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总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而不是说“德国话”、“苏联话”、“美国话”,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辩证结合和双向互动,焕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性和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说“新话”、“实话”而不是说“旧话”、“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焕发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而不是说人民群众“不愿听”、“听不懂”的话,就是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焕发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回答的最主要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各有内涵,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关键,主要回答和解决理论创新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立足点和落脚点,主要回答和解决理论武装问题,通过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使其通俗化、形象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三个回答”: 回答当代世界历史的时代课题;回答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难题;回答当前影响广泛的民生问题 解决问题的路径(回答一)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 必须不断改进研究方法
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回答二)
1)
正确判断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科学回答世界历史的时代课题,确保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 2)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积极破解中国社会的转型难题,确保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 3)充分彰显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切实关注影响广泛的民生问题,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 4)主动回应社会思潮的竞争挑战,及时化解当前社会的信仰危机,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齐发展,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
2,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及实践意义 实质:
中国模式的实质,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基本特征:
(回答一)
1)中国模式是一种后发追赶型模式
2)中国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3)中国模式是一种稳定有序、渐进式改革的模式 4)中国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5)中国模式是一种自主发展的模式 6)中国模式是一种和平发展的模式(回答二)从经济体制上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已经根本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不同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主要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上,更多地发挥市场、价格、竞争作用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合理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战略指导的作用,没有完全放弃必要的国家管理经济的作用。
从经济结构上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根据国情和国际环境,在不断的调整中趋向合理化。在轻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得到加强之后,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已经改变,目前重点发展的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城市化严重滞后的局面已经改观,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出现部分拉美国家和印度等国那样的过度城市化;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平衡协调发展。
从经济增长方式上看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都是以粗放型为主,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发展经济,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开始改变,新模式强调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管理,以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
从经济发展战略上看
中国已经成功实现战略转换,由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转变成现代化战略;由重速度、重数量、轻效益、轻质量的倾向转变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效益、质量、合理实在的速度;由片面强调自力更生、闭关锁国转变成对外开放,掌握两套本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践意义:
中国模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国情和历史阶段的要求。因而,中国模式既尊重一般规律,又充满了首创精神;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意义;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从实践意义看,“中国模式”也许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毕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值得他们思考;从理论意义看,“中国模式”颠覆了公有制企业没有效率的传统观点、新兴的大国必是好战和富有侵略性国家的论点以及经济发展必将导致西方式民主的定论。
3,政治体制改革及发展前景的基本障碍和解决路径
社会心理问题
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
作为改革主体的执政党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已难形成集体共识
理论难点问题
两大理论难点:第一个难题是在法治国家里坚持与完善(改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问题。核心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问题,关键的问题还是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和党委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第二大理论难题是如何解决既不搞三权分立,又能有效地实现分权制衡的问题。
解决的路径:尽管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议论,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阻挠,但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贯彻党的理念,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用两个词来表达决心:风雨无阻,至死方休。
版本二:
政治体制改革及发展前景 1: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们的特点和优势,政治体制改革不是要削弱这些制度和优势,更不是要抛弃,而是坚持和完善这些基本制度,并改革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着的一些缺陷,兴利除弊,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共十三大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近期目标: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
长远目标: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改革的核心:直指我国政治体制的“总病根”: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和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问题。中共十四大调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1世纪初至今—新世纪新阶段的深化发展阶段。“依法执政”的新执政理念。受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性质决定,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走的是积极而不失稳妥的道路,在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营造了有利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舆论和心理环境,使改革深入人心。
第二,探索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取得了一批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成果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前景(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模式。
三:制约中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因素,障碍及破解路径。
4,和谐与矛盾关系;和谐问题产生的原因;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
和谐与矛盾的关系:●作为反映事物本质关系的范畴,“和谐”与“矛盾”自身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就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和哲学原则,它们探讨的都是“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本质规律;作为一种价值准则,它们所共同追求的是
对立面的平衡、融合及其和谐发展。
●但是,“和谐”与“矛盾”又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致思、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和谐”与“矛盾”作为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范畴,反映的都是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关系。但是,二者对于事物的认知取向却是有所不同的。只有分析和理清其异同关系,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将它们辩证地统一起来。
“和谐”无论是从其词源意义来看,还是从其哲学本体论上看,都是指多样性的统一和对立要素的有机结合。“和”最初是指嘉禾之和、和声之和、和羹之和,“谐”亦是指声音相谐、人事相谐、政事相谐,二者均含有协调、协同、调和、应和、和同等意。古代思想家正是在这些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将其上升到形而上的本体高度,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命题。这一命题深刻而丰富的哲学意蕴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
其一,差异和对立是和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基本条件,和谐产生和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异质差分要素的存在。没有差异、对立,就没有统一、和谐,“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其二,异质要素的有序和有机结合。并不是任何有差异的要素都能够形成和谐体。只有将那些有着内在联系并相互需求和依存的要素有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和”。如五味、六律,只有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加以“和调”,才能形成爽口的美味和悦耳的音乐。
其三,由“和谐”创生新的事物。异质要素不是机械的组合,当它们以一定的方式有机结合后,就会凸显出新的性质。这是“和实生物”的必然结果。
“和谐”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表征的是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理念、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和谐相信万事万物乃至整个宇宙世界由于其自组织和自协同的作用,在总体上以及发展的趋向上是和谐合理的。尽管这种和谐之中蕴含了生生不息的变易、矛盾的冲突乃至局部的紊乱,但在整体上以及内在的发展趋势上,却有一种整然的法则性存在。朱熹所谓“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理”即是对这种基本理念的朴素表达。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和谐是指从和谐的视域出发,以和谐为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揭示和谐性、平衡性、协调性、有序性、互补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并以追求事物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思维方式或思维模式。和谐成为贯穿于这种思维之中的基本原则和认知坐标。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谐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创造和谐、发展和谐为使命,把和谐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评判事物的重要准则。因此,和谐既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又是一种价值观,它体现了重整体和谐的东方智慧,在人类哲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矛盾”作为“对立的统一”,是指“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6页)。就矛盾的辩证意义来说,它首先是一个统一体,是一个以扬弃的形式包含了差异和对立于自身之内的统一体。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指出,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差别是“本质的差别”,而“本质的差别即是对立”,“在对立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他物,而是与它正相反对的他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4-255页)据此,我们也可以从“矛盾”中抽象出如下三点本质内涵:
其一,矛盾是“正相反对的”对立面所结合而成的统一物。作为辩证意义的矛盾,它不仅仅是对立、斗争和冲突,而是这些对立、斗争和冲突的扬弃,是在这种扬弃基础上产生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内,矛盾的双方各以对方为其存在的本质规定,从而形成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
其二,矛盾内在地包含着对立性和同一性两重属性。矛盾并不是抽象的僵死的统一性或同一性,由于其内在的本质的差别,在其变化和发展中必然要发生自我矛盾和自我分裂,从而产生对立面的斗争和冲突,而“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66页)
其三,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达到更高基础上的“合题”。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当矛盾统一体作为正题设立自己的时候,就立即分化出相互矛盾的思想,即是与否、肯定与否定的对立,从而在其自身内设立起反题,形成正题与反题的分离和对立,但是,辩证的运动进一步发展,“对立面互相均衡,互相中和,互相抵消。这两个彼此矛盾思想的融合,就形成一个新的思想,即它们的合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因此,在矛盾的运动中,其对立和斗争只是一种手段,在此基础上达到相互和谐与融合的合题,才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以上对于“和谐”与“矛盾”的具体分析实际上已经凸显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作为反映事物本质关系的范畴,它们自身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就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和哲学原则,它们探讨的都是“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本质规律;作为一种价值准则,它们所共同追求的是对立面的平衡、融合及其和谐发展,把作为手段的矛盾对立和斗争夸大为辩证法为之追求的价值目标,这是对辩证法的一种误解。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为斗争而斗争的无谓的斗争,同样也不存在这种为斗争而斗争的无谓的辩证法。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所孜孜追求的美好理想,同样也成为一切辩证智慧为之不倦探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正是在这些共同点上,“和谐”与“矛盾”存在着内在的关联。
但是,“和谐”与“矛盾”又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致思、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理论致思上,如果说“和谐”主要是从对立面的同一性的视域出发,分析异质要素间的和合性、和调性、协调性、互补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机理的话;那么,“矛盾”则主要是从对立面的斗争性的视角出发,揭示其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的对立性、冲突性、离异性、排斥性在事物发展中的本质规律。在价值取向上,“和谐”以保持事物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发展为目的,重在运用改良的和平的手段进行创造性建设,崇尚的是“和谐性的原则”;而“矛盾”则以批判旧事物和摧毁旧世界为己任,重在运用剧烈的冲突的方式进行革命性的斗争,坚守的是“否定性的原则”。在思维方式上,“和谐”注重用和谐的思想方法分析事物和解决矛盾,强调对立面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内生和内驱作用,作为“和谐辩证法”的理论形态,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智慧;而“矛盾”则提倡用矛盾的思想方法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突出对立面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动力和源泉作用,作为“矛盾辩证法”的理论形态,继承了西方的辩证法传统。
“和谐”与“矛盾”的这种异同关系,一方面说明它们各自具有不可互替的独特价值,生动地证明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多维向度以及辩证法的多样形态;另一方面也表明它们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关照和相互补充。因此,在彼此参照和会通的基础上,使“和谐”与“矛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的“和合”,将会大大拓展我们的辩证视野,开阔我们的认识眼界,推进辩证法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从过去单向度的“矛盾”思维走向“和谐”与“矛盾”的融合与统一,将引发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从而转化为深化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和谐问题产生的原因: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中国社会和谐问题,和谐社会的思想来源: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从广义上讲,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等多方面的和谐;也包括党与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社会上当然存在很多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时期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城乡贫困差距、行业差距较大等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有现实的意义,亦有深厚的思想渊源。中国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早在西周时期,太师伯在《国语 郑语》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和谐社会的设想,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家思想,还有强调以礼乐制度支持的人际和谐的儒家思想。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1: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道家思想的精髓是“道”,而“道”的 精髓是“和”。《老子》第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体现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老子曾经提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这是一种对于如何构建和谐的诠释,只要找到矛盾所在,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调节,就能达到事物的和谐。这一观点,对于现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的探讨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那里,他设想的和谐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老子》八十章)。在庄子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无何有之乡”等等。他们强调的都是一种静态的和谐。但道家思想资源中的和谐观,自有其深刻之处,它首肯了消极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2: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我们可以吸取的思想资源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思想,最经典的表述就是“和为贵”。这个思想最早是由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来的。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孔子从更广阔的视角考察了所谓“和”的概念。孔子把不同的人能和谐相处,看作是做人的原则,是事物所应该有的本质。他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还极力主张中庸,认为不偏不倚谓之“中”,孔子还说过“过犹不及”。
另外,孔子还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这就是在财富分配方面,力求做到“均”,即在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做到均等,而不是不同阶层的一律均等;各利益集团之间和谐相处,实现上下相安,而不是上下倾轧。在人与人之间要求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诚信,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孟子主张尽心、知性、知天,他把心、性、天统一了起来,这里的天主要是指道德之天、义理之天。孟子强调了人的心性与道德之天的合一,体现了一种人伦道德的和谐观。还有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在中国哲学史上,无论是张载的“民胞物与”,还是王阳明的“一体之仁”观念,都是强调身心和谐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中国中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和谐社会的思想对我们和谐社会的提出也有重大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的成果上,研究出了一套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它包含了很多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马克思认为,所谓的和谐社会主义,有四个方面的因素:1)在批评资本主义不和谐的同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只有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2)在揭示事物运动发展的辩证过程中,提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他们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就是说,每个人的发展不仅不妨碍他人的发展,而且是他人发展的条件,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且,在马克思的论述里,人与自然是一对和谐的关系实体。一方面,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占主体地位,人类在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改造了自然,也创造了自然;另一方面,却不能否认自然对于人的“优先地位”,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且“人靠自然界生活”。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整的本质的统一。为此,提出了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思想。3)在分析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时,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还蕴含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他们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赖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4)在构想“自由人的联合体”时提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这里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是指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多自由个性充分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无疑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中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和理想。和谐既然是科学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的必然属性,那么中国共产党要实现自己的最高纲领就包含这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1)毛泽东。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实际的过程中,首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他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中,不断探索者如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途径和方法。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但他写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提出了他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两类矛盾的理论。这些观点本身就包含这对于社会和谐的追求,它不仅仅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规律,也为我们党确定正确的路线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2)邓小平。邓小平也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总结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过程中,在设计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提出了一系列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他的这些和谐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发展为主题。(2)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3)避免两极分化。3)江泽民。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其中包含这深刻的和谐观。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某种角度来看,是对“三个代表”中核心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应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作为核心贯穿其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先进生产力(2)发展先进文化(3)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总之,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也是中国国情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又要批判地借鉴中、西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
民生问题有哪些?
答:
1、安全生产的问题,安全生产一直是最近几年来屡禁不止的事情,比如说矿难、瓦斯爆炸、食品安全问题,就今年而言,食品安全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视的。
2、就业难;
3、环境污染,能源资源问题;
4、看病难,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和医疗费用高、药品居高不下;
5、住房问题;
6、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包括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教育乱收费的问题;
7、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8、社会治安问题。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答:主要是因发展理念的偏差、制度缺失和制度政策设计有失公平公正原则等原因所导致的。
历史性成因。我国一直都比较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一方面在宏观上实行“高积累”政策,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在微观上又否定个人争取自身利益的正当性,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思路出现偏差。某些民生问题还因政府实施的政策导向所致。
结构性成因。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和生态发展之间呈现出结构失衡的状态,即经济发展快,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相对缓慢,政治发展明显滞后。这使得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制度、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最终都以民生问题的形式凸显出来。
一、城乡二元结构制度。
二、民众利益表达机制不畅。
三、民生政策的短缺。
变迁性成因。这是我国当前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的民生问题与社会变迁有着必然的联系。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社会结构因素长期并存,引起社会结构的震荡及不稳定,民生问题也就因此产生。这类问题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现象,往往与本国的政治、经济问题扭结在一起。
民生问题解决的路径?
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用制度来维护社会公平,保障民生,最根本的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就针对收入分配这个问题,有以下措施:
1、我们应该提高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用税收政策来调节收入差距。
2、应严格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
3、实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证劳动力与劳动力使用者具有平等的谈判地位,促使劳动力价格合理化。
4、垄断行业的工资收入水平,必须进行限制与调控。同时,严格规范按要素分配的秩序防止权力进入要素分配,堵塞权钱交易的各种腐败漏洞。
5、加快提高城乡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收入。进一步优化城市创业环境,拓宽风险投资、小额贷款等渠道,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进一步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与农业补贴制度,增加农民进行商品化生产的积极性。鼓励居民出租住房,增加房源,发展租赁市场。加快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解决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6、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认识和把握好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使它真正与社会主义结合得好,我们才能真正完善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做到五个统筹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广大人民在这种发展中得到日益增多的福利。
7、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的准确度和着力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适当调低一点。
8、要把共同致富的大政策落实到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的具体过程中去,使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
9、要制定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待遇的政策和法规。
二、针对教育乱收费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1、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法律来完善规章制度,防止以权谋私的出现。
2、对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我们应通过财政拨款来改善教学设备的完善,培养并改善师资力量,加大教育投入,把教育的投入比例作为考核各地政府施政的标准之一,同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针对农村医疗保障问题:
1、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促进公益性卫生机构的改革和发展。
2、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政府投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实施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4、彻底实行医药分开。主要调控手段一是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严格限定医院的收入比例,全面推行医药分开;二是辅之以严格的价格监管和相应的惩戒手段,最大限度的控制医药合谋问题。
四、针对安全生产问题:
1、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党和政府执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的关键。
3、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
4、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企业,但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实行政府的日常强制管理,通过监察监督等方式,确保企业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5、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
6、加大安监队伍建设。在县以上人民政府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是《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的。
7、要加强对市场经济微观管理的准确度和着力度。
五、针对就业指标,社会保障问题和劳动者工作环境问题:
1、国家应做到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就业门路,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
2、企业应做到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3、农村应做到发展城镇化,发展劳动 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
4、个人用做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
六、就资源能源问题而言。
1、政府应建立节能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力度。
2、健全法律、法规,调节人们的节能行动。
3、建立市场条件下的节能新机制,提高节能技术。
4、完善节能经济激励政策,鼓励和倡导节约资源。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把握这样几点: 第一,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当代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离开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课题、离开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而孤立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总是与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相联系,总是通过回答时代课题获得新认识,总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过程中得到丰富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必须站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敏锐把握科学技术重大突破给经济社会乃至人们思维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善于运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技素材拓宽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第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础,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国情,研究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断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也是与中华文化交汇的过程,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必须认真汲取其中蕴藏的智慧和养分,融合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
第三,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发展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当前,特别要紧密联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工作大局和首要任务,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的基本态势、演变过程和长期发展趋势,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带来的深刻影响,全面把握和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第四,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人民群众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经验、新的创造,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既具有国际性又具有民族性,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意蕴?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 184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虽然还曾讲到异化劳动,但已不再作为说明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只是作为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和资本对抗关系的概念。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端,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中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统一,但在提供效率、富裕和自由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解放生产力为宗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马克思批评过的市场经济负面因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可以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对“性善论”与“性恶论”进行评析。
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克服了以往哲学在人的本质、人性等问题上的种种片面性认识,揭示了现实的人的本质。
可以说,早在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了有关自身的奥秘与意义的思考。因此在各民族的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中,几乎都有关于人类起源及其在世界中地位的传说,中国关于伏羲与女娲的神话传说,西方亚当与夏娃的传说是我们都比较熟悉、也较具代表性的两个。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人类不仅要求摆脱自然束缚,而且要进一步摆脱社会压迫;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人类自我意识的要求更加强烈,使这一问题日益成为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思考的重要内容。
在古代,人们一般只局限于从人的直接存在即“人性”上,把人性同物性直观地区分出来。认为物有物性,人有人性,只要找到人性是什么,“人”也就自然而然地确定了。而在物性的区分上又主要把人与动物加以区别。
春秋时期,我国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孔子就提出“仁者,人也”,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人懂得“礼义廉耻”,即是说,人是“伦理的生物”。在这之后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就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孟子最早提出“性善论”。他在《孟子·告子上》写道:“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就是说,人的本性天生就是善的,就好像水总是往低处流淌一样。“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开头这两句,说明性善论已深入到民众之中。与“性善论”相对立的是荀子的“性恶论”。《荀子·性恶》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意思是说人生而具有好色、好声、好味、好利等特性,只有经过教化,才能去恶从善。另外告子“无善无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扬雄的“善恶混合”论、李翱的“性善情恶”论,在古代影响也不小。
在古代欧洲,与中国的孔子处于大约同一时期,在中西方文化中也与孔子处于同等重要位置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是“理性的生物”,这就开创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人性论传统。直到现在,我们中国人骂某人是畜生的理由仍不外是有悖人伦,当然,除了柏拉图的理性论而外,古希腊的其他哲学家也提出过不同的见解,例如德谟克里特提出“人是一个世界”,看到了人的复杂性;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意识到了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而亚里士多德已经把人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的观点。然而,这些观点都没能超过理性论对西方的影响。
进入近代,思想家不再满足于用直接存在、具体人性来规定人,而开始寻找决定人的普遍性质和深层结构,把它看作具体人性、直接存在的决定者。并由此形成了两种对立的主体观:以英国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传统强调人的自然的、固有的本性,认为它是由具体的个别的人性中归纳出来的共同性;认为人就其本性来说,就是自然的、个体的、由生理欲求支配的。而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传统则认为人性是现象形态,是由深层的即人的理性、伦理本质决定的,强调人的本质具有超自然的、应有的性质;认为人本质上应该是精神的、族类的、按伦理规范行动的。
综上所述,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中外古代先哲,还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尽管有许多可取之处,但都未能达到真正科学的水平。他们离开人的实践,抽象地考察人的所谓不变本质,因此难以克服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社会性和个性、能动性和受动性之间的矛盾,从古代中国人性善恶论到古希腊人性三分法,从近代巴斯噶对“人这个自相矛盾的神秘物”的困惑,到现代哲学人类学的代表舍勒认为人既有作为酒神狄奥尼索斯(生命冲动)的一面,又有作为日神阿波罗(精神)的一面,二者相互补充、不可分离的观点,实际上唱的都是同一“主题歌”:“人是什么?”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社会性和个性、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植根于社会历史实践之中。从理论上解决这一二律背反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从实践上扬弃这一现实矛盾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人类解放运动。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
导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连接起来,把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连接起来。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只有实现这一历史任务,才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扫清障碍,创造条件。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已经取得的历史成果也有可能重新丧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三个没有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做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加,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不仅经济发展,其他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4,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和科学运用,是指导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二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三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四是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五是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六是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七是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八是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根本性来说,还是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都是空前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二是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六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阅)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市场机制还未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四是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增站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经阶段。
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想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点:一是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二是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三是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四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五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六是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现途径: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5,完善社会主义法治。6,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大力发展人民民主,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的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三是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思想。四是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五是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六是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强大功能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价值观渗透的力量源泉。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凝聚和整合作用,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功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坚持在指导思想上不搞多元化,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指: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分多样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就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各阶层,各群体的具体利益有所不同,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必然要求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基本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二是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三是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四是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五是关于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六是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点:一是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二是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三是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四是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五是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
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必须加强全球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国际上公认的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基本准则,在环境利益和责任特别是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分配方面做出安排。第七讲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基本点:一是关于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思想。二是关于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思想。三是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四是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五是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饿建设思想。六是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四个考验”一是执政考验。(经济)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如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思想)面对人们思想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面对我国社会空前变革中社会阶层分化,价值观念多样,利益诉求多元,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二是改革开放考验。三是市场经济考验。四是外部环境考验。
“四个危险”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物的能力。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合乎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里,始终发挥指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善执政使命。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三是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四是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五是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发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即不是通过传统军事扩张,争霸或称霸,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向整个国际社会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之路。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答案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答案
一、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与启示
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苏联模式积弊太深,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在文化思想方面,实行高度的舆论统一,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被高度政治化。
二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许多改革措施出台得过于匆忙,政策改变太快,他囿于传统思维,迟迟不肯进行价格改革,对私有制、市场经济也长期排斥。
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和平演变,是西方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这项战略在苏联演变过程中起了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苏联演变的过程看,由于在苏联国内、苏共内部存在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应力量,他们从内部配合了敌对势力的需要,从而促成了演变的事实。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历史教训,是建设现实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对于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必须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
第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途径;
第五,社会主义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第六,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二、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深刻把握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关键在于深刻把握一个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和一个发展目标。一个基本路线,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一个总体布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就是:在经济建设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政治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建设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在社会建设上,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个发展目标,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一个发展目标,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
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基本路线是总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总体布局是基本内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展开;发展目标是宏伟蓝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努力方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这条道路。
三、中国的党政关系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其执政地位和领导权力在我国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政府系统是国家政权机关, 是指一个国家各个具体的权力部门。这里所说的政府系统是指人大、政府、司法部门等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因此, 党政关系不仅仅指政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也指政党与人大, 政党与司法部门的关系。党政横向关系:掌握了立法、行政、司法、军队等全部国家权力,并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网络对各类各级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进行较全面的指导和监督。党政纵向关系:掌握了从国家的整体到国家的全部国家权力。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三种基本的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行民主执政一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二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依法执政,是指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实行依法执政,最重要的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并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这三种执政方式之间相互统一、相辅相成。一方面,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民主协商和民主讨论。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另一方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依法执政来体现,重要的是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制度化和规范化,这就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科学执政,就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四、在未来较长时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线,试分析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和基本要求?
背景: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国过去经济发展速度快,但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路子。基本要求是: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五、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试述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六、试述我国社区建设的成效及发展趋势
(1)我国社区建设的成效:四个建立、四个格局。
(一)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
(二)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
(三)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形成了广泛参与格局;
(四)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了齐抓共建的格局。
(2)发展趋势:五个转变:
一是要从城乡社区建设的二元化,转变到构建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要按照城乡统筹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尽快打破城乡社区建设的二元体制,构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体化体制和机制,实现社区发展规划、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社区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城乡统筹。
二是要从重视政府职能下沉社区,转变到更加重视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要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间的权责关系,根本解决长期困扰社区建设的条块分割问题,构建和政府部门间的协作机制。要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进一步扩大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推进公共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
三是要从重视社区组织建设,转变到更加重视扩大居民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居民需求发展到哪里、居民自治就扩展到哪里;要进一步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提高居民组织化程度,扩大居民参与程度,提高居民参与质量;要进一步理顺社区内各类组织之间的权责关系,建构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为基础、驻社区单位参与的等良性互动的现代社区治理结构。
四是要从重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到更加重视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效率。要在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人员配置、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组织功能、职责、管理的规范化。
五是要从重视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转变到更加重视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七、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这一新的精辟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本质关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地位、作用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认识,标志着党的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价值自信的新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定了实质内涵和价值灵魂,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前进方向。
(1)体现了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价值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统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信念,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强大精神动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道德规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指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所以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首要要素。
(3)确立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共同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应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确立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应进一步具体化为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内涵应进一步具体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首先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4)提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提高中华民族文明素质,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精神动力所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的是为了在改革创新中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精神动力所在。
(5)规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就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其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具体在道德方面,就是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各种文化活动、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都要把宣传、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基本责任。
八、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一)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始终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首要任务。
(二)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发展规律及趋势的认识还不成熟,对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还缺乏经验,需要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三)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各种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我们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执政环境。
(四)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依法执政,首先是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是法律的明文规定和党章的明确要求,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其次是指党的领导要靠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不断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同时,依法执政又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我们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决定了依法治国的成效,反过来,依法治国的效果又是对党依法执政能力的检验。
(五)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总揽全局,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1、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内涵丰富,包含8个“明确”和14个“坚持”。
一、“八个明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十九大报告在阐释这一思想时,提出了8个“明确”。这8个“明确”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目标明确、方略清晰。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布局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十四个坚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励精图治,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在我国发展起来后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这一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等作了系统阐述,标志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实现了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水到渠成、应时而生,有其形成的严密逻辑。其时代逻辑,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它要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时代是思想之母。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正如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物质成果一样,人们也创造自己的思想成果,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他们只能在所处的时代中创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典型的内生性特质和鲜明的时代色彩。邓小平指出,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总书记强调,“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就是说,从整体发展水平上看,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欠发展”时期和“发展起来”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总体上处于“欠发展”时期;自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总体上步入了“发展起来”时期。美籍华裔学者熊玠强调说,如何解决发展起来以后带来的新问题?这一“邓公之问”的答卷,如今交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手中。与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在逻辑上密切相关的是,我国正处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正处于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正处于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正处于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蕴含于其中的本质,是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所推进的整体转型升级。在这一新时代,最根本的是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逻辑及其本质特征,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指导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飞跃,根植于推进“整体转型升级”的新的历史性变革之中,基于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且实现强起来”的历史方位上所进行的思考,聚焦于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分析和解决,形成于对推进“四个伟大”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和把握,源于对“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解答,体现为它是围绕大国成为强国而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总之,历史新变革、历史新方位、矛盾新转化、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和成果新拓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坚实基础和立论根据。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基于历史新变革、历史新方位、矛盾新转化、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和成果新拓展,打造出融通中外且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进而提升出能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类问题的中国核心理论。对此,我们应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的主讲专家。韩庆祥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分别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加以概括,分别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个明确”,主要是从理论层面来讲,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四梁八柱、核心要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在发展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方位会有不同的内涵。
“十四个坚持”,它主要是回答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告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路径、方略、步骤等等。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是理论上的回答,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十四个坚持从实践层面明确的回答,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当中,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讲方略、办法、路径的问题。人民日报评论员也指出,进入新时代,要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坚定不移实现伟大梦想,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极不平凡,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内涵: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方式;另一种是计划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单一的、纯粹的市场方式或计划方式,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往往是以某种方式为主,另一种方式为辅。如果某一社会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计划方式为主,就叫计划经济;如果以市场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种经济就称为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虽然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中,它都表现为一定的特殊性,但作为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一种经济形式,它具有一些一般性特征:
1.资源配置市场化。2.企业行为自主化。3.宏观调控间接化。4.市场管理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这是一个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结合问题,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4.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市场、信息市场和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同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运行。5.完善以间接调控为特征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和健全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6.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一阶段: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初步认识市场调节的作用从时间上看,这一阶段大致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前。
1.充分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初步认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 “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2.对市场机制大胆地进行了尝试
我们党从理论上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并从实践上开始了对市场机制的大胆尝试。首先在农村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村在短时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次在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引入了市场机制,确立了政府和企业、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了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使企业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3.强调“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基本原则 1981年6月27日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1982年9月1日通过的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说: “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可见,在这个时期,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没有更充分的认识,从总的指导思想上来看,对市场机制的作用,仍限制在为“辅”的限度内。第二阶段:明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性质,加大市场机制在各领域的调节力度 这一阶段大致从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始,至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止。
1.开始强调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要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市场经济仍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强调: “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但同时又认为: “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这说明当时虽然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仍不充分,但与前一阶段相比已有所转变。
2.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性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之后的经济性质到底是什么?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 “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而指出这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定性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准确地阐明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性质。十三大报告指出: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确立,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全面加大了市场机制在各个领域的调节力度
在经济实践上,我国在这一阶段加大了市场机制在各个领域的调节力度。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影响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力度上,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第三阶段:结束“社”、“资”之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一阶段大致从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 深化改革的决定》始,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止。
1.结束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困扰人们的“社”、“资”之争。在谈到计划与市场的性质问题时,邓小平说: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性质
市场经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最终实现了理论的升华,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就是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以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由三个“制度”和三个“体系”组成。
第四阶段:开创科学发展新境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并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确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民本思想。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应当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发展是否成功,关键一条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法和步骤上,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提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任务。经过近几年的奋斗和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践线,以人为本、大胆探索,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光辉实践,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 网易新闻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百度百科
3、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韩庆祥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 百度百科
5、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陈炎兵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激烈的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才思敏捷、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较高的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措施
科技的前提是人才,当今世界,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已经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重视人才的具体而又深刻的表现。在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怎样选拔人才?如何培养及使用人才、有效发挥人才的作用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只
服从真理。这种个性特征常常使他们在行动上敢于冒险,不愿忍受繁规琐节的束缚,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以上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比较开方不受条条款款所约束、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二、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1.以知识传播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根本目标,有人也称为“知识中心论”。“知识中心论”比较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对知识型人才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学历和文凭,人们通常认为学历越长文凭越高知识就越多,也就越容易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造就所谓的知识型人才,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越来越多,选修课越来越少;理论教学越来越多,实践操作越来越少;教师的主体性发挥越来越多,学生主动性发挥越来越少。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知识传播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不动脑、不动嘴、不动手,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另一方面知识学习主要是注入式的,强化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创新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断力被扼杀了,因而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高校管理过于刻板,制度不尽合理,缺乏宽松、自由的环境
创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爱因斯坦这样说过,“只有在自由的社会中,人才能有所作用,并且创造出文化价值”。我们的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作法不尽如人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高校管理上的刻板和规章制度上的不合理,缺乏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如学生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等方面都缺乏足够的自由。缺少自由选择下的强迫性学习只能是失去兴趣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过多的限制,必然造成鲜活思想的禁锢和创新思维的窒息;缺乏对学生学习失败的宽容,也只能是关闭了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大门。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措施
1.建立健全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不断优化培养过程,完善培养环节,大力推进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更好更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各方面的领军人物。
2.创新管理制度,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醒了牛顿,第三个曾被史蒂夫· 乔布斯掌握。而在后两个中,牛顿是贵族式研究方式的典型,乔布斯则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告诉我们,他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欧洲古典的贵族式研究方式是完全凭借好奇心和个人兴趣进行研究。而能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过则包含了好好把握每一天和“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的双重意义。
在全世界“果粉”为创新天才乔布斯的离去难过时,我国对原创成果和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让培养“乔布斯”式领军人才成为热门话题。中国不缺乔布斯那样智商的人,也不缺乔布斯那样勤奋的人,缺乏的是创新氛围、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美国之所以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发达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外,最重要的,人才很关键,我们国家缺乏的是一种创造人才的环境。的确,只有“让研究人员吃饱喝足”,没有“近忧”才能“远虑”,激发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只有这样,人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才能创造出新东西,社会才能前进。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才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正如谚语所说:“天助自救者”。要使人明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会成功,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培养和强化。学生是课堂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创造存在于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每个地方,人人都有创造的天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做到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支持性环境,教师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他们能在周围人的支持下身心愉悦地学习、思考。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培养学员去探索、去创新。让学
生主动参与,只有在“活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所创新,才会有创新的念头。
3.促进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独特优势。高水平科研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高水平前瞻性的学科和学术研究带动本科新专业的建立和建设,引领人才培养的方向;二是高水平学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三是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为学生广泛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四是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问题给予了明确回应。确立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思路,提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知识的创新、生产与传播,离不开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必将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11年10月18日下午,为期三天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会指出:加快培养造就文化人才队伍
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齐勇锋说,目前制约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匮乏,尤其是优秀的、有创意的、有管理经验的复合型的文化人才。全会提出加快培养造就文化人才队伍,可谓一语中的。
面对文化改革发展新目标、新任务,全会对文化领域的队伍和人才建设再次作出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
才队伍。”“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四、结语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则是“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较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盘活现有人才的主要措施,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前瞻性、实效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民族创新,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浅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于桂芳,鞍钢党校.[2]《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胡昌.[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清华大学,段远源,张文雪.2009-02-11.[4]《浅论创新型人才培养》杨美成 2009年4月上总第134期.[5]《谁能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科学时报2011-10-17.[6]《创新人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光明日报2010-08-05.[7]《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进发,从十七届六中全会看中国文化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