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的四个维度

时间:2019-05-12 00:0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的四个维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的四个维度》。

第一篇: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的四个维度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的四个维度

[摘 要]时代精神嬗变与政治生态的转变,推动中国共产党前所未有地关注综合实力的提升。新形势下的政党竞争,更多的体现为软实力的竞争。因此,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应首先着手于软实力的提升。外向维度上,软实力提升应注重处理好党际关系与国际关系;内向维度上,政治价值、制度政策与组织作风是重点;现实维度上,政党转型与政党形象重塑是提升软实力的必然;未来维度上,实现长期执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则是终极目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政党建设;国家治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12-0040-0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不同国家在相互联结、全面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深度依存而又紧张对抗的复杂关系。以20世纪末期为临界点,此前的国家竞争多表现为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的对抗;此后则更注重政治价值、文化和政策等的吸引力与影响力。这便是软实力的表征。最初,“软实力”一词是约瑟夫?奈针对国际政治问题提出的概念,他指出:“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影响力”。[1]

在现代政党政治中,“软实力”的概念,同样可以用于解释政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它是指一种能力,即不通过‘威逼’或者‘利诱’,而是通过‘吸引’为手段来达到目的能力。”[2]核心政治价值、制度设计、政策等的吸引、说服力、影响力以及凝聚力,是其主要表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复杂而又关键的时期,作为核心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适应国内外、党内外新形势的要求,提升政党软实力,真正全面从严治党。提升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笔者认为应主要从外向、内向、现实与未来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外向:党情、国情和世情的压力

追本溯源,“软实力”这一概念肇始于国际政治中国家间关系以及国家竞争力的理论范畴,因此,这一词汇首先具有的是“外向性”的意蕴。“软实力的一个力量指向是对他国或他者的影响力、吸引力与说服力,即软实力的外向性。”[3]在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语境中,其外向性则可划分为党外与国外两个层次。

1.党外: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与党际关系。在当前中??的政党制度框架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各参政的民主党派的关系至关重要。党需要通过培育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完善民主制度、施行惠民政策和塑造政党形象等手段来增强各民主党派对其的价值认同、规则认同、利益认同与道德认同[4],真正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和谐党际关系。

2.国外: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与国际关系。冷战结束后,文化交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已经进入了“软实力时代”,国家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既依靠硬实力,更需要发挥软实力的作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依靠军事实力、经济力量的硬实力竞争转向了以政治价值观、思想文化为主的软实力竞争,软实力竞争成为当代国际竞争的主要方式。”[5]在当代的综合国力较量中,西方国家凭借经济、科技的优势,利用其政党制度来推行以自由、民主、人权为主的西方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进而实现其国家利益。中国置身全球化这个“伴随着意识形态运动的政治过程”[6]的环境中,随着中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西方意识形态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也不断渗透,价值观的冲突会使部分社会成员模糊或失去原有的价值认同。在此背景下,我国要想抵御西方政党制度的影响,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建设。

二、内向:政党建设的选择

在国际关系层面的软实力,来源于并受制于一国内部的价值、制度、文化和政策等,并通过其扩大和外溢作用,加强或削弱一国的软实力。“如果一种文化、一种制度、一种价值观对内部社会的民众都没有影响力、吸引力与说服力,绝对不会对外产生多大的软实力。这就是软实力的内向性。”在政党层面,软实力具有同样的特性。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软实力的内向性要求,理想与科学相统一的政治价值能吸引政治忠诚;严密有效的制度与政策能获得政治信任;优良的组织作风能树立政治权威。

1.政治价值与政治忠诚。“大凡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是灵活的,以便得到新的团体的忠诚拥护,或者作为外在条件变化了的结果仍能得到旧有团体的忠诚拥护。”[7]革命时代已经渐行渐远,解放政治的思维与价值取向逐渐被生活政治(日常政治)所取代,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因此,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必须首先从创建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政治价值体系出发。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是通过无产阶级为主体的革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已经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在当前的生活政治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政治价值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结合,摆脱短期无法实现的理想带给党员群众的挫败感,同时获得价值与时俱进中新旧力量的拥护。

2.制度政策与政治信任。不同政党制度赋予执政党的使命大相径庭,因而其软实力建设的体系也侧重不同。“与西方国家竞争型政党政治相比,共产党软实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共产党一身兼二任,是中国社会唯一的领导党和执政党,虽然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分属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和行动,但两者在现实政治过程和治理格局中又必须有机统一起来、衔接起来。”[8]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需要制度设置的威信与政策执行的绩效来构建并得到事实确认。“信任是命令不来的,它源自我们心灵深处。”[9]中国共产党只有在政党政治框架中,既建构有效的制度和机制,又能以政策成功运作权力,达到制度可信、政策有效的情况下,才能获取民众的政治信任,才能巩固其执政合法性,也即提升并发挥其软实力的作用。

3.组织作风与政治权威。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年轻的政党,在其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经验教训。管党治党的中心,即政党的组织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尤其重视抓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密集的“打虎拍蝇”,无不印证党对作风问题的警惕和重视。究其根源,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加固政治权威的重要举措。“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转型期特殊环境对政治权威的解构,因而,通过不断地“整风”,强化作风建设,纯化党员干部队伍,净化政治生态,通过立身正、为政正强化政治权威,开拓执政施政的新局面。

三、现实:政党现代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变迁

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同步,也进行着自身的现代化。正如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的,执政的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领导这个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悄然地进行着适应性的变迁,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并重新塑造自己的政党形象。

1.中国共产党转型的内容。具体来说,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与代表性理论发生变迁,单一意识形态支配逐步向理性、务实、多元的意识形态转变。其次,政治传播由传统单向的政治传播向互动的政治传播方式转变,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注重吸收整合民间多元化的政治观点。再次,政党权力“日益向常规化国家系统转化,展现权利与权力不断统一趋势,政党实力从依赖权力强制,向注重执政理念、执政行为与外部环境的内在统一转变”[10]。最后,反映在行动中,便是政治行为更加民主化、科学化与法治化。而这一系列的现代化转型尝试,正是中国共产党提升软实力的题中之义。

2.中国共产党形象重塑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是其软实力在道德层面的战略资源,是吸引群众对政党产生好感进而获取政党认同的重要内容。“道德毕竟代表了一种社会的或民众的或民心的价值要求,它从根本上给予政治价值合理性根据”。[11]中国共产党政党转型的显性标志,便是政党形象。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在积极转型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塑造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政党形象,包括组织的风气与党员尤其是高层领导干部的风貌,这二者分别从组织文化与个人魅力两个方面为中国共产党赢得良好风评,从而获得党内外人士情感、心理乃至智识上的青睐与支持。

四、未来:实现长期执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是历史赋予的,从革命到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最根本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想成功,就必须有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前提条件。相应地,中国共产党若要保持长期执政的地位,就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12]在现代化语境下,这一套制度体系就是治理体系,而促使这套制度运转的力量就是治理能力。不论是制度本身还是推动制度化,都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提升,在现代化的环境中,具有根本性的色彩。

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与背景。提升软实力,是实现“如何适应政党治理现代化的开放的复杂环境,实现‘政党意识形态有效阐释执政理念’、‘政策与行为赢得民众信任’的目标”[13],化解当前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整合危机、信任危机、沟通危机、道德危机与国际影响力危机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龙国.大陆“软实力”与大陆形象塑造[J].云南社会主义学报,2009,(2):47.[2]杨爱华.政治生态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建设[J].党的建设,2010,(6):40.[3]蒋英州.对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解读[J].政治学研究,2009,(5):116.[4]韩慧政党认同视域下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J].湖北社会科学,2013,(5):41-42.[5]李云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建设[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6):95.[6]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9.[7]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北京:三联书店,1994:58.[8]上官酒瑞.共产党的执政软实力、公信力及制度化能力[J].理论学刊,2014,(8):33.[9]阿兰?佩雷菲特.信任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51.[10]丁长艳.新形势下执政党软实力特征及其风险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8):29.[11]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6.[12]蒋熙辉.当前制度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四个问题[N].学习时报,2011-11-23.[13]丁长艳.政党治理的现代化难题: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转型分析[J].理论学刊,2014,(9):20.?任编辑 董瑞军

第二篇:基于品牌价值视角的软实力提升措施

基于品牌价值视角的软实力提升措施

1.树立远大愿景,增强员工动力。愿景是企业使命的直观体现,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蓝图,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描绘了企业未来的样子。一个得到广大利益相关者认同的共同愿景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与驱动力,这正是软实力的基础。成功的企业大都拥有一个卓越的愿景,如福特的“让大众能拥有汽车”,苹果的“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计算机”等。远大愿景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激励员工行为,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性能的产品与服务,提升品牌价值。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仍然采取机会导向的企业是危险的。所以,企业应在认识自身现状的基础之上,立足经营领域,分析未来的经营环境,提出一个可实现的、挑战性的愿景。首先,要倾听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找出关键因素,最后提炼总结出一个能反应各方意愿的共同愿景。愿景的表达必须是简明、清晰、独特的,复杂冗长的宣言只能停留在墙壁上,并不能产生任何实际作用。此外,愿景并不只是作为一个口号,企业的战略与战术应围绕这个目标制定,并且加强愿景的沟通,使愿景切实激励引导员工行为,切实发挥愿景的功效。

2.构建特色核心价值观、优秀企业文化,指导企业经营行为。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对内指引与规范着员工的行为,对外展示着企业的卓越管理风格,是企业不可复制的软实力的重要来源,是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不懈奋斗。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员流动率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低,文化建设工作已相当迫切。企业要立足自身行业,确立一个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核心价值观。其次,文化建设工作应纳入高层领导的日常工作范围,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能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声誉,所以首先要建立诚信文化。另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创新与团队合作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因此创新与团队合作也要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除此之外,每个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与客户需求不同,企业还应构建其它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优秀文化,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3.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优秀企业公民形象。企业作为社会成员,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而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尽的义务。近年来,紫金矿业、三鹿乳业等一大批破坏环境和危害消费者利益、健康的企业遭到

媒体曝光,社会反应强烈。社会责任的缺失不仅对企业的品牌造成极大伤害,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目前公众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社会上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很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进而认同企业产品与服务。首先,企业应该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不能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产品是企业软实力的基础,抛开质量,企业软实力就无从谈起。

其次,企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供合理的报酬,指导员工的企业生涯发展,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为员工的升迁创造机会,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可以降低员工流动率和员工招聘成本,增强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最后,企业必须加强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企业的发展不能建立在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势必会增加成本,给企业的短期效益带来影响,但可以带来政府政策的优惠与支持、消费者的信赖等好处,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软实力。

4.增强自身硬实力,为软实力的形成与作用发挥提供坚实基础。软实力的最终形成由潜在软实力转化而来,而这个过程必须以企业的硬实力为基础才能成功转化。硬实力是软实力的载体,为软实力的作用发挥提供依托,同时软实力也会增强硬实力,两者相互促进。[9]企业在注重软实力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硬实力,增强软实力的发挥效果。因此,企业要引进人才以增强自身的技术优势,及时更新设备、厂房等多方面增强硬实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价值。

5.加大沟通平台和产品流通渠道建设力度,保证价值传播。价值与理念的传播是实现品牌价值、提升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环节。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建立在对企业带给他们的价值的积极感知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企业构建一个沟通互动的平台,保证自身价值的完整传播并获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信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其渗透到各个阶层,成为全民化的交流平台。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应积极利用社会化媒体,加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扩展其认知范围,使其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品牌建设当中。此外,企业的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最终凝结在产品与服务上,企业应加强产品流通渠道的建设,保证品牌价值在流通到消费者的过程中不会有所减值。

四、结语。

软实力作为相对于硬实力的软性竞争力,在全球化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日渐突显。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添了不少挑战。单纯的硬性优势,越来越容易被复制超越,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只有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发挥硬实力的优势。另外,软实力的提升是个长期过程,短时期内难以迅速形成,但其带来的利益却是难以估量的。企业应该将软实力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进行长期规划,把软实力建设落实到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

第三篇: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日益成为参与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地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市对外开放窗口的**,如何认知文化软实力,发挥港口文化的特色优势,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充分认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软实力”是相对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而言的,包括意识形态、人文精神、道德水准、制度环境、法律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力、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实力。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城市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科技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间的竞争,也体现在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等表现出来的“软实力”间的竞争。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不能仅靠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节节攀升的GDP和经济增长率等硬性指标体现出的“硬实力”,而且必须依靠文化精神、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反映发展内涵、彰显时代特征的“软实力”。

区二十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人民发扬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在昔日一片滩涂荒地上崛起了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已成为全省全市外向型经济最为集中、外商投资项目

最为密集的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华东地区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战略重点。在**的开发开放中,始终把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支撑,并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港口文化品牌。**特色的港口文化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快速发展的**“硬实力”遥相呼应。考察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作为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域,文化建设将更多更早地面临经济全球化对文化观念和文化内容不断更新的要求,面临文化受众扩大、文化需求多元化对文化形式、文化载体不断创新的要求,面临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如何更好、更广泛地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和应对。

二、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省、市对**的发展定位,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从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入手,以市场经济为主线,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繁荣发展为主题,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互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紧紧把握“三个着力”,全面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

着力弘扬**独特的区域精神,增强文化凝聚力。区域精神是一个地方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座城市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要把区域精神的培育和塑造视为

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新生长点,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必须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巩固人们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基础,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进;必须大力培育文明新风尚,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要求,以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努力提高市民整体文明水平;必须大力倡导“创新、争先、包容、守信”的**创业文化,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围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共同建设和谐新**;必须大力挖掘、传承和培育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港口文化,努力形成体现**独特文化品位和个性魅力的人文精神。

着力推进**的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吸引力。先进文化发展之源在于创新。要推进文化观念的创新。通过持久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文化对经济、社会的积极推动作用,树立大文化和文化也是生产力的理念;要推进文化建设的创新。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软”与“硬”的关系,在加快建设**科技文化中心、**大剧院、中国女排训练基地等大型文化设施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科学配置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要推进文化体制的创新。文化体制创新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建立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和管理模式的转变。

着力维护群众的文化权益,增强文化感召力。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的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和谐文化建设的成果,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本质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活动载体,使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一致。

增强文化软实力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们将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社会和谐的互动方向,创造更增强文化软实力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们将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社会和谐的互动方向,创造更富魅力的港口文化,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使文化软实力成为全面构建宜居宜业、民富民安和谐新**的重要助推力。

第四篇:全面提升黄土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全面提升黄土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

(2012年8月 日)

今年以来,我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以“两带两推”为载体,以“四个一万(烤烟生产达到每年1万担、新建和管护好茶园1万亩、种植花生1万亩、发展经果林和蔬菜1万亩)”和建设“三个大乡(生态旅游大乡、农特产品输出大乡、优质畜牧业养殖大乡)”为奋斗目标。扎实工作,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大胆探索,真抓实干,深入推进我乡党风廉政建设,为优化我乡发展环境、维护群众利益、全面提升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一、基本情况

黄土乡位于沿河县城78公里处,总面积168.3平方公里,总人口19463人,辖14个行政村,150个村民组。有20个党支部337名党员,其中机关党员92名、农村党员245名、女党员21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机制建设,保障乡域经济发展承载力。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领导,乡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党委反腐倡廉建设主体责任,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年初对反腐倡廉重要工作亲自部署,与班子成员、乡直各单位、各村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督促全乡党员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廉政准则》。出台了《黄土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黄土乡2012年村“四职”干部考核办法》、《关于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以及规范化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对抓工作不力人员适时进行调整处理,上半年,共约谈5人次,党纪处理1人,调整股级干部3人,调整村干部3人,有力地推进了我乡党风廉政建设,为我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注重作风建设,激发乡域经济内在动力。以转变领导干部作风为突破,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一是加强廉政教育,强化宗旨观念。始终把增强全乡党员廉洁意识,提高自律能力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利用以会代训、专题培训,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同时在政府大院、青龙村开辟“廉政文化长廊”,以廉政准则、廉政警句、廉政故事、警示案例为主要内容,运用文字、图片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角度地展示廉政文化建设的风貌,营造出人人思廉、倡廉、践廉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树立率先意识,狠抓工作落实。充分发挥窗口单位功能,统一制作窗口工作牌、座席牌,将各窗口工作人员和首问责任人照片、姓名、岗位职责公开亮相,做到“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同时出台了《黄土乡领导干部包片包村工作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宗旨教育,严格兑现奖惩,激发了领导干部激情,切实转变了干部不下沉、干事不用心现象。三是搞好廉洁自律,塑造良好形象。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根据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确定不同的清理整顿内容,制定了《黄土乡党风廉政建设服务承诺书》、《黄土乡廉政风险防控承诺书》,制作了《廉政风险防范提示牌》和《廉政风险防范提示卡》,对乡班子成员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定期进行廉政谈话提醒。

(三)着力环境建设,提升乡域经济竞争力。以促进发展为中心,营造我乡经济发展软环境,强化效能建设,规范行政行为。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业务水平,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便民服务窗口。强化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根据年初制定的《黄土乡党务公开管理办法》和《黄土乡政务公开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定期召开党委会议,定期汇报党务、政务、财务,设置专栏对外公示。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全面摸清了农村集体所有的“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理顺了财产关系,完善了农村集体“三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农村“三资”科学化管理。同时重视案件办理,严格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手续完备”的要求,对发现有违纪违规行为的进行了立案处理。今年,我乡对1名农村违纪党员进行了党纪处理,不但挽救了违纪者本人,也警示教育了党员,严肃了党的纪律,清正了我乡投资发展环境,进一步和谐干群关系,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四)保障改善民生,凝聚乡域经济发展合力。我乡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标准,为民排忧解难、多办实事。一是强化监督。设立党风廉政纠风组和监督员,组织开展对种粮补贴、两免一补、学校营养餐、计划生育、农村低保、民政救灾救济款物发放、新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金管理使用等监督检查,确保上级惠农资金全部落实到位。二是畅通信访渠道。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群众的来信来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做到热情接待的同时,及时登记,并要求乡纪委进行调查处理。半年多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0余起,全部予以合理处理,没有发生越级上访事件。三是建立民情肯谈会制度。在各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村“两委”作用,利用民情恳谈会,架起沟通村民和村干部之间思想的桥梁,通过宣讲政策、通报情况、听取意见、释疑探讨等途径,使村民能正确理解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诚恳地反映本村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使村“两委”成员能诚恳地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民情,掌握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希望村干部干什么的思想动态,及时采取措施,化解矛盾,保障农民的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虽然我乡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宣传教育惩处制度尚不健全,部分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知识欠缺,廉政意识淡薄;监督机制不健全,村监督员存在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能监督的问题,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工作做得越好,经济发展就越快。在以后的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将努力探索找准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走出一条既符合我乡实际又能体现我乡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发展之路,全面提升黄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品牌价值视角的企业软实力提升策略

品牌价值视角的企业软实力提升策略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软性竞争力的比拼,而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软实力。从品牌价值的视角,通过构建品牌价值—企业软实力模型,可以探讨企业软实力与品牌价值之间的联系。基于该模型,企业可以从树立远大愿景、构建特色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企业文化、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硬实力以及加大沟通平台和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等方面建立并提升自身软实力,增强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软实力;品牌价值;价值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迅速发展壮大。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外资企业的不断进入,以及本土企业走出国门开辟海外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单靠传统的硬性竞争优势已难以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另外,企业所拥有的硬性竞争优势保有时间越来越短,且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软性竞争力的比拼。环境与时代在改变,同时也改变了软实力与硬实力在企业综合竞争力中的比重,软实力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魅力与重要性。与此同时,品牌建设也日益受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软实力。因而,可以将品牌价值融入企业软实力提升的研究当中,以品牌价值为切入点提出相关措施,增强企业软实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脱颖而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相关理论综述。

1.品牌价值。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范围内掀起的企业并购浪潮,引起了人们对品牌价值的广泛关注。拥有一个高价值的品牌将为企业带来高额收益,品牌具有价值已是一个不争事实。对于品牌价值来源的研究主要有企业价值、顾客、利益相关者三种视角,关于品牌价值的理论与研究也都是基于此。传统的基于企业价值视角的资产价值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国内学者对于品牌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顾客对品牌价值的影响。朱瑞庭等[1]认为是品牌本身以及品牌具有帮助企业保持自身产品的个性化特色和通过对消费者的直接影响改善和强化企业在垂直竞争(制造商—中间商/经销商—零售商)中的地位等功能使品牌具有价值。王成荣[2]从“级差地租”理论和商品二因素理论出发,认为品牌价值由生产者特殊劳动同投入要素和市场认可要素构成。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认为品牌塑造不仅仅局限于顾客,应将所有的品牌利益相关者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因为这些利益相关者各自对品牌塑造的成败都有很大影响。张燚等[3 -4]认为品牌价值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整合,企业应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从“品牌—顾客关系”转向“品牌—利益相关者关系”来提升品牌价值。综合前人的研究,本文认为品牌价值是利益相关者基于对品牌的感知,进而产生对企业理念以及经营行为等的价值认同,表现出对企业的支持行为,从而给品牌带来的价值。品牌代表的是整个组织,并不只是产品,不能将“产品品牌”等同于“组织品牌”。[3]产品品牌的对象是顾客,而组织品牌针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品牌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员工、供应商、经销商、政府等。企业必须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做出承诺和兑现,品牌价值的提升依赖于利益相关者的顾客忠诚、努力工作、合作并提供高质量材料等行为支持。

2.企业软实力。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产生于国际关系领域,由美国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美国前任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Joseph S.Nye)1990 年首次提出,他认为软实力是靠吸引来达到目的的能力。[5]软实力产生于国际关系领域,但其本身却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国外学者对软实力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家层面,对于企业软实力的研究不多。国内自王沪宁[6]首先对软实力开展研究以来,掀起了软实力研究热,诸多学者分别从国家、区域、企业等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对企业软实力的定义仍未达成一致看法。金周英[7]从软性资本、软技术、软环境的集成角度认为“软实力是软性资本的潜力,软技术创新能力,软环境的应变、创造和创新能力形成软实力的三大核心”,将企业软实力定义成这三种能力的集成和集成能力。罗高峰[8]从价值认同的视角把企业软实力定义成技术创新能力因素、资本沉淀因素和环境整合能力因素的集成,是获取利益相关者价值认同,产生企业预期行为的能力。黄国群等[9]认为企业软实力的形成必须由企业理念、价值观等潜在软实力经过互动传播向现实软实力转换。不同的认识将会导致从不同的角度去构建软实力。顾建平[10]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出发,认为诚信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围绕诚信文化提出了构建企业软实力的一些建议。罗高峰[11]认为基于核心价值观的软实力是企业软实力的真正所在,体现尊重个人、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并从这三个方面创建企业软实力。

3.综合评述。综合上述研究文献,本文认为“企业软实力是企业主体通过对企业特定资源的占有、转化和传播,以吸引企业利益相关者等客体,获取他们的价值认同,使他们产生企业所预期的行为,最终达到企业目的的一种能力”。企业软实力的定义将其形成过程和作用机理包含于其中有利于对软实力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增加了现实构建中的操作性。罗高峰[11]和顾建平[10]分别以核心价值观和诚信文化为企业软实力的核心来构建软实力,只是从单个方面给予研究,虽然抓住重点,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软实力的提升应该着眼于整个形成及作用过程。利益相关者是企业软实力的作用对象,所以企业软实力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本文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将品牌价值理论融入企业软实力的研究中,构建了品牌价值—企业软实力模型,试图从整体上对企业软实力提升提出建议。

二、品牌价值—企业软实力模型构建。

企业软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经济实力、设备、技术等硬性竞争力的软性竞争力总和,相对于硬实力,软实力难以复制,且软实力形成的竞争优势持续时间更久。品牌价值是企业的无形价值,是整个组织的优势体现。这两者的形成过程交叉重叠,同时品牌价值也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体现,相互促进。

1.品牌价值的形成。品牌是对利益相关者价值需求与期望的承诺和保证。[3]品牌价值源于企业理念及其指导下的企业经营行为以及随之而产生的产品与服务中所包涵的利益相关者的预期价值需求。企业理念主要由核心价值观、远大愿景、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以及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具体的规章制度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企业理念的转化传播有两种方式: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8]直接传播即企业直接向利益相关者宣传、营销自身理念与价值。间接传播则是通过企业的经营行为间接表明其理念,同时企业理念通过内部转化凝结为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进入市场接受消费者的感知与比较。产品与服务所承载的价值由于反映了消费者的价值诉求,得到消费者的价值认同。消费者的利益得到满足则会以顾客忠诚作为

对企业的支持行为,直接结果是销量与收益的迅速上升。其他利益相关者由于各自的需求通过企业的行为和产品得到满足,也会表现出合作、努力工作、提供政策支持等对企业的支持行为。企业理念的传播是个双向互动过程,企业不仅传播理念,也从利益相关者以及其支持行为获取反映价值诉求与期望的信息。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加强对自身理念、行为的认知、把握和修正,从而更好更全面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所有这些对组织的支持行为最终又会以各自的方式从各个方面给企业带来价值,形成品牌价值。

2.企业软实力的形成。企业软实力的整个形成过程即从对特定资源的占有形成潜在软实力向现实软实力的转换并发生作用的过程。[9]这些特定资源包括硬资源与软资源。企业理念作为企业的软资源,以硬实力为基础运用转化后以各种方式和载体传播至利益相关者得到其价值认同,产生吸引力,标志着企业软实力的最终形成。

3.企业软实力与品牌价值的关系。在品牌价值的形成过程中,从企业理念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这部分正好与软实力的形成过程交叉重合。企业软实力作用的结果是利益相关者的支持行为,这将带来品牌价值的提升。品牌价值与软实力的这种关联使其能从整体上代表一个企业的软实力,即品牌价值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品牌价值的提升,带给利益相关者更多的积极感知、认同、信任,进而上升到价值认同带来企业软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软实力的作用发挥也会对品牌价值带来有利影响。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模型:

三、基于品牌价值视角的软实力提升措施。

1.树立远大愿景,增强员工动力。愿景是企业使命的直观体现,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蓝图,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描绘了企业未来的样子。一个得到广大利益相关者认同的共同愿景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与驱动力,这正是软实力的基础。成功的企业大都拥有一个卓越的愿景,如福特的“让大众能拥有汽车”,苹果的“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计算机”等。远大愿景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激励员工行为,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性能的产品与服务,提升品牌价值。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仍然采取机会导向的企业是危险的。所以,企业应在认识自身现状的基础之上,立足经营领域,分析未来的经营环境,提出一个可实现的、挑战性的愿景。首先,要倾听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找出关键因素,最后提炼总结出一个能反应各方意愿的共同愿景。愿景的表达必须是简明、清晰、独特的,复杂冗长的宣言只能停留在墙壁上,并不能产生任何实际作用。此外,愿景并不只是作为一个口号,企业的战略与战术应围绕这个目标制定,并且加强愿景的沟通,使愿景切实激励引导员工行为,切实发挥愿景的功效。

2.构建特色核心价值观、优秀企业文化,指导企业经营行为。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对内指引与规范着员工的行为,对外展示着企业的卓越管理风格,是企业不可复制的软实力的重要来源,是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不懈奋斗。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员流动率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低,文化建设工作已相当迫切。企业要立足自身行业,确立一个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核心价值观。其次,文化建设工作应纳入高层领导的日常工作范围,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能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声誉,所以首先要建立诚信文化。另外,经济全

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创新与团队合作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因此创新与团队合作也要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除此之外,每个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与客户需求不同,企业还应构建其它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优秀文化,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3.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优秀企业公民形象。企业作为社会成员,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而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尽的义务。近年来,紫金矿业、三鹿乳业等一大批破坏环境和危害消费者利益、健康的企业遭到媒体曝光,社会反应强烈。社会责任的缺失不仅对企业的品牌造成极大伤害,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目前公众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社会上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很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进而认同企业产品与服务。首先,企业应该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不能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产品是企业软实力的基础,抛开质量,企业软实力就无从谈起。

其次,企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供合理的报酬,指导员工的企业生涯发展,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为员工的升迁创造机会,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可以降低员工流动率和员工招聘成本,增强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最后,企业必须加强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企业的发展不能建立在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势必会增加成本,给企业的短期效益带来影响,但可以带来政府政策的优惠与支持、消费者的信赖等好处,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软实力。

4.增强自身硬实力,为软实力的形成与作用发挥提供坚实基础。软实力的最终形成由潜在软实力转化而来,而这个过程必须以企业的硬实力为基础才能成功转化。硬实力是软实力的载体,为软实力的作用发挥提供依托,同时软实力也会增强硬实力,两者相互促进。[9]企业在注重软实力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硬实力,增强软实力的发挥效果。因此,企业要引进人才以增强自身的技术优势,及时更新设备、厂房等多方面增强硬实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价值。

5.加大沟通平台和产品流通渠道建设力度,保证价值传播。价值与理念的传播是实现品牌价值、提升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环节。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建立在对企业带给他们的价值的积极感知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企业构建一个沟通互动的平台,保证自身价值的完整传播并获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信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其渗透到各个阶层,成为全民化的交流平台。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应积极利用社会化媒体,加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扩展其认知范围,使其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品牌建设当中。此外,企业的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最终凝结在产品与服务上,企业应加强产品流通渠道的建设,保证品牌价值在流通到消费者的过程中不会有所减值。

四、结语。

软实力作为相对于硬实力的软性竞争力,在全球化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日渐突显。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添了不少挑战。单纯的硬性优势,越来越容易被复制超越,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只有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才能更好

地发挥硬实力的优势。另外,软实力的提升是个长期过程,短时期内难以迅速形成,但其带来的利益却是难以估量的。企业应该将软实力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进行长期规划,把软实力建设落实到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

参考文献:

[1]朱瑞庭。品牌价值的理论、模型及评估[J]。商业时代,2003,(13): 44 -45.[2]王成荣,邹珊刚。论品牌价值的来源及构成[J]。商业研究,2005,(9): 7 - 10.[3]张燚,张锐,刘进平。品牌价值来源及其理论评析[J]。预测,2010,29(5): 74 - 80.[4]张燚,刘进平,张锐。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品牌关系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08,(10): 54 -57.[5]Joseph S Nye.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J]。PoliticalScience Quarterly,Summer,1990,105(2): 77 - 92.[6]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75,91 -96.[7]金周英。从国家软实力到企业软实力[J]。中国软科学,2008,(8): 19 -23.[8]罗高峰。基于价值认同视角的企业软实力作用机制研究[J]。

管理世界,2010,(3): 184 -185.[9]黄国群,徐金发,姜涛,等。企业软实力的内涵、形成过程及作用机理研究[J]。软科学,2008,22(2): 123 -127.[10]顾建平。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企业软实力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10,(6): 232 -235.[11]罗高峰。企业软实力体现及实现路径[J]。企业经济,2010,(7): 25 -27.

下载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的四个维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的四个维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