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
会议日程
地点:汕头大学学术交流中心3号会议室
12月3日
上午
8:10-11:50 开幕式及大会发言(第一场)
王树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西方的话语霸权与中国失语症 朱德生(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化”质疑
余纪元(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儒学的复兴和德性伦理学的复兴 黄见德(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试论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东渐
12月3日
下午
2:30-4:20 大会发言(第二场)
钱广华(安徽大学哲学系):现代经验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 邓晓芒(武汉大学哲学院):题目待定
易崇辉(汕头大学文学院):科学、民主与民族精神重建
4:40-6:40 小组发言及讨论(第一场)
12月4日
上午
08:10-09:40 大会发言(第三场)
李明辉(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关于“海洋文化的儒学”与“法政主体” 的省思
江怡(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西学东渐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0:00-12:00 小组发言及讨论(第二场)
12月4日
下午
2:00-3:30 大会发言(第四场)
姚介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深化中国学术视野中的古希腊和罗马哲学研究 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院):黑格尔在中国
3:30-4:00 大会闭幕式
杜維明先生簡介
杜维明,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1940年出生昆明,1961年台湾东海大学毕业,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赴哈佛深造,取得硕士(1963),博士(1968)。历任东海大学讲师,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助理教授,柏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哈佛大学教授,讲座教授;在大学部开设中国文化,宗教,思想及儒家伦理等课程,在研究院主持古籍导读课程,以朱熹,陆象山,王阳明,李退溪,刘宗周为主。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法国高深学院,英国,德国,丹麦,以色列,印度,韩国,新加坡,非洲等地讲授儒家哲学。
1996年出任哈佛燕京學社社長,致力于发展东亚,特别是中国的人文学。每年经考核,选拔,邀请三十多位东亚访问学人到哈佛学习研究,并培训五十多名哈佛及其他学府的博士生。资助中文學術刊物,如《燕京學報》、《中國哲學史研究》、《中國學術》,出版 《哈佛东亚学报》(英文),《哈燕丛书》,与《哈佛学术系列》(黄万盛编)。
1989年借调夏威夷东亚中心,担任文化与传播所所长,开拓了“文化中国”及“文明对话”论域。
2001年,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邀请,参加“世界知名人士”小组,进行文明对话活动。2004年十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事局主讲文明对话的理念与实践。
杜维明教授曾在欧美艾思本人文中心,世界经济论坛,北京论坛,京都论坛,世界宗教议会,东西哲学家会议,世界哲学大会发表有关“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及“儒学创新”等学术观点。
1988年,当选美国文理学院院士,在院刊学报发表有关“多元现代性”,“启蒙反思”,“儒学第三期发展”等学术论文。
曾获:美国李海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学,山东大学,东海大学荣誉博士;人民大学,浙江大學,苏州大学,中山大学榮譽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荣誉研究员;汤玛斯。蓓瑞生态与宗教奖 〔2000,〕國際退溪學會學術大獎(2001)。
出版英著作十部,中文十五部。《杜维明文集》五册由武汉出版社出版(2002)。
余纪元简介:
Dr.Yu was educated in China(Shandong University, and Renmin University), Italy(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di Pisa), Canada(University of Guelph, Ph.D.1994).After a three year post of research fellow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England(1994-1997), he joined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in 1997.He received the University's Exceptional Scholar(Young Investigator)Award, and also the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ward in 2002.He was a Fellow at the National Humanities Center(US)in 2003-4, and is also 吴玉章讲座教授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His primary areas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ar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and Ancient Greek-Ancient Chinese Comparative Philosophy.At UB he offers graduate seminars and supervises Ph.D students in both of these areas.He has served and serves on the Editorial Boards of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2002-2005), World Philosophy(2000--),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1988-1998), and the book series on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New York: Global Publications), etc.He also served as a guest editor for th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He is a member of the American Committee of the Philosophy Summer School(Chinese-English-America).His major recent publications include The Structure of Being in Aristotle's Metaphysics(Dordrecht: Kluwer, 2003);
The Ethic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Mirrors of Virtue(New York/London: Routledge, 2007);He edits(with Jorge Gracia)
Rationality and Happiness: from the Ancients to the Early Medievals(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03), and Uses and Abuses of the Classics: Western Interpretation of Greek Philosophy
(London: Ashgate, 2004).With Nick Bunnin, he compiled A Dictiona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English and Chinese(People's Press, 2001)andBlackwell, 2004)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Western Philosophy(Oxford:
第二篇:汕头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章程
汕头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把汕头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简称中心)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 办成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研究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特制定本章程。
学术委员会是由汕头大学教授和校外专家的代表组成的学术审议评议机构,在学校领导下审议学科与专业的设置、教学与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与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学术委员会致力于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交流,弘扬学术道德,提高中心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第二章 组成
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必须具有教授、研究员或其它相应的职称,应具有全局观念和履职能力,热心参加学术委员会组织的有关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审议与评定等学术工作。
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应具有代表性,其成员由相关学科校内外专家组成,主管校长亦可推荐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和直接聘任委员。
学术委员会设主席1人,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1人。
本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任期到2008年12月31日届满。委员连任原则上不超过两届。委员因退休、离开学校岗位连续一年以上或其它原因需要替换时,中心可提出替补申请,替补委员的资格和聘任程序按第四、五条办理。委员的撤换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出并经全体委员多数通过,报主管校长批准。
学术委员会实行例会制,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学术委员会决定重大事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主任可根据需要召开主任会议,商讨、决定学术委员会日常工作。主任会议成员由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组成,学术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少于三份之二视为无效。
讨论重大学术及相关问题时,学术委员会可根据需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充分听取意见。
学术委员会可根据需要成立若干常设或临时性的评议组、评审组和专题组。
第三章 职 责
第十一条 审议中心的教学与科学研究计划等。
第十二条 评议中心建设重大项目的立项申请、中期检查和验收的报告;评定重大教学和学术成果、对外推荐优秀学术人才的学术水平;评议和监督教学和科研质量;推荐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任职人选等。
第十三条 接受学校委托对有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队伍建设等重大事宜提供意见。
第十四条 主持中心研究基金工作,决定资助的领域、方向及重点项目的设置,组织对项目的评审,监督项目的实施。修改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第十五条 指导、组织中心学术交流活动。
第十六条 指导、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道德和学风的教育,调查和评议学术纠纷和学术失范行为,对涉及违纪、违法问题,交由学校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七条 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根据需要可以召集其他院、系(所)的学术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
第十八条 委员可以要求参加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各种审议、评议、咨询、学术交流、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等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委员应参加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和必须参加的分组会议。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章程由汕头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章程由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通过后即日起实行。
第三篇:汕头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章程
汕头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把汕头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简称中心)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办成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研究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特制定本章程。学术委员会是由汕头大学教授和校外专家的代表组成的学术审议评议机构,在学校领导下审议学科与专业的设置、教学与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与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学术委员会致力于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交流,弘扬学术道德,提高中心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第二章 组成 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必须具有教授、研究员或其它相应的职称,应具有全局观念和履职能力,热心参加学术委员会组织的有关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审议与评定等学术工作。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应具有代表性,其成员由相关学科校内外专家组成,主管校长亦可推荐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和直接聘任委员。学术委员会设主席1人,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1人。本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任期到2008年12月31日届满。委员连任原则上不超过两届。委员因退休、离开学校岗位连续一年以上或其它原因需要替换时,中心可提出替补申请,替补委员的资格和聘任程序按第四、五条办理。委员的撤换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出并经全体委员多数通过,报主管校长批准。学术委员会实行例会制,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学术委员会决定重大事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主任可根据需要召开主任会议,商讨、决定学术委员会日常工作。主任会议成员由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组成,学术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少于三份之二视为无效。讨论重大学术及相关问题时,学术委员会可根据需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充分听取意见。学术委员会可根据需要成立若干常设或临时性的评议组、评审组和专
题组。
第三章 职 责
第十一条 审议中心的教学与科学研究计划等。
第十二条 评议中心建设重大项目的立项申请、中期检查和验收的报告;评定重
大教学和学术成果、对外推荐优秀学术人才的学术水平;评议和监督教学和科研质量;推荐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任职人选等。
第十三条 接受学校委托对有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队伍建设等重
大事宜提供意见。
第十四条 主持中心研究基金工作,决定资助的领域、方向及重点项目的设置,组织对项目的评审,监督项目的实施。修改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第十五条 指导、组织中心学术交流活动。
第十六条 指导、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道德和学风的教育,调查和评议学术纠纷
和学术失范行为,对涉及违纪、违法问题,交由学校有关部门处理。第十七条 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根据需要可以召集其他院、系(所)的学术委员
会主任联席会议。
第十八条 委员可以要求参加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各种审议、评议、咨询、学术交
流、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等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委员应参加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和必须参加的分组会议。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章程由汕头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章程由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通过后即日起实行。
第四篇: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
(自考公开学院从化技校校区)
商务管理(商务秘书),国际旅游管理,艺术设计大专、本科班招生简章
技校在校生报读汕头大学2年制大专班可中技,大专同时毕业!
由汕头大学颁发毕业证书!
一、主考院校简介
汕头大学是198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大学,学校有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已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人才4万多人。
二、大专、本科开设专业:商务管理(商务秘书),国际旅游管理,艺术设计
三、报读大专、本科班优势
1)学制两年,毕业快,中技生报读大专班可中技,大专同时毕业!
2)费用低,每学期学费仅为2300元。
3)毕业率高,部分专业课程委考,汕头大学委托从化技校在校内组织考试,提高学员考试信心!
4)获得汕头大学颁发毕业证书,为将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四、开设专业及主要课程
专业:商务管理(商务秘书)国际旅游管理艺术设计 国际商务商务秘书旅游饭店财务管理设计基础标识设计 管理学原理秘书学概论现代旅游饭店管理艺术概论制图基础 礼仪学法律事务管理食品营养与卫生素描色彩构成(一)财务管理与会计基础旅游市场学旅游法规色彩平面构成(一)
五、毕业待遇
含金量高,可报考公务员、考研、出国留学、可享受当地政府人才优惠政策,待遇与高考统招生相同,国内、外大中型企业人才资源认可度高,在全世界23个国家承认。享受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同等待遇,由省自考与汕头大学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毕业证书,网上可以查询。
六、教学形式
教学点为从化技校,周六、日上课,不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由主考学校讲师和行业专家授课。
七、收费标准:学制2年,学费2000元/学期(艺术设计专业学费2700/学期),报名费:50元(一次性)。
八、报名条件:大专班:中技班毕业生或在校生;本科班:大专毕业生或在读生。
九、报名方法
学生持身份证印件一份,3张小一寸免冠彩照,来校填表、注册、交费,报名后不办理退费退学。额满开班。
十、咨询报名:从化市技工学校培训中心
咨询电话:87968440 ;***(庞老师);***(许老师)
第五篇: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
2011-9-28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是目前研究新媒体与社会管理、危机管理、网络舆情、新媒体技术的专业化研究平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经济加速发展、各项制度逐步完善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社会引发的新问题。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以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宗旨,着重研究的应用价值,通过致力于新媒体与社会的深入研究,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成为党和政府应对新媒体尤其是危机事件的“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拥有强大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撑。首先,中心基于上海交通大学有力的技术支撑建立,拥有信息获取、信息分析、访问控制等技术研究平台,能够系统地进行网络舆情的预警、监测与分析,提供权威的分析数据,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中心拥有4个庞大的数据库支撑:
(1)10年的中国网络舆情数据库;(2)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数据库;(3)中国形象海外报道数据库;(4)5年的中国舆情案例库。并且,该中心基础设置完备,硬件设备齐全,工作经费充足。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秉承文理交叉、整合研究力量的思路,在整合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信息安全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高端研究力量的基础上,围绕新媒体与社会相关研究方向组织跨学科、多层次、相对固定的研究成员,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国家级”的新媒体与社会管理研究团队。
目前,研究中心已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研究中心负责人谢耘耕教授获得200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已研发出2套指标体系——“政府、企业舆情应对能力指标体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立足危机管理,业已形成300起突发事件舆情案例库,开通中心网络平台“舆情网”,并发布了《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社会舆情应对能力评估分析报告》、《2010年中国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分析研究报告》、《2010中国微博报告》。
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新媒体与社会”的相关议题,逐步推进以下各项工作:定期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报告;分季度发布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能力评估分析报告;研发突发公共事件网络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案例库和数据库,出版突发公共事件案例丛书;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问题研究,出版《新媒体与社会》期刊,开展学术研讨会、专家咨询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