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要点(自己总结)

时间:2019-05-12 00:3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结构设计要点(自己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结构设计要点(自己总结)》。

第一篇:结构设计要点(自己总结)

一、构造要求。

1、在总说明中增加工程概况的相关介绍

2、不要写“xxx梁平法施工图”,直接写为“xxx梁施工图”。

3、边缘构件中的箍筋应在旁边画出详图。

4、同一个专业的图幅除过总说明及目录外不应超过2种。

5、抗渗等级的符号由“S”修改为了“P”。小砌块的砂浆砌筑等级为“Mbxx”,而不是“Mxx”。

6、框架柱下的三角形承台应按照三向板均匀设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城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之内。

7、地下室外墙及车道外墙,墙体开裂的主要因素是:水平钢筋的间距过大,应该小于等于150mm。

8、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的等级一般为Ⅱ级均可。

9、附加箍筋应布置在2h1+3b的范围之内(h1为次梁梁底距主梁底部钢筋的距离,b为次梁的梁宽)

10、板顶的温度收缩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间距不宜大于200mm。

11、温度后浇带需设置在梁板等内力较小处,这样就无需配置加强钢筋;沉降后浇带也只是当后浇带设置在梁板等内力较大处且沉降较大时,才需要设置。

12、过高的钢筋混凝土女儿墙应设置扶壁柱或者压顶梁。

13、轴心受拉及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其它构件中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受拉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8mm;

14、周期越长,结构越安全(越接近柔性结构)

15、大体积混凝土为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尤其为基础筏板部分。

16、超长结构通常指平面尺寸大于本规程第3.4.12节规定的伸缩缝的间距(框架最大间距大于55m,剪力墙最大间距45m)。

17、上人屋面的女儿墙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层双向配筋(省规3.4.9条)。

18、框架梁配筋应——上筋不多,下筋不少;总量控制。(朱炳寅2012.11.30关于抗震概念设计抗震性能化设计的讲座)

二、计算要点

1、刚度比的设计要求

2、计算的刚域问题(影响梁端内力及强柱弱梁的实现),地震时应考虑刚域的影响,有条件时应将梁柱节点全部取为刚域计算。

3、二阶效应及倾覆稳定计算(对于高宽比较大的工程,二阶效应、刚重比及倾覆稳定验算时,应适当留有余地)。

4、扭转效应明显时,应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5、对长矩形平面,当采用5%偶然偏心计算明显不合理时,6、P-Δ效应(由于建筑物的水平位移Δ而导致建筑物的竖向力P对结构内部各构件产生的附加力);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受压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剪力墙的轴力取重力荷载代表值);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等效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抗规5.2.5,高规4.3.12;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与结构的侧向刚度成正比关系);侧向刚度比—以免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的规则性,以免产生扭转);周期比(Tt/T1主要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剪跨比(λ=M/vh0);剪压比;(梁柱名义上的剪应力V/bh0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跨高比(梁的跨高比小于5和深梁都按深受弯构件计算);延性比(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

第二篇:底框结构设计要点总结

底框结构设计要点总结

(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

一、分析建筑条件,准备初步工作:

1.底框部分:

(1)根据建筑条件图布置框架柱轴网,由抗震概念设计,尽量不要出现单根柱而不能形成一榀框架的情况,柱距一般为6米;

(2)柱截面初步设计;单层商铺部分的框架柱截面设为350X350,底框部分的框架柱设为400X400;

(3)根据柱轴网确定剪力墙的分布(长度和距离);

(4)剪力墙一般分布在楼梯间处,与电信专业协调,预留电表箱位置;

(5)剪力墙往往矮而长,变形能力差,多为剪切破坏,宜开竖缝保证高宽比大于1.5;

(6)根据底层店面部分的墙厚确定框架梁、柱偏心;

(7)根据框架柱的设置和柱距,确定框架梁的高度和宽度(一般上面有出承重墙的框架梁宽度不小于350,其它墙梁宽度不小于300,高度不小于净跨的1/5);(框架结构梁截面尺寸控制办法:计算时用TAT,看计算结果配筋图内的配筋率图;要求全截面配筋率

1.5-1.7之间)

(8)其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6、7度可分别按三、二级采用;

2.砖混部分:

(1)根据纵横墙的布置及可能会有的屋面构架,确定构造柱的位置和种类,(最外围的构造柱直接升到女儿墙,门窗洞口处的构造柱尺寸最好与门洞处的短墙吻合)

(2)根据户型布置设置梁,包括其宽度和高度(其位置应把楼板分成规则的矩形,在阳台较大窗洞处或门窗连续设置处应设置过梁,且其高度加上门窗的高度应等于楼层高度);

(3)根据户型布置确定板厚,一般取短向跨度的1/35,但是最好不要小于100,客厅不小于120,否则影响使用;阳台、厨卫一般为90,屋面板厚120,楼梯梯板厚度为板跨的1/28,且平台梁高度与其下的窗高之和要等于建筑标高;

(4)根据墙体外立面的腰线做法,确定外围圈梁的高度和做法;

(5)根据总体要求,设置不同的结构标准层与荷载标准层;

(6)阳台处的挑梁高度为挑出长度的1/3-1/6;

二、输入计算模型,进行程序计算:

1.底框部分:

(1)SAT-8计算底框时不能考虑风荷载。若在“底框结构空间分析方法”中选取“有限元整体算法”可计算风荷载,但结果偏小建议不使用;

(2)上部承受墙荷载的墙梁宽度不于300;

(3)过渡层如果开洞大于800,需要设边梁;

(4)抗震墙厚度不小于净高的1/20,且宜开设洞口形成若干墙段,其高宽比不宜小于2;

(5)注意:梁和柱的偏心,应根据建筑要求与砌体外墙平齐,且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6)注意:剪力墙材料为混凝土及其强度等级;

(7)材料等级:整个工程钢筋等级应统一为II级或III级,楼板、梁为C30混凝土,柱为C25混凝土,剪力墙为C30混凝土;

(8)在SATWE中进入底框模型后选取荷载时,选取上部砖混荷载的标准组合来计算配筋,这样可以不用单独建立砖混的计算模型

(9)在模型中,应输入底层的砖墙,并计算出二层砖混结构与底框结构的抗侧刚度之比,为保证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最好在1.3-1.8之间(1.5左右),以此确定剪力墙的是否开洞和增减长度;

(10)通过JCCAD得出综合模型中的柱底内力设计值简图,用柱底内力除以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框架柱下应该设置的桩数,并由此确定承台类型(单桩、两桩等);

(11)对于小墙垛的强度和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压的计算应予以重视;

(12)一般不考虑墙梁荷载折减,否则应在设计说明中提出对施工及使用的要求;

(13)SAT-8计算底框时不能进行柱双偏压验算。但是当纵横向尺寸接近及角柱可根据经验调整柱配筋,或用高层版TAT进行双偏压验算;

(14)当平面布置较规则时(无柱列错位情况)SAT-8计算结果与采用PK计算无显著差别。

2.砖混部分:

(1)门窗洞口的输入必须尽量准确,门上方设置过梁,上方有梁的门窗洞口,其墙可不用输入,墙上不应设转角窗;

(2)构造柱先不输入,待进行初次计算后得出哪些地方需要加构造柱(打出计算书),再加入所需构造柱,直到满足抗震计算要求;

(3)该部分的梁用SATWE中的“有限元整体算法”计算;门洞过梁的配筋应以列表的形式表示;

(4)建筑材料:一层为MU10烧结粘土砖,M7.5混合砂浆(室外地坪以下为M7.5水泥砂浆),二层以上为MU10烧结粘土砖,M5.0混合砂浆(底框结构时,二层改为M7.5混合砂浆),一层以上板柱与梁、圈梁和屋顶构架可以用C20混凝土;轻质隔墙一般采用3KN/m2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5)修改部分楼板的板厚和部分构件的材料,以符合要求;

(6)计算基础时,板的活荷载可以折减,计算梁、板时,不折减;坡屋面的面荷载要用水平投影的值;

(7)阁楼层的高度=起坡处的高度+成坡部分高度的一半;

(8)准确把握总体信息,分清自然层与结构、荷载标准层的对应关系,进行总体装配;

(9)阳台如果有分户隔墙,最好不要按照承重的砖混结构考虑,应考虑层层设置挑梁,上面输入墙荷载。

三、根据电算结果,绘制施工图:

1.基础部分:(如果纯砖混建筑采用桩基础,那么计算时仍应按照底框模型来计算,但程序中的中梁刚度放大系数不应取2,应该取1,总体信息中的底框层数注意修改为2)

(一)承台:

(1)根据柱底内力设计值简图确定柱与墙下所需桩数,一般有单桩(配筋按照构造要求)、两桩、三桩、四桩、五桩等,需要通过计算配筋;

(2)柱下所需桩数及桩之间的间距(一般为4d),确定承台尺寸:

a.承台厚度不小于300;且应比基础梁高度大200为宜;

b.承台宽度不应小于500,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的距离不小于150;

(3)承台配筋,对于矩形承台应按双向均匀通长配置,直径不宜小于Ф10,间距不宜大于200,三桩承台,钢筋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单柱单桩的承台按构造配筋,根据重庆市规范,应设置Ф12@100的封闭箍;

(4)承台主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最小配筋率要求,主筋直径不宜小于Ф12,箍筋不宜小于Ф8;

(5)承台受弯计算中,在得出X、Y方向柱边的弯矩后,除以0.9*fy*Ho,可得出配筋面积;

(6)当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尚应验算柱下或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二)基础梁:

(1)由承台和剪力墙的分布情况布置基础联系梁,单桩承台宜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两桩承台宜在其短向设置;

(2)宽度不应小于250,且应根据上部的承重情况加宽(当承受剪力墙时,应每边多出剪力墙50,当承受设缝时,宽度应宽出每片墙外边各50),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10~1/15;

(3)基础梁设计,荷载取基础基本组合,配筋计算可以用JCCAD中的计算结果,也可以以桩为支点按照连续梁模型用设计值进行计算(可简化为简支),上下纵筋直径不小于2Ф12,并应按受拉要求锚入梁内;

(4)桩顶进入基础梁内长度为50,桩的主筋锚入到基础梁长度不小于30d;

(5)梁顶面宜与承台位于同一标高;梁顶面一般比一层室内地面低50cm;

(6)要注意突出部分(如楼梯入口处的门楼、立面上的构架等)下面也要设置基础梁,有的需要打桩;

(7)基础拉梁高度取跨长的1/20,然后取柱子竖向力的1/10作为地梁的轴力,以计算地梁的纵筋;

2.底框部分:

(一)梁:

(1)对生成的框架梁(墙托梁)配筋结果,需要根据这部分内容在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调整;(需对照规范逐条校对);

(2)依据配筋验算图自行配筋。不管是否按墙梁计算,必须满足托墙梁的构造要求。对非托墙梁可放松腰筋配置。因墙梁为拉杆受力,面筋拉通不宜小于2Ф18;梁上、下筋放大系数1.05

(3)住宅部分的框架梁按照墙梁处理,编号均为KZL-X,箍筋间距均为100;

(4)宽度大于350的梁,均采用4肢箍,且上下纵筋至少4根贯通;

(5)由于卫生间降板400,且板厚120,故其周围的梁截面应取到550;

(6)对于高度h大于500的框架梁,应设置不少于2Ф14的腰筋,间距不应大于200,且根据框架梁计算结果确定并标出是构造需要(G)(构造要求腰筋总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2%)还是抗扭计算需要(N);如计算需配受扭筋则扭筋间距≤200:梁高400-450不少于2根(双边); 梁高500-650不少于4根(双边); 梁高700-850不少于6根(双边); 梁高900-1050不少于8根(双边);

(6)框架梁跨中截面纵向受力钢筋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6%;

(7)框架梁每跨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通长配置;

(8)单独表示的梁要有标高,一般是建筑标高-0.030=结构标高;

(9)主次梁交接处、梁有集中力处应附加箍筋和吊筋,优先采用附加箍筋;

(10)加大过渡层及屋面圈梁配筋;

(11)截面往往由箍筋配置情况控制。查看配筋验算简图时,注意箍筋面积不超过2.2(D12@100);若纵筋面积较大,实际配筋率可能超过2%时,宜增大梁截面重新计算,将箍筋直径控制在12以内;

(12)应加强支座处的配筋,特别是框架梁为墙梁支座时;

(13)如梁太密集,可以分画为横向梁和纵向梁两张图,(二)柱:

(1)最好按照计算书中的数值自行配筋,以免自动生成时出现一些错误;

(2)框架柱和剪力墙要根据轴压比的大小进行多次调试,如果轴压比小于0.5,就应减小截面,或者沿纵横两个方向截面高度不同,以求使截面优化,应尽量接近规范要求的0.9,且截面尺寸尽量接近;

(3)框架柱箍筋不小于Ф8,且应在支座处加密;

(4)框架柱受力钢筋不小于3根HRB400的18;

(5)楼梯间处的柱子要注意偏位,以满足净空要求;

(三)墙:

(1)对于剪力墙,要求其抗侧向刚度与上部二层的抗侧向刚度之比符合规范要求;

(2)抗震墙周边设置梁(暗梁)和边框柱(暗柱),梁宽度不宜小于墙厚的1.5倍,截面高度不小于墙厚的2.5倍,边框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厚的2倍;

(3)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5%,并采用双排布置,拉筋间距不应大于600,直径不小于Ф8;

(8)抗震墙的边缘构件包括暗柱(沿全高加密箍筋)、暗梁,设置在墙的边框位置和开洞周围,具体配筋见规范;

(9)尽量加强过渡层的构造措施,如能接受,可采取措施加大过渡层纵墙来抵抗平面外弯矩的能力;

(四)板:

(1)应采用双层双向通长配筋,且每方向配筋率不应低于0.25%;

(2)长宽比满足:

6、7度时不宜超过4,8度时不宜超过3,9度时不宜超过2.5,否则须验算楼板平面内的抗弯承载力及其变形对整个结构的影响;

(3)不宜开设大洞口,楼梯、电梯间的周围应设置抗震墙围成的筒体,且必须严格按照抗震墙的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设计及施工;

(4)其外侧边缘应设置边缘拉梁予以加强,拉梁可利用纵向框架梁或底部外纵墙,拉梁负筋至少应有50%且不低于0.25%配筋率的钢筋贯通梁全长。

3.砖混部分:

(1)关于构造柱:

1)编号要清楚,凡有涉及该编号构造柱的图纸中必须要画其配筋大样,且标明起始标高;

2)构造柱纵筋不小于4Ф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八度超过五层采用4Ф14, 即纵筋加大一级;还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76的要求,对角柱、边柱从严要求;

3)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较大洞口(内纵墙、横墙>=2m,外纵墙>=2.4m)两侧应设构造柱;特别要注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3.2.5条)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a.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b.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规范的7.3.2.5的“接近”是指达到《抗规》第7.1.2条表中限制的层数或差一层。)

(2)根据各层板配筋简图人工配筋或调整自动生成的钢筋(面积、规格、间距等),板厚与标高不同的板,板底钢筋和上部负筋必须断开;

(3)当有I、II级钢筋混用时,应注意:板的钢筋面积按照I级钢筋计算;

(4)板上下的钢筋间距宜相等,或互为倍数,直径级差均取一级,楼板的最小配筋率(ρmin=As/h)应按照规范取用;

(5)负筋不宜过细,一面被踩塌,较大直径的钢筋不宜过疏,否则易开裂;

(6)阳台部分需要清楚表示截面大样,其下面的拖梁和边梁需要根据计算结果配筋,其大样要注意与总体图协调(如墙体和构造柱的有无等);

(7)屋顶构架的梁、板配筋均可按构造配置,支撑构架的柱子从屋顶起,注意其与下部构造柱的衔接问题;

(8)屋面属于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区域,配筋间距宜取150~200,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钢筋,其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常采用拉通一半配筋面积、不足另加的配筋方法;

(9)跨度小于2米的板钢筋只需说明双层双向可用双层双向Ф8@200,坡屋顶由于梁数量较多,故均为小面积板,可用双层双向Ф8@150;

(10)一些细部尺寸在“楼板模板配筋图”中已经表示的,在“梁平面整体配筋图”中可不再表示;

(11)板中的各种负筋,由于板的计算跨度唯一,故负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相等,且应准确标出负筋端部到墙边或梁边的距离;

(12)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

(13)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系数,板下筋乘以

1.1~1.2的系数。但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墙上的负筋不宜过大(一般板厚≥150时,采用10@200,否则用8@200;非矩形板宜减少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轻质隔墙下只有在垂直单向板长边且不可能移位的位置,下面才加粗钢筋以形成暗梁;

(14)楼板计算时,砖混结构房间外墙(包括楼梯间墙)不应按固接计算,楼板边支座应按铰接计算;

(15)雨蓬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80,否则难以施工;竖筋应放在板中部,当做双排筋时,高度若小于900,则最小板厚为100,否则为120;

(16)挑板钢筋应留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钢筋,防止踩弯,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

(17)应注明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18)多层砌体结构在抗震设防地区,楼板面有高差时,其高差不应超过一个梁高(当错层楼盖高差不大于1/4层高且不大于700mm);超过时,应将错层当两个楼层计入房屋的总层数中。当错层楼盖高差不大于1/4层高且不大于700mm,错层交界的墙体,除两侧楼盖处圈梁照常设置外,还应沿墙长每隔不大于2m增设一根墙中构造柱;

(19)关于挑梁:

1)阳台挑梁有时与墙中的烟道矛盾;

2)顶层挑梁有时为两层板荷载,不能选用标准层的挑梁;

3)挑梁外露与墙内部分标高不同时应注意梁在折角处的宽度及钢筋锚固;

4)严格控制挑梁埋入砌体的长度:即挑梁埋入砌体长度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宜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l1/l之比宜大于2;

(20)圈梁兼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另行增配;(第7.1.5.4条)

(21)砌体结构的大梁,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6.2.5条设计。即: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用其他加强措施:

a.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

b.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22)凸窗台板抗倾覆要计算足够;

(23)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计算的要求:高度、层数应从低处算起;

(24)跃层住宅六层上跃层的楼梯,一般放在客厅的楼板上,而一般情况下其下又不允许加梁,可以在楼梯下加暗梁(板)的方法解决。即:

a.如果楼梯与厅的现浇板短向平行,可以认为现浇板的一部分也是楼梯的一部分,钢筋叠加。但要注意叠加后的钢筋间距不要过小。b.如果楼梯与厅现浇板长向平行,则于板短向在楼梯下加暗梁或板下附加筋。暗梁宽度或板下附加筋放置宽度为局部荷载下的有效分布宽度(荷载规范附录二)。

(25)纵墙抗震验算不过时,可将内纵墙改为140厚的钢筋混凝土墙,造价虽略增高,但可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使用面积;

(26)楼梯间墙体水平支撑较弱,顶层墙体较高,在8、9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宜沿墙高设2φ8@500的通长筋,9度时,休息平台处宜增设一钢筋带;

(27)独立梁的受力钢筋均不得小于Ф14,Ф12一般用于构造筋及架立。

PKPM做砖混结构的步骤:

1.整体把握结构有关参数,根据建筑提图制定结构方案。应明确抗震烈度,纵横墙承重体系,构造柱的设置,圈梁的设置,楼面、屋面板的形式等,进行楼层组装,输入计算参数。

2.PKPM准确建模。应准确输入洞口、梁、构造柱等构件,准确输入楼、屋面板的形式(注意调整单向板的受力方式),准确输入楼、屋面荷载,梁上荷载。

3.PKPM抗震计算。通过计算结果,调整模型,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4.地基基础设计。准确确定基础形式,砖混结构大概有复合地基、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等形式。

5.计算出图。

第三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

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建设设计阶段就显得很重要。本文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探讨了钢筋混凝土设计的要点,主要从裂纹、变形缝、抗震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作为技术交流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裂纹;变形缝;抗震 引言

19世纪下半期开始,钢筋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在工业文明的潮流下广泛得到应用,由于其本身的材料特性比其他结构材料更优越,因此在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中得到了空前的应用和发展,然后相继在材料、设计方法、制作工艺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也大显身手。因此,建筑结构设计逐渐成为结构工程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文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要求进行了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结构设计的目的是要保证结构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具体要求有下面3个方面:

(1)安全性。指结构要能承受正常使用、正常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在出现预定的偶然荷载时,主体结构要保持稳定、坚固。例如: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以及温度的变化、支座沉陷、撞击、地震击等偶然事件,当发生这些作用时,以及在发生之后,建筑结构要保持整体的稳定性。

(2)适用性。指结构在正常作用时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不发生过大的变形和过宽的裂缝而影响正常使用。裂缝的宽度不能超过允许值。

(3)耐久性。指结构在正常维护下要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必须满足结构的使用时间。

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被统称为结构的可靠性,也称为结构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在结构设计中,一定要学会正确处理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的矛盾,使结构设计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裂纹问题

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裂纹,这种现象在固体材料中是普遍存在的。有关混凝土的实验也证实了在没有受荷载的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会存在一些微裂纹,包括骨料裂纹、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上的粘结裂纹以及水泥浆中的裂纹等等[5]。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纹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抗”的思想,可以分别应用传统力学和断裂力学来分析传统裂纹控制方法。

从传统力学观点来看,由于预先给混凝土梁施加了预压应力,使混凝土梁受到外部荷载,拉应力全部(或部分)被抵消,所以可以避免(或者推迟)混凝土出现裂纹,这其实相当于改善了梁中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以此达到充分利用高强材料的目的。

从断裂力学的观点来看,混凝土材料内部存在许多微缺陷和微裂纹,而且这些微缺陷和微裂纹会在外部荷载作用下不断演化、发展,最终形成宏观裂纹。如果在混凝土梁两端预先施加一对轴向压力,可以认为裂纹端部的应力强度因子为负值。如果外部荷载在裂纹端部产生的应力强度因子与非均布压应力产生的应力强度因子大小相等时,裂纹端部的应力强度因子就为零。这时裂纹就不会失稳扩展。也就是说,由于预先对混凝土梁施加了预压应力,从而减小了外部荷载作用下裂纹端部的应力强度因子,从而避免或是推迟了混凝土出现裂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变形缝问题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变形缝间距的问题,施工过程中一般都很难把握。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是55m,如果采取后浇带段分段施工、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或者是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以及收缩的措施且有充分依据的,这时,可以适当增大变形缝的间距。

由于各地区的温差以及混凝土不同的收缩应力出现裂纹状况的概率不相同,要求我们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梁柱配筋进行调整。比如:长向板钢筋,需要双层设置,还要加强中部区域的梁板配筋;对于两侧的梁柱,特别要加强边跨的柱配筋,以此抵抗温度引起的应力,超长结构在角部很容易产生扭转效应,所以在设计中,要加强角部结构。如果不能有效分析清楚受力的情况,必须按建议规范要求设置变形缝,除非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不设置伸缩缝。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

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地球内部引起的地表震动。世界上多国频发地震,我国近几年也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青海发生的地震警告我们,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我国建房的必须考虑的因素。抗震结构也已经列入世界建筑结构设计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列。

钢筋混凝土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承载力、质量、刚度在结构上,而且在平面内和沿高度应对称、均匀且连续分布,还要注意应力钢筋的厚度,因地制宜,应力集中要避免。

(2)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布置超静定结构以及延性较高的耗能构件,对于静定结构部位、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需要加强。

(3)在结构中要做到连接整体性,牢固连接各个结构单元,不同的结构单元要彻底分开。

(4)构件和节点连接的承载力和刚度要与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相适应,节点连接的承载力不能低于构件的承载力。

(5)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混凝土过早的剪切破坏,以及混凝土压碎和钢筋锚固滑移等脆性破坏。

(6)不要盲目地增加钢筋,因为某个部分结构设计承载力超强或者不足,都有可能造成结构的相对薄弱,对于梁端、柱端以及抗震墙的加强部位,应当减少配置钢筋,当然前提是受弯配筋要满足承载力和抗震构造的要求。结论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关系到人民财产的安全,所以对于结构设计人员,责任重大。因此,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一定要根据相关的制度、法规,并根据实际工程,做出科学的合适的设计,这样才能提高建筑质量,造福人民。小清新文章来源——海内论坛: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1】 孙飒.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的分析【J】.世界家苑,2011(4)

【2】 陈晓东,杜国平.高层建筑外墙悬挑脚手架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29)

【3】 景小川,胡耀辉.浅谈多层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5)

【4】江莹莹.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29).【5】钟和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2010(10)

第四篇:《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要点(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要点(2012年)

1.梁板结构(计算题)

(1)单向板、双向板的概念和划分界限;

(2)活荷载最不利布置;

(3)内力重分布的概念:①内力重分布的两个阶段;②内力重分布的应用;

(4)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塑性铰的特性:①塑性铰的概念;②塑性铰的特点(a.单向转动:只能弯矩作用方向转动;b.塑性铰是一个范围,有一定长度,转动能力有限,受配筋率的限制;c.可传递弯矩);

(5)采用弯矩调幅法考虑结构内力重分布设计的原则(包括对材料和截面受压

区高度的要求);

(6)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极限分析(参考补充例题);

(7)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分布,双向板的塑性铰线(参考补充材料);

(8)无梁楼盖的受力特点和裂缝形态,无梁楼盖常用的计算方法;

(9)二阶段受力叠合梁的基本特征(正常使用阶段存在“受拉钢筋应力超前”

和“受压区混凝土应力滞后”现象,破坏时的弯矩基本相同但变形明显增大)。

2.单层厂房

(1)排架的计算假定和计算简图;

(2)作用在排架上的荷载(掌握各种荷载值的计算方法,荷载的作用位置);

(3)等高排架的内力分析方法;

(4)排架内力组合(控制截面,荷载效应组合,内力组合);

(5)牛腿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弹性阶段的应力分布,裂缝的出现与开展,牛腿的主要破坏形态),牛腿截面尺寸的确定、承载力计算的原则;

(6)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的步骤(确定基础底面尺寸,确定基础高度,底板配筋

计算,构造要求);

(7)吊车梁的受力特点。

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多、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

构、筒体结构及悬挂结构)及选用原则(按建筑物的高度、用途及抗震设防烈度选择);

(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种类和结构布置方案;

(3)框架梁、柱截面尺寸(梁截面尺寸,柱截面尺寸,轴压比,梁截面惯性矩);

(4)框架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的近似方法(计算假定、步骤、适用情况);

(5)框架侧移控制的内容,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的组成[总体剪切变

形(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总体弯曲变形(由框架柱两侧柱的轴向变形引起)];

(6)框架结构荷载效应组合(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活荷载布置,荷载组合);

(7)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常用的基础类型及计算步骤。

第五篇:结构设计总结[模版]

十年结构设计经验的总结

1.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

(1).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干脆砍了。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2).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必加辐射筋,谁见过独立基础加辐射筋的?当然加了也无坏处。

(3).如果甲方及老板不是太可恶的话,可将悬挑板的单向板的分布钢筋改为直径12的,别小看这一改,一个工程省个3、2万不成问题。

2.关于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问题:

1).从结构角度来讲,如果能出挑板,能调匀边跨底板钢筋,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置时,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较节约。

(2).出挑板后,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必要时可加较大跨度的周圈窗井。

(3).能降低整体沉降,当荷载偏心时,在特定部位设挑板,还可调整沉降差和整体倾斜。

(4).窗井部位可以认为是挑板上砌墙,不宜再出长挑板。虽然在计算时此处板并不应按挑板计算。当然此问题并不绝对,当有数层地下室,窗井横隔墙较密,且横隔墙能与内部墙体连通时,可灵活考虑。

(5).当地下水位很高,出基础挑板,有利于解决抗浮问题。

(6).从建筑角度讲,取消挑板,可方便柔性防水做法。当为多层建筑时,结构也可谦让一下建筑。

3.关于箍筋在梁配筋中的比例问题(约10~20%): 例如一8米跨梁,截面为400X600,配筋:上6根25,截断1/3,下5根25,箍筋:8@100/200(4),1000范围内加密。纵筋总量:

3.85*9*8=281kg,箍筋:0.395*3.5*50=69,箍筋/纵筋=1/4,如果双肢箍仅为1/8,箍筋相对纵筋来讲所占比例较小,故不必在箍筋上抠门。且不说要强剪弱弯。已经是构造配箍除外。

4.关于梁、板的计算跨度: 一般的手册或教科书上所讲的计算跨度,如净跨的1.1倍等,这些规定和概念仅适用于常规的结构设计,在应用日广的宽扁梁中是不合适的。梁板结构,简单点讲,可认为是在梁的中心线上有一刚性支座,取消梁的概念,将梁板统一认为是一变截面板。在扁梁结构中,梁高比板厚大不了多少时,应将计算长度取至梁中心,选梁中心处的弯距和梁厚,及梁边弯距和板厚配筋,取二者大值配筋。(借用台阶式独立基础变截面处的概念)柱子也可认为是超大截面梁,所以梁配筋时应取柱边弯距。削峰是正常的,不削峰才有问题。

5.纵筋搭接长度为若干倍钢筋直径d,一般情况下,d取钢筋直径的较小值,这是有个前提,即大直径钢筋强度并未充分利用。否则应取钢筋直径的较大值。如框架结构顶层的柱子纵筋有时比下层大,d应取较大的钢筋直径,甚至纵筋应向下延伸一层。其实,两根钢筋放一起,用铁丝捆一下,能起多大用,还消弱了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所以,钢筋如

有可能尽量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6.钢筋锚固长度为若干倍钢筋直径d,这是在钢筋强度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的要求,在钢筋强度未被充分利用时,如梁上小挑沿纵筋,剪力墙的水平筋端部等,锚固长度可折减。如剪力墙的水平筋端部仅要求有10d的直钩即可。

7.柱子造价在框架结构中是很小的,而在抗震时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经实验,考虑空间作用时,柱子纵筋加大至计算值的2.5倍左右才可保证塑性铰不出现在柱子上。可不按计算配筋,大幅度增加纵筋,同时增大箍筋。

8.抗震缝应加大,经统计,按规范要求设的防震缝在地震时有40%发生了碰撞。故应增大抗震缝间距。

9.锚固?搭接?:例如,中柱节点处,框架梁下纵筋锚入柱内LAE,其搭接长度:2*LAE-柱宽,如钢筋直径25,LAE=40D,柱宽500,2*25*40-500=1500,既其搭接长度,已经达到了1500,远大于1.2*LAE=1200。而柱变断面,如上下柱断面相差50,上柱锚入下柱40D,此处按锚固还时搭接?

10.关于回弹再压缩: 基坑开挖时,摩擦角范围内的坑边的基底土受到约束,不反弹,坑中心的地基土反弹,回弹以弹性为主,回弹部分被人工清除。当基础较小,坑底受到很大约束,如独立基础,回弹可以忽略,在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附加应力计算。当基坑很大时,相对受到较小约束,如箱基,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压力计算,被坑边土约束的部分当做安全储备,这也是计算沉降大于实际沉降的原因之一。

11.柱下条基一般认为在刚度较大,柱子轴力和跨度相差不大时,可按倒楼盖计算。实际大部分都可以按倒楼盖计算。即采用修正倒楼盖。先按平均反力计算连续梁,然后将求得的支座反力与柱子轴力相平衡,将差值的正值加到柱两边的1/3梁上,负值加在梁跨中1/3,相对来讲,跨中1/3的压应力较小。可能要修正多次,直到支座反力与柱子轴力接近平衡。

12.主梁有次梁处加附加筋:一般应优先加箍筋,附加箍筋可认为是:主梁箍筋在次梁截面范围无法加箍筋或箍筋短缺,在次梁两侧补上,象板上洞口附加筋。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不应绝对。规范说的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附加筋。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当主梁高度很高,次梁截面很小、荷载很小时,如快接近板上附加暗梁,主梁可不加附加筋。还有当主次梁截面均很大,如工艺要求形成的主次深梁,而荷载相对不大,主梁也可不加附加筋。总的原则,当主梁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主梁可不加附加筋。梁上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范围内是一样,所以抗剪满足,集中力处自然满足。主次深梁及次梁相对主梁截面、荷载较小时,也可满足。话又说回来,也不差几根箍筋。但有时画图想偷懒时可用此与老总狡辩。

13.一般情况下,悬挑梁宜做成等截面,尤其出挑长度较短时。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

十年结构设计经验的总结

1.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

(1).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干脆砍了。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2).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必加辐射筋,谁见过独立基础

加辐射筋的?当然加了也无坏处。

(3).如果甲方及老板不是太可恶的话,可将悬挑板的单向板的分布钢筋改为直径12的,别小看这一改,一个工程省个3、2万不成问题。

2.关于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问题:

1).从结构角度来讲,如果能出挑板,能调匀边跨底板钢筋,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

置时,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较节约。

(2).出挑板后,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必要时可加较大跨度的周圈窗井。

(3).能降低整体沉降,当荷载偏心时,在特定部位设挑板,还可调整沉降差和整体倾斜。

(4).窗井部位可以认为是挑板上砌墙,不宜再出长挑板。虽然在计算时此处板并不应按挑板计算。当然此问题并不绝对,当有数层地下室,窗井横隔墙较密,且横隔墙能与内部墙

体连通时,可灵活考虑。

(5).当地下水位很高,出基础挑板,有利于解决抗浮问题。

(6).从建筑角度讲,取消挑板,可方便柔性防水做法。当为多层建筑时,结构也可谦让一

下建筑。

3.关于箍筋在梁配筋中的比例问题(约10~20%): 例如一8米跨梁,截面为400X600,配筋:上6根25,截断1/3,下5根25,箍筋:8@100/200(4),1000范围内加密。纵筋总量:

3.85*9*8=281kg,箍筋:0.395*3.5*50=69,箍筋/纵筋=1/4,如果双肢箍仅为1/8,箍筋相对纵筋来讲所占比例较小,故不必在箍筋上抠门。且不说要

强剪弱弯。已经是构造配箍除外。

4.关于梁、板的计算跨度: 一般的手册或教科书上所讲的计算跨度,如净跨的1.1倍等,这些规定和概念仅适用于常规的结构设计,在应用日广的宽扁梁中是不合适的。梁板结构,简单点讲,可认为是在梁的中心线上有一刚性支座,取消梁的概念,将梁板统一认为是一变截面板。在扁梁结构中,梁高比板厚大不了多少时,应将计算长度取至梁中心,选梁中心处的弯距和梁厚,及梁边弯距和板厚配筋,取二者大值配筋。(借用台阶式独立基础变截面处的概念)柱子也可认为是超大截面梁,所以梁配筋时应取柱边弯距。削峰是正常的,不削峰才有问题。

5.纵筋搭接长度为若干倍钢筋直径d,一般情况下,d取钢筋直径的较小值,这是有个前提,即大直径钢筋强度并未充分利用。否则应取钢筋直径的较大值。如框架结构顶层的柱子纵筋有时比下层大,d应取较大的钢筋直径,甚至纵筋应向下延伸一层。其实,两根钢筋放一起,用铁丝捆一下,能起多大用,还消弱了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所以,钢筋如

有可能尽量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6.钢筋锚固长度为若干倍钢筋直径d,这是在钢筋强度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的要求,在钢筋强度未被充分利用时,如梁上小挑沿纵筋,剪力墙的水平筋端部等,锚固长度可折减。

如剪力墙的水平筋端部仅要求有10d的直钩即可。

7.柱子造价在框架结构中是很小的,而在抗震时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经实验,考虑空间作用时,柱子纵筋加大至计算值的2.5倍左右才可保证塑性铰不出现在柱子上。可不按计

算配筋,大幅度增加纵筋,同时增大箍筋。

8.抗震缝应加大,经统计,按规范要求设的防震缝在地震时有40%发生了碰撞。故应增大

抗震缝间距。

9.锚固?搭接?:例如,中柱节点处,框架梁下纵筋锚入柱内LAE,其搭接长度:2*LAE-柱宽,如钢筋直径25,LAE=40D,柱宽500,2*25*40-500=1500,既其搭接长度,已经达到了1500,远大于1.2*LAE=1200。而柱变断面,如上下柱断面相差50,上柱锚入下柱40D,此处按锚固还时搭接?

10.关于回弹再压缩: 基坑开挖时,摩擦角范围内的坑边的基底土受到约束,不反弹,坑中心的地基土反弹,回弹以弹性为主,回弹部分被人工清除。当基础较小,坑底受到很大约束,如独立基础,回弹可以忽略,在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附加应力计算。当基坑很大时,相对受到较小约束,如箱基,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压力计算,被坑边土约束的部分

当做安全储备,这也是计算沉降大于实际沉降的原因之一。

11.柱下条基一般认为在刚度较大,柱子轴力和跨度相差不大时,可按倒楼盖计算。实际大部分都可以按倒楼盖计算。即采用修正倒楼盖。先按平均反力计算连续梁,然后将求得的支座反力与柱子轴力相平衡,将差值的正值加到柱两边的1/3梁上,负值加在梁跨中1/3,相对来讲,跨中1/3的压应力较小。可能要修正多次,直到支座反力与柱子轴力接

近平衡。

12.主梁有次梁处加附加筋:一般应优先加箍筋,附加箍筋可认为是:主梁箍筋在次梁截面范围无法加箍筋或箍筋短缺,在次梁两侧补上,象板上洞口附加筋。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不应绝对。规范说的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附加筋。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当主梁高度很高,次梁截面很小、荷载很小时,如快接近板上附加暗梁,主梁可不加附加筋。还有当主次梁截面均很大,如工艺要求形成的主次深梁,而荷载相对不大,主梁也可不加附加筋。总的原则,当主梁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主梁可不加附加筋。梁上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范围内是一样,所以抗剪满足,集中力处自然满足。主次深梁及次梁相对主梁截面、荷载较小时,也可满足。话又说回来,也不差几根箍筋。但有时画图想偷懒时可用此与老总狡辩。

13.一般情况下,悬挑梁宜做成等截面,尤其出挑长度较短时。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

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加大施工难度。变截面梁的挠度也大于等截面梁。当然,大挑梁外露者除外。外露的大挑

梁,适当变截面感官效果好些。

14.现浇板一般应做成双向板。其一,双向板的支承边多,抗震的稳定性好,垮了两边还有两边。单向板垮一边板就下来了。二,双向板经济。从计算上讲,例如四边简支支承的双向板,其单向跨中弯距系数约1/27,两边简支的单向板跨中弯距系数为1/8,二者比为2*1/27 / 1/8,约为60%。从构造上,双向板的板厚为1/40~50,单向板为1/3~40,双向

板薄,再着,即使是单向板,其非受力边也得放构造筋。

15.梁垫:为了减小支座反力偏心对砖墙体产生的附加弯距,可做成内缺口梁垫。

16.一般认为,板的上筋直径为8以上时,可防止施工时踩弯,而现场经验看,只有螺纹

12以上的才能保证。

17.现浇阳台栏板,从施工条件来讲,当布单排筋时,板厚应大于80,双排筋时,应大于120。因振捣棒最小为30,布单排筋时,板厚如为60,双向钢筋直径如为8+6,则钢筋

两边仅剩23,无法振捣。

18.当某一房间采用双向井字次梁时,板应考虑整体弯距。即,井字次梁分隔成的4个角上的小板块,负筋应考虑按房间开间进深尺寸截断,而不是仅仅按本小板格截断。即次

梁仅认为是大板的加劲肋。

19.当建筑大多数房间较小,而仅一两处房间较大时,如按大房间确定基础板厚会造成浪费,而按小房间确定则造成配筋困难,当承载力能满足要求时,可在大房间中部垫聚苯卸

载,按小房间确定基础板厚。

20.挑梁端部的挠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本身的变形,其支座内垮的影响很可能超过挑梁本身的变形。

TOP

下载结构设计要点(自己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结构设计要点(自己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结构设计总结

    设计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从我的年度工作总结中节选。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的。从事工程项目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对其他环节有所了解。对于设计环节的人员而......

    浅谈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心得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心得 作者:郭瑞 来源:《建筑与文化》2013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业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设计结构成为了建设单位所关......

    关于市政桥梁结构设计要点的探讨

    关于市政桥梁结构设计要点的探讨 摘要我国公路建设的大力发展为当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非常雄厚的物质基础保证,桥梁也日益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要点总结(优秀范文五篇)

    1。梁内纵向受拉钢筋的根数、直径及间距有何具体规定?纵向受拉钢筋什么情况下多层布筋?答:纵向钢筋有强度等级一般宜采用HRB400或R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直径是 10、12、14......

    结构设计大赛总结2014

    “中兴通”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结构设计竞赛作为我省传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之一,很好地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既是对大学生......

    结构设计技术总结

    结构设计技术总结 一、拿到作业图不要盲目建模计算。先进行全面分析,与建筑设 计人员进行勾通,充分了解工程的各种情况(功能、选型等)。二、建模计算前的前处理要做好。比方荷载......

    结构设计原理 总结

    结构:一般把构造物的承重骨架组成部分统称为结构 常用的结构一般可分为: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圬工结构 木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

    结构设计原理总结

    名词解释: 1 结构的极限状态: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结构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