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对安全发展的促进作用

时间:2019-05-12 01:1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技术对安全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技术对安全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篇:科学技术对安全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对安全发展的促进作用

早在上个世纪,一代伟人邓公就曾经下过这样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预示了在新世纪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如今,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撑,科学技术已成为促进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坚强动力。作为国家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部门的一个基层党支部,我们更应该本着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让科学技术成为安全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如何才能体现三个代表的思想,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基层党支部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建立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学习型党支部,用科学技术来武装自己。公共安全研究所党支部作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党委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应当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理念引入到安全生产的研究工作中来,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在加强安全科技创新的同时,注意吸收、利用国外和其他领域的先进科技成果,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水平。此外,经济一体化也必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科技创新资源竞争加剧,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及时抢占安全生产科技的制高点,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安全生产作为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的具体体现。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兴安战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按照安全生产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做出战略性的部署,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以指导政府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和全社会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活动,逐步使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步入健康、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对全面提升我国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尤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以2006年为例,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95起,死亡1562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发生49起,死亡890人;煤矿企业发生39起,死亡742人,;金属与非金属矿发生2起,死亡27人;建筑企业发生1起,死亡11人,;危险化学品发生3起,死亡45人,同比增加3起、45人。火灾事故发生3起,死亡38人;道路交通发生37起,死亡542人;铁路交通发生1起,死亡14人;渔业船舶发生1起,死亡和失踪12人。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7起,死亡263人。一个个让人揪心的数字,时刻提醒着我们安全生产工作者,促使我们不断寻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方法,而科学技术,就是能够很好的促进安全生产的一剂良药。

与此同时,我们党和政府也越来越认识到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石。时常发生:一次交通事故夺去了许多人的宝贵生命,一场大火吞嗤了企业的所有财产,没有了安全就没有了一切。安全就是保障,安全就是效益。安全的意义非常重大,时时事事都要讲安全。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国家对企业安全生产与职工健康工作越来越重视,为此国家于2001年专门批准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依法加强对企业安全与职工健康的监察和管理,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要求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讲安全。安全生产要靠法律,要靠制度,要靠科学技术,但更多的还是要有人员的参与和积极配合。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可以保障员工劳动的安全,防止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促进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保证均衡生产的顺利实现。

在重视安全生产的同时,作为安全工作重要推动力的安全科学技术工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今年举办安全生产规划和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指出:规划是谋求安全发展的前导,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支撑。他肯定了2006年规划和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新进展,并就进一步做好规划和科技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要抓紧落实安全规划,扎实推动安全发展;二要集中力量、重点攻关,为安全生产攻坚克难提供技术保障;三要继续培育发展、严格规范管理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四要加强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五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指导督促企业做好安全规划和安全科技工作。安监总局副局长王显政同志也从几个方面总结了2006年安全规划和安全科技工作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发展:一是将安全生产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二是制定发布了《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三是启动实施了一批重点建设工程;四是努力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和发展;五是较好地发挥了专家组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智囊团作用。

事实证明,我们的安全科技工作对安全生产的实际工作是有很好的成效的,例如:“十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煤矿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和“重大工业事故与大城市火灾防范及应急技术研究”的部分课题,课题研究单位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研究经费,产生了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并推广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企业安全生产和政府监管监察提供了重要支撑。淮南矿区通过“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预防与监控技术”课题攻关研究和技术成果应用,使矿区“一通三防”面貌大为改观,百万吨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明显改善了矿区的安全生产形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并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安全生产工作呢。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建成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提高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安全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实现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必须提高各级安全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

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总体推进,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安全科技创新工作融人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针对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优惠力度,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鼓励并引导企业自主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和效益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应进一步加大安全费用提取和投入力度,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开发的主体地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建立并完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以科研院所及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安全科技的自主创新机制,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安全科研机构。在当前经济改革过程中,加大对安全科研机构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使科研机构成为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逐步建立起“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国际一流的安全科研机构。同时,企业应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设备和落后工艺,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依托,探索建立产、研、学一体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地。

总之,科学技术是安全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进行科技成果推广;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确保基础研究得到加强的同时,促使更多的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以形成科学技术和安全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良好局面。

第二篇:浅谈科学技术及其发展

浅谈科学技术及其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科学的内涵,解释科学的社会作用极其意义,旨在利用科学的本质特征、社会作用发展科技,促进科学技术新发展。文章的第一部分解释了科学内涵,指出了当代的科学是发展中的科学;第二部分阐明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第三部分阐释如何利用科学本质,发展科学技术。

关键字:科学技术发展

一、科学技术内涵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认识自然,解释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这样一个多次反复的验证过程,直到人们对它的认识、熟悉、了解、掌握和运用。我们今天提出的普及科学知识,就是让人们了解自然界的事物,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蒙胧的意识中走出来,以此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这就是今天要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说明了科学是启迪人们智慧的一门学科。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科学的定义,武际可曾经这样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Merton,1910-2003)说科学必须遵从的是非赢利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和可怀疑性原则。①我国学者顾准说:“所谓科学精神,不过是哲学上的多元主义另一种说法而已。”②我们不妨把这些说法引申一下:所谓科学,就是对自然和社会规律认识上的民主。这种民主不是简单地以多数人的意志来决定真理,而是靠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判定真理。所谓摆事实就是实验和观测的事实,所谓讲道理就是靠严密的逻辑推演包括数学推理和演算。科学的结论是要在一定专家的范围内有相当多数人认可才能成立的。不过任何个人或团体,只要是经过实验或观察、或经过严格的推理发现多数人认可的结论是错误的,都可以对它提出批评。一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不断由少数人掌握了新的理论推翻以往多数人认可的理论,然后为多数人承认的历史。’

科学方法是由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思辨和推理,另一方面是观察和实验。把前面我说的这段话总结起来:现代科学方法就是思辨推理与观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为人类添加符合莫顿四条原则的知识,就是现代科学的全部。

现今,当我们说到科学的时候,更准确地说,多是指在科学发展中,人们①武际可,也谈民主与科学,《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3卷,第1期,P.35-38。

②顾准,顾准文集,第34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而不只是指研究所得到的知识和结论。因为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所谓科学知识一直是发展变化着的。今天认为是无可非议的科学知识,在明天就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所以我们需要着重从方法的角度来讨论科学的定义。

二、科学的社会作用

历史的昭示: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科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一些科技领先的国家,人称科技中心。古代是一个多中心时代,四灵文明古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科技文化。公元前9世纪一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兴起,形成奴隶制文明的第一个中心。公元前3世纪一公元2世纪,封建制的汉代,同古罗马科学群峰并起,形成“多中心”时期。公元2世纪一8世纪,我国唐代出现科学文化的鼎盛时期,成为第二个科技中心。公元13一巧世纪,意大利(1540一1610)同我国明朝产生科技交流,阿拉伯科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出现第三个“多中心”时期。17世纪初,英国高喊“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世界科技中心(1660一1730)。18世纪中期以后,法国的科技水平超过英国,占据世界领先地位(1770一1830)。德国人积极学习英国办工业和法国办教育的先进经验,到19世纪后半期,成为科技中心(1810一1920)。20世纪初期以来,美国开始成为世界科技的中心(1920一)。当前,美国仍然是世界科技活动的中心,但日本、德国和一批新型国家发展迅猛,下一个科技中心有可能又是一个“多中心化”。探讨世界科技发展中心的转移规律,我们会发现存在一个有趣的“汤浅现象”。虽然我们不能单纯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巡回轮转说或简单的统计外推来说明,但是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是有深刻原因的。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③”,“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④”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③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94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4页

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另外,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主体有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理性就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科技的发展成就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这就是技术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有利现实和不利状况之间'冤家情结'.也就是所谓的”优势即劣势 “ 原则”“技术本身越发展,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帮助越全面,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社会的威胁也就越严重.”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始终,可以说是人的理性意识促进了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不同历史时期, 科学技术在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同时, 也对人类社会主体的意识产生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人的异化方面.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人本性产生异化.在科学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 活和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不仅导致人与自然的分裂和对抗,而且科技的工具性助长了人的趋利性, 激活了人性中的贪欲,使人类的心灵充满了物质欲望,灵魂物化.对商业利润的 追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而这种发展塑造

了现代人偏重于物质生活和对 物质生活质量的无限追求.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人安全感产生威胁.在给人保障的同时,技术的“超 人文”发展也使人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人类科技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盒 子”.美国生物学家卡尔逊(Rachel Carson)女士的《寂静的春天》轰动了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书中描绘出了因滥施农药而使得春天变得死一般寂静的景象, 认为无处不在的农药和化学毒物压抑了春天的声音.而代表21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同样存在潜在的危险.人口危机导致世界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世界性能源危机一天天加深,地球环境也一天天在恶化.人类消耗能源时破坏了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走向恶化,人周围的环境越来越不利于自己的健康和平安生存.三,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面对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两面性,我们应该积极的应用它对人类社会发展 的积极方面,而尽量规避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消极面,从而为实现人对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三、把握科学,促进科学技术新发展

科学是发展链条的初环,目前,我国科学总体比较薄弱,与科学的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偏重实用的思维习性、讲求中庸的价值观念等,与近代科学执着于理性与实证探讨的思想相悖,在不同层面上制约着中国文人对科学的执着,使中国科学之路举步维艰。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弘扬科学精神,构建科学文化,成为提升我们整个民族创造力的一种必然。当前我国科学发展中不利于科学的文化因素很多,主要有整体的物质文化、外在的制度文化和内在的观念文化等因素。观念层面的文化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最初的精神动力。从“科学发展”字面意思理解,只有坚持“科学”这个前提,才能实现“发展”这个目标。因此,从科学——发展,不仅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因果关系,更是我们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系统认识。我认为,“科学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理性的方法论,它既能给我们的事业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又能为我们解决问题、处理事务提供科学的方法。为此,只有具备科学的思路、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体系,才能最终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如果没有高清晰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

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国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运用科学的理念确定科学的思路。思路是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中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是促进发展、实现目标的“总路线”。大到单位的整体发展,小到个人的自我发展;大到具体的本职工作,小到细微的生活琐事,都必须要有一个脉络清晰并能指引“宏观大事”的目标和统领“微观小事”的坐标,让整体和个体都能从中找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的“总路径”。如何确定科学的思路,这是我们面临的既有现实性、又具长远性的重要课题。远到地方的发展规划,近到组织的工作计划;大到地方的实践载体,小到单位的主题活动„„,都需要我们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观点的前提下,切实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科学合理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中、短目标,尤其要注重各项事业发展的均衡性、各类指标之间的关联度、显绩与潜绩考核的公正性,注重在实施推进中不断完善工作思路,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牺牲环境,不能只注重硬性指标考核而忽视软件建设,不能以抓某一项建设为由而影响另一项建设,以此从源头上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从而使确定的思路日趋科学、日益成熟、日渐成效,真正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运用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方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论断为我们处理各项事务、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在现实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在处理事务时或多或少地存在头重脚轻、头痛医头等失去平衡和顾此失彼的问题,常会出现东边不亮西边亮的现象。众所周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只要具有积极向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百折不挠的科学态度,在遇到任何困难和阻碍时,都能从不利条件中寻找有利因素,探索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从而使我们的事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或事倍功无,甚至南辕北辙、贻误大业。因此,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要坚决摒弃不适应形势发展和当前实际的落后方法,努力把不科学的“套路”和多余的“动作”剔出,切实把科学家的精神充分运用到宏观管理、微观事务中,注重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焦点,用现代管理的新方法

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用经济管理的新思维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用人力资源的新优势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真正让科学态度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武际可,也谈民主与科学,《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3卷,第1期.[2]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3]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94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第三篇:影视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范文

影视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北京市怀柔影视基地为例

一、前言

成功的影视作品可以在人们的观赏过程中展现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因为这些美丽的景色和特色的风土人情带给他们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进而吸引他们到影视拍摄地去观光旅游。

本文主要是以北京怀柔影视基地为例,对影视作品对旅游目的地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相关结论,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指出发展思路和方向。

二、影视旅游的概念

影视旅游是一种因特定的对象的某一性征引发媒体的关注与投入,通过电视广播与影片使该对象的特殊性征得以强化,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而引发带动旅游效应的一种旅游形式。即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三、影视旅游的类型

(一)影视基地型

影视基地型集拍摄地与旅游目的地于一体,具有拍摄功能与旅游功能。

(二)影视主题公园

影视主题公园型是以影视作品为旅游资源,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满足旅游者多层次的需求,集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旅游产品。

(三)影视节日型

影视节日主要指为鼓励创作而进行的颁奖以及交流节目、学术研讨、新闻发布、大型演出等而在某个地区定期举办的一种大型综合性会议。通过影视节Et的举办实现创作人员和影视观众的直接交流,同时以影视作品、影视明星为资源,展开各种活动,吸引大量观众参与,从而带动该地区的旅游。

(四)影视拍摄外景地型

影视拍摄外景地型是把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或为一种有效的旅游促销手段,吸引游客到影视外景地去旅游的影视旅游类型。

四、北京影视旅游的概况

北京影视旅游相较于其他地区起步较晚,不过因政府政策扶持,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拟通过旅游和影视文化两个主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实现公司旅游景区资源和影视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可以说北京影视旅游前景广阔。

五、北京市怀柔区影视基地及旅游发展现状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是以中影集团电影数字生产基地为核心,将其周边1公里左右范围作为集聚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中国(怀柔)影视基地的战略定位是把中国电影体制改革作为机遇,以中影生产基地迁怀为原始支点,借鉴国际典范,比对国际水平,建设国内首个国际化新一代专业功能聚合型国家级影视基地,开启怀柔发展为“东方好莱坞”的序幕作为基地。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致力于全力打造以影视后期制作为核心的九大功能中心,其包括:影视后期制作中心、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影视拍摄中心、影视展示与传播中心、影视版权交易中心、影视动漫制作中心、影视教育培训中心、影视制片公司集聚中心和影视旅游中心。

截止目前,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总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共建有16个摄影棚,其中有面积居世界第一的5000平方米摄影棚。该摄影棚将近12层楼高,可满足大型场景和特殊场景的需求。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投入使用后,累计完成投资10.4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影视制作基地,《梅兰芳》、《赤壁》、《建国大业》等著名影视作品都在此拍摄制作。

与此同时,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也吸引了张纪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胡政艺术创作中心、北京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金英马文化发展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影视文化公司,可以说是包揽了影视制作环节的所有内容。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通过利用物理园区内的影视设施,引进专业旅游、地产及休闲娱乐,发展影视主题旅游服务和餐饮配套服务,利用影视机构集中的优势开拓商品住宅市场,形成为产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的影视体验旅游和餐饮住宅配套服务功能。

目前,怀柔年影视文化旅游已超过5万亿人次。重点集中在中影基地和飞腾影视城。现在中影基地在一个摄影棚里面集中了一些拍摄过的影视作品的道具、服装展览以及一些电影场景的复原,还特别呈现了电影后期制作的一些细节。而影视产业重点项目红楼梦古都文化园建成后将具备影视拍摄、影视旅游、文化产品交易及商务会展等功能;西游记文化创意基地将被打造成为集创意研发、互动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六、影视作品对怀柔区旅游业发展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

(一)增加了旅游人数,提高了经济效益

影视城现在已经成为怀柔区的重要旅游景区,已成为怀柔最为独特的影视文化景点。飞腾影视城、中影基地、北京长青东方影视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兴建的电视创意产业园相继落户怀柔,成为怀柔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京郊怀柔借着影视文化产业打造出旅游业的新的“风向标”。

(二)影视作品提高怀柔的城市知名度,产生良好的宣传效应

怀柔影视基地目前已经拍摄完成的电视剧有《大宅门》、《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历史的天空》等等,非常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家喻户晓。让更多的人们认识了怀柔影视基地,提高了怀柔的知名度,并且随着这些电视剧的热播,人们都会想要到拍摄基地去一睹剧中中华美壮阔的场景,对基地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怀柔影视基地,前来拍摄的众多剧组,除了能直接吸引大量旅游者前来旅游而增加景区门票收入外,还将间接促进餐饮、旅游纪念品、旅游交通与住宿等其他旅游要素的发展。同时,为适应影视剧的拍摄需要,群众演员、道具制作、摄像器材供应等相关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从而在影视基地附近形成一条以主题观光,影视拍摄为主题,蕴含食、住、行、购、娱等诸多要素的庞大产业链,这对提升怀柔影视基地的旅游产业层次、可持续发展等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四)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影视旅游的发展,不仅会增加旅游业的就业机会,而且也会间接地为相关行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缓解外景地附近居民的就业压力。在怀柔影视基地,很多当地人的生活已融入了“影视圈”。据杨宋镇有关领导介绍,基地建成这十年来,直接或间接给当地和村民们带来的增收不下1000万元人民币。中影基地的建成给村民带来的实惠更是不可估量,光工作人员就是几十甚至上百人,平时一个剧组来来往往要动用群众演员200多人,此外还包括因影视剧拍摄带来的吃、住、行、娱乐等一系列第三产业的崛起。

七、我国影视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影视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我国起步较晚 , 它是伴随着影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的。1906 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戏曲片《定军山 》 , 标志着中国国产电影的开始 , 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影视旅游是从1987 年 , 中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 ———无锡影视基地建成开始。此后 , 随着《唐明皇》、《武则天》、《 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电视剧在此拍摄 , 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 我国影视旅游开始兴起。20 多年来 , 我国影视旅游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 , 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一)影视作品质量差 ,制约了影视旅游的发展

我国是影视剧生产和消费的大国。2008 年 , 我国电视剧产量达到 14000 集 , 国产影片达 408 部 , 总票房为 43.41亿元。如果单从数量上看(如图 2), 我国影视业市场规模已相当可观。但影视剧数量上的突破并未带动影视旅游的大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影视剧质 量上的欠缺。首先我国的影视剧在内 容上缺乏深刻的文化内 涵。我国的一些影视大片可谓是有场面 , 没情节;有人物 , 没灵魂。真正能打动观众、表现人与人之间真、善、美 , 充满健康向上风格的影视剧很少。其次,在题材的的选择上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 , 很难使人产生共鸣。再次,影视剧制作过于松散,没有细化的分工,粗放型生产和经营的特点十分明显。

(二)影视旅游产品浅层次开发 , 旅游吸引力不足

我国大多数影视旅游产品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 , 无论是影视城还是自然风光拍摄地 , 大都仅限于静态的图片展示 , 对于游客来说仅是走马观花式的观赏 , 而真正能让游客参与进来 , 满足其亲身体验影视剧拍摄和制作愿望 , 达到融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影视旅游产品不多。另 一方面 , 我国许多影视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 , 缺乏特色与深度 , 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大。

(三)市场营销力度不够,影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短暂

尽管一些地方政府认识到了影视作品对当地旅游的拉动效应 , 但对借助影视作品推销旅游目 的地的运作方式尚不熟练,对影视传播的市场推介效应不够重视。大部分旅游企业也没有系统的影视旅游产品,很多都是在影视剧热播以后在原有的旅游项目 中添加某外景拍摄地的旅游。此外,在时间上也只局限于影视作品放映后的营销推广 , 很少针对其特殊的生命周期进行系统长期的规划,由于后期开发跟不上,很多景点昙花一现,生命周期短。

(四)影视旅游资源利用不合理

我国许多影视剧在拍摄过程中,耗费巨资建造拍摄地 ,但很多在影视剧拍摄完后就荒废 , 甚至直接拆除,未能很好地对其进行再开发利用。此外 , 我国影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严重不足。在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上,以影视为主题、具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几乎找不到。

(五)影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

许多影视旅游拍摄地都是风景如画的自然景区 , 影视旅游的开展对这些景区的保护有一定的影响。在影视作品拍摄时,一些剧组缺乏保护意识和相关技术措施 , 乱搭乱建、破坏植被、日 常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等行为对当地的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而景区主管部门只 重视眼前利益,放任剧组为所欲为 , 给一些珍贵的旅游资源造成巨大破坏。很多拍摄地在影视剧热播后,旅游者爆满,游客量成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 , 超过了景区的承载力,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关于发展我国影视旅游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影视旅游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 存在很多问 题 , 笔者认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影视旅游 , 我们应借鉴韩国影视旅游的成功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影视作品质量 , 多出影视精品

作为影视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和宣传媒介,影视作品的质量是影视旅游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影视旅游首先要打造一流的影视剧,以其巨大的吸引 力和影响力带动影视旅游的发展。一流的影视剧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内 涵。无论是哪种题材的影视作品 , 最吸引 人的是蕴含其中的文化要素,如韩剧对儒家文化的深刻发掘以及自身传统文化的展示。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 可供挖掘的素材极其丰富;其次要有吸引 人的故事情节 , 如韩剧的情节设置,如行云流水般丰富细腻,从平淡中找出趣味,激起观众的共鸣;再次 , 在制作上要精雕细琢.只有如此,才能打造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二)坚持政府引导 , 加强政策扶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影视旅游是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我国政府部门应借鉴韩国经验,设立专门 的部门负责影视旅游的开发 , 通过政府规划、协调、资金支持等措施在影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资源开发、资金的引进、市场营销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引导作用。此外,影视旅游的发展也有赖于政府优惠产业政策的扶持。如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向影视旅游业投资,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影视旅游资源的开发等。

(三)挖掘影视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增加影视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

要挖掘影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首先要从影视作品下手。优秀的影视作品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 涵,如电视剧《闯关东》中所展现的浓郁的地方风情和人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都是可供开发的重点。其次要增加影视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许多旅游景点在成为影视剧的拍摄地之后,有了影视剧对人类文化和情感的表现,从而具备了新的文化内 涵。如韩剧《冬季恋歌》的外景地南怡岛,在电视剧播出 后成为韩国的“爱情岛”。在对这些影视旅游景点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将影视元素与旅游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挖掘每一个影视拍摄地所蕴含的文化元素,通过静态的文字、图片、道具以及动态的视频、参与性活动、节事活动等方式再现影视剧中的场景。

(四)提高影视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增加影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当今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参与性,从而获得丰富的体验 , 留下难以忘记的愉悦记忆。因此,影视旅游产品在开发时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这种需求,结合影视故事情节提高影视旅游产品的参与性。首先,营造气氛,使游客真正参与其中。如某些影视城中的唐城、明清街巷等,可利用服装、道具,再现影视剧的真实场景,游人可租借服装,身临其境,融入其中,亲身体验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景。其次,创新旅游产品,推出多种体验活动。如在影视旅游景点,根据某些影视剧的情节,拍摄一些短剧 ,让游客来演绎,使其体验做演员的感受,拍摄完之后还可以参与后期制作,了解影视剧制作的过程。

(五)注重市场营销,提高影视旅游目的地知名度

我国影视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影视载体,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 的营销模式 ,实施目的地营销。首先,旅游目的地政府及有关企业要切实认识到优秀影视作品所具有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及对旅游目的地强大的宣传作用 , 争取成为那些能够对目的地有良好营销和推广作用的优秀影视剧的拍摄地,并在影视剧拍摄和放映的各个阶段,利用 新闻媒体,对旅游目 的地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其次 , 积极参与各种旅游会展活动,推广影视旅游产品,提高影视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再次,创新 营销手段。除了传统的媒体广告、宣传手册等外,应充分利用 新式的传播媒介,如互联网、影视地图等。此外,还要重视旅游企业的作用,通过旅行社开发、设计专项影视旅游产品,利用其门面店和网络推销目的地影视旅游产品。

八、结语

我国影视旅游虽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它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体验的旅游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影视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使我国的影视旅游少走弯路,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论电子政务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促进作用

论电子政务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电子政务对电子商务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提供发展的基础、示范和信息资源,扩大了电子商务的市场;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对电子商务进行监督。这些都将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政府;企业;公民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7)07-0058-0003

电子商务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电子商务浪潮。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并对我国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自身的特点,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均衡,例如大公司比中小型企业更多使用电子商务,目前,约61%的大公司有自己的网站,但只有32%的中小型企业有这个服务;行业发展不均衡,工业、信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比较活跃,农业及传统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社会信息体系尚不健全,企业及个人认为电子商务的可信度较低;网上交易产品编码标准不一,缺乏完善的交易规则和程序;电子商务税收制度不完善,政策支持作用不明显等。在电子商务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政府构建起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通过电子政务对电子商务进行管理和服务,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将从电子政务对电子商务的促进作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提供发展的基础

目前政府加大投入,进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构建物质基础;政府的介入与保障,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成熟的技术基础,如CA认证系统、数字签名技术等,保障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企业运行模式发生大的转变,使电子支付、电子信用、电子税收成为现实,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为电子商务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提供安全和信任的基石

在电子商务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及不确定性,公民和企业在进行交易时往往会顾虑重重,而政府掌握着企业和公民的详细资料,当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将这些信息与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融合,为电子商务双方提供这些信息,就可以打消企业和公民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种种顾虑,为电子商务的安全和信任提供保障。

(三)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政府的本质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而电子商务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必然是政府服务的重点。但传统的政务模式存在着种种弊端。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政府就可以为企业和公民提供365天、每天24小时的服务,这无疑会促进电子商务更快的发展。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之下,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仍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行政效率的提高必然带动经济的增长。而实施电子政务,将会大大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大大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因为很多在传统政务中进行的文件往来、社会调查、意见反馈、行政审批、监管执法、政策发布都可以在网上得以实现。

(四)电子政务标准的建立促进电子商务的统一和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先建立起外部的环境,然后刺激内部的电子商务发展,因此某些方面呈现标准不统一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会造成电子商务无法融合,尤其是在与国际电子商务接轨的过程中,弊端更明显。而我国的电子政务系统在政府的支持参与下,一开始就遵循了由内而外、逐层发展的建设方针,统一的标准也促进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信息技术标准有800多项,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是电子政务统一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环境。

二、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示范

电子政务是以政府作为主体的、处理政府事物的活动。无论其管理模式还是运作流程都会比电子商务更规范,再加上公众对政府固有的信任,无疑将会促进电子政务的顺利开展,也进而增强人们对网络的信任与信赖。这就会为电子商务的开展和普及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也会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政府网上采购推动B2B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中,B2B所占比例很大,是电子商务的重头戏,应优先发展。因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较容易实现,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额很大,占到整个电子商务的90%以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目前制约B2B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很多。

第一个原因是企业信息化程度和水平较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也是B2B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没有电子商务。政府网上采购是政府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活动,如果企业要进入政府网上采购体系,就必须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这种利益引导比理论劝导更直接、更有效。第二个原因是企业网上采购需求没有被激发。在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中,销售产品的企业所进行的是网络营销活动,而购买产品的企业所进行的则是网上采购活动。只有网络营销而无网上采购,则谈不上B2B电子商务。事实上,与传统的企业采购相比,网上采购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获得采购主动权,提高采购效率,优化存货管理,保证采购质量。应该说,企业网上采购需求很大,但这种需求目前在我国还是潜在的。政府网上采购可为企业网上采购做出榜样,带动企业网上采购。第三个原因是信誉问题。在我国,传统商业信誉就比较缺乏,网上的商业信誉更难以被人确定。政府的信誉度高,对买卖双方不存在不讲信誉的问题,加之政府采购多为财政性资金,资金上有保障,政府网上采购能为解决网络交易信誉问题带一个好头。

(二)电子政务推动B2G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发展本身就为电子商务运行开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会加快政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政府信息系统和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如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政府机关内部网络和政府专用信息网络的建设等。电子政务系统的完善和政府内部信息网络的建立及其与公共信息平台和因特网的互联,使政府不再游离在网络以外,企业就可以开展对政府的电子商务,B2G电子商务就会得到应用与发展。

(三)电子政务推动B2C电子商务的发展

B2C电子商务涉及面广,市场前景可观。从长远来看,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将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将最终在电子商务领域占重要地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以及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一模式的电子商务在我国还只能占很小的比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家庭信息化程度低,加之对网上交易的信誉有怀疑。电子政务开展后,公众要得到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就必须进行家庭信息化建设,配备计算机和相关设备,通过电

话线路或专线上网。由于接受政府的网上管理与服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不存在信誉问题,所以,公众愿意上网,乐意接受政府的电子化管理与服务,并逐渐形成网上行为的自觉性。当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家庭上网较为普及、公众有网上行为的习惯后,也会产生网上采购行为。这样,B2C电子商务就会全面展开并迅速发展。

三、电子政务为电子商务提供信息资源

目前,政府掌握着80%以上的社会信息资源以及3000多个数据库,而网络时代信息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政府拒绝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公众,那么电子商务将无法进行下去。通过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可以为电子商务方便地提供所需信息,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一)企业电子商务从电子政务中自动获得政策信息

在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决策模型中,需要全方位考虑政府的最新政策和规定,如果没有电子政务,就需要人工及时跟踪并修改电子商务系统中的政府政策数据。而电子政务的发展则使得其拥有的各种政策法规、数据库信息对企业开放,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可自动获取电子政务中的最新政策数据,并及时将政策的变动在电子商务系统中反映出来,保证了企业决策的适时性和现实性。

(二)企业电子商务从电子政务中自动获取客户资信,电子政务环境下建立的企业信用网完整、准确、真实地向公众提供能反映各个企业信用方面的信息,主要有企业概况、经营、纳税、产品、质量、履约、财务、借贷等。

信用系统工程在政府的协调、监管下,与工商、税务、质监、司法、环保、社保、央行、商业银行等部门结成诚信网络。凡是有关企业信用的信息都将被采集起来。以此来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并自动生成信用报告,提供给相关企业进行查询,从而降低了欺骗行为,提高了企业交易的安全性。实现电子商务系统与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后,企业电子商务客户管理系统自动从电子政务中获得实时的客户资信情况,在企业交易时,设立预警线自动报警,从而降低了企业交易风险。

四、电子政务扩大了电子商务的市场

(一)政府建立网上专业交易市场,带动电子商务发展

政府部门建立和运营相应的网上专业市场,为经济建设和市场建设服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方面。政府建立网上专业市场不仅具有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活动的双重性质,而且能为指导和管理电子商务积累经验。中小型企业、个体企业的资金与信息技术有限,需要政府为其建立起面向供需双方的专业化网上市场。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的网上专业交易市场,既具有权威性,又可避免重复建设,还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前来参与,迅速形成规模和气候,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1996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立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站,该网上交易市场中有上百万家厂商和产品供用户查询交易,而且每天24小时都可以人市,引起了大量国内外客户的极大兴趣。以此为样板建立的首都电子商务工程和上海商务网等也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二)电子政务扩大了电子政务的潜在市场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的利用率还较低,即使在大城市,人们在家中上网仍低于50%,而大部分西部地区的企业上网和家庭上网则不及东部地区的一半。对于B2C来说,在有限的网民中电子商务难以选择其服务对象,它们的服务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实惠还没有为社会公众所赏识;对于B2B来说,由于大型企业有专用网络,而中小企业没有这个条件,想通向世界进入电子商务也比较困难。所以,这些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和普通公民如果不能积极上网的话,那电子商务的一切努力都是白搭。实施了电子政务,我国各级政府的办事机构都移师网上,那么我国的域名注册数、网站数量、联网的计算机台数、网民数量都将有更大的突破。到时企业和广大公众如果想找政府办事或是查阅有关政府资料信息就必须上网。这种促动作用要比其他拉动措施更行之有效,它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渐渐离不开网上服务提供商的优质服务,人们将把这种新思维、新模式运用到政府工作、企业销售和经营管理以及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去。随着网民的增加和网民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提高,电子商务今后的发展潜在市场也会随着扩大,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定会如鱼得水,非常迅速。

五、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对电子商务进行监督

电子商务实现后,大部分商务活动都在网上进行,商务信息都在网上传递与交流,如果政府部门采用传统的方式对电子商务活动进行管理,肯定效率很低,甚至无法实现。

例如工商行政部门的监督工作就由于电子商务的应用而有所改变。原有的发放营业执照和商标注册管理将被互联网上的域名注册所代替。由于网上电子商务给各企业带来的无限商机,使许多企业纷纷抢注域名,在网上树立企业形象,域名成为企业的又一商标。因此,工商行政监督的一大内容就是建立权威性的域名体系,制定域名注册和管理的政策、条款,促进网络进一步健康发展,抑制抢注域名、买卖域名等不利于互联网健康发展的现象。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维护城乡市场秩序的职责将由对电子市场、电子购物中心的安全、有序、信誉问题所代替。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将由有形市场的管理转向“虚拟市场”的管理上来。工商管理机构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对所管辖的企业网站进行访问,发现问题,及时通过电子命令、电子文件的方式通知该企业进行改正,否则将对其罚款(从其网上银行账户中直接划拨或暂停域名使用)。由于采取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原来的经济合同也将转化为电子合同,由工商管理部门通过一系列有关电子合同的法规来进行检查和调节。

对于物价监督也会由于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而转化为网上监督。由上网的物价部门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对产品的定价权限、价格波动范围发布电子命令,并安装预警系统,当其价格不符合物价部门规定时,就会自动将信息反馈到物价部门,以便于管理。同样,随着我国“金关工程”的实施,海关监督也正逐步走向电子化。另外,在积极开展我国自由贸易的同时,商检应用系统和远洋运输应用系统的电子化也将是电子政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府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其电子政务的实施,必然推动、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信息化。我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对电子商务的促进作用,尽快完善电子商务应用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的手段高效率地与企业和公众交流与协作,更有效地对电子商务进行服务、管理、执法,并由此极大地促进经济繁荣。

第五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发展的促进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本文从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出发,对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的有利方面、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怎样的方法使会计电算化得到充分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of star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discus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beneficial aspects,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what kind of approach to mak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o the full implementation.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

财务软件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在会计领域,传统手工会计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主要工具处理会计信息,已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相结合产生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已经使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切身体会到了它在信息处理方面的精确性和效率性,同时,它在促进会计自身的发展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1会计电算化可以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经济信息

由于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及自动处理等特点,可使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为及时全面提供财务信息创造了技术保证。例如:每个企业薪资核算,每个月往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在手工会计中不仅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及时间,而且容易发生差错; 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后,每月输入少量的变动信息,计算机就可自动完成各种计算汇总工作,真正实现了及时、安全、高效、准确。

1.2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长期以来,广大会计人员的全部精力几乎都消耗在填写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及相应的简单计算中,每到会计期末,还要加班加点,疲于奔命,较大一点的单位仅计算一次工资就要用好几个人加班几天。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会计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数、归集、存储等工作一个人在计算机的 “帮助” 下几分钟就完成了。这不仅仅可以把广大会计人员从繁杂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处理质量,工作效率得以提高。1.3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管理素质

计算机的应用,使会计工作的绝大部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这要求广大的财会人员学习掌握有关电算化知识,以适应工作要求。因此,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得以更新、素质不断提高。

1.4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量具体的会计核算处理工作交由计算机系统完成,使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促进会计政策职能的转变,使会计人员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5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能有效地防止造假作弊现象的发生

应用电子计算机对数据来源提出一系列规范要求且符合国家规定的会计软件,都具有可靠性、安全性及保密性。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工作性质设置相应权限,增设密码,相互牵制。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又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因此会计电算化管理可以促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会计工作质量,而且输出的报表、账目美观清晰。

2、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2.1造成会计工作重大变革

由于各类财务软件开发与应用,电算化下对传统会计业务知道的掌握程度降低了,甚至有些会计软件就直接宣称“不需要懂会计也能做会计”。可想而知,在不久的将来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将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全国除了为数不多的会计研究人员外,目前这种核算型会计人员将不再需要,系统开发人员、硬软件维护人员、操作人员将取代传统的会计人员。财务分析将成为未来会计人员的主要责任。劳动工具是由多种电子设备、软件、磁介组成,整个会计将实现“无纸化”,劳动对象不仅包含企业资金流产生的信息,还有企业实物所产生的信息。

2.2会计信息处理方法的变化

在传统会计中,主要是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分别由多人登记现金银行、往来、费用、存贷等各种明细账和总账,并且定期进行总账和明细账之间的核对,因而出现数据处理和数据之间的不平衡在所难免。而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这些数据均可运用计算机成批或实时自动处理完成,因此说数据的准确率和可靠性相对来说是很高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工作将大大简化,会计工作的流程基本可以简化为:原始数据的输入,然后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最后输出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2.3 会计期末信息的报告方式不同

传统会计需要在财会人员从账簿或其它资料中提取各种数据,然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并将其按照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格式进行编制,最后通过各类会计报表对使用都报出。而会计电算化系统只需将已存储好的数据引入,进行一定的运算,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能够以邮件、打印、输出或软盘输出的方式精确地提供各种报表和数据。

2.4 会计数据存储的方式不同

以前会计资料的保存,都是以纸质的形式进行的,各类帐簿都存放于特定位置,配专人管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空间资源。而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无论是记账凭证、账簿还是会计报表都是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在移动硬盘上,不再需要纸张和太大的空间,只需有一定存储空间的移动硬盘即可,保管的难度和条件相对较小。

3、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会计软件不合理的使用

由于会计电算化工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对于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因为不适应,而将电脑帐上的数据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分析汇总,然后再直接输到电脑里面。我们曾经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操作时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有些学员对财务软件处理的原理不清楚,对运行不出结果感到疑惑,为图方便而直接输入结果。相信这种现象在企业中也是大量存在的。

企业中常见的现象有:第一,财务软件初始设置不合理。传统的手工帐由于帐簿宽度和工作强度的限制,成本项目不可能划分的过细有些企业会计人员不懂计算机知识,在进行电算化初始设置时,成本项目仍按手工方式设置,而浪费了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从电脑帐中得不到详细的成本分析资料,往往会出现根据电脑帐查阅凭证统计成本的现象。第二,财务软件使用不当。有些企业在做冲销、转帐等记帐凭证时一味按照手工记帐方法进行帐务处理,结完帐后损益类帐户只知道借贷发生额合计数,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等明细还要通过手工计算才知道。

3.2会计从业人员未能适时提升专业素质

现实中大多企业选择在引入会计电算化软件后,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由软件供应商对本企业财会人员提供培训,培训期一般都非常短暂,由于企业并没有真正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无法预计在运行过程中将出现的问题,因此培训无法结合本企业的具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只能对财务软件有一个初步感性的认识,在企业日常业务中,各个环节将会出现一系列难题。虽然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关于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教材,但大多是理论型的教材,主要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实施和维护等,对系统操作方面往往则一概而过,软件供应商针对本公司的财务软件虽有使用手册,但只是介绍操作步骤,缺乏实际的案例,使财会人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极大地限制了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4、充分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方法

4.1适当选择财务软件

中国的财务软件公司有很多家,但财务软件操作原理却大多大同小异,只要掌握了某一套财务软件便可触类旁通。然而软件供应商的发展前景各异,财务软件版本不断翻新。因此,在选择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时,要考虑软件的通用性,同时还要考虑软件版本的时效性。

4.2配备合适的教材

教材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效果。目前市场上理论型教材纷纷涌现,但实际操作方面的教材却如极为少见。因此,选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的教学内容既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的概述、商品化财务软件各模块的应用,又要包括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维护、控制和管理、以及如何利用会计电算化信息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等,不但要有操作指引、说明操作原因,以及各模块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有配套的练习题,方便学员能上机操作。

4.3教学内容从静态走向动态

在以往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主要注重各模块的静态核算,而忽视了如何利用系统提供的分析功能对各模块产生的数据进行财务动态分析。在信息时代,会计人员的职能不再仅限于记帐、算帐、报帐等静态核算,而扩大到了分析、管理和控制。因此,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应将重点转移到利用系统提供的分析功能和利用表格功能对会计数据进行及时地、系统地动态分析,并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和控制。

4.4引入案例教学法

不但培养学生能正确地操作软件,对于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解决,把会计理论与会计电算化知识融会贯通,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在飞速发展的经济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财务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才能够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并使其应用于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保证不被社会所淘汰。同时,要对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改革,以适应会计电算化不断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爱华[2] 王亚平[3] 孙丽英[4] 曲淑晶月 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中国会计电算化》

1999年8月 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现代会计》

2006年2月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3月 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对会计的相关影响《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3

下载科学技术对安全发展的促进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技术对安全发展的促进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博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网络教研的感悟与体会 下面是我在学校开展“教师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的课题实验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感悟和体会,也算是一篇小论文吧。望各位专家、同行和同事给予指......

    浅谈艺术教育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浅谈艺术教育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赵乐交内容摘要:由于中国教育的急功近利导致艺术教育被忽视,以至中国的教育出现严重问题;没有艺术教育,教育就是畸形的,而非健全的教育,众多的......

    安全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安全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系别:安全工程 姓名:梁进雄 班级:安全单10-1班 学号:310901040118 安全科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避免和控制人为技术、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因......

    浅析“185工程”对贵州赤水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浅析“185工程”对贵州赤水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浅析“185工程”对贵州赤水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2012年7月4日至5日,贵州省“185”......

    浅析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民族地区教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浅析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民族地区教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城区第一小学丹巴泽郎 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平解放六十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

    化学考试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化学考试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高志建 答: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爱学、乐学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项工作中,考试评价是一个很好地手段......

    项目教学法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项目教学法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提纲: (1) 项目教学法的来源及特征 (2) 项目教学法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 总结项目项目教学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意义项目教学法。项......

    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由于我国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决定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相似性和思维的简单性,这样个体心理咨询已无法满足全体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