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家乡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家乡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广告151班 叶雯
一.调查的原因和目的:现代流水线生产的工艺品越来越多,这样
更加凸显了传统手工艺品的可贵。为了加深大家对竹编艺术的了解,我向大家介绍我们家乡宁波的传统文化--竹编。竹编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历史悠久。
二.调查的地点:宁波市鄞州区非遗馆
三.调查的方式:通过视频采集和与传统工艺传承人的交流
四.调查的内容:宁波竹编艺术
五.调查的结果:宁波是竹编的“故乡”。宁波地区盛产毛竹,所
以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利用这丰富的资源编 织成一个个竹制品。宁波竹编富含了人民辛苦劳作的结晶,凝聚 了丰富的宁波文化。
宁波的竹编历史久远,明清二代的江南举人赴京应试的考 篮和食篮都是竹编的。鄞县、奉化、余姚山区有几十家乡村办竹编厂的竹编工人,能巧妙地利用篾丝和篾片,编制各种神形酷肖、情趣盎然的各种动物,并和传统的罐、篮、盒、盘结合起来,制成鸡罐、鸭盘、猫头鹰盒等,既实用又可观赏,成为馈赠亲友的好礼品。
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在传统技艺街区展出了不同风格的竹编作品,既有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的青神竹编,又有将现代流行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相结合的刘氏竹编,博采众长。
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六.调查的心得体会:此次调查是我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回了趟家,去了西江古村进行实地拍摄的。这一趟收获不少。
其实说实话,我之前并不知道我们家乡的工艺竹编已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对此我甚至不曾了解。这次的拍摄也让我明白了,虽然身为宁波人,但其实我对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了解并不透彻,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会更多地去关注家乡的传统,家乡的文化。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我们与叶良康师傅进行了交流。(叶良康是宁波市目前仅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竹编传承人,其工艺竹编项目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7岁开始学做竹编,到现在47年了。”老人对竹编的坚持、执着和热爱感染了许多人。)因为同姓的缘故,我偶然间得知了我的祖辈与叶老师傅还是同村人,这多么奇妙的缘分呐!我不禁为我姓“叶”而感到骄傲、自豪。叶老师傅一脸笑意地告诉我们:他做了47年的老手艺终于有了接班人。塘溪镇上城小学校长童士峰知道竹编工艺面临传承的困境后,以东山村的名义申报鄞州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并将基地设在上城小学。同时,该校出资5万多元建立了工艺竹编陈列室和制作室,并成立了以美术专职教师朱双阳为组长的竹编传承小组。从2009年9月开始,叶师傅每个星期都会花半天时间走进上城小学,手把手地教10名“徒弟”做竹编。从叶师傅的这件事中我反思到:不仅仅是竹编,宁波还有多少传统手工艺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机,那么更何况是中国呢?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保护传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关于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14年月至月
调查对象:普通民众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
调查背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信息传递越来越迅速便捷,中国和西方交流越来
越频繁,传统文化却逐渐出现衰退甚至消失的迹象,就此迹象,我对民众做
了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付样卷:
传统文化调查问卷
2014年1月
尊敬的朋友,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分钟时间来填写这个调查表。对于每个问题请认真思考,在您认为的答案上打一个对号,多选题会注明,谢谢您的参与!祝您新年快乐!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多少?
A 很少B 了解一点C很多D 模模糊糊
3.你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社会的作用:
A 有很大的促进作用B一般般C 可有可无D 有消极作用E 其他
4.你认为我们现在还有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A还有一些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B全球化大环境下,华夏传统即将遗失
C说不清D 其他
5.中国四大名著你都读过吗?
A 只读过一部 B读过两部 C 读过三部 D都读过 E都没读过
6.你觉得大学生是否应该学习国学?
A应该B 不应该C 没必要D 不清楚
7.下列那个节日不是中国传统节日?
A.端午节B.重阳节C.万圣节D.元宵节
8.您一般从哪里了解传统文化的?(可多选)
A.长辈讲述的B.朋友说的C.网络上D.电视上E.报纸F书籍 G.其他
9.对于传统文化和精神你认为
A.不用特别注意,随它去B.应该摒弃,新的时代要有新的文化
C.应该大力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D.不知道
10.对于近来外来文化侵袭,如日韩文化,你的态度是什么?
A.无所谓B.很痛心,反感崇洋媚外C.支持外来文化,很喜欢D.应该理智
11.你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和它本身的文化繁荣和影响力有没有关系?
A.有B.没有C.不清楚
12.最后,请你选出你认为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A.节日本身 B.风俗习惯 C.思想精神 D.饮食艺术 E没什么重要的F.认为都很重要
感谢您的参与,祝您一天愉快!
现在就调查结果作出分析:一 当代人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多数人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比较了解和重视的,而且对于积极的传统文化还是很提倡的,但是,很多人只是知道有这个传统,却已经不知道其来历和所包涵的文化底蕴,大部分人对传统民族艺术都没有过学习经历,可见,民族文化在民众中传播和延续是举步维艰的。有些学生竟然连中国的传统节日都记不住,可见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地位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小。
二 当代人对外国文化的态度
从结果来看,现在的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打到很高的地步,并且,很多学生更喜欢西方的文化,更愿意参加西方节日,从这点可以看得出现代人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受西方文化熏陶很深,但也从侧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
三 部分人年轻人钟爱西方文化的原因
首先,西方文化比较开放,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更瘦时代欢迎,再加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和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使得年轻人更喜欢西方文化,而我们传统文化因为历史悠久,再加上比较保守便不容易被现在的年轻人所接受,而现在的中小学教育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才导致现在的情况。
三个问题解析:
如何认识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经济政治的迅速发展,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传统文化中能适应社会生活变迁的,就会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而传统文化中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变迁的,就会对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产生消极作用。如果我们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就会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对其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文
2化。
传统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既悠远又有沉厚的底蕴的文化。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当然应当学习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其次,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时代,我们面临的是其他国家的文化渗透,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文化一涌而进,所以我们更要继承传统文化,坚守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相信大家对韩流并不陌生,想它韩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文化却在中国产生一股不可挡的波动,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是不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没有好好的保护。再次,我们只有在继承之后,才能将其发扬光大,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的发展,使我们五千年的古文明继续流传。继承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成为文化大国的一种途径,我们古有孔孟对世界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现在我们不能抱着以前的荣耀来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以我们就要回顾过去面向将来,这样才能防止其他国家有目的性的文化渗透,才能遏制我们年青一代崇洋媚外的势头,保证我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渊源流传!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常被视为儒家文化。所谓传统,就是世代相传,一直被继承延用下去的东西。中国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但一直被世代相传、继承延用下来的主要是儒家文化。所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看作儒家文化基本上是没有错的。儒家文化,有值得弘扬的东西,但糟粕太多了,特别是被历代帝王及其御用文人严重阉割装饰过以后,几乎只是一种维护独裁专制统治的忠君文化、奴婢文化了。正因为这样,人们一提到我国传统文化就反感,就有气,就要彻底否定它,就有人想用全盘西化来取代它。其实,中国的古代文化不但博大精深,而且非常优秀,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可悲的是,因为多数文化都不利于独裁专制,而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独裁政治制度以后,独裁政治就一直沿用至今,两千多年来只有强化,没有弱化。所以,一切不利于独裁统治的古代优秀都被打压了,都不能被后人很好地实际继承延用下来,更无从发扬光大了,因而被排斥在“传统文化”之外了。
因此,对于中国文化,我不赞成笼统地说弘扬传统文化,因为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弘扬忠君文化,就是弘扬独裁文化,就是弘扬奴婢文化!要振兴中华,要使中华民族平等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就应该重新认识、弘扬、发展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
如何弘扬和发展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呢?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真理,愿意为真理献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故事都表现出坚持真理的重要性,如果违背了真理,那么这种文化继续传承必将对社会造成影响,也算不上优秀的文化了。坚持真理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适应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为人民所用,才能算得上是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有继续传承并且发展下去的可能性,否则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不为人们所接受。
所以,“坚持真理,愿意为真理献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她是中国优秀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必须重新认识、弘扬和发展的古代优秀文化之一!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否应该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调查结论与建议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好好继承下去,当代学生应该多去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特别是自己地区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多去接触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优良传统。注重历史,地理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开展类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掀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小学生的教科书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培养爱国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自觉养成良好个人习惯,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抑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对于外来文化要有选择的学习,不能盲从跟风,免得误入歧途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国家应该加强对外来不良文化的打击力度,同时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的保护措施,从法制上规定每个公民有自觉维护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改进和美化,让其更具有时代气息,更符合时代要求,这样也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竞争力,也更具有吸引力。
结语: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贯穿着我们的历史,连接着一个一个朝代,成为中华民族的魂,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根。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抛弃传统文化,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有与其一样强大的文化。一个国家仅仅经济军事上的强大,文化精神上混乱与空缺,必然会走向衰落,走向完结。所以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作为活在当下的新时代中国人,必然要继承起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传播开来,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和谐团结的美丽国度!
第三篇:家乡传统文化访谈录
家乡传统文化遗存访谈
一、采访时间:2016年10月22日
二、采访地点:茂名市
三、采访人:陈金秀、贾瑞莲、卢芍颖、林桂梅、李金妍、李婷婷
四、采访对象:家乡村民
五、采访主题:家乡传统文化遗存或变化
我:我们茂名当地地方节日风俗是什么呢?
爷爷:好比清明节,当清明节到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清明我们全家大小是需要去给已过世的先辈们扫山的。在去扫山时,得带上酒、茶水、供品、香和纸钱。这只是小部分,有些人家还会带上纸炮、一小金猪去祭祀等等。同时,需要带上铲土工具。过程很累但也很庄严,去扫山的家家户户会对先辈诉说一年里头发生的事,已祈祷先辈对后辈的保佑。
而在端午节,家家户户必不可少做籺和包粽子,茂名高州的灰水籺是沾糖吃的,我们把粽子类也会叫做籺,籺的发音跟(@)是一样的,那是我们家乡的叫法。端午节必定杀鸡、上香祭祀,这也是我们的对传统节日必不可少的一项做法。同时,茂名地区的不少地方也会举办不同的赛龙舟比赛,表示端午的一种过节方式。我:请问茂名有什么著名的旅游景点吗
老舅:茂名电白那有个放鸡岛,是茂名市最大的海岛。放鸡岛呈橄榄形,最高顶端海拔有135米。那里长期受海蚀作用,海蚀崖海蚀洞穴随到处可见。那里山坡多怪石,植被茂盛,风景靓丽,海岸边,沙质洁白松散,海水清澈见底。放鸡岛自然风光秀丽,山清水秀,林密石奇,有山的雄伟,又有海的壮观,它是集:奇、壮、古、秀、阔、幽、乐为一体的旅游景区。那里还建有度假村,是全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呢。
我:我们茂名当地地方传统习俗是什么呢?
姑妈:讲到茂名的传统节日,茂名人会毫不犹豫的就想到“年例”,什么是“年例”?可能很多非茂名地区的人都是不知道的。然而,在我们茂名,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年例大过年”,也就是说,过年可以不回家,但是年例一定得在家里面过。在茂名,“年例”是茂名人一年当中很重要的日子。茂名人都做年例,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做年例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绝大部分都是在每年的正月,当然做的时间长度也是不一样的,一天,两天三天的都有。而且在“年例”这一天,家里面会来很多的亲戚友人,有很多人是一年很少见或者只见一次的。所以年例这一天也可以说是亲戚朋友之间联系感情的日子;当然也会有很多的传统活动,年例当天,会有“游神、舞龙、荡菩萨、舞狮、飘色、做大戏”等等,但这并不是在同一个地方就能看到所有节目的,因为在不同的地区也是会有不同的习俗习惯的。
我:对了,村长您能给我说一下茂名的木偶戏吗?
村长:木偶戏可是老传统了,在每年农历正月、二月间的“年例”里,都要上演木偶戏的,村落间锣鼓声不绝于耳,十分热闹。木偶戏就是在村里的大戏台上,那些木偶表演者啊就会在幕布后面,控制木偶表演,还会令木偶的眼睛、嘴巴张合,好像真人似的,动作非常生动逼真。在表演时,幕后控制者可以令木偶开合扇子、穿衣、戴帽、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许多动作,一举一动,既准确又自然,还多次被选送到北京演出,并获得奖励呢!而高州木偶戏的艺术价值主要是保持了传统,同时能够结合很多现代的流派。对于高州木偶的造型,可以说非常有韵味,同时故事美丽,操作演绎比较清楚。这是我们茂名的骄傲啊!
我:那我们茂名当地有什么名人吗?
奶奶:说到名人,当然是我们茂名著名的冼太夫人啦。冼太夫人,文武双全,是六世纪时岭南杰出的政治领袖及军事首领,是中华民族史上不可多得的女中豪杰!冼太夫人毕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保障地方安宁,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华民族史上杰出女民族英雄,是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冼夫人有圣人的德行和智慧,被称为“岭南圣母”。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2年,江泽民主席视察冼太庙时,盛赞她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历史功绩。她很厉害的呢!
我:我们茂名当地有什么特色小吃么?
奶奶:说到小吃,有很多啊,最出名的应该是善莲蓬、信宜食惯嘴粉皮、妃子笑荔枝了。善莲蓬是用上等粘米粉置簸箕内,将适量开水倒入粉中,然后搓成粉团,再分条分块,搓圆捏扁,最后将预先炮制好的瘦肉丁、竹笋粒、芝麻、椰丝等放入胚内做馅心,捏成莲蓬模样,放进蒸笼蒸熟.食用时还可加上少许芝麻、花生粉、辣椒、等.其特点香、脆、酸、辣俱全,高州等地尤盛行。
人力A2
第四篇:有关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有关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当去接触不知道的一个情况或事件,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展开调查,并详细地钻研所获的材料,最终形成调查报告。但是调查报告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1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1、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2、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3、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
4、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2)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3)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4)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5)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6)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7)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8)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2“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这些有关春节的古诗词无一不是古代人过春节最有力的历史印证。
自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有人说道,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于是,我对我国的春节传统文化进行了调查。
正所谓“百里同风不同俗”“各处乡村各处例”,根据我的调查,在中国各个地方的人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北方人爱吃腊八粥,粉条,冻梨,粘豆包,而南方人多吃汤圆,年糕,红烧鱼,扣肉。不同的食物就连吃的不同的日子也有不同。
通过我的调查得到,中国人普遍会过小年。在这一天,各个家庭的妇女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拜神这预兆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人们都会过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年二十五,就是家家大扫除的日子。再往后,到了除夕,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必须有鱼,象征年年有余,再者,要有鸡,象征着吉祥如意。大年初一,第一件事是要“开门炮仗”,接着要拜年、占岁、吃斋等。而大年初二是回门的日子,各个家庭里又添了几分喜庆。
在以往中国的春节里,大家都要贴春联,放鞭炮。大年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大街上还有各种舞龙,舞狮,人们都喜欢去逛庙会,猜灯谜,年味儿十足,城市里,农村里,所有人激情四射,一片热闹声,一片欢笑声,一片红。
而在这几年里,老一辈的人们评价道:“现在的年过得不像年,春晚依然那么精彩,可是有一些祖上传下来的风俗,早已被工作和忙碌冲刷的一干二净。大街上的吆喝声,欢闹声都也慢慢褪去了,一家人坐在自己的房子里玩手机,看电视,还是一样的贴春联,放鞭炮,但是已经没有往年的味道了。过年呢还是要回到农村里,即使大家蹲在地里,拔拔萝卜,耕耕田,种种地,大家一起流汗,也挺幸福,这年过的就舒心!”
是啊,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们炎黄子孙,却没有将那些传承下来的习俗发扬光大。春节,是于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节,所以我们更应当重视它。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但是,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也应该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和家人一起享受这最美好的时光。
第五篇: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系部名称: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一)研究目的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
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