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邓三报告要求
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调查实习大四清考的具体办法的通知
一、目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学生除了通过课堂学习掌握该课程的理论体系、重点内容及重要理论观点以外,还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社会调查实习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而是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内容
主要是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由社科部任课教师共同拟订调研专题,学生从中选题开展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
附:调查报告题目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情况调查 2.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3.城市社区建设的问题
4.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情况的调查 5.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问题
6.企业工会建设及维护职工合法权利的情况调查 7.农民工问题的调查
8.城市或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 9.城市或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问题 10.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11.当地社会治安问题的调查 12.当地的环境治理问题
三、要求
1、社会实践报告文字材料本科不少于3000字,专科不少于2000字。
2、格式要求
(1)封面:写明调查报告题目、姓名、学号、分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
等。
(2)摘要:调查报告的中心思想,放在报告的首页,字数一般为150字。(3)目录:调查报告的提纲,即报告组成部分的各级标题。
(4)正文:调查报告的文字论述部分,字数要求在2000-4000字左右。
3、报告打印要求如下:
(1)报告打印统一使用A4纸,页边距上20mm、下20mm、左(订口)20mm、右15mm,页码在页面底端居中。
(2)调查报告所用字体为宋体。(3)字号标准:
实践报告标题:三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实践报告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四号黑体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小四号宋体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标题序号为“
1、(1)、①” 小四号宋体字。
4、清考对象及上交时间
(1)清考对象:06级、07级这门课不及格
(2)上交截止时间为5月16日(以班级为单位上交报告至行D205)
第二篇:2009年毛邓三实践要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践要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政治理论课。为了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工作,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新的教学计划安排,现将28学时的实践教学计划作如下安排:
1、结合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阅读书目,如《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报告以及《邓小平传》等等,可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阅读哪些书目,然后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根据写作质量,记入考核成绩,占10学时。
2、结合我校暑期和寒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每学期所开课班级于放假前由任课教师提前布置,新学期开学后,由学习委员统一收缴社会实践报告,由任课教师评判,记入考核成绩。最后汇总学生总成绩上报教务处。本部分占18学时。
具体形式:
(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城市某一地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②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③农村、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④先进人物、先进事迹;⑤社会热点问题。社会调查必须进行实地考查,实事采集,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可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采取个人单独完成和小组集体完成两种方式。
(2)劳动锻炼。劳动锻炼是指到农村或工矿企业与农民、工人一道从事某项生产活动。在劳动锻炼期间,应与工农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学习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增强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劳动锻炼结束后,应请当地有关单位或劳动锻炼单位的有关领导为自己作出鉴定,本人写出劳动锻炼的总结报告。总结内容主要有:下乡、下厂锻炼的基本情况;生产劳动的切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收获和取得的成效。
(3)扫盲和科技文化服务。科技文化服务是指到农村、工矿企业向工农群众传授所需的科技文化知识,为工农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实际问题,把所学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科技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是:“扫盲”补习、知识讲座、科技咨询、技术协作等。科技文化服务活动结束后,应写出此项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请服务对象所在单位的有关部门的领导在报告上签字。科技文化服务可与劳动锻炼结合起来进行。
第三篇:毛邓三社会实践报告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XXX 学 生:XXX 联系方式:XXX 学 院:XXX 班 级:XXX
完成时间:2010年7月10日
一、调查背景
村民自治在中国农村的实施已经产生了轰动效应,短短十余年来,它不仅吸引了中国人的视线,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它不仅吸引了新闻媒体的注意力,而且也掀起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那么作为一种全新的农村社区制度,村民自治在我国农村推行10余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农村都建立了村民自治组织,各地都在进行村民自治的广泛宣传和深一步的探索发展。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以问卷式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本问卷以在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农村学生中调查为主,通过学生的眼睛来看农村自治的现状,学生能够更加客观来看待农村自治的问题,使调查问卷更具有实际价值。
在本次调查中,除少数调查问卷由于误差形成无效问卷外,有效问卷50份。此外,本小组成员也多来自农村,比较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
三、调查对象
本问卷的调查对象有来自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21个省的4-5名农村学生。
四、调查数据分析
(1)有42.1%的村民听说开过全体村民大会,有36.8%村民不清楚这点,其它的说开过一两次。
(2)有58.8%的村民认为开会的内容是传达中央文件,讨论村内大事,有35.3%的村民认为开会无实质的内容,走形式。
(3)有76.2%的村民不知道中央要求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政策,只有23.8%的村民知道点。
(4)85.7%的村民认为乱收费的现象,只有14.3%的认为有乱收费。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表明,农民对村里的村务公开等等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甚至还有些人不知道。以后农民们应该对事情多了解,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的。中央及地方的文件精神要及时进行宣传,使村民更加深入的了解其内容,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村民自治,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对“民主决策”所问的5个问题中:
(1)知道本村开展过村庄规划的村民占53%,其余人对此不知道或不清楚;而对村镇规划75%的村民表示满意,19%村民不满意,其余的则表示无所谓。(2)对于村里的重大决策应该如何做出?有39%和35%的村民认为应该由村里的干部决定或由全体村民讨论后由村干部决定;另有17%和9%的村民认为应由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决定。
(3)在74%的村民眼中,在乡村工作的干部是最有力的,其余则认为有能力在外面的人。
(4)48%的村民觉得自己在村里的地位一般;38%的村民认为没有地位;另有14%的认为有一定的地位。
(5)48%的村民偶尔被邀请参加村里的重大问题决策;14%被经常邀请;有36%的村民从未被邀请。
应当指出,农村的村务决策均已在一定程度的民主基础上运作,但离法律制度规定的民主决策的要求和原则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村民群众对重大村务决策的直接参与远未达到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要求 首先,按法律和制度规定,村民群众拥有自主决定本村重大事务的权利。数据表明,并非所有重大村务都由村民群众直接参与决策。根据国家制度规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直接参与本村重大村务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但在村务决策实行运作过程中,无论是村民会议,还是村民代表会议,均无实质性的决策权力。村民会议特别是议决重大村级事务的决策性全体村民会议,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当遇到与全体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村级事务,往往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和村长、自然村长联席会议,或村两委会和党员联席会议,有时也召集村干部和村民长、全体党员联席会议进行决策。、村集团决策村务对民主决策制度原则有一定的偏离
从村集团决策的形成和倾向看,未能充分反映村民群众的意愿。按照制度规定,村集团应在广泛吸纳村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从村集团决策的实际
状况看,首先应当肯定,有相当一部分的决策确实是以村民群众的意愿为基础的。然而,从决策形成和决策倾向的角度进行分析,村集团的决策是各种机构、组织、群体或个人交互作用和的结果,其所作的每一项决策总是代表着一定的利益倾向。不可否认,现实中相当部分的重要决策并不一定反映和代表多数村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
人民民主监督是民主监督的重要方面,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以此加强对各级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据文卷调查结果显示,42%的村民对现任村委会表示满意,对村委会干部表示相当的信任和支持。与此同时,数据表明,有44%的村民对当前的村务不太清楚,6%的村民完全不清楚村里政务、村务、财务,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村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针对这一情况,农村民主监督的发展应抓好村务公开的实行、村民民主理财的行为、村民罢免权的切实行使及对村委会成员实行工作过失追究制度等。从村民自治现状来看,民主监督从抽象的“纸上权利”变成了实行行动,对于制约村干部的用权行为起了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村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使民主监督进一步深入人心,是加强农村村民自治的重中之重!
五、调查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自治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在针对重庆大学农村户口同学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村民自治机制正在农村逐步发展并影响人们的生活,然而我们同样发现了一些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
1.村委会在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引导和信息宣传做的十分有限,只有24%的受调查者对村委会的工作表示了肯定,而有76%的人都认为村委会做的较少或很少。显然,对于村民自治机制来说,村委会需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目前他们还做的不够。
2.村民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在调查的50人中,收入全部来源于农业部分和外出务工,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从这点也可以显示出目前大多数村民的学历还不够高,无法实现更多的经济收入途径。而村民学历较低也是实现村民自治的
制约因素。
3.对于本村的财务、村务、政务是否公开和透明的问题,有50%的人表示很少公开,甚至是从未公开,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村民难以信任村委会,而村委会也难以在村民中实施工作。
4.在本村的重大事务决策中,有48%的同学的表示很少参加,36%的同学表示从未参加或从未听说,显然,对于受教育程度并不高的农村,大学生应该是具有思想先进性的群体,然而他们实际参与重大事务决策的机会非常有限,这是不利于村民自治的。
5.最后,关于村民自治过程中,是否需要政府的规范,监督和引导,有52%的人选择了需要,而有17%认为可有可无,可见自治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这反映了村民之间对于村民自治机制是缺乏信心的,他们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
六、调查建议
1、延长村委会届期。村委会三年换届届期过短,不利于村委会工作。特别是新当选的村委会干部,基本上是第一年熟悉情况,第二年规划设计,第三年开始实施规划时又面临换届选举,既影响工作又不可避免地造成村干部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保持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连续性。
2、扩大民主管理。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村务公开,使村务在广大村民的监督下 “阳光”操作。为保证管理民主得到有效实施,一是要大力倡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对于群众拥护信任,又是党员的村委会主任,应大力提倡实行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其他村干部可以实行交叉任职,这样既可以减少村干部数量和经费开支,也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书记、主任因观念相左引发的班子内耗,从而使村干部有更多的精力为村民服务。我省今年就作了较大范围的尝试,截止目前,“一肩挑”的比例达到40.4%,比上届提高了18.6个百分点。二是应出台和完善对村级干部的优惠政策。通过提高待遇,吸引有志于农村建设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留在农村,解决村级干部后继无人、素质不高的问题。国家应出台有关政策,在生活上提高村委会成员的待遇。对他们的生活补贴标准应不低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收入水平(或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同时,研究和探索制定村干部的养老、医疗等保障福利办法。对于政绩突出,年富力强的
村干部应允许择优录用为公务员。
3、健全民主监督。在现有法规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民主监督的相关规定,使民主监督工作制度化和经常化。要继续完善对村委会干部的评议制度,让村民评议村干部成为村民监督村干部的自觉行动和有效方式。应建立村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对村干部民主测评不合格的,要责令其引咎辞职。同时,健全现有的村干部罢免制度
4、理顺村“两委”关系。村委会主任是由村民直接选出的,对村民负责,受村民监督。但按现行领导体制,村支书是村里的一把手,村主任是二把手。这往往带来两种情况,一种是党支部书记民主意识强,能够尊重自治组织的决定和村民的民主权利;另一种是党支部书记仍习惯于传统的领导方式,使自治组织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为理顺这方面关系,在今年我省村委会第七次换届选举中,采取了村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从实践看,这种做法有利于权利关系的协调,但并未从根本上理顺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待于在国家的政策法规中做出规定。
七、调查总结
搞好农村村民自治是调动农民群众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要充分认识村民自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克服那种只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和行为倾向,代之以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发展观念和行动,在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中积极发展民主政治,推动政治文明建设,让村民自治的成果促进和保障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八、调查体会
通过这一次的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农村自治工作,虽然我们选的课题较为普通,做的时候也因为能力有限,所以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是这毕竟是本人靠自己的努力完成的调查报告,是我艰辛劳动得来的结晶。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与更多的同学交流,它加强了我们的交际能力,使我认识了更多的同学,交流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将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本人觉得寒假假期的调查实践活动非常有意义,它让我体会到了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让我获得了自身参与研究探索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的乐趣,更让我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收集、统计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问卷
----关于村民自治问题
为了挖掘村民自治中的制约因素,探究村民自治中一系列合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我们社会实践团队特组织此次调查。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您们村以前是否召开过全体村民大会? A.经常 21 42% B.很少,开过一两次 29 58% 2.您认为开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传达中央文件,讨论村内大事
58% B.无实质的内容,走形式
42% 3.您对村民自治是否关心? A.一直关心 9 18% B.较关心 27 54% C.很少关心 13 26% D.从不关心 1 2%
4.本村的集体经济规模和发展状况如何? A.发展好 10 20% B.有所发展 18 36% C.欠发展 18 36% D.不发展 3 6%
(其中一份问卷,该题未答.)
5.村委会在村经济发展中能否做到积极引导和信息宣传? A.一直这样 12 24% B.有时这样 20 40% C.很少这样 14 28% D.从不这样 3 6%
(其中一份问卷,该题未答.)
6.本村的财务、村务、政务是否能做到公开和透明? A.一贯公开 8 16% B.经常公开 17 34% C. 很少公开 22 44% D.从不公开 3 6%
7.本村的水利设施、基础设施及治安卫生状况发展如何?
A.很好 6 12%
B.较好 16 32% C.一般 23 46% D.不好 5 10%
8.您对目前村委会组织制度及工作情况是 否满意?
A.十分满意 5 10%
B.比较满意 16 32%
C.一般 24 48% D.不满意 5 10%
9.本村农业的种植结构是否进行过调整?是否有一定的特色? A.调整过且有特色 13 26% B.调整过但没效果 26 52% C.从未调整 10 20% D.没调整但有特色 0 0%
(其中一份问卷,该题未答.)
10.据您了解,村委会干部是否存在外出务工现象? A.存在 4 8% B.不存在 23 46% C.曾经存在 6 12% D.可能存在 16 32%
(其中一份问卷,该题未答.)
11.在村委会选举过程中是否能积极发动群众,畅通和规范选举过程? A.一直这样 13 26% B.有时这样 17 34% C.很少这样 17 34%
D.从不这样 3 6%
12.您希望村委会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A.主要发展经济 23 46% B.主要执行好上级的任务 6 12% C.搞好治安和环保 18 36% D.其他 7 14%
(其中四份问卷,该题同时选择A C两项.)13.您认为村干部应该如何产生?
A.上级任命 2 4% B. 村民选举 32 64%
C.上级提名候选人,由村民选举13 26%
D.随便 3 6%
14.您知不知道中央要求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政策? A.知道 38 76% B.不知道 12 24% 15.在本村的一些重大事务的决策中,您是否参加过? A.每次参加 7 14% B.较少参加 24 48% C.从未参加 11 22% D.没听说过 7 14%
(其中一份问卷,该题未答.)
16.您认为村民自治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有没有意义? A.很有意义 22 44% B.意义不大 13 26% C.没意义 5 10%
D.不清楚 10 20%
17.村民之间发生矛盾,您首先愿意找谁解决? A.村委会 24 48% B.族内有威望的人 12 24% C.自己解决 9 18%
D.其他 5 10%
18.在村委会选举过程中,您认为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村干部? A.经济(致富)能人18 36% B.族内有威望的人 4 8% C.文化或技术能人 20 40% D.无所谓 8 36%
19.在村民自治过程中,您认为是否还需要政府的规范、监督和引导? A.需要 26 52% B.不需要 7 14% C.可有可无 17 34%
20.您认为你们村是否存在乱收费的现象 A.没有 43 86% B.有 7 14%
您认为村民在自治过程中应该做些什么? 主要有: 参加村上大会、积极选举、积极参与,配合工作、规范自治程序、按原则办事。
第四篇:毛邓三实习报告(精选)
关于当地环境治理问题的调查
调 查 人: 冯 子 辰
班
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0802班 学
号: 0810630198 指导老师: 郑 光 烈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2009-07
目 录
一、摘要
二、正文
1.对当地的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情况的概述 2.当地环境治理的历史与现状
3.汶川地震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其治理情况。4.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 5.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参考文献
四、附录
摘要:在对当地环境治理问题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选择了我的家乡陕西省汉中 市来作为调查对象。汉中市作为一个不发达的西部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性,相对于其他的大型城市来说,面临的环境问题并不是太严重;但同时来说,正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欠发达导致了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关乎人民日常生活的问题,例如:水污染、白色垃圾污染、森林植被的缺失、水土流失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人民,这些关系着人民日常生活的环境问题正是环境治理的核心。在这次调查过程中,通过自己这些年的切身体会和对汉中市环保局及其下属单位的走访过程,我对当地的环境现状以及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更明白了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
正 文
1.对当地的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情况的概述
陕西省汉中市地处陕西南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洋县、勉县、西乡、略阳、镇巴、宁强、留坝、佛坪11个县区。汉中地处北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全境,形成汉中盆地。盆地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体湿润,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年均气温14℃。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 1
仓,也承载著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汉中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其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被誉为“西北小江南”和“秦巴聚宝盆”。在经济发展发面,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352.61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飞机(亚洲最大飞机生产基地)、汽车、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建材建筑、冶金采矿、烟酒食品、包装装璜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的多门类现代化工业体系。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在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的同时,汉中市优越的地理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虽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一定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环境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关系着我们的子子孙孙,所以我们必须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保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当地环境治理的历史与现状
早在中期和清朝乾隆年间大量流民涌进秦巴山区烧山伐林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使该地区先后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浪潮其结果不仅使汉水上游的经济地理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直接导致了秦岭巴山原始老林的毁灭性破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伴随着秦巴山区的大规模经济开发,于是秦岭大巴山区的大面积原始森林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森林植被的大量减少,2
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引起了区域气候的变化,更导致了水旱灾的频繁发生。
现在的汉中地区的环境问题并不严重,其主要体现在在与工业的发展对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最主要的一项冲突就在于水资源的污染,由于汉中人民的生活水源除了地下水以外就是来经过处理的自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水,所以一个洁净的水环境对人民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
3.汶川地震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其治理情况
2008年的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作为距离震中不到400km的汉中市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其中距离汶川最近的宁强县更是重灾区,其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在陕西宁强县森林植被恢复项目中,目前已封山育林8000亩,营造核桃林1000亩,改造低效林1000亩。林木种苗生产能力恢复项目已恢复种苗生产基地2567亩,青木川省级自然保护区恢复项目已完成人工造林300亩,汉水源生态保护区恢复项目已开工建设。
4.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
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清查和整治。全面排查1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所有排污口和新、改、扩建项目,重点检查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企业排污口关闭情况,一、二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拆除关闭情况,边界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设立情况。采取措施,促使各饮用水 3
源保护区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防止饮用水源水质污染。进一步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清查和整治。加强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提高现场检查和监测频次,查处不正常运行处理设施和在线监控装置,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提高生活污水处置达标率。进一步清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量、雨污分流、防渗措施、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定期覆土消毒措施落实情况。采取措施,促使渗滤液未经处理外排,恶臭对周围群众造成严重影响等问题的解决。另外查处重点行业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冶金、建材、化工、酿造、医药、等重点企业的排污日常监管,开展重点区域突出环境问题清查和整治,以沿汉江两岸区域为重点,清查和整治工业企业生产废水超标排放、餐饮旅游休闲场所废水直接排放、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污染排放、生活垃圾倾倒堆放河道等污染汉江水体的环境违法行为和突出环境问题。陕西省宁强县是汉江发源地,为确保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水质,该县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投资2000余万元进行河道清理、翻版闸与排污处理,目前这几项工程已经完工。此外,还投资6500余万元在河道两侧及县城种植香樟、桂花、玉兰等树木163万余棵,恢复绿地234万平方米。目前,汉中市的生态环境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5.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世界人类的共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把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并把保护和全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秉承“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宗旨使之行之有效的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1 《城市神态可持续发展规划》 杨志峰等著 科学出版社2004
《城市生态环境学》 杨士弘等著 科学出版社2003 3 《可持续发展论》 张坤民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4 《人〃自然〃可持续发展》 王维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城市的迷惑与醒悟》 周纪纶等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附 录:(略)
第五篇:毛邓三社会实践报告
一、导言
广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现代革命史的策源地和当代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也于2010年成功举办了亚运会,让亚洲乃至于全世界重新审视这个美丽的花城。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洒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随着经济的腾飞,政治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随着广东省吹响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处于后亚运时期的羊城也应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文化建设。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文化建设的调查,使处于后亚运时期的羊城能总结经验,并继续发挥新时期广东人“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开放兼容、守法诚信”的精神,对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起带头作用,切实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次调查在2011年1月底,通过对数个小区的走访与访问,走访多个广州著名历史文化建筑物,并到广州图书馆查阅必要资料,在网上查找资料,对亲朋好友进行访问,并结合本人近几年来所参加的文化活动,对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文化建设有了初步了解,希望对往后广州市文化建设有一定帮助。
二、案例分析
(一)广州市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摘自广州日报
近年来,广州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已成为全市国民社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06、2007两年,我市文化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41.36亿元、294.14亿元,分别占全市GDP的3.98%、4.17%。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断增多,出版发行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广告会展业、网游动漫业等优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广州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撑力量,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漫友文化传播机构等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日益明显。同时,适宜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广州加快文化事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加快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广州市进一步扶持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广州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政策和扶持措施,制度环境不断改善。同时,市民文化消费不断增长,海内外游客不断增多,产生了大量现实或潜在的文化消费者。
分析: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
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报告这一新提法,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可见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强广州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
(二)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路附近数小区的文化建设
经过本人的走访与调查,基本上每个小区都设有小区文化室,里面包含一系列文化设施,让老年人与小孩能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有在小区内部基本上都配备了一个专供儿童玩乐的设施,让家长能陪同子女玩乐,营造良好的家庭内部的氛围。在小区的各个宣传栏上面,都贴有“八荣八耻”、“创造文明小区,营造和谐氛围”等标语,还有一些救护救灾、遵纪守法的小提示,让居民看了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技能且慢慢地营造文明社区。再者在小区里面设置了篮球场,网球场,兵乓球桌等一系列健身措施供民众选择,民众在强身健体之余,也营造了比较好的社区氛围。而在本人居住的小区里面,基本上每天七点多在小区里面就会见到一群上了年纪的阿姨在那里跳舞,据她们说除了强身外,有时候还会应邀出去外面表演或比赛,看着她们优美的舞姿,一种属于岭南文化的气息毅然升起。经过对小区管理处的访问,小区人员说他们今年为了迎接春节,在管理处门口特地挂了两个大红灯笼,显示出中国红,而且在每栋楼的楼下都摆有桃花和菊花来显示出广州那种独特的习俗。还有坚持开展“优秀电影进社区”公益放映活动,让每个小区的住户在观赏电影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广州这座大城市里,做好小区文化建设非常重要,让每一位身处于广州市的人都得益于小区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广东省构建“文化强省”作贡献。
三、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文化建设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文化建设的确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广州文
化领域在改革开放初期走在全国前面。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的头一件大事,在1979年广东粤剧院组团首次赴香港的演出。在对内改革方面,1980年,广州东方宾馆出现了我国第一支业余轻音乐队和第一个音乐茶座。同时,广州又开创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广州就聚集了一批流行音乐歌手和制作人,以及按现代市场经济模式运作的制作机构。而广州的传媒尤其值得称道,广州是中国报业最发达的地方。这里,除了《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报外,广州还出现了一批财经类、都市生活类和实用信息类的报刊如《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未》、《足球抱》、《南方窗》等,这些报刊客观、真实、前瞻的办报理念和市场化运作,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平面传媒。文化体制上,广东文联打破了作家终身制,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作家,这一改革举措,也是全国首创。这反映了广州在经济崛起的同时,文化领域也充满朝气,敢为人先。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我们民族的富强之路,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广州文化事业的改革开放。
四、广州文化建设的建议
广州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成为全国的先行者。但是,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广州原有的一些政策优势、地缘优势已慢慢消失,广州要在今后的发展中更进一步,再创辉煌,必须依赖于文化力的持续增长,依赖于文化的创新。因此下面对继续推动广州文化建设提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最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文化实力是物质实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在过去的日子里,广州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动漫节,这不仅很大程度上为动漫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也通过动漫节使动漫发展成为一种产业,以此提高广州的软实力。还有近几年举行的南国书香节,从2008年开始,3年的南国书香节,政府共投入资金720万元,并且免费提供了场地等硬件设施。除为书香节“买单”,政府还承担了“倡导者”的角色,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有社会责任、文化担当的企业共同参与到书香节当中。这场“阅读嘉年华”提倡全民阅读,在市民受益的同时能与经济挂钩,一举两得。从以上两个例子看,广州要提升文化软实力,除了政府的支持以外,企业或者民间也应该发挥创意,大力研发文化产业,例如电子行业出身的华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把原来技术优势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了一
个主题公园,以十分之一的造价打造出东方迪斯尼,不仅在安徽、辽宁等省份建设,还出口到了国外。因此广州既要借鉴国内成功经验,也要发挥政府职能,提升广州的文化软实力。加强规划和引导,突出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动漫制作和网络游戏、会展业、书报刊出版业、设计产业等若干优势行业,重点推动影视制作播放、演出娱乐、文化旅游、音像制品业等传统产业升级,精心打造上下游文化产品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努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文化内涵的拳头产品和著名品牌,迅速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并利用广交会这个平台将广州市独有的文化产业宣扬出去,让外国重新审视这座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
(二)深化文化改革创新,使传统文化通过创新得以传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2020年左右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鼓励社会力量、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扶持发展传统民间工艺,加强岭南艺术精品的创作和生产。例如将传统的工艺根雕通过创新,使它成为有价值的台灯架。通过创新,使传统的形式得到改变,以一个新的形式得到发展,如陈村征动漫形象代言年桔,在全国率先举办花卉动漫节,花卉博物馆。再者创新先进文化的传播方式,促进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推动文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拓展先进文化的传播渠道。又如创新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领军人才、文化名人。
(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切勿忘本。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也沉渣泛起,甚至西方国家加紧了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分化”和“西化”。广州自开放以来,因广州人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性格特点,接纳了很多西方的节日,西方的传统,但在接纳的同时,切忌忘本,只懂崇洋媚外,总觉得外国的月光特别圆。而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保持先进文化的民族特色,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在刚过去的所谓的西方情人节,不只西方人认这个,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方人,也很认这个;正月十五,所谓的中国情人节,年轻的情人们不认这个,年纪大一点的即使受过传统文化盛世余荫,大多也没听过这个。总之在同一个星期里面的东西方
情人节,西方的热闹挺多的。为什么西方的提别吃香呢?归根到底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还有人们价值观里总认为西方的东西都是好的。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人们脑海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忘本,在吸收、借鉴和利用西方文明的成果时,保持先进文化的民族特色。
(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民众的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得到提高。例如公园免费开放,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已全部免费开放,这一系列便民措施能大大地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加强小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每月举行一个特定的文化节目等,例如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举行街道书画展。再如在刚刚过去的元宵节,广州市越秀区区委、越秀区人民政府举行首届“广府庙会”,增强广府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过年气氛。除了举办各式活动使民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满足,还要从思想道德层面使市民素质得打提高。例如通过形象宣传片展示广州的新形象,刺激人民的思想层面;又如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作为市民应该遵守的规则,提倡全社会做好人好事,大力发展志愿者服务。再如通过举行“文化广场”、文化节目、讲座等等,让市民得到思想道德层面的熏陶。
五、调查后的感想
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广州市的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广东省的改革开放,在这三十多年的发展里,广州市的文化建设一方面结合广东省的实际,另一方面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功地提升了城市形象。也希望在这后亚运时代,广州能进一步发挥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的优势,继续拓展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切身把广州建设成历史文化名城,为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作贡献。