将上题中的罚没收入5 000元上缴国库。
(3)该单位预算外资金实行“全额上缴,定期返还”的核算办法,8月5日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款的收入50 000元,存入银行,8月6日将50 000元上缴财政专户。(4)8月12日收到财政拨来的预算外资金款35 000元,存入银行。
(5)8月18日购入丙资料一批,价格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贷款尚未支付,材料已入库。
(6)8月20日收到某单位交来的租入固定资产押金10 000元,存入银行。(7)8月25日归还上题押金。要求: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2.某行政单位年末各收支科目余额如下:
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
500 000 ——拨入专项经费
500 000 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
000 000 ——专项收入
500 000 其他收入
000 拨出经费——拨出经常性经费
000 000 ——拨出专项经费
000 000 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
500 000 18 ——专项支出
400 000 结转自筹基建
000 要求:编制年终转账的会计分录。
第十四章
行政单位收入
一、思考题
1.行政单位的收入包括哪些?
2.行政单位领拨经费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3.什么是实拨资金?它的具体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4.什么是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行政单位应当如何核算预算外资金收入业务?
5.什么是行政单位的拨入经费?行政单位拨入经费的管理要求主要有哪些?在不同的财政资金支付方式下,行政单位应当如何确认拨入经费?
6.什么是行政单位的其他收入?行政单位应当如何核算其他收入的业务?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在划拨资金方式下,行政单位按照经费领报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预算经费,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
A.财政补助收入
B.拨入经费
C.专用基金收入
D.经费收入
2.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行政单位收取得拨入经费时,借记()账户,贷记“拨入经费”账户。
A.银行存款
B.国库存款
C.其他财政存款
D.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行政单位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本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有关账户,贷记()账户。
A.财政补助收入
B.财政专户收入
C.经费收入
D.预算外资金收入 4.行政单位结算银行存款所取得的利息收入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
A.投资收益
B.其他收入
C.财务费用
D.预算外资金收入 5.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行政单位在使用经费购买办公用的耗材时,应借记“经费支出”账户,贷记()账户。
A.现金
B.银行存款
C.拨入经费
D.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二)判断题:
1.各级行政单位领拨经费的依据,是根据过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审核批准后的单位预算。()
2.行政单位其他收入核算的内容包括在业务活动中取得的不必上缴财政的零星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有价证券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
3.根据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不同,行政单位拨入经费的取得方式也相应地分为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实拨资金三种。()
4.行政单位按照规定处置不用的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属于其他收入。()5.实行“全额上缴,定期返还”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的行政单位,在取得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
(三)业务题:
1.某行政单位发生如下业务:
(1)7月1日收到财政局拨来的本月经费200 000元,其中80 000元是下属单位的,并进行转拨。
(2)7月5日收到场地租赁费6 000元。
(3)该行政单位实行“全额上缴,定期返还”的预算外资金核算方法,7月8日按规定收取预算外资金300 000元。
(4)7月10日上缴上题的应缴财政专户款。
(5)7月15日收到财政定期返回的预算外资金120 000元。(6)7月18日返回财政多拨的经费6 000元。(7)7月31日收到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 200元 要求: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2.资料:
(1)甲行政单位收到其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单,收到财政部门拨入的一笔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规定用于基本支出中的人员经费支出,具体科目和金额为:“基本支出——人员经费”75 000元。
(2)乙行政单位收到财政部门委托其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单,财政部门为该行政单位支付了一笔日常行政活动经费,具体科目和金额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46 000元。
要求:根据所给资料,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第十五章
行政单位支出
一、思考题
1.行政单位的支出包括哪些?按照不同的标准,经费支出可以分为哪几类? 2.行政单位会计在办理经费支出时,必须遵循什么样的财务规定?
3.什么是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什么是行政单位的拨出经费?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与拨出经费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4.行政单位办理经费支出的原则和列报口径是什么? 经费支出收回有何规定?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行政单位将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转存建设银行时,借记()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A.经费支出
B.结转自筹基建
C.在建工程
D.专用基金支出 2.行政单位从仓库领用的办公用品和行政用材料,应借记“经费支出”,贷记()账户。
A.库存材料
B.材料
C.存货
D.低值易耗品
3.行政单位对其所属单位转拨经费时,借记()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A.经费支出
B.补助支出
C.对附属单位拨款
D.拨出经费 4.行政单位年终盘点时,对于发现材料盘盈,应借记“库存材料”,贷记()。A.经费支出
B.管理费用
C.营业外收入
D.其他收入
5.行政单位收回以前已经列为经费支出的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
A.结余
B.经费支出
C.其他收入
D.以前损益调整
(二)判断题:
1.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按开支对象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2.行政单位会计在办理经费支出时,按规定的定额和开支标准办理。()
3.基层行政单位没有拨出经费业务的核算。()
4.结转自筹基建是行政单位经批准用经费拨款以外的资金安排基本建设,其所筹集并转存建设银行的资金。()
5.行政单位购入的办公用品和行政用材料,一般不计入材料账,按购入数列支。数量较多时才通过“库存材料”科目。()
(三)业务题: 1.某行政单位发生如下业务:
(1)9月1日收到财政局拨来的本月经费350 000元,其中200 000元是下属单位的,并进行转拨。
(2)9月2日,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发放本月职工基本工资35 000元、补助工资15 000元、其他工资12 000元、离退休人员费用6000元。
(3)9月6日用银行存款购买一台设备4 200元,支付复印机的维修费用600元。(4)9月18日支付水电费1 000元。(5)9月21日支付职工培训费6 000元。(6)9月23日收到所属单位多余经费15 000元。(7)9月25日将自筹资金60 000元转存建设银行。(8)9月27日收回以前已列为经费支出3 000元。
(9)9月30日对材料进行盘点,发现盘盈甲材料6 000元,盘亏乙材料1 500元。要求: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2.某行政单位发生如下业务:
(1)10月1日收到财政部门拨来的用于A项目的专用资金750 000元,其中250 000元为下属单位的,并进行拨付。
(2)10月3日,用专用资金购买一台设备,买价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17%,运费1 000元。
(3)10月12日,A项目从仓库领用甲材料100 000元。(4)10月22日,支付A项目工人工资120 000元。(5)10月28日A项目完工,所属单位多余15 000元交回。要求: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第十六章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
一、思考题
1.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有哪些种类,如何编制? 2.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有哪些? 3.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审核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反映行政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是()。
A.预算执行情况表
B.资产负债表
C.利润表
D.现金流量表
2.反映行政单位月份及收支预算情况及其执行结果的会计的报表是()。
A.利润表
B.预算执行情况表
C.收入支出表
D.资产负债表
3.资产负债表是行政单位最基本、最重要的报表,分分左右两方,左边列示的是“负债”和“净资产”,右边列示的是()。
A.收入
B.资产
C.支出
D.结余
4.主管行政单位和二级行政单位根据本级报表和经审核后的所属单位的会计报表编制出汇总的会计报表,称为()。
A.汇总会计报表
B.合并会计报表
C.总预算会计报表
D.基层会计报表
5.行政单位以预算收支实际数为基础,与计划指标进行分析的方法,是()。A.对比分析方法
B.结构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综合分析法
(二)判断题:
1.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审核包括技术性审核和政策性审核两个方面。()
2.行政单位年报(决算),是全面反映资金活动的经费收支执行结果的报表。()
3.行政单位的会计报表分析,是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加工、分解、比较、评价和解释。会计报表分析是会计编制报表的继续。()
4.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政策性审核主要是审核会计报表中反映的各项资金收支是否符合政策、制度,有无违反财经法规的情况。()
5.行政单位必须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格式、内容和编制方法编制会计报表。()
第四篇 事业单位会计
第十七章
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事业单位会计?它有哪些特点?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2.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是如何表述的? 3.事业单位会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
4.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与其他会计相比有哪些特点?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属于事业单位资产科目的是()。A.现金
B.存货
C.材料
D.库存材料 2.下列各项属于事业单位负债科目的是()。
A.对外投资
B.应付工资
C.应付职工薪酬
D.暂存款 3.下列各项属于事业单位净资产科目的是()。
A.结余
B.固定份基金
C.非流动资产基金
D.专用基金结余 4.下列各项属于事业单位收入科目的是()。
A.拨入经费
B.附属单位缴款
C.预算外资金收入
D.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5.下列各项属于事业单位支出科目的是()。
A.对附属单位补助
B.补助支出
C.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D.拨出经费
(二)判断题:
1.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全面性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3.及时性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4.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5.事业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第十八章
事业单位资产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事业单位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如何核算事业单位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什么是事业单位的财政应返还额度?事业单位的财政应返还额度是如何形成的? 4.事业单位的应收账款应如何核算?
5.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分为哪些种类?应当如何核算?
6.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分为哪些种类?取得时如何计价?核算有什么特点? 7.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如何摊销?
8.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核算?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采用财政直接支付用的事业单位,在实际使用恢复的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时,借记“事业支出”等账户,贷记()账户。
A.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B.财政应返还额度
C.拨入经费
D.财政补助收入
2.事业单位因开展经营活动销售产品、提供有偿服务等而收到的带息商业汇票,到期取得的利息于应冲减()。
A.事业支出
B.财务费用
C.经营支出
D.管理费用
3.事业单位盘亏或者毁损、报废的存货,转入待处置资产时,应按照待处置存货的账面余额,借记()账户,贷记存货账户。
A.待处理资产损溢
B.营业外支出
C.待处置资产损溢
D.管理费用
4.为了核算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事业单位需要设置()总账账户。
A.长期股权投资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长期投资
D.对外投资 5.事业单位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为借记()账户,贷记“累计折旧”账户。
A.管理费用
B.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C.制造费用
D.成本费用
(二)判断题:
1.事业单位因开展经营活动销售产品、提供有偿服务等而应收取的应收账款,应采用备抵法按期计提坏账准备。()
2.事业单位处置存货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处置收入扣除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收入,应根据有关规定,贷记“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或 “其他收入”账户。()
3.为了反映和监督各类对外投资的形成以及投资的收回,事业单位应根据投资期限的长短,分别设置“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总账科目。()
4.“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属于事业单位的资产账户。()5.事业单位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就开始提 25 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再照提折旧。()
(三)业务题
1.某事业单位(属于一般纳税人)2×13年9月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1)以银行存款支付事业活动支出25 000元。
(2)开户银行收到财政部门拨入的事业经费150 000元。(3)根据预算关系,向所属某单位拨付经费20 000元。
(4)用事业经费购买一台一般设备,价款为15 000元,运杂费2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5)本月开展事业活动,发出A材料共计32 000元;本月开展经营活动,发出A材料25 000元。
(6)某部门领用甲产品100件,实际成本为15 000元,开展事业活动。
(7)以A材料对外投资,该批材料按协议确定的价值为28 000元,不含增值税的账面价值为20 000元。
(8)用专款改建一幢办公楼,发生改建支出320 000元。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某事业单位2×13年发生如下业务:
(1)年初,经批准恢复上年末尚未使用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2000元;年初,经批准恢复上年末尚未使用的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1 000元,支付事业活动中发生的业务费用。
(2)收到单位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事业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16 000元。
(3)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事业活动中发生的业务费用3 200元。
(4)年终,本财政直接支付实际发生额180 000元,当年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为185 000元,事业单位存在尚未使用的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5 000元(185 000-180 000);年终,财政部门已经下达到单位零余额科目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为356 000元,当年经批准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为358 000元。事业单位存在尚未收到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2 000元(358 000-356 000);年终,本年财政授权支付实际发生数340 000元,财政部门已经下达到单位零余额账户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为356 000元。事业单位存在尚未使用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16 000元(356 000-340 000)。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事业单位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3.某事业单位2×13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购入一台专用设备36000元。(2)收到某企业捐赠一台办公设备12000元。
(3)出售一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元,已经计提折旧80000元。出售的变价收入为22000元,在报废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2 000元,已经以银行存款支付。假设该事业单位报废的房屋已经处置完毕,在处置过程中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并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入已经通过银行存款上缴国库。
要求:根据所给的资料,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第十九章
事业单位负债
一、思考题
1.事业单位负债包括哪些内容?
2.核算事业单位的负债核算中需要设置那些主要账户?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事业单位支付短期借款利息时,应借记()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A.财务费用
B.经营支出
C.其他支出
D.事业支出
2.事业单位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需要设置()总账账户。A.应交税金
B.应缴税费
C.应付税金
D.应交税费
3.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支付职职工时,应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
A.银行存款
B.财政补助收入
C.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D.拨入经费 4.事业单位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专门借款,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支付的借款利息,应借记()账户。
A.财务费用
B.其他支出
C.经营支出
D.在建工程
5.事业单位末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会计处理为借记()账户,贷记“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
”账户。
A.结余分配
B.所得税费用
C.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D.利润非配
(二)判断题:
1.流动负债是指事业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在1年之内(不含1年)的负债,具体包括短期借款、应交税费、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等。()
2.事业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也通过应缴税费账户核算。()
3.非流动负债是指事业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负债,具体包 27 括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
4.事业单位应缴纳的印花税,直接通过支出等有关账户核算,不在通过应缴税费账户核算。()
5.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专门借款利息,属于工程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后支付的,应按照支付的利息,借记“其他支出”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三)业务题:
资料:某事业单位2×13年4—6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为开展事业活动,因出现短期资金困难,向财政部门借入款项12 000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月利率为0.5%,到期归还本息。
2.为了满足开展事业活动的需要,购买材料一批,价款为6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3.按规定收取行政性收费收入6 000元,存入银行。
4.按有关规定收取某项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收入1 500元,存入银行。5.将3与4两项收入上缴。
6.收到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3 000元,存入银行。7.将收到的预算外资金3 000元全额上缴财政专户。8.因提供应税服务,应缴纳营业税300元,并上缴。9.计算出经营活动应缴纳的所得税5 000元,予以上缴。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第二十章
事业单位收入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事业单位的收入?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管理要求主要是什么?
3.什么是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什么是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在概念和账务处理上有何不同?
4.什么是事业单位的上级补助收入?什么是事业单位的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事业单位的上级补助收入与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5.其他收入包括哪些核算内容?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为了核算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应设置()总账账户,下设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两个明细账户。
A.补助收入
B.财政补助收入
C.上级补助收入
D.拨入经费
2.年终,事业单位将“上级补助收入”账户贷方余额全部转入()账户。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
A.结余
B.非财政补助结转
C.事业结余
D.财政补助结余
3.事业单位在实际收到附属单位缴来的款项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账户。
A.附属单位缴款
B.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C.事业收入
D.上解收入 4.收到从财政专户返还的事业收入时,事业单位应按照实际收到的返还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账户。
A.事业收入
B.预算外资金收入
C.专用基金收入
D.补助收入
5.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现金资产,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账户。
A.营业外收入
B.其他收入
C.事业收入
D.经营收入
(二)判断题:
1.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2.事业单位对附属单位经营项目的投资所获取的投资收益,属于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也不属于附属单位缴款。()
3.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事业单位应设置“附属单位缴款”账户,以核算收到附属单位按规定缴来的款项。()
5.期末,事业单位应将“经营收入”账户本期发生额直接转入“事业基金”。()
(三)业务题:
资料:某事业单位2×13年5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收到上级单位拨入的本月预算经费180 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2.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将多余的预算经费6 000元通过上级单位缴回财政部门。3.收到财政部门拨入专款60 000元,用于甲项目建设。
4.开展专项业务活动,取得事业收入320 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5.甲项目完工,根据财政部门要求,将甲项目专款余额3 000元的70%留归该事业单位,30%缴回财政部门。
6.收到财政部门从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核拨的一笔财政预算外资金,资金用途为日常事业活动,具体科目和金额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6 000元。
7.开展经营活动,向大华公司销售商品,取得收入23 400元,其中,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4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8.收到附属单位上缴款项100 000元,存入银行。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支出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事业单位的支出?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哪些内容?事业支出的报销口径如何规定?
2.什么是经营支出?主要核算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事业单位的拨出经费?事业单位的拨出经费应当如何核算?
4.什么是事业单位的上缴上级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事业单位的上缴上级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事业单位收回当年支出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账户。
A.事业结余
B.事业支出
C.事业基金
D.其他收入
2.年终,事业单位应将“上缴上级支出”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到()账户后,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A.经营结余
B.事业结余
C.结余
D.财政补助结余
3.事业单位对附属单位拨付补助款时,借记()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A.补助支出
B.财政补助支出
C.对附属单位补助
D.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4..事业单位对外捐赠现金资产,借记()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A.营业外支出
B.补助支出
C.捐赠支出
D.其他支出
5.事业单位核算从事营活动人员的工资时,应借记()账户,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其他支出
D.经营支出
(二)判断题:
1.事业单位购入办公用品可直接列报支出,购入其他各种材料可在领用时列报支出。()
2.事业单位按核定比例提取的固定资产修购基金,直接列报支出。()3.事业单位的上缴上级支出与其上级单位的对附属单位补助业务是相对应的。()
4.年终,事业单位应将“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其他支出”的借方余额全部结转到“事业结余”账户。()
5.事业单位对于发现现金短缺,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报经批准后,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库存现金”账户。()
(三)业务题: 1.资料:
(1)以现金2 000元购买办公用品,直接交付有关部门使用。(2)以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办公楼维修费4 000元。(3)按规定计提本月固定资产修购基金6 000元。
(4)以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本月职工工资80 000元,其中基本工资65 000元,补助15 000元。
(5)从财政零余额账户中提取现金3000元,用于支付日常办公费用。(6)以专项资金购入材料一批,价款2 000元,直接交付甲项目使用。(7)根据预算管理关系,向所属甲单位拨出经费150 000元。
(8)用自有资金拨给所属乙单位专款100 000元,用以完成专门项目,项目完成的实际支出为80 000元。按照规定,余款的70%留归乙单位所有,30%收回。(9)通过银行转拨上级单位拨给所属丙单位的专款10 000元。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资料:某市政府农业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甲农博园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结转商场部销售的旅游纪念品的成本2000元。(2)结转咖啡部销售的咖啡饮品的成本600元。
(3)以银行存款购买日常办公用品300元,直接交经营部门咖啡部使用。(4)以银行存款490元支付经营部门商场部电费。
(5)年终结账,“经营支出”总账科目借方余额8000元。“经营支出”有关明细账科目借方余额:“商场部”5000元,“咖啡部”3000元。事业单位将以上“经营支出” 31 科目的借方余额全数转入“经营结余”科目。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为该事业单位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第二十二章
事业单位净资产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主要包括哪些种类? 2.专用基金的来源是如何规定的,相应的账务处理有何特点? 3.各项结余的结转过程使用哪些会计账户?
4.什么是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结余?事业单位应当如何核算财政补助结余? 5.什么是事业单位的事业结余?什么是事业单位的经营结余?事业单位应当如何核算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6.什么是事业单位的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事业单位应当如何核算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年末,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借方余额转入()账户的贷方。
A.事业基金
B.事业结余
C.结余
D.专用基金
2.事业单位按照事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时,应借记()账户。贷记 “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A.事业支出
B.管理费用
C.经费支出
D.其他支出
3.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减去财政补助支出后的余额,通过()账户核算。
A.事业结余
B.结余
C.财政补助结余
D.补助结余
4.事业单位计算应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时,应借记(),贷记“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
A.利润非配
B.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C.事业支出
D.经营支出 5.结余是指事业单位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包括().A.财政补助结余和 非财政补助结转
B.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C.财政补助结余和事业结余
D.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二)判断题:
1.年终结账后,事业单位发生需要调整以前非财政补助结余的事项,按规定转 32 入或冲减事业基金数。()
2.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管理应遵循“先提后用、专设科目、专款专用”的原则。()3.经营结余是指经营收入与经营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的结果。()
4.非财政补助结转是核算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
5.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进行结余分配,如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按照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
(三)业务题:
资料:某事业单位2×13年年终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年终结账前,有关事业活动收入账户的贷方余额为:财政补助收入550 000元,上级补助收入45 000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80 000元,事业收入220 000元,其他收入20 000元;有关事业活动支出账户的借方余额为: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500 000元,事业支出——其他事业支出150 000元,上缴上级支出45 000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50 000元。将有关事业活动收支账户的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转”和“事业结余”账户。
2.年终结账前,有关经营活动收入账户的贷方余额为:经营收入88 000元;有关经济活动支出账户的借方余额为:经营支出48 000元。将有关经营活动收支账户的余额转入“经营结余”账户。
3.将当年实现的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全部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账户。4.按规定缴纳所得税12 000元。
5.根据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10 000元。6.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后的余额全部转入事业基金。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第二十三章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哪些报表? 2.什么是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3.什么是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4.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主要有哪些?各自包括哪些内容?
5.财务情况说明书包括哪些内容?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是()。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收入支出表或者收入费用表
D.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2.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
A.利润表
B.现金流量表
C.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D.资产负债表 3.根据有关规定,我国事业单位会计资产负债表采用()格式。A.单步式
B.报告式
C.多步式
D.账户式
4.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的报表是()。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收入支出表或者收入费用表
D.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5.事业单位会计循环的最后环节是()。
A.期末结账
B.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C.财务分析
D.账项调整
(二)判断题:
1.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审核包括技术性和政策性审核两个方面。()2.事业单位会计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项目按流动性大小排列,流动性大的资产如“货币资金”等排在前面,流动性小的资产如“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排在后面。()
3.事业单位会计中负债的流动性越大,偿还期限越长。()
4.经费自给率是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收入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
5.人员支出是指事业支出中用于人员开支的部分,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助学金。()
第五篇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第二十四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适用于那些种类的组织?
2.民间非营利组织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遵循那些一般原则? 3.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包括那几个会计要素?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是什么? 5.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科目与其他会计相比有哪些特点?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在会计核算中,非营利组织将所发生的费用应当与其相关的收入相配比,体现的是()原则。
A.配比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可比性管则
D.客观性原则
2.下列各项属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资产科目的是()。
A.委托代销商品
B.文物文化资产
C.材料
D.库存材料 3.下列各项属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的负债科目的是()。
A.对外投资
B.应交税金
C.应付职工薪酬
D.暂存款 4.下列各项属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的收入科目的是()。
A.拨入经费
B.附属单位缴款
C.政府补助收入入
D.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5.下列各项属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的支出科目的是()。
A.对附属单位补助
B.补助支出
C.业务活动成本
D.经费支出
(二)判断题:
1.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2.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应当持续经营为前提。()
3.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4.会费收入、政府补助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均属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收入科目。()
5.民间非营利组织购买股票、基金等投资业务,均通过“对外投资”总账账户核算。()
第二十五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资产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分为哪几种? 2.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确认和计量资产?
3.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核算文物文化资产和受托代理资产? 4.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核算存货和长期股权投资?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民间非营利组织取得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投资等,通过()账户核算。
A.对外投资
B.短期投资
C.交易性金融资产
D.投资
2.民间非营利组织用于展览、教育或研究等目的的历史文物、艺术品以及其他具有文化或者历史价值并作长期或者永久保存的典藏等,通过()总账账户核算。
A.文物
B.长期资产
C.文物文化资产
D.精神产品
3.民间非营利组织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法核算。进行核算;
A.权益法
B.成本法
C.实际成本法
D.计划成本法
4.民间非营利组织改变投资目的,将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应当按短期投资的()结转。
A.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
B.可变现净值
C.账面净值
D.公允价值 5.民间非营利组织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法核算
A.权益法
B.成本法
C.实际成本法
D.计划成本法
(二)判断题:
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当期费用。()
2.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
3.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者权益法核算。()4.期末,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分析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损失并计入当期费用。()
5.对于盘亏的固定资产,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费用。()
(三)业务题:
1.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以银行存款购买一项文物文化资产。该项文物文化资产的购买价格为5400元。
36(2)接受捐赠人捐赠的一项文化文物资产。捐赠人提供的有关计价凭据显示,该项文化文物资产的价值为8000元
(3)出售一项文化文物资产。该项文化文物资产的账面余额为5000元,出售价格为8500元,款项存入银行。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本年有关的会计分录。2.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受托代理一项实物资产,计价16000元。受托方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将受托代理的实物资产转增某组织,供其开展专业业务活动时使用。
(2)将收到的一项受托代理实物资产16000元,按照委托方的要求,转赠给某组织。受托代理一项现金资产2000元。受托方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将受托代理的现金资产转赠给某个人。
(3)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将收到的一项受托代理现金资产2000元转赠给某个人。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3.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以银行存款5000元作对外短期投资。
(2)出售一项短期投资,账面余额3000元,售价3800元,款项存入银行。(3)购入一台办公用设备,价款为7200元。
(4)期末对一项短期投资作减值检查,发现账面价值低于市价100元。对该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处理。
(5)期末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共计1300元,其中,管理部门计提折旧500元,业务部门计提折旧8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二十六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负债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负债?民营非营利组织的负债分成哪几个种类? 2.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确认和计算负债? 3.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核算短期借款的业务?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民间非营利组织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租赁款通过()总账账户核算。
主要是指()
A.长期负债
B.长期应付款
C.应付账款
D.其他应付款
2.民间非营利组织计算应付票据的利息时,应借记()账户,贷记“应付票据”。
A.筹资费用
B.财务费用
C.其他支出
D.利息费用
3.收到受托代理资产,按照应确认的入账金额,借记()账户,贷记“受托代理负债”账户。
A.受托代理资产
B.受托代销商品
C.库存商品
D.存货
4.民间非营利组织预先提取的已经发生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等。
A.其他应收款
B.预提费用
C.预付账款
D.管理费用
5.民间非营利组织对因或有事项所产生的现时义务而确认的负债,通过()总账账户核算。
A.长期负债
B.预计负债
C.应付账款
D.暂存款
(二)判断题:
1.民间非营利组织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总账账户核算应付未付的员工工资。()
2.受托代理负债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因从事受托代理业务、接受受托代理资产而产生的负债。()
3.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4.民间非营利组织设置的有关长期负债的总账账户包括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等。()
5.预计负债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对因或有事项所产生的现时义务而确认的负债。()
(三)业务题:
1.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因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1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存账户。
(2)按期计算短期借款利息300元。
(3)以银行存款归还到期短期借款本金10 000元,同时,支付到期短期借款利息900元。短期借款利息已经预提。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2.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38(1)购买一批办公用品600元,款项尚未支付,办公用品验收入库。(2)开出支票,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款项400元。
(3)开出一张商业汇票,抵付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300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3.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因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向银行取得长期借款400 000元,用于建造一业务用房屋。款项已经存入开户银行。
(2)业务用房在建期间,按期计提长期借款利息5000元。(3)业务用房建造完成,按期计提长期借款利息500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二十七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净资产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的净资产?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可以分为哪两个种类?
2.民间非营利组织的限定性净资产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认为限制条件已经解除? 3.民间非应组织期末结账时,费用类账户的余额应当转入什么种类的净资产账户?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使用限定性净资产时,应当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应当按照其是否受到条件限制,区分为()
A.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
B.可实现净资产和非可实现净资产
C.可变现净资产和非可变现净资产
D.其他
2.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以认为限定性净资产的限制已经解除,该条件不包括()
A.所限定净资产的限制时间已经到期
B.所限定净资产规定的用途已经实现(或者目的已经达到)
C.资产提供者或者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撤销了所设置的限制
D.所限定净资产的限制时间未到期
3.期末,非营利组织会计应将各收入类账户所属“非限定性收入”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非限定性净资产”账户,但不包括()选项。
A.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B.会费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C.提供服务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D.商品销售收入——限定性收入 4.如果限定性净资产的限制已经解除,应当对净资产进行重新分类,将限定性净资产转为非限定性净资产,借记“限定性净资产”账户,贷记该账户
A.非限定性净资产
B.限定性净资产
C.净资产
D.其他 5.期末,非营利组织会计应将各费用类账户所属“非限定性收入”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非限定性净资产”账户,但不包括()选项。
A.业务活动成本
B.管理费用
C.筹资费用
D.营业费用
(二)判断题:
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2.“非限定性净资产”账户核算民间非营利组织的非限定性净资产,即民间非营利组织净资产中除限定性净资产之外的其他净资产。()
3.“限定性净资产”账户核算民间非营利组织的限定性净资产。()
4.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在期末将当期限定性收入的实际发生额转为限定性净资产。5.如果资产提供者或者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特定时期之内或特定日期之后将限定性净资产或者相关资产用于特定用途,该限定性净资产应当在相应期间之内或相应日期之后按照实际使用的相关资产金额或者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金额转为非限定性净资产。()
(三)业务题:
1.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将去年收到的政府补助收入按限定性用途购买一项专用设备,价款22 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2)年终结账。有关限定性收入账户的贷方余额为:“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9 000元,“政府补助收入——限定性收入”3 000元,“投资收益——限定性收入”1 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2.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按照去年捐赠者在捐赠时提出的使用时间限制条件,已经达到捐赠者提出的可以使用捐赠收入5 000元的时间。
(2)年终结账。有关非限定性收入账户贷方余额为:“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8 000元,“政府补助收入——非限定性收入”2000元,“投资收益——非限定性收入”400元,“其他收入——非限定性收入”300元。
40(3)年终结账。有关费用类账户借方余额为:“业务活动成本”7 000元,“管理费用”2 000元,“筹资费用”1 000元,“其他费用”4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二十八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主要有哪些种类? 2.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收入?捐赠收入可以表现为哪些形式?按捐赠人是否对捐赠资产附带限制条件,捐赠收入可以分为哪两类?
3.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费收入?会费收入一般属于非限定性收入还是限定性收入?
4.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提供服务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应当如何确认? 5.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政府补助收入?政府补助收入应当如何确认?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政府补助收入与捐赠收入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基本范畴的是()。A.捐赠收入
B.政府补助收入
C.财政补助收入
D.其他收入
2.非营利组织接受的限定条件的捐赠资产时,应按照应确认的金额,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
A.营业外收入
B.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C.资本公积
D.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3.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政府补助收入应当按照是否存在限定区分为()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A.非限定性收入和限定性收入
B.可实现收入和非可实现收入
C.可变相收入和非可变现收入
D.其他
4.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其他收入是指除上述主要业务活动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不包括()
A.固定资产处置净收入
B.无形资产处置净收入
C.捐赠收入
D.盘盈收益
5.提供服务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根据章程等的规定向其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取得的收入,不包括()
A.学费收入
B.医疗费收入
C.培训收入
D.固定资产处置净收入
(二)判断题:
1.捐赠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2会费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根据章程等的规定向会员收取的会费收入。()3.提供服务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根据章程等的规定向其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取得的收入,包括学费收入、医疗费收入、培训收入等。()
4.政府补助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政府拨款或者政府机构给予的补助而取得的收入。()
5.商品销售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销售商品(如出版物、药品等)等所形成的收入。()
(三)业务题:
2.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收到捐赠人捐赠一笔款项4500元,款项已存入开户银行。捐赠人未对捐赠款项的使用提出明确的限制条件。
(2)收到捐赠人捐赠一笔款项9000元,款项已存入开户银行。按照捐赠人的要求,该笔款项应当用于本组织设置的某项专业业务活动。
(3)按照捐赠人的要求,将收到的捐赠款项9000元用于本组织设置的某项专业业务活动。
(4)收到捐赠人捐赠一批日常生活用品,计6000元。按照捐赠人的要求,该批日常生活用品限制用于本组织设置的某项专业业务活动。
(5)收到捐赠人捐赠一台办公设备,价值14000元。捐赠人未对设备的使用提出明确的限制条件。
(6)年终结账。“捐赠收入”总分类账的贷方余额为88 000元。“捐赠收入”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贷方余额为:“限定性收入”48 000元,“非限定性收入”40 000元.将捐赠收入账户的贷方余额转入有关净资产账户。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2.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收到政府补助收入27 000元,款项已存入开户银行。按照政府的要求,该笔补助款项中的16 000元应当用于购买业务部门使用的办公设备;其余11 000元由民间非营利组织自主安排用于组织的相应运行目的。
42(2)按照政府的要求,将收到的政府补助收入16000元用来为业务部门购买办公设备。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3)年终结账。“政府补助收入”总分类账户的贷方余额为38000元。“政府补助收入” 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贷方余额为:“限定性收入”2200元,“非限定性收入”358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二十九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费用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费用?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费用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种类?
2.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成本?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成本应当如何核算?
3.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费用?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筹资费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什么需要将筹资费用与管理费用进行区分?
4.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其他费用?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其他费用应当如何核算?
二、自测题
(一)单选题:
1.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必然导致本期净资产减少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出,形成各项费用。这些费用按照功能不可分为()
A.经营费用
B.业务活动成本
C.管理费用
D.筹资费用 2.管理费用不包括()
A.办公费
B.汇兑损失
C.水电费
D.差旅费 3.筹资费用不包括()
A.借款费用 B.汇兑损失
C.汇兑收益
D.公费 4.期末,业务活动成本账户的余额转入()账户
A.非限定性净资产
B.限定性净资产
C.管理费用
D.其他 5.期末,筹资费用成本账户的余额转入()账户
A.非限定性净资产
B.限定性净资产
C.管理费用
D.其他
(二)判断题:
1.业务活动成本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其业务活动目标、开展项目活动或者
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2.管理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组织和管理其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3.筹资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筹集业务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4.业务活动成本核算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其业务活动目标,开展项目活动或者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5期末,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应将业务活动成本账户的余额转入限定性净资产账户。()
(三)业务题
1.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儿童重大疾病慈善医疗援助项目开支3 500元,以援助有关儿童重大疾病的治疗。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给有关医疗机构。
(2)贫困母亲慈善生活援助项目开支2 600元,以援助有关贫困母亲及其孩子对基本日常生活品的需要。款项以现金支付给有关贫困母亲。
(3)自然灾害慈善救助项目开支13 200元,以援助某地因发生自然灾害而给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援助的方式是实物援助,实物已经向有关受灾人员发放。
(4)自然灾害慈善救助项目办公室发生日常办公费用计8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5)儿童重大疾病慈善医疗援助项目办公室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220元。(6)年终结账。“业务活动成本”有关明细账账户的借方余额为:“儿童重大疾病慈善医疗援助项目”43 000元,“贫困母亲慈善生活援助项目”30 000元,“自然灾害慈善救助项目”27 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2.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募款活动费用3 300元。
(2)募款部门发生日常办公费用240元,款项以现金支付。(3)应计募款部门工作人员工资1 650元。
(4)召开专项募款联谊晚会。募得捐赠款项5 300元,款项存入开户银行。同时,专项募款联谊晚会发生相关费用5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根据要求,募款活动的捐赠收入应当以捐赠实际收入减去相关募款费用后的净额确认。
(5)年终结转。“筹资费用”总账账户的借方余额为17 50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3.某民间非营利组织2×13年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管理部门的日常办公费用2100元。(2)应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计4210元。(3)管理部门从仓库领用办公用品800元。(4)对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3600元。(5)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00元。
(6)年终结转。“管理费用”总账账户的借方余额为2570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三十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报告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表?民间非营利组织至少应当编制哪几张会计报表?
2.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编制资产负债表和业务活动表?
3.民间非营利组织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分成哪几类?各类主要包括哪些具体项目? 4.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披露哪些内容? 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哪些情况作出说明?
二、思考题
(一)单选题:
1.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会计报表不包括()。
A.资产负债表
B.业务活动表
C.和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当区分()进行处理。
A.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B.变动和非变动事项 C.修改和非修改事项
D.变更和非变更事项
3.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不包括()
A.半财务会计报告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C.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D.财务会计报告 4.“货币资金”项目不反映()的合计数。
A.库存现金
B.存放银行的各类款项
C.有价证券
D.其他货币资金 5.现金流量表不应当按照()反映
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B.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C.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D.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判断题:
1.财务会计报告分为财务会计报告和中期财务会计报告。()
2.资产负债表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某一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
3.现金流量表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某一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4.业务活动表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开展业务活动的实际情况。()
5.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核算会计政策的变更。()
第五篇:现当代文学各章习题 最新最齐全
现当代文学各章习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
第一章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八不主义”
答:又叫“八事”,胡适在文学革命的发难文章《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八点主张,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点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3、文学研究会
答: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郑振铎、周作人、耿济之、沈雁冰、孙伏园、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以《文学旬刊》和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主张文艺“为人生”,提倡现实主义,反对旧文学的游戏消遣态度,创作了大量作品,成为重要的现实主义流派。成员遍及各地,一些地方成立了分会。1932年《小说月报》编辑部被日本飞机炸毁而停止活动。
二、思考题
2、简要评述前期“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和创作方法
要点:前期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创作,坚持“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浪漫主义、主观抒情和自我表现;后期提倡革命文学,转向现实主义。
第二章 鲁迅
一、名词解释
1、《狂人日记》
答: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作品。作品通过一个狂人的心理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吃人”历史,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以其思想振聋发聩,艺术形式新颖,揭开了中国文学的历史新篇。
2、“精神胜利法” 答:“精神胜利法”是阿Q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其标志是无论在任何失败的境况下都能够在心理上转败为胜,因此,它是逃避现实的方法,是“国民劣根性”的典型表现,应该抛弃。
二、思考题
1、鲁迅小说的总主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点:鲁迅小说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和思想启蒙。主要内容是描写“病态社会里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因此开掘了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2、分析阿Q形象
要点:阿Q是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游民无产者的形象。他既是一个被剥夺而一无所有的游民,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也有一些作为正常人的心理要求。他向往革命但又糊涂,最终被杀害。阿Q形象概括了人类的一些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第三章 20年代的小说
一、名词解释
1、“乡土小说”
答:“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2、潘先生 答:潘先生是叶绍钧在《潘先生在难中》塑造的一个小学校长的艺术形象。他胆小、自私、共于心计而又没有灵魂,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批“心脏麻木而又张皇敏感”怯懦的灰色小知识分子。
二、问题思考
1、试谈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特色
要点: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特色主要表现在:自我的写真和感伤的抒情。
2、试谈冰心的“问题小说”
要点:冰心以小说的形式提出社会问题,被成为“问题小说”。她宣扬“爱的哲学”,并以此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宝。代表作是《超人》。
第四章 郭沫若
一、名词解释
1、泛神论
答:“泛神论”指的是把神和整个宇宙或自然视为同一的哲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本身具有神性,万物存在于神内,神是万物的内因。“泛神论”对“五四”时期的许多作家诗人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当称郭沫若。
2、婵娟
答:“婵娟”是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塑造的一个有正义感的女性艺术形象,她爱戴、崇敬屈原;她虽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却不屈服于威逼利诱,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具有高尚、善良、纯真的品质。
二、思考题
1、简要的评述《女神》的艺术特色
要点:
1、浪漫主义精神。
2、奇特的想象和夸张。
3、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4、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2、分析《凤凰涅槃》的思想和艺术
要点:在思想上,它最集中地的表现了作者在“五四”时期热情奔放的火山爆发般的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主要有: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破旧立新的革命气魄和乐观主义精神。在艺术上,《凤凰涅槃》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为强调表现自我,注重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追求美妙的想象,展现革命的理想。
第五章 20年代的诗歌
一、名词解释
1、“新格律诗”
答:“新格律诗”是新月诗派在二十年代所提倡的一种诗歌。它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其理论核心是闻一多提出的“三美”,即音乐美、色彩美和建筑美。其理论和创作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形成流派,史称“新格律诗派”。
2、“纯诗”
答:“纯诗”是1926年穆木天首先提出的,其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
二、思考题
1、《死水》的“三美”表现
要点:
1、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歌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死水》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音节,这9个音节均由“三字尺”和“二字尺”组成,最后都以双音节结尾。每节1、2、4句压韵。
2、绘画美,主要是指诗歌的辞藻力求丰富恰切、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角形象和直观性。在《死水》中有“绿酒”、“白沫”、“翡翠”、“罗绮”等有着色彩个性和象征意蕴的词语。
3、建筑美,主要指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均齐。《死水》每节4行,每行9字,外观整齐匀称。
2、《再别康桥》赏析 要点:首先,诗歌中蕴涵了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其次,诗歌用景物营造出了带有淡淡忧伤而又纯美温润的意境;再次,诗歌描绘了几幅美丽迷人的图画;最后,诗歌体现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特色。
第六章 20年代的散文
一、名词解释
1、“言志派”散文
答:言志派散文是“美文”的结晶。言志派散文代表作家有周作人、冰心、朱自清、俞平伯、钟敬文、废名、丰子恺、林语堂、梁实秋等,他们往往与政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常常本着内心的冲动和审美趣味把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记录下来,在“意在表现自己”的审美原则下,或讲性灵幽默,或观人生百态,寄寓了作家深层的个性,具有人格和心理的投影。
2、“语丝体”
答:1924年,语丝社成立,提倡一种注重社会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被称为“语丝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很大。
3、《背影》
答:《背影》是朱自清作的一篇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作品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第九章 30年代的小说
一、名词解释
1、海派
答:海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流派,是以上海特定的地域文化为依托而形成的是‘才子+浪子’的文学。海派发展有三个阶段:
1、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包天笑、周瘦鹃。
2、三十年代的上海现代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张资平、章衣萍、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
3、四十年代继承言情传统和现代主义的新海派,代表人物徐訏、无名氏、苏青、张爱玲。
2、新感觉派
答:20年代后期30年代初出现在上海的小说流派。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并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同时,施蛰存主办的《现代》杂志推行现代主义。他们的小说被称为新感觉派,也被称为“现代派小说”。《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二、思考题
1、分析《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的形象 要点:莎菲是在反封建的思潮中走向社会的知识女性,她追求理想但找不到一个可心的男人,最后走向颓废。她不但具有反封建,实现个性解放的时代和社会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内蕴。她表现了人类生存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精神的追求及由此产生的苦闷。莎菲以其丰富的多层面价值与意义,使其具有永恒的魅力。
2、张天翼的讽刺小说试谈
要点:
1、张天翼抗战前写得最多的是处于社会地层的“灰色”人物,对他们的庸俗、愚昧、可怜予以讽刺,《包氏父子》是这类作品的代表。抗战以后,张天翼写得最成功的是文化官僚,《华威先生》是其代表。
2、作者的讽刺对象是人而非事,所以,小说不注重故事因素,不喜欢设置曲折奇特的情节,而是将生活中的矛盾收集起来,通过一个个短小的生活片断,集中呈现,让人物性格得到充分揭示。
3、张天翼的小说善于抓特征,采用戏剧化、漫画化的手法,让人物自相矛盾,达到讽刺的目的。
第十章 茅盾
一、名词解释
1、“农村三部曲”
答:“农村三部曲”是茅盾的三个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的合称。由于它们写的都是农村生活,三个短篇人物贯穿、故事相连,史称茅盾的“农村三部曲”。
2、社会剖析小说
答:在文学史上,“社会分析小说”又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主要作家有沙汀、艾芜、吴组缃等左翼作家,而以茅盾为代表,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子夜》。其特点是,作品运用阶级观点,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以期从本质上解释生活的真实并正确预示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思考题
1、分析吴荪甫形象
要点:吴荪甫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华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一个失败的英雄形象。他是上海滩上的工业巨头,财力雄厚,开办有近万人的裕华丝厂。他的主要性格及特征是精明能干,有雄心有魄力,富有冒险精神,是一个铁碗人物。在他和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表现出他的心狠手辣、无情兼并的性格特点。而他性格的另一面是软弱空虚。吴荪甫的形象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吴荪甫的性格是复杂丰富的,是血肉丰满的。吴荪甫形象的意义:
1、形象地概括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性历史遭遇和命运。
2、说明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是走不通的。
2、分析《子夜》的主题
要点:小说通过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悲剧命运的描写,说明中国的民族工业不可能得到发展,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相反,中国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下,日益殖民地化了;同时作品也表现了民族资本家的软弱性和两面性。
第十一章 老舍
一、名词解释
1、京味小说
答:京味小说是以北京语言写北京的人和事的小说。它是老舍的独特创造。老舍成功地把北京的市民语言与文学的美结合起来,使所用的语言深透着浓郁的北京文化气息,形成一种独特的“京味”艺术特色。
2、《四世同堂》
答:《四世同堂》是老舍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是老舍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二、思考题
1、分析骆驼祥子形象及其悲剧原因
要点:
1、祥子是一个人力车夫形象,因农村破产流浪到北平当车夫。他年轻能干、纯朴善良、为人正直,具有奋斗的性格及未来的理想。他为能够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苦苦奋斗,以致三起三落,最终失败。再加上婚姻和爱情的失落,他的精神被摧毁了,变得自私、堕落,成了行尸走肉。
2、祥子悲剧的主观原因: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二是车主女儿虎妞诱骗并进入了他的生活。
2、为什么说老舍是市民社会的杰出表现者和批判者
要点:因为老舍的作品大多数写北京的市民社会,一方面老舍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市民形象,描写了市民的生活面貌,表现了市民坚韧不跋的意志,另一方面由批判了他们的弱点。
第十二章 巴金
一、名词解释
1、“《激流三部曲》”
答:巴金所著《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合称《激流三部曲》。三部小说虽是独立的,但人物和情节前后关联,故称。
2、“《爱情三部曲》”
答:巴金连续性的长篇小说《雾》《雨》《电》的总称。三部小说内容连续,合则为一,分而为三,最初出版就称为《爱情三部曲》。
二、二、思考题
二、问答题:
1、分析觉新形象 要点:觉新是封建制度的继承者,同时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的性格核心是妥协、调和、屈从,一方面维护封建大家庭的延续,另一方面尽力保护弟妹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支持弟弟出走。他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封建制度中,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没有出路。
2、简说《寒夜》的悲剧根源
要点:《寒夜》写的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悲剧的根源却在社会。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是善良的、都没有错,但他们却充当了悲剧的角色,其原因是社会的挤压。小说描写了知识分子在战争环境中生存的困境。
第十三章 沈从文
一、名词解释
1、“湘西世界”
答:指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所描写的“湘西”风貌,包括社会形态、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由于沈从文描写得突出,才有此称。
二、思考题
1、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是什么?
要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是构筑一个和平、美丽、健康的神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湘西世界”是他“人性”的理想家园。《边城》和《长河》是其代表作。
2、试评《边城》的艺术特色
要点:
1、美的人性、景致、故事,构成了健康、自然的牧歌情调,2、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3、纯美的民族风情,4、人物心理和自然景象的描写。
第十四章 30年代的诗歌
一、名词解释
2、“雨巷诗人”
答:雨巷诗人即戴望舒,他因《雨巷》一诗风靡文坛而得此雅号。
二、思考题
2、《断章》分析
要点:内容上,通过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的感悟,讨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艺术上,选用中国古典诗美意象:月、桥等,给整首诗铺染上了亲切的颜色,使现代哲学理念的蕴涵在一种极其温柔的状态之下得以体现,适应了国人传统的审美体验要求。在诗的节奏上具有音乐美。
二、思考题
1、曹禺的“四大戏剧”
要点:曹禺的“四大戏剧”指曹禺创作的四部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前后30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的描写,暴露了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写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畸形社会的某些侧面,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日出》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都市生活为背景,暴露了大都市的黑暗糜烂面,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原野》表现生命的蛮性与非理性的复仇。《北京人》通过描写曾家的腐朽、没落表达了作者埋葬旧生活、走向新生活的愿望。
2、《雷雨》的人物形象分析
要点:
1、周朴园:专制、冷酷、自私、虚伪、狡猾其主要性格,也是《雷》中罪恶的总根子和制造者;但其对妻儿也有一定的关心,人性尚未丧尽。
2、蘩漪:性格复杂,但十分真实。她是周朴园的对立面,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受周家两代人的摧残和玩弄,有反抗性,勇于追求个人幸福。蘩漪体现了资产阶级女性在巨大封建魔掌下追求个性解放的悲剧命运。
3、侍萍、四凤:被剥削、被损害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们朴实,善良,易于受骗;但觉醒后却很坚强。
4、鲁贵: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既奴性十足,又阴险狡诈,人性丧尽而不知羞耻。
5、周萍: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造就的自私懦弱的畸型儿,也是中国第二代资产阶级的代表,其精神特征是空虚颓废。
6、周冲: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是“夏天里一个春梦”。
7、鲁大海: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但尚不成熟,他体现着作家的社会理想。
二、思考题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要点:《讲话》的中心问题是文艺为什么人以及如何为的问题。《讲话》明确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工农兵的。《讲话》接着解决了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和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
第十八章 40年代小说
一、名词解释
1、“七月派”
答:抗战时期,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文学刊物《七月》和《希望》而形成的一个流派,它因《七月》杂志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有路翎、鲁藜、绿原、阿垅、曾卓、孙钿、化铁、方然和牛汉等。七月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并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结合,他们虽强调艺术性但是不作唯美的追求,要求诗人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创造美。
2、张爱玲
答:张爱玲,四十年代是活跃在上海沦陷区的著名小说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金锁记》、《倾城之恋》等。她的创作不同于现代文学中的启蒙话语和革命话语,是一种女性的私人话语。她的女性写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
二、思考题
1、华威先生形象分析
要点:华威先生是张天翼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的主人公,是国民党的文化官僚。他整天四处开会,拚命抓权,只对限制和控制抗日工作的领导权感兴趣,而对加强和促进抗日的实际工作不感兴趣。作品用漫画式的笔法刻画了华威先生浅薄无聊,却又自命不凡,官气十足,好摆领导架子的精神特征。其形象的典型意义,就特定历史而言,是揭露讽刺了国民党的抗日政策及其官僚政客的所作所为。华威先生的形象有普遍意义,只要“领导迷”、“开会迷”和官僚政客存在,华威先生就有现实意义。
2、谈谈《围城》的主题意蕴
要点:《围城》的主题即围城意象:城外的人想走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明指婚姻,实指人生。人生的一切都如同一座围城。
第十九章 解放区小说
一、名词解释
1、“赵树理方向”
答:赵树理的小说以全新的视角塑造了新型的农民形象,歌颂了新的生活内容,创造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成为了大众化的艺术,1947年,延安文艺界提出了“赵树理方向”,号召作家向赵树理学习,努力创作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民族文艺。
2、二诸葛
答:二诸葛是赵树理在小说《小二黑结婚》中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他是一个迷信而守旧但不失其淳朴善良的农民形象。
二、思考题
1、试论赵树理小说创作的艺术追求。
要点:
1、扬弃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程式化框架,摄取其讲究情节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
2、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了中国“评书式小说”的传统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其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其性格。
3、语言是真正口语化的,经过精心选择、提炼,力图用最普通、平常的语言,准确、传神地表现最丰富、复杂的内容。
2、分析《荷花淀》的艺术特色
要点:
1、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
2、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
3、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第二十章 40年代的诗歌
一、名词解释
2、中国新诗派
答:中国新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围绕在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而形成的重要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辛笛、穆旦、唐祈杜运燮、陈敬容、郑敏、杭约赫、袁可嘉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贡献的一个诗歌流派。
二、思考题
1、艾青诗歌的两个主要意象是什么?试分析
要点:艾青诗歌的两个主要意向是土地和太阳。土地意象凝结着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我爱这土地》;太阳意象表达了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如《给太阳》。
2、为什么称冯至的诗为“沉思的诗”?
要点:冯至的《十四行集》被李广田称为“深思的诗”,是因为集子中的诗取材于平凡、微小甚至不被人发现的事物,但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体现出作者作为诗人与哲学家的“沉思”特点。
第二章 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
一、名词解释:
1、“山药蛋”派
答:赵树理等人的创作形成了某些有迹可寻的共同性,这包括:浓郁的地域特征、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和语言的通俗等。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山药蛋”派。代表作家除赵树理外,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
2、“荷花淀”派
答:20世纪50年代,一批追求作品诗情画意的河北作家相继出现,代表人物有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他们的创作风格基本一致,大多以冀中地区、特别是白洋淀地区的农村乡土人情为经,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现实为纬,采用现实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出一批格调优美、语言清新的优秀作品,孙犁的《荷花淀》为代表作品,所以这一文学流派称为“荷花淀派”。
二、问答题:
1、结合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分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的走向。答(要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几乎都以拥护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意志为时代“共名”,用国家最新或者是最后的政策条文为创作的依据,赵树理的《三里湾》是第一部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从小说的故事安排、矛盾展开以及主要人物的选取等方面,都反映了赵树理对农村正在展开的土地私有化向集体化变革的思考。而柳青的《创业史》力图从更高的历史视点来概括中国农村在社会主义改造不同阶段中,所遇到的种种矛盾斗争。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的印记。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转向以长篇为体,宏观地、整体式地反映出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社会生活,创作出一批具有较强时代气息的作品。
2、简述赵树理在《锻炼锻炼》如何曲折地表达民间隐情?
赵树理作为一个自觉的农民的代言人,他目睹了“大跃进”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可能没有反应。《锻炼锻炼》写于1958年,正是“大跃进”的高潮期间,与农民血肉相连的赵树理不会不敏锐地发现中国农村正处于这“天聋地哑”的前期。当时的文艺界刚刚经过“反右运动”,表面上一片莺歌燕舞,暗地里却一片心惊胆战,赵树理不可能也不会被允许写出农村真实情况。所以《锻炼锻炼》也利用了当时一般文学创作惯用的歪曲生活真实的方法,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民间立场。作为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赵树理抛弃了一切当时粉饰现实的虚伪写法,实实在在地写出了农村出现的真实情况。干部就是这样横行霸道地欺侮农民,农民就是这样消极怠工和自私自利,农业社“大跃进”并没有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只能用强制性的手段对付农民„„艺术的真实,就这样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真实性。尽管以赵树理的主观创作意图而言,还不至于达到这样的深度,他只是想反映农村现状是怎样的一幅图景而已,而且从当时可能表达的方式来说,他也只能站在杨小四的所谓新生力量的一边,但从赵树理的艺术画廊里看,这篇作品分明是与描写农村“基层干部混入了党内坏人”的艺术精神一脉相承的,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连这点维护农民的立场都不能直接地表达出来。现实主义的方法冲破了作家的历史局限,只能在当时非常严峻的环境下,以它自己的方式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3、简述电影《李双双》中的民间隐形结构特征。《李双双》的隐形结构是来自民间表演艺术中的“二人”模式,这在民间地方艺术中是很普遍的形式。在“二 人”的表演艺术中,通常是一旦一丑,旦主丑从,丑角围着旦角转。著名的东北二人转艺术就是这样:“这男女二人不论表演什么故事内容,都是‘旦’起高,‘丑’走矮,‘唱丑的’围着‘包头的’转,以口、相、绝做‘滑稽表演’,作挑逗、戏弄之状,赞赏女性之美,讨女性之欢悦,旋解性爱之苦。”27从这一特点来看《李双双》的性格冲突,正是喜旺(丑)低而李双双(旦)高,喜旺围着李双双转,喜旺尽管在每一场冲突中都输于李双双,还是不断夸耀李双双的好处,直到最后亮出“先结婚,后恋爱”的包袱底,暗示了剧情所推动的二人冲突,其实是一种男女相恋爱的过程。剧情是以“夫妻打架”→“双双荐夫”→“约法三章”→“喜旺出走”→“双双迎夫”→“再次出走”→“夫妻和好”为线索,妙趣横生地展开了两人的性格冲突。由于隐形结构来自二人模式,所以除男女主角的戏外,别的角色都是扁形人物,只起了跑龙套的作用。这正是由“二人”的结构模式所决定的。
一、名词解释:
1、革命历史题材
答:1960年作家茅盾在中国作协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的报告中开始使用“革命历史题材”这一概念,指文学作品表现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史。代表作有杨沫的《青春之歌》、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作品。
二、问答题:
1、“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文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对其中发展脉络进行分析。
答:在五六十年代,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产生了一些至今仍不失某种经典意义,代表了那一段文学史艺术水准的文本。这类作品对战歌与颂歌文学范式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最著名的是被称为“三红”(《红旗谱》、《红日》、《红岩》)的几部长篇小说和《青春之歌》、《三家巷》等。战争题材是革命历史题材里最大的一个门类,其中,长篇小说《红日》可以算是优秀的精品。作者把写作战史和艺术创作巧妙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反映战役全貌的同时,把那些表面上看来大同小异的战斗场面描绘得各有特色。作品中塑造了解放军高级指挥官、中下级指挥员、战士、妇女和国民党将领等几个人物形象系列,而且塑造出一些富有个性的典型形象。《红日》是一部全景式的战争小说,除了写战场上的厮杀,还写了日常生活,写后方,写妇女,写爱情,把这些方面和战斗联系起来,以全面反映战争生活。作品在艺术表现中的缺点是缺乏含蓄,情感倾向过于外露,以至叙述上留下较大疑点。作者常常混淆客观叙述与主观叙述的界限,有损于叙述方式的和谐统一。
革命历史题材的一个特殊类型是描写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其中,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中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红岩》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它是一部用烈士的血写成的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和革命传统的教科书,是一部具有独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悲壮的史诗。作品以昂扬的气势,浓重的色彩,豪迈的感情,刚劲的笔力,塑造了一个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战斗集体,一座巨型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英雄群雕。其中,许云峰和江姐是作者用墨最多、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两个革命者的典型。在《红岩》中,符合人物性格和处境的心理描写,是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为了充分地揭示各种各样人物的灵魂,作者是适应着特定的斗争生活内容、情节发展、环境需要而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其中进行高度艺术提炼的个性化的行动和对话,是最有力的手法之一。
2、简述老舍《茶馆》的艺术结构特征。
《茶馆》三幕分别选取“戊戌变法”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三个社会生活场赴,在这三个场赴中,一方面描绘了北平风俗的变迁,另一方面三个旧时代共同表现出政局混乱、是非不分、恶人得势、民不聊生的特点,黑暗势力越来越蔓延,整个社会表现出不断衰退的局面。《茶馆》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老舍选取“茶馆”作为剧本的场赴颇具匠心,他避开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描绘,只是描述这些历史事件在民间的反响,将之化入日常生活之中,从而避开了时代共名的简单、僵化与专断,发挥了作家熟稔旧北平社会生活与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优势。为达到这一目的,“茶馆”这一地点是一个颇具匠心的选择,“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从社会上层到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在茶馆登台亮相。剧本以描写人物为主,老舍对北平口语与旧北平人物心理的熟稔,使得他能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制造出内在的戏剧冲突。《茶馆》短短三幕戏,塑造了几十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概括了五十多年的历史,显示出老舍高超的艺术功力与艺术才能。
3、比较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与杨沫的《青春之歌》,谈谈五四时期与20世纪50年代文学表现知识女性的联系与差异。
答:1928年发表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以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环境为背景,描写了小资产阶级在追求幻 灭后的内心**,塑造了莎菲女士这一形象。《青春之歌》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在表现知识女性的手法上都大胆直露,揭示出女性丰富的内心体验,投射出时代的政治色彩;彰显出超越世代的独立女性意识,试图探寻知识女性的成长道路及其未来走向,对女性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展示出人物的矛盾性、复杂性,以及在男性话语世代的生存状态。但是丁玲的作品可以看成知识分子时代病的延续与总结,莎菲身上有灰暗隐晦的色彩,林道静以正面的积极的形象向社会发出呐喊,实现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不同。以巴赫金“成长小说”理论来看,“性’与“政治”的并置构成了青春之歌这部“成长小说”特有的艺术风貌。这主要表现在主人公林道静的塑造上。第五章 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
一、名词解释:
1、“双百”方针
答:毛泽东在1956年5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二、问答题:
2、简述田汉剧作《关汉卿》中关汉卿形象的象征意味。
答:关汉卿象征的是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所以他在行动中是毫不犹豫的,在心理上也是毫不动摇的。他是单向的,扁平的。为了使之不流于单调,田汉特意设计了一个反面的知识者形象--统治者的帮凶叶和甫作为对照。叶和甫担任的是一个劝降的角色,与只遵循“正义”、“理想”原则的关汉卿的形象不同,他遵循的是“现实”的原则。关汉卿只顾虑如何“为民申冤”,而叶和甫则只考虑声名富贵,主张“做事说话就得把谁硬谁软好好地掂量一下”.剧本中关汉卿自然看不起叶和甫,斥之为杂剧界的败类,活得像一只老鼠。田汉为了让冲突更加激烈,还让叶和甫在狱中劝降时挨了关汉卿一个巴掌,象征着理想和现实两种原则的决裂。这个情节事实上也暗示了一种极端的处境,即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要么坚持自己的使命、理想与人格,要么就只能陷于堕落的境地,舍此别无选择。剧本中关汉卿作为一个英雄形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作家田汉让知识分子在两种选择面前表现为如此尖锐的冲突,则暗示了其内心非常耐人寻味的一种心理张力。
5、“白洋淀诗派”
答:“白洋淀诗派”自觉地探索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写作,他们与北京等地的地下文学沙龙的成员,形成了当时潜在写作中较有规模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其主要成员有姜世伟(笔名芒克)、岳重(笔名根子)、栗世征(笔名多多)等人,他们的诗歌相对来说具有更纯粹的现代主义特征,直接预示和影响了“文革”后诗歌领域的现代主义探索。
第九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一、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
答: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2、“知青文学”
答: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王安忆、孔捷生、叶辛、王小波、张抗抗、张辛欣、铁凝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一、名词解释:
1、“朦胧诗”
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第十五章 文化寻根意识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