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感受(盛五三)

时间:2019-05-12 00:3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感受(盛五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感受(盛五三)》。

第一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感受(盛五三)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点感受

辅导小学 盛五三

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而课外阅读指导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环节。它不仅是学生自主识字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话、说话、作文等各种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帮助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有很大作用。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情感是阅读的灵魂,凝聚着作者生命情致的作品,需要读者主体情感的积极关注才能映射出它的光芒。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不仅要调动智力因素,还要调动非智力因素。过去我们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情感因素。实际上,情感调动是调集动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使之产生一种比较强烈的积极的心理反应的过程。而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阅读离不开情感的调动。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融洽师生关系,情感互动。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态度,以平常心态和学生交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情感,张扬其个性。

(二)、创设情境,激活情感。除了利用图画、实物、音乐、表演、讲故事、读儿歌、猜谜语等手段,还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亲历体验,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

(三)、表情朗读,加深体会。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注重学生与阅读阅读材料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课外阅读主要是学生与阅读材料的对话,学生与阅读材料的对话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推进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阅读材料向阅读者输出信息,学生也在向阅读材料输出信息。无论阅读的哪一个阶段,阅读者都要向阅读材料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阅读者还要随时把自己的感知、补充、反思、评判等,反馈给阅读材料,让阅读材料来验证,看其是否正确,是否与阅读材料有联系,并使阅读材料信息和非阅读材料信息融合起来。比如,有些学生在阅读《守株待兔》时,最初获得的认识是,那个种田人是一个想不劳而获的懒汉。然而将这一信息反馈给阅读材料,就可能得到否定的回答:种田人放弃种田,但他一直守着树桩,而守树桩也消耗了他的精力和体力,也是一种劳动。这时再向阅读材料提问,阅读材料就可能告诉我们,种田人之所以一无所获,不是因为他不劳动,而是他误把偶然当必然,犯了认识上的错误。如果再从另外的角度提出问题,阅读材料还可能给我们这样的信息:种田人最终一无所获,还在于他没有做好几手准备,不善于应变。他做事单打一,不能做到同时两手抓或几手抓。要是他能见机行事,及时改变主意,或者在守树桩的同时继续种田,他就不会落下贻笑大方的下场了。这个阅读过程,是一个学生与阅读材料多次对话的互动过程,也是学生认识不断矫正不断深化的过程。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与阅读材料对话,正是为了使人能够从阅读材料中获得更丰富、更正确的认识和感受。

(一)、感知性对话

感知性对话是阅读者通过文字获取信息,感悟作者思想、情感、认识的过程,也是阅读者以获取的信息、感悟到的思想、情感、认识为依据,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的过程。感知性对话是课外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对话,对整个阅读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识字解词

初步接触阅读材料,首先是识字解词。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汉语拼音、字典等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掌握写法,不明其意的新词语,先要联系前后文或生活实际加以理解,这种方法行不通,就要通过询问他人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其在文章中的意思。这个阶段不必过多考虑阅读材料承载的信息。阅读方式可以是默读,也可以是轻声读,边读边用笔把生字新词标注出来。

2、初知大意

用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阅读材料,不必拘泥于个别词句,也不一定要逐段深究,主 要是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蕴含的基本内容,记叙的主要事物,介绍的主要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比如,抓线索的方法,可以以文章题目为线索,以文章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等为线索。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穷人》这篇文章时,让学生抓住桑娜的活动这一线索,找出描写桑娜在家等待丈夫、出门探望西蒙、抱回邻居遗孤时的心理和动作的有关语句,认真阅读,细心品味,感受穷人的善良和勤劳。这样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

3、掌握要点

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要求看,掌握的要点主要有:思想感情、人物性格、事物特点、主要知识、主要事实、主要观点、佳词美句等等。通常用逐段细读的方法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体会。对一些信息集中的部分,要反复阅读,深入领会。

4、领悟表达方法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教学明确提出的新要求。领悟表达要用探究式阅谈法,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用联系语境、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态比较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领悟表达方法不仅要有个体的独立思考,而且要有群体的合作研讨。文章的表达方法是内隐的,不能从字面上看出来,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积累经验,掌握方法,最终形成熟练的技能。

(二)、拓展性对话

拓展性对话是阅读者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按照原有的逻辑将其内容或形式进行扩充、延伸的活动,是人与阅读材料对话的重要形式。拓展性对话,不仅可以丰富阅读材料,而且有利于拓展阅读者的思维空间,增强创新能力。

(三)、反思性对话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对阅读材料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就要对相关的各方面进行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调整行为,并通过同阅读材料的再次对话,使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和阅读材料蕴含的思想、情感融会起来。反思性对话,有利于阅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让阅读者根据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反省问题,这对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是很有帮助的。

(四)、评判性对话 阅读者在深刻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本身或对参与阅谈活动人员的言行进行评判,指出其错误或不足,并以阅读材料为依据给予具体的分析和详细的说明,这就是评判性对话。评判性对话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阅读过程,更能激励学生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其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无定法”,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也难把某一种方法孤立地进行运用,重要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一定要根据课外阅读材料、学生、周围资源等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感受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感受

实验小学谢春梅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学生选择读物,引导学生把语文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大纲还指出:“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陈局长发表在92年第六期《福建教育》上的《阅读指导课教学谈》和近期撰写的“各年段课外阅读具体要求”进一步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多看书,看好书,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课文数量是很有限的,为了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者应努力将培养学生多读课外书籍作为自己的一种职责。现就围绕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谈一些粗浅的感受。

一、认识课外阅读的好处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很深的教育和影响。如:有个学生读了《闪光的青春》以后,很有感受地说:“以前,我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好,认为是自己的脑子笨,再用功,学习也上不去。通过对张海迪阿姨事迹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她没进过学校,身体又严重残废,但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刻苦学习,不仅认识了许多字,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日记,还学会了几门外语,翻译了一些书籍,甚至学会了一套针灸术,能为病人治病。可见,学习好关键在于勤奋、刻苦。今后,我一定要向张海迪阿姨那样,顽强刻苦地学习。”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课外阅读可以从小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优良风尚。另外,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大有好处„„课外阅读还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语文课本选入了各种体载的文章,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同一体裁的课文,入选的篇数不多,课外阅读就可以弥补课内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学习了课本上的《我和狮子》,课外又读了《野生的爱尔莎》,这就以更广的角度知道作者和狮子的亲密关系。又如,有的学生学习了《半夜鸡叫》,课外又读了《高玉宝》,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注意几点:

1、要选择适合年龄特点的有益读物。学校自从开展读书读报活动,调动了广大学生捐书献书的积极性。书源丰富了,学校阅览室也有了,而且班班都有书报角,图书橱。但帮助引导学生选择读物也至关重要。现在出版的各种书籍很多,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较窄,鉴别能力又较低,因此,在选择读物上,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值得强调,《中国少年报》、《小学生周报》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目。这些书,思想内容正确、健康,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能与课内教学结合,很适合小学生阅读。

2、看书内容要广泛,读书方法要多样。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谈到,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他强调了博览群书,取百家之长,才能获得丰富知识的道理。教师必须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读不同文体的方法,以便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从教几年,经验告诉我,目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普遍偏低。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掌握好科学的阅读方法,不善于读书。因为科学的阅读方法有赖于科学和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有必要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如:低年级儿童阅读时着重训练他们的“语感”。阅读到文字时,引导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表象的再现(形象思维)去理解文章。中高年级学生阅读时要注意训练他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系统化的抽象逻辑思维。根据学生的思维与阅读特点,可重点对学生进行如下几种的课外阅读方法指导。(1)一边读一边想。课外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课外阅读必须有思维参与。古人读书提倡“俯而读,仰而思”。说明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小学生读书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先对每句话,每层意思有一个初步印象;读完文章,再前后联系起来想一想,印象就加深了。

(2)边读边动笔墨。“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我国传统的的阅读经验。动笔墨大致有圈点、勾画、批注、摘录、写心得几种方法。如,教给学生圈画法: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把不认识的字用圆圈圈起来(o);把不理解的词用方框框起来(口);把优美的词句、片断用括号括起来《》;把文章中心句或主要内容用波浪线(~~)或横线(——)划出来;把疑难问题用问号标出来(?)„„现在学生又有了统一的读书卡,可以指导学生把平时读书读报时摘录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填写好。中高年级的学生还可尝试批注,这对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帮助。

(3)编列提纲。这是把握文章的思路方法之一。近年来“思路教学”被列为小语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提倡学生“善读”,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章表达思路和表达方法的理解。编列提纲,就是理清思路并使之系统化的过程。

此外,还可以结合课内讲读课、阅读课内容、对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学法指导。

a、读记事的文章,侧重让学生把握住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从事情的发展变化入手,分析文章。

b、读写人的文章,在指导阅读时,让学生把作者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圈画起来,分析领会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品质。

c、读童话、寓言故事的文章,设想先让学生懂得这类课文是讲故事、说道理、教育人的。然后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熟读故事内容,从故事情节中领悟所含的寓意,明白其中的道理,从中受到教育。

d、读状物类的文章,帮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叙述的,各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阅读方法。如动物要抓住外形特点(静态)及活动特点(动态);植物要抓住根、茎、叶、花、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及生长过程的特点。

e、参观、游记一类的文章,设想教会学生明白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怎样分段,以及懂得时间、地点的变换是这类文章划分段落的主要依据。在阅读分析文章时,抓住表示时间及地点方位的词。

f、读写景的文章,让学生懂得要弄清作者写什么地方的什么景,这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这些景色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恰当表现景色的特点。

3、激发学生乐于读书。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越具体,学生对阅读的目的就越明确。他们一旦有了确定目的的能力,就能够把教师的指导要求转化为个人的目的。指导学生明确阅读目的,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要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直接感知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课外阅读的紧迫感。如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为幼儿园的小朋友讲故事,编童话;组织学生定期为学校或班级摘编报刊或自己办小报等,使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课外阅读是学习、工作、生活迫切需要的。从而增强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内驱力。学生若是认识到课外阅读的社会意义,就会把读书当作一种高尚的享受,并且促使乐于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长久的保持。同时,把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那么,应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现代教学论要求运用直接感知,间接感知的方式,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发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我们平时可以这样做,每天早读时轮流安排学生课外阅读汇报,定期举办班级朗诵会、故事会等。我认为,这些都是发展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苏联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固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的技能,但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可能使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可见,善于把握学生的课外阅读心理,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课外阅读动机,使他们乐于读书,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大有好处

小学生作文要以阅读为先导,没有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是写不好作文的。作文和阅读是小学语文两项最主要的基本功训练。作文以培养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为目的,阅读则以培养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为目的。理解和表达,一个吸收,一个倾吐,二者是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学到观察的方法,思考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也可以从中获得表达的素材,这是表达内容的一个重要的间接来源;还可以丰富词汇,学习语言,同时体会到如何通过词和句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例如,现在中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建立了“采蜜集”,他们像小蜜蜂那样,采花酿蜜——用读书笔记本,读书卡摘抄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科普知识,格言谚语,名人故事等,使得写作能力不断提高。总之,加强课外阅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眼界,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情操,丰富了他们的作文内容。

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理解文章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内容,把读书方法教给学生,这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必须学会多种方式的阅读,既能精读又能略读。美国学者阿普斯在《学习技巧》中指出:“学生与其他读者具有普遍错误之一,就是他们都以同一种方法去阅读各种不同的资料。”因此,应当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是信息社会需要的,是每个读者应当具有的观念和技能。

以上这些读书方法和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在讲读课中进行有意识的渗透,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方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多读书,多观察,多讨论的习惯,反复实践,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三篇: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感受

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

中卫永康镇丰台小学

汪俊珍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语文素质的较高体现,它将语文基础综合起来,创造性的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时很难做到内容具体、生动,说真话、抒真情,有童真童趣,有创意。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认为小学习作教学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一、引导激发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多鼓励学生去观察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考虑到孩子们所学所想以及所看到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鼓励他们说出自己亲眼看到的美丽景色,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自卑感,使学生自强自信,不怕说错,敢于做驾驭语言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平时的训练。所以在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要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现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我还针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及时给予其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这样一来,时间不长,班里的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了。

二、注重积累词汇。

习作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多渠道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对身边的人、事、物充满激情。

1、积累语文内容,重视文本知识。“重视文本”是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好词佳句可为习作做好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坚持常写日记,提高习作能力。坚持写日记是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日记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只有让学生有一个自由的表达空间,才能够写出比较真实的情感。

三、重视学以致用,指导练习习作。

习作教学必须按照从说到写的顺序进行训练,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后,我让学生练习写生活中熟悉的人,学生习作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我又引导他们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表达性格特征的方法,进行习作指导。让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四、拓宽习作素材获取的渠道

大多数学生害怕习作的根本原因是无内容可写。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多鼓励学生去观察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渠道去捕捉习作素材,解决习作无内容可写的问题。

1、从阅读积累中去获取素材:首先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平时还要多开展读书活动,在阅读的时候,向学生指导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和心得、体会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并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再次是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习作就会妙笔生花。

其次,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还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2、从实践活动中获取素材

要使学生习作有话可写,又能写出真情实感,必须有意识的把习作训练与组织学生活动结合起来,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宽视野,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习作的素材,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经常有计划地结合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如结合学校课程资源,在校内组织开展打篮球、拔河、跳绳等比赛活动。根据法定节假日,引导学生在参观、扫墓、中秋、公益宣传等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感受,尽可能让学生多收集一些原始材料,习作时,学生就会有话想写,有话可写,并能写出真情实感。另外,还可利用学校给学生打预防针、体检的机会,让学生谈谈打针、体检时的感受,并让学生写下来。另外,我还利用地域优势,把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丰富景象作为习作内容,使习作内容更具有地区特色和时代特色。我着力于启发学生由眼前可以直观看到的事物入手,发挥想象,联想到更多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这样学生的习作素材就进一步丰富了。

五、总结习作内容,重视习作评价

当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老师还应当认真地批阅,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习作水平,激发其习作兴趣。学生的习作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老师在批阅习作总是用“句子通顺,内容丰富,中心明确”这样千篇一律的评语,势必会降低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所以,老师要从学生的用词到句子,认真批点,指出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还要从写作方法上给以总结,给以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写出好习作的方法。

习作的评价既是对本次习作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的指导。教师的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习作、乐于习作,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于写得好的给予表扬、激励,基础差的学生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这样做,一些差生得到了鼓励,于是看到了希望,就会敢于习作。

总之,小学习作教学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在具体教学中获得启发,能够与学生多合作、多互动,习作教学就会不断取得成效。

第四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几点感受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几点感受

陈家港中心小学 张文丰

摘要:阅读是一种能力,它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是学生和文本内容的交流、是学生对人文情感的感悟、是学生的心理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能力 阅读习惯 阅读方式 阅读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我们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那么的举足轻重。从《三字经》到《百家姓》、从《千字文》到《四书五经》……我们的孩子一直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在阅读中慢慢成长。

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还能教会孩子如何做人。阅读是一种能力,它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是学生和文本内容的交流、是学生对人文情感的感悟、是学生的心理素养的提升。在阅读中,学生能够看到比日常生活中更加精彩的社会景象;在阅读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阅读是如此重要,作为教师,应怎样发挥自己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该是阅读活动的引领者。

在阅读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选择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阅读书刊和材料,让学生知道该读什么;其次,教师要喂学生推荐不同类型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各方面的阅读经验。

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狐狸列娜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迪斯尼的故事等。这些都是学生一生受用无穷的精神食粮,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更应该指引给学生。

二、教师,应该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教师就应该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与学生一起阅读。教师也应该提前阅读,成为学生的阅读榜样,也便于和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

教师应尽可能地将全体学生带动起来,让他们都喜欢读书。我告诉学生:我小时候就是一个完全不看书的孩子。在读小学时,来了一位男教师。他用许多的课外知识丰富沉闷的课堂,让我们相信他是一位博览群书的老师。他为我们成立了一个读书角。开始,我并不是其中的一名读者,可当有一天,我发现我的玩伴越来越少,而课余同学们对一本本小书爱不释手时,我忍不住借了第一本.从此我也成了一名书迷。通过这种的叙述,引导学生迷上阅读。显然,教师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学生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几代学生的未来。

三、教师,应该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类信息的影响,进而形成不良的阅读习惯,甚至不喜欢阅读。这就需要老师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去组织学生学会阅读,比如:举行阅读知识竞赛、阅读故事汇、阅读任务交流会等等,让学生在组织的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阅读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可以定期向学生抛出一些有研究价值且学生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介绍一些阅读材料,指引查寻资料的途径,教给“做学问”的方法,让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得到长久的保持。

指导学生将语文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如:用含义不同的符号图画重要内容;在书页的天地头作批注;做内容摘要,整理阅读提纲,将书读“薄”;展开想像、推理,进行分析、评价,写心得体会,将书读“厚”。

四、教师,应该是阅读活动的设计者。

学生接触的每一种阅读资源,都应该是有方法、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阅读中的技巧和方法,为每一种阅读资源设计相应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抓得住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五、教师,应该是阅读活动的评价者。

阅读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对于学生的阅读表现,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评价,以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自评,也可以让学生互评、以及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交流,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每天利用课前10分钟开展“我读了„„”的读书交流活动。每天一点时间,让每个学生都用简短的话来说说自己昨天读的书或者文章,既交流了收获,开阔视野,又锻炼说话能力。我还定期开展一些办读书手抄报、读书板报,开展读书竞赛,开展“我知道的科学”、“我知

道的名著”、“我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趣事话你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教师在阅读中应该担当起保驾护航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五篇:课外读书指导

扎实 有效

——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应然追求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但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况并不容乐观。我们曾对本校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从中发现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现象:⑴阅读范围狭窄。在看电视、玩游戏与看书的选择上,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前两者。而在学生最爱读的课外读物中,排名前两位的赫然是长篇漫画和幽默故事。⑵阅读目的不明。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是休闲性的,阅读后连文章的内容都记不清。众多学生认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⑶现代传媒抢占了大量阅读的时间。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⑷缺乏家庭阅读的氛围。大多学生家庭藏书不足,不少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知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应怎样指导孩子去读。

为此,我们希望能够改变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开展多彩活动——叩开阅读大门之匙。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非个个浓厚,如何让他们通向广阔的阅读空间?靠教师的强制定然不可取,能够焕发多数人热情的多彩活动便成了当仁不让的“金钥匙”。

1.晨诵午读。早晨,听学生们琅琅诵读精选的古典诗词;中午,看学生们静静阅读自选的经典作品,这是我们开展“晨诵午读”活动对学生养成广览博读以及享受阅读的关照。

2.作家进校园。当孩子们听说自己耳熟能详的作家将会从书本中走来与自己见面,他们眼神中会毫不掩饰地流露出的期待和愉悦,他们会提前大量地阅读作家的作品,他们会三五成群地交流对这位作家的了解„„这一切告诉我们“作家进校园”是促进学生海量阅读的良好契机,而学校则需要促进和升华这种阅读热情得以延续、持久。

3.“书香飘万家”。学校与街道、社区及居委会合作,邀请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通过宣传阅读的意义、途径和方法,促成家庭之间、小区之内建立阅读组合,旨在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从而进一步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与深化。

4.速读比赛。这是一个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按固定程式、高效率地读完指定的几篇书目,然后在班级考查评比的基础上开展校级的比赛。虽带有一些“强制性”“功利性”的色彩,但却不可否认的是它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克服了过去那种读书漫不经心的现象,而且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能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步培养了学生专注、勤奋、善思、上进的阅读品质。

5.师生共读。我们鼓励教师经常逛逛书店、上网搜索一些畅销新书,自己先读,之后再和学生聊一聊这本书的内容以及读后的感受。学生们最易受老师的影响,对老师的推荐,他们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去阅读。同样,学生一旦有了新书,也会抢着向老师介绍。如此循环往复的阅读,特别有助于形成师生间良好的互动,阅读氛围日渐浓厚。

6.亲子阅读。多数父母把空余时间花在了看电视或娱乐上,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而读书恰恰是沟通的最好桥梁。教师多给家长传递一些读书的信息,告诉他们学校正在开展哪些读书活动,班级中最近推荐读了什么书,孩子阅读的情况如何,哪些书可以购买给孩子,哪些书适合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旦家长对孩子的阅读重视起来,定能尝到亲子阅读的甜头。我校曾有位家长说:“亲子共读能带来无穷的乐趣。不知不觉之中,我和孩子间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彼此交谈,相互了解,促进信任„„”

7.读书争卡。当学生有了浓郁的阅读热情,当他们的阅读量得到了不断的增长,如何了解他们阅读的效果,如何促进他们更持久、用心地阅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并亟需解决的问题。“读书争卡”活动的开展是我们做出的有益尝试。学校根据推荐的“必读和选读书目”,设置了“阅读考级”题库,考题均为一些相对简单的主观题和需简要表达阅读理解、感受的客观题,根据学生阅读情况设“小书童”“小书友”“小书迷”三个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则根据自己阅读的篇目提出考级申请,按规定的相应时间和地点参加考级。如果是学生自选的阅读书目,则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进行考级。当学生通过考级领到相应的奖品——“启航卡”,那份洋溢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定能将他们带到阅读的更高、更远处。

二、广觅丰富书源——奠定阅读路径之基。

单就家庭和学生个体而言,其藏数量总是有限的。除了通过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之外,如何让学生不为无书、少书阅读而发愁,如何有效利用学校、家庭以及学生已有的书籍资源,使可阅读书籍资源发挥更多、更广的作用呢?

㈠建立和完善班级图书角。

1.班内借阅。发动学生每人拿出两至三本书,建立班级图书角,这样班级藏书量能达一至两本书。安排学生专人登记、管理,定期充实、更新其中的一些书目。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涉及面,增大其阅读量,同时也没有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2.互借互阅。全校各班级将图书角的图书进行翔实的登记,制成图书目录。其他班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跨班进行借阅。

㈡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⒈班内漂流。各班级在图书角设立图书漂流区域,图书来源主要依托于本班学生及任课老师。每本图书在“首漂”前须由书主在书的扉页留下简短的“推荐心言”或“阅读感言”,我们鼓励“漂友” 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制成小书签夹在书中“转漂”,以此促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阅读的交流与探讨。

⒉班间漂流。学校阅读推广员根据各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精选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内容,并详细列出了各年级共读书目,再与新华书店联系打折团购,然后通过图书漂流解决共读的书源问题。如:五年级12个班每个班选择一种进行阅读。在第一轮阅读完毕后中,班级之间整体互换阅读,一班的书漂到二班,二班的书漂到三班„„每个孩子只要花一、二十元买一本书,就可以读到12本不同书。除此之外,班级内部,小组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类似的漂流,这样的方式极大的丰富了书源,节省了资源。

⒊漂流点传漂。在学校的阅览室、教学楼空置处设立“漂流点”,并在此设图书放置、求漂留言、新书推荐等区域。图书来源一方面依托学校定期、定量放

置,一方面由本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自发参与“传漂”。选定学生管理员对漂流点的图书适时进行清点、整理与修复以及收集登记、留言等情况。

㈢举行“淘书乐”活动。

“让闲置的图书再溢书香,与童年的伙伴分享快乐”是我们开展“淘书乐”活动的初衷。学生们不仅能借此淘到自己心仪的图书,还能使手中富余的图书找到归宿。为了进一步丰富书源,学校邀请新华书店在“淘书乐”活动举行时进校让利售书,这些经过学校审核的数百种几千册优秀图书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校会给所有学生淘得图书加盖“悦读”印章以作纪念。这一活动特别有益于学生养成以书会友、与书为伴的良好阅读习惯,让他们真正明白“书只有捧在手上读才能散发出缕缕清香”。

三、设定有力机制——保障阅读活动之重。

㈠开设阅读课。学校将各班级周四上午的语文课设定为课外阅读指导课,是落实课外阅读活动最有力的保障。每一位语文教师于学期初始均会对本学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推荐哪些书目、交流哪些主题、共读哪些经典等制定出详尽的实施计划。

㈡确立必读和选读书目。学校由语文学科教师团队在众多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中研究、甄选出百余册作品,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与选读书目,并根据此编写出课外阅读校本教材,供学生参考阅读。各班级可结合实际情况对该书目进行增删,让学生自主选择,各取所好、所需。

㈢颁好阅读奖。积极的评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到市、区、学校开展的“书香少年”“阅读之星”评比以及各类读书竞赛活动,小到教师为学生所写的一句评语,我们都尽可能地体现积极的评价。如在学生阶段阅读之后通过发放“启航卡”的方式,在学生读书卡上写“你真是个小才子(小才女)!”“你真会读书!”这样激励性的话语,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更深的读书欲望。“阅读之星”的评比更是体现了评价的公正性,结合平时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采取让学生在班级中自荐、投票选举的方法产生后进行表彰。在此基础上,由班级推荐到学校参加校级“书香少年”的评选。

㈣减轻作业量。如何保障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如何不让读书变成学生课余生活中一项负担?这是我们所需要关注也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有效提高日常教

学的效率,力求当日学习任务当堂完成,不作重复、低效的练习,不留或少留课后作业,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们手捧图书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妙的夜晚,已然成为了教师们的共识和为之努力的目标。

四、落实有效指导——促进阅读深化之魂。

真正的阅读是“获取原料,生产思想、完成构建”的过程。阅读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量”的积累活动,不只是“汲取”,更为重要的在于思考、创造,在于“生产”和“输出”思想。扎实、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是推进学生进行持久、深入阅读的关键所在。

1.荐品结合,强调“有始有终”。很多教师在推荐学生读某本书后,往往便不了了之。我们提倡教师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能够就这本书在课外阅读课上再进行阅读交流、或开展读书报告会。这样既从某种程度上检验了前期阅读推荐的效果,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动力,其益处多多,不言而喻。

2.多荐综品,强调“有分有合”。教师就某一主题类的书目在课外阅读课上和课内阅读拓展时对学生进行推荐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再综合进行主题阅读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不同作品的不同之处和相通之处,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兴趣与能力。如让学生在阅读了《淘气包埃米尔》《窗边的小豆豆》《奶酪中的青蛙》这类“淘气包”系列书籍后,一道来聊聊“你眼中的淘气包”„„这样的阅读,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和思想的美餐中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

3.同书异教,强调“有扬有抑”。同一年级组数个班级的教师分成两三个组,分头集体备课,就同一本课外书进行阅读推荐或指导。课堂上,学生享有并充分享受“围绕或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或一个话题、或一个人物„„”进行自由交流、尽情表达的阅读体验过程。课后,在研讨的基础上,教师相互借鉴启发,从而提炼出不同设计中的精妙之处加以总结,形成一批较为成功的课例。

4.多人共教,强调“有张有弛”。学生读完一本课外书后,年级组内的两名或三名老师分别紧扣其中的某一角度、层面与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这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全面、多元阅读的魅力。

阅读是一抹霞光,它能绚烂一个人的心扉;阅读是一泓清泉,它能润泽一群人的灵魂;阅读是一粒种子,它能萌发每个人的希望„„让我们以阅读的名义,不断前行,开启每一个孩子值得永久回忆的美好童年!

下载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感受(盛五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感受(盛五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课外歇后语大全(汇编)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

    小学生课外游戏

    小学生课外游戏 我准备了很多互动节目,有:击鼓传花,抢板凳,猜字谜,绕口令,心有灵犀。这些大概都符合你的要求吧,那么下面我就详细介绍一下吧! 击鼓传花不用说了吧。 猜字谜也还行,把......

    小学生课外读什么

    小学生课外读什么?朱永新推荐“新阅读书目”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王迪)昨天上午,由成都市教育局举办的今年首场“文翁大讲堂”讲座在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举行,特邀主讲嘉宾全国人......

    小学生课外知识

    1、称号“丹青高手”、“梨园子弟”、“园丁世家”所指的职业分别是画家、戏曲演员和教师。 2、古诗文中常提到的“岁寒三友”,它们是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

    小学生课外知识集锦

    小学常用词语分类 一、 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死而后已 大义凛然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 二、 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小学生课外书目

    “暑假读一本好书”图书推荐目录: 1、中国力量——全国道德模范纪实(潘小平黄新) 2、我的第一套经典名著书•中国成语故事(彭凡 袁佩) 3、我的第一套经典名著书•爱的教育(亚米契......

    课外文言文方法指导

    课外文言文学习方法教案 1、引导学生熟悉、归纳课外文言文考点及 题型,明确复习方向。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归纳解题 技巧与方法。 3、摆脱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畏惧心......

    小学生课外知识竞赛题

    1.我国是一个文化渊源的国家,文学上的成就显著,有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之国。 2.描写春天的四字成语有莺歌燕舞、柳绿花红,描写夏天的古诗有《小池》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