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群众文化落实文艺座谈会精神
认真学习总书记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心得体会
今年10月15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在认真听取了与会的文艺界代表发言后,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作为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我通读了总书记的讲话全文,倍受鼓舞,这里我想就总书记讲话中一些关键语句,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体会。
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书记这段讲话主要讲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也是我们现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地区是辽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积淀深厚,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创造出了凝结着无数代大连人智慧和汗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大连市已征集到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曲艺、文学、体育、医药、手工技艺以及民俗等10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一万四千余项,经过普查、挖掘、整理和层层申报,已经建立健全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国家级 项目7个,省级项目21个,市级项目73个,区市县238个),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71个,建立非遗传承基地36个,征集珍贵非遗实物2000余件。庄河剪纸和复州皮影戏作为“中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此数量多、分布广、种类全、价值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是大连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为此,我们馆作为大连地区非遗保护工作的中心机构,将认真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新时代条件和大连地区实际务实的开展保护工作。总书记在讲话中开宗明义讲到了“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是人民的文艺”。这名话实际上也是在为我们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我们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信心。
非遗,也就是民间文艺,其本身就是人民的活动,是最基层人民群众的活动,具有浓厚的基层民众的生活属性,非遗离不开基层群众所生活的田间土壤,所以我们非遗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普查、调查和研究。非遗保护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总书记的讲话召唤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向人民群众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非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在群众文艺创作方面
总书记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近几年来,我们馆引进了不少年轻人,目前全馆业务人员平均年龄为40岁。年轻的业务干部生活阅历少、创作经验也相对薄弱,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创作扎根生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在让年轻文化干部感到使命感的同时,也对其起到了指导、引领作用。
实际上,我们馆一直把引领大连地区群众文艺创作工作作为己任,近几年来组织全市群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不少作品。去年,我馆就组织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参加国家各类艺术赛事,共获得18个奖项,今年又在辽宁省群星奖评比中获得了29个奖项。比如我们馆创编排演的具有大连地域特色的综艺晚会《扬帆远航》,进京演出获得国家文化部的优秀奖,我们创编的舞蹈作品《蝴蝶兰》获中国艺术节优秀演出奖,我馆李元奇老师的摄影作品《俺们家的人》摘得了群星奖金奖,迟福铎作词的歌曲《你的目光我最懂》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由我馆创作编排的小戏《楼上楼下》、《乡情》、《刘大妈》、小辽剧《回家》、群舞《腰铃舞》、《霸王鞭》以及美术、摄影、书法等作品均代表了大连群众文艺创作的实力。此外,我们还从非遗资源中挖掘创作元素,先后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长海号子为原型,创作了音舞诗画综艺晚会《大海的 歌》,以大连地区武术项目为原型,创作了武术综艺晚会《国风》,打造了大连传统文化的品牌,拉近了非遗与群众的距离,让广大群众领略了大连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我们还注重开展基层文艺骨干的创作培训,开设了“群星讲堂”公益文化走基层培训活动,举办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各类创作会、创作班,培育好作品,挖掘好人才。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文艺创作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无疑是改善作品质量的法宝。为此,我们馆要以总书记的讲话为导向,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处理好群众文艺创作普及与提高、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推出更多更好的群众文艺作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群众文化发展成果。
三、在群众文化活动方面
总书记说,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群众文艺等各领域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做好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总的要求。以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为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培训活动和演出活动,是群众艺术馆自始至终的立馆根本。
我们群众艺术馆从1956年建馆以来,就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始终秉承群众文艺为群众服务这个理念,把 握住群众文艺的“二为”方向,带领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深深扎根实践、密切联系群众,将群众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根基,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深入发现和挖掘群众中丰富、鲜活的文化内涵、文化元素、文化形式,从而科学有效地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这不仅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优势所在。
近年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开展了“乡风之舞”文化骨干素质提升工程、千家文化大院培训工程、群众特色文艺基地建设和展演工程、群众文艺优秀作品巡演工程、群众文化“五要”系列活动等等,今年我们又打造了“群星讲堂”品牌,一方面深入基层开展文化艺术的免费培训辅导,另一方面守住阵地开展各类文艺的免费培训班,又举办了“爱在心中,行在脚下”志愿者艺术团惠民巡演系列活动,把文艺送给基层,把快乐带给群众。这些文化工作,其策划、创作、设计以及组织开展等,无不扎根群众、惠及群众。无论是文化大院的扶持、广场文化的繁荣还是各类文艺的免费培训,都要让我们的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的群众,通过我们文化工作者的付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当然,我们围绕满足群众多元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要局限于培训辅导和开展演出。我们也在思考和研究今后群众文化工作,要积极拓展群众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服务渠道,及时回应群众需求,充分利用电视、微博等媒体资源广泛征集群众文艺活动方案和原创文艺作品,让群众文化群众参与、群众满意、群众受益。我们全馆将以总书记的讲话为行动指南,团结一致、再接再厉,把市委、市政府以及局党委对群众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转换为工作动力,继续鼓足干劲、务实创新,带领全市群文工作者编创更多的文艺精品,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进一步提升大连群众文化形象;培育、带好文艺团队,开展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篇:学习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心得
发掘张家川民间文化,传递正能量
——张家川民间文艺家协会学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10月十五日,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是继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服务”之后,有一次吹响了文艺时代前进的号角,指明了今后文艺事业的发展方向,也再一次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拥有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才能创作出不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华民族核心精神,鼓舞人民,凝聚力量,传递正能量。
习总书记从德艺双馨的高度,强调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因此,文艺工作者要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扎根人民,反映时代,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张家川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地处关陇古道上的张家川在长大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积淀了丰厚历史文化和人文艺术,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艺术犹如颗颗雪藏的珍宝,有待于我们去发掘。这对宣传、提升张家川的地方形象,弘扬特色地域文化和促进县域文化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如何去发掘这些珍宝教授了方法和途径。那就是作为张家川文艺工作者,要有历史使命赋予的自觉担当去做县域文化的推动者、传播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味重艺德,弘扬真善美;要立足张家川建设,服务于张家川群众,把张家川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作为主要内容,摒弃恶俗,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正能量充沛的新时代文化。
立足我县地域文化的大型音舞诗《关山月》的成功演出,地标性建筑回乡风情园建成,电视剧《关山魂》剧本的创作完成,以及在县文联的主导下,收藏协会、花儿协会、书画协会等相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等,无疑不仅仅是满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更是提升了群众的精神需求,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了正能量,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张家川关陇古道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张家川民间文化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只要我们坚守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中所提到的,“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开拓创新”等,就能在张家川唱响民族和谐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就能把优秀的民间文化洗练出来,奉献给辛勤耕耘在这片热土上的张家川人民。正真做到文载正道,文化人心。
第三篇:文艺座谈会发言材料
文艺座谈会发言材料
一点感想: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的日子里,县文联召开座谈会,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要号召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讲话》精神,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文艺与人民群众火热生活相结合的道路,坚持深入生活,勤于学习,努力创作,坚持“二为”方向,扎根生活沃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绽开艺术之花,结出丰硕之果,为建设“品位小城、幸福橘乡”独特魅力文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进一步推动忠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两点感动:
一是感动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感动刘xx书记一行到县文联调研,感动刘xx书记一行春节期间到文艺工作者家里慰问,并寄语“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有忠州特色的文艺作品。
二是感动县文联坚强的领导。县文联成立三年来,围绕县委县府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文艺活动,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发挥了文艺独有的功能,促进了我县文学艺术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点建议:
一是要加强文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创造条件解决文艺家协会活动阵地和文艺展示场所。比如:建一个文艺会员活动的场所,可供文艺会员现场展示、交流、学习等,让作协的现场“刮蛇”、戏协的现场“调戏”、音协的现场“震响”、舞协的现场“摆弄”、书协的现场“挥舞”、美协的现场“现色”、摄协的现场“抓鬼”。再如在忠州、北山等重点广场、小区建立文艺作品展示长廊等。
二是要充分发挥文联的文艺引领作用。文联的优势是拥有各个艺术门类的众多艺术人才,着力在专业方面发展为主。县里承办文艺类活动、比赛,应由文联牵头相关部门参与配合。建设“品位小城、幸福橘乡”,就得在品位上下工夫,大到县里各个活动的规划、策划、布置等,要有专业人员引领。小到公共场所的标牌、作品、画册等的制作要做出品位。
三是要更多地扶持关注本地文艺工作者。请外地文艺专家、名人是要花高的代价,但给了代价他们不一定全身心地投入,也不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我们需要文艺专家、名人引领,更要扶持关心本地文艺工作者,并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可将本地文艺工作者送出去学习,可请专家、名人来本地培训指导,当然本地文艺工作者更应该积极向上,不负重望创造出好作品。同时要珍惜作品,更应尊重作者。不管是哪一个协会会员,要出一件好作品非常不容易啊!以个人摄影为例:照一张忠州的好风景片,不是两三天就会的,也不可能无师自通的,要不断的捕捉、合理用光用色、大脑提炼加工等,要跑上十次或更多次,早上5点出发,晚上日落后才归,守候等待时机下手。有时为了找一个好的拍摄点,要寻路坚难地攀爬,还有生命安全的危险。个中滋味无可言表。
第四篇:文艺座谈会发言稿
文艺座谈会发言稿
名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
很荣幸参加今天的座谈会,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
习总书记XX年10月15日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半年多来,在全国文艺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相信在座的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为什么总书记能举重若轻地用一席讲话,轻松地拨动了文艺界?我觉得就是因为他的讲话切中时弊、深得人心。
我的发言,将侧重谈一下我学习了总书记讲话后,对文艺创作的三点体会和认识。
第一点:我们要有精品意识,因为作品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我在市文联工作已近十年,也搞了十年的创作,我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我们xx的作家艺术家能多出好作品。看到好作品,眼睛会发亮,心情会激动。因为有作品就说明有人才;有人才,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长盛不衰。但是,大家都知道好作品确实太难得,每年盘点文联工作,总免不了会遗憾。
作为一名作者,我认为作品就是一个艺术家的脸面和尊严,是一个艺术家价值的直接体现。是不是一名好艺术家,作品说了算。一个人的作品不在多而在精。所有的精品,都是心血的结晶。所谓的信手拈来,其实也是千锤百炼练就的本领。总书记讲当今的文艺创作有数量没质量,有“高原”没“高峰”,其实在说文艺家缺乏精品意识和执着精神。正因为精品意识的缺失,我们才看到了太多的粗制滥造,包括糟踏经典。古人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舍得把心血投进去,作品就一定能打动人。但是,我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快餐式的所谓艺术。有人在创作上比数量,拼速度。有人用四五个月时间,就把几十集电视剧拍成了。当然拍得漏洞百出。我认为这样做违背了艺术创作规律,不可能产生精品。我认为浮躁风是文艺界的一大时弊,我们一定要努力克服,不然艺术天地只能被平庸之作充塞。
第二点:要追求作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要走文艺为人民的阳关大道。
历史上留下来的真正的好作品,必然是正大的。它展示的是人间大爱,它的通身洋溢着高贵的品质。认真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评价艺术高低优劣的不是作者本人,也不一定是专家评委。而是社会、是历史。一个有抱负的艺术家,一定持着人民的观点,背负着历史的使命,担当着社会的责任。总书记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其实也讲出了历史和社会对艺术作最终选择的道理。事实上,许多人对此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还有的人对此持保留甚至反对意见,总是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标准。这样做很容易使自已的作品堕入小格局、小气象之中。说直白了,显得小气。更甚者,远离了核心价值观,庸俗、低俗、媚俗相伴而生,最终污染人心,为害社会。所以说文艺为谁的问题是关乎我们艺术家艺术境界和艺术生命的大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
第三点:我们的创作要紧贴生活,关注本土。
xx是文化艺术资源的富矿。我们的腰杆挺得那么直,是因为煤气油盐,更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厚重文化?我觉得,光是“信天游”就足以让我们因为是xx人而骄傲。我们不妨拿“信天游”和东北“二人转”以豚其它地方的民歌比一比,就能看出我们的“信天游”是多么高极和高贵。因为仅仅在信天游里,就能看到我们的根有多深,我们这一方人的背景有多么不寻常。一位文化名人说:xx人即使衣衫褴褛地走在世界上,也会被看出是有文化背景的人。我们这地方搞艺术不需要太多演义,也不需要过分包装。xx人的思维逻辑,行为方式,语言特色,本身就充满天然的、朴素的、率性的美。我们是躺在金碗里讨饭吃的艺术家。总书记强调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艺术创作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这是艺术创作最基本的规律。遗憾的是,经常会看到一些本土作品,却没有本土的味道,甚至和本土相距十万八千里。我分析,主要是我们的作者放弃了生活。不屑把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句话,当作自已的信条。还有的是因为功利方面一些低级诉求,失去了对土地、对生活、对艺术的敬畏,放弃了对真善美的坚守。我们要敬爱土地,牢记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一信念。真正使自己沉潜下来,以守为攻,以退为进,满怀真诚地创作出无愧于土地和时代的好作品。
近两年来,我们高兴地看到全市上下对文化建设空前重视,特别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每个县都有大举措。全市文联和文艺工作,也因为体制机制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小的困难。我想,这次会议一定能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成为全市文艺发展新的集结号和动员令。
水平有限,就谈这些,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习近平文艺座谈会感想
习近平文艺座谈会感想
习近平文艺座谈会提出,艺术作品是符合中化文化精神,反应中国人民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的有机统一的作品。然而现如今的艺术作品失去了艺术原本的特质,多为浮夸,标新立异甚至是与市场经济同流合污的产物。那么怎样去创作好的艺术呢?首先要清楚艺术不是扭曲和异化的艺术,而是正能量的体现。它来源于生活,沉淀着历史,最终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也更是一种形而上学,思想上对艺术的认证。就像中国建筑艺术,我们纵观中国整个建筑体系,不难发现,由于一味的追求标新立异,一味的抄袭西方建筑,摒弃了建筑艺术本身的发展同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结合。导致现在的建筑缺乏灵魂,更经不起历史和时间的考证。鉴于此,我们建筑系开展的泸沽湖以及其他类似的非遗考察,让学生们对当地民居,民俗,民建的调查,和历史的理解,从而获取当地的元素。构建符合当代审美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建筑艺术是对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艺术审美的全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