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砌体结构设计总结
砌体结构设计总结
砌体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砌体结构应注明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2.多层砌体结构,在抗震设防地区,楼板面有高差时,其高差不应超过一个梁高(当错层楼盖高差不大于1/4层高且不大于700mm),超过时,应将错层当两个楼层计入房屋的总层数中。当错层楼盖高差不大于1/4层高且不大于700mm,错层交界的墙体,除两侧楼盖处圈梁照常设置外,还应沿墙长每隔不大于2m增设一根墙中构造柱。3.在抗震设防区,多层砌体房屋墙上不应设转角窗。(对于剪力墙结构,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不应在角部剪力墙上开设转角窗。抗震设计时,8度及8度以上设防区的高层建筑不宜在角部剪力墙上开设转角窗;必须设置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并采取措施。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p220)
4.底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设计中要特别注意:a.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b.底框房屋的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6、7度可
分别按三、二级采用。
5.托墙梁侧向腰筋不满足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5.4(3)条。即: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2ф14,间距不应大于200mm。6.对小墙垛的强度和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压的计算重视不够。
7.阳台挑梁有时与墙中的烟道矛盾。
8.顶层挑梁有时为两层板荷载,不能选用标准层的挑梁。
9.挑梁外露部分与墙内部分标高不同时应注意梁在折角处的宽度及钢筋的锚固。
10.构造柱设计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较大洞口(内纵墙、横墙>=2m,外纵墙>=2.4m)两侧应设构造柱,特别要注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01第7.3.2.5条)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尚应符合下列要求:a.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b.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规范地7.3.2.5的“接近”是指达到《抗规》第7.1.2条表中限制的层数或差一层。)11.砌体房屋伸缩缝的间距超过《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的规定要求(特别还应注意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的系数),且未采取有效措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6.3.1-6.3.9条有许多防止或减轻
墙体开裂的措施。
12.多层砌体住宅应设置不少于三道承重纵墙,每道纵墙还应沿各自轴线对齐、贯通。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等宽,且房屋的局部尺寸宜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7.1.6条的要求。
13.在冻胀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多孔砖,如采用时,其孔洞应用水泥砂浆灌实。当采用混凝土砌块砌体时,其孔洞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b20的混凝土灌实。(《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6.2.2条 强条)。
14.砌体结构挑梁埋入砌体的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既挑梁埋入砌体长度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宜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
时,l1/l之比宜大于2。
15.圈梁兼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第7.1.5.4条。)16.采用已禁用的实心粘土砖。
17.楼板计算时,砖混结构房间外墙(包括楼梯间墙)按固接计算不对,此处楼板边支
座应按铰接计算。
18.砌体结构的大梁,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6.2.5条设计。既: 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用其他加强措施。
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
对砌块、料石墙为4.8m。19.外凸窗台板抗倾覆不够问题:
20.突出屋面的屋顶房间何时可按突出屋面的屋顶计算而不算做一层。
一般认为当出屋面的屋顶房间面积小于楼层总面积的30%时,该部分可按突出屋面的屋
顶间计算而不算做一层。
21.多层砌体房屋不应采用砌体墙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混合承重,如采用这种做法,属
于超规。
22.若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低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表7.3.1的最低层数,如6度区层数为三层及以下的房屋,对于构造柱的设置规范不做要求。此时是否设置构造柱可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掌握。23.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计算有何要求?
高度、层数也应从低处算起,
第二篇:砌体结构设计任务书
砌体结构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五层办公楼
二、设计任务
1、办公楼的建筑设计
2、结方案选择
3、结构计算
4、抗震计算
5、楼梯设计
6、雨蓬设计
7、挑檐]设计
8、过梁设计
三、设计资料:
1、水文地质条件
地形: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其绝对标高546.67—547.43m,地下水:根据钻孔实测结果,最高地下水位:538.12m,对水质进行取样分析表明,谁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土层情况:
在该场地勘测深度内,均属第四系地层,地基不具有湿陷性.可不考虑地基土的液化问题地基土的承载力设计值如下: f=200kn/m2 ;
2、气象条件:
该地区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基本风压W0=0.3kn/m2;基本雪压S0=0.3kn/m
3、地震设防烈度8度近震
4、其他条件:该工程说需预制构件及其他材料均可保证供应.水电供应有保
证.且有较强的施工力量及各种施工机械.可进行砖混、框架等结构施工
四、建筑设计要求:(1)、该办公楼面积不超过2400㎡,办公室一般开间3.6m,进深6m,走廊宽2.4m 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45m ,(大会议室一间,不小于40m2,小会议室一间,不小于20m2。(2)、材料及作法(由建筑设计确定)(3)、要求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4)、明确办公室、卫生间、楼梯的位置,尺寸。
五、结构设计要求:(1)、墙体布置:结合建筑设计进行墙体布置,确定采用的承重方案,确定隔墙体厚度。(2)、进行圈梁,构造柱布置。(3)、进行结构平面布置。(4)、墙体的强度验算。内墙厚240毫米,外墙厚370毫米,常采用双面抹灰。砖用MU10;砂浆用M5,(5)、墙高厚比验算。(6)、抗震验算(7)、楼梯的建筑结构设计(8)、雨蓬设计(9)、过梁设计
五、设计成果:(1)、计算书一份
计算书是记录学生计算过程的书面材料,能够判定学生课程设计正确与否。(2)、图纸一套
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结构图。
第三篇:20180724砌体结构设计总结(范文模版)
一、建模 1.柱子
2.圈梁不参与建模分析
3.墙体:有240实体墙能落地的位置模型里尽量布置上墙体,在抗规7.1.2允许范围内时尽量选用页岩多孔砖。
4.洞口:开洞方式同剪力墙
5.首层高度:到基础顶 6.建筑高度:
抗规7.1.2注1里带阁楼的坡屋面计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7.结构形式:砌体结构
二、计算参数
三、计算结果查看: 1.抗震计算
不满足时采取如下措施
(1)提高砌体强度和砂浆强度(2)不满足的位置加构造柱
(3)看看哪个方向的墙体不满足,其他位置增加相应方向墙体(4)增加不满足墙体厚度
(5)不满足的位置做配筋砖砌体,配筋量看计算结果
2.受压计算 3.高厚比计算 4.局部承压计算
四、施工图绘制 1.结构平面布置图
圈梁、构造柱
构造柱设置原则:
(1)抗规7.3.1,内墙转角处不一定非要加构造柱
(2)构造柱间距仅在抗规7.3.2-5里有特殊要求,其他无要求(3)配筋详抗规7.3.2-1(4)构造柱尽量减少节省含钢量 圈梁尽量做300高就可以
2.梁配筋图
挑梁应有深入墙体长度,长度要求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4.6 3.楼板配筋图
同混凝土结构
4.基础图
(1)条基宽度,150kpa:内墙1.8m,外墙1.6m,仅一层墙体1.2m 大于等于280kpa时用280kpa:内墙1.2m,外墙1.0m,仅一层墙体0.8m(2)控制局部换填大于0.6m,持力层厚度3倍基础宽度,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表3.0.3注1。本工程控制在不小于2m左右(3)条基快重合时,即使有100的缝也留着(4)B轴一层有大洞,做360*400DQL在条基里面
(5)1-2层用MU15砖强度,M10砂浆,2-6层用MU10砖强度,M10砂浆
5.楼梯图
(1)埋深高的时候起步可以在±0.000加梯梁(2)梯梁两侧应有构造柱
(3)半层平台板四周设梁,受力小的方向可只做QL
第四篇:结构设计总结
设计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从我的工作总结中节选。
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的。
从事工程项目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对其他环节有所了解。对于设计环节的人员而言,这是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所必备的: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设计--甚至超出工程范畴之外,包括前期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包括后期制造和调试,包括回访,包括成本控制,也包括设计本身。
以上这些应该形成一套针对设计人员自身的逐步完善的设计准则:
要把握各种基本情况--包括加工装配调试过程、工作流程以及紧急状态等;
要尽可能多的掌握突发情况--老式卷眼打捆机在急停时极其危险的“甩带”就是由于缺乏对紧急状态下的过程控制造成的。一个设计要经过安全、功能、人机和成本等不同角度的考证以尽量减少在后期的负面影响或加大正面影响。
比如,设计阶段考虑欠充分会在调试阶段造成难点或者至少是不方便,这些难点的解决成本要远高于在设计时避免它们,而如果难点得不到解决流入下一环节则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具体的实例是,对于一个一般的设备调试人员需要人工开孔上百个用来配管布线,这还不包括其他的工作比如焊接等。这是一项强度大、效率低的工作,而大部分工作内容只要在设计时输入就可以在加工阶段完成,人工开孔只用作临时的修改。结果就是在设计阶段节省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后续环节却要多支出多几倍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劳动强度。
设计意图传递的过程中,在图纸语言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增加辅助理解的元素。比如“关键尺寸再现”在国标中的缺失,这种“再现”对于理解图纸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篇:砌体结构总结
1、砌体结构是指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砖砌
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2、砌体结构的优点:1可就地取材,造价低廉。2有很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使用年限长。3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4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技术上无特殊要求。5当采用砌体和大型板材做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速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缺点:1砌体结构的自重大。2砌体的抗震和抗裂性能较差。3砌筑施工劳动强度大。4粘土砖制造耗用粘土,影响农业生产不利于环保。砌体结构的发展展望:1积极发展新材料2积极推广应用配筋砌体结构。3加强对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构造措施的研究。4加强砌体结构理论的研究5革新砌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
3、块体是组成砌体的主要材料。常用的砌体块体有砖、砌块、石材。砌块按尺寸分为小型
中型大型,常用的是小型。烧结普通砖:240*115*53多孔砖:P型规格240、115、90。M型规格190、190、90.4、砂浆: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及细骨料(如粗砂、细砂、中砂)加水搅拌而成的黏
结块体的材料。作用:是将块体黏结成受力整体,抹平块体间的接触面,使应力均匀传递。同时,砂浆填满块体间的缝隙,减少了砌体的透气性,提高了砌体的隔热、放水和抗冻性能。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掺入一定的塑形掺合料(石灰浆和黏土浆)所形成的砂浆。这种砂浆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可塑性和保水性较好。
5、对砂浆质量的要求:1砂浆应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砌体强度及建筑物耐久性要求2砂
浆应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即和易性能良好,以便于砂浆在砌筑时能很容易且较均匀的铺开,保证砌筑质量和提高功效。3砂浆应具有适当的保水性,使其在存放、运输和砌筑过程中不出现明显的泌水、分层、离析现象,以保证砌筑质量,砂浆强度和砂浆与块体之间的黏结力。
6、12墙的实际宽度是115MM;24墙(一砖)的实际宽度是240MM;37(一砖半)墙的实际宽度是240+10+115=365MM;50(两砖)墙的实际宽度是240+10+240=490MM7、砌体受压破坏三个阶段的特征:第一阶段:从砌体受压开始当压力增大至50%~70%的破坏荷载时,多空砖砌体当压力增大至70%~80%的破坏荷载时,砌体内某些单块砖在拉、弯、剪复合作用下出现第一条裂缝。在此阶段砖内裂缝细小,未能穿过砂浆层,如果不在增加压力,单块砖内的压力也不继续发展。第二阶段:随着荷载的增加,当压力增大至80%~90%的破坏荷载时,单块砖内的裂缝将不断发展,并沿着竖向灰缝通向若干皮砖,并逐渐在砌体内连接成一段段教连续的裂缝。此时荷载即使不在增加,裂缝仍会继续发展,砌体已临近破坏,在工程实践中视为构件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第三阶段: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砌体中的裂缝迅速延伸、宽度扩展,并连成通缝,连续的竖向贯通裂缝把砌体分割成半砖左右的小柱体(个别砖可能被压碎)失稳,从而导致整个砌体破坏。
8、砌体的受压应力状态特点:1单块砖在砌体内并非均匀受压2砌体横向变形时砖和砂浆
存在交互作用3在竖向灰缝出现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应力集中。
9、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1块体与砂浆的等级强度2块体的尺寸与形状3砂浆的流动
性、保水性及弹性模量的影响4砌筑质量与灰缝的厚度。
10、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的受压性能:第一阶段:在加载的初始阶段个别砖内出现第一
批裂缝,所表现的受力特点与无筋砌体相同,出现第一批裂缝时的荷载约为破坏荷载的60%~75%,较无筋砌体高。第二阶段: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纵向裂缝的数量增多,但发展很缓慢。纵向裂缝收到横向钢筋网的约束,不能沿砌体高度方向想成连续裂缝,这与无筋砖砌体受压时有较大的不同。第三阶段:荷载增至极限,砌体内部分开裂严
重的砖脱落或被压碎,最后导致砌体完全被破坏。此阶段一般不会像无筋砌体那样形成1/2砖的竖向小柱体而发生失稳破坏现象,砖的强度得以比较充分的发挥。
1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1纵墙承重方案传递路线:板——梁(屋架)
——纵墙——基础——地基。特点:房屋空间较大,平面布置比较灵活。但是由于纵墙上有大梁或屋架,纵墙承受的荷载较大,设置在纵墙上的门窗洞口大小和位置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由于横墙数量较少,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差,一般适用于单层厂房、仓库、酒店、食堂等2横墙承重方案传递路线:楼(屋)面板——横墙——基础——地基特点:横墙数量多,间距小,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由于纵墙是非承重墙,对纵墙上设置门窗洞口的限制较少,立面处理比较灵活。横墙承重适合于房间大小较固定的宿舍、住宅、旅馆等。3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竖向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楼(屋)面板——{梁——纵墙}——基础——地基{横墙或纵墙}
特点;既可保证有灵活布置的房间,又具有较大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所以适用于办公楼教学楼、医院等。4内框架承重方案 传递路线:
楼(屋)面板——梁——(外纵墙——外纵墙基础)——地基
{柱——柱基础}特点: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的使用空间,但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差。另外由于竖向承重构件材料不同,基础形式亦不同,因此施工较复杂,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内框架承重方案一般适用于多层工业厂房、仓库、商店等建筑。
12、房屋的空间工作:由于山墙或横墙的存在,改变了水平荷载的传递路线,使房屋有了空间作用。而且两端山墙的距离越近或增加越多的横墙,房屋的水平刚度越大,房屋的空间作用越大,即空间工作性能越好,则水平位移越小。空间性能影响系数η越大,表明整房屋的水平位移与平面排架的位移越接近,即房屋的空间作用越小:反之,值越小,表明房屋的水平位移越小,即房屋的空间作用大。因此,η又称考虑空间作用后的位移这件系数。
13、房屋静力计算方案:(两个主要因素是屋盖刚度和横墙间距)1刚性方案:当横墙间距小、楼盖或无盖水平刚度较大时,则房屋的空间刚度也较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的顶端水平位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类房屋称为刚性方案房屋。当房屋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η<0.33时,可以用此方法。2 弹性方案:当房屋的横墙间距较大,楼盖或屋盖水平刚度较小,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顶端的水平位移很大,接近于平面结构体系,这类房屋称为弹性方案房屋。当η>0.77时,可以采用此方案。3 刚弹性方案:房屋的空间刚度介于刚性方案和弹性方案之间,其楼盖或屋盖具有一定的水平刚度,横墙间距不太大,能起一定的空间作用,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顶端水平位移较弹性方案的水平位移小,但又不可忽略不计。当0.33≤ η ≤0.77时,可按刚弹性方案计算。
14、单层 刚性方案房屋设计计算假定:1纵墙、柱下端在基础顶面处固结,上端与屋面大梁(或屋架)铰接2屋盖结构可作为纵墙上端的不动铰支座。
15、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顶部承受洞口上部一定范围内荷载的梁称为过梁。
16、过梁的荷载:一种是仅承受一定高度范围的墙体荷载,另一种是除承受墙体荷载外,还承受过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梁板传来的荷载。
17、墙体荷载:1对砖砌体,当过梁的墙体高度h小于L/3时,墙体荷载应按照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否则应按高度为L/3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2 对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小于 L/2 时,墙体荷载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否则应按高度为L/2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18、过梁的破坏:过梁跨中截面因受弯承载力不足而破坏;过梁支座附近截面因受剪承载力不足,沿灰缝产生45°方向的阶梯形裂缝扩展而破坏;外墙端部因端部墙体宽度不够,引起水平灰缝的受剪承载力不足而发生支座滑动破坏。
19、圈梁:在砌体结构房屋中,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结构,称为圈梁。位于房屋0.000以下基础顶面处设置的圈梁,称为地圈梁或基础圈梁。位于房屋檐口处的圈梁,称为檐口圈梁。作用:在房屋的墙体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20、挑梁三种破坏形式;1抗倾覆力矩小于倾覆力矩而使挑梁绕其下表面与砌体外缘交点处稍向内移的一点转动发生倾覆破坏。2当压应力超过砌体的局部抗压强度时,挑梁下的砌体将发生局部受压破坏。3挑梁倾覆点附近由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或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引起弯曲破坏或剪切破坏。
21、挑梁的计算:抗倾覆验算、挑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和挑梁本身的承载力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