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看到农民工的感想
我看到农民工的感想
从清晨洋溢着热情上班的路上,到黄昏披着倦意回家的途中,在三角公园、汽车站,我们总可以看到那么一群人,他们拎着大包小包,或两人结对,或三五成群,有的人面带笑意,更多人满脸写着彷徨,他们是外来农民工。他们是宜居、宜业、宜游伊金霍洛的建设者,但他们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他们生活在这座城市里,但是这里没有他们的家。
在伊金霍洛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伊金霍洛旗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把一些注意力集中到这些城市建设者身上,是不是应该更多地给他们一些关怀和帮助呢?
一是继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目前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伊金霍洛无疑是继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招商引资环境,推动伊金霍洛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可以为外来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是继续加强技能业务教育培训。如何使农民工就业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关键是要做好就业的引导和培训,要努力将工作勤恳、态度认真的外来农民工推向第二、第三产业,让他们走进企业、商场、产业园,为建设伊金霍洛旗贡献更大的力量。三是继续完善各类服务保障体系。外来农民工由于脱离了原来的生活环境,面对权益维护、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往往处在极为弱势的地位,要千方百计解决好外来农民工建设伊金霍洛旗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快乐工作、融入城市提供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四是继续深化户籍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农民工户籍准入制度,让长期工作在伊金霍洛旗的外来农民工,让热爱伊金霍洛这片土地的外来农民工真正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同享这座城市的各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真正使伊金霍洛旗成为积聚人气之地。
宽广的草原,造就了热情奔放、性情豪爽的伊金霍洛人,伊金霍洛旗这座开放之城,要准备好以宽广的胸怀接纳这些外来的客人,真正使他们融入城市,更好地服务伊金霍洛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二篇:采访农民工感想
采访农民工感想
————何红飞
我院资助中心举办的这次走进农民工的活动我感觉意义非凡,这不仅对我是一次很好的历练,更能够让大学生从中感悟一些书本中不会教授的知识。从而让他们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去面对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毕竟,他们中有的父母本身就是,或从事一些相近的工作,他们可以从中了解父母的艰辛,从而努力的学习与工作。就算是那些富家子弟也能从中感悟社会之恩,人间之情。虽然“农民工”是一个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词汇,但是又有多少人能了解他们的艰辛与困苦,他们辛辛苦苦的打拼,看似是为了一个”钱”字,但他们却有着他们心中自己美美的打算,有的为了吃得好点,有的为了娶媳妇,有的为了买房子,有的为了供孩子上学等等,因为他们的要求并不高,所以他们他们和容易就会满足,他们干的活是累是脏,但他们工作时露出的那朴实的笑容和吃饭时满足的神情却让我感觉到了生活的美好。的却,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让自己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从建筑工地回来的路上,我的脑子始终无法平静,我们与他们的谈话时时在耳边响起,一个个疑惑不断地在脑海中闪现。曾经在学校也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而我却从来没有这么多感受和想法,我想,也许是与他们的谈话让我的心灵受到巨大的触动吧,毕竟这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生活有着更深刻的理解。的确,他们的艰辛与困苦我们一般难以想到,但他们语句中所透露出来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却令我好感动,也很钦佩。从与他们的交谈中,从他们的生活中,我觉得他们也应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多方的帮助。毕竟他们是农民,有着农民的勤劳和朴实,我相信外界的力量可推进这个群体快速的进步!也能让大学生从中感悟恩与情。
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我也越来越觉得学习的重要性了。且不单纯是学习课本知识,其实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还有四年快乐的大学时光,更要好好把握这种单纯快乐的学习生活,多利用大学提供的锻炼平台,在努力学习、掌握好学科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应急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多积累经验,认真总结,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能以不变应万变的全面型社会人才!
第三篇:关于农民工的感想
关于农民工的感想
08012338 蔡作
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说真的,看到这个题目,我真心的感觉扯淡。我终归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学生,并且只是亿万万升斗小民中的一员,还无法像一个开口闭口就民族、国家之类的上位者那般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觉得扯淡,倒不是说农民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毫无贡献,而是对只有着鼠目寸光的我来说,“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之类的字眼对靠着卖血卖汗的农民工来说多少显得沉重和不知所谓。
所真的,不是很想写这些东西。常常问自己写了又怎样。这次我也只是抱着完成一次作业的态度去写这些文字。曾经是有多愤青,然后慢慢的被自己所见到的世态炎凉消磨了棱角,也学着去变得世故,有些人说或许这就是成长吧,那些只是等价付出的所谓代价。那就写写吧,谁知道这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机会还有多少呢。
作为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小的时候总是会看到有一些被大人们称作是“山头人”的打工者,后来稍微大了,知道那些“山头人”其实是福建那边来我们这打工的。至于“农民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个称呼。应该是我还在念初中的时候吧。那会我们家附近在搞工业区,来了很多的打工者。而这个称呼是专门对内陆省份的打工者的。不管是“山头人”还是“农民工”,当大人们对着这些人说出这些字眼的时候,我总是能看到一种上等人站在高处蔑视下等人的姿态,所有的脏活累活都仿佛就是应该他们做的。而我们这些高贵的本地人,可以学着颐指气使,可以学着趾高气扬,不情愿地支付着他们微薄的工资。
刘文化,一个“山头人”的儿子,比我小一岁。年龄相仿的我们,是小学时要好的玩伴。跟他爸爸一样,他有着一身黑黑的皮肤,同样地,他也继承了他妈妈和善的眼睛。回想着初次见面,黑黑的眸子里闪烁着小孩怕生的目光。这让我多少感慨他和少年闰土似乎有着那么点相似的地方。小孩子怕生,但是一旦过了怕生的阶段,熟悉了之后他反而能对你更加的掏心掏肺。这点在刘文化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然后我们成为了朋友。除了上学的时间,基本我们都会呆着一块玩。斗山羊,跳房子,玩弹珠···这些都是那会时髦的游戏。记得有一次,我问他在哪个小学上学,想叫他转学来我们小学。他没有回答我。后来,我妈说这孩子没去上学。一年以后,一次放学回家去找他,发现他们家人都已经搬走了。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唯一能见证他们家存在过的,是那个离家不远的已然完工的工业园厂房。于是我呆呆的立在他们家门口,好久。
好多年以后,我喜欢上看网易的新闻。然后通过这个窗口,总是能第一时间知道一些
国内国外的新闻。也是因为这个习惯,我知道近年来国内相继暴露了很多社会矛盾。其中关于农民工留守子女的问题也显得格外刺眼。那些小孩的父母都去外地打工了,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有时候我会觉得刘文化是幸运的,起码他还可以跟在父母的身旁。也因为这个,没有本地户籍的他也无法享受官员们口口声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即便,幸运如刘文化,但是他的爷爷奶奶呢。于是,关于农民工留守的孤寡老人问题也凸显出来了。无论对于政客还是农民工,依旧没有办法从中寻找一个合情合理的平衡点去避免这些。或许,农民工能做的依旧是牺牲自己,然后奢望着给后代子孙留下一个马克思编织的共产主义社会。那年新建的工业园厂房是不是可以被看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好像有点偏离了主题。严格意义上来说,刘文化的父母不能算是我们要谈的“新生代农民工”。也没准刘文化会是,但是纯粹出于幼时那份友谊的,我不希望他会属于这个特殊的群体的。
好吧,不伤感了。讲点别的。
2009年临近春节,由于想给女朋友一个惊喜,我跟现在很多大学生一样,脑一热,买了一张农历腊月二十七温州到杭州的火车票。发车时间21点,到杭州6点。因为是赶时间,没有买到坐票,只有站票。根据往常的做火车经验,我相信应该会有那么一个位置空着留给我的。直到上了火车,我才充分意识到自己还有缺乏的生活常识。眼前的是满满一节车厢的人,然后在惊诧中我硬着头皮挤进了车厢,艰难的在4个看着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找到了一处容身之地。显然的,我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春运的时节,也低估了春运带来的震撼。以前在只能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春运场景,这次多了我这么一位不速之客。火车慢慢启动,车厢里有小孩的吵闹声,有泡面味,更多的是因为人多造成的湿热感。四周都是大包小包的人们,我知道这些都是赶着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包括我身旁坐着的4个年轻人,2男2女。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知道了他们都是温州某个塑料厂里面的工人。听他们聊最火的小说《盘龙》——那个在我看来只有毫无品味的人才看的小白文,听他们谈论厂里最具绯闻话题的打工男女,听他们说给老家的父母带了多少钱回去···漫漫长夜,脑里寻思着能早一点到达杭州,耳朵有意无意的听着他们的胡侃,眼睛却留意这其中一个长相还可以的女生。仿佛她看到我眼中的深层含义,腾了一点座位给我,我报以感谢的眼神。夜真的深了,我的身体也麻木了。快到杭州城站的预告让我强打起精神,然后6点到了,匆匆的下车,憋了一眼已然睡着的新生代农民工们,他们的家马鞍山还很远。
事后我总会想,是什么东西让这些人像候鸟般,造就了春运这一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运动。我想答案只是一个字:家。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工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前往在他们看来遍地是金钱的城市里。只是迎接他们的不是奢华的套房,不是拉风的车子。他们往往生活在城市的角落——那些被我们成为是贫民窟的地方。留下一栋栋高楼,留下一处处花园,当然都不是他们能享受的起的。继续着迁徙,继续着做着所谓的贡献。
说这些,真的不是去愤青些什么。只是面对很多类似“蜗居”“蚁族”“农民工”“打工仔”之类的词语时,我无能为力着。只能说这个世界从来无所谓公平,尤其在这个拼爹的年代。
我想目前我能做的,仅是尊重。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并怀抱着希望的心,希望这个国家能完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方面面的关乎民生的事情。
2011年09月27日
PS:因为本人的字真的不好看,且写在方方正正的格子本上有些污染视觉也浪费纸张,还是决定直接用电脑写。希望老师理解。谢谢。
第四篇:看到成绩单 家长感想(最终版)
看到成绩单
家长感想
面对孩子的成绩,作为家长我不会喜形于色,我会真诚地肯定孩子做出的努力,同时理性的评价,提出希望,给孩子进步的起点和动力。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我会心平气和地同孩子讨论原因,提出严格的要求和建设性方法,给孩子改进的时间。这样会让孩子有被信任、重视和关爱的感觉,也让孩子容易接受家长的监督。
培养孩子自信心。带有挖苦意味的批评语言,我从来不用在孩子身上,我觉得责骂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自卑感,并且容易对学习产生反感。作为家长,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上,我以鼓励为主,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当然,适当的压力和责任感,能促进孩子的学习,我会根据孩子在丢分的科目上,适度“加压”。
对孩子的说教,多说不如少说,只要让孩子明白就行;少说不如不说,只要孩子自己知道就行;大声说不如小声说,把孩子哄哭了是你作家长的本事。
我不会控制孩子,因为孩子现在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孩子已经是初中生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努力的目标,这也许就是成长吧。我会采取商量的方式,让孩子接受我的意见和建议,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第五篇:新生代农民工研讨会感想
通过参加此次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和权益保护问题研讨会,通过寒假工友访谈志愿者的发言以及工友代表的发言,让我首次的更切近的认识到这个群体以及这个群体面临的一些困境。我以前只是知道工人在工厂中就是处于被资本家雇佣而没有其他的地位,在资本家眼里他们只是资本的一部分或者说创造资本的一部分。资本家除了给工人支付微薄的工资外,为了压缩成本,攫取更多利润,对工人的各方面的福利和保险是极其缺少的或者说没有的,但是资本强迫他们劳动时间特别长,工作强度特别大,甚至节假日也要加班,但却很少发放加班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这里得到了最淋漓精致的体现,工业革命时期英法美资本主义国家工厂里的那些工人的生存和劳动现实不折不扣的复制到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的国家。但通过各位代表的发言以及阅读整理出的相关材料的,让我明白了这些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除了这些问题,还存在更多的问题,不仅仅是资本家压迫剥削工人,而且是工人自身也不觉醒,而是自甘堕落,过度的性开放,过多的奢侈浪费,在城市的消费主义和时尚主义的主流文化腐蚀下,迷失了自我,内心充满了空虚。所以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在这个社会生存和发展,首先不能被社会中肮脏的东西着鼻子走,必须接受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像工友汇就为工人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很好平台,为工人的文化活动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空间,同时工人也需要团结起来,依法依理依据和资本家斗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次,也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努力改变工人的生存和工作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