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派出所社区警务调研报告
XXX社区警务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镇自2008年来统筹规划了13个社区,社区警务室成为社区服务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2008年以前,农村地区的管理相当混乱,治安、刑事案件多发,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我公安机关侦破案件难度较大,群众矛盾纠纷积累较多且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办事难,很难得到有效服务等等,这些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二、社区警务开展情况
警务室成立以来,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通过入户走访、组织辖区巡逻防范等日常工作共提供社区稳定信息800余条,化解集体上访等重大不稳定因素苗头30余起,提供破案信息71条,侦破刑事案件15起,抓获逃犯查处治安案件100余起。2010年年初,临近农历春节,通过社区监控我单位抓获非法买卖鞭炮等危险物质的两名嫌疑人并及时移交XX派出所捣毁了一个制售鞭炮的窝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2011年07月XX村发生一起打架事件,当事双方被传唤至派出所后互不承认殴打事实,当我们的民警将来自社区监控的视频摆在嫌疑人面前时,违法嫌疑人马某、王某双双低头承认殴打事实;2012年01月我派出所通过社区警务室暂住人口管理登记协助XX市公安局查货盗窃通信电缆的犯罪嫌疑人王XX男,彝族人,)等等。我们以XXX派出所为基础,通过社区警务室这个平台,有效整合村庄和企业等内部治保组织、治安积极分子、信息员等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建立一个“防管控”一体的治安体系,有效的对社会治安面有效防控。从实际发案量看,2008年至今,我辖区刑事、治安发案同比建立社区警务室之前下降70%,印证了我们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正在不断发挥作用,并且将在维护稳定、压减发案上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极大提升群众治安满意度和幸福感。
社区警务室建立以来,推行的另一大项业务就是加强对群众服务,通过社区民警入户走访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想,通过乡间地头同群众恳谈,解答群众疑惑,倾听群众建议意见,提高服务意识,对不方便办理业务的群众我们登门服务,切实将派出所各项业务带入群众当中,同时增进了警民之间感情。社区民警定时在社区警务室值班,接待群众来访,承办各项基本业务大大方便人民群众。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夯实基础,推进农村警务工作新进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群众对治安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强,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农村地区治安防范工作,这是我们做好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的有利条件。公安部大力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是农村警务工作得以全面开展的良好契机。当前农村警务工作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警务建设的宗旨,通过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将服务延伸到社区,拓展服务的范围,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同时,做好农村派出所队伍建设、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后勤保障工作。首先,要把“警力下沉”工作落实到位,鼓励和号召广大民警下基层,加强基层民警的政治思想教育,使民警转变观念,摆正位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通过大练兵等形式切实提高民警的警务技能和执法水平,促进基层民警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只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社区警务所需的办公用房、警务保障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使农村警务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确保“沉下去”的民警能“呆得住”,落实各项考核管理制度,以群众满意度和辖区治安情况作为衡量社区民警工作是否到位的硬指标,督促“呆得住”的民警将各自责任区的工作“做得好”。
(二)结合实际,推行农村治安防控新模式。新农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如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农村地区,给当地治安环境带来新的变化。新的治安环境要求农村社区警务工作采取新的防控模式,一是变“线形警务”为“片形警务”,传统的农村派出所主要分内勤线和外勤线,内勤线主要负责户籍和内务,外勤线负责案件查处,这种分工难以使警务工作真正深入群众中去,如实行“片形警务”使广大民警下社区,在社区设立治安防控第一道防线,取得更佳的效果。二是变“被动防守”为“主动防控”。通过建立情报信息网、巡防网等防控网络,加强对各类违法犯罪信息的收集和掌握,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同时提高及时反应的速度,在发生警情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第三是变“专长民警”为“全能民警”,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民警不但要会做群众工作,更要懂得各类法律知识、国家政策,熟练掌握各类公安业务,要会分析治安形势,合理布臵防控力量,有的放矢地开展防范工作。
(三)积极探索,挖掘农村治安防控新力量。随着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各类社会治安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治安防范显得难以应付。对此,公安机关应发展更多的治安防控力量,以保证农村地区的治安环境的稳定。一方面要挖掘人的力量,也就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合理分配防控队伍,达到最佳防控效果。目前农村地区有很多基层治保组织和人员,如村综治站、夜巡队、义务巡逻队等治安辅助力量,但这些组织和人员的工作缺少一根主线:规范统一的农村警务工作的运行机制,这导致了基层治保组织的工作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求公安机关在基层设立警务室,对治安组织的日常防范工作进行指导,并开展警务咨询、法制宣传、受理群众报警求助等工作,切实做到警务前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科技潜力,如监控系统的投入应用和自动报警器的推广使用。目前有条件的农村派出所已经建立了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并在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安装自动报警器,将技防和人防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技防和人防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农村派出所的战斗力。
(四)依靠群众,走出农村社区警务新天地。新农村的建设最终目标是将农村建设成一个和谐社会,这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同样,社会治安环境的稳定和维持也离不开广大群众,“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群众是农村治安工作的中坚和主要力量。要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公安机关在农村地区开展警务工作的工作模式,走“全民参与,共保平安”的新路子。因此,农村社区警务应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警务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义务巡逻、邻里守望、打更护夜等不拘一格的工作模式,使派出所的整体防控能力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得到提升。基层民警主要负责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搜集、组织村民巡逻防范和构筑治安防控网络等工作,应主动带领、指导群众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积极主动为辖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倾听他们的意见,以此调动群众配合、支持和参与治安工作的积极性,密切警民关系,提升社区民警的亲和力,为构筑平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气氛,而且这样长期零距离地接触群众也有利于直接取得大量原始真实的信息,从而掌握辖区的治安动态,及时消除治安隐患。
第二篇:派出所警务运作调研
莞城公安分局到兄弟单位开展派出所警务运作调研(2010-01-29 15:53:36)
1月22日,莞城公安分局组织了办公室、法制股、刑警大队、治安巡警大队及4个派出所主要领导组成调研访问团,前往东城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南城公安分局篁村派出所、万江公安分局万江派出所等3个兄弟派出所开展调研活动。分局副局长黄沛龄、曾志忠、沈滨文带队参加了调研。
莞城分局调研访问团一行13人上午第一站到达东城派出所,东城分局副局长陈始及东城派出所所长祁柱稳、指导员崔炜及副所长许生富、付凌云热情迎接了调研访问团一行。座谈会上,陈始副局长及祁柱稳所长、崔炜指导员分别向莞城分局访问团介绍了东城派出所的警务工作和日常值班运作的主要情况。随后,该分局调研访问团又到南城分局篁村派出所调研,与篁村派出所指导员张日坤座谈。下午,最后一站到万江分局万江派出所调研,与万江派出所所长刘镜涛座谈。通过调研访问,详细了解了该3个派出所的运作模式,参与调研的各单位负责领导均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尤其东城派出所、万江派出所在值班运作、接处警、处置突发性事件方面的先进经验,更具参考价值。
在东城派出所、篁村派出所、万江派出所调研回来后,莞城分局调研访问团随即在分局六楼会议室召开调研总结会议,区委委员、分局长吴晓参加了会议并听取了各部门领导的调研情况汇报。吴晓局长要求各派出所领导要参考调研成果,认真研究派出所运作模式,并在春节后落实相关工作。吴晓局长强调,一是要做好立案工作,分流警情;二是警务工作要分工不分家,强调民警人人要做“多面手”,三是处置突发性事件要做到快和准,第一时间要深入化解。(
第三篇:XXX派出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研究调研报告
XXX派出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研究调研报告
社区警务工作是落实公安部党委“三项建设”的有力抓手。按照市局和分局调研要求,我所高度重视,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研究的工作的思路和任务进行了调查研究,我所围绕***副市长提出的:“用警心传递党心,用警心温暖民心,用关爱凝聚警心,用理解形成合力。”讲话精神,对在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中,如何科学界定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如何使社区民警专起来?如何推进社区警务信息化?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统一思想,以战略高度认识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性,科学界定社区民警职责。
社区警务更是一种警务战略,其基本观念是要通过社区警务这种模式,密切公安机关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宣传和教育社区成员,使其能认识到社区本身对于社区治安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改变以前那种单纯由公安机关承包治安责任的工作思路。由公安机关和社区共同承担社区治安的责任,不仅可以形成公安机关和社区在社区治安问题上的默契,密切警民关系,而且也将大大增加社区治安的力量资源,增强对社区违法犯罪的防控能力。科学界定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首先,要让社区民警要从派出所日常工作中脱离出来,除了值班备勤外,专司社区工作。给社区民警提供一个平台,要让社区民警有地位,让社区民警有作为,让社区民警有实惠。其次,要调整力量,使社区警务工作与治安管理、防范职能相对称。加强对社区民警的业务培训,提高社区民警的业务水平。第三、突出重点,建立完善以服务现实斗争的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社区民警考核机制,减少“填写式”过程的指标考核,突出业绩指标。要求社区民警的工作模式为“以每天走访、摸排为主轴,布建信息员队伍为纽带,组织群防群治为后盾”,扎实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努力创建平安和谐社区。第四、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与社区警务工作相协调的运行机制。在工作环境中给社区民警创造一个安心于社区工作的良好氛围,建立与社区民警工作相吻合的运行机制。让社区民警做到社区情况熟悉,信息反馈灵敏,居住在社区内的犯罪人员发现得了,刑事犯罪控制住。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社区警务工作已有的一些经验,作为一名社区民警要与社区相结合,依靠群众,群防群治,履行以下职责:
(一)、宣传与教育。宣传与教育职责是社区民警的重要职责之一。这里所讲的宣传和教育,与我们以前所提倡的宣传教育不同,不再是一种单向传输并由群众被动接受的的宣传教育,而是指社区民警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动员和组织社区成员参加社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培养社区成员的自助和互助能力,以营造社会和谐感。
(二)、信息收集。治安信息是治安决策的前提和依据,社区民警应利用其工作上的优势,广开渠道,收集掌握治安信息。比如可以通过人口调查、物建治安耳目、信息员和日常治安管理等进行治安信息的收集。
(三)、人口管理和治安管理。这是对原有警务职责的继承,社区民警要以人户调查为主要方式,对常住、暂住人口、境外居留人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掌握基本情况。同时还要通过管理社区内的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和人员,督促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以减少滋生违法犯罪的因素,预防和减少治安灾害事故。
(四)、治安防范。这也是对原有警务职责的继承。社区民警要充分发动社区功能和资源,组织采取各种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以形成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确保社区成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五)、社区服务。社区民警要能密切与社区的关系,除了必要的宣传和教育外,还应履行好为民服务的职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区成员排优解难,以密切警民关系,使群众对公安机关及社区民警产生认同、依赖和信任感。
(六)、社区矫正。通过社区工作,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监督考察,帮助教育,了解监管对象、重点人口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工作生活问题,促进社区稳定,构建和谐社区。
二、提高认识,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使社区民警专起来。
如何深化社区警务工作,尽快出台相关措施?硬件建设上,该配备的,如何落实?软件建设上,如何进一步明确社区民警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采集信息的类型,如何确保信息的鲜活实用?使社区民警更加专注于基础工作,从而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我们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用警心传递党心,用警心温暖民心,用关爱凝聚警心用理,解形成合力。”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使社区民警专起来。
(一)准确定位,把社区民警工作的重点放到开展群众工作上来。公安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群众满意,而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使之自觉、自愿地协助、参与公安工作,已成为开展群众工作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就是深入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打牢群众的思想基础。一是要把握社区警务的定位,将警务前移,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全方位了解公安,为开展群众工作提供机制保障。二是要学会做群众工作,学会用群众的语言与群众沟通,学会发动群众、鼓动群众,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各种群防群治工作。三是要加强法制宣传和防范宣传,在提高群众自防自卫意识的同时,增强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自觉性。
(二)完善机制,使社区民警真正走进辖区融入群众。一是实行弹性工作制。社区警务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案件高发以及群众最需要的时段和地段,特别是错开社区居民上下班的时段,实行群众休息、我上班的灵活机动的弹性工作制,从时间上满足民警开展群众工作的需求。二是建立“以房找人”的实有人口管理模式。“以房找人”,需要切实建立起长期的、日常性的社区民警入户查访工作机制,并形成惯例、促成规范。三是建立社区人口管理责任倒查追究机制。从追逃、抓获暂住流窜犯罪嫌疑人等方面扩大责任倒查的渠道,提高社区民警的责任心,促使民警走进社区,融入群众,强化实有人口管理。
(三)注重考评,调动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评价社区警务工作的标准应该是围绕公众的反应而制定的。第一是群众的认同满意程度。第二是协破案件的程度。因为,社区发了案,有没有线索,除了科技手段,主要就看社区民警了。第三是发案的升降程度,即群众的安全感。构建和完善社区民警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社区工作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实行单列指导、单列考核、单列奖惩的模式,不仅把社区的基层基础业务有效地划分出来,还增强了社区民警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制定社区群众工作评价指标时,既要考查工作过程,也要注重实现结果。在考核形式上可以采取定期考核与即时监测相结合,保证公开、公平和透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整合资源,增强社区民警的整体作战能力。在大力推进三基工作过程中,要着力解决制约基层发展的警力配置、经费投入、装备配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大对基层人、财、物的投入,做到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送、权为基层放、事为基层办,巩固基层、夯实基础,增强公安工作的后劲。同时,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作用,维护社区稳定。首先,要发挥村干部“引路人”的作用,提高民警入户走访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村干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注重与他们沟通联系,在入户走访中,让村干部引路,为民警牵线搭桥,做到走访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提高走访效率。其次,要发挥村干部“百事通”的作用,提高民警创建和谐社区能力。村干部是“活地图”、“家家通”,要调动好他们参与治安防控工作的积极性,为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奠定基础,实现“案件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第三,要发挥村干部“和事佬”的作用,促进民警在社区警务工作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第四,发挥村干部“传声筒”的作用,与村干部相结合,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并利用宣传栏、标语等形式作普法宣传,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干部是本乡本土,讲起来通俗易懂,村群众愿听、更信。从而减轻警务区民警的个人工作压力,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强化培训,提高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社区民警必须基本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群众工作能力。即组织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维护治安、创建和谐社区的能力。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警民合力的工作氛围;要有较强的工作魄力,当机立断处理问题,协调各方,找准结合点,使问题圆满地得到解决。二是要较强的执法办案能力。社区民警服务是主业,但必须具备办案所需要的基本法律素质和办案技能。三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能力。社区民警即是信息员也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社区民警的宣传服务能力可以理解为在社区内对法律的普及和实施,培育社区良好的法治环境,并应当贯穿于社区民警工作的始终。
(六)让社区警务工作实现警力不足民力补。“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实践证明,广借民力,依靠群众是解决社区警务中警力不足的良好途径和方法。首先,加强认识,力争群众支持。社区警务工作的对象是群众,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群众,依靠的力量也是群众。目前我所社区警务工作警力有限,所以,必须紧紧依靠社区管理组织和社区群众的支持,在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中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念,开创出适应形势的社区警务工作新局面。其次,重视群众工作,求真务实地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社区民警要从相信群众的认识出发,立足实际,坚持走义务性群防群治的路子。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强化社区治安,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形象密切联系群众,增强警民关系,充分运用民力资源开展基础工作,弥补警力不足。
三、全面夯实社区警务基础,加强社区警务工作信息化建设。
社区警务信息化工作是对社区基础工作的服务和支撑,建立和完善信息工作机制将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模式。首先,要加强民警信息化培训。加强社区民警信息化应用培训是工作基础和先决条件。通过培训,切实提高社区民警基层基础科技应用能力,减轻民警工作负担,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其次,整合信息数据,加强分析研判,开展社区防控网络建设。通过警务信息平台和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市局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和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的优势,拿出资金支持,开发适用于社区警务的管理系统或软件,实现社区警务共工作信息录入和公安信息网无缝链接,有针对性地指导派出所、指导民警开展社区防控基础工作,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使基础工作跟着社会治安形势走,切实做到“精确指导”和“信息导警”。第三,明确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的简单而实用,让民警会用,能用,满足派出所领导和社区民警的实际需求,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不断贴近基层工作实际。
在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工作中,我们认为,全局上下要统一思想,以战略高度认识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性,科学界定社区民警职责;提高认识,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使社区民警专起来;全面夯实社区警务基础,加强社区警务工作信息化建设,从而推动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实施,归纳总结在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中的经验和不足,将理论联系实际,以“四个满意”为引领导向,深化社区警务工作,出台相关措施。硬件建设上,该配备的,必须落实;软件建设上,进一步明确社区民警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采集信息的类型,确保信息的鲜活实用,使社区民警更加专注于基础工作,从而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进而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的深入。
XXX派出所
二O一O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派出所“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
*****派出所的“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基层公安派出所的任务不断加重。治安问题的严峻,发案上升,老百姓普遍安全感较低,对警察的信任度和期望一度非常低。2010年初至今,*****派出所开始反思传统的警务模式,探索降低犯罪率的新方法。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和学习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域特有的警务模式,(“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并加以实施
所谓称为城镇化。首先它有几个名词,以现在最火爆的房地产为例大家会更加直观的了解,国家区域地产财富推动,一般是分为四项;“城市化、逆城市化、都市群化和城镇化”其中城镇化也就是说在都市群、城市带状发展轴、都市圈内部分布着快速成长的城镇,它的特点就是规模的发展依然与农民天然接触,是农村就地城市化得理想区位。
目前,随着***镇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的精神需求和物质要求也在飞速的提高,所以治安工作也应大步伐的加快,基于此,***派出所提出了以“城镇化社区警务”替代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的发展战略,该所的警务工作由此开始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关于“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理念
社区警务在西方一般被称为(Community Policing),而***派出所所实施的城镇化社区警务,和Community
Policing,有本质的区别,也有相似的类同。“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分为四部分
(一)立足农村区块,直接为群众服务。在这里我们所称之为的区块一般以行政村为例,管理中行政村我们称之为社区。在“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中,警察不再单纯地扮演“社会守护神”的角色,而首先是为群众“提供服务者”。群众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警察的“保护”,而是扮演着既是警察服务的“顾客”,又是警察的合作伙伴的双重角色。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意识一种“服务者”应有的意识。
(二)立足预防犯罪,注重解决治安环境问题。
多年来通过民测表明,***镇的群众对重大犯罪的关注远不如其对扰乱其正常生活的案件的反感和忧虑。而且,群众中常见的一些小问题常常会演变为影响社会治安的大问题。基于此,“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虽然仍要求派出所对犯罪作出快速反应,但民警要做的事情远不止于此,警察首先必须要同社区成员一起识别并设法消除容易诱发犯罪的社区环境中的消极、不良因素。因此,我们侧重的“城镇化社区警务”称之为“偏重解决问题的警务”或者“社区偏重解决问题的民警”。
(三)立足责任共担,寻求与社区结成密切的伙伴关系。***派出所在探索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的实践中普遍意
识到,维护辖区治安不能单纯依靠派出所单枪匹马地、孤立
地去进行,全社会都必须行动起来。为使村(社区)成员与警方共同承担起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注重与小自然村以及镇政府、学校、企业等有关方面建立起互信、互动、牢固而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共同探索、制定并组织实施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应对之策。为此,***派出所邀请村(社区)成员参加。个别时候甚至还打破传统警务工作的禁区,将一些辖区的罪信息和资料向村(社区)成员公开,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犯罪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协助民警制定、实施维护社会治安的对策。
(四)立足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倡和鼓励社区民警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辖区事务。
在传统的警务战略中,派出所因为担心基层警察会犯错误而倾向于只赋予其有限的独立自主权。而***派出所“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则要求民警要根据各个村(社区)的不同情况,独立自主地决定相应的警务工作方式,并根据同一村(社区)或几个村(社区)在不同阶段的特点随时调整预防和打击犯罪的重点和策略,确定某一类或几类犯罪是某一地方某一时期的预防和打击重点,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了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于“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
为适应实施“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需要,***镇派出所实施了七项变革;
(一)重组巡逻勤务。派出所在推行“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中,对巡逻勤务方式和职责作了重大调整。一方面,除继续保留机动车巡逻外,更多地采用徒步巡逻和自行车巡逻,以增加群众的安全感和警察的亲和力,方便群众与民警和专职巡防队员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要求民警和专职队员一起在巡逻中注意发现影响社区治安的问题,并同群众一道讨论首先该解决什么问题,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犯罪。此外,派出所在县公安局和当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还招收一定数量的愿意帮助公安工作的村民、老师、企业保安等志愿者参加巡逻工作。参加的志愿者都经过派出所专门培训后,开展志愿巡逻,由于警力有限在没有民警的带领时,志愿者自发巡逻中一旦发现情况,及时向民警报告,由民警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二)设立驻村(社区)民警工作站。为使警务工作更深入地向村(社区)延伸,同时也为方便社区民警开展工作,实施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后,派出所结合村(社区)增设了社区警察工作站,有的社区民警甚至还应群众要求成为了名誉“村干部”也就是调解员。工作站的设立,使群众感觉到民警天天生活在他们的身边,增加了安全感,也增进了群众与民警的相互了解、合作和信任。
(三)实施邻里守望或街区守望计划。***镇开展的此项计划—邻里守望,其实在西方非常的盛行,美国称为
(Neighborhood Watchor Block Watch),是美国警察机关为了发动市民更多地关注居住地治安状况而把相邻的市民组织起来开展自救、自助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利于及时预防和打击犯罪。而***镇派出所实施的方法与其不同的是,在群众中吸纳村(社区)志愿者、治保队员、留守老人参加邻里守望计划,他们还结合传统警务模式“十户联防”措施帮助派出所了解村(社区)治安信息。这些志愿者群众实际已成为警察的“眼睛和耳朵”。
(四)推动村(社区)成立专门组织,并利用村(社区)现有资源,共同关注社区治安问题。在推行“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过程中,***派出所还根据辖区存在的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推动村(社区)、企业成立村(社区)“打更队”“企业互助队”、校园治安保卫队等队伍协助警方解决社区治安问题。此外,***派出所还动员学校针对青少年精力旺盛、容易实施犯罪的特点实施放学后计划,开展体育锻炼,办免费兴趣学习班等,使得学生放学后有地方释放其过剩的精力,减少犯罪的机会。与此同时,社区民警通过积极参与其中,与这些村、企、校组织建立起来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定期召开村(社区)会议或责任区会议,共同研究警务工作对策。村(社区)会议或者责任区会议,一般由学校校长、企业主、群众、负责辖区工作的民警以及派出所长、镇长、书记参加。村(社区)内的任何单位、组织和群
众也都可以参加会议。村(社区)会议或者责任区会议在*** 镇通常一个月举行一次。在村(社区)会议上,民警与成员互相交流、通报社区治安情况,共同讨论辖区在现阶段存在的治安突出问题,商讨解决办法,确定下一步警务工作的工作重点。
(六)加强对犯罪易发地区以及人群聚集场所的巡逻和控制。在一些犯罪易发地区和人群聚集的场所,社区民警通常会部署志愿力量加强巡逻,以防止发生各类突发的案件和纠纷,同时也给试图违法犯罪者以震慑。
第五篇:2011派出所社区警务建设工作总结
石门派出所2011工作总结
2011年,我所深入贯彻政法工作“三项重点”的整体部署,紧紧围绕正规化建设和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着重强化服务、指导、监督、管理水平,结合新成立所实际,抓好各项基础工作,坚持从严治警,稳步推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安全感。
一、派出所工作和城乡社区警务建设情况
(一)大力加强基本建设。我所现有正式民警5名,协警2名,为与“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相适应、相匹配,我所及时装修了办公场所、购置了办公设备,全体警力正式配备上岗,2011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推进信息基础建设 我所公安网微机注册率、数字证书配备率、防病毒软件安装率均达到100%,民警计算机拥有率达80%;我所民警认真抓好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并按社区分类建档造册。同时,严格审查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对“五种”人员发通报协查函达100%; 辖区共安装监控摄像头1个,覆盖辖区重点防控地段(石门老街三叉路口处),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为防控“两抢三盗”等案件的发生和为案件的及时侦破提供了有价值的监控录像。如今年10月份,辖区石门街小区多户被盗,我所民警通过提取相关视频资料及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二是推进窗口服务管理 为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我所强化“领导坐班服务、限时办结服务、延时受理服务、特殊情况预约服务”制度,成功实现了窗口服务“零投诉”、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获得了来窗口办理业务的申请人的高度评价。三是深化社区警务建设 为更好地发挥组织、检查功用,更好地传达信息,指导社区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辖区1个社区警务室均在工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实现了标准化建设,做到了“五个统一”,即内(外)观标识统一、装备配备统一、警务公开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台帐薄册统一。
二、派出所工作和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取得的成绩 队伍建设是派出所工作的根本,也是保证。今年以来,我所认真贯彻市局、分局党委提出的“全体民警受教育、各项工作上台阶、广大群众更满意”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做“四种人”(即做群众支持拥护的人、同事敬佩信赖的人、家属朋友放心的人、回首往事问心无愧的人),加强自身修养,时刻反省自新,陶冶品行,涵养道德。在全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走访”、“鼓士气、顺民心、树新风”等主题活动,加强队伍管理,努力实现“单位零事故、执法零错案、队伍零违纪”的工作目标,为打造密切警民关系的保障工程不懈努力。我所坚持走治安防范社会化道路,充分发动群众,构筑以巡逻警力为主体、各种社会巡防力量为补充、科技手段为依托的立体化、联动化、网络化治安防控体系,努力营造辖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所全年共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下一步全面加强派出所工作,深化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意见和建议
(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社区和警务战略是公安机关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调整和改革传统警务模式的一项长远战略,也是“三基”建设的一大综合课题。当前,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已被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公安机关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可以说,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已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期。虽然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还有一些制约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不仅需要公安机关自身努力克服,同时也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来协同解决。当前制约此项工作发展的难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警力明显不足。管理难度大,处警任务重,加上民警年龄老化,将民警尤其是老民警从打击岗位上分身放在社区或是驻村岗位上,使之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警力显得更加艰难。
2.到群众中工作的力度不够。目前的农村警务室,实行的是“一村一警”、“多村一警”的模式。一个民警,往往管辖一个村甚至几个村,而当前农村警务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是:第一,个别民警不能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农村村委会、群防组织、治保组织等基层力量,工作中不相信群众,不发动群众,不依靠群众,使得群众对治安工作缺乏热情,自治、自防能力下降。第二,民警下辖区时间普遍不足。不能保证每周两个工作日到警务室工作,不能按公开的办公时间去工作,不能把所管村庄每周都走访到,群众见警率低,民警对辖区熟悉率低。有的驻村民警家住在城区,离派出所几十公里远,这部分民警大部分只能吃住在派出所,很难再到警务室和偏远的村庄去走访。第三,社区民警除社区工作外,还担负接处警、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工程项目开工典礼秩序等工作任务。加之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大型警卫、值勤等,占用了社区民警大量时间,使社区民警无暇顾及社区工作。
3.社区民警调整较为频繁。社区工作岗位具有特殊性,它需要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群众基础的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时间越久,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就越深,工作成效就会越好。当前招录的新警,快退休的老民警和女民警在社区工作岗位成为普遍现象。新民警年年招录,加之一些部门在社区民警调整上把关不够严,使稳定社区民警工作打了折扣。社区民警在社区普遍工作时间短,管片时间短,使社区民警对社区情况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细,造成治安耳目建立不起来,社区群众发动不起来,社区4 积极分子利用不起来,治安信息收集不上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深化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力度建立情报体系,提升警保卫能力。我所逐步发展秘密力量建设、延伸情报信息触角、落实重大情报奖励措施、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增强预警能力。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现不稳定苗头,及早介入、联合调处,快速出击处置,切实防止和避免因处置不当或处置不及时而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今年我所及时获取了各类预警性、深层次情报信息13条,均在第一时间上报,牢牢掌握维稳工作的主动权。稳妥处理了各类阻工闹事等突发事件5起。
2.各村委路口、各事业单位、各企业和工厂均放置“民警联系牌”,提醒广大百姓遇到任何乡村诈骗、人口拐卖、盗窃、打架斗殴、邻里纠纷等一系列损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在第一时间内电话通知辖区民警。在一系列措施的努力下,努力使群众安全感有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