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班主任家访的几点建议
对班主任家访的几点建议
家访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家访,班主任不仅可以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还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这样,班主任和家长就可以根据学生两个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教育方法和教育步骤。同时,成功的家访可以增进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教育效果的提高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家访都会受到家长的欢迎,家访如何在家访中取得实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家访要有目的性
目的明确是成功家访的首要条件。如果班主任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家访任务,而不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暴露出的问题,那么,在与家长交谈时,就很有可能变成东拉西扯、海阔天空的闲聊。聊到最后,班主任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家长究竟应该配合班主任做些什么事情?可能都是一头雾水,这样就很难收到家访的实效。并且,如果被访问的家长是比较空闲的,也许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如果家长比较繁忙,就会对家访有看法、有意见了。所以,班主任在家访时,应首先制定一个明确的家访目的,把需要反映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配合的问题都一一记录下来,交谈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班主任师就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家长就会觉得你的家访很及时、很有必要,就会乐于支持你、帮助你,你的家访就成功了。
二、家访要把握恰当的时机
1.家访要考虑家长的时间方便
班主任在家访时间的把握上,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方便和感受,也要多考虑家长的方便和感受。有些家长是双休日休息的,有些家长则不是。如果班主任不注意到这个问题,随时去家访,有些家长就只能请假在家里恭候,此时家长的内心就难免有些不快,对你的家访就会有点抵触情绪,家访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家访要考虑家长的事情有无
即使班主任已经充分了解到家长的休息日,也不能想到家访就去家访,必须事先电话通知或询问一下。如果这个细节被忽略,就可能碰到学生家里恰逢诸如婚丧嫁娶、过生日、亲朋聚会,或有急事要去办理等情况。此时的家访,家长很难再有兴致与你慢慢交流;而班主任出现在那样的场合也难免尴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3.家访要考虑家长心情的好坏
当学生成绩大幅下降或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当班主任苦口婆心的教育总是不见效果的时候,当通过电话联系后学生家长的配合依然见效甚微,甚至仍然不予配合的时候,家访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但此时,即使班主任心里有十分的怨气,也要面带微笑,亲切而平和地与家长交流,切不可夹枪带棒地讽刺挖苦学生,或影射家长教育不力,否则不但难以取得实效,甚至有可能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使问题变得更槽糕。有时情况则恰恰相反,班主任表现得比较平静,倒是家长听到孩子过于离谱的表现后先火冒起来,此时班主任就不可再继续说孩子的种种不是,而是应该先安慰劝说家长,等家长情绪稳定后再继续交流。如果一时平复不了家长的冲动情绪,可选择暂时中断家访,等家长的气消了再去家访,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家访要顾及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
诚然,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不认真或调皮捣蛋,我们确实应该如实告之家长,使不良的势头在家长的协助下得到及时的遏止或纠正。但是从家长角度来讲,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疼爱有加,因此在家长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最好的、最乖的、最优秀的。这不能说是家长偏袒,而应该说是家长的一种正常心理。正因为这样,班主任在家访汇报情况的时候,语气一定要婉转,如果一开口就把学生的错误和盘托出,甚至说得一无是处,家长就很难表示认同,也很难有兴致与班主任继续交流下去了。为此,班主任应体谅家长的感受,家访时不要一开始就数落学生的种种不是,应该先找学生的优点夸奖一番,让家长产生愉悦和接纳的心理,再奔向主题,婉转地说出孩子应该改正的一些地方,同时尽可能把如何帮助孩子改正的科学方法传授给家长。这样家长就比较容易接受,也能微笑着听取你的意见,心甘情愿地主动配合你的教育工作,而你今后的家访就会继续受到家长的欢迎。
四、家访要注意一定的私密性
家访是班主任与某位学生家长间的沟通交流,不是和所有人的沟通交流。如果班主任跑到学生家里,明明看见有亲戚或邻居在场,却毫无顾忌地大淡孩子的错误或不足,家长会感到十分尴尬,学生也会从心底里对你产生反感。如果碰到某些好事的邻居,把这个孩子的“事迹”到处宣传,家长甚至会痛恨班主任。这样,你今后的家访就很难得到家长的欢迎和认可了,你的家访从此将失去所有的作用。所以,班主任的家访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私密性。如果只有家长在场,我们当然可以就地交流;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你就应该与家长商量到房间或室外进行交流,临走的时候再当众夸奖孩子几句。这样,家长和学生都会从心底里感谢你,你今后的家访就一定会更加顺利有效。
总之,家访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认真审视、不断改进家访的方式方法,使家访成为家长和学生都欢迎的教育途径。
第二篇:关于班主任家访的14条建议
关于班主任家访的14条建议
家访有助于教师能够和学生、家长交知心朋友,培养师生感情,促进班级管理。只要方法得当,无论是对优秀学生,还是后进学生家长家访都会被接受和欢迎。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家访中体现出的责任心和爱心,会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克服缺点,服从管理,发挥他们最大的主现能动性,积极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家长和老师沟通中,会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但是很多班主任可能并不知道其中也有很多注意点,如果认识错误或者方法不当,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1、很多老师把家访的目的和实现的手段定性为“多了解一点学生”或“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即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学习环境、在家表现等逐步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其实这是一个认识性错误。家访不仅是为了多了解学生,如果只是多了解学生,在现在这个时代根本不需要家访。再说,多了解学生你就能把工作做好了?学生家里穷,你帮他父母找好的工作了?你送钱给他们了?学生父母不合,你为了学生出面去调节了?学生住家周围环境不善,你去他家周围宣传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了?……都没有,既然没有,你多了解了学生有什么用?难道用作数落学生的资本?难道用作证明自己工作负责的表现?我要说,这是极不负责的表现。如果借此数落学生的话,那更是教师道德的缺损!有的老师可能没注意,同样一番话,你用建议的语气说出对一个贫困学生的期望,希望他为家里想想,和直接说“你们家都那种情况了,你还不要认真”是很不一样的,后者就是数落学生,就是指着学生骂他不懂事。遇到这样的老师,你还是了解学生越少越好,不然,说不定哪天学生被你逼疯了。再说,难道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是和了解程度成正比的吗?你不了解的学生,你就当他陌生人甚至不存在?我觉得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既不能和熟悉程度有关,也不能因为哪个学生对拉高班级的平均分帮助大就多关心他(无论班号是前还是后),其他的就少关心点,我觉得那太功利了。
2、教师在家访中应当全面审视一个学生的德智,及时交流学生的表现。但不能仅仅以学生在校表现、成绩好坏、自己对被访学生的喜恶和家庭希望获得你帮助的强弱程度等因素作为衡量标准,一切均以实际情况为判断依据。并且在评价的深度上,不论德智都当点到为止、不能剥得一干一净,让学生在家长面前无地自容,一无是处。这也是家访的大忌,更是师生不能融洽相处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学生惧怕家访的根源。所以教师家访是必要的,但要留有余地,给学生多留点面子。别让他们在家长面前出丑,有什么事不能在校跟学生说好、说清呢?像我,无论是家访,还是请家长到校,都会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成长上、进步中,只在末尾带到学生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给他们建议。我对学生们也直言并保证,我跟他们家长交流,不是告状,是表扬他们,至于有一些小问题要交流一下也是帮助大家成长,绝不会夸大其实。我甚至开玩笑说,某某同学你最近什么地方进步了,你爸爸怎么不表扬你,我要替你去好好论论理,太不该了。
3、家访中了解的信息是属于个人隐私,尤其是像家境困难、家庭不和等负面信息,切忌在第三者或者更多人面前(包括学生老师和其他家长)宣扬。但是我们有一些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大庭广众之下也脱口而出,这是不该的。甚至还有一些人故意在别人面前宣扬以体现自己的了解之多、工作的细致负责,作为晋身的资本,那就更加要好好反省了。换了你们家的隐私被广而告之,你乐意吗?这样的结果是把自己的“成功”(是否真的成功有待商榷)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弄得学生和家长越加反感家访,原本好好的工作不仅不见其效,反而适得其反。当然,学生家庭的情况不是什么都不能透露,因为要裹得严严实实确实为难了我们班主任。(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那么怎么做呢?我是这样做的,尽量避免学生家庭的负面信息出现在第三者的耳中,即使和学生交流也就事论事,不要动则牵扯上他的家庭,无法避免的时候也要适可而止,不要纠缠这些问题产生的影响,尽量把问题的原因导向主观上去。还有,多提一些学生家庭中融洽、和谐、幸福的气息或者家庭成员的努力、勤劳、耿直、善良等等正面信息。就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样,每个家庭也都是有它的闪光点的。这样,班主任既避免的泄露他人隐私的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为自己的家庭或某个家庭成员感到骄傲的感情和为自己的家庭负责的态度。
4、家访全程要时刻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包括自身和被访者),家访时应尽量避免在夜间和恶劣天气环境下工作,这是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出了意外不要寄望于单位会报个工伤,最多个人同情一下你。在学生家长家里要避免进入无人的房间、避免靠近钱物、贵重物品,保证自己一直处于对方视线中,这是对被访者的考虑。家访全程应带好必要的物品,做好必要准备(参见第12条)。
5、要全面而客观的记录被家访对象的实际情况,不主观推测和臆断,不能以“估计”、“大概”、“可能”等模糊的字眼记录家庭状况,记录家访情况时应尽量避免评论性语句。
6、对被家访对象的承诺性语言和对被访家长的期望性语言的比例应当各占50%,避免被访家庭把对孩子成才的期盼和责任完全转嫁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自己却放手不管。
7、要耐心、亲和、友善、平等和被家访家庭交流,不要抱着“我是来帮助你们孩子的”“我是来做好事的”等等类似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自以为是的姿态或者“我这么忙来家访,你们还不待见,好像比我都忙,推三阻四。到底是谁的孩子?”这种埋怨性语气对待被访家长。要抱着包容、理解和信任的态度和被访家庭交流,但也要注意不偏听偏信,要尽可能的从多种渠道了解被访者的实际情况,比如邻居、同学等等。
8、要尊重当地的风俗民风,尊重个人的思维习惯、人生观,不要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或者老师的思维角度对家长提出不现实或者不被理解的要求,即使是建议也是要有不被接受的准备。更不要因为和家长在认识上的差距而影响家访的心态和记录被访家庭的客观程度。家访中偶尔遇到极个别家长,他们比较宠爱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对老师蛮不讲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去家访就特别注意语气,不可发生口角,话不投机就适时告辞,不要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家访回来后也切忌不可大发议论,“某某家庭如何如何没文化”、“某某怎么不懂清头素质低”、“怪不得生出这样的儿子,原来都是跟父母学的”等等语言,这实则也表现出我们教师自身的“小”来。
9、尽量不给被访家庭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像用餐时间、休息时间或者家长正忙得时候,又或者家长刚刚夜班回来、加班回家极其疲乏的时候。(心里不能想“我也是利用休息时间,为了你的孩子,你怎么就不能牺牲一下?”这种想法简单说就是“看不得别人好”的心理,“嫉闲”心理。你付出是你愿意的,是奉献,但没有权利要求别人也去奉献,哪怕是为自己的孩子);也不要轻易接受被访家庭的馈赠和留饭,若实在盛情难却或确属必需,应支付适额的金钱,当时不受的话可以回来后找机会让学生带回。
10、注重自己的仪表,保持整洁、大方的形象。说话要注意身份,内容要集中在家、校、孩子三点一线上。可能,有些家长是你的旧识,甚至是牌友、舞友、歌友、酒友,这时候,很容易亲切过头,说话无顾忌,忘了自己的身份和今天的目的,说着说着就跑题了,甚至把生活中的一些劣习也暴露出来,如语言不文明,“细短寿”、“那只棺材”“这只七杀”、“娘来来”、“狗日的”、“他妈的”……如肢体不文明,勾肩搭背、死仰八叉、脚架到桌上、烟蒂乱扔、随地吐痰……以上内容,尤其是我们男同志要注意。
11、家访前事先电话沟通,或者有学生带信,向家长告知简单的家访目的,落实地址、家长是否在家、是否方便再出发。古人常用“不请自来”形容不受欢迎的客人,作为家访人员要考虑到你是否一定受欢迎,如果因为不请自来而收到冷遇也不要有任何想法。当然,某些特殊情况或事先无法联系到的原因,当作例外。
12、带齐物品:开学时学生写的《我的目标和理想》、可以说明学生学业情况的作业和其它资料、其他任课老师的评价、笔、家访记录本(文件夹)、有条件的可以带上自己的名片、以前有准备的可以带上亲子邀请函(入学时可以有家长填写作为邀请老师去家访的邀请书)、照相机(在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拍摄下一些学生家庭的情况、家访过程、甚至前去家访途中的路线和见闻,作为资料为后面写家访日记做准备)。除了物品以外,最好家访前做好家访计划书,心理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谈什么,怎样谈,如何针对心态层次不同的家长进行交谈,这些准备工作都是必要的。不然很容易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或者漫无边际的无意义对话,针对性也不强,话题重复,浪费时间。
14、写家访日记。把家访的全过程记录下来,既能促使自己对这次家访进行反思。又能把家访所得资料整理一番,里边一些东西(主要是正面材料)在以后的班会课上将是很好的教育引导的素材。
第三篇:关于班主任家访的14条建议-班主任培训
关于班主任家访的14条建议
家访有助于教师能够和学生、家长交知心朋友,培养师生感情,促进班级管理。只要方法得当,无论是对优秀学生,还是后进学生家长家访都会被接受和欢迎。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家访中体现出的责任心和爱心,会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克服缺点,服从管理,发挥他们最大的主现能动性,积极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家长和老师沟通中,会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但是很多班主任可能并不知道其中也有很多注意点,如果认识错误或者方法不当,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1、很多老师把家访的目的和实现的手段定性为“多了解一点学生”或“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即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学习环境、在家表现等逐步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其实这是一个认识性错误。家访不仅是为了多了解学生,如果只是多了解学生,在现在这个时代根本不需要家访。再说,多了解学生你就能把工作做好了?学生家里穷,你帮他父母找好的工作了?你送钱给他们了?学生父母不合,你为了学生出面去调节了?学生住家周围环境不善,你去他家周围宣传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了?……都没有,既然没有,你多了解了学生有什么用?难道用作数落学生的资本?难道用作证明自己工作负责的表现?我要说,这是极不负责的表现。如果借此数落学生的话,那更是教师道德的缺损!有的老师可能没注意,同样一番话,你用建议的语气说出对一个贫困学生的期望,希望他为家里想想,和直接说“你们家都那种情况了,你还不要认真”是很不一样的,后者就是数落学生,就是指着学生骂他不懂事。遇到这样的老师,你还是了解学生越少越好,不然,说不定哪天学生被你逼疯了。再说,难道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是和了解程度成正比的吗?你不了解的学生,你就当他陌生人甚至不存在?我觉得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既不能和熟悉程度有关,也不能因为哪个学生对拉高班级的平均分帮助大就多关心他(无论班号是前还是后),其他的就少关心点,我觉得那太功利了。
2、教师在家访中应当全面审视一个学生的德智,及时交流学生的表现。但不能仅仅以学生在校表现、成绩好坏、自己对被访学生的喜恶和家庭希望获得你帮助的强弱程度等因素作为衡量标准,一切均以实际情况为判断依据。并且在评价的深度上,不论德智都当点到为止、不能剥得一干一净,让学生在家长面前无地自容,一无是处。这也是家访的大忌,更是师生不能融洽相处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学生惧怕家访的根源。所以教师家访是必要的,但要留有余地,给学生多留点面子。别让他们在家长面前出丑,有什么事不能在校跟学生说好、说清呢?像我,无论是家访,还是请家长到校,都会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成长上、进步中,只在末尾带到学生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给他们建议。我对学生们也直言并保证,我跟他们家长交流,不是告状,是表扬他们,至于有一些小问题要交流一下也是帮助大家成长,绝不会夸大其实。我甚至开玩笑说,某某同学你最近什么地方进步了,你爸爸怎么不表扬你,我要替你去好好论论理,太不该了。
3、家访中了解的信息是属于个人隐私,尤其是像家境困难、家庭不和等负面信息,切忌在第三者或者更多人面前(包括学生老师和其他家长)宣扬。但是我们有一些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大庭广众之下也脱口而出,这是不该的。甚至还有一些人故意在别人面前宣扬以体现自己的了解之多、工作的细致负责,作为晋身的资本,那就更加要好好反省了。换了你们家的隐私被广而告之,你乐意吗?这样的结果是把自己的“成功”(是否真的成功有待商榷)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弄得学生和家长越加反感家访,原本好好的工作不仅不见其效,反而适得其反。当然,学生家庭的情况不是什么都不能透露,因为要裹得严严实实确实为难了我们班主任。(班主任)那么怎么做呢?我是这样做的,尽量避免学生家庭的负面信息出现在第三者的耳中,即使和学生交流也就事论事,不要动则牵扯上他的家庭,无法避免的时候也要适可而止,不要纠缠这些问题产生的影响,尽量把问题的原因导向主观上去。还有,多提一些学生家庭中融洽、和谐、幸福的气息或者家庭成员的努力、勤劳、耿直、善良等等正面信息。就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样,每个家庭也都是有它的闪光点的。这样,班主任既避免的泄露他人隐私的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为自己的家庭或某个家庭成员感到骄傲的感情和为自己的家庭负责的态度。
4、家访全程要时刻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包括自身和被访者),家访时应尽量避免在夜间和恶劣天气环境下工作,这是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出了意外不要寄望于单位会报个工伤,最多个人同情一下你。在学生家长家里要避免进入无人的房间、避免靠近钱物、贵重物品,保证自己一直处于对方视线中,这是对被访者的考虑。家访全程应带好必要的物品,做好必要准备(参见第12条)。
5、要全面而客观的记录被家访对象的实际情况,不主观推测和臆断,不能以“估计”、“大概”、“可能”等模糊的字眼记录家庭状况,记录家访情况时应尽量避免评论性语句。
6、对被家访对象的承诺性语言和对被访家长的期望性语言的比例应当各占50%,避免被访家庭把对孩子成才的期盼和责任完全转嫁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自己却放手不管。
7、要耐心、亲和、友善、平等和被家访家庭交流,不要抱着“我是来帮助你们孩子的”“我是来做好事的”等等类似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自以为是的姿态或者“我这么忙来家访,你们还不待见,好像比我都忙,推三阻四。到底是谁的孩子?”这种埋怨性语气对待被访家长。要抱着包容、理解和信任的态度和被访家庭交流,但也要注意不偏听偏信,要尽可能的从多种渠道了解被访者的实际情况,比如邻居、同学等等。
8、要尊重当地的风俗民风,尊重个人的思维习惯、人生观,不要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或者老师的思维角度对家长提出不现实或者不被理解的要求,即使是建议也是要有不被接受的准备。更不要因为和家长在认识上的差距而影响家访的心态和记录被访家庭的客观程度。家访中偶尔遇到极个别家长,他们比较宠爱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对老师蛮不讲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去家访就特别注意语气,不可发生口角,话不投机就适时告辞,不要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家访回来后也切忌不可大发议论,“某某家庭如何如何没文化”、“某某怎么不懂清头素质低”、“怪不得生出这样的儿子,原来都是跟父母学的”等等语言,这实则也表现出我们教师自身的“小”来。
9、尽量不给被访家庭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像用餐时间、休息时间或者家长正忙得时候,又或者家长刚刚夜班回来、加班回家极其疲乏的时候。(心里不能想“我也是利用休息时间,为了你的孩子,你怎么就不能牺牲一下?”这种想法简单说就是“看不得别人好”的心理,“嫉闲”心理。你付出是你愿意的,是奉献,但没有权利要求别人也去奉献,哪怕是为自己的孩子);也不要轻易接受被访家庭的馈赠和留饭,若实在盛情难却或确属必需,应支付适额的金钱,当时不受的话可以回来后找机会让学生带回。
10、注重自己的仪表,保持整洁、大方的形象。说话要注意身份,内容要集中在家、校、孩子三点一线上。可能,有些家长是你的旧识,甚至是牌友、舞友、歌友、酒友,这时候,很容易亲切过头,说话无顾忌,忘了自己的身份和今天的目的,说着说着就跑题了,甚至把生活中的一些劣习也暴露出来,如语言不文明,“细短寿”、“那只棺材”“这只七杀”、“娘来来”、“狗日的”、“他妈的”……如肢体不文明,勾肩搭背、死仰八叉、脚架到桌上、烟蒂乱扔、随地吐痰……以上内容,尤其是我们男同志要注意。
11、家访前事先电话沟通,或者有学生带信,向家长告知简单的家访目的,落实地址、家长是否在家、是否方便再出发。古人常用“不请自来”形容不受欢迎的客人,作为家访人员要考虑到你是否一定受欢迎,如果因为不请自来而收到冷遇也不要有任何想法。当然,某些特殊情况或事先无法联系到的原因,当作例外。
12、带齐物品:开学时学生写的《我的目标和理想》、可以说明学生学业情况的作业和其它资料、其他任课老师的评价、笔、家访记录本(文件夹)、有条件的可以带上自己的名片、以前有准备的可以带上亲子邀请函(入学时可以有家长填写作为邀请老师去家访的邀请书)、照相机(在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拍摄下一些学生家庭的情况、家访过程、甚至前去家访途中的路线和见闻,作为资料为后面写家访日记做准备)。除了物品以外,最好家访前做好家访计划书,心理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谈什么,怎样谈,如何针对心态层次不同的家长进行交谈,这些准备工作都是必要的。不然很容易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或者漫无边际的无意义对话,针对性也不强,话题重复,浪费时间。
13、不要把家访只是当作形式。去学生家里家访,应该尽量做到专人专访,半天2个家庭,一天4个家庭还是合理的,如果一天十个八个家庭,走马观花,能有多少收获?或者毫无准备,临时起意,路过圠上一趟;又或者只此一次,下无此例。家长只以为你去串个门而已,又或以为是抽查?家访应该是具有连续性和延续性的特点的,不要指望一次家访就能起到效果(事实上真的不可能有效果,除非用数量来弥补),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太理想主义了。
14、写家访日记。把家访的全过程记录下来,既能促使自己对这次家访进行反思。又能把家访所得资料整理一番,里边一些东西(主要是正面材料)在以后的班会课上将是很好的教育引导的素材。
第四篇:班主任家访
班主任家访“六不要”
班主任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成功的家访既能了解具体情况,又能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增进理解,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但家访也有时机、方法、技巧问题,我认为班主任家访要避免“六不要”:
不要打电话向家长告状。打电话反应情况虽然省时省力,但由于教师投入情感少,难以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一个电话过去,告一个状,家长精神压力大,必然对学生非常生气,往往教育方法失当,收不到好的效果。
不要只报忧不报喜。班主任家访往往是在学生出了问题之后进行,这是班主任一肚子的火,到了学生家里,说得全是学生的“不是”,学生站在一边,心里惶惶然,对老师恨得要死,家长也对学生失去了信心,这样的家访,适得其反。
不要充当“救世主”。班主任家访既是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同时也要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因此,不要一个人说个没完,要注意询问、聆听家长的意见。同时,班主任要注意态度诚恳,言语谦逊。
不要盲目家访。家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科任老师取得联系,取得他们的意见。还可同被家访的学生聊聊天,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然后制定出家访计划,这样的家访效果会好一些。
不要搞突然袭击。家访前先给学生通通气,使其有精神准备。家访中让学生在场,这样即可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又可给学生提供一个讲话的机会,如此对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有好处。
不要访过而忘。家访后班主任要做好必要的记录,如自己谈了些什么,家长什么态度,学生反映如何等,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参考。
第五篇:家访体会及其建议
家访体会及其建议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
我们开发区实验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有的孩子是进城务工子弟,有的虽是本地学生,但却由爷爷奶奶管教,加上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
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这次家访让我感受颇深:
第一,通过家访,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通过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在于家长交流中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六十四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访后,我觉得家长要严爱相结合对孩子进行教育;尤其是要坚持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的教育方式,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