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媒培训班学习总结打印稿

时间:2019-05-12 00:2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媒培训班学习总结打印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媒培训班学习总结打印稿》。

第一篇:校媒培训班学习总结打印稿

校媒培训班学习总结

11月11日至13日,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春晖·贵州校媒精英培养班”在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举办。春晖宣传使者,校媒精英骨干共140余人参加了培训。

这是一个伟大的节日,11月11日,光棍节,我与周法明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参加了一个这样一个特殊的活动,11日上午,在贵州师范大学的宝山校区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中心、贵州师范大学校团委、《中国青年报》驻贵州站记者、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等领导出席了开班典礼。

典礼上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中心负责同志介绍了今年7月27日,在共青团贵州省委的指导下、春晖行动发展中心支持成立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的情况,以及由共青团贵州省委、中国青年报社、春晖行动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寸草心校媒行”全国高校传媒精英探访春晖行动的主题活动,在宣传春晖行动的同时让传媒精英们也收获了很多。鼓励校园媒体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今天,要积极探索校园媒体发展之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学习专业、精良的新闻操作,提高校园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希望大家今后成长为优秀的春晖宣传使者。师大团委负责人宣布校媒精英培训班开班。

早上的课程是由都市报的摄影记者符光舟老师讲授的新闻摄影技巧,符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新闻图片为我们讲述新闻图片的拍摄应该注意的东西

下午的课程是白皓老师讲述的“校园新闻的策划与写作”,突然发现以前自己写新闻稿已经完全陷入了一个俗套,那就是套官话,完全按照校园网上以前其他老师写的格式模仿,最后变成一个四不像,白皓老师通过一些中国青年报的写作案例及他在大学时所写的一些新闻稿,让我们突然明白,原来即使是政治性的新闻也并非一定一如既往的严肃,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些非常有趣的口吻,把严肃的新闻变得生动,当天晚上,到会的所有校媒在教室内举行了交流会,大家相互交流了各自在做校媒时所遇到的困难及经验,由于我们实在是属于菜鸟级别的,所以只有提问的份儿,没有回答的份儿,有时候那些新闻专业的同学会时不时的蹦出一些专业词汇,实在让我们头大

12日当天,早上的课程由都市报时评员陈守湖讲授,课程主题为“我评,故我在”,讲师通过一些社会上的评论方式及时评的本质引申到校园新闻品论的写作(时评的详细内容见笔记),但其实大家都觉得如果要在学校真正的时评,可行性很小,因为校园的舆论环境相对来说不是那么自由,而且在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可以发布这些评论的平台,没有可以写得出优秀评论的同学,12日晚,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还邀请了著名演讲家、演讲活动家、散文作家,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副会长、贵州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蔡顺华先生就春晖行动和演讲口才两个话题“答记者问”。《中国青年报》贵州记者站站长白皓、《中华孝文化》杂志执行主编满蕾等出席演讲会。“校媒精英提问、蔡老师演讲作答”,蔡老师以即兴演讲的方式,饶有兴趣地回答了近20名大学生记者的提问,演讲会持续到了23点才结束,蔡老师精彩的演讲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让全省的高校传媒精英对春晖行动理念和演讲口才技巧有了更专业、深入的了解。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蔡老师所讲的木字箴言,木,禾,本,末,术,未,札,此次活动历时3天,全省各地24家校园媒体共计140人参加,来自全省多家社会媒体的资深新闻人就相关传媒话题对校媒精英们进行了5门课程培训。《中国青年报》驻贵州站记者白皓、《黔中早报》新闻摄影部主任符光周、贵州日报首席评论员、贵州都市报编委陈守湖、《黔中早报》编辑部主任沈雁冰、《贵州都市报》深度报道部主任何光辉等资深媒体人就“新闻摄影”、“新闻选题与写作”、“新闻评论”、“深度报道”、“新闻编辑”这5个话题对来自全省的校媒精英进行了培训。还举行了“校园媒体管理经验交流会”和“成果心得分享会”,活动至13日下午结束。

经过3天的培训,我们们对春晖行动的理念、校媒管理知识、传媒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做好高校春晖行动理念宣传等专题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贵州师范大学记者团团长、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主席刘美伶说:“此次校媒培训班活动为更好地扶持会员媒体,帮助优秀校园媒体建设更好的采编团队,提高校园媒体对春晖行动理念宣传认识度,探寻贵州校园媒体的发展道路搭建了很高的交流平台,强化了新闻认识度、敏感度,收到了积极而丰厚的成果。”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秘书长白皓说:此次校媒精英培训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校媒新闻人更接近新闻之本,让更多的人了解春晖行动、参与春晖行动。”木,禾,本,末,术,札,未,七字箴言让我明白了生活之本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精英培训班”说实话,我觉得我们很是无颜面对精英二字,并非我们自我否定,而是当我们面对“贵大记者团”,“师大青年”,“师院记者团”„„等等优秀的校园媒体时,我不得不对我们的校媒作出重新的评价,我们学校不缺少有思想深度的人,但我们缺少的是发现,挖掘这些人的能力,我不得不羡慕的说在他们的成员中,随便提出一个,都能对一个问题大大方方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观点非常之精彩,而我们的成员当你让他面对一个问题时,基本上能得到的回答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答案,甚至你会得到我不知道,我做不了等让你非常无奈的答案.或许是从高中带过来的恶习,面对问题很多人总是选择逃避,于是在我们学校里就会有很多同学错过一个个精彩的机会,他们似乎不明白生活永远是问题叠这问题,但同时生活也是机会叠着机会,当你获得一个机会,把握住了她,你就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如此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会越来越多,反之如果你遇到一个问题,你选择了逃避,你就会面对更多的问题,于是在我们学校里就会出现这样一个让人揪心的现象,一堆堆的同学怎天在上课的时候勉勉强强的撑到下课,然后就会闲的发慌,很多人都会选择上网聊qq,躺在宿舍里看电子书,校内的每一次活动他们基本都不会参与, 在这里我觉得我们需要反思,学生组织需要反思,老师需要反思,广播站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反思,学生组织是否做到了人性化的管理,老师是否做到了人性化的教育,同时老师是否也正真的履行行着一个老师的义务,学生是是否也真正的做学生该做的事,想了许久,答案是“没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为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既教书又育人,做学生的模范和榜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否则,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我记住了一个词,人文关怀,这是在这次活动中几乎所有院校都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们也在交流会上对此作了讨论,这是由一个新闻“杨武事件”引发的, 于是大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在贵州的校园媒体,甚至其他校园组织都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团体,都没有真正的融入同学们的生活,强调人文关怀是将来我们学校的一个出口,在社团之间,只有冷冰冰的竞争,而没有相辅相成的合作,只有社团领导间的勾心斗角,而没有如同兄弟般的合作,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个,长期以来一直被我们冷落了的沧浪文学社,作为我们校内唯一的一个纸媒,她发挥的作用太小太小了,他们的职能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那些风花雪夜的文章和那点发行量小的吓人的文艺杂志,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承担着校内各种各样的文字工作,但从目前看,沧浪文学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每一次的杂志发行都是社长和社员自出的费用,如果我们要在校媒方面有长足的发展,必须重视像沧浪文学社这样的个体社团,这一次我们到师院的学习,其实主要是针对校内的纸媒,一个大学有没有魅力有没有生机活力,在于它有没有为一代代学生所传颂的独具感染力的美好故事,在于它有没有独具特色,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不会有自己的名族骄傲感,同样一个没有明显历史的校园,学生也不会为自己是一名在校生而感到骄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我们学校的学子却只能以校外人物作为榜样,我不知道我们学校在自己的对内宣传做的怎么样,至少我就对自己的学校的历史不太清楚我知道这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我们通常看到的自己的学校介绍都是非常非常的含糊,让人摸不着边,我们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校训从而我们学院在整体的发展上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目前我们的校风呈现着这样一种现象,浮夸,飘虚,不务实,很多工作都是为了表面,做起来就没有达到本来需要的效果,向同心圆的书画联展,这样的规模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另外我觉得我非常不赞同让同学们在上课时间参与一些社团的胡闹,至少没有一定规模的活动不要轻易地让同学们请假,为了凑人数而强制性的把同学们弄到会场,这样得到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同学们能在这些活动中收获什么,这应该是他们参加活动的动机,经常性的让同学们请假参加一些无聊的活动,没有收获的活动,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成为学校面子工程的工具的感觉,一个活动要真正的具有吸引力,才能,不光要考虑各社团的面子,还要考虑同学的是否感兴趣,是否希望参与,不要再让我们的活动成为走过场,真真正正的办好一次能让同学们振奋的活动,然他们不会产生疲劳感,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校园活动上我们的权威性会得到更大的提升,这是大概的初稿还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会得罪人,但也要说了,应为这是我在贵大,师大领略到的他们的风采,我们目前不能做到,但至少我们能模仿,在这里我要说,各个社团不要再胡闹了,可能真心实意的想好怎样为同学们服务吧

第二篇:校媒培训班学习总结打印稿

校媒培训班学习总结

11月11日至13日,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春晖·贵州校媒精英培养班”在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举办。春晖宣传使者,校媒精英骨干共140余人参加了培训。

这是一个伟大的节日,11月11日,光棍节,我与周法明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参加了一个这样一个特殊的活动,11日上午,在贵州师范大学的宝山校区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中心、贵州师范大学校团委、《中国青年报》驻贵州站记者、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等领导出席了开班典礼。典礼上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中心负责同志介绍了今年7月27日,在共青团贵州省委的指导下、春晖行动发展中心支持成立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的情况,以及由共青团贵州省委、中国青年报社、春晖行动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寸草心校媒行”全国高校传媒精英探访春晖行动的主题活动,在宣传春晖行动的同时让传媒精英们也收获了很多。鼓励校园媒体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今天,要积极探索校园媒体发展之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学习专业、精良的新闻操作,提高校园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希望大家今后成长为优秀的春晖宣传使者。师大团委负责人宣布校媒精英培训班开班。

早上的课程是由都市报的摄影记者符光舟老师讲授的新闻摄影技巧,符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新闻图片为我们讲述新闻图片的拍摄应该注意的东西

下午的课程是白皓老师讲述的“校园新闻的策划与写作”,突然发现以前自己写新闻稿已经完全陷入了一个俗套,那就是套官话,完全按照校园网上以前其他老师写的格式模仿,最后变成一个四不像,白皓老师通过一些中国青年报的写作案例及他在大学时所写的一些新闻稿,让我们突然明白,原来即使是政治性的新闻也并非一定一如既往的严肃,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些非常有趣的口吻,把严肃的新闻变得生动,当天晚上,到会的所有校媒在教室内举行了交流会,大家相互交流了各自在做校媒时所遇到的困难及经验,由于我们实在是属于菜鸟级别的,所以只有提问的份儿,没有回答的份儿,有时候那些新闻专业的同学会时不时的蹦出一些专业词汇,实在让我们头大

12日当天,早上的课程由都市报时评员陈守湖讲授,课程主题为“我评,故我在”,讲师通过一些社会上的评论方式及时评的本质引申到校园新闻品论的写作(时评的详细内容见笔记),但其实大家都觉得如果要在学校真正的时评,可行性很小,因为校园的舆论环境相对来说不是那么自由,而且在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可以发布这些评论的平台,没有可以写得出优秀评论的同学,12日晚,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还邀请了著名演讲家、演讲活动家、散文作家,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副会长、贵州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蔡顺华先生就春晖行动和演讲口才两个话题“答记者问”。《中国青年报》贵州记者站站长白皓、《中华孝文化》杂志执行主编满蕾等出席演讲会。“校媒精英提问、蔡老师演讲作答”,蔡老师以即兴演讲的方式,饶有兴趣地回答了近20名大学生记者的提问,演讲会持续到了23点才结束,蔡老师精彩的演讲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让全省的高校传媒精英对春晖行动理念和演讲口才技巧有了更专业、深入的了解。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蔡老师所讲的木字箴言,木,禾,本,末,术,未,札,此次活动历时3天,全省各地24家校园媒体共计140人参加,来自全省多家社会媒体的资深新闻人就相关传媒话题对校媒精英们进行了5门课程培训。《中国青年报》驻贵州站记者白

皓、《黔中早报》新闻摄影部主任符光周、贵州日报首席评论员、贵州都市报编委陈守湖、《黔中早报》编辑部主任沈雁冰、《贵州都市报》深度报道部主任何光辉等资深媒体人就“新

闻摄影”、“新闻选题与写作”、“新闻评论”、“深度报道”、“新闻编辑”这5个话题

对来自全省的校媒精英进行了培训。还举行了“校园媒体管理经验交流会”和“成果心得分

享会”,活动至13日下午结束。

经过3天的培训,我们们对春晖行动的理念、校媒管理知识、传媒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做

好高校春晖行动理念宣传等专题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贵州师范大学记者团团长、中

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主席刘美伶说:“此次校媒培训班活动为更好地扶持会员媒体,帮

助优秀校园媒体建设更好的采编团队,提高校园媒体对春晖行动理念宣传认识度,探寻贵州

校园媒体的发展道路搭建了很高的交流平台,强化了新闻认识度、敏感度,收到了积极而丰

厚的成果。”中国(贵州)高校传媒联盟秘书长白皓说:此次校媒精英培训最大的价值在于

让校媒新闻人更接近新闻之本,让更多的人了解春晖行动、参与春晖行动。”木,禾,本,末,术,札,未,七字箴言让我明白了生活之本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精英培训班”说实话,我觉得我们很是无颜面对精英二字,并非我们自

我否定,而是当我们面对“贵大记者团”,“师大青年”,“师院记者团”„„等等优秀的校园媒

体时,我不得不对我们的校媒作出重新的评价,我们学校不缺少有思想深度的人,但我们缺少的是发现,挖掘这些人的能力,我不得不羡慕的说在他们的成员中,随便提出一个,都能对一

个问题大大方方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观点非常之精彩,而我们的成员当你让他面对一个

问题时,基本上能得到的回答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答案,甚至你会得到我不知道,我做不了等

让你非常无奈的答案.或许是从高中带过来的恶习,面对问题很多人总是选择逃避,于是在我们学校里就会有

很多同学错过一个个精彩的机会,他们似乎不明白生活永远是问题叠这问题,但同时生活也

是机会叠着机会,当你获得一个机会,把握住了她,你就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如此就会形成一

个良性的循环,机会越来越多,反之如果你遇到一个问题,你选择了逃避,你就会面对更多的问题,于是在我们学校里就会出现这样一个让人揪心的现象,一堆堆的同学怎天在上课的时

候勉勉强强的撑到下课,然后就会闲的发慌,很多人都会选择上网聊qq,躺在宿舍里看电子书,校内的每一次活动他们基本都不会参与,在这里我觉得我们需要反思,学生组织需要反思,老师需要反思,广播站作为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反思,学生组织是否做到了人性化的管理,老师是否做到了人性

化的教育,同时老师是否也正真的履行行着一个老师的义务,学生是是否也真正的做学生该

做的事,想了许久,答案是“没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

行,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为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既教书又育人,做学生的模范和榜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否则,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我记住了一个词,人文关怀,这是在这次活动中几乎所有院校都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们也在交流会上对此作了讨论,这是由一个新闻“杨武事件”引发的,于是

大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在贵州的校园媒体,甚至其他校园组织都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团体,都没有真正的融入同学们的生活,强调人文关怀是将来我们学校的一个出口,在社团之间,只有冷冰冰的竞争,而没有相辅相成的合作,只有社团领导间的勾心斗角,而没有如同兄弟

般的合作,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个,长期以来一直被我们冷落了的沧浪文学社,作为我们校内

唯一的一个纸媒,她发挥的作用太小太小了,他们的职能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那些风花雪夜的文章和那点发行量小的吓人的文艺杂志,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承担着校内各种各

样的文字工作,但从目前看,沧浪文学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每一次的杂志发行都是社长

和社员自出的费用,如果我们要在校媒方面有长足的发展,必须重视像沧浪文学社这样的个

体社团,这一次我们到师院的学习,其实主要是针对校内的纸媒,一个大学有没有魅力有没有生机活力,在于它有没有为一代代学生所传颂的独具感染力的美

好故事,在于它有没有独具特色,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不会有自己的名族骄傲感,同样一个没有明显历史的校园,学生也不会为自己是一名在校生

而感到骄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我们学校的学子却只能以校外人物作为榜样,我不知

道我们学校在自己的对内宣传做的怎么样,至少我就对自己的学校的历史不太清楚我知道这

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我们通常看到的自己的学校介绍都是非常非常的含糊,让人摸不着边,我们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校训从而我们学院在整体的发展上

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目前我们的校风呈现着这样一种现象,浮夸,飘虚,不务实,很多工

作都是为了表面,做起来就没有达到本来需要的效果,向同心圆的书画联展,这样的规模实

在让人提不起兴趣,另外我觉得我非常不赞同让同学们在上课时间参与一些社团的胡闹,至

少没有一定规模的活动不要轻易地让同学们请假,为了凑人数而强制性的把同学们弄到会

场,这样得到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同学们能在这些活动中收获什么,这应该是他们参加活

动的动机,经常性的让同学们请假参加一些无聊的活动,没有收获的活动,会让他们产生一

种成为学校面子工程的工具的感觉,一个活动要真正的具有吸引力,才能,不光要考虑各社

团的面子,还要考虑同学的是否感兴趣,是否希望参与,不要再让我们的活动成为走过场,真真正正的办好一次能让同学们振奋的活动,然他们不会产生疲劳感,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多

米诺骨牌效应,在校园活动上我们的权威性会得到更大的提升,这是大概的初稿还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会得罪人,但也要说了,应为这是我在贵大,师大领略到的他们的风采,我们目前不能做到,但至少我们能模仿,在这里我要说,各个社团不要再胡闹了,可能真心实意的想好怎样为同学们服务吧

第三篇:校媒精英培训班培训心得

正收获

负收获

——贵州校媒记者精英培养班心得

从学校出发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明白,生活中的事,本就该有所得,有所获,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对于今天的培训,我就收获颇多。

第一眼看到“我们的价值观永远不老”这个题目我就很喜欢,光这个题目就可以让人联想到很多东西,而今天的培训只是新闻一个方面,可这已足够。

认为自己的是喉舌是做新闻的一大忌。我们不是喉舌,更不是信息宣传员,我们要做一个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而且做得好的人,无所畏惧什么,只是为自己的爱好而爱好。但是在这期间也要注意自己的方法,正可谓做好事也要讲究方法,更何况是模棱两可(有时候要注意自己的立场,同一件事,但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立场写出不同的新闻)的新闻,一不小心就会犯政治错误,虽然我们还是学生,改避免的错误还是要尽量避免。今天,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学会用脚来采访”这句话,这是一篇稿子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这个行为决定了稿子的影响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到现场求证,眼见为实,多信息源的去求证。

我们不应该相信舆论是可以引导的,无论何时我们做新闻的时候都要坚持正确价值观去漂亮的完成自己的任务。那句话没有错,传播的媒体会老,但是我们的价值观是永远不会老的,我们不应该把新闻和现在不堪重负的医患关系等敏感问题扯在一起,要冲出传统思想的束缚。

今天这个讲座确实也道出了我们校媒平时存在的一些较为常见的一些问题,如不够关注校园重大新闻、有很多东西不能够主动出击等等问题。学子心声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板块,校园新闻在很多地方要贴近学生生活,主要写关系到学生们切身利益的问题,让他们知道某个问题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这样既可以提高报纸的发行量,也可以校媒的知名度和信义度。正所谓“没有不能做的新闻,只是看你做这个新闻的手法有多高明”,在做一篇新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公信力”,要用记录历史的态度来做新闻。

就我身边的人来说,觉得平时我们还缺少的就是舍不得深挖,很多事件的背后确实有值得报道的东西,我们有时候是懒得去发现,有时候就是发现了鉴于很多方面的原因,最后也写不出什么好的稿子。就像“怎么才能让军训变得好玩起来”这个选题,每年都有,但是我们就没有足够的新闻敏感,也没有足够的胆量去报道这一系列的东西。发现人文关怀这个东西也并不难,难的是用很简洁的语言把它很形象的表达出来,就像白老师所说的白描和叙述。

虽然做记者一年了,“两段式导语”这个名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也可看出我们与别人的差距,这些都是我们还需要完善和努力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虽然在办报纸的时候、在编稿的时候我们就是坚持了“民主、公平、正义、法制、进步”的观念,但是我们也不敢确定我们随时都能遵守这一点,更不敢说这一定就是正确的价值观,也不敢说它适合于任何一种情况,毕竟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具体问题也必须得具体分析。我还是喜欢“推动进步,服务成长”这句话,可以看出它是为人民的,可以看出是为了整个社会,而没有那种死人关系层面的东西包含在里面,感觉就很纯洁。

如何让价值观很好地体现出来可谓是我们最应该做好的,但同时要坚持客观(白描、叙述),隐藏自己身份的同时能把想表达的东西很好地表达出来,那才是一篇成功的新闻。还有观点的故事化、故事细节化这种做法,这也是必备的新闻写作方法。

其实我没有想到今天来到这会收获到这么多的东西,本来早上就没有赶到,所以没能参加早上的培训,这也是自己比较遗憾没能早来的一个原因。有时候是一笑而过,不过笑归笑,感动归感动,人生的每次的尝试都会有一定收获,也像新闻的影响一样有正影响和负影响一样,收获也许也应该分成正收获和负收获,很幸运,我今天的一切应该归类于正收获。

(毕节学院校报记者团

周跃军)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第四篇:校干培训班学习总结

校干培训班学习总结

在参加校干培训班的学习期间,我一方面冷静反思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管理实践,理性思考我校的工作布局,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实施我校发展的理论指导。校干班学习的一个多月期间,收获颇丰。这次培训中,我学习了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教育科研等业务知识,令我耳目一新,深受启发,收获很大,充分理解了校长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本次培训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活动紧凑、纪律严明,应该说,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现就这次培训谈几点体会:

一、参加培训对自己产生的作用

1、理解更深刻。纵观参加全程培训,既有专家讲课又有自我反思,既有小组讨论又有大组发言,既有实地考察又有经验介绍,全方位地对课程进行学习、理解和反思,从中深刻认识到学校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心底更踏实。本次培训接受权威专家的授课指导,从领导到课程专家的权威性讲解,使我们对学校管理的国内国际背景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得到了能为制订教学和管理方面提供了背景材料和理论支撑的理念和方法,我们更加理解了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取到了真经。各种活动,尤其是经验交流,学到了不少经验。

4、找到了差距。每一次活动,都在反思自己走过的学校管理之路,总结出还存在着价值趋向不明,教育哲学还未总结出来,不利于学校整体发展;学校文化力没有发挥作用,使得教师观念的真正转变难度加大;学到了如何寻找管理课程的方法和途径。

5、产生新想法。在培训其间一边在听专家讲课的同时,产生了管理新课程的一些新思路,一是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师资水平;二是如何抓好课堂教学;三是如何找到学生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协调发展;四是如何有效管理新课程,使教师能高效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五是课程的有效合理安排;六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作用;七是加强质量监控。

6、增加了新平台。尽管培训只有一个月,培训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我们与每位专家的对话与交流、和同学的互相了解与交流,已经建立了交流的基础,并开始能在平台上表演,今后有学校课程管理的问题和经验交流还可寻找已经构建成牢不可破的“校长同学”交流平台解决,这是缘份更是福份。

二、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做好校长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校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个好校长,才能带出一个好班子,也才能建好一所好学校,因此,一个校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学校办得好坏,首先是校长的责任,校长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能做到为了学校的发展豁得上,拼得上。

2、校长要善于学习。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经济一日千里,不学习就要落伍,就难以指挥落实。因此,校长要不断较为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尤其注意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和优秀校长的治校方略,把自己真正武装起来。

3、校长要勤于实践。有作为才有地位,只有不断探索实践,才能有所作为。校长在实践中,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真抓实干,结合本校实际,找出问题所在,研究对策方法,制定措施策略,严格落实奖惩。

4、校长要长于反思。校长要经常反思自己的的言行举止,所思所行,多奉

献,少索取,多吃苦,少享受,勤政廉洁,雷厉风行。只有如此,才能带好头,才能信于民,服于众。

5、校长必须要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一个学校,只有办出高的质量,人民群众才会满意,广大师生才会满意。

6、校长一定要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要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把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落实到实处,确保万无一失。

7、校长要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思想。无论在学校的内部管理,还是在学校的外部保障中,法治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已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攻坚阶段,学校作为最基本的教育主体担负着教育发展的重任,学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确立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和治校方略,是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8、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理念下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的新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师生的成长发展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师生,让他们学会自我尊重;让师生学会自我发现;激励师生学会自我激励。作为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更重要地是落实以教师为本的思想。

9、校长要掌握教学新理念。校长是学校的领头雁、排头兵、老师的老师,因此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者、主动者,全面掌握、领会教学的新理念。这就要校长扑下身子,积极学习课标、课标解读等理论,潜心实践,深入反思,成为学校课改的思想领导者,方可保证课改的顺利、深入开展。

10、校长要做校本培训的推动者。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修是新课程理念下加快学校发展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根本途径。作为校长要明确校本培

训、教研的指导思想,确定培训研究内容,积极探索校本研修的模式,强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总而言之,一个月的学习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总结和反思这段时间的学习,专家教授所做报告、讲座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我们不断追求新的理念,不断掌握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新的技能。

总之,在这一个月多的学习中,观念得到了提升,理论得到了升华,见识得到了拓展。但是,毕竟每个地方的教育各有不同之处,甚至,在很多地方存在很大的差别,我学得的经验,有些只能借鉴,而不能完全照搬。加之,刚刚学习结束,很多事情实施起来还需有一个深思熟虑地酝酿过程,所以,我会积极思考形成一套我校自己的一套办学模式。

现将我校今后的工作目标确定如下:

一是转变观念、凝聚人心、形成团队精神和团队意志;

二是加强管理、规范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是以推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核心,全面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四是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提升学校特色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是让每一个教职员工充分享受学校发展成果。

可以说,在全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发展目标很快将会实现。

2010年11月30日

第五篇:校媒青春

【校媒青春】聊聊学生记者那些事儿

2013-11-23 14:32:35 作者 赵宛莹 编辑 李锐 点击次数 78

碧云天,黄叶地,离离芳草忆往事,风起云涌又一秋。这是我在聊城大学第三次看到我最喜欢的那棵银杏树齐刷刷的黄了叶儿。轻轻的靠近,捡起一片银杏叶,就像撷起了这三个春秋。

记得就在这棵银杏树下,我遇到了神话般的它——新闻网记者团。那天的心情非常糟糕,在星月广场那百十个帐篷之间游荡。记得那是睿姐喊住了我,让我报记者团试试看。于是,我和记者团、和记者的这段传奇就这样开始了。

作为一个多年处于自卑状态的孩子来讲,能够经过一系列激烈的竞争进入校园记者的行列,是一件十分振奋人心的事情。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当然这珍惜中除了对机会来之不易的把握,更多的还是对记者的那份赤裸裸的热爱。

作为文学院的孩子,说自己不喜欢写作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但即使喜欢写东西并不代表可以做一名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记者。所以大一上半年整整一个学期,记者团都是在培训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两周一次的例会,每次都会有学长学姐在讲台上为我们新记者讲解怎样写通讯,怎样写消息,怎样写评论,怎样拍照片。可能是我对带我的学姐一直联系不上耿耿于怀,也可能是怨恨自己当初没有选择在宣传部,在这个学期里我一次也没有实践过,完全只是听听而已,有点自暴自弃的意味。这一切让我觉得记者貌似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么有趣。只是心中有梦未了,没有那么轻易的放弃,或者可以说是勉强的坚持而已。

大一上学期就这么转瞬即逝,在我还没有搞清楚新闻网记者团东南西北的时候,新学期马上开始了。上个学期的自暴自弃让我觉得有一些的内疚和不安,毕竟自己还是新闻网记者团的一员,如果在团里什么事情都不做,在这里待下去也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在我犹豫是不是要退出的时候,那次的例会让有很深的我感触。会上团长表扬了很多同学,我为他们鼓掌,可是为什么我就不可以让他们为我鼓掌呢?我周围的同学都在努力,都在进步,而我却给自己的无所事事找了那么多的借口。经过反思,我做了一个郑重的决定,学姐可以不管我,老师可以不管我,但我不能放弃自己,我要给自己创造机会,让自己发光,让别人看到我是金子。

雷锋日快到了,很多学院都在搞有关雷锋日的活动,团长给我们布置任务,让我们写一篇有关雷锋日的新闻。可是我不是宣传部的人,带我的学姐也没有联系到,我就只能从生活中找新闻了。可巧那一天文学院的一位学姐请我们班帮忙。那位学姐已经义务地为一位留守儿童辅导了一年多的功课,由于课程多所以不得不请别人帮忙,我们班刚好接到这个任务,我也和同学们一起参与了进去,这时候突然就联想到了团里布置的任务,于是我的处女作诞生了,也就是第一次在新闻网上发表的文章《做一粒维生素》。可能是我太不自信,觉得不可能上,便也没有刻意去关注结果。

记得当时我在值周打扫卫生,同为校园记者的好友来电话告诉我,我的那篇《做一粒维生素》在新闻网上挂出来了。当时我的心就飞了起来,觉得有点像是在做梦。晚上,我约了那个同学去曼德夫大吃一顿,来庆祝在新闻网挂出的第一篇稿子。后来,我发现我这个人其实蛮疯狂的,创作激情一旦被激活就一发不可收拾。当天晚上我和好友参加了我们学院一个女生节的晚会,对晚会有一点小感触,回宿舍便又写了一篇稿子,自己投了上去。没想到又中了。第二天,我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新闻任务——跟3月8日下午妇女节女教职工跳绳踢毽子比赛。由于第一次也是一个人跟这个全校级别的活动,当我接到陈老师电话的时候,都激动的语无伦次。我十分肯定的接下这个任务,在挂断电话时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无奈之下,我只能打电话向团长求救,团长十分慷慨的给我调来了一员大将————黄天翔。黄天翔负责拍照,同是也负责教我采新闻需要搜集哪些信息,我则负责搜集信息和写新闻稿。当我晚上急匆匆的将纸质稿子交给纳姐的时候,已是九点钟。当我在新闻网上见再次到这篇稿子的时候,我已经认不出那是我写的稿子,那篇稿子除了时间地点人物这些基本信息之外没有一个字是我写的。面对那篇面目全非的稿子,我觉得在宣传这条路上我还要走的路还很长。幸运就这么接二连三的光顾,让我有点招架不住。可是不能说我的成绩完全都是因为运气。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一周的时间内,我一共中了四篇稿子,也正是这一周的“爆发”,让陈老师和前辈们注意到了这个一直在黑暗角落里的“小蜡烛”。

以后的日子我就开始渐渐忙碌起来。时不时会接到跟活动的电话,我的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而且设是铃声的习惯也是这时候养成的;时不时写新闻稿熬夜到12点以后,所以直到现在晚上12点还睡不着。记得有一次和王瀚义学长去采一个篮球赛的新闻,可是篮球赛的地点老师也不确定。我们几个小记者就带着设备骑着自相车,从西校到东校大大小小的篮球场都跑遍了,最后终于在校外的聊城体育馆找到了这场球赛,可是我们到场时比赛已进行了一半。我们顾不上擦擦头上的汗便开始工作。那时我想起在我面试的时候一位学姐曾问过我的一个问题,记者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你能不能一直坚持走下去。当时我非常肯定的回答说能。现在想想,记者的工作何止是艰苦二字可以简单概括的,又怎么用一个简简单单的“能”字回答的呢。

其实我想做记者爸妈非常排斥的。一个是女生做记者比较危险,而且会非常累,所以爸妈就想方设法的让我放弃记者梦。在大一那年暑假,经过我的强烈要求,爸妈才同意了我去潍坊晚报实习。跟所有在潍坊晚报的一线记者一样,我有一个属于我的办公桌,早上七点半坐公交车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打开潍坊晚报的网页浏览昨天的新闻。然后撺掇于潍坊的大街小巷的寻找新闻点,没有周六周日,因为节假日才是记者们真正的工作日。每天都是头顶夏日白花花的太阳,迎着人们犀利的眼神,穿梭于那些带刺的言语中,所以我只能尽量隐藏自己的身份,尽可能快的用手机抓拍需要的照片,用各种方式与警察、律师、小商贩、旅行社老板各色人进行周旋,从他们的口中得到我们想要东西。当暴风雨来袭这个城市,或者有车祸发生、文明城市整治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时,我都要赶稿子加班到夜里。虽然在报社只有短短的一个月的实习经历,但在报社让我看到的学到的体悟到的东西要远远

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爸妈的初衷只是想让我体验做记者是一件需要付出很多却不一定得到什么的职业,想让我就此罢手,而我却因为这次的经历,对记者这份危险、艰辛却充满智慧、敏锐和活力的职业更加向往。

大二依旧快乐的忙碌着。当熟悉了新闻写作的套路,有很多东西都会让人觉得无聊,可是每一次接到新任务我还是非常开心。每次看到自己写的文字在新闻网上挂出来,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这个社会,就会觉得之前付出的一切都值得。当然,大二要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大二不仅要脱离学长学姐的帮助,而且作为学姐要带大一的小学弟小学妹们写新闻了。第一次带她们写新闻有些不习惯,从什么事情都是一人独揽到安排别人干自己闲下来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好适应的。最不适应的还是让他们写稿子。之前都是自己写稿子,而现在跟完活动都是由学弟学妹们来写,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失落。特别是当老师的通知下发给自己低一级的同仁们时,那种被冷落的痛楚可能是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但是每当看到经自己手里改过的稿子挂在新闻网上,特别是有人评价说那篇稿子写的非常棒的时候,心里默默的高兴一阵子,这里面包含对自己的肯定也包含着对学小学弟小学妹成长进步的喜悦。在这一年里,我体会到更多的是记者之间代代相传永生不息的那种精神。有时做一个默默的付出者也可以有的别样的幸福。

随着大三的步伐已经迈开,我也退出了新闻网记者团,来到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开始了我的支教生涯。可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依旧无法放下与记者的那段缘分。我还会忍不住在校长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的时候用手机拍几张照片,忍不住打开网页就到新闻网看看是不是有新作,忍不住把自己看到的事情用笔记录下来想与大家分享„„

黯乡魂,追旅思,夜色已深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独倚,异地落下的一片银杏叶儿伴着难眠的我,听着我那些聊不完的事儿,看见了天边那抹黎明前的粉红。

【校媒青春】要当主角 拒当看客

2013-11-19 09:55:40 作者 崔姗姗 编辑 李锐 点击次数 70

《我怕我没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这本书有这样一句话:梦想,并不奢侈,你只需迈出那一步,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的体会生命的意义。然而大部分时间,我们只停留在了“想”这一步,于是我们给自己找了很多很多借口。其实,景色需要到达才能体会。

大约是两周以前,在新闻网的公共主页上得到了关于校媒青春约稿的消息,当时没太在意,因为看到约稿的对象是大三大四有校媒工作经验或者宣传工作者。恕我冒昧,我从来都没把在新闻网记者团的日子当做自己的工作,因为在我看来那是我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却不是能用“工作”两个字来概括的。如果单纯用“工作者”来定义,我是不合格的。然而没想到就在一周前,大一的学妹竟然电话联系我约稿。瞬间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提及聊大新闻网记者团,我感慨万千,那个曾让我流过泪有过笑、让我探索找到自我的地方,那个去之前无比向往和憧憬、离开后无比留恋和不舍的地方。而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水能给团里一个满意的答复吗?我怕我拙劣的笔迹不能给它添彩反而使它失色。约稿一周以来,从最初的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到现在的不吐不快,在新闻网的那段时光,我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它,只能说我愿与君共勉。

我怕我没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 清楚的记得自己刚来大学时那种初尝多彩生活的兴奋和新鲜劲儿。就想着什么都要尝试一下,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能崭露头角,不过自己的头脑还算清醒,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大学我所选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遵从了父母的愿望),但是自己更热衷于广播电视新闻学(梦想着当一名记者),虽然自己已经是汉语言的人了,但是心里总有一个结儿,觉得大学就这样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压在心底,是不是对自己的青春有点太不公平了?就在各大社团和校媒纳新之际,我便毫不犹豫的在新闻网纳新点交了报名费。接下来便是初试笔试和复试面试的淘汰赛,2011年的10月10日晚六点,2012届新闻网记者团成立大会在文学院召开,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加入这个团队,实属不易,不仅仅是交个报名费那么简单)。当时同样幸运地还有我一个舍友,可惜她没过多久就自动退团了,理由是开例会(两周一次)浪费时间,写稿子(新闻网内容之一)浪费脑细胞。以至于后来我每次周末去开例会,在床上玩电脑或打游戏的她就会戏谑似的冲我笑笑,夸我对新闻网的忠诚。我自己心里有数,便不去理会她。一个月的培训时间匆匆而过,我也正式加入了记者团这个大家庭,开始了自己大一到大二两年的新闻求知之路。我庆幸自己抓住了这个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的机会。

最重要的决定 说起来惭愧,我大一时还是是学生会宿管部的一员,有一点点忙不过来的原因吧,自己在新闻网一年的时间,没投过一篇稿子,也便没发表过一篇新闻(当然练笔练了很多,自己写着玩的东西也有很多,只是没去投稿)。从大一到大二,没当过团里的干部,一直都是干事级别的,哈哈,这不有了2012级和2013级的加入,自己才勉强升级为“学姐”。在纳姐当团长以前,我也在大家面前露过面,做过自我介绍,记得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我是一块被埋在土里的金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知道团里的各位元老是否还记得我这个初生牛犊当初在大家面前发出的豪言壮语?怎么说呢,就是满腔热血,不想一直混下去,想要干出点什么来吧(其实自己在新闻网还是相当积极的,团里的活动也都有我的身影,例会几乎没有耽误过,只是迟到一两分钟是常事,以至于两届团长都曾亲切地把我形容为“姗姗来迟”)。自我评价之后,就动起来了。大一过后的迎新生,便是我在新闻网新的起航,而在这期间的我宿管部和新闻网两头都要忙,两者兼顾,自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于是我放弃了宿管部当部长的待遇,在新生报到那天我放了宿管部的鸽子,起了个大早,毅然的选择了新闻网安排的去汽车总站迎新生(毕竟进入宿管部是为了一些名利上的东西,而新闻网却是遵于自己内心需要,是自己真正在乎的地方)。有些人说我选择错了,在新闻网里我什么干部都不是,自然什么活动分都没加过,但是我不悔初心,我收获的东西精神上的远远多于物质上的,并且得到真正能把心温暖的东西是一些数字无法给予的。所以,我把自己放弃宿管部专注于新闻网这件事称为自己大学里“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在热爱的舞台 活出自己的色彩 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是由于自己现在身在支教的学校,新闻网的例会笔记没带在身边,里面的的确确有我可以受用一生的东西——有新闻网请来的专业

人士指导我们这些菜鸟如何写出优秀的新闻,有新闻中心陈老师、新闻网李睿学姐等给我们的新闻培训,有摄影部长黄天翔给我们做过的摄影培训,有团长李纳学姐告诉我们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记者„„这些都是我大学甚至一生可以享用的宝贵财富。“观察世界,书写良心;团结奋进,求实创新”这记者团的宗旨也始终没让我丢弃。至于“大学四年匆匆过,要做主角,拒当看客”,我也一直在努力的践行着。

谈到我的新闻之路,我不得不提一下我在新闻网主页的处女作,一篇关于迎新的感言。还有让我真正意义上得到蜕变的2013届记者团团长——敬爱的李纳学姐。当时自己这篇文稿改了三遍出来的时候得到了纳姐的肯定和鼓励,纳姐短信里说我写的不错,还给我的标题和内容做了小小的改写,最终挂到了新闻网的主页上。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安慰,自己原来的激情一下便被点燃了,哈哈,我就这样被引上正道儿了,终于发现写东西是有规律可循的。接下来的日子里写新闻我不再抓耳挠腮、不再绞尽脑汁。当然写新闻离不开跟活动,提及那段日子,有点涩有些甜:记得舍友都在梦乡的周末我却匆匆忙忙赶到东校去采新闻;记得必要时候还要在大学课堂上偷偷躲开老师追随的目光让好友替答到去跟活动;记得因为一次早上突然接到陈老师的新闻采写任务,我顾不上吃早饭,从西校骑自行车赶到人民公园又从人民公园赶到东校老办公楼只为了去取单反相机„„这样的场景数不胜数,现在回忆起来历历在目倒也有丝丝温暖呢。当然,在采新闻过程中更让我难忘的是和众多的领导、来自各地的大人物站在一起时心里那份喜悦和自己的稿子出现在新闻主页上的自豪,那是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新闻网收获了家的温馨。我们一起环城湖骑行、一起举办《中国国家地理网》杂志义卖、一起打篮球赛,打辩论赛,一起春游、野炊、烧烤、采风、共度记者节、送毕业生„„我觉得在新闻网的日子,那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作,那是我大学生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那段日子或许才是大学中最值得回味的地方。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获得了更多的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也许有时候自己回忆起在新闻网这个大家庭里的日子,觉得自己连个小小的部长都混不上实属平庸。但是我却是新闻网兄弟姐妹们公认的“崔导”。在2012年记者节到来前期,我受团里信任,被委以重任——导演记者节晚会。面对人数众多的大家庭,我又是第一次接受这么大的任务,当时压力很大,紧锣密鼓的选节目、排练、布置会场„„11月11号晚,记者节联欢晚会在东校建工学院如期举办,获得巨大成功。期间学妹学弟们的努力、老师以及学长学姐们的支持都让我感动不已。在今年的毕业季,新闻网记者团首次送毕业生晚会在东校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三楼精彩上演,前团长吕华学姐激动地和我拥抱,她说,真没想到离开大学之前收到这样温暖的礼物,当时我心里就想不管怎样自己的付出值了。事实证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又成功了。作为总导演,之前所有的压力和委屈最后都随着晚会的成功烟消云散,最后我收获的是美好,感受到的是温暖,体验到的是幸福。

青春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梦想和远方 在新闻网的日子短暂又漫长,那段岁月我且行且珍惜,有付出,有收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最近有本新书叫《趁年轻,折腾吧》是袁岳写

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徘徊的人们的。在书中提到想活得精彩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并且要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而现在,常常有人埋怨上天怎么怎么的不公平,说自己的命运怎么怎么的不好,为什么别人可以这么幸运,而自己只是这个社会大舞台上的配角,根本掌握不了自己的理想方向,只是随波逐流般被动的生活着。

给在新闻道路上学妹学弟们的一些话,愿你我共勉:每个人都能不再勉强自己过不喜欢的生活,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努力活得精彩。用自己的强大力量导演出一场好戏,自由地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要知道,在这个社会大舞台上,在与苍天与命运的对奕中,在人生路上,我们不断的成长,只要自己努力过,奋斗过,人生就会过得有意义,你就不再是看客,而是这个人生舞台上的主角。

下载校媒培训班学习总结打印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媒培训班学习总结打印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培训班总结

    校长培训班总结 灵武市西渠小学杨红军 从今年8月15日起,本人参加了全区校长培训班,有幸在银川一班参加学习。俗话说:“登高才能望远,学习才能提高。”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就要不......

    校长培训班驻校学习总结

    校长培训班驻校学习总结2014年5月12日-15日,在区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参加了岱岳区小学校长驻校培训活动。我们东部片区分在第二组。12日到山口中心小学,13日来到岳峰小学,14日来......

    校媒新闻工作总结

    新闻联合会作为学院宣传报道工作的一个媒介,是对外宣传我院学生工作及与其他学院沟通的喉舌。在过去一个学年里联合会积极有效地开展着各项宣传报道工作。新闻联合会以务实精......

    校媒征文论文格式范例

    校媒征文论文格式范例附一 原创性第一附二 字数要求:5000字左右附件三:论文格式范例目□录(三号黑体居中,不加粗) (目录页不显示页码/操作方法:“插入”—>“页码”,不选“首页显示......

    校媒交流会邀请函[合集5篇]

    校媒交流会邀请函范文1各位媒体朋友,您好!现诚邀阁下于20xx年8月20日出席科勒艺术展暨设计市活动。科勒的艺术/工业合作项目在美国享有盛名。此项目主要由美国科勒公司和美国......

    2011江西校媒年会策划案

    2011中国(江西)高校传媒联盟年会暨校媒主编培训会主办单位:中国青年报江西记者站中国(江西)高校传媒联盟承办单位:共青团江西财经大学委员会江西财经大学社管委江西财经大学一品......

    培训班学习总结

    学习总 结XXXX培训班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培训生活即将结束。通过此次学习培训,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使我们对学习充满了兴趣,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对社会主义市......

    培训班学习总结

    培训班学习总结 经过培训,我深受教育,获益匪浅,感触良深。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公务员管理专题培训,对我国党政干部队伍概况、层次结构、干部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